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潜器入涵维修的牵引装置及维修涵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97326发布日期:2024-01-23 12:20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深潜器入涵维修的牵引装置及维修涵洞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核能维修,具体涉及一种深潜器入涵维修的牵引装置及维修涵洞。


背景技术:

1、深潜器因结构复杂、尺寸超大,造成进入特定的维修港口和涵洞较难,特别针对携带有核设施的深潜器,因为核装置维修的特殊要求,对深潜器的移动精度要求很高。针对长度超过100米以上的深潜器,当进入的维修港为涵洞时,若四周空间余量小,两边离洞壁距离小于1米时,人工不容易控制,且容易产生擦挂碰撞。

2、考虑移动安全起见,需要设置专门的进港维修装置。目前,深潜器的维修依靠人工实现短距离移动和定位,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果不佳。若采用人工实现,一些大型深潜器维修则需要多达几百人统一指挥才能实现精准移动,不仅管理和调度困难,而且造成这类深潜器维修的经济性差和维修周期过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深潜器进入维修涵洞时依靠人工实现移动和定位,费时费力且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深潜器入涵维修的牵引装置及维修涵洞,可以实现深潜器入涵的自动化牵引,解决了深潜器入涵时的移动和定位问题。

2、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潜器入涵维修的牵引装置,设置于维修涵洞内,包括:

4、第一牵引组件,设置于所述维修涵洞的轴线两侧,且可沿所述维修涵洞的轴线方向往复直线移动;

5、牵引绳,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组件与深潜器的两端,并通过所述第一牵引组件来驱动所述深潜器在所述维修涵洞内移动;

6、第二牵引组件,用于在所述第一牵引组件对所述深潜器的牵引过程中,对所述深潜器的两侧提供牵引力,以防止所述深潜器晃动。

7、在上述方案中,通过第一牵引组件利用牵引绳对深潜器两端施力,可以拖动深潜器在维修涵洞内移动,从而使深潜器到达维修涵洞内的指定位置,同时在牵引过程中借助第二牵引组件对深潜器的两侧提供牵引力,以防止深潜器晃动,使深潜器保持稳定,并且满足核反应堆换料时的高静止要求;同时与传统的人工作业方式相比,具有牵引效率高、准确性好,也有利于缩短入涵维修周期,降低人力成本等优点。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牵引组件包括:

9、多个第一牵引车,分别设置于所述维修涵洞的轴线两侧,且可沿所述维修涵洞的轴线方向往复直线移动;

10、多个第一绞盘,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第一牵引车上,且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绞盘连接并缠绕在所述第一绞盘上。

11、在上述方案中,通过第一牵引车载着第一绞盘沿维修涵洞轴线方向移动,这样可以调整牵引绳对深潜器两端所施加拉力的方向,并通过第一绞盘对牵引绳实现收放,可以调节牵引绳的拉力大小,从而实现对深潜器的拖行。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牵引组件还包括两个直线轨道,其分别设置于所述维修涵洞的轴线两侧,且所述直线轨道与所述维修涵洞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牵引车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直线轨道上。

13、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维修涵洞两侧设置直线轨道,使得第一牵引车可以沿直线轨道行走,并确保第一牵引车的行走方向。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牵引组件包括:

15、多个第二牵引车,分别设置于所述维修涵洞的轴线两侧,且可沿所述维修涵洞的轴线方向往复直线移动;

16、类锚链,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牵引车与深潜器的两侧,并通过所述第二牵引车移动使所述类锚链对所述深潜器的两侧提供推拉作用力。

17、在上述方案中,通过第二牵引车沿维修涵洞的轴线方向移动,这样可以调整类锚链对深潜器两侧所施加作用力的方向,同时由于类锚链能够对深潜器提供推拉作用力,这样可以更好的减少深潜器因水面起伏而出现晃动。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牵引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二绞盘,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第二牵引车上,且所述类锚链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绞盘连接并缠绕在所述第二绞盘上。

19、在上述方案中,通过第二绞盘可以对类锚链进行收放,从而对类锚链实现类似缆绳式的集中收纳。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绞盘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类锚链进行限位的凹槽。

21、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第二绞盘上设置凹槽后,便于底层类锚链能规律性固定安放在凹槽里,不会错位和滑动,由于底层类锚链规律地缠绕在第二绞盘上后,这样可以逐层实现类锚链的缠绕和固定。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类锚链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锚链段,所述锚链段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具有连接孔,相邻的锚链段之间设置有弹性连接件和卡接机构,所述弹性连接件用于使相邻的锚链段的第二端能够进入所述连接孔内,并在所述卡接机构的作用下实现卡接。

23、在上述方案中,类锚链采用多个锚链段依次连接而成,在类锚链放出时,利用弹性连接件产生的拉力可以使相邻的锚链段的第二端进入连接孔内,并通过卡接机构将相邻锚链段的连接部位卡接在一起,这样可以形成类似刚性杆结构,使得类锚链能够承受一定的推拉作用力,从而更好的稳定深潜器;在类锚链收回时,第二绞盘施力可以使弹性连接件伸长,这样相邻锚链段的第二端会退出连接孔,从而将类锚链缠绕在第二绞盘上。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弹性绳,所述弹性绳的一端连接于相邻的锚链段的第二端,所述弹性绳的另一端连接于相邻的锚链段的连接孔内。

25、在上述方案中,通过采用弹性绳连接相邻的类锚链,在第二绞盘收回类锚链时,弹性绳可以很好的被拉长,同时在类锚链放出时,弹性绳收缩时将使相邻的锚链段的第二端带入连接孔内。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孔内的卡槽,以及成型于所述第二端的卡头,所述卡头与所述卡槽配合以实现相邻的锚链段卡接。

27、在上述方案中,当相邻的锚链段的第二端进入连接孔后,可以通过第二端的卡头进入连接孔内的卡槽中,实现两者的卡接。

28、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潜器维修涵洞,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深潜器入涵维修的牵引装置。

29、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30、1、本发明中通过第一牵引组件利用牵引绳对深潜器两端施力,可以拖动深潜器在维修涵洞内移动,从而使深潜器到达维修涵洞内的指定位置,同时在牵引过程中借助第二牵引组件对深潜器的两侧提供支撑力,确保水的流动不会造成深潜器的左右移动,以防止深潜器晃动,使深潜器保持稳定,并且满足核反应堆换料时的高静止要求;同时与传统的人工作业方式相比,具有固定效率高、稳定性好,也有利于缩短入涵维修周期,降低人力成本等优点;

31、2、本发明中类锚链采用多个锚链段依次连接而成,通过专用的安装杆将各个类锚链与深潜器连接固定,在类锚链放出时,利用类锚链杆里面的弹性连接件产生的拉力可以使类锚链杆前一段锚链段的细段头进入相邻的后一端锚链段的粗一点的连接孔内,并通过两端设置的卡箍连接机构将这两个相邻的锚链段的连接部位卡接在一起,以此类推,逐渐形成一定长度的刚性杆结构,最终形成一定长度的类似钢管的固定结构,使得该段类锚链能够承受一定的推拉作用力,从而更好的稳定深潜器;在类锚链收回时,第二绞盘施力可以使弹性连接件伸长,这样相邻锚链段的第二端会退出连接孔,从而将类锚链缠绕在第二绞盘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