一种具有撤离通道的救生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59827发布日期:2021-04-06 12:09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撤离通道的救生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撤离通道的救生筏。



背景技术:

当船舶在有风浪和洋流的水域遇险,船舶上的人员在没有其它水上救生设备的协助下,想快速离开被安全救助,有很大的难度。救生筏是针对此种情况,实现人员安全转移的一种救生装置。通过救生筏投入水中,平台自动充气成型后,工作艇将其牵引至救援区域。把平台上的滑道与甲板上的出口处固定,人员通过滑道快速转移至平台,达到快速撤离的目的,具有极高实用意义。

现有的救生筏存在以下问题,1、充气滑道与救生筏是一体的,使用时会将充气滑道固定在遇险船舶上,由于充气滑道与救生筏是一体的,所以充气滑道脱离遇险船舶时较为困难;2、人员通过充气滑道滑到救生筏的过程中,容易从充气滑道脱离,导致人员直接掉入水中;3、在救生筏上人数较少、承载重量较轻时,容易出现侧翻,有很大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撤离通道的救生筏,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具有撤离通道的救生筏,包括浮胎,所述浮胎上方设置有充气滑道,所述充气滑道顶面固设有多个拱形气柱,多个所述拱形气柱皆与充气滑道连通,所述充气滑道顶部两侧、底部两侧皆固设有第一连接绳,所述第一连接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挂钩,所述浮胎顶面固设有两个第一圆环,位于所述充气滑道底部的两个第一挂钩分别挂设在两个第一圆环上;所述浮胎外侧面上固设有多组第二圆环,每组所述第二圆环上皆挂设有盛水袋。

优选的,每组所述第二圆环的数量为两个,每组所述第二圆环之间皆设置有盛水袋,所述盛水袋两侧皆固设有第二连接绳,所述第二连接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挂钩,两个所述第二挂钩分别挂设在两个第二圆环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环设置在浮胎顶面中心位置45cm~65cm处。

优选的,所述充气滑道底面固设有支撑气柱,所述支撑气柱与充气滑道连通,所述支撑气柱与浮胎顶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浮胎外侧面上固设有荧光带,所述充气滑道侧面上也固设有荧光带。

优选的,所述浮胎顶面设置有蓬柱,所述蓬柱通过胶水与浮胎粘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挂钩与第一圆环,使充气滑道易于拆卸,便于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去除充气滑道;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充气滑道上设置多个拱形气柱,对充气滑道起到限制的作用,防止人员从充气滑道中脱离,直接掉入水中。

2、本实用新型通过浮胎外侧面上设置多组第二圆环与多组盛水袋,在浮胎上人员较少时,可以通过向盛水袋内装水,以增加浮胎上的重量,避免浮胎侧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b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浮胎;2、充气滑道;3、拱形气柱;4、第一圆环;5、第一挂钩;6、第一连接绳;7、盛水袋;8、第二连接绳;9、第二挂钩;10、第二圆环;11、荧光带;12、支撑气柱;13、蓬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一种具有撤离通道的救生筏,包括浮胎1,浮胎1上方设置有充气滑道2,充气滑道2顶面固设有多个拱形气柱3,多个拱形气柱3皆与充气滑道2连通,充气滑道2顶部两侧、底部两侧皆固设有第一连接绳6,第一连接绳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挂钩5,浮胎1顶面固设有两个第一圆环4,位于充气滑道2底部的两个第一挂钩5分别挂设在两个第一圆环4上;浮胎1外侧面上固设有多组第二圆环10,每组第二圆环10上皆挂设有盛水袋7,每组第二圆环10的数量为两个,每组第二圆环10之间皆设置有盛水袋7,盛水袋7两侧皆固设有第二连接绳8,第二连接绳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挂钩9,两个第二挂钩9分别挂设在两个第二圆环10上,第一圆环4设置在浮胎1顶面中心位置45cm~65cm处,充气滑道2底面固设有支撑气柱12,支撑气柱12与充气滑道2连通,支撑气柱12与浮胎1顶面接触,浮胎1外侧面上固设有荧光带11,充气滑道2侧面上也固设有荧光带11,浮胎1顶面设置有蓬柱13,蓬柱13通过胶水与浮胎1粘接。

工作原理:通过设置第一挂钩5与第一圆环4的连接,使充气滑道2与浮胎1连接,改变原有通过系绳固定充气滑道2与浮胎1的方式,便于对充气滑道2的连接与拆除,可及时将充气滑道2用于其他救生筏,或在大风状况下及时除去充气滑道2;通过在充气滑道2上设置多个拱形气柱3,使拱形气柱3对充气滑道2起到限制的作用,防止人员使用充气滑道2时,从充气滑道2中脱离,直接掉入水中;通过在浮胎1外侧面设置多组第二圆环10与盛水袋7,在浮胎1上人员较少时,可以通过向盛水袋7内装水,以增加浮胎1上的荷载,使浮胎1更加稳定,避免浮胎1发生侧翻,在浮胎1上人员较多时,可将盛水袋7中的水倒掉,以减少浮胎1上的荷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撤离通道的救生筏,包括浮胎(1),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胎(1)上方设置有充气滑道(2),所述充气滑道(2)顶面固设有多个拱形气柱(3),多个所述拱形气柱(3)皆与充气滑道(2)连通,所述充气滑道(2)顶部两侧、底部两侧皆固设有第一连接绳(6),所述第一连接绳(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挂钩(5),所述浮胎(1)顶面固设有两个第一圆环(4),位于所述充气滑道(2)底部的两个第一挂钩(5)分别挂设在两个第一圆环(4)上;所述浮胎(1)外侧面上固设有多组第二圆环(10),每组所述第二圆环(10)上皆挂设有盛水袋(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撤离通道的救生筏,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第二圆环(10)的数量为两个,每组所述第二圆环(10)之间皆设置有盛水袋(7),所述盛水袋(7)两侧皆固设有第二连接绳(8),所述第二连接绳(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挂钩(9),两个所述第二挂钩(9)分别挂设在两个第二圆环(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撤离通道的救生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环(4)设置在浮胎(1)顶面中心位置45cm~65cm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撤离通道的救生筏,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滑道(2)底面固设有支撑气柱(12),所述支撑气柱(12)与充气滑道(2)连通,所述支撑气柱(12)与浮胎(1)顶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撤离通道的救生筏,其特征在于:所述浮胎(1)外侧面上固设有荧光带(11),所述充气滑道(2)侧面上也固设有荧光带(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撤离通道的救生筏,其特征在于:所述浮胎(1)顶面设置有蓬柱(13),所述蓬柱(13)通过胶水与浮胎(1)粘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撤离通道的救生筏,包括浮胎,所述浮胎上方设置有充气滑道,所述充气滑道顶面固设有多个拱形气柱,多个所述拱形气柱皆与充气滑道连通,所述充气滑道顶部两侧、底部两侧连接有第一挂钩,所述浮胎顶面固设有两个第一圆环,位于所述充气滑道底部的两个第一挂钩分别挂设在两个第一圆环上;所述浮胎外侧面上固设有多组第二圆环,每组所述第二圆环上皆挂设有盛水袋。通过在充气滑道上设置多个拱形气柱,对充气滑道起到限制的作用,防止人员从充气滑道中脱离,直接掉入水中;通过浮胎外侧面设置多组第二圆环与盛水袋,在浮胎上人员较少时,可以通过向盛水袋内装水,以增加浮胎上的重量,避免浮胎侧翻。

技术研发人员:张少斌;张德祥;胡陈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游龙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0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