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星用单向冲击隔离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137669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卫星用单向冲击隔离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卫星用单向冲击隔离装置,主要由框体、盖板、底板和两块吸能材料块组成,其中,所述盖板安装在所述框体上,与所述框体面接触,且盖板与框体之间在盖板板面内存在相对位移区间,使得该方向存在冲击吸能的作用空间,所述底板安装在所述框体上,所述底板与所述盖板之间为面接触,所述吸能材料块装入由所述框体、盖板以及底板形成的两个封闭空间内,并与所述框体以及所述盖板紧密配合。本发明在能可靠安全地承载被隔冲对象,保证被隔冲对象的安装刚度、强度和位置精度等的同时,有效隔离某方向冲击的传递,可靠地保证被隔冲对象具备足够小的冲击环境,达到被隔冲对象或冲击敏感部件安全地进行在轨工作的目的。
【专利说明】
—种卫星用单向冲击隔离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航天【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卫星用单向冲击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一般卫星用单向冲击隔离装置,因为卫星展开附件(如太阳阵、可展开天线阵等)对火工品冲击一般设计有蜂窝阻尼件,可以降低某个方向的冲击,但无法覆盖所有方向。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卫星用单向冲击隔离装置,对展开附件自身无法覆盖的方向的冲击进行隔离和吸收。且该单向冲击隔离装置适应卫星的较小的设计空间、较低的重量和成熟上天材料等特点。同时,冲击隔离装置也需要保证对应位置的安装刚度、强度和精度。由于现阶段尚无该类卫星用单向冲击隔离装置的成熟技术,且星上存在较多的冲击敏感部件,极易因承受冲击而损坏。因此,设计一种卫星用单向冲击隔离装置的研制,对有效吸收或改善冲击环境,保证星上敏感部件的安全与可靠,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卫星用单向冲击隔离装置,在能可靠安全地承载被隔冲对象,保证被隔冲对象的安装刚度、强度和位置精度等的同时,有效隔离冲击的传递,可靠地保证被隔冲对象具备足够小的冲击环境,达到被隔冲对象或冲击敏感部件安全地进行在轨工作的目的。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卫星用单向冲击隔离装置,主要由框体、盖板、底板和吸能材料块组成,其中,所述盖板安装在所述框体上,与所述框体面接触,且盖板与框体之间在盖板板面内存在相对位移区间,使得该方向存在冲击吸能的作用空间,所述底板安装在所述框体上,所述底板与所述盖板之间为面接触,所述吸能材料块装入由所述框体、盖板以及底板形成的两个封闭空间内,并与所述框体以及所述盖板紧密配合。
[0006]所述吸能材料块包括各类规格的蜂窝、闭孔/开孔泡沫铝或铝管。
[0007]所述盖板的相对两侧端分别伸入呈直角弯角形的框体的一直角面上,从而与所述框体的该直角面面接触,且盖板与框体之间在所述面接触处存在相对位移区间,在所述框体固定时,所述盖板随被承载对象或被隔冲对象一起产生冲击微幅位移。
[0008]所述盖板设置有伸入所述封闭空间内部并延伸至所述底板处,从而与所述底板实现面接触,同时将由所述框体、盖板以及底板形成的封闭空间分割成三个独立的封闭空间,所述两块吸能材料块分别装入位于两侧的封闭空间内,在所述盖板伸入的部分设置有与被承载对象或被隔冲对象的接口。
[0009]所述底板与框体间通过螺钉安装。
[0010]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防护卫星展开附件火工品爆炸冲击的单向冲击隔离装置,在能可靠安全地保证安装刚度、强度和精度的同时,达到较高的冲击隔离效率,可靠地抑制火工品在某个方向产生的爆炸冲击的传递,保证被隔冲对象安全工作的冲击环境,具有以下优点:
[0011](I)设计构型简单,采用成熟上天材料,隔冲性能良好,具备上天在轨应用的条件;
[0012](2)具有良好的设计适应性、实现经济性和装配工艺性;
[0013](3)具有良好的安装刚度、强度和精度,保证了被承载对象主动段的安全性和在轨段的稳定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5]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在A-A向的剖面图;
[0017]图3是图1的俯视图;
[0018]图4是图3在B-B向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20]图1?图4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卫星用单向冲击隔离装置,主要由框体1、底板2、盖板3和吸能材料块4组成。
[0021]本装置组装步骤如下:
[0022]第一步,将盖板3装入框体1,保证盖板3与框体I不出现较大的空隙,以单方向可轻微自由滑动为准;
