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救援抛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18864发布日期:2024-04-01 14:32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救援抛投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救援设备,具体为一种救援抛投器。


背景技术:

1、抛投器是以压缩空气或火药为动力,向目标抛投绳索及救生圈的一种装备,按其动力源可分为气动式抛投器和火药式抛投器,按其功能可分为锚钩发射器,绳索抛投器,射绳枪,抛绳器,射锚枪,锚钩枪,;

2、但是传统的抛投器在进行使用时,一次只能对一个救援弹头进行抛投,待当前救援弹头抛投结束后,如需在此进行抛投需要重新进行装填救援弹头,例如专利号为:200710020243.1的发明专利,具体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救援拋投器,它包括前管、肩托和把手,所述的前管内设有气瓶和发射装置,气瓶的底部位于前管的管口处,气瓶的瓶口卡装在发射装置反装的气瓶接头内,发射装置还设有切换装置和开关装置,切换装置的头端与气瓶接头固定连接,切换装置通过连动装置与扳机连接,扳机可通过切换装置带动气瓶接头,在切换装置内设有通气孔,通气孔与气瓶瓶口相通,开关装置通过开关柄与气瓶接头上连接。本发明可以干净、安全的使用;

3、进而导致如需对多人进行同时救援时,需要依次发射救援弹头,由于在一次救援弹头发射结束后,需要重新对气瓶进行气体填充并且装填弹头,进而导致救援效率较低,极易错失最佳救援时间,并且传统的抛投器在进行使用时,需要救援人员手持抛投器进行发射,并且利用救援人员的肩膀顶住抛投器的肩托,由于抛投器在发射救援弹头瞬间的后坐力较大,进而极易对救援人员的肩膀造成损伤,甚至导致救援人员在后坐力的因素下而摔倒,存在安全隐患,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救援效果较差,极易造成救援人员受伤,而提出的一种救援抛投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救援抛投器,包括:底板;插钉,所述插钉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插钉分别设置于底板的底端四角;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前端通过销轴可转动的设置于底板的顶端前侧;底座,所述底座的后侧通过销轴可转动的设置于底板的顶端后侧,所述液压缸的后端通过销轴可转动的设置于底座的前侧中部;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设置于底座的顶端前侧;电瓶,所述电瓶设置于底座的顶端后侧,所述电瓶和液压缸为电性连接;抛投机构,所述抛投机构设置于底座的内腔。

4、进一步地,为了安装救援弹头,所述抛投机构包括:旋转筒,所述旋转筒的外壁中部可转动的插接于底座的内腔,所述旋转筒沿周向等距的开设有若干压缩气体腔;齿牙,所述齿牙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所述齿牙分别沿周向等距的设置于旋转筒的外壁后侧;抛投筒,所述抛投筒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所述抛投筒分别沿周向等距的设置于旋转筒的前侧,所述抛投筒的内腔和压缩气体腔的内腔相连通;救援弹头,所述救援弹头相适配插接于抛投筒的内腔;挡片,所述挡片设置于救援弹头的外壁。

5、进一步地,为了对救援弹头进行遮挡,所述抛投机构还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设置于旋转筒的前侧中部;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所述支撑板每两个为一组分为若干组,若干组所述支撑板分别沿周向等距的设置于连接柱的外壁前侧;导杆,所述导杆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于支撑板的内腔上下两侧;滑柱,所述滑柱的外壁中部可滑动的插接于支撑板的内腔,所述滑柱可滑动的套接于导杆的外壁;挡板,所述挡板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所述挡板的前后两侧底端分别设置于若干组滑柱的内侧,所述挡板的后侧和挡片的前侧相接触;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后侧中部通过轴承可转动的设置于连接柱的前端,所述限位板的后侧中部设置于连接架的顶端,所述限位板的后侧开设有限位滑槽,位于前侧的所述滑柱相适配插接于限位滑槽的内腔。

