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冲滑翔降落的四旋翼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8965发布日期:2018-11-13 22:52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缓冲滑翔降落的四旋翼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缓冲滑翔降落的四旋翼无人机,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无人机具有成本相对较低、无人员伤亡风险、生存能力强、机动性能好、使用方便等特征,特别是在许多复杂、危险的空中活动中更具备独特优势,在影视航拍、传统农林业、工业作业、灾害救援、公共安全以及消费娱乐业领域结合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民用四旋翼无人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如果降落时较快,容易造成飞机坠毁,使用者为了避免飞机的损坏,不得不在降落时尽可能减缓降落速度,这就造成了较大的时间浪费。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缓冲滑翔降落的四旋翼无人机,使得无人机在降落时会受到较大的缓冲,防止无人机因降落不当而受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缓冲滑翔降落的四旋翼无人机,解决四旋翼无人机在降落时容易因为震动而造成无人机损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一种缓冲滑翔降落的四旋翼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主体、降落架、摄像头16;摄像头16设置在无人机主体上,无人机主体和降落架相连;所述降落架包括:内螺纹铜管Ⅱ8、弯曲轴9、减震弹簧10、挡板11、轴承12、车轮13;

所述弯曲轴9上端插入内螺纹铜管Ⅱ8中;弯曲轴9上部分笔直的一端外面环绕着减震弹簧10,同时在弯曲轴9开始弯曲的地方套有挡板11,挡板11与减震弹簧10的一端接触;弯曲轴9钩状的一端通过轴承12与车轮13连接。

所述内螺纹铜管Ⅱ8为含有通孔的六角内螺纹铜管;所述弯曲轴9上部分笔直的一端插入含有通孔的六角内螺纹铜管的通孔中,并通过紧固螺母使弯曲轴9不会从通孔中脱落。

所述弯曲轴9钩状的一端的末端有外螺纹,与紧固螺母固定连接。

所述无人机主体包括:螺旋桨1、电机2、螺帽3、电机固定板4、夹板Ⅰ5、夹板Ⅱ6、上底板14、下底板15、支撑板17;

所述螺旋桨1与电机2连接,所述螺旋桨1被螺帽3紧固在电机2的输出轴上,电机2通过螺钉紧固在电机固定板4上,电机固定板4被夹在夹板Ⅰ5和夹板Ⅱ6中间,夹板Ⅰ5和夹板Ⅱ6被电机固定板4、内螺纹铜管Ⅰ7、内螺纹铜管Ⅱ8平行固定,支撑板17被夹在夹板Ⅰ5和夹板Ⅱ6中间,同时与上底板14通过螺栓螺母连接,上底板14和下底板15通过四组夹板Ⅰ5、夹板Ⅱ6以及内螺纹铜管Ⅱ8固定;下底板15上设置有摄像头16。

所述挡板11为平垫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巧妙利用弹簧,实现四旋翼无人机降落时的缓震;

2、弯曲轴上端可沿轴向旋转,从而使得车轮可转向不同方向,可以实现四旋翼无人机多方位的滑翔降落;

3、降落机构结构简单、易实现,便于维修及改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底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降落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1-螺旋桨,2-电机,3-螺帽,4-电机固定板,5-夹板Ⅰ,6-夹板Ⅱ,7-内螺纹铜管Ⅰ,8-内螺纹铜管Ⅱ,9-弯曲轴,10-减震弹簧,11-挡板,12-轴承,13-车轮,14-上底板,15-下底板,16-摄像头,17-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缓冲滑翔降落的四旋翼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主体、降落架、摄像头16;摄像头16设置在无人机主体上,无人机主体和降落架相连;所述降落架包括:内螺纹铜管Ⅱ8、弯曲轴9、减震弹簧10、挡板11、轴承12、车轮13;

所述弯曲轴9上端插入内螺纹铜管Ⅱ8中;弯曲轴9上部分笔直的一端外面环绕着减震弹簧10,同时在弯曲轴9开始弯曲的地方套有挡板11,挡板11与减震弹簧10的一端接触;弯曲轴9钩状的一端通过轴承12与车轮13连接。

优选地,所述内螺纹铜管Ⅱ8为含有通孔的六角内螺纹铜管;所述弯曲轴9上部分笔直的一端插入含有通孔的六角内螺纹铜管的通孔中,并通过紧固螺母使弯曲轴9不会从通孔中脱落。

优选地,所述弯曲轴9钩状的一端的末端有外螺纹,与紧固螺母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无人机主体包括:螺旋桨1、电机2、螺帽3、电机固定板4、夹板Ⅰ5、夹板Ⅱ6、上底板14、下底板15、支撑板17;

所述螺旋桨1与电机2连接,所述螺旋桨1被螺帽3紧固在电机2的输出轴上,电机2通过螺钉紧固在电机固定板4上,电机固定板4被夹在夹板Ⅰ5和夹板Ⅱ6中间,夹板Ⅰ5和夹板Ⅱ6被电机固定板4、内螺纹铜管Ⅰ7、内螺纹铜管Ⅱ8平行固定,支撑板17被夹在夹板Ⅰ5和夹板Ⅱ6中间,同时与上底板14通过螺栓螺母连接,上底板14和下底板15通过四组夹板Ⅰ5、夹板Ⅱ6以及内螺纹铜管Ⅱ8固定;下底板15上设置有摄像头16。

优选地,所述挡板11为平垫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

四个电机2工作,带动四个螺旋桨1旋转,相互配合,实现无人机升降及运动。

在降落时,车轮13首先着地,由于惯性,无人机主体有继续向下运动的趋势,此时车轮13相对于无人机主体向上移动,带动弯曲轴9相对于无人机主体向上移动;由于挡板11位于弯曲轴9开始弯曲的地方,因此挡板11相对于弯曲轴9静止,使得减震弹簧10压缩,渐渐变回原长,通过以上过程,实现无人机降落的缓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