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运输船驳的可拆卸的汽车行走跳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07975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用于运输船驳的可拆卸的汽车行走跳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运输船驳的可拆卸的汽车行走跳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跳板本体和对称设置于跳板本体两侧船体表面的第一吊耳,跳板本体靠近于船体的一端两侧边缘设置有第二吊耳,第一吊耳与靠近其的第二吊耳之间设置有张紧器。所述船体表面设置有和跳板本体端部相配合的挡块,所述挡块位于跳板本体端部的外侧。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技术手段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专利说明】
用于运输船驳的可拆卸的汽车行走跳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运输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用于运输船驳的可拆卸式汽车行走跳板。
【背景技术】
[0002]汽车从岸上驶向船舶时,需提前在船舶和岸边搭设一个行走跳板,然后汽车在跳板上行驶。目前传统设置汽车行走跳板的方法是:跳板整体设置,然后在船头设置支架和卷扬机,通过放松卷扬机安装跳板,当不需要使用跳板是,拉紧卷扬机收起跳板。
[0003]采用传统设置汽车行走跳板的方法,当收起卷扬机后,跳板的悬臂重量较大,迎风面积也较大,当船舶在行驶过程中,遇到较大风浪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运输船驳的可拆卸式汽车行走跳板,解决了传统技术手段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运输船驳的可拆卸的汽车行走跳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跳板本体和对称设置于跳板本体两侧船体表面的第一吊耳,跳板本体靠近于船体的一端两侧边缘设置有第二吊耳,第一吊耳与靠近其的第二吊耳之间设置有张紧器。所述船体表面设置有和跳板本体端部相配合的挡块,所述挡块位于跳板本体端部的外侧。
[0006]所述跳板本体分别设置于船体表面和地面的两端上表面边缘铰接有搭板。
[0007]所述跳板本体的两端设置有斜撑,所述斜撑与对应的搭板下表面相配合。
[0008]所述跳板本体包括大小形状相同且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一跳板和第二跳板,第一跳板和第二跳板紧密并排设置于地面和船体之间,第一跳板和第二跳板相互靠近一侧通过钢销连接。
[0009]所述第一吊耳位于跳板本体两侧的外侧。
[0010]所述跳板本体靠近于船体的一端沿跳板本体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三吊耳,船体表面设置有两个与第三吊耳平行设置的第四吊耳;第三吊耳和对应的第四吊耳之间设置有张紧器。
[0011 ]所述跳板本体上表面均匀布置有抗滑条。
[0012]所述跳板本体靠近于地面的一端两侧边缘设置有第二吊耳,跳板本体靠近于地面的一端沿跳板本体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三吊耳。
[0013]本实用新型的跳板本体可实现拆卸,与船体实现分离,不需使用时,采用起重设备拆除,减小了船舶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需要使用时利用第一吊耳、第二吊耳和张紧器的配合实现跳板本体和船体的连接,跳板本体的另一端放置于地面上,为汽车提供行走通道的同时保证跳板安装的机动性。跳板本体分为两块,不使用时可将其叠放,减少储存空间;安装时可分两次起重,有效降低对起重设备的要求。跳板本体两端铰接有搭板,便于汽车行走。船体表面设置有与跳板本体相配合的挡块,限制跳板本体向船体的运动,保证跳板本体安装的稳定性。跳板本体表面设置有抗滑条,保证汽车行走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不意图;
[0015]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使用示意图;
[0017]其中,I一跳板本体;2—第一跳板;3—第二跳板;4一第一吊耳;5—第二吊耳;6—插销板;7—抗滑条;8—搭板;9一斜撑;10—挡块;11一第二吊耳;12一张紧器;13—船头;14一地面;15—钢销;16—第四吊耳;17—汽车。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它们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定。
[0019]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运输船驳的可拆卸的汽车行走跳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跳板本体I和对称设置于跳板本体I两侧船体13表面的第一吊耳4,跳板本体I靠近于船体13的一端两侧边缘设置有第二吊耳5,第一吊耳4与靠近其的第二吊耳5之间设置有张紧器12。所述第一吊耳4位于跳板本体I两侧的外侧。张紧器12呈八字形分布。所述张紧器12可采用手拉葫芦。所述船体13表面设置有和跳板本体I端部相配合的挡块10,所述挡块10位于跳板本体I端部的外侧。张紧器12拉紧后有效限制跳板本体I向船体13外侧的移动;挡块10与跳板本体I端部紧密接触限制其向船体13内侧的移动;两者相互配合实现跳板本体I在船体13上的固定安装。跳板本体I靠近于地面的一端两侧边缘设置有第二吊耳5,跳板本体I靠近于地面的一端沿跳板本体I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三吊耳11,与另一端的第二吊耳和第三吊耳共同作用,用于与起吊设备连接。
