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45894发布日期:2020-07-17 17:55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多个螺旋桨提供升力的直升机,能提高螺旋桨的效率、提高载重能力和减少多个螺旋桨占用空间的集成螺旋桨直升机。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采用多个螺旋桨提供升力的直升机的螺旋桨采用相同桨距的定距螺旋,定距螺旋桨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优点,由于螺旋桨的效率与直升机的飞行速度和螺旋桨的螺距相关,低速飞行小桨距螺旋桨的效率高,高速飞行大桨距的螺旋桨的效率高,因此固定螺距螺旋桨不能在大范围的风速变化保持高效率,大桨距螺旋桨在低速时的效率低,小桨距的螺旋桨在高速飞行时效率低。

采用多个螺旋桨提供升力的直升机的螺旋桨采用相同定距螺旋桨,需要一个发动机驱动一个螺旋桨,载重量越大,需要螺旋桨越多,需要的发动机越多,螺旋桨占用的空间越大。

采用多个螺旋桨提供升力的直升机的螺旋桨采用相同定距螺旋桨,因定距螺旋桨旋转面水平,不能克服水平前飞时,前行桨叶加速升力增大,后行桨叶减速升力减少,前行桨叶和后行桨叶升力不对称,对定距螺旋桨桨叶根部产生较大的扭力,螺旋桨的直径越大,这个扭力越大,影响螺旋桨的使用寿命,为了减少这个扭力,螺旋桨的直径不能太大,因此限制了螺旋桨的功率,升力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获得定距螺旋桨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优点,克服定距螺旋桨效率较低、升力较低、占用空间大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实现这一目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螺旋桨集成为集成螺旋桨,集成螺旋桨的螺旋桨全部采用变距螺旋桨,或部分变距螺旋桨和部分定距螺旋桨组成。

设置一条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在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上靠右设置一组锥齿轮转角90°驱动一条水平且垂直于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方向由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指向读者的纵向轴,该纵向轴称为第一列向后纵向轴,在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的锥齿轮称为第一列中心水平锥齿轮,在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的水平锥齿轮,称为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在第一列向后纵向轴上的第一水平锥齿轮后设置另一组锥齿轮转角90°驱动竖直的分轴,在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的水平锥齿轮,称为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该竖直分轴称为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在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的锥齿轮称为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锥齿轮。

设置另一个锥齿轮与第一列中心水平锥齿轮齿合水平转角90°,驱动一条水平且垂直于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方向由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指向纸面里的纵向轴,该纵向轴称为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列向前纵向轴和第一列向后纵向轴在同一直线上,但不直接相连,中间被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隔开,在第一列向前纵向轴与第一列中心水平锥齿轮齿合水平转角90°的锥齿轮称为在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在第一列向前纵向轴上的第一水平锥齿轮前设置另一组锥齿轮转角90°驱动竖直的分轴,在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的水平锥齿轮,称为在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该竖直分轴称为在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在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的锥齿轮称为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锥齿轮。

设置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和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对称于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

在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列向前纵向轴和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上的锥齿轮都采用相同的模数和齿数,在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的驱动下,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列向前纵向轴和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的转速都是相同的。

当需要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的转速大于第一列向后纵向轴(或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的转速同时,设置第一列中心水平锥齿轮的齿数小于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的齿数(模数是相同的);当需要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的转速小于第一列向后纵向轴(或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的转速同时,设置第一列中心水平锥齿轮的齿数大于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的齿数(模数是相同的),为了方便说明,以下设定所有锥齿轮的齿数相同(模数是相同的),即转角90°的传动都是1比1传动,所以,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列向前纵向轴和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的转速都是相同的。

由于第一列中心水平锥齿轮同时齿合驱动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因此,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和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的转向相反(该两个水平锥齿轮互为镜像安装),第一列向后纵向轴和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的转向相反,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和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同方向安装,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锥齿轮和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锥齿轮同方向安装,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和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转向相反。

所以,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和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转速相同,转向相反,以下简称同步反转。

在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上安装一个旋转面水平的变距螺旋桨,该变距螺旋桨称为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

在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上安装一个旋转面水平的变距螺旋桨,该变距螺旋桨称为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

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和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是相同的变距螺旋桨。

因为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和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同步反转,所以,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和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

设置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和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的距离大于变距螺旋桨的半径,但小于变距螺旋桨的直径,使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和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大于变距螺旋桨的半径,但小于变距螺旋桨的直径,为了简化说明,以下描述变距(或定距)螺旋桨旋转中心的距离时简称“螺旋桨旋转中心的距离”。

这样使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和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节省两个变距螺旋桨占用的纵向空间,为了简化说明,以下描述变距(或定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时简称“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

这样就集成了两个变距螺旋桨。

用同样的方法集成第二列螺旋桨:在水平公共驱动轴上第一列中心水平锥齿轮的右边设置另一组锥齿轮转角90°驱动一条水平且垂直于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方向由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指向读者的纵向轴,该纵向轴称为第二列向后纵向轴,在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的锥齿轮称为第二列中心水平锥齿轮,第二列中心水平锥齿轮与第一列中心水平锥齿轮成镜像安装,在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的水平锥齿轮,称为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在第二列向后纵向轴上的第一水平锥齿轮后设置另一组锥齿轮转角90°驱动竖直的分轴,在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的水平锥齿轮,称为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该竖直分轴称为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在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的锥齿轮称为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锥齿轮。

设置另一个锥齿轮与第二列中心水平锥齿轮齿合水平转角90°,驱动一条水平且垂直于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方向由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指向纸面里的纵向轴,该纵向轴称为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二列向前纵向轴和第二列向后纵向轴在同一直线上,但不直接相连,中间被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隔开,在第二列向前纵向轴与第二列中心水平锥齿轮齿合水平转角90°的锥齿轮称为在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在第二列向前纵向轴上的第一水平锥齿轮前设置另一组锥齿轮转角90°驱动竖直的分轴,在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的水平锥齿轮,称为在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该竖直分轴称为在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在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的锥齿轮称为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锥齿轮。

同样地,设置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和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对称于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

因为所有锥齿轮的齿数相同(模数是相同的),所以,在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的驱动下,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二列向前纵向轴和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的转速都是相同的,即四条竖直分轴的转速相同。

由于第二列中心水平锥齿轮同时齿合驱动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因此,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和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的转向相反(该两个水平锥齿轮互为镜像安装),第二列向后纵向轴和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的转向相反,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和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同方向安装,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锥齿轮和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锥齿轮同方向安装,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和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转向相反。

所以,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和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同步反转。

在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上安装一个旋转面水平的变距螺旋桨,该变距螺旋桨称为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

在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上安装一个旋转面水平的变距螺旋桨,该变距螺旋桨称为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

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和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是相同的变距螺旋桨,即四个变距螺旋桨是相同的。

因为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和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同步反转,所以,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和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

设置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和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的距离等于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和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的距离,使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和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节省两个螺旋桨占用的纵向空间。

因为第二列中心水平锥齿轮和第一列中心水平锥齿轮,两个锥齿轮互为镜像安装,使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和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同步反转、使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和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同步反转,即四条竖直分轴,任意相邻两条竖直分轴同步反转。

所以,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和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四个变距螺旋桨,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任意相邻对角两个变距螺旋桨转速相同,转向相同。

设置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和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的距离大于变距螺旋桨的半径,但小于变距螺旋桨的直径,使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和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节省两个变距螺旋桨占用的横向空间。

设置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和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的距离等于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和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的距离,使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和第二列向去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节省两个变距螺旋桨占用的横向空间。

变距螺旋桨的桨叶可由两个和两个以上桨叶组成,为了防止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的四个变距螺旋桨的桨叶碰撞,设置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桨叶初始安装相位角等于变距螺旋桨桨叶夹角的一半。

如变距螺旋桨的桨叶由两个桨叶组成,变距螺旋桨的桨叶夹角是180°,设置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桨叶初始安装相位角90°。

如变距螺旋桨的桨叶由三个桨叶组成,变距螺旋桨的桨叶夹角是120°,设置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桨叶初始安装相位角60°。

如变距螺旋桨的桨叶由四个桨叶组成,变距螺旋桨的桨叶夹角是90°,设置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桨叶初始安装相位角45°等等。

为了简化说明,集成螺旋桨以三个桨叶变距螺旋桨为例子,即集成螺旋桨内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桨叶初始安装相位角60°。

这样就集成了四个变距螺旋桨,集成的四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连线构成的四边形在水平面的投影是矩形,即集成的四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连线构成的四边形在水平面的投影是正方形或长方形。

由于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所以任意两个对角的变距螺旋桨转向相同,为了防止对角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桨叶碰撞,任意两个对角的变距螺旋桨的距离大于变距螺旋桨的直径。

四个变距螺旋桨的距离要求是: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旋转中心的距离大于变距螺旋桨的半径,两个对角的变距螺旋桨旋转中心的距离大于变距螺旋桨的直径。

四个变距螺旋桨,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任意相邻对角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不重叠,这样大大减少了四个变距螺旋桨占用的空间。

这种集成的四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连线构成的四边形在水平面的投影是矩形的集成变距螺旋桨称为2x2矩形集成螺旋桨。

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性质是:所有变距螺旋桨是相同的,在转速不变时,四个变距螺旋桨的总距相同的增加或相同的减少,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总升力增加或减少,由于任意两个相邻的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四个变距螺旋桨的反扭矩相互抵消;任意两个相邻的同步反转的变距螺旋桨的总距差动,剩下另外两个相邻的同步反转的变距螺旋桨的总距不变时,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总升力数量不变,总距不变的相邻的两个同步反转的变距螺旋桨的反扭矩相互抵消,总距差动的相邻的两个同步反转的变距螺旋桨的反扭矩部分相互抵消,剩下的反扭矩方向与增大总距的变距螺旋桨的反扭矩方向相同。

用同样的方法集成第三列相同的变距螺旋桨,集成的六个相同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连线构成的四边形在水平面的投影是长方形,有与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相同的性质且升力更大,第三列螺旋桨可以是变距螺旋桨,也可以是相同直径的、相同桨叶的定距螺旋桨,当采用相同直径的、相同桨叶的定距螺旋桨时,该两个定距螺旋桨的反扭矩,无论转速如何变化总是相互抵消,这种集成的六个变距螺旋桨或其中一列的两个相邻螺旋桨是相同定距螺旋桨的集成螺旋桨称为2x3长方形集成螺旋桨。

用同样的方法集成第四列相同的变距螺旋桨,集成的八个相同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连线构成的四边形在水平面的投影是长方形,有与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相同的性质且升力更大(但单个变距螺旋桨的直径不用增大),第三列螺旋桨可以是变距螺旋桨,也可以是相同直径的、相同桨叶的定距螺旋桨,当采用相同直径的、相同桨叶的定距螺旋桨时,该两个定距螺旋桨的反扭矩,无论转速如何变化总是相互抵消,第四列螺旋桨可以是变距螺旋桨,也可以是相同直径的、相同桨叶的定距螺旋桨,当采用相同直径的、相同桨叶的定距螺旋桨时,该两个定距螺旋桨的反扭矩,无论转如何变化总是相互抵消,这种集成的八个变距螺旋桨或其中两列的两个相邻螺旋桨是相同定距螺旋桨的集成螺旋桨称为2x4长方形集成螺旋桨,第四列定距螺旋桨的桨距与第三列定距螺旋桨的桨距可以采用相同的或不相同的桨距,当采用不相同的桨距时,2x4长方形集成螺旋桨有两种不同固定桨距,使定距螺旋桨能在较大风速变化范围内保持较高效率。

在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后集成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在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设置一个螺旋桨,集成的五个相同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连线构成的四边形在水平面的投影是直角梯形,这种集成的五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连线构成的最大面积四边形在水平面的投影是直角梯形的集成变距螺旋桨称为2x2+1直角梯形集成螺旋桨。

在2x2+1直角梯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前集成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在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设置一个螺旋桨,集成的六个相同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连线构成的最大面积四边形在水平面的投影是等腰梯形,这种集成的六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连线构成的最大面积四边形在水平面的投影是等腰梯形的集成变距螺旋桨称为2x2+2等腰梯形梯形集成螺旋桨,2x2+2等腰梯形集成螺旋桨也有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性质。

