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体和具有其的浮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2608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囊体和具有其的浮空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囊体和具有其的浮空器。



背景技术:

浮空器一般是指比重轻于空气、依靠大气浮力升空的飞行器,包括高空气球、系留气球和飞艇等。浮空器依靠大气浮力将载人仓、通信设备、观测设备等带入指定的高空领域,完成载重的任务。在浮空器上升的过程中时常会因大气压、风力、温度等因素的变化而导致囊体内部的压力远大于囊体外部的压力,使囊体受力过大,超过囊体材料的许用应力而发生破裂。

现有技术中,浮空器的加强方式为沿囊体的经线方向(以下简称经向)设置多个加强索以承受囊体过大的压力。但是,上述加强方式仅能保证囊体不沿经向发生破坏,而实际使用中通常是由于囊体在纬线方向(以下简称纬向)过于薄弱而导致囊体发生的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囊体和具有其的浮空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囊体在纬向上的承压能力低,容易发生破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囊体,囊体包括:囊体本体,包括沿囊体本体的纬向顺次相连以围成球体的多个囊片,各囊片均包括囊片本体和与囊片本体连接的第一弯折边,相邻两个囊片通过两个第一弯折边连接,当囊体本体处于展开状态时,囊片本体与设置在其上的第一弯折边之间具有小于180°的夹角;一个或多个经向加强筋,沿囊体本体的经向延伸并与囊体本体连接,当经向加强筋为多个时,多个经向加强筋沿囊体本体的纬向间隔设置;一个或多个纬向加强筋,沿囊体本体的纬向延伸并与囊体本体连接,当纬向加强筋为多个时,多个纬向加强筋沿囊体本体的经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囊体还包括与囊体本体连接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用于限制经向加强筋沿纬向的移动,当第一限位结构为多个时,多个第一限位结构沿囊体本体的经向和/或囊体本体的纬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一弯折边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结构为第一限位套,第一限位套具有供经向加强筋穿过的经向通道,经向加强筋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经向通道中。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套包括两个第一限位片,两个第一限位片的一端与两个第一弯折边一一对应连接,两个第一限位片的另一端相互连接,以在两个第一限位片的两端之间形成经向通道。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片的一部分和与其对应连接的第一弯折边的至少一部分叠置并连接,两个第一弯折边均位于两个第一限位片之间。

进一步地,囊片本体包括沿囊体本体的经向顺次连接的多个囊片段,第一限位结构在囊体本体上的投影与相邻两个囊片段的连接处相错开。

进一步地,囊体还包括与囊体本体连接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用于限制纬向加强筋沿经向的移动,当第二限位结构为多个时,多个第二限位结构沿囊体本体的经向和/或囊体本体的纬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囊片本体包括沿囊体本体的经向顺次连接的多个囊片段,第二限位结构连接至相邻两个囊片段之间的连接处。

进一步地,各囊片本体还包括与囊片段连接的第二弯折边,相邻两个囊片段通过第二弯折边连接,当囊片本体处于展开状态时,各囊片段和与其对应连接的第二弯折边之间具有小于180°的夹角。

进一步地,第二限位结构为第二限位套,第二限位套具有供纬向加强筋穿过的纬向通道,纬向加强筋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纬向通道中。

进一步地,第二限位套包括两个第二限位片,两个第二限位片的一端与两个第二弯折边一一对应连接,两个第二限位片的另一端相互连接,以在两个第二限位片的两端之间形成纬向通道。

进一步地,第二限位片的一部分和与其对应连接的第二弯折边的至少一部分叠置并连接,两个第二弯折边均位于两个第二限位片之间。

进一步地,第二限位结构在囊体本体上的投影与相邻两个囊片的连接处相错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浮空器,包括囊体和与囊体连接的外部附件,囊体为前述的囊体。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囊体包括囊体本体、经向加强筋和纬向加强筋,这样当囊体本体内部的压力大于囊体本体外部的压力而向外膨胀时,经向加强筋可以在经向上约束囊体本体,纬向加强筋可以在纬向上约束囊体本体,囊体本体所承受的压力可以传递到与囊体本体接触的经向加强筋和纬向加强筋上,减小囊体本体所承受的应力,同时提高囊体在经向和纬向上的耐压能力,避免囊体发生破坏。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浮空器的实施例及囊体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囊体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示出了图2的囊体的俯视图;以及