[0020]所述跳板本体I分别设置于船体13表面和地面14的两端上表面边缘铰接有搭板8。所述跳板的两端设置有斜撑9,所述斜撑9为三角斜撑9。所述斜撑9与对应的搭板8下表面相配合。下放搭板8时,搭板8放置于斜撑9上形成跳板本体I上表面和船体13表面或地面之间的缓坡。当需要通行汽车17时放下搭板8,汽车17可顺着搭板8的缓坡顺利通行;当不需要通行汽车17时翻起搭板8,减小跳板本体I的占用的面积,同时可防止汽车17随意通行。
[0021]所述跳板本体I包括大小形状相同且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一跳板2和第二跳板3,第一跳板2和第二跳板3紧密并排设置于地面14和船体13之间,第一跳板2和第二跳板3相互靠近一侧通过钢销15连接。第一跳板2和第二跳板3的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同轴对应的插销板6,钢销15穿过两个对应的插销板6实现第一跳板2和第二跳板3的固定连接。
[0022]所述跳板本体I靠近于船体13的一端沿跳板本体I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三吊耳11,船体13表面设置有两个与第三吊耳11平行设置的第四吊耳16;第三吊耳11和对应的第四吊耳16之间设置有张紧器12。所述张紧器12可采用手拉葫芦。两个张紧器12呈X型布置。两个第三吊耳11之间距离等于两个第四吊耳16之间的距离。第三吊耳11和第四吊耳16仅在跳板本体I安装时使用,用于实现定位。汽车17行走时拆下两者和其之间的张紧器12。
[0023]所述跳板本体I上表面均匀布置有抗滑条7,增加汽车17在行驶过程中的抗滑力。
[0024]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0025]首先在船舶上焊接挡块10、第一吊耳4和第四吊耳16,然后采用起重设备配合第三吊耳11和第二吊耳5先后吊起第一跳板2和第二跳板3。通过人工将位置初略定准后,分别将第一跳板2和第二跳板3搁置在船体13和地面之间并将两个跳板上对应的插销板粗略对齐。第三吊耳11和第四吊耳16之间挂上手拉葫芦,两个手拉葫芦呈交叉状,同时在第一吊耳4和第二吊耳5之间挂上手拉葫芦,两个手拉葫芦外成“八”字形布置。通过收放手拉葫芦调节两个跳板的位置,实现跳板本体I在船体13上的定位;同时使第一跳板2和第二跳板3的端部分别顶住其对应的挡块10。保证第一跳板2和第二跳板3的插销板6对准后将钢销15插过插销板6,将两个跳板连接在一起。
[0026]拉紧外侧的两个手拉葫芦,拆除中间的两个手拉葫芦后,放下两段的搭板8。汽车17行驶时,左右两侧的轮胎分别落在第一跳板2和第二跳板3上,使两个跳板均匀共同受力。
[0027]拆除跳板本体I时,先松开两个手拉葫芦,并拆除钢销15,采用起重设备先后吊起两个跳板。两个跳板可搁置在船上,随船携带;也可放在岸上。
[0028]本说明书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主权项】
1.一种用于运输船驳的可拆卸的汽车行走跳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跳板本体(I)和对称设置于跳板本体(I)两侧船体(13)表面的第一吊耳(4),跳板本体(I)靠近于船体(13)的一端两侧边缘设置有第二吊耳(5),第一吊耳(4)与靠近其的第二吊耳(5)之间设置有张紧器(12);船体(13)表面设置有和跳板本体(I)端部相配合的挡块(10),所述挡块(10)位于跳板本体(I)端部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运输船驳的可拆卸的汽车行走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跳板本体(I)分别设置于船体(13)表面和地面(14)的两端上表面边缘铰接有搭板(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运输船驳的可拆卸的汽车行走跳板,其特征在于跳板本体的两端设置有斜撑(9),所述斜撑(9)与对应的搭板(8)下表面相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运输船驳的可拆卸的汽车行走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跳板本体(I)包括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一跳板(2)和第二跳板(3),第一跳板(2)和第二跳板(3)紧密并排设置于地面(14)和船体(13)之间,第一跳板(2)和第二跳板(3)通过钢销(15)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运输船驳的可拆卸的汽车行走跳板,其特征在于第一吊耳(4)位于跳板本体(I)两侧的外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运输船驳的可拆卸的汽车行走跳板,其特征在于跳板本体(I)靠近于船体(13)的一端沿跳板本体(I)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三吊耳(11),船体(13)表面设置有两个与第三吊耳(11)平行设置的第四吊耳(16);第三吊耳(11)和对应的第四吊耳(16)之间设置有张紧器(1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运输船驳的可拆卸的汽车行走跳板,其特征在于跳板本体(I)上表面均匀布置有抗滑条(7)。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运输船驳的可拆卸的汽车行走跳板,其特征在于跳板本体(I)靠近于地面的一端两侧边缘设置有第二吊耳(5),跳板本体(I)靠近于地面的一端沿跳板本体(I)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三吊耳(11)。
【文档编号】B63B27/14GK205499267SQ201620283836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6年4月7日
【发明人】刘霄, 谭永安, 张麟, 齐应明, 唐蔚东, 向继华
【申请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