在2x3长方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后集成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在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设置一个螺旋桨,集成的七个相同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连线构成的最大面积四边形在水平面的投影是直角梯形,这种集成的七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连线构成的最大面积四边形在水平面的投影是直角梯形的集成变距螺旋桨称为2x3+1直角梯形集成螺旋桨。

在2x4长方形集成螺旋桨的基础上,用同样的方法集成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共集成十六个相同变距螺旋桨,变距螺旋桨旋转中心连线构成的面积最大的四边形是矩形,这种集成的十六个变距螺旋桨外围变距螺旋桨旋转中心连线构成的面积最大的四边形是矩形的集成螺旋桨称为4x4矩形集成螺旋桨。

采用同样的方法可以集成变距螺旋桨旋转中心的连线的多边形是三角形的集成螺旋桨。

采用两个相同的集成螺旋桨就可构成集成螺旋桨直升机。

采用两个相同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构成集成螺旋桨直升机:两个相同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对称地设置在机身左右两边,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的右端设置一个水平锥齿轮,称为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驱动锥齿轮,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的左端设置一个水平锥齿轮,称为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驱动锥齿轮,一个发动机通过变速箱驱动总驱动轴,总驱动轴上设置一个水平锥齿轮,称为主驱动锥齿轮,主驱动锥齿轮同时齿合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驱动锥齿轮和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驱动锥齿轮,驱动主驱动锥齿轮同时齿合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驱动锥齿轮和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驱动锥齿轮同步反转,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和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同步反转,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四个变距螺旋桨与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四个变距螺旋桨对称位置上的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

在机身顶部设置的左右两边对称地各设置一条横臂,横臂由横向的横梁和横梁上纵向的两条纵梁组成,分别是左边横梁、左边第一纵梁和左边第二纵梁;右边横梁、右边第一纵梁和右边第二纵梁;形成左右鱼骨形横臂,一个2x2矩形集成螺旋桨设置在左边的鱼骨形横臂上,另一个2x2矩形集成螺旋桨设置在左边的鱼骨形横臂上。

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设置在左边第一纵梁的后端,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设置在左边第一纵梁的前端;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设置在左边第二纵梁的后端,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设置在左边第二纵梁的前端。

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设置在右边第一纵梁的后端,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设置在右边第一纵梁的前端;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设置在右边第二纵梁的后端,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设置在右边第二纵梁的前端。

左边鱼骨形横臂的横梁支承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左边鱼骨形横臂的第一纵梁支承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和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左边鱼骨形横臂的第二纵梁支承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和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

右边鱼骨形横臂的横梁支承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右边鱼骨形横臂的第一纵梁支承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和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右边鱼骨形横臂的第二纵梁支承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和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

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重心设置在机身纵向线靠近机身鱼骨形横臂连线附近,为方便说明以重心设置在机身纵向线和机身鱼骨形横臂连线交点为例子。

在机身尾部设置水平尾翼,用于高速飞行时辅助操纵俯仰。

在机身下重心附近设置起落架。

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飞行操纵原理是:设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顺时针转,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逆时针转,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逆时针转,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顺时针转;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逆时针转,右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顺时针转,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顺时针转,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逆时针转。

加大发动机的油门,同时相同的增大全部变距螺旋桨的桨距,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和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升力同时增大,由于全部变距螺旋桨任意相邻两个螺旋桨同步反转,所以,全部变距螺旋桨的反扭矩相互抵消,不影响航向。

加大发动机的油门,当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和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总升力大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垂直上升。

减少发动机的油门,当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和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总升力等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集成螺旋桨直升机悬停。

继续减少发动机的油门,当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和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总升力小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垂直下降。

当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操纵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和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的总距相同地增大,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和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的升力增大,因为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和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所以反扭矩相互抵消,同时,操纵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和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的总距相同减少,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和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的升力减少,因为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和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所以反扭矩相互抵消,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左横滚。

操纵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和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的总距相同地增大,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和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的升力增大,因为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和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所以反扭矩相互抵消,同时,操纵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和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的总距相同减少,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和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的升力减少,因为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和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所以反扭矩相互抵消,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右横滚。

在横滚的操纵过程中,由于变距螺旋桨的反扭矩相互抵消,不影响航向,实现稳定横滚操纵。

当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操纵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和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的总距相同地增大,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和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的升力增大,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和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所以反扭矩相互抵消,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前俯;操纵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和右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的总距相同地减少,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和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的升力减少,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和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所以反扭矩相互抵消,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后仰。

在俯仰的操纵过程中,由于变距螺旋桨的反扭矩相互抵消,不影响航向,实现稳定俯仰操纵。

当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操纵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的总距增大,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的升力和反扭矩增大,同时,操纵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的总距减少,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的升力和反扭矩减少,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和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不变,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和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的反扭矩大于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的反扭矩,

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顺时针转,集成螺旋桨直升机逆时针转,即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左转。

操纵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的总距增大,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的升力和反扭矩增大,同时,操纵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的总距减少,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的升力和反扭矩减少,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和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不变,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和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的反扭矩大于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的反扭矩,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逆时针转,集成螺旋桨直升机顺时针转,即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右转。

在航向的操纵过程中,由于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的升力和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的升力,不相同,干扰横向稳定,通过横滚操纵克服,实现稳定航向操纵。

当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前俯,并加大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前飞行,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后仰,并加大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后飞行。

当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左横滚,并加大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左侧飞行,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右横滚,,并加大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右侧飞行。

由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前飞行,需要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前俯,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机头增加拉力螺旋桨(或机尾设置推力螺旋桨),设置另一发动机驱动该螺旋桨,拉动(或推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前飞,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前飞时不需要前俯,人员乘坐舒适,并且飞得更快。

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机头增加拉力螺旋桨(或机尾设置推力螺旋桨),可以采用滑跑的方式象固定翼飞机一样起降:

加大驱动集成螺旋桨的发动机的油门,同时相同的增大全部变距螺旋桨的桨距,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和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升力同时增大,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和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总升力小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原地不动,驱动集成螺旋桨的发动机处于较小功率工作(对应地,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垂直起飞时,集成螺旋桨的总升力大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驱动集成螺旋桨的发动机处于大功率工作),保持集成螺旋桨的转动,启动驱动拉力螺旋桨(或机尾设置推力螺旋桨)的发动机,拉动(或推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前滑跑,由于水平气流流过转动的旋转面水平的螺旋桨的升力会增加,左右两个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升力增加,继续加大拉力螺旋桨(或机尾设置推力螺旋桨)的发动机的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加速向前滑跑,左右两个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升力继续增加,当总升力大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离开地面,完成起飞。

减少拉力螺旋桨(或机尾设置推力螺旋桨)的发动机的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前飞的下降,流过转动的旋转面水平的螺旋桨的气流速度下降,左右两个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升力减少,集成螺旋桨直升机下降,利用跑道降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集成螺旋桨直升机,比单个定距螺旋桨的升力大,单个定距螺旋桨的尺寸限制了发动机的功率增大,而集成螺旋桨直升机,不会限制了发动机的功率增大,更大功率的发动机,采用更多数量的变距螺旋桨或定距螺旋桨组成集成螺旋桨就可以匹配,不需要增大单个螺旋桨的直径,减少前行桨叶加速升力增大,后行桨叶减速升力减少,前行桨叶和后行桨叶升力不对称对桨叶根部产生的扭矩,更多数量的定距螺旋桨有更多的螺距种类,使定距螺旋桨能在更大的飞行速度范围内保持有较高的稳定的效率飞行,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或定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减少了占用空间,集成螺旋桨直升机有更高的抗风能力和载重能力,增加设置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机头增加拉力螺旋桨(或机尾设置推力螺旋桨),设置另一发动机驱动该螺旋桨,拉动(或推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使驱动集成螺旋桨的发动机处于较小功率工作,保持集成螺旋桨的转动,可以采用滑跑的方式象固定翼飞机一样起降,提高了飞行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同步反转原理斜轴测图。

图2是本发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集成螺旋桨在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基础局部增大集成螺旋桨的数量的同步反转原理斜轴测图。

图3是本发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集成螺旋桨在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基础上全面增大集成螺旋桨的数量的同步反转原理斜轴测图。

图4是本发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三角形集成螺旋桨同步反转原理斜轴测图。

图5是本发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集成螺旋桨桨叶初始安装相位角斜轴测图。

图6是本发明由两个2x2矩形集成螺旋桨构成的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第一个实施例的斜轴测图。

图7是本发明由两个2x3矩形集成螺旋桨构成的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第二个实施例的斜轴测图。

图8是本发明由两个2x4矩形集成螺旋桨构成的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第三个实施例的斜轴测图。

图9是本发明由两个2x2+1直角梯形集成螺旋桨构成的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第四个实施例的斜轴测图。

图10是本发明由两个2x3+1直角梯形集成螺旋桨构成的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第五个实施例的斜轴测图。

图11是本发明由两个2x2+2等腰梯形集成螺旋桨构成的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第六个实施例的斜轴测图。

图12是本发明由两个4x4矩形集成螺旋桨构成的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第七个实施例的斜轴测图。

图13是本发明由两个三角形集成螺旋桨构成的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第八个实施例的斜轴测图。

图14是本发明由两个较大三角形集成螺旋桨构成的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第九个实施例的斜轴测图。

图15是本发明由两个更大三角形集成螺旋桨构成的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第十个实施例的斜轴测图。

图中1.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或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上的中心锥齿轮向后转,2.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或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上的中心锥齿轮向前转,3.纵向轴或纵向轴上的水平锥齿轮向右转,4.纵向轴或纵向轴上的水平锥齿轮向左转,5.总驱动轴,6.总驱动轴上安装的水平锥齿轮,7.水平尾翼,8.机身,9.起落架,10.第一列向后纵向轴,11.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2.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15.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6.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20.第二列向后纵向轴,21.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22.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25.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26.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30.第三列向后纵向轴,31.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32.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35.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36.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40.第四列向后纵向轴,41.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42.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45.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46.第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50.集成螺旋桨主从动锥齿轮,51.第一列中心水平锥齿轮,52.第二列中心水平锥齿轮,53.第三列中心水平锥齿轮,54.第四列中心水平锥齿轮,55.第五列中心水平锥齿轮,61.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62.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65.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66.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71.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72.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75.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76.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81.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锥齿轮,82.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锥齿轮,85.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锥齿轮,86.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锥齿轮,88.桨叶半径延长虚线,91.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锥齿轮,92.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锥齿轮,95.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锥齿轮,96.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锥齿轮,100.集成螺旋桨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1.第一列向前纵向轴,112.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第二列竖直分轴,113.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上第三列竖直分轴,114.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上第四列竖直分轴,202.第二列向前纵向轴,303.第三列向前纵向轴,404.第四列向前纵向轴,501.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二桨叶的变距螺旋桨),502.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二桨叶的变距螺旋桨),503.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二桨叶的变距螺旋桨),504.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二桨叶的变距螺旋桨),511.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512.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515.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516.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521.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522.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525.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526.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531.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532.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535.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536.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541.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542.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545.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546.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571.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四桨叶的变距螺旋桨),572.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四桨叶的变距螺旋桨),573.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四桨叶的变距螺旋桨),574.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四桨叶的变距螺旋桨),601.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602.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605.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606.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651.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上第二列竖直分轴锥齿轮,652.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上第三列竖直分轴锥齿轮,653.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上第四列竖直分轴锥齿轮,654.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上第五列竖直分轴锥齿轮,661.集成螺旋桨里的螺旋桨的旋转中心的连线是矩形,662.集成螺旋桨里的螺旋桨的旋转中心的连线是直角梯形,663.集成螺旋桨里的螺旋桨的旋转中心的连线是等腰梯形,664.集成螺旋桨里的螺旋桨的旋转中心的连线是三角形,701.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702.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705.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706.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712.右边三角形集成螺旋桨的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第二列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713.右边三角形集成螺旋桨的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第三列竖直分轴第三变距螺旋桨,714.右边三角形集成螺旋桨的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第四列竖直分轴第四变距螺旋桨,715.右边三角形集成螺旋桨的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第五列竖直分轴第五变距螺旋桨,722.左边三角形集成螺旋桨的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第二列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723.左边三角形集成螺旋桨的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第三列竖直分轴第三变距螺旋桨,724.左边三角形集成螺旋桨的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第四列竖直分轴第四变距螺旋桨,725.左边三角形集成螺旋桨的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第五列竖直分轴第五变距螺旋桨,801.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锥齿轮,802.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锥齿轮,805.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锥齿轮,806.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锥齿轮,901.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锥齿轮,902.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锥齿轮,905.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锥齿轮,906.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锥齿轮,1010.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110.右边第一纵梁后端,1111.左边第一纵梁后端,1210.右边第一纵梁前端,1211.左边第一纵梁前端,1310.右边第二纵梁后端,1311.左边第二纵梁后端,1321.左边第三纵梁后端,1410.右边第二纵梁前端,1411.左边第二纵梁前端,1510.右边第三纵梁后端,1511.左边集成螺旋桨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1512.左边集成螺旋桨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1515.左边集成螺旋桨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1516.左边集成螺旋桨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1521.左边集成螺旋桨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1522.左边集成螺旋桨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1525.左边集成螺旋桨第二列向后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1526.左边集成螺旋桨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1531.左边集成螺旋桨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1532.左边集成螺旋桨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1535.左边集成螺旋桨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1536.左边集成螺旋桨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1541.左边集成螺旋桨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1542.左边集成螺旋桨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1545.左边集成螺旋桨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1546.左边集成螺旋桨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1600.同时驱动左边和右边集成螺旋桨的发动机,1601.驱动拉力螺旋桨的发动机,1602.驱动拉力螺旋桨,1610.右边第三纵梁前端,1611.左边第三纵梁前端,1710.右边第四纵梁后端,1711.左边第四纵梁后端,1810.右边第四纵梁前端,1811.左边第四纵两前端,s.表示螺旋桨顺时针转,n.表示螺旋桨逆时针转。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的上图是2x2矩形集成螺旋桨实现同步反转原理图,图1的下图是由两个2x2矩形集成螺旋桨构成的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两个2x2矩形集成螺旋桨实现同步反转原理图。