图5示出了图4的B-B向剖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囊体本体;11、囊片;111、囊片本体;112、第一弯折边;1111、囊片段;1112、第二弯折边;20、经向加强筋;30、纬向加强筋;40、第一限位结构;41、经向通道;42、第一限位片;50、第二限位结构;51、纬向通道;52、第二限位片。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囊体和具有其的浮空器。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浮空器包括囊体和与囊体连接的外部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浮空器为高空气球,包括零压气球和超压气球。

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囊体在纬向上的承压能力低,容易发生破坏的问题,对囊体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下面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囊体包括囊体本体10、经向加强筋20和纬向加强筋30。囊体本体10包括沿囊体本体10的纬向顺次相连以围成球体的多个囊片11。各囊片11均包括囊片本体111和与囊片本体111连接的第一弯折边112,相邻两个囊片11通过两个第一弯折边112连接。当囊体本体10处于展开状态时,囊片本体111与设置在其上的第一弯折边112之间具有小于180°的夹角。经向加强筋20沿囊体本体10的经向延伸并与囊体本体10连接。纬向加强筋30沿囊体本体10的纬向延伸并与囊体本体10连接。

其中,展开状态是指囊体本体10充满气体时的状态。

通过上述设置,当囊体本体10内部的压力大于囊体本体10外部的压力而向外膨胀时,经向加强筋20可以在经向上约束囊体本体10,纬向加强筋30可以在纬向上约束囊体本体10,囊体本体10所承受的压力可以传递到与囊体本体10接触的经向加强筋20和纬向加强筋30上,减小囊体本体10所承受的应力,同时提高囊体在经向和纬向上的耐压能力,避免囊体发生破坏,为浮空器的正常、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进一步地,由于各囊片11均包括囊片本体111和与囊片本体111连接的第一弯折边112,相邻两个囊片11通过两个第一弯折边112连接,当囊体本体10处于展开状态时,囊片本体111与设置在其上的第一弯折边112之间具有小于180°的夹角。这样,对囊片11进行连接操作时,可以先平铺两个囊片11的囊片本体111和第一弯折边112,将其中一个囊片11叠置在另一个囊片11上,使两个囊片11的第一弯折边112重叠,从而在囊片11平铺的状态下完成囊片11的连接操作,连接过程中囊片11不会发生弯曲,可以降低工艺难度,简化连接工艺,提高加工效率。

其中,第一弯折边112与囊片本体111为一体成型结构,即下料时做成一个裁片。

如图1和图2所示,经向加强筋20为多个,多个经向加强筋20沿囊体本体10的纬向间隔设置。

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经向加强筋20也可以只设置一个。

可选地,如图1所示,纬向加强筋30为一个。

可选地,如图2所示,纬向加强筋30为多个,多个纬向加强筋30沿囊体本体10的经向间隔设置。

具体地,囊片11在平铺状态下为宽度由中间至上、下两端逐渐减小的梭形结构。各囊片11均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弯折边112,两个第一弯折边112位于囊片本体111的同一侧。

优选地,各囊片11的形状完全相同,这样便于剪裁囊片11。

当多个囊片11顺次相连围成囊体本体10时,相邻两个囊片11连接形成的连接区域的长度延伸方向为图1所示的竖直方向。即相邻两个囊片11连接形成的连接区域的长度延伸方向与囊体本体10的经向一致,相应地与经向垂直的方向为囊体本体10的纬向,即图1中的水平方向。

囊体本体10还包括位于顶端的顶部法兰和位于底端的底部法兰。顶部法兰和底部法兰分别用于固定经向加强筋20的两端。

这样,如图1和图4所示所示,当囊体本体10膨胀时,囊体本体10与经向加强筋20接触的区域受到经向加强筋20的约束变形较小,而囊体本体10的远离经向加强筋20的区域的变形较大,囊体本体10呈欧拉体状。同样的道理,如图1所示,囊体本体10与纬向加强筋30接触的区域受到纬向加强筋30的约束变形较小,囊体本体10的远离纬向加强筋30的区域的变形较大。

可选地,囊片11由聚乙烯薄膜制成。

当然,在可选择的替代实施例中,囊片11也可以由纤维增强材料、镀膜材料或者其他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

可选地,为了保证经向加强筋20和纬向加强筋30的强度,经向加强筋20和纬向加强筋30由纤维增强材料或者金属材料制成。纤维增强材料包括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碳纤维增强材料、有机纤维增强材料等。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经向加强筋20和纬向加强筋30由芳纶纤维增强材料或者钢材料编织形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两个囊片11的连接处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即通过加热使囊片11受热软化,两个囊片11的连接处(以下简称焊缝)彼此粘合焊接在一起。

