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收集能量的网体升力器及其工作原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12330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飘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可收集能量的网体升力器及其工作原理。



背景技术:

飘航,是一种可在低空中和房间中悬浮、移动、作业的日常生活用品、工具、玩具、设备、仪表、飞行机器人等一大类空中物品的总称,根据功能、特点、用途,飘航行业内包括有消除了声音的静飘、房间内的屋飘、超低空中的近地飘、夜晚工作的光飘、快速飞行的飞飘、可载人的人飘、智能化程序高的智飘、可进入水中又可飘在空中的水飘、深入到洞穴井底的洞飘、不怕火烧和高温的火飘、在狭小空间中的微飘等等。飘航行业开创了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人和物搬上空中的一种新技术路线,飘航行业与通航、民航、航天行业的区别有三点:第一目的不同,通航、民航、航天行业以“行进”为目的,“悬空”只是手段,飘航行业以“悬空”为目的,“移动”只是手段;第二应用的领域不同,通航、民航、航天行业替代和发展的只是水平和垂直的运输行业,所以应用范围极其狭窄;飘航技术几乎可以应用于所有行业,几乎可以替代和发展所有行业,涉足的领域极其广泛,当一件物品让其“悬浮”在空中时,会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奇妙效果;第三文化不同,通航、民航、航天技术完全是以西方文化指导下产生的技术,死板、机械、无人性,飘航技术是以中华根文化指导下产生的技术,以人为本,其具有安静、安全、日常生活化、人性化的特性。

地球是宇宙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尘埃,人类的心灵与宇宙一体两面,而不是与地球一体两面,也就是说人类是宇宙的,不是地球的,地球仅仅是培育人类的摇篮,人类必将从婴儿成长为幼儿离开地球摇篮,飞向宇宙,天人合一。

然而飞向宇宙,天人合一,这是一个分阶段性的漫长之路。人类从产生成现在这样,一直做为地球上的爬虫,已经生活了几千年了,而现在,爬虫要破茧化蝶到空中去生活、学习、工作、生产、娱乐。那么,我们所做的第一步,能够上到天空,莱特弟兄俩已经实现,第二步,到天空中去生活,现在已经开始,第三步,在太阳系中生活,第四步,在银河系中生活,第五步,在宇宙中生活,天人合一。飘航行业就是为了实现上述第二步所应运而生的行业。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5398560a,发明创造名称为克服重力提升器,包括一级克服重力提升器,二级克服重力提升器,三级克服重力提升器,它是利用了氦气轻于空气产生升力,是最初步让人与物悬浮到空中的技术。它还存在着无法适用于室外飞行,当室外有风的天气,专利cn105398560a的设计几乎无法工作,存在着不方便收纳储存氦气容器、氦气的问题,而且它本身也不会收集各种能量。

因此,在飘航行业,需要设计出自身可收集能量、可产生能量的等系例产品,以飘航行业的发展,所以发明能做为一些飘航产品的一个部件:可收集能量的网体升力器及其工作原理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可收集能量的网体升力器及其工作原理,以解决现有的提升器还存在着无法适用于室外飞行,不方便收纳储存氦气容器、氦气的问题,不会收集各种能量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可收集能量的网体升力器,包括提升器框架,氦气容器,氦气,通风道和能量收集器,所述的氦气充在氦气容器内;所述的氦气容器安装在提升器框架内;所述的氦气容器和氦气容器之间设置通风道,组成立体式网体结构,当有风时,风可从通风道吹过,减少风对本装置的影响力,通风道的风又可以收集其部分能量;所述的能量收集器螺栓连接在提升器框架的上部;所述的提升器框架包括收纳盖,软绳,收纳盒和连接板,所述的收纳盖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软绳连接在收纳盒的上部;所述的收纳盒的四角位置分别通过连接板螺栓安装在提升器框架的后表面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能量收集器包括磁能型芯片发电板,光伏发电板,安装板,安装孔和风能发电装置,所述的磁能型芯片发电板粘贴在光伏发电板的内壁上;所述的磁能型芯片发电板和光伏发电板的下部均胶接安装板;所述的安装板的内侧左右两部分别开设安装孔;所述的风能发电装置安装在光伏发电板和磁能型芯片发电板的中心里,并由碳纤杆制成圆形框架。

优选的,所述的通风道设置有多个;所述的通风道设置为宽度为五毫米至八厘米的通风槽。

优选的,所述的收纳盒的内侧粘贴有储纳保护层。

优选的,所述的收纳盒具体采用pvc塑料盒。

优选的,所述的储纳保护层采用厚度为三毫米至五毫米的降落伞布、橡胶层、尼龙层或者帆布层的一种;所述的储纳保护层设置有多层。

优选的,所述的光伏发电板安装在网状球形尼龙层或者网状球形帆布层,一个一个光伏发电板组成的整体变形而个体不变形,保证易碎的光伏发电板的不损坏。

本发明中,氦气容器和氦气容器之间设置通风道,组成立体式网体结构,当有风时,风可从通风道吹过,减少风对本装置的影响力;

