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涵道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38170发布日期:2019-12-17 21:18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涵道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涵道飞行器。



背景技术:

涵道飞行器与螺旋桨飞行器相比,在同样螺旋桨直径和功率消耗的情况下,能够产生更大的拉力。另外,涵道提高了飞行器的使用安全性,并降低了气动噪声。涵道已经被广泛用于轮船、特种飞行器、潜艇等军事及民用领域。涵道工作时,气流连续不断从涵道入口通过螺旋桨,并在桨盘处加速增压后,以高速高压的状态流出涵道,并产生反作用推力。涵道的推力大小与通过桨盘的空气流量和涵道内外流速相关。

目前的涵道飞行器安装较为不便,且单涵道飞行器无法实现倾转角度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双涵道飞行器,能通过双涵道实现倾转角度控制。本实用新型安装方式简单,涵道的安装通过特制的固定组件,安装于安装环上,再将安装环套设固定于飞行器主体尾部的恰当位置。本实用新型特制的固定组件上设置的轻量孔,可减轻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设置的过线腔和过线孔,方便线路从飞行器主体延伸至涵道内部,避免线路暴露在外造成不稳定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涵道飞行器,包括飞行器主体,以及设置在飞行器主体尾部的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以飞行器主体的中轴线对称的涵道,其中涵道通过固定组件与安装环连接,所述安装环上还设有舵片;

所述涵道包括涵道外壁和设置于涵道外壁内的螺旋桨,其中涵道外壁包括涵道环壁a、涵道环壁b,以及用以固定连接涵道环壁a和涵道环壁b的紧固环;所述螺旋桨通过支架固定;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弧形板、底座,以及用于连接弧形板和底座的连接板,所述弧形板与涵道外壁相贴合且通过安装孔与涵道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与安装环相贴合且通过螺栓孔与销钉孔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飞行器,将涵道设置于飞行器主体的尾部,首先在飞行器主体的尾部套设与尾部直径大小相匹配的安装环,然后通过螺栓和销钉将涵道通过固定组件固定与安装环上,以实现涵道的安装。涵道外壁有涵道环壁a与涵道环壁b组合形成,由紧固环进行紧固,由于紧固环的设置,即涵道外壁的外侧壁上凸出一个紧固环的厚度,由此固定组件的弧形板上设置了与此紧固环相匹配的限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桨包括桨头和桨叶,所述支架连接桨头与涵道外壁的内侧壁,所述桨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桨头内侧,且在不影响桨叶转动的基础上,尽量保证桨叶外沿与涵道外壁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小。

本实用新型的支架不影响桨叶的转动,且增大桨叶与涵道外壁的内侧壁的间隙会使涵道增升效应降低,在设计中应尽可能的减小螺旋桨与涵道外壁的内侧壁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板上设置了若干轻量孔,且轻量孔以连接板所在的平面对称分布,所述安装孔设置于弧形板的两端,同样以连接板所在的平面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弧形板上设置的轻量孔,一方面有效的减轻了固定组件整体的质量,从而减轻了飞行器主体的质量,从侧面提升了飞行状态下的动能;另一方面,节约了固定组件的生产材料,降低了使用成本;优选的,轻量孔的设置以连接板所在的竖直平面对称,保证固定组件整体的质量均衡。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的螺栓孔和销钉孔分布于连接板的两侧,其中一侧设置有三个螺栓孔,另一侧设置有两个销钉孔和一个螺栓孔,且此侧的螺栓孔设于两个销钉孔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销钉孔用于定位,在安装固定组件时,先将销钉钉入,然后再将螺栓匹配螺栓孔安装。由于销钉的质量轻于螺栓,此结构的设置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涵道机构整体的质量,并且在连接方式上更加便捷、稳固。

进一步地,还包括贯穿弧形板、连接板和底座的过线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在与底座平行的方向上的截面为naca0012翼型;所述连接板与弧形板连接的一端的端头还设置有过线腔。连接板的特殊结构,有利于减小飞行器飞行过程中的阻力,从而反向提成了飞行器的动力。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涵道飞行器,能通过双涵道实现倾转角度控制。

2.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涵道飞行器,安装方式简单,涵道的安装通过特制的固定组件,安装于安装环上,再将安装环套设固定于飞行器主体尾部的恰当位置。