[0023]第二步,将两块吸能材料块4装入框体,紧配合装配,轻微挤压吸能材料使得局部产生弹性变形或者微小塑性变形即可;
[0024]第三步,将底板2与框体I紧固,提供螺纹螺钉紧固连接。
[0025]其中,盖板3安装在框体I上,与框体I面接触,且盖板3与框体I之间在盖板板面内存在相对位移区间,使得该方向存在冲击吸能的作用空间。底板2安装在框体I上,底板2与盖板3之间为面接触,吸能材料块4装入由框体1、盖板3以及底板2形成的封闭空间内,并与框体I以及盖板3紧密配合。
[0026]框体I设计有外部接口 6,代表冲击隔离装置的包络尺寸,并根据约束调整空间包络尺寸。
[0027]本发明的单向冲击隔离装置的冲击隔离性能,不限于吸能材料块4的数量和类型,包括各类规格蜂窝、闭孔/开孔泡沫铝或铝管等冲击性能材料类型。在较小的设计空间内,采用蜂窝或泡沫铝等吸能材料制作吸能材料块,可保证冲击吸能效率的同时,使被承载或被隔冲对象的装配刚度、强度和安装精度得到保证。冲击隔离装置存在吸能材料溃变吸能和摩擦吸能两种方式,但主要吸能方式以吸能材料溃变性能为主。
[0028]冲击隔离装置具备调整框体、盖板和底板的设计尺寸,可设计达到最大冲击吸能效能的冲击隔离装置。
[0029]单向冲击隔离装置的冲击吸能方式具体体现在,盖板3与框体I之间在盖板板面内存在相对位移区间,使得该方向存在冲击吸能的作用空间。本实施例中,盖板3的相对两侧端分别伸入呈直角弯角形的框体I的一直角面上,从而与框体I的该直角面面接触,且盖板3与框体I之间在所述面接触处存在相对位移区间。盖板3设置有伸入到封闭空间内部并延伸至底板2的部分,该部分与底板2实现面接触,同时将伸入部分将由框体1、盖板3以及底板2形成的封闭空间分割成三个独立的封闭空间,两块吸能材料块4分别装入位于两侧的封闭空间内。在盖板3伸入的部分上开设有与被承载对象或被隔冲对象的接口 5。通过框体I与盖板3之间的相对运动,挤压吸能材料块使之产生塑性变形和断裂,从而达到冲击吸能效果。框体固定,盖板3随被承载对象或被隔冲对象一起产生冲击微幅位移。
[0030]吸能材料块4与框体I和盖板3之间通过紧配合装配,其中底板2与盖板3间、盖板3与框体I间均面接触,存在摩擦,以紧配合实施装配,可保证足够的装配刚度。
[0031]本发明具有设计构型简单,有良好的设计适应性、实现经济性和装配工艺性,具备可扩展性强、经济耐用、可靠性高、装配便捷、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可以运用于各种悬吊装置中。
[0032]以上是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说明,但并不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内容对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卫星用单向冲击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框体、盖板、底板和两块吸能材料块组成,其中,所述盖板安装在所述框体上,与所述框体面接触,且盖板与框体之间在盖板板面内存在相对位移区间,使得该方向存在冲击吸能的作用空间,所述底板安装在所述框体上,所述底板与所述盖板之间为面接触,所述吸能材料块装入由所述框体、盖板以及底板形成的两个封闭空间内,并与所述框体以及所述盖板紧密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用单向冲击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材料块包括各类规格的蜂窝、闭孔/开孔泡沫铝或铝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用单向冲击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相对两侧端分别伸入呈直角弯角形的框体的一直角面上,从而与所述框体的该直角面面接触,且盖板与框体之间在所述面接触处存在相对位移区间,在所述框体固定时,所述盖板随被承载对象或被隔冲对象一起产生冲击微幅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用单向冲击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设置有伸入所述封闭空间内部并延伸至所述底板处,从而与所述底板实现面接触,同时将由所述框体、盖板以及底板形成的封闭空间分割成三个独立的封闭空间,所述两块吸能材料块分别装入位于两侧的封闭空间内,在所述盖板伸入的部分设置有与被承载对象或被隔冲对象的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用单向冲击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与框体间通过螺钉安装。
【文档编号】B64G1/52GK104290927SQ201410466522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2日
【发明者】顾亦磊, 蒋国伟, 沈海军, 孔祥森, 钟鸣, 杜三虎 申请人: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