图1的上图中,在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上靠右设置第一列中心水平锥齿轮(51)转角90°驱动由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指向读者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10)上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61)转动,在第一列向后纵向轴(10)上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61)向读者方向设置

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62),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62)与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61)成镜像地安装,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62)齿合转角90°驱动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锥齿轮(81),带动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1)转动。

在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上靠右设置的第一列中心水平锥齿轮(51)转角90°驱动由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指向纸面里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101)上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65)转动,在第一列向前纵向轴(101)上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65)向纸面里方向设置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66),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66)与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65)齿面同方向,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66)齿合转角90°驱动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锥齿轮(85),带动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5)转动。

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1)和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5)对称于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

在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上,第一列中心水平锥齿轮(51)后设置第二列中心水平锥齿轮(52)转角90°驱动由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指向读者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20)上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71)转动,在第二列向后纵向轴(20)上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71)向读者方向设置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72),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72)与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71)成镜像地安装,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72)齿合转角90°驱动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锥齿轮(91),带动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21)转动。

在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上,第一列中心水平锥齿轮(51)后设置的第二列中心水平锥齿轮(52)转角90°驱动由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指向纸面里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202)上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75)转动,在第二列向前纵向轴(202)上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75)向纸面里方向设置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76),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76)与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75)齿面同方向,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76)齿合转角90°驱动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锥齿轮(95),带动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25)转动。

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21)和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25)对称于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

由于转角90°的传动都是1比1传动,在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的驱动下,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1)、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5)、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21)和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25)的转速相同。

图1的上图中,设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向后转(1),当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向后转(1)驱动第一列中心平锥齿轮(51)向后转(1)、驱动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61)向右转(3)、驱动第一列向后纵向轴(10)向右转(3)、驱动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62)向右转(3)、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1)顺时针转(s);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向后转(1)驱动第一列中心平锥齿轮(51)向后转(1)、驱动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65)向左转(4)、驱动第一列向前纵向轴(101)向左转(4)、驱动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66)向左转(4)、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5)逆时针转(n)。

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1)(顺时针转(s))和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5)(逆时针转(n))转向相反,即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1)和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5)同步反转。

当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向后转(1)驱动第二列中心平锥齿轮(52)向后转(1)、驱动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71)向左转(4)、驱动第二列向后纵向轴(20)向左转(4)、驱动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72)向左转(4)、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21)逆时针转(n)

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21)(逆时针转(n))和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1)(顺时针转(s))同步反转。

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21)(逆时针转(n))和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5(逆时针转(n)))转向相同。

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向后转(1)驱动第二列中心平锥齿轮(52)向后转(1)、驱动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75)向右转(3)、驱动第二列向前纵向轴(202)向右转(3)、驱动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76)向右转(3)、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25)顺时针转(s)。

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25)(顺时针转(s))和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21)(逆时针转(n))同步反转。

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25)(顺时针转(s))和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5)(逆时针转(n))同步反转。

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25)(顺时针转(s))和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1)(顺时针转(s))转向相同。

这样就构成了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四个竖直分轴,这四个竖直分轴的特点是:任意相邻的两个竖直分轴同步反转,任意对角的两个竖直分轴转速相同、转向相同。

将四个相同的变距螺旋桨分别安装在四个竖直分轴上,参见图5的上图,采用两个桨叶的变距螺旋桨分别安装在四个竖直分轴上,即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01)安装在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1)上,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02)安装在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5)上,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03)安装在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21)上,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04)安装在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25)。

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1)和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5)的距离大于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01)的半径,但小于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01)的直径,使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01)和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02)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节省两个变距螺旋桨占用的纵向空间。

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21)和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25)的距离等于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1)和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5)的距离,使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03)和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04)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节省两个变距螺旋桨占用的纵向空间。

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1)和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21)的距离大于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01)的半径,但小于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01)的直径,使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01)和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03)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节省两个变距螺旋桨占用的横向空间。

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5)和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25)的距离等于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1)和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21)的距离,使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02)和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04)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节省两个变距螺旋桨占用的横向空间。

四个变距螺旋桨中,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节省了四个变距螺旋桨占用的平面空间。

四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的连线构成的四边形在水平面的投影是矩形。

为了避免四个变距螺旋桨的桨叶相互碰撞,四个变距螺旋桨中,任意对角两个变距螺旋桨旋转中心的距离大于变距螺旋桨的直径,即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01)旋转中心和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04)旋转中心的距离等于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02)旋转中心和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03)旋转中心的距离并大于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03)的直径。

为了避免四个变距螺旋桨的桨叶相互碰撞,四个变距螺旋桨中,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桨叶的初始安装相位角等于变距螺旋桨的桨叶夹角的一半,即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桨叶的初始安装相位角等于变距螺旋桨的桨叶夹角90°。

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01)和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02)的相邻桨叶的初始安装相位角等于90°,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01)和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03)的相邻桨叶的初始安装相位角等于90°

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04)和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02)的相邻桨叶的初始安装相位角等于90°,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04)和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03)的相邻桨叶的初始安装相位角等于90°

这样就完成了两个桨叶的四个变距螺旋桨的集成,两个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集成的这四个变距螺旋桨的特点是:任意相邻的两个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任意对角的两个变距螺旋桨转速相同、转向相同;任意相邻的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任意对角的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不重叠。

用同样的方法采用四个相同的三个桨叶的变距螺旋桨分别安装在四个竖直分轴上,参见图5的中图,即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安装在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1)上,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5)安装在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5)上,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安装在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21)上,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安装在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25)。

四个相同的三个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的距离要求跟两个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距离要求是相同的。

同样地,为了避免四个变距螺旋桨的桨叶相互碰撞,四个变距螺旋桨中,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桨叶的初始安装相位角等于变距螺旋桨的桨叶夹角的一半,即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桨叶的初始安装相位角等于变距螺旋桨的桨叶夹角60°。

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5)的相邻桨叶的初始安装相位角等于60°,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的相邻桨叶的初始安装相位角等于60°

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和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5)的相邻桨叶的初始安装相位角等于60°,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和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的相邻桨叶的初始安装相位角等于60°

这样就完成了三个桨叶的四个变距螺旋桨的集成,三个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同样地,集成的这四个变距螺旋桨的特点是:任意相邻的两个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任意对角的两个变距螺旋桨转速相同、转向相同;任意相邻的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任意对角的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不重叠。

用同样的方法采用四个相同的四个桨叶的变距螺旋桨分别安装在四个竖直分轴上,参见图5的下图,即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71)安装在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1)上,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72)安装在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5)上,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73)安装在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21)上,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74)安装在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25)。

四个相同的四个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的距离要求跟两个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距离要求是相同的。

同样地,为了避免四个变距螺旋桨的桨叶相互碰撞,四个变距螺旋桨中,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桨叶的初始安装相位角等于变距螺旋桨的桨叶夹角的一半,即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桨叶的初始安装相位角等于变距螺旋桨的桨叶夹角45°。

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71)和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72)的相邻桨叶的初始安装相位角等于45°,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71)和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73)的相邻桨叶的初始安装相位角等于45°

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74)和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72)的相邻桨叶的初始安装相位角等于45°,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74)和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73)的相邻桨叶的初始安装相位角等于45°

这样就完成了四个桨叶的四个变距螺旋桨的集成,四个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同样地,集成的这四个变距螺旋桨的特点是:任意相邻的两个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任意对角的两个变距螺旋桨转速相同、转向相同;任意相邻的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任意对角的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不重叠。

采用集成螺旋桨构成的集成螺旋桨直升机需要两个相同的集成螺旋桨。

图1的下图是由两个2x2矩形集成螺旋桨构成的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两个2x2矩形集成螺旋桨实现同步反转原理图。

图1的下图中,右边虚线方框内是一个2x2矩形集成螺旋桨,左边虚线方框内是另一个2x2矩形集成螺旋桨,右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和左边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是相同的,总驱动轴(5)向右转(3),总驱动轴(5)上安装的水平锥齿轮(6)同时驱动左右集成螺旋桨主从动锥齿轮(50)转动,左右集成螺旋桨主从动锥齿轮(50)同步反转,带动右边集成螺旋桨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向后转(1),同时,带动左边集成螺旋桨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向前转(2),右边集成螺旋桨的四个竖直分轴同步反转,左边集成螺旋桨的四个竖直分轴同步反转。

右边集成螺旋桨的四个竖直分轴和左边集成螺旋桨的四个竖直分轴对称于总驱动轴(5)的纵轴,左右八个竖直分轴对称位置的竖直分轴同步反转。

左右八个竖直分轴安装相同的变距螺旋桨,八个螺旋桨中,任意相邻两个螺旋桨同步反转,任意相邻对角两个螺旋桨转速相同,转向相同。

图2的上图中,在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基础上横向集成一对螺旋桨,在第二列中心水平锥齿轮(52)的右边设置第三列中心水平锥齿轮(53)转角90°驱动由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指向读者的第三列向后纵向轴(30)上的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601)转动,在第三列向后纵向轴(30)上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601)向读者方向设置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602),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602)与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601)成镜像,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602)齿合转角90°驱动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锥齿轮(801),带动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31)转动。

第三列中心水平锥齿轮(53)转角90°驱动由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指向纸面里的第三列向前纵向轴(303)上的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605)转动,在第三列向前纵向轴(303)上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605)向纸面里方向设置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606),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606)与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605)齿面同方向,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606)齿合转角90°驱动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锥齿轮(805),带动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35)转动。

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31)和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35)对称于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

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向后转(1)驱动第三列中心平锥齿轮(53)向后转(1)、驱动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601)向右转(3)、驱动第三列向后纵向轴(30)向右转(3)、驱动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602)向右转(3)、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31)顺时针转(s)

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向后转(1)驱动第三列中心平锥齿轮(53)向后转(1)、驱动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605)向左转(4)、驱动第三列向前纵向轴(303)向左转(4)、驱动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606)向左转(4)、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35)逆时针转(n)。

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31)顺时针转(s)和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35)逆时针转(n)同步反转。

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31)顺时针转(s)和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21)逆时针转(n)同步反转。

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35)逆时针转(n)和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25)顺时针转(s)同步反转。

所以,六个竖直分轴中,任意相邻两个竖直分轴同步反转,任意相邻对角两个竖直分轴转速相同,转向相同。

设置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31)和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35)的距离等于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21)和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25)的距离。