3.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涵道飞行器,特制的固定组件上设置的轻量孔,可减轻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设置的过线腔和过线孔,方便线路从飞行器主体延伸至涵道内部,避免线路暴露在外造成不稳定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飞行器主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双涵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涵道及其固定组件示意图;

图中,1-飞行器主体、2-涵道、21-涵道外壁、211-涵道环壁a、212-涵道环壁b、213-紧固环、22-螺旋桨、221-支架、222-桨叶、223-桨头、3-固定组件、31-弧形板、311-安装孔、312-轻量孔、32-连接板、321-过线腔、33-底座、331-螺栓孔、332-销钉孔、34-过线孔、4-安装环、5-舵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双涵道飞行器,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飞行器主体1,以及设置在飞行器主体1尾部的安装环4,所述安装环4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以飞行器主体1的中轴线对称的涵道2,其中涵道2通过固定组件3与安装环4连接,所述安装环4上还设有舵片5;

所述涵道2包括涵道外壁21和设置于涵道外壁21内的螺旋桨22,其中涵道外壁21包括涵道环壁a211、涵道环壁b212,以及用以固定连接涵道环壁a211和涵道环壁b212的紧固环213;所述螺旋桨22通过支架221固定;

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弧形板31、底座33,以及用于连接弧形板31和底座33的连接板32,所述弧形板31与涵道外壁21相贴合且通过安装孔311与涵道外壁21固定连接;所述底座33与安装环4相贴合且通过螺栓孔331与销钉孔332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飞行器,将涵道设置于飞行器主体1的尾部,首先在飞行器主体1的尾部套设与尾部直径大小相匹配的安装环4,然后通过螺栓和销钉将涵道2通过固定组件3固定与安装环4上,以实现涵道2的安装。涵道外壁21有涵道环壁211a与涵道环壁b212组合形成,由紧固环213进行紧固,由于紧固环213的设置,即涵道外壁21的外侧壁上凸出一个紧固环213的厚度,由此固定组件3的弧形板31上设置了与此紧固环213相匹配的限位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螺旋桨22包括桨头223和桨叶222,所述支架221连接桨头223与涵道外壁21的内侧壁,所述桨叶22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桨头223内侧,且在不影响桨叶222转动的基础上,尽量保证桨叶222外沿与涵道外壁21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小。

本实用新型的支架221不影响桨叶222的转动,且增大桨叶222与涵道外壁21的内侧壁的间隙会使涵道2增升效应降低,在设计中应尽可能的减小螺旋桨22与涵道外壁21的内侧壁之间的间隙。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弧形板31上设置了若干轻量孔312,且轻量孔312以连接板32所在的平面对称分布,所述安装孔311设置于弧形板31的两端,同样以连接板32所在的平面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弧形板上设置的轻量孔,一方面有效的减轻了固定组件整体的质量,从而减轻了飞行器主体的质量,从侧面提升了飞行状态下的动能;另一方面,节约了固定组件的生产材料,降低了使用成本;优选的,轻量孔的设置以连接板所在的竖直平面对称,保证固定组件整体的质量均衡。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底座33上的螺栓孔331和销钉孔332分布于连接板32的两侧,其中一侧设置有三个螺栓孔331,另一侧设置有两个销钉孔332和一个螺栓孔331,且此侧的螺栓孔331设于两个销钉孔332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销钉孔332用于定位,在安装固定组件时,先将销钉钉入,然后再将螺栓匹配螺栓孔331安装。由于销钉的质量轻于螺栓,此结构的设置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涵道2机构整体的质量,并且在连接方式上更加便捷、稳固。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还包括贯穿弧形板31、连接板32和底座33的过线孔34。

所述连接板32在与底座33平行的方向上的截面为naca0012翼型;所述连接板32与弧形板31连接的一端的端头还设置有过线腔321。

本实用新型连接板32的特殊结构,有利于减小飞行器飞行过程中的阻力,从而反向提成了飞行器的动力;过线腔321为连接板32的一部分,位于连接板32上,其与弧形板31连接的一端,过线腔321的截面直径略大于连接板32的截面直径,方便线路从飞行器主体1内部延伸至涵道2内部,避免线路暴露在外造成不稳定安全隐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