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上排、下水系缆装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005164发布日期:2023-11-16 19:5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船舶上排、下水系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管形基座(9),管形基座(9)固定安装在船体内部,并保证其外端面与船体舷侧外板(1)平齐,管形基座(9)的内部通过平键(11)并采用锥面配合安装有桩柱(2),桩柱(2)位于船体内部的一端通过第一锁紧螺母(6)锁紧固定,桩柱(2)位于船体外部的一端用于连接钢缆(4)的连接环(3),连接环(3)通过安装在桩柱(2)外端头的第二锁紧螺母(10)限位;第一锁紧螺母(6)和第二锁紧螺母(10)与桩柱(2)之间通过止转结构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船舶上排、下水系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形基座(9)的外壁与船体内部结构之间通过加强环板(12)焊接相连,加强环板(12)与管形基座(9)之间通过加强肋(13)固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船舶上排、下水系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转结构包括u型卡(8),u型卡(8)上加工有多个第一紧定螺钉孔(801),第一紧定螺钉孔(801)内部穿过多个锁紧螺钉(7)并与桩柱(2)的端头固定相连,两组u型卡(8)分别卡紧在第一锁紧螺母(6)和第二锁紧螺母(10)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船舶上排、下水系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形基座(9)的中心部位加工有用于和桩柱(2)相配合的锥形孔(901),锥形孔(901)的内壁上加工有用于和平键(11)相配合的第一键槽(902),锥形孔(901)的大锥孔端加工有内凹槽(904),内凹槽(904)的端面加工有均匀布置的第一盲孔(9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船舶上排、下水系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槽(904)内部用于配合安装对锥形孔(901)进行密封的密封盖(15),密封盖(15)和内凹槽(904)的结合面设置有密封圈(17),并通过内六角螺栓(16)进行压紧固定,内六角螺栓(16)与第一盲孔(903)相配合;所述密封盖(15)的上加工有用于和内六角螺栓(16)相配合的阶梯孔(1502),密封盖(15)的内端面中心部位加工有中心凹坑(15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船舶上排、下水系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桩柱(2)上加工有锥形轴段(202),锥形轴段(202)的外壁上加工有用于和平键(11)相配合的第二键槽(203),锥形轴段(202)的大轴端设置有衬套轴段(204),衬套轴段(204)的端头设置有用于和第二锁紧螺母(10)相配合的第二螺纹轴段(205),锥形轴段(202)的小轴端设置有用于和第一锁紧螺母(6)相配合的第一螺纹轴段(201),第二螺纹轴段(205)的外壁上径向布置的径向螺纹孔(206),第二螺纹轴段(205)的中心加工有盲孔(207),盲孔(207)的外围加工有用于安装止转结构的第二紧定螺钉孔(20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船舶上排、下水系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螺纹孔(206)用于安装用于对桩柱(2)进行吊装的吊环(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船舶上排、下水系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板(19)采用剖分结构的弧形板(1901),弧形板(1901)组合之后通过坡口焊(1903)组合焊接,在坡口焊(1903)的相对侧焊接有吊耳板(1902)。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船舶上排、下水系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和第二锁紧螺母(10)相配合的专用拆卸把手,所述专用拆卸把手包括衬套(21),衬套(21)的外壁上固定有把手(20);

10.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一种船舶上排、下水系缆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舶上排、下水系缆装置及使用方法,它包括管形基座,管形基座固定安装在船体内部,并保证其外端面与船体舷侧外板平齐,管形基座的内部通过平键并采用锥面配合安装有桩柱,桩柱位于船体内部的一端通过第一锁紧螺母锁紧固定,桩柱位于船体外部的一端用于连接钢缆的连接环,连接环通过安装在桩柱外端头的第二锁紧螺母限位;第一锁紧螺母和第二锁紧螺母与桩柱之间通过止转结构相配合。此装置隐形安装于船舶两舷侧的船体结构上,结构强度高,伴随船舶整个生命周期,是一种永续循环使用的上排、下水专用的系缆装置;在船舶运营周期内,特别是检验需要上排大修时,仅需拆卸系缆装置的盖就可以实现,不伤船体外板,节约原材料及人工工时,具有安全性高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姚智衡,姚奉,邹景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宜昌立强船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