设置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31)和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21)的距离等于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21)和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1)的距离。

设置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35)和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25)的距离等于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25)和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5)的距离。

相同的六个变距螺旋桨分别安装在六个竖直分轴上,为了方便画图,变距螺旋桨没有画,变距螺旋桨的桨叶初始安装相位角方式参见图5。

六个变距螺旋桨中,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任意相邻对角两个变距螺旋桨转速相同,转向相同。

六个变距螺旋桨中,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部分重叠,任意相邻对角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方向的投影不重叠。

六个变距螺旋桨中,其中一列的变距螺旋桨可以由直径相同,桨叶数相同的定距螺旋桨替代。

这样就集成了2x3矩形集成螺旋桨。

图2的中图中,在2x3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10)上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62)向读者方向设置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三水平锥齿轮(63),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三水平锥齿轮(63)与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62)成镜像,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三水平锥齿轮(63)齿合转角90°驱动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锥齿轮(82),带动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12)转动。

第一列向后纵向轴(10)向右转(3),带动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三水平锥齿轮(63)向右转(3),带动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12)逆时针转(n)。

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12)逆时针(n)转与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1)顺时针(s)转同步反转。

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12)与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1)的距离等于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1)与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5)的距离。

七个竖直分轴中,任意相邻两个竖直分轴同步反转,任意相邻对角两个竖直分轴转速相同,转向相同。

相同的七个变距螺旋桨分别安装在七个竖直分轴上,为了方便画图,变距螺旋桨没有画,变距螺旋桨的桨叶初始安装相位角方式参见图5。

变距螺旋桨旋转中心连线的四边形是直角梯形。

七个变距螺旋桨中,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任意相邻对角两个变距螺旋桨转速相同,转向相同。

七个变距螺旋桨中,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部分重叠,任意相邻对角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方向的投影不重叠。

七个变距螺旋桨中,其中一列对称的一对同步反转的变距螺旋桨可以由直径相同,桨叶数相同的定距螺旋桨替代。

这样就集成了2x3+1直角梯形集成螺旋桨。

图2的下图中,在2x3矩形集成螺旋桨的基础上横向集成一对螺旋桨,在第三列中心水平锥齿轮(53)的右边设置第四列中心水平锥齿轮(54)转角90°驱动由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指向读者的第四列向后纵向轴(40)上的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701)转动,在第四列向后纵向轴(40)上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701)向读者方向设置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702),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702)与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701)成镜像,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702)齿合转角90°驱动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锥齿轮(901),带动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41)转动。

第四列中心水平锥齿轮(54)转角90°驱动由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指向纸面里的第四列向前纵向轴(404)上的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705)转动,在第四列向前纵向轴(404)上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705)向纸面里方向设置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706),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706)与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705)齿面同方向,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706)齿合转角90°驱动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锥齿轮(905),带动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45)转动。

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41)和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45)对称于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

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向后转(1)驱动第四列中心平锥齿轮(54)向后转(1)、驱动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701)向左转(4)、驱动第四列向后纵向轴(40)向左转(4)、驱动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702)向左转(4)、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41)逆时针转(n)

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向后转(1)驱动第四列中心平锥齿轮(54)向后转(1)、驱动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705)向右转(3)、驱动第四列向前纵向轴(404)向右转(3)、驱动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706)向右转(3)、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45)顺时针转(s)。

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41)逆时针转(n)和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45)顺时针转(s)同步反转。

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41)逆时针转(n)和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31)顺时针转(s)同步反转。

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45)顺时针转(s)和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35)逆时针转(n)同步反转。

所以,八个竖直分轴中,任意相邻两个竖直分轴同步反转,任意相邻对角两个竖直分轴转速相同,转向相同。

设置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41)和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45)的距离等于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31)和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35)的距离。

设置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41)和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31)的距离等于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31)和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21)的距离。

设置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45)和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35)的距离等于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35)和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25)的距离。

相同的八个变距螺旋桨分别安装在八个竖直分轴上,为了方便画图,变距螺旋桨没有画,变距螺旋桨的桨叶初始安装相位角方式参见图5。

八个变距螺旋桨旋转中心连线的大四边形是矩形。

八个变距螺旋桨中,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任意相邻对角两个变距螺旋桨转速相同,转向相同。

八个变距螺旋桨中,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部分重叠,任意相邻对角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方向的投影不重叠。

八个变距螺旋桨中,其中一列或两列的变距螺旋桨可以由直径相同,桨叶数相同的定距螺旋桨替代。

这样就集成了2x4矩形集成螺旋桨。

图3是本发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集成螺旋桨在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基础上横向纵向增大集成螺旋桨同步反转原理斜轴测图。

图3的上图中,在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10)上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62)向读者方向设置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三水平锥齿轮(63),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三水平锥齿轮(63)与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62)成镜像,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三水平锥齿轮(63)齿合转角90°驱动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锥齿轮(82),带动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12)转动。

第一列向后纵向轴(10)向右转(3),带动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三水平锥齿轮(63)向右转(3),带动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12)逆时针转(n)。

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12)逆时针(n)转与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1)顺时针(s)转同步反转。

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12)与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1)的距离等于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1)与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5)的距离。

五个竖直分轴中,任意相邻两个竖直分轴同步反转,任意相邻对角两个竖直分轴转速相同,转向相同。

相同的五个变距螺旋桨分别安装在五个竖直分轴上,为了方便画图,变距螺旋桨没有画,变距螺旋桨的桨叶初始安装相位角方式参见图5。

五个变距螺旋桨旋转中心连线的四边形是直角梯形。

五个变距螺旋桨中,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任意相邻对角两个变距螺旋桨转速相同,转向相同。

五个变距螺旋桨中,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部分重叠,任意相邻对角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方向的投影不重叠。

这样就集成了2x2+1直角梯形集成螺旋桨。

图3的中图中,在2x2+1直角梯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101)上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66)向纸面里方向设置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三水平锥齿轮(67),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三水平锥齿轮(67)与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66)成镜像,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三水平锥齿轮(67)齿合转角90°驱动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锥齿轮(86),带动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16)转动。

第一列向前纵向轴(101)向左转(4),带动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三水平锥齿轮(67)向左转(4),带动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16)顺时针转(s)。

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16)顺时针转(s)转与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5)逆时针(n)转同步反转。

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16)与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5)的距离等于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1)与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5)的距离。

六个竖直分轴中,任意相邻两个竖直分轴同步反转,任意相邻对角两个竖直分轴转速相同,转向相同。

相同的六个变距螺旋桨分别安装在六个竖直分轴上,为了方便画图,变距螺旋桨没有画,变距螺旋桨的桨叶初始安装相位角方式参见图5。

六个变距螺旋桨旋转中心连线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六个变距螺旋桨中,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任意相邻对角两个变距螺旋桨转速相同,转向相同。

六个变距螺旋桨中,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部分重叠,任意相邻对角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方向的投影不重叠。

这样就集成了2x2+2等腰梯形集成螺旋桨。

图3的下图中,在2x4矩形集成螺旋桨(参见图2的下图)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10)上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62)向读者方向设置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三水平锥齿轮(63),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三水平锥齿轮(63)与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62)成镜像,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三水平锥齿轮(63)齿合转角90°驱动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锥齿轮(82),带动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12)转动。

第一列向后纵向轴(10)向右转(3),带动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三水平锥齿轮(63)向右转(3),带动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12)逆时针转(n)。

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12)逆时针(n)转与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1)顺时针(s)转同步反转。

在2x4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101)上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66)向纸面里方向设置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三水平锥齿轮(67),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三水平锥齿轮(67)与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66)成镜像,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三水平锥齿轮(67)齿合转角90°驱动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锥齿轮(86),带动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16)转动。

第一列向前纵向轴(101)向左转(4),带动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三水平锥齿轮(67)向左转(4),带动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16)顺时针转(s)。

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16)顺时针转(s)转与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5)逆时针(n)转同步反转。

在2x4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20)上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72)向读者方向设置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三水平锥齿轮(73),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三水平锥齿轮(73)与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72)成镜像,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三水平锥齿轮(73)齿合转角90°驱动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锥齿轮(92),带动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22)转动。

第二列向后纵向轴(20)向左转(4),带动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三水平锥齿轮(73)向左转(4),带动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22)顺时针转(s)。

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22)顺时针转(s)转与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21)逆时针(n)转同步反转。

在2x4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202)上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76)向纸面里方向设置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三水平锥齿轮(77),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三水平锥齿轮(77)与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76)成镜像,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三水平锥齿轮(77)齿合转角90°驱动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锥齿轮(96),带动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26)转动。

第二列向前纵向轴(202)向右转(3),带动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三水平锥齿轮(77)向右转(3),带动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26)逆时针(n)。

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26)逆时针(n)转与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25)顺时针转(s)转同步反转。

在2x4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三列向后纵向轴(30)上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602)向读者方向设置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三水平锥齿轮(603),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三水平锥齿轮(603)与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602)成镜像,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三水平锥齿轮(603)齿合转角90°驱动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锥齿轮(802),带动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32)转动。

第三列向后纵向轴(30)向右转(3),带动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三水平锥齿轮(603)向右转(3),带动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32)逆时针转(n)。

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32)逆时针(n)转与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31)顺时针(s)转同步反转。

在2x4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三列向前纵向轴(303)上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606)向纸面里方向设置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三水平锥齿轮(607),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三水平锥齿轮(607)与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606)成镜像,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三水平锥齿轮(607)齿合转角90°驱动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锥齿轮(806),带动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36)转动。

第三列向前纵向轴(303)向左转(4),带动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三水平锥齿轮(607)向左转(4),带动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36)顺时针转(s)。

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36)顺时针转(s)转与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35)逆时针(n)转同步反转。

在2x4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四列向后纵向轴(40)上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702)向读者方向设置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三水平锥齿轮(703),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三水平锥齿轮(703)与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702)成镜像,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三水平锥齿轮(703)齿合转角90°驱动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锥齿轮(902),带动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42)转动。

第四列向后纵向轴(40)向左转(4),带动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三水平锥齿轮(703)向左转(4),带动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42)顺时针转(s)。

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42)顺时针转(s)转与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41)逆时针(n)转同步反转。

在2x4矩形集成螺旋桨的第四列向前纵向轴(404)上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706)向纸面里方向设置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三水平锥齿轮(707),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三水平锥齿轮(707)与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706)成镜像,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三水平锥齿轮(707)齿合转角90°驱动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锥齿轮(906),带动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46)转动。

第四列向前纵向轴(404)向右转(3),带动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三水平锥齿轮(707)向右转(3),带动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46)逆时针(n)。

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46)逆时针(n)转与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45)顺时针转(s)转同步反转。

十六个竖直分轴中,任意相邻两个竖直分轴同步反转,任意相邻对角两个竖直分轴转速相同,转向相同。

相同的十六个变距螺旋桨分别安装在十六个竖直分轴上,为了方便画图,变距螺旋桨没有画,变距螺旋桨的桨叶初始安装相位角方式参见图5。

十六个变距螺旋桨旋转中心连线的最大面积四边形是矩形。

十六个变距螺旋桨中,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任意相邻对角两个变距螺旋桨转速相同,转向相同。

十六个变距螺旋桨中,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距离相等并小于变距螺旋桨的直径大于变距螺旋桨的半径,任意相邻对角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距离相等并大于变距螺旋桨的直径。

十六个变距螺旋桨中,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部分重叠,任意相邻对角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方向的投影不重叠。

十六个变距螺旋桨中,一列或两列的对称于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的一对同步反转变距螺旋桨,可以用直径相同、桨叶数相同的定距螺旋桨替代。

这样就集成了4x4矩形集成螺旋桨。

图4是本发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三角形集成螺旋桨同步反转原理斜轴测图。

图4的上图中,在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上靠右设置第一列中心水平锥齿轮(51)转角90°驱动由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指向读者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10)上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61)转动,在第一列向后纵向轴(10)上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61)向读者方向设置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62),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62)与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61)成镜像,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62)齿合转角90°驱动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锥齿轮(81),带动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1)转动。

在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上,第一列中心水平锥齿轮(51)后设置第二列中心水平锥齿轮(52)转角90°驱动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上第二列竖直分轴锥齿轮(651),带动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上第二列竖直分轴(112)转动,第二列中心水平锥齿轮(52)与第一列中心水平锥齿轮(51)成镜像。

