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跳伞训练模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1941阅读:10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跳伞训练模拟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跳伞模拟系统,例如上海创润风能科技有限公司的crwindvwtr7040,crwindvwtr7040属于室内型循环式垂直风洞系统,研发建成于2009-2010年度,是上海创润风能科技有限公司(www.crwind.com)继2008-2009年度打造的室外型开放式垂直风洞vwt-o7034的又一力作。室内型垂直风洞系统是一种模块化、具有内外腔、封闭式循环气流的风洞系统,它是一个紧密相连的内腔与外腔的结构,通过顶部与底部将内外腔相连,形成一个闭式的空气可循环流动的系统;模块化的晶体结构设计,将整个系统可分解成标准构件,以利于大量制造和快速安装。

上述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跳伞模拟系统更多的是一种体验的效果,并没有着重切合跳伞员跳伞的实际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用的商业选择。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跳伞训练模拟系统,所述跳伞训练模拟系统包括着陆位置模块,所述着陆位置模块包括一预定着陆位置;伞降操纵模块,所述伞降操纵模块包括操纵装置,所述操纵装置用于将跳伞员降落在所述预定着陆位置,本发明实施例的跳伞训练模拟系统可以精准地将跳伞员降落在所述预定着陆位置上。

根据本发明的跳伞训练模拟系统,所述跳伞训练模拟系统包括着陆位置模块,所述着陆位置模块包括一预定着陆位置;伞降操纵模块,所述伞降操纵模块包括操纵装置,所述操纵装置用于将跳伞员降落在所述预定着陆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跳伞训练模拟系统,所述跳伞训练模拟系统包括着陆位置模块,所述着陆位置模块包括一预定着陆位置;伞降操纵模块,所述伞降操纵模块包括操纵装置,所述操纵装置用于将跳伞员降落在所述预定着陆位置,本发明实施例的跳伞训练模拟系统可以精准地将跳伞员降落在所述着陆位置上。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的跳伞训练模拟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所述预定着陆位置包括经度、纬度和高度。

所述操纵装置包括方向操纵装置及速度操纵装置,其中,所述方向操纵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跳伞员在跳伞过程中的运行方向,所述速度操纵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跳伞员在跳伞过程中的运行速度。

所述方向操纵装置包括操纵棒及与所述操纵棒相连的操纵带,其中,所述操纵棒用于控制所述跳伞员的旋转方向,所述操纵带用于控制所述跳伞员的左右平移方向。

所述操纵带与拉力传感器相连,所述操纵棒与拉绳箱相连,所述拉绳箱包括一拉线编码器,所述拉线编码器与所述操纵棒相连,所述拉力传感器用于接收所述操纵带的拉伸程度并基于所述操纵带的拉伸程度生成一位移信号,所述拉线编码器用于接收所述操纵棒的拉伸程度并基于所述操纵棒的拉伸程度生成一旋转信号。

所述系统还包括硬件交互模块、空气动力仿真模块、图形处理模块以及虚拟现实模块,其中,所述硬件交互模块用于将所述旋转信号及所述位移信号传输至所述空气动力仿真模块,所述空气动力仿真模块用于将所述旋转信号及所述位移信号进行仿真处理并生成一仿真处理数据,所述图形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仿真处理数据并将所述仿真处理数据发放至所述虚拟现实模块中。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跳伞训练模拟模块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跳伞训练模拟模块的结构框图。参考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跳伞训练模拟系统,所述跳伞训练模拟系统包括着陆位置模块10和伞降操纵模块20。

着陆位置模块10包括一预定着陆位置。对于跳伞员(例如,伞兵等)在进行跳伞训练时,跳伞的成绩会根据跳伞员的着陆位置而产生变化,因此伞兵在跳伞后需要降落在预定着陆位置上,但因为在实际跳伞中遇到各种突发情况(例如大风天气)时会导致伞兵最后的实际着陆位置偏离预定着陆位置,从而影响跳伞成绩。通常地,预定着陆位置包括经度、纬度和高度;通过将经度、纬度和高度确定后即可确定一个唯一的着陆位置。