具体地,对两个囊片11进行焊接时,先将两个囊片11平铺,将其中一个囊片11覆盖在另一个囊片11之上,使两个囊片11叠置,两个囊片11的第一弯折边112重叠;由于两个囊片11的形状相同,因此当两个第一弯折边112重叠时,两个囊片11完全重叠;然后,将设有第一弯折边112的一侧伸入焊接设备的加热区域,将两个第一弯折边112焊接在一起。上述加工过程操作简单,加工效率高。

当然,在可选择的替代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囊片11还可以采用胶接方式或者其他方式连接。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囊体还包括与囊体本体10连接的第一限位结构40,第一限位结构40用于限制经向加强筋20沿纬向的移动。

第一限位结构40限制了经向加强筋20沿囊体本体10的纬向的移动,避免经向加强筋20在囊体本体10膨胀时发生窜动,这样可以保证囊体本体10上承受的载荷顺利传递至经向加强筋20。

可选地,第一限位结构40为一个或多个。当第一限位结构40为多个时,多个第一限位结构40沿囊体本体10的纬向间隔设置。也就是说,多个第一限位结构40与多个经向加强筋20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经向加强筋20通过一个第一限位结构40约束其纬向移动。

可选地,第一限位结构40为多个,多个第一限位结构40沿囊体本体10的经向间隔设置。也就是说,囊体包括与每个经向加强筋20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一限位结构40,多个第一限位结构40沿经向加强筋2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每个经向加强筋20通过多个第一限位结构40约束其纬向移动。

优选地,第一限位结构40的材料与囊片11的材料相同,这样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第一限位结构40与囊体本体10时,软化的囊体本体10与软化的第一限位结构40可以很好地粘合,使焊缝具有较高的强度。

如图3所示,第一限位结构40与第一弯折边112连接。

与第一限位结构40和囊片本体111连接相比,第一限位结构40与第一弯折边112连接,可以避免损伤囊片本体111,防止囊体本体10漏气。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结构40连接至两个第一弯折边112的连接处。即在囊片11处于平铺状态时,第一限位结构40和第一弯折边112的连接区域在囊片11表面上的投影与两个第一弯折边112的连接区域在囊片11表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当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时,即第一限位结构40和第一弯折边112的焊缝与两个第一弯折边112的焊缝重叠。

上述设置中,第一限位结构40连接至两个第一弯折边112的连接处,这样一次操作即可同时将两个囊片11和第一限位结构40三者连接在一起,与现有技术中多道工序才能实现上述连接过程相比,简化了连接两个囊片11和第一限位结构40的操作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图3所示,Z字形虚线表示相邻两个第一弯折边112之间为焊接连接,第一限位结构40与两个第一弯折边112焊接连接,且第一限位结构40和第一弯折边112的焊缝与两个第一弯折边112的焊缝重叠。

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结构40也可以连接至两个第一弯折边112的连接区域外。

此时,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第一限位结构40与两个囊片11时需要进行两步操作。首先,将两个第一弯折边112相互连接,然后,将第一限位结构40连接至第一弯折边112上。

如图3所示,第一限位结构40为第一限位套,第一限位套具有供经向加强筋20穿过的经向通道41,经向加强筋2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经向通道41中。

上述第一限位结构40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当然,在可选择的替代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结构40也可以为绳扣结构。

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一限位套包括两个第一限位片42。两个第一限位片42的一端与两个第一弯折边112一一对应连接,两个第一限位片42的另一端相互连接,以在两个第一限位片42的两端之间形成经向通道41。

通过上述设置,在进行第一限位套与囊片11的连接操作时,可以先将两个第一限位片42的一端与两个第一弯折边112连接好,完成囊体本体10的连接后再将经向加强筋20装入两个第一限位片42之间,然后再连接两个第一限位片42的另一端。这样,经向加强筋20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另外,两个第一限位片42与两个第一弯折边112一一对应连接,可以提高第一限位套与囊体本体10的连接强度。

优选地,如图3所示,第一限位片42的一部分和与其对应连接的第一弯折边112的至少一部分叠置并连接,两个第一弯折边112均位于两个第一限位片42之间。

与第一限位片42的边沿和第一弯折边112的边沿连接相比,第一限位片42与对应连接的第一弯折边112叠置并连接,可以提高连接强度。两个第一弯折边112均位于两个第一限位片42之间,这样,焊接时第一弯折边112不直接与热源接触,可以避免焊接过程中损伤第一弯折边112,从而提高囊体本体10的密封性能。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囊片本体111包括沿囊体本体10的经向顺次连接的多个囊片段1111。第一限位结构40在囊体本体10上的投影与相邻两个囊片段1111的连接处相错开。

