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翼与螺旋桨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36486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端翼与螺旋桨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端翼与螺旋桨连接结构,其结构简单,可以方便地实现端翼的折叠,保证旋翼机在陆地上的运行,其包括端翼体,所述端翼体连接螺旋桨连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翼体内设置有传动杆,所述螺旋桨连接体内设置有第一伞齿,所述第一伞齿连接所述传动杆,所述螺旋桨连接体内设置有与第一伞齿啮合的第二伞齿,所述第二伞齿通过传动轴连接螺旋桨叶片。
【专利说明】端翼与螺旋桨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旋翼机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端翼与螺旋桨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为了使旋翼机的滑翔更好,以节省燃料,又要便于双翼收缩折叠后在陆地行驶,使其在陆地行驶时体积的最小化,现有的端翼与螺旋桨的连接结构较为复杂,不利于端翼的折叠,影响了旋翼机的陆地运行。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端翼与螺旋桨连接结构,其结构简单,可以方便地实现端翼的折叠,保证旋翼机在陆地上的运行。
[0004]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端翼与螺旋桨连接结构,其包括端翼体,所述端翼体连接螺旋桨连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翼体内设置有传动杆,所述螺旋桨连接体内设置有第一伞齿,所述第一伞齿连接所述传动杆,所述螺旋桨连接体内设置有与第一伞齿啮合的第二伞齿,所述第二伞齿通过传动轴连接螺旋桨叶片。
[0005]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端翼体两侧设置有支撑杆;所述连接支撑杆为无缝管。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中,端翼体内设置有传动杆,螺旋桨连接体内设置有第一伞齿,第一伞齿连接传动杆,螺旋桨连接体内设置有与第一伞齿啮合的第二伞齿,第二伞齿通过传动轴连接螺旋桨叶片,传动机构设置在端翼和螺旋桨连接体内,较好地简化了端翼与螺旋桨的连接结构,其结构简单,可以方便地实现端翼的折叠,保证旋翼机在陆地上的运行。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端翼与螺旋桨连接结构主视图;
[0008]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见图1、图2所示,一种端翼与螺旋桨连接结构,其包括端翼体1,端翼体I连接螺旋桨连接体2,端翼体I两侧设置有无缝管支撑杆3,端翼体I内设置有传动杆4,螺旋桨连接体2内设置有第一伞齿5,第一伞齿5连接所述传动杆4,螺旋桨连接体2内设置有与第一伞齿5啮合的第二伞齿6,第二伞齿6通过传动轴7通过叶片座9连接螺旋桨叶片8。
[0010]传动杆4通过第一伞齿5和第二伞齿6给螺旋桨叶片8传递动力,传动机构设置在端翼和螺旋桨连接体内,较好地简化了端翼与螺旋桨的连接结构,其结构简单,可以方便地实现端翼的折叠,保证旋翼机在陆地上的运行。
[0011]端翼体I两侧的无缝管支撑杆3是端翼的加强筋,保证了端翼足够的强度。
【权利要求】
1.一种端翼与螺旋桨连接结构,其包括端翼体,所述端翼体连接螺旋桨连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翼体内设置有传动杆,所述螺旋桨连接体内设置有第一伞齿,所述第一伞齿连接所述传动杆,所述螺旋桨连接体内设置有与第一伞齿啮合的第二伞齿,所述第二伞齿通过传动轴连接螺旋桨叶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翼与螺旋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翼体两侧设置有支撑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翼与螺旋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撑杆为无缝管。
【文档编号】B64C11/00GK203567925SQ201320753799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6日
【发明者】高锡民 申请人:无锡市明珠烤漆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