在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上,第二列中心水平锥齿轮(52)后设置第三列中心水平锥齿轮(53)转角90°驱动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上第三列竖直分轴锥齿轮(652),带动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上第三列竖直分轴(113)转动,第三列中心水平锥齿轮(53)与第二列中心水平锥齿轮(52)成镜像。

设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向后转(1),当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向后转(1)驱动第一列中心平锥齿轮(51)向后转(1)、驱动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水平锥齿轮(61)向左转(4)、驱动第一列向后纵向轴(10)向左转(4)、驱动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水平锥齿轮(62)向左转(4)、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1)逆时针转(n)

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向后转(1)驱动第二列中心平锥齿轮(52)向后转(1),驱动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上第二列竖直分轴锥齿轮(651)顺时针转(s),带动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上第二列竖直分轴(112)顺时针转(s)。

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11)逆时针转(n)与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上第二列竖直分轴(112)顺时针转(s)同步反转。

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向后转(1)驱动第三列中心平锥齿轮(53)向后转(1),驱动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上第三列竖直分轴锥齿轮(652)逆时针转(n),带动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上第三列竖直分轴(113)逆时针转(n)。

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上第二列竖直分轴(112)顺时针转(s)与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上第三列竖直分轴(113)逆时针转(n)同步反转。

这三个竖直分轴的特点是:任意相邻的两个竖直分轴同步反转。

相同的三个变距螺旋桨分别安装在三个竖直分轴上,为了方便画图,变距螺旋桨没有画,变距螺旋桨的桨叶初始安装相位角方式参见图5。

三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的连线是三角形,三个变距螺旋桨中,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距离相等并小于变距螺旋桨的直径大于变距螺旋桨的半径,最小距离的相同转向的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距离大于变距螺旋桨的直径。

这样就集成了最小三角形集成螺旋桨。

图4的中图中,增大三角形集成螺旋桨的载重量是在最小三角形集成螺旋桨再集成螺旋桨。

在最小三角形集成螺旋桨的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上,第三列中心水平锥齿轮(53)后设置第四列中心水平锥齿轮(54)转角90°驱动第四列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上第三竖直分轴锥齿轮(653),带动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上第四列竖直分轴(114)转动,第四列中心水平锥齿轮(54)与第三列中心水平锥齿轮(53)成镜像。

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向后转(1)驱动第四列中心平锥齿轮(54)向后转(1),驱动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上第四列竖直分轴锥齿轮(653)顺时针转(s),带动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上第四列竖直分轴(114)顺时针转(s)。

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上第四列竖直分轴(114)顺时针转(s)与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上第三列竖直分轴(113)逆时针转(n)同步反转。

这四个竖直分轴的特点是:任意相邻的两个竖直分轴同步反转。

相同的四个变距螺旋桨分别安装在四个竖直分轴上,为了方便画图,变距螺旋桨没有画,变距螺旋桨的桨叶初始安装相位角方式参见图5。

四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的连线是三角形,四个变距螺旋桨中,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距离相等并小于变距螺旋桨的直径大于变距螺旋桨的半径,最小距离的相同转向的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距离大于变距螺旋桨的直径。

这样就集成了较大的三角形集成螺旋桨。

图4的下图中,增大较大的三角形集成螺旋桨的载重量是在较大的三角形集成螺旋桨再集成螺旋桨。

在较大的三角形集成螺旋桨的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上,第四列中心水平锥齿轮(54)后设置第五列中心水平锥齿轮(55)转角90°驱动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上第五列竖直分轴锥齿轮(654),带动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上第五列竖直分轴(115)转动,第五列中心水平锥齿轮(55)与第列中心水平锥齿轮(54)成镜像。

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向后转(1)驱动第五列中心平锥齿轮(55)向后转(1),驱动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上第五列竖直分轴锥齿轮(654)逆时针转(n),带动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上第四列竖直分轴(115)逆时针转(n)。

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上第五列竖直分轴(115)逆时针转(n)与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上第三列竖直分轴(114)顺时针转(s)同步反转。

这五个竖直分轴的特点是:任意相邻的两个竖直分轴同步反转。

相同的五个变距螺旋桨分别安装在五个竖直分轴上,为了方便画图,变距螺旋桨没有画,变距螺旋桨的桨叶初始安装相位角方式参见图5。

五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的连线是的最大面积多边形是三角形,五个变距螺旋桨中,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距离相等并小于变距螺旋桨的直径大于变距螺旋桨的半径,最小距离的相同转向的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距离大于变距螺旋桨的直径。

这样就集成了更大的三角形集成螺旋桨。

图6是本发明由两个2x2矩形集成螺旋桨构成的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第一个实施例的斜轴测图,在图6中,相同的八个变距螺旋桨采用三个桨叶,相邻两个螺旋桨的桨叶初始安装相位角是60°,参见图5的中图,图6的上图是构造图、下图是飞行操纵原理图。

机身(8)顶部右边设置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左边设置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分别对应支承一个2x2矩形集成螺旋桨。

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右边第一纵梁后端(1110)上,右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5)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右边第一纵梁前端(1210)上,右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右边第二纵梁后端(1310)上,右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右边第二纵梁前端(1410)上。

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一纵梁后端(1111)上,左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1)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一纵梁前端(1211)上,左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5)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二纵两后端(1311)上,左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1)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二纵梁前端(1411)上。

左边2x2矩形集成螺旋桨和右边2x2矩形集成螺旋桨内的变距螺旋桨的位置是镜像安装的。

2x2矩形集成螺旋桨内螺旋桨旋转中心的连线是矩形(661),相邻两个螺旋桨的旋转面部分重叠,相邻对角两个螺旋桨的旋转面不重叠。

发动机(1600)驱动总驱动轴(5),驱动方式参见图1的下图,左右两个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等速转动,左右两个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转向相反,机身(8)尾部设置水平尾翼(7)辅助高速水平飞行时操纵俯仰,重心(p)在左右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横臂连线和机身(8)的纵向线交点上,参见图6的下图,机身(8)下设置轮式起落架(9)。

下面说明这种由两个2x2矩形集成螺旋桨构成的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飞行操纵方式:

参见图6的下图,设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顺时针转(s),则右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5)逆时针转(n),右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逆时针转(n),右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顺时针转(s),即右边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

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逆时针转(n),左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1)顺时针转(s),左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5)顺时针转(s),左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1)逆时针转(n),即左边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的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

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左右两个2x2矩形集成螺旋桨等速转动,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当全部变距螺旋桨的桨距相同时,八个变距螺旋桨的反扭矩相互抵消,八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变化不影响航向,当八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大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垂直上升。

减少发动机(1600)的油门,八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减少,当八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等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集成螺旋桨直升机悬停。

继续减少发动机(1600)的油门,八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减少,当八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小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垂直下降。

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操纵右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和右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的桨距相同的增大,右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和右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的升力相同的增大,同时,操纵左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1)和左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5)的桨距相同的减少,左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1)和左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5)的升力相同的减少,这样右边的总升力大于左边的总升力,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左横滚;操纵右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和右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的桨距相同的减少,右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和右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的升力相同的减少,同时,操纵左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1)和左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5)的桨距相同的增大,左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1)和左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5)的升力相同的增大,这样左边的总升力大于右边的总升力,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右横滚。

在横滚的操纵过程中,右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和右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同步反转,当桨距相同的增大或减少,升力相同的增大或减少,反扭矩相互抵消,不影响航向;左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1)和左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5)同步反转,当桨距相同的增大或减少,升力相同的增大或减少,反扭矩相互抵消,不影响航向,实现稳定横滚操纵。

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操纵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桨距相同的增大,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升力相同的增大,这样后边的总升力大于前边的总升力,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前俯;操纵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桨距相同的减少,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升力相同的减少,这样后边的总升力小于前边的总升力,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后仰。

在俯仰的操纵过程中,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同步反转,当桨距相同的增大或减少使升力相同的增大或减少,反扭矩相互抵消,不影响航向,实现稳定俯仰操纵。

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操纵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的桨距增大,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的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同时,操纵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桨距减少,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总升力不变,不影响俯仰,由于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的反扭矩大于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反扭矩,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顺时针转(s),集成螺旋桨直升机逆时针转(n),即向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左转;操纵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的桨距减少,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的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同时,操纵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桨距增大,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总升力不变,不影响俯仰,由于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的反扭矩小于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反扭矩,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逆时针转(n),集成螺旋桨直升机顺时针转(s),即向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右转。

在航向的操纵过程中,由于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升力不相等,产生横滚干扰,通过横滚操纵克服该干扰,实现稳定航向操纵。

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前俯并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前飞,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后仰并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后飞。

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左横滚并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左侧飞,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右横滚并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右侧飞。

在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横滚、俯仰和航向的过程中,不需要改变右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5)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1)的桨距,所以这两个变距螺旋桨可以采用相同直径和桨叶的、相同桨距的两个定距螺旋桨代替。

图7是本发明由两个2x3矩形集成螺旋桨构成的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第二个实施例的斜轴测图,在图7中,相同的十二个变距螺旋桨采用三个桨叶,相邻两个螺旋桨的桨叶初始安装相位角是60°,参见图5的中图,图7的上图是构造图、下图是飞行操纵原理图。

机身(8)顶部右边设置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左边设置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分别对应支承一个2x3矩形集成螺旋桨。

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右边第一纵梁后端(1110)上,右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5)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右边第一纵梁前端(1210)上,右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右边第二纵梁后端(1310)上,右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第二纵向向前支撑臂(1410)上,右边的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31)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右边第三纵梁后端(1510)上,右边的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35)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右边第三纵梁前端(1610)上。

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一纵梁后端(1111)上,左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1)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一纵梁前端(1211)上,左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5)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二纵两后端(1311)上,左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1)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二纵梁前端(1411)上,左边的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35)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第三纵梁后端(1321)上,左边的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31)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三纵梁前端(1611)上。

左边2x3矩形集成螺旋桨和右边2x3矩形集成螺旋桨内的变距螺旋桨的位置是镜像安装的。

2x3矩形集成螺旋桨内螺旋桨旋转中心的连线是矩形(661),相邻两个螺旋桨的旋转面部分重叠,相邻对角两个螺旋桨的旋转面不重叠。

发动机(1600)驱动总驱动轴(5),驱动方式参见图1的下图和图2的上图,左右两个2x3矩形集成螺旋桨等速转动,左右两个2x3矩形集成螺旋桨的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转向相反,机身(8)尾部设置水平尾翼(7)辅助高速水平飞行时操纵俯仰,重心(p)在左右2x3矩形集成螺旋桨的横臂连线和机身(8)的纵向线交点上,参见图7的下图,机身(8)下设置轮式起落架(9)。

下面说明这种由两个2x3矩形集成螺旋桨构成的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飞行操纵方式:

参见图7的下图,设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顺时针转(s),右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5)逆时针转(n),右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逆时针转(n),右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顺时针转(s),右边的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31)顺时针转(s),右边的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35)逆时针转(n),即右边2x3矩形集成螺旋桨的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

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逆时针转(n),左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1)顺时针转(s),左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5)顺时针转(s),左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1)逆时针转(n),左边的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35)逆时针转(n),左边的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31)顺时针转(s),即左边2x3矩形集成螺旋桨的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

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左右两个2x3矩形集成螺旋桨等速转动,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当全部变距螺旋桨的桨距相同时,十二个变距螺旋桨的反扭矩相互抵消,十二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变化不影响航向,当十二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大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垂直上升。

减少发动机(1600)的油门,十二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减少,当十二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等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集成螺旋桨直升机悬停。

继续减少发动机(1600)的油门,十二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减少,当十二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小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垂直下降。

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操纵右边的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35)和右边的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31)的桨距相同的增大,右边的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35)和右边的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31)的升力相同的增大,同时,操纵左边的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31)和左边的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35)的桨距相同的减少,左边的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31)和左边的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35)的升力相同的减少,这样右边的总升力大于左边的总升力,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左横滚;操纵右边的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35)和右边的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31)的桨距相同的减少,右边的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35)和右边的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31)的升力相同的减少,同时,操纵左边的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31)和左边的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35)的桨距相同的增大,左边的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31)和左边的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35)的升力相同的增大,这样左边的总升力大于右边的总升力,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右横滚。