风能发电装置55,将通风道中的风能量收集并存储起来;

磁能型芯片发电板51,将周围的磁能收集并存储起来;

光伏发电板52,将周围的光能收集并存储起来;

电能可以转化成为各种能量,可收集能量的网体升力器将各种有害的或无用的能量转化成为电能存储起来,成为可控可用的能量。

本发明通过氦气轻于空气的物性,将整个装置升到空中,在空中的风力、光照、磁波相对于地面较强大,可收集这些能量与氦气的升力共同增加本装置提升其它物体的能量,可收集能量的网体升力器及其工作原理广泛应用于空中生活技术领域。同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中,所述的通风道设置有多个;所述的通风道设置为宽度为五毫米至八厘米的通风槽,所述的通风道和氦气容器组成立体的网状结构,有利于在室外使用提升器时,风可以通过通风道流走,不会影响提升器的提升工作。

2、本发明中,所述的光伏发电板采用网状球形尼龙层或者网状球形帆布层,有利于一个一个光伏发电板组合变形,而一个一个光伏板个体不变形。

3、本发明中,所述的收纳盒具体采用pvc塑料盒,有利于方便收纳能量收集器,便于存放以及保护能量收集器。

4、本发明中,所述的储纳保护层采用厚度为三毫米至五厘米的橡胶层,尼龙层或者帆布层的一种;所述的储纳保护层设置有多层,有利于对收纳的能量收集器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收纳时出现划伤影响下次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提升器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能量收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通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提升器框架;11、收纳盖;12、软绳;13、收纳盒;131、储纳保护层;14、连接板;2、氦气容器;3、氦气;4、通风道;41、通风道结构本体;42、通风道口;43、扇叶固定壳;44、发电机;45、扇叶;46、传动轴;5、能量收集器;51、磁能型芯片发电板;52、光伏发电板;53、安装板;54、安装孔;55、风能发电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发明提供可收集能量的网体升力器,包括提升器框架1,氦气容器2,氦气3,通风道4和能量收集器5,所述的氦气3充在氦气容器2内;所述的氦气容器2安装在提升器框架1内;所述的氦气容器2和氦气容器2之间设置通风道4;所述的能量收集器5螺栓连接在提升器框架1的上部;所述的提升器框架1包括收纳盖11,软绳12,收纳盒13和连接板14,所述的收纳盖11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软绳12连接在收纳盒13的上部;所述的收纳盒13的四角位置分别通过连接板14螺栓安装在提升器框架1的后表面中间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能量收集器5包括磁能型芯片发电板51,光伏发电板52,安装板53,安装孔54和风能发电装置55,所述的磁能型芯片发电板51粘贴在光伏发电板52的内壁上;所述的磁能型芯片发电板51和光伏发电板52的下部均胶接安装板53;所述的安装板53的内侧左右两部分别开设安装孔54;所述的风能发电装置55安装在光伏发电板52和磁能型芯片发电板51的中心里,并由碳纤维杆制成圆框结构。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通风道4设置有多个;所述的通风道4设置为宽度为五毫米至八厘米的通风槽。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通风道4包括通风道结构本体41,通风道口42,扇叶固定壳43,发电机44,扇叶45和传动轴46,所述的通风道口42开设在通风道结构本体41的内部;所述的扇叶固定壳43固定在通风道口42的内部;所述的发电机44安装在扇叶固定壳43的中上部;所述的传动轴46设置在通风道口42的中间部位,并与发电机44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的扇叶45安装在传动轴46上。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通风道4设置有多个。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发电机44采用永磁同步发电机,所述的发电机44与蓄电池6电性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扇叶45设置有多个。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收纳盒13的内侧粘贴有储纳保护层131。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收纳盒13具体采用pvc塑料盒。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储纳保护层131采用厚度为三毫米至五毫米的橡胶层、尼龙层或者帆布层的一种;所述的储纳保护层131设置有多层。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光伏发电板52粘贴在网状球形尼龙层或者网状球形帆布层。

工作原理

氦气容器和氦气容器之间设置通风道,组成立体式网体结构,当有风时,风可从通风道吹过,减少风对本装置的影响力;

风能发电装置55,将通风道中的风能量收集并存储起来;

磁能型芯片发电板51,将周围的磁能收集并存储起来;

光伏发电板52,将周围的光能收集并存储起来;

电能可以转化成为各种能量,可收集能量的网体升力器将各种有害的或无用的能量转化成为电能存储起来,成为可控可用的能量。

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