伞降操纵模块20包括操纵装置,操纵装置用于将跳伞员降落在所述预定着陆位置。具体地,当跳伞员在跳伞过程中如果遇到偏离路线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操纵装置控制跳伞员的运行路线从而使跳伞员着陆时降落在所述预定着陆位置上。

本发明实施例的跳伞训练模拟系统,所述跳伞训练模拟系统包括着陆位置模块10,所述着陆位置模块10包括一着陆位置;伞降操纵模块20,所述伞降操纵模块20包括操纵装置,所述操纵装置用于将跳伞员降落在所述预定着陆位置,本发明实施例的跳伞训练模拟系统可以精准地将跳伞员降落在所述预定着陆位置上。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操纵装置包括方向操纵装置及速度操纵装置,其中,所述方向操纵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跳伞员在跳伞过程中的运行方向,所述速度操纵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跳伞员在跳伞过程中的运行速度。即通过将操纵装置设置成包括方向操纵装置和速度操纵装置,其中方向操纵装置可以控制跳伞员在跳伞过程中的运行方向,速度操纵装置可以控制跳伞员在跳伞过程中的运行速度,通过方向操纵装置和速度操纵装置的配合使用,从而更精准更迅速地将跳伞员降落在预定着陆位置上。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方向操纵装置包括操纵棒及与所述操纵棒相连的操纵带,其中,所述操纵棒用于控制所述跳伞员的旋转方向,所述操纵带用于控制所述跳伞员的左右平移方向。具体地,操纵棒可以控制跳伞员是朝顺时针旋转还是朝逆时针旋转,从而可以随时调整自己的方向;操纵带可以控制跳伞员的左右平移,从而保证跳伞员降落在预定着陆位置。

在具体实施中,通过给跳伞员身上添加两个物理块,根据空气阻力公式,设定的伞面积还有空气阻力参数,不断给物理块施加空气阻力,模拟出伞降的下落过程;伞降操纵模块20操纵带通过给物理块施加力,模拟出拉操纵带的时候的伞受力不均的情况,实现平移,力的大小根据操纵带的受力情况产生变化,对应受力不均的程度;伞降操纵模块20操纵棒则通过给左右物理块施加对应的力,力的大小和操纵棒拉的下拉长度有关,对应模拟实现拉操纵棒时产生的伞开口大小或伞的进气口大小,从而影响受力的均衡和整体阻力的受力情况从而达到旋转和降落加快的效果。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操纵带与拉力传感器相连,所述操纵棒与拉绳箱相连,所述拉绳箱包括一拉线编码器,所述拉线编码器与所述操纵棒相连,所述拉力传感器用于接收所述操纵带的拉伸程度并基于所述操纵带的拉伸程度生成一位移信号,所述拉线编码器用于接收所述操纵棒的拉伸程度并基于所述操纵棒的拉伸程度生成一旋转信号。具体地,拉力传感器与拉绳箱中的拉线编码器根据操纵带及操纵棒的拉放程度,传给仿真计算机相应数据,经过一系列运算后,系统则会返回给跳伞者相应的位移及旋转画面,虚拟世界中人伞系统的位移及旋转程度会根据跳伞者对操纵带和操纵棒拉放大小而有快有慢。

在具体实施中,参考图1,所述跳伞训练模拟系统还包括硬件交互模块30、空气动力仿真模块40、图形处理模块50以及虚拟现实模块60,其中,所述硬件交互模块30用于将所述旋转信号及所述位移信号传输至所述空气动力仿真模块40,所述空气动力仿真模块40用于将所述旋转信号及所述位移信号进行仿真处理并生成一仿真处理数据,所述图形处理模块50用于接收所述仿真处理数据并将所述仿真处理数据发放至所述虚拟现实模块60中。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的跳伞训练模拟模块通过伞降操纵模块20接收拉绳箱和拉力传感器的输入数值,根据拉绳箱的下拉程度与拉力传感器的承受力大小传出不同的数值并且通过硬件交互模块传输到客户端,客户端通过空气动力仿真模块40根据传入的数值来模拟出对应的力的大小和方向施加在虚拟对象上,达到仿真效果,并且通过图形处理模块50得出图像,传入到虚拟现实模块60中,反馈给使用者。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