在横滚的操纵过程中,右边的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35)和右边的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31)同步反转,当桨距相同的增大或减少使升力相同的增大或减少,反扭矩相互抵消,不影响航向;左边的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31)和左边的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35)同步反转,当桨距相同的增大或减少使升力相同的增大或减少,反扭矩相互抵消,不影响航向,实现稳定横滚操纵。

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操纵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桨距相同的增大,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升力相同的增大,这样后边的总升力大于前边的总升力,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前俯;操纵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桨距相同的减少,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升力相同的减少,这样后边的总升力小于前边的总升力,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后仰。

在俯仰的操纵过程中,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同步反转,当桨距相同的增大或减少使升力相同的增大或减少,反扭矩相互抵消,不影响航向,实现稳定俯仰操纵。

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操纵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的桨距增大,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的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同时,操纵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桨距减少,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总升力不变,不影响俯仰,由于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的反扭矩大于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反扭矩,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顺时针转(s),集成螺旋桨直升机逆时针转(n),即向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左转;操纵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的桨距减少,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的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同时,操纵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桨距增大,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总升力不变,不影响俯仰,由于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的反扭矩小于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反扭矩,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逆时针转(n),集成螺旋桨直升机顺时针转(s),即向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右转。

在航向的操纵过程中,由于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升力不相等,产生横滚干扰,通过横滚操纵克服该干扰,实现稳定航向操纵。

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前俯并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前飞,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后仰并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后飞。

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左横滚并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左侧飞,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右横滚并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右侧飞。

在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横滚、俯仰和航向的过程中,不需要改变右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5)、左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1)的桨距,所以,这两个变距螺旋桨可以采用相同直径和桨叶的、相同桨距(例如桨距等于8)的两个定距螺旋桨代替。

在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横滚、俯仰和航向的过程中,不需要改变右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右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左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5)和左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1)的桨距,所以,这四个变距螺旋桨可以采用相同直径和桨叶的、相同桨距(例如桨距等于7)的四个定距螺旋桨代替,这样2x3矩形集成螺旋桨具有两个不同的固定桨距,使定距螺旋桨在风速变化较大范围内保持高效率,由于定距螺旋桨结构比变距螺旋桨简单,减轻了集成螺旋桨的重量。

图8是本发明由两个2x4矩形集成螺旋桨构成的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第一个实施例的斜轴测图,在图8中,相同的十六个变距螺旋桨采用三个桨叶,相邻两个螺旋桨的桨叶初始安装相位角是60°,参见图5的中图,图8的上图是构造图、下图是飞行操纵原理图。

机身(8)顶部右边设置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左边设置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分别对应支承一个2x4矩形集成螺旋桨的。

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右边第一纵梁后端(1110)上,右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5)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右边第一纵梁前端(1210)上,右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右边第二纵梁后端(1310)上,右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第二纵向向前支撑臂(1410)上,右边的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31)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右边第三纵梁后端(1510)上,右边的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35)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右边第三纵梁前端(1610)上,右边的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41)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右边第四纵梁后端(1710)上,右边的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45)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右边第四纵梁前端(1810)上。

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一纵梁后端(1111)上,左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1)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一纵梁前端(1211)上,左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5)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二纵两后端(1311)上,左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1)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二纵梁前端(1411)上,左边的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35)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第三纵梁后端(1321)上,左边的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31)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三纵梁前端(1611)上,左边的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45)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四纵梁后端(1711)上,左边的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41)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四纵两前端(1811)上。

左边2x4矩形集成螺旋桨和右边2x4矩形集成螺旋桨内的变距螺旋桨的位置是镜像安装的。

2x4矩形集成螺旋桨内螺旋桨旋转中心的连线是矩形(661),相邻两个螺旋桨的旋转面部分重叠,相邻对角两个螺旋桨的旋转面不重叠。

发动机(1600)驱动总驱动轴(5),驱动方式参见图1的下图和图2的下图,左右两个2x4矩形集成螺旋桨等速转动,左右两个2x4矩形集成螺旋桨的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转向相反,机身(8)尾部设置水平尾翼(7)辅助高速水平飞行时操纵俯仰,重心(p)在左右2x4矩形集成螺旋桨的横臂连线和机身(8)的纵向线交点上,参见图8的下图,机头设置拉力螺旋桨(1602),拉力螺旋桨(1602)的旋转面与水平面垂直,设置另一个发动机(1601)驱动拉力螺旋桨(1602),机身(8)下设置轮式起落架(9)。

下面说明这种由两个2x4矩形集成螺旋桨构成的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飞行操纵方式:

参见图8的下图,设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顺时针转(s),则右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5)逆时针转(n),右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逆时针转(n),右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顺时针转(s),右边的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31)顺时针转(s),右边的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35)逆时针转(n),右边的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41)逆时针转(n),右边的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45)顺时针转(s),即右边2x4矩形集成螺旋桨的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

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逆时针转(n),左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1)顺时针转(s),左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5)顺时针转(s),左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1)逆时针转(n),左边的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35)逆时针转(n),左边的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31)顺时针转(s),左边的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45)顺时针转(s),左边的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41)逆时针转(n),即左边2x4矩形集成螺旋桨的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

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左右两个2x4矩形集成螺旋桨等速转动,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当全部变距螺旋桨的桨距相同时,十六个变距螺旋桨的反扭矩相互抵消,十六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变化不影响航向,当十六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大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垂直上升。

减少发动机(1600)的油门,十六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减少,当十六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等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集成螺旋桨直升机悬停。

继续减少发动机(1600)的油门,十六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减少,当十六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小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垂直下降。

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操纵右边的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45)和右边的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41)的桨距相同的增大,右边的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45)和右边的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41)的升力相同的增大,同时,操纵左边的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41)和左边的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45)的桨距相同的减少,左边的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41)和左边的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45)的升力相同的减少,这样右边的总升力大于左边的总升力,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左横滚;操纵右边的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45)和右边的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41)的桨距相同的减少,右边的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45)和右边的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41)的升力相同的减少,同时,操纵左边的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41)和左边的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45)的桨距相同的增大,左边的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41)和左边的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45)的升力相同的增大,这样左边的总升力大于右边的总升力,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右横滚。

在横滚的操纵过程中,右边的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45)和右边的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41)同步反转,当桨距相同的增大或减少使升力相同的增大或减少,反扭矩相互抵消,不影响航向;左边的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41)和左边的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45)同步反转,当桨距相同的增大或减少使升力相同的增大或减少,反扭矩相互抵消,不影响航向,实现稳定横滚操纵。

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操纵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桨距相同的增大,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升力相同的增大,这样后边的总升力大于前边的总升力,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前俯;操纵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桨距相同的减少,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升力相同的减少,这样后边的总升力小于前边的总升力,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后仰。

在俯仰的操纵过程中,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同步反转,当桨距相同的增大或减少使升力相同的增大或减少,反扭矩相互抵消,不影响航向,实现稳定俯仰操纵。

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操纵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的桨距增大,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的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同时,操纵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桨距减少,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总升力不变,不影响俯仰,由于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的反扭矩大于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反扭矩,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顺时针转(s),集成螺旋桨直升机逆时针转(n),即向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左转;操纵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的桨距减少,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的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同时,操纵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桨距增大,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总升力不变,不影响俯仰,由于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的反扭矩小于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反扭矩,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逆时针转(n),集成螺旋桨直升机顺时针转(s),即向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右转。

在航向的操纵过程中,由于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升力不相等,产生横滚干扰,通过横滚操纵克服该干扰,实现稳定航向操纵,这种航向操纵方法称为第一种航向操纵方法。

航向操纵也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操纵右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和左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1)的桨距相同的增大,它们的总升力增大、总反扭矩增大(都是逆时针转(n)),同时,操纵右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和左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5)的桨距相同的减少,它们的总升力减少、总反扭矩减少(都是顺时针转(s)),这四个变距螺旋桨螺旋桨的总升力不变,逆时针转(n)的总反扭矩大于顺时针转(s)的总反扭矩,集成螺旋桨直升机顺时针转(s),即向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右转;操纵右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和左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1)的桨距相同的减少,它们的总升力减少、总反扭矩减少(都是逆时针转(n)),同时,操纵右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和左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5)的桨距相同的增大,它们的总升力增大、总反扭矩增大(都是顺时针转(s)),这四个变距螺旋桨螺旋桨的总升力不变,逆时针转(n)的总反扭矩小于顺时针转(s)的总反扭矩,集成螺旋桨直升机逆时针转(n),即向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左转。

在航向的操纵过程中,由于右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和左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1)是中心对称,这两个变距螺旋桨的升力相同的增大或减少,不影响俯仰和横滚;操纵右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和左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5)是中心对称,这两个变距螺旋桨的升力相同的增大或减少,不影响俯仰和横滚,实现稳定航向操纵,这种航向操纵方法称为第二种航向操纵方法。

采用第一种航向操纵方法时,一组变距螺旋桨(右边的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45)、右边的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41)、左边的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41)和左边的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45))专门负责操纵横滚,另一组变距螺旋桨(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负责操纵俯仰和航向。

由于横滚由专门一组变距螺旋桨操纵,所以横滚操纵响应快。

采用第二种航向操纵方法时,一组变距螺旋桨(右边的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45)、右边的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41)、左边的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41)和左边的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45))专门负责操纵横滚、一组变距螺旋桨(右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左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1)、右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和左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5))专门负责操纵航向、另一组变距螺旋桨(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负责专门操纵俯仰。

由于横滚、航向和俯仰各自由专门一组变距螺旋桨操纵,所以横滚操纵、航向操纵和俯仰操纵响应都快。

在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横滚、俯仰和航向的过程中,不需要改变右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5)、左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1)的桨距,所以,这两个变距螺旋桨可以采用相同直径和桨叶的、相同桨距(例如桨距等于9)定距螺旋桨代替。

采用第一种航向操纵方法时,在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横滚、俯仰和航向的过程中,不需要改变右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右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左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5)和左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1)的桨距,所以,这四个变距螺旋桨可以采用相同直径和桨叶的、相同桨距(例如桨距等于8)定距螺旋桨代替。

在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横滚、俯仰和航向的过程中,不需要改变右边的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31)、右边的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35)、左边的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35)和左边的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31)的桨距,所以,这四个变距螺旋桨可以采用相同直径和桨叶的、相同桨距(例如桨距等于7)定距螺旋桨代替。

这样2x4矩形集成螺旋桨具有三个不同的固定桨距,使定距螺旋桨在风速变化较大范围内保持高效率,由于定距螺旋桨结构比变距螺旋桨简单,减轻了集成螺旋桨的重量。

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前俯并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前飞,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后仰并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后飞。

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左横滚并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左侧飞,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右横滚并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右侧飞。

这种有拉力螺旋桨(1602)的集成螺旋桨直升机有多种飞行方式:

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开启驱动拉力螺旋桨(1602)的发动机(1601)并加大发动机(1601)的油门,拉力螺旋桨(1602)拉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前飞。

由于水平气流流过转动的旋转面水平的螺旋桨的升力会增加,所以,拉力螺旋桨(1602)拉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前飞时,转速不变的集成螺旋桨产生更多的升力,使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上向前飞行,当达到正常的飞行高度时,为了水平向前飞行,可以减少驱动集成螺旋桨发动机(1600)的油门,使总升力等于集成螺旋桨的重量,拉力螺旋桨(1602)拉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水平向前飞行,减少驱动集成螺旋桨发动机(1600)的功率,驱动集成螺旋桨发动机(1600)在小功率工作状态,节省了能源。

这种有拉力螺旋桨(1602)的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可以采用滑跑起飞,比垂直起飞减少驱动集成螺旋桨发动机(1600)的功率,节省了能源:

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在跑道,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左右两个2x4矩形集成螺旋桨等速转动,十六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增大,但总升力小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在原地不动,驱动集成螺旋桨发动机(1600)在小功率工作状态,开启驱动拉力螺旋桨(1602)的发动机(1601)并加大发动机(1601)的油门,拉力螺旋桨(1602)拉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前滑跑,由于水平气流流过转动的旋转面水平的螺旋桨的升力会增加,左右两个2x4矩形集成螺旋桨的升力增加,继续加大拉力螺旋桨(1602)的发动机(1601)的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加速向前滑跑,左右两个2x4矩形集成螺旋桨的升力继续增加,当左右两个2x4矩形集成螺旋桨的总升力大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离开地面,完成起飞。