6、进一步地,为了增加压缩气体腔的内腔中的气压,所述旋转筒的后侧设置有:气体分流器,所述气体分流器设置于旋转筒的后侧中部;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所述输气管的一端分别沿周向等距的设置于气体分流器的内腔,若干所述输气管的另一端分别设置于若干压缩气体腔的内腔;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设置于气体分流器的后侧中部;气泵,所述气泵螺钉连接于安装架的内腔,所述气泵和电瓶为电性连接;气管,所述气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气管的一端分别设置于气泵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插接于所述气泵出气口的气管的另一端插接于气体分流器的内腔。

7、进一步地,为了增加本装置的安全性,所述输气管的外壁还设置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表设置于输气管的内腔前侧;止回阀,所述止回阀设置于输气管的内腔中部。

8、进一步地,为了促使旋转筒进行旋转,所述底座的顶端还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于底座的顶端后侧左端;蜗杆,所述蜗杆的右端通过轴承可转动的设置于支撑架的内腔右侧底端后侧,所述蜗杆的左端延伸出支撑架的内腔;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的设置于支撑架的内腔前后两侧顶端;蜗轮,所述蜗轮套接于旋转杆的外壁后侧,并通过顶丝锁紧,所述蜗杆和蜗轮相啮合;齿轮,所述齿轮套接于旋转杆的外壁前侧,并通过顶丝锁紧,所述齿轮和若干齿牙相啮合。

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内腔的长度与挡板和挡片重合的长度。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发明通过电瓶为液压缸和气泵供电,利用插钉可以将本装置固定在泥土中,启动液压缸可以调节底座的前端上翘或者下落,进而可以调节救援弹头的发射角度;

12、(2)本发明通过气泵可以气体分流器的内腔中输送空气,并且通过气体分流器和输气管可以向压缩气体腔的内腔中输送空气,从而可以增加压缩气体腔内腔中的气压,利用压力表可以观察压缩气体腔内腔中的气压,防止气压过大,利用止回阀可以防止压缩气体腔内腔中的空气回流,利用挡板挡片之间的配合可以防止救援弹头射出;

13、(3)本发明通过旋转蜗杆可以通过蜗轮、旋转杆、齿轮和齿牙之间的配合促使旋转筒进行旋转,并且利用旋转筒通过连接柱带动支撑板进行旋转,利用支撑板可以带动挡板进行周向运动,利用支撑板的内腔和限位滑槽之间的配合可以促使滑柱带动挡板沿着限位滑槽的内腔形状进行移动,进而滑柱带动挡板移动至限位滑槽的内腔顶端时,可以利用滑柱带动挡板向下移动,直至挡板和挡片分离,在气压的作用下即可将当前救援弹头喷出;

14、(4)本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在一次充气后,可以连续的对多个救援弹头进行发射,进而增加了救援效率,加强救援效果,并且本装置无需救援人员手持发射,进而可以防止救援人员因发射救援弹头而受到损伤,消除安全隐患,便于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救援抛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援抛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抛投机构(7)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救援抛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抛投机构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救援抛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筒(71)的后侧设置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救援抛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715)的外壁还设置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救援抛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的顶端还设置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救援抛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78)内腔的长度与挡板(711)和挡片(76)重合的长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救援抛投器,包括:底板;插钉,插钉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插钉分别设置于底板的底端四角;液压缸,液压缸的前端通过销轴可转动的设置于底板的顶端前侧;底座,底座的后侧通过销轴可转动的设置于底板的顶端后侧,液压缸的后端通过销轴可转动的设置于底座的前侧中部;连接架,连接架设置于底座的顶端前侧;电瓶,电瓶设置于底座的顶端后侧,电瓶和液压缸为电性连接;抛投机构,抛投机构设置于底座的内腔。本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在一次充气后,可以连续的对多个救援弹头进行发射,进而增加了救援效率,加强救援效果,并且本装置无需救援人员手持发射,进而可以防止救援人员因发射救援弹头而受到损伤,消除安全隐患,便于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波,王盛贤,吴越,王德祥,徐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万舟救生装备(东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