上述设置可以避免第一限位结构40连接至相邻两个囊片段1111的连接处,从而降低第一限位结构40与囊体本体10连接的工艺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囊体还包括与囊体本体10连接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限位结构50,第二限位结构50用于限制纬向加强筋30沿经向的移动。

上述设置中,第二限位结构50限制了纬向加强筋30沿囊体本体10经向的移动,避免纬向加强筋30在囊体本体10膨胀时发生窜动,这样可以保证囊体本体10上承受的载荷顺利传递至纬向加强筋30。

可选地第二限位结构50为一个或多个。当第二限位结构50为多个时,多个第二限位结构50沿囊体本体10的经向间隔设置。也就是说,多个第二限位结构50与多个纬向加强筋30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纬向加强筋30通过一个第二限位结构50约束其纬向移动。此时,第二限位结构50具有一定长度,且第二限位结构50的延伸方向为囊体本体10的周向。这样可以使第二限位结构50可靠限制纬向加强筋30沿经向的移动。

可选地,第二限位结构50为多个,多个第二限位结构50沿囊体本体10的纬向间隔设置。也就是说,囊体包括与每个纬向加强筋30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二限位结构50,多个第二限位结构50沿纬向加强筋3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每个纬向加强筋30通过多个第二限位结构50约束其经向移动。

优选地,第二限位结构50的材料与囊片11的材料相同,这样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第二限位结构50与囊体本体10时,软化的囊体本体10与软化的第二限位结构50可以很好地粘合,使焊缝具有较高的强度。

如图5所示,囊片本体111包括沿囊体本体10的经向顺次连接的多个囊片段1111,第二限位结构50连接至相邻两个囊片段1111之间的连接处。

上述设置可以方便第二限位结构50与囊体本体10的连接操作。与囊片本体111为一体结构,第二限位结构50直接与囊片本体111连接相比,可以防止第二限位结构50与囊片本体111连接时损伤囊片本体111,从而提高囊体本体10的气密性。

如图5所示,各囊片本体111还包括与囊片段1111连接的第二弯折边1112,相邻两个囊片段1111通过第二弯折边1112连接。当囊片本体111处于展开状态时,各囊片段1111和与其对应连接的第二弯折边1112之间具有小于180°的夹角。其中,第二弯折边1112与囊片段1111为一体成型结构,即下料时做成一个裁片。

由于各囊片本体111均包括囊片段1111和与囊片段1111连接的第二弯折边1112,相邻两个囊片段1111通过两个第二弯折边1112连接,当囊片本体111处于展开状态时,囊片段1111与设置在其上的第二弯折边1112之间具有小于180°的夹角。这样,进行连接操作时,可以先平铺裁片,即平铺囊片段1111与第二弯折边1112,将其中一个裁片叠置在另一个裁片上,使两个裁片的第二弯折边1112重叠,从而在平铺的状态下完成囊片本体111的连接操作,可以降低工艺难度,简化连接工艺,提高加工效率。

如图5所示,第二限位结构50为第二限位套,第二限位套具有供纬向加强筋30穿过的纬向通道51,纬向加强筋3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纬向通道51中。

上述第二限位结构50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当然,在可选择的替代实施例中,第二限位结构50也可以为绳扣结构。

具体地,如图5所示,第二限位套包括两个第二限位片52。两个第二限位片52的一端与两个第二弯折边1112一一对应连接,两个第二限位片52的另一端相互连接,以在两个第二限位片52的两端之间形成纬向通道51。

通过上述设置,在进行第二限位套与囊片11的连接操作时,可以先将两个第二限位片52的一端与两个第二弯折边1112连接好,完成囊体本体10的连接后再将纬向加强筋30装入两个第二限位片52之间,然后再连接两个第二限位片52的另一端。这样,纬向加强筋30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另外,两个第二限位片52与两个第二弯折边1112一一对应连接,可以提高第二限位套与囊体本体10的连接强度。

优选地,第二限位片52的一部分和与其对应连接的第二弯折边1112的至少一部分叠置并连接,两个第二弯折边1112均位于两个第二限位片52之间。

与第二限位片52的边沿和第二弯折边1112的边沿连接相比,第二限位片52与对应连接的第二弯折边1112叠置并连接,可以提高连接强度。两个第二弯折边1112均位于两个第二限位片52之间,这样,焊接时第二弯折边1112不直接与热源接触,可以避免焊接过程中损伤第二弯折边1112,从而提高囊体本体10的密封性能。