为了减少前飞时前面变距螺旋桨的下洗气流低后面变距螺旋桨的影响,设置后面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的高度大于前面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的高度。

设置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的旋转面的高度大于右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5)的旋转面的高度,右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的旋转面的高度大于右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的旋转面的高度,右边的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31)的旋转面的高度大于右边的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35)的旋转面的高度,右边的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41)的旋转面的高度大于右边的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45)的旋转面的高度。

设置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旋转面的高度大于左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1)的旋转面的高度,左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5)的旋转面的高度大于左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1)的旋转面的高度,左边的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35)的旋转面的高度大于左边的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31)的旋转面的高度,左边的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45)的旋转面的高度大于左边的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41)的旋转面的高度。

图9是本发明由两个2x2+1直角梯形集成螺旋桨构成的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第四个实施例的斜轴测图。

在图9中,相同的十个变距螺旋桨采用三个桨叶,相邻两个螺旋桨的桨叶初始安装相位角是60°,参见图5的中图,图9的上图是构造图、下图是飞行操纵原理图。

机身(8)顶部右边设置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左边设置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分别对应支承一个2x2+1直角梯形集成螺旋桨的。

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右边第一纵梁后端(1110)的前部,右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5)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右边第一纵梁前端(1210)上,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右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5)对称于右边设置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右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右边第二纵梁后端(1310)上,右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第二纵向向前支撑臂(1410)上,这是右边2x2+1直角梯形集成螺旋桨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部分,参见图1的上图,在2x2矩形集成螺旋桨部分的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右边第一纵梁后端(1110)上,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的后边安装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

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一纵梁后端(1111)的前部,左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1)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一纵梁前端(1211)上,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1)对称于左边设置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左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5)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二纵两后端(1311)上,左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1)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二纵梁前端(1411)上,这是左边2x2+1直角梯形集成螺旋桨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部分,在2x2矩形集成螺旋桨部分的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一纵梁后端(1111)上,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后边安装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

左边2x2+1直角梯形集成螺旋桨和右边2x2+1直角梯形集成螺旋桨内的变距螺旋桨的位置是镜像安装的。

2x2+1直角梯形集成螺旋桨内螺旋桨旋转中心的连线是直角梯形(662),相邻两个螺旋桨的旋转面部分重叠,相邻对角两个螺旋桨的旋转面不重叠。

发动机(1600)驱动总驱动轴(5),驱动方式参见图1的下图和图3的上图,左右两个2x2+1直角梯形集成螺旋桨等速转动,左右两个2x2+1直角梯形集成螺旋桨的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转向相反,机身(8)尾部设置水平尾翼(7)辅助高速水平飞行时操纵俯仰,重心(p)在左右2x2+1直角梯形集成螺旋桨的横臂连线和机身(8)的纵向线交点略靠后,参见图9的下图,机身(8)下设置轮式起落架(9)。

下面说明这种由两个2x2+1直角梯形集成螺旋桨构成的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飞行操纵方式:

参见图9的下图,设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顺时针转(s),则右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5)逆时针转(n),右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逆时针转(n),右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顺时针转(s),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逆时针转(n)。

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逆时针转(n),左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1)顺时针转(s),左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5)顺时针转(s),左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1)逆时针转(n),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顺时针转(s)。

即左边和右边2x2+1直角梯形集成螺旋桨的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

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左右两个2x2+1直角梯形集成螺旋桨等速转动,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当全部变距螺旋桨的桨距相同时,十个变距螺旋桨的反扭矩相互抵消,十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变化不影响航向,当十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大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垂直上升。

减少发动机(1600)的油门,十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减少,当十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等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集成螺旋桨直升机悬停。

继续减少发动机(1600)的油门,十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减少,当十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小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垂直下降。

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操纵右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和右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的桨距相同的增大,右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和右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的升力相同的增大,同时,操纵左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1)和左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5)的桨距相同的减少,左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1)和左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5)的升力相同的减少,这样右边的总升力大于左边的总升力,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左横滚;操纵右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和右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的桨距相同的减少,右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和右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的升力相同的减少,同时,操纵左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1)和左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5)的桨距相同的增大,左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1)和左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5)的升力相同的增大,这样左边的总升力大于右边的总升力,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右横滚。

在横滚的操纵过程中,右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和右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同步反转,当桨距相同的增大或减少使升力相同的增大或减少,反扭矩相互抵消,不影响航向;左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1)和左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5)同步反转,当桨距相同的增大或减少使升力相同的增大或减少,反扭矩相互抵消,不影响航向,实现稳定横滚操纵。

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操纵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桨距相同的增大,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升力相同的增大,这样后边的总升力大于前边的总升力,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前俯;操纵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桨距相同的减少,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升力相同的减少,这样后边的总升力小于前边的总升力,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后仰。

在俯仰的操纵过程中,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同步反转,当桨距相同的增大或减少使升力相同的增大或减少,反扭矩相互抵消,不影响航向,实现稳定俯仰操纵。

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操纵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的桨距增大,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的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同时,操纵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桨距减少,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总升力不变,不影响俯仰,由于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的反扭矩大于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反扭矩,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逆时针转(n),集成螺旋桨直升机顺时针转(s),即向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右转;操纵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的桨距减少,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的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同时,操纵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桨距增大,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总升力不变,不影响俯仰,由于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的反扭矩小于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反扭矩,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顺时针转(s),集成螺旋桨直升机逆时针转(n),即向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左转。

在航向的操纵过程中,由于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升力不相等,产生横滚干扰,通过横滚操纵克服该干扰,实现稳定航向操纵。

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前俯并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前飞,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后仰并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后飞。

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左横滚并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左侧飞,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右横滚并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右侧飞。

图10是本发明由两个2x3+1直角梯形集成螺旋桨构成的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第五个实施例的斜轴测图。

在图10中,相同的十二个变距螺旋桨采用三个桨叶,相邻两个螺旋桨的桨叶初始安装相位角是60°,参见图5的中图,图10的上图是构造图、下图是飞行操纵原理图。

机身(8)顶部右边设置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左边设置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分别对应支承一个2x3+1直角梯形集成螺旋桨。

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右边第一纵梁后端(1110)的前部,右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5)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右边第一纵梁前端(1210)上,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右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5)对称于右边设置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右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右边第二纵梁后端(1310)上,右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第二纵向向前支撑臂(1410)上,右边的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31)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右边第三纵梁后端(1510)上,右边的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35)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右边第三纵梁前端(1610)上,这是右边2x3+1直角梯形集成螺旋桨的2x3矩形集成螺旋桨部分,参见图2的上图,在2x3矩形集成螺旋桨部分的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右边第一纵梁后端(1110)上,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的后边安装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

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一纵梁后端(1111)的前部,左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1)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一纵梁前端(1211)上,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1)对称于左边设置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左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5)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二纵两后端(1311)上,左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1)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二纵梁前端(1411)上,左边的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35)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第三纵梁后端(1321)上,左边的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31)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三纵梁前端(1611)上,这是左边2x3+1直角梯形集成螺旋桨的2x3矩形集成螺旋桨部分,在2x3矩形集成螺旋桨部分的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一纵梁后端(1111)上,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后边安装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

左边2x3+1直角梯形集成螺旋桨和右边2x3+1直角梯形集成螺旋桨内的变距螺旋桨的位置是镜像安装的。

2x3+1直角梯形集成螺旋桨内螺旋桨旋转中心的连线的最大面积四边形是直角梯形(662),相邻两个螺旋桨的旋转面部分重叠,相邻对角两个螺旋桨的旋转面不重叠。

发动机(1600)驱动总驱动轴(5),驱动方式参见图1的下图和图2的中图,左右两个2x3+1直角梯形集成螺旋桨等速转动,左右两个2x3矩形集成螺旋桨的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转向相反,机身(8)尾部设置水平尾翼(7)辅助高速水平飞行时操纵俯仰,重心(p)在左右2x3+1直角梯形集成螺旋桨的横臂连线和机身(8)的纵向线交点略靠后,参见图10的下图,机身(8)下设置轮式起落架(9)。

下面说明这种由两个2x3+1直角三角形集成螺旋桨构成的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飞行操纵方式:

参见图10的下图,设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顺时针转(s),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逆时针转(n),右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5)逆时针转(n),右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逆时针转(n),右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顺时针转(s),右边的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31)顺时针转(s),右边的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35)逆时针转(n),即右边2x3+1直角三角形集成螺旋桨的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

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逆时针转(n),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顺时针转(s),左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1)顺时针转(s),左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5)顺时针转(s),左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1)逆时针转(n),左边的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35)逆时针转(n),左边的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31)顺时针转(s),即左边2x3+1直角三角形集成螺旋桨的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

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左右两个2x3+1直角三角形集成螺旋桨等速转动,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当全部变距螺旋桨的桨距相同时,十二个变距螺旋桨的反扭矩相互抵消,十二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变化不影响航向,当十二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大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垂直上升。

减少发动机(1600)的油门,十二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减少,当十二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等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集成螺旋桨直升机悬停。

继续减少发动机(1600)的油门,十二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减少,当十二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小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垂直下降。

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操纵右边的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35)和右边的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31)的桨距相同的增大,右边的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35)和右边的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31)的升力相同的增大,同时,操纵左边的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31)和左边的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35)的桨距相同的减少,左边的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31)和左边的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35)的升力相同的减少,这样右边的总升力大于左边的总升力,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左横滚;操纵右边的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35)和右边的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31)的桨距相同的减少,右边的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35)和右边的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31)的升力相同的减少,同时,操纵左边的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31)和左边的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35)的桨距相同的增大,左边的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31)和左边的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35)的升力相同的增大,这样左边的总升力大于右边的总升力,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右横滚。

在横滚的操纵过程中,右边的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35)和右边的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31)同步反转,当桨距相同的增大或减少使升力相同的增大或减少,反扭矩相互抵消,不影响航向;左边的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31)和左边的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35)同步反转,当桨距相同的增大或减少使升力相同的增大或减少,反扭矩相互抵消,不影响航向,实现稳定横滚操纵。

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操纵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桨距相同的增大,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升力相同的增大,这样后边的总升力大于前边的总升力,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前俯;操纵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桨距相同的减少,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升力相同的减少,这样后边的总升力小于前边的总升力,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后仰。

在俯仰的操纵过程中,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同步反转,当桨距相同的增大或减少使升力相同的增大或减少,反扭矩相互抵消,不影响航向,实现稳定俯仰操纵。

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操纵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的桨距增大,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的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同时,操纵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桨距减少,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总升力不变,不影响俯仰,由于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的反扭矩大于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反扭矩,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逆时针转(n),集成螺旋桨直升机顺时针转(s),即向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右转;操纵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的桨距减少,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的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同时,操纵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桨距增大,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总升力不变,不影响俯仰,由于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的反扭矩小于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反扭矩,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顺时针转(s),集成螺旋桨直升机逆时针转(n),即向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左转。

在航向的操纵过程中,由于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升力不相等,产生横滚干扰,通过横滚操纵克服该干扰,实现稳定航向操纵。

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前俯并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前飞,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后仰并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后飞。

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左横滚并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左侧飞,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右横滚并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右侧飞。

在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横滚、俯仰和航向的过程中,不需要改变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右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5)、左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桨距,所以,这四个变距螺旋桨可以采用相同直径和桨叶的、相同桨距(例如桨距等于8)的四个定距螺旋桨代替。

在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横滚、俯仰和航向的过程中,不需要改变右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右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左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5)和左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1)的桨距,所以,这四个变距螺旋桨可以采用相同直径和桨叶的、相同桨距(例如桨距等于7)的四个定距螺旋桨代替,这样2x3+1直角三角形集成螺旋桨具有两个不同的固定桨距,使定距螺旋桨在风速变化较大范围内保持高效率,由于定距螺旋桨结构比变距螺旋桨简单,减轻了集成螺旋桨的重量。

图11是本发明由两个2x2+2等腰梯形集成螺旋桨构成的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第五个实施例的斜轴测图。

