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弹射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3375阅读:8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弹射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人机弹射架,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无人机实际上是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统称,从技术角度定义可以分为,无人直升机、无人固定翼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飞艇、无人伞翼机这几大类,与载人飞机相比,它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对作战环境要求低、战场生存能力较强等优点,由于无人驾驶飞机对未来空战有着重要的意义,世界各主要军事国家都在加紧进行无人驾驶飞机的研制工作,现在使用的航拍设备已经进入了无人化时代,其实无人机的原理很简单,它就是通过无线电遥控设备来进行控制的,使安装在不载人飞行器上的设备来工作,在我国各领域信息化建设均飞速发展的形势下,数字城市、数字国土、数字林业、数字环保、数字公安、数字能源等数字化建设进程明显加快,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根据需要,及时的修编和更新地图,是集成了高空拍摄、遥控、遥测技术、视频影像微波传输和计算机影像信息处理的新型应用技术,使用无人机进行小区域遥感航拍技术,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成效和经验,以无人机为空中遥感平台的微型航空遥感技术,适应国家经济和文化建设发展的需要,为中小城市特别是城、镇、县、乡等地区经济和文化建设提供了有效的遥感技术服务手段,遥感航拍技术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的无人机发射架,仅仅提供了一个发射平台,不能够调节角度以及测量无人机的发射初始速度,对于测试无人机的性能不方便,当前的发射架,比较笨重,不同的发射方向需要将发射架进行移动放置,耗费大量的人力,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无人机弹射架,通过设有的发射座以及旋转轴,能够任意调节发射方向,通过设有的升降刻度以及拉力刻度,能够调节不同的角度以及不同的发射初速度,通过设有的减震块,能够对滑块进行保护,通过设有的外接绳索,能够使滑块经过链条的运转进行拉动,通过发射板与升降杆、液压筒以及发射座之间的位置关系,能够保证整体的稳定性,通过设有的万向轮,能够使发射架移动方便,通过设有的固定柱以及固定槽,能够保证发射架工作的时候稳定性,通过设有的液压筒以及升降杆,能够调节方便,且稳定性更佳,能够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无人机弹射架,包括基座与发射板,所述发射板置于基座上方,所述发射板左侧焊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一侧设有连接孔,所述基座顶部设有旋转轴卡槽与固定槽,所述旋转轴卡槽置于固定槽内侧,所述旋转轴卡槽内腔中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顶部连接有发射座,所述发射座底部两侧对称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均位于所述固定槽内腔中,所述发射座顶部设有固定架与液压筒,所述固定架位于液压筒左侧,所述液压筒内腔中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外壁上设有升降刻度,所述固定架内侧设有连接轴,所述发射板通过连接孔连接于连接轴上,所述发射板底部右侧设有伸缩杆卡槽,所述发射板外壁一侧设有拉力刻度,所述发射板顶部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腔中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顶部设有无人机托架,所述滑块右侧连接有拉力片,所述拉力片一端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连接于滑槽内壁右端,所述滑槽内壁左端设有减震块,所述滑槽正面上设有小孔,所述发射板内腔后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一侧均连接有电机旋转轴,所述电机旋转轴一端均连接有齿轮,且两个齿轮外圆周上环绕有链条,所述链条上连接有外接绳索,所述外接绳索贯穿小孔连接于所述滑块一侧,所述基座底部设有连接腿,所述连接腿底部设有万向轮。

进一步而言,所述发射板与升降杆、液压筒以及发射座之间呈三角形位置关系。

进一步而言,所述发射座的宽度为500mm,所述基座的宽度为600mm。

进一步而言,所述基座与发射座之间的间隙为100mm。

进一步而言,所述升降杆的最低高度为200mm,且所述固定架的固定高度为200mm。

进一步而言,所述发射板与发射座之间的角度调节范围为0°-45°。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无人机弹射架,通过设有的发射座以及旋转轴,能够任意调节发射方向,通过设有的升降刻度以及拉力刻度,能够调节不同的角度以及不同的发射初速度,通过设有的减震块,能够对滑块进行保护,通过设有的外接绳索,能够使滑块经过链条的运转进行拉动,通过发射板与升降杆、液压筒以及发射座之间的位置关系,能够保证整体的稳定性,通过设有的万向轮,能够使发射架移动方便,通过设有的固定柱以及固定槽,能够保证发射架工作的时候稳定性,通过设有的液压筒以及升降杆,能够调节方便,且稳定性更佳。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弹射架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弹射架局部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弹射架基座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弹射架发射板局部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弹射架基座固定架剖面图。