可选地,第二限位结构50在囊体本体10上的投影与相邻两个囊片11的连接处相错开。

上述设置可以避免第二限位结构50连接至相邻两个囊片11的连接处,从而降低第二限位结构50与囊体本体10连接的工艺难度。

另外,由于经向加强筋20与纬向加强筋30相互交错,上述设置便于安装经向加强筋20,经向加强筋20能够从相邻两个第二限位结构50之间的间隔处穿过。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囊体包括多个经向加强筋20和一个纬向加强筋30,纬向加强筋30设置在囊体本体10的赤道处,即囊体本体10纬向的中间位置。囊体本体10、第一限位结构40和第二限位结构50均采用40微米厚的聚乙烯膜材料制成。经向加强筋20和纬向加强筋30均为芳纶纤维绳。

囊体的制造过程为:根据设计图纸进行聚乙烯膜和芳纶纤维绳的下料。按设计图纸将各囊片11拼接,将两个囊片段1111及其接缝处的两个第二限位片52一同焊接,将两个囊片11及其接缝处的两个第一限位片42一同焊接,采用热压焊接机,焊接温度140-160℃、焊接压力0.4MPa、熔接时间8-10s。依次将所有囊片11进行焊接,其中最后一道中间部位预留一定长度,方便安装顶部法兰和底部法兰,采用热压焊接机,焊接温度140-160℃、焊接压力0.4MPa、焊接时间8-10s。借助预留的缝隙,将顶部法兰、底部法兰、充气口等安装好,并将经向加强筋20与顶部法兰和底部法兰连接,将预留的缝隙采用热压焊接机,焊接温度140-160℃、焊接压力0.4MPa、熔接时间8-10s。将经向加强筋20和纬向加强筋30对应铺设在第一限位套和第二限位套中,并对第一限位套和第二限位套进行焊接,使经向加强筋20和纬向加强筋30对应包裹在第一限位套和第二限位套内。

将加工好的囊体悬挂,使其脱离地面,连接测压计,采用空压机对囊体充气加压,直至其爆裂,记录耐压值。试验结果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囊体在压力达到12000Pa时发生爆裂。

实施例二

如图2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中,囊体包括多个经向加强筋20和五个纬向加强筋30。五个纬向加强筋30分别设置在纬度为0°、30°、60°的位置。囊体本体10、第一限位结构40和第二限位结构50均采用纤维增强聚氨酯膜材料制成。经向加强筋20和纬向加强筋30均为聚乙烯纤维绳。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囊体的制造过程为: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纤维增强聚氨酯膜和聚乙烯纤维绳的下料。按设计图纸将各囊片11拼接,将两个囊片段1111及其接缝处的两个第二限位片52一同焊接,将两个囊片11及其接缝处的两个第一限位片42一同焊接,采用膜结构高频焊接机进行焊接,焊接条件:功率80%,焊接时间10秒,压力3MPa。依次将所有囊片11进行焊接,其中最后一道中间部位预留一定长度,方便安装顶部法兰和底部法兰。借助预留的缝隙,将顶部法兰、底部法兰、充气口等安装好,并将经向加强筋20与顶部法兰和底部法兰连接,将预留的缝隙采用膜结构高频焊接机进行焊接,焊接条件:功率80%,焊接时间10秒,压力3MPa。将经向加强筋20和纬向加强筋30对应铺设第一限位套和第二限位套中,并对第一限位套和第二限位套进行焊接,使经向加强筋20和纬向加强筋30对应包裹在第一限位套和第二限位套内。

将加工好的囊体悬挂,使其脱离地面,连接测压计,采用空压机对囊体充气加压,直至其爆裂,记录耐压值。试验结果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囊体在压力达到44000Pa时发生爆裂。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囊体结构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囊体本体10、第一限位结构40和第二限位结构50均采用镀铝膜材料,经向加强筋20和纬向加强筋30均为钢绞丝绳。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囊体的制造过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采用热风枪焊接设备进行焊接,焊接条件:温度280℃,压力0.3MPa,速度2.4m/min。

将加工好的囊体悬挂,使其脱离地面,连接测压计,采用空压机对囊体充气加压,直至其爆裂,记录耐压值。试验结果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囊体在压力达到43000Pa时发生爆裂。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囊体包括囊体本体、经向加强筋和纬向加强筋,这样当囊体本体内部的压力大于囊体本体外部的压力而向外膨胀时,经向加强筋可以在经向上约束囊体本体,纬向加强筋可以在纬向上约束囊体本体,囊体本体所承受的压力可以传递到与囊体本体接触的经向加强筋和纬向加强筋上,减小囊体本体所承受的应力,同时提高囊体在经向和纬向上的耐压能力,避免囊体发生破坏。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