在图11中,相同的十二个变距螺旋桨采用三个桨叶,相邻两个螺旋桨的桨叶初始安装相位角是60°,参见图5的中图,图11的上图是构造图、下图是飞行操纵原理图。

机身(8)顶部右边设置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左边设置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分别对应支承一个2x2+2等腰梯形集成螺旋桨的。

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右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右边第二纵梁后端(1310)上,右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第二纵向向前支撑臂(1410)上,这是右边2x2+2等腰梯形集成螺旋桨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部分,在2x2矩形集成螺旋桨部分的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右边第一纵梁后端(1110)上,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的后边安装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在2x2矩形集成螺旋桨部分的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右边第一纵梁前端(1210)上,右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5)的前边安装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6),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6)和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对称于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

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一纵梁后端(1111)的前部,左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1)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一纵梁前端(1211)上,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1)对称于左边设置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左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5)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二纵两后端(1311)上,左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1)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二纵梁前端(1411)上,这是左边2x2+2等腰梯形集成螺旋桨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部分,在2x2矩形集成螺旋桨部分的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一纵梁后端(1111)上,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后边安装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在2x2矩形集成螺旋桨部分的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一纵梁前端(1211)上,左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1)的前边安装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2),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2)和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对称于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

左边2x2+2等腰梯形集成螺旋桨和右边2x2+2等腰梯形集成螺旋桨内的变距螺旋桨的位置是镜像安装的。

2x2+2等腰梯形集成螺旋桨内螺旋桨旋转中心的连线是等腰梯形(663),相邻两个螺旋桨的旋转面部分重叠,相邻对角两个螺旋桨的旋转面不重叠。

发动机(1600)驱动总驱动轴(5),驱动方式参见图1的下图和图3的中图,左右两个2x2+2等腰梯形集成螺旋桨等速转动,左右两个2x2+2等腰梯形集成螺旋桨的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100)转向相反,机身(8)尾部设置水平尾翼(7)辅助高速水平飞行时操纵俯仰,重心(p)在左右2x2+2等腰梯形集成螺旋桨的横臂连线和机身(8)的纵向线交点上,参见图11的下图,机身(8)下设置轮式起落架(9)。

下面说明这种由两个2x2+2等腰梯形集成螺旋桨构成的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飞行操纵方式:

参见图11的下图,设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顺时针转(s),则右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5)逆时针转(n),右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逆时针转(n),右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顺时针转(s),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逆时针转(n)。

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逆时针转(n),左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1)顺时针转(s),左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5)顺时针转(s),左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1)逆时针转(n),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顺时针转(s)。

即左边和右边2x2+2等腰梯形集成螺旋桨的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

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左右两个2x2+2等腰梯形集成螺旋桨等速转动,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当全部变距螺旋桨的桨距相同时,十二个变距螺旋桨的反扭矩相互抵消,十二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变化不影响航向,当十二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大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垂直上升。

减少发动机(1600)的油门,十二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减少,当十二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等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集成螺旋桨直升机悬停。

继续减少发动机(1600)的油门,十二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减少,当十二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小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垂直下降。

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操纵右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和右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的桨距相同的增大,右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和右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的升力相同的增大,同时,操纵左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1)和左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5)的桨距相同的减少,左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1)和左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5)的升力相同的减少,这样右边的总升力大于左边的总升力,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左横滚;操纵右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和右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的桨距相同的减少,右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和右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的升力相同的减少,同时,操纵左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1)和左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5)的桨距相同的增大,左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1)和左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5)的升力相同的增大,这样左边的总升力大于右边的总升力,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右横滚。

在横滚的操纵过程中,右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和右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同步反转,当桨距相同的增大或减少使升力相同的增大或减少,反扭矩相互抵消,不影响航向;左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1)和左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5)同步反转,当桨距相同的增大或减少使升力相同的增大或减少,反扭矩相互抵消,不影响航向,实现稳定横滚操纵。

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操纵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桨距相同的增大,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升力相同的增大,这样后边的总升力大于前边的总升力,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前俯;操纵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桨距相同的减少,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升力相同的减少,这样后边的总升力小于前边的总升力,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后仰。

在俯仰的操纵过程中,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同步反转,当桨距相同的增大或减少使升力相同的增大或减少,反扭矩相互抵消,不影响航向,实现稳定俯仰操纵。

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操纵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的桨距增大,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的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同时,操纵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桨距减少,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总升力不变,不影响俯仰,由于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的反扭矩大于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反扭矩,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逆时针转(n),集成螺旋桨直升机顺时针转(s),即向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右转;操纵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的桨距减少,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的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同时,操纵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桨距增大,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总升力不变,不影响俯仰,由于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的反扭矩小于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反扭矩,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顺时针转(s),集成螺旋桨直升机逆时针转(n),即向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左转。

在航向的操纵过程中,由于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升力不相等,产生横滚干扰,通过横滚操纵克服该干扰,实现稳定航向操纵。

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前俯并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前飞,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后仰并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后飞。

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左横滚并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左侧飞,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右横滚并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右侧飞。

图12是本发明由两个4x4矩形集成螺旋桨构成的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第六个实施例的斜轴测图。

在图12中,相同的十六个变距螺旋桨采用三个桨叶,相邻两个螺旋桨的桨叶初始安装相位角是60°,参见图5的下图,图12的上图是构造图、下图是飞行操纵原理图。

机身(8)顶部右边设置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左边设置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分别对应支承一个4x4矩形集成螺旋桨的。

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右边第一纵梁后端(1110)上,右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5)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右边第一纵梁前端(1210)上,右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右边第二纵梁后端(1310)上,右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第二纵向向前支撑臂(1410)上,这是右边4x4矩形集成螺旋桨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部分,在2x2矩形集成螺旋桨部分的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右边第一纵梁后端(1110)上,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的后边安装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在2x2矩形集成螺旋桨部分的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右边第一纵梁前端(1210)上,右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5)的前边安装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6)。

在2x2矩形集成螺旋桨部分的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右边第二纵梁后端(1310)上,右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的后边安装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22),在2x2矩形集成螺旋桨部分的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第二纵向向前支撑臂(1410)上,右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的前边安装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26)。

在2x2矩形集成螺旋桨部分的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右边第三纵梁后端(1510)上,右边的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31)的后边安装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32),在2x2矩形集成螺旋桨部分的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右边第三纵梁前端(1610)上,右边的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35)的前边安装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36)。

在2x2矩形集成螺旋桨部分的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右边第四纵梁后端(1710)上,右边的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41)的后边安装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42),在2x2矩形集成螺旋桨部分的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右边第四纵梁前端(1810)上,右边的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35)的前边安装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46)。

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一纵梁后端(1111)上,左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1)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一纵梁前端(1211)上,左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5)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二纵两后端(1311)上,左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1)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二纵梁前端(1411)上,这是左边4x4矩形集成螺旋桨的2x2矩形集成螺旋桨部分,在2x2矩形集成螺旋桨部分的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一纵梁后端(1111)上,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后边安装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在2x2矩形集成螺旋桨部分的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一纵梁前端(1211)上,左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1)的前边安装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2)。

在2x2矩形集成螺旋桨部分的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二纵两后端(1311)上,左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5)的后边安装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26),在2x2矩形集成螺旋桨部分的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二纵梁前端(1411)上,左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1)的前边安装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22)。

在2x2矩形集成螺旋桨部分的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第三纵梁后端(1321)上,左边的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35)的后边安装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36),在2x2矩形集成螺旋桨部分的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三纵梁前端(1611)上,左边的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31)的前边安装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32)。

在2x2矩形集成螺旋桨部分的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四纵梁后端(1711)上,左边的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45)的后边安装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46),在2x2矩形集成螺旋桨部分的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四纵两前端(1811)上,左边的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41)的前边安装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42)。

左边4x4矩形集成螺旋桨和右边4x4矩形集成螺旋桨内的变距螺旋桨的位置是镜像安装的。

4x4矩形集成螺旋桨内螺旋桨旋转中心的连线是矩形(661),相邻两个螺旋桨的旋转面部分重叠,相邻对角两个螺旋桨的旋转面不重叠。

发动机(1600)驱动总驱动轴(5),驱动方式参见图1的下图和图3的下图,左右两个4x4矩形集成螺旋桨等速转动,左右两个4x4矩形集成螺旋桨横向的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转向相反,机身(8)尾部设置水平尾翼(7)辅助高速水平飞行时操纵俯仰,重心(p)在左右4x4矩形集成螺旋桨的横臂连线和机身(8)的纵向线交点上,机身(8)下设置轮式起落架(9)。

下面说明这种由两个4x4矩形集成螺旋桨构成的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飞行操纵方式:

参见图12的下图,设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顺时针转(s),则右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5)逆时针转(n),右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逆时针转(n),右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顺时针转(s),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逆时针转(n),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22)顺时针转(s),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26)逆时针转(n),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32)逆时针转(n),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36)顺时针转(s),安装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42)顺时针转(s),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46)逆时针转(n)。

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逆时针转(n),左边的第一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1)顺时针转(s),左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5)顺时针转(s),左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1)逆时针转(n),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顺时针转(s),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26)逆时针转(n),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22)顺时针转(s),第三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36)顺时针转(s),第三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32)逆时针转(n),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46)逆时针转(n),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42)顺时针转(s)。

即左边和右边4x4矩形集成螺旋桨的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

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左右两个4x4矩形集成螺旋桨等速转动,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当全部变距螺旋桨的桨距相同时,十六个变距螺旋桨的反扭矩相互抵消,十六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变化不影响航向,当十六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大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垂直上升。

减少发动机(1600)的油门,十六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减少,当十六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等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集成螺旋桨直升机悬停。

继续减少发动机(1600)的油门,十六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减少,当十六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小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垂直下降。

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操纵右边的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45)和右边的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41)的桨距相同的增大,右边的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45)和右边的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41)的升力相同的增大,同时,操纵左边的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41)和左边的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45)的桨距相同的减少,左边的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41)和左边的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45)的升力相同的减少,这样右边的总升力大于左边的总升力,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左横滚;操纵右边的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45)和右边的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41)的桨距相同的减少,右边的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45)和右边的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41)的升力相同的减少,同时,操纵左边的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41)和左边的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45)的桨距相同的增大,左边的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41)和左边的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45)的升力相同的增大,这样左边的总升力大于右边的总升力,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右横滚。

在横滚的操纵过程中,右边的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45)和右边的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41)同步反转,当桨距相同的增大或减少使升力相同的增大或减少,反扭矩相互抵消,不影响航向;左边的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41)和左边的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45)同步反转,当桨距相同的增大或减少使升力相同的增大或减少,反扭矩相互抵消,不影响航向,实现稳定横滚操纵。

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操纵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桨距相同的增大,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升力相同的增大,这样后边的总升力大于前边的总升力,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前俯;操纵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桨距相同的减少,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升力相同的减少,这样后边的总升力小于前边的总升力,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后仰。

在俯仰的操纵过程中,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同步反转,当桨距相同的增大或减少使升力相同的增大或减少,反扭矩相互抵消,不影响航向,实现稳定俯仰操纵。

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操纵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的桨距增大,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的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同时,操纵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桨距减少,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总升力不变,不影响俯仰,由于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的反扭矩大于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反扭矩,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逆时针转(n),集成螺旋桨直升机顺时针转(s),即向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右转;操纵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的桨距减少,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的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同时,操纵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桨距增大,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总升力不变,不影响俯仰,由于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的反扭矩小于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反扭矩,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顺时针转(s),集成螺旋桨直升机逆时针转(n),即向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左转。

在航向的操纵过程中,由于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512)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1516)的升力不相等,产生横滚干扰,通过横滚操纵克服该干扰,实现稳定航向操纵。

由上述说明可知,采用六个变距螺旋桨就可以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横滚、俯仰和航向,由于有多于六个变距螺旋桨,航向操纵也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操纵右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和左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1)的桨距相同的增大,它们的总升力增大、总反扭矩增大(都是逆时针转(n)),同时,操纵右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和左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5)的桨距相同的减少,它们的总升力减少、总反扭矩减少(都是顺时针转(s)),这四个变距螺旋桨螺旋桨的总升力不变,逆时针转(n)的总反扭矩大于顺时针转(s)的总反扭矩,集成螺旋桨直升机顺时针转