图中标号:1、无人机托架;2、固定架;3、发射座;4、固定柱;5、基座;6、连接腿;7、万向轮;8、旋转轴;9、液压筒;10、升降杆;11、升降刻度;12、拉力刻度;13、发射板;14、伸缩杆卡槽;15、滑槽;16、滑块;17、拉力片;18、外接绳索;19、连接块;20、连接孔;21、弹簧;22、小孔;23、减震块;24、固定槽;25、旋转轴卡槽;26、连接轴;27、电机;28、链条;29、电机旋转轴;30、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5所示,一种无人机弹射架,包括基座5与发射板13,所述发射板13置于基座5上方,所述发射板13左侧焊接有连接块19,所述连接块19一侧设有连接孔20,所述基座5顶部设有旋转轴卡槽25与固定槽24,所述旋转轴卡槽25置于固定槽24内侧,所述旋转轴卡槽25内腔中设有旋转轴8,所述旋转轴8顶部连接有发射座3,所述发射座3底部两侧对称设有固定柱4,所述固定柱4均位于所述固定槽24内腔中,所述发射座3顶部设有固定架2与液压筒9,所述固定架2位于液压筒9左侧,所述液压筒9内腔中设有升降杆10,所述升降杆10外壁上设有升降刻度11,所述固定架2内侧设有连接轴26,所述发射板13通过连接孔20连接于连接轴26上,所述发射板13底部右侧设有伸缩杆卡槽14,所述发射板13外壁一侧设有拉力刻度12,所述发射板13顶部设有滑槽15,所述滑槽15内腔中连接有滑块16,所述滑块16顶部设有无人机托架1,所述滑块16右侧连接有拉力片17,所述拉力片17一端连接有弹簧21,所述弹簧21一端连接于滑槽15内壁右端,所述滑槽15内壁左端设有减震块23,所述滑槽15正面上设有小孔22,所述发射板13内腔后侧设有电机27,所述电机27一侧均连接有电机旋转轴29,所述电机旋转轴29一端均连接有齿轮30,且两个齿轮30外圆周上环绕有链条28,所述链条28上连接有外接绳索18,所述外接绳索18贯穿小孔22连接于所述滑块16一侧,所述基座5底部设有连接腿6,所述连接腿6底部设有万向轮7。

更具体而言,所述发射板13与升降杆10、液压筒9以及发射座3之间呈三角形位置关系,三角形的稳定性更加牢固,所述发射座3的宽度为500mm,所述基座5的宽度为600mm,便于旋转调节,所述基座5与发射座3之间的间隙为100mm,旋转不会导致碰撞,所述升降杆10的最低高度为200mm,且所述固定架2的固定高度为200mm,距离等同,发射板13能够平行放置,所述发射板13与发射座3之间的角度调节范围为0°-45°,45°的发射角度为最远距离。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在对一种无人机弹射架进行使用时,当需要发射无人机的时候,将无人机放置于无人机托架1上,通过基座5以及发射座3调节好发射方向,然后通过液压筒9以及升降杆10调节好发射的角度,观测刻度,以便于调节精确度,通过电机27的工作,能够带动链条28的发动,将外接绳索18带动,通过弹簧21拉动滑块16,并且固定于需要发射的位置,既能够发射,又能够观测数据,弹簧21的最大工作距离等于外接绳索18的最小工作距离,当不需要使用的时候,通过万向轮7即能够将发射架移动走,简单,安全,便捷,实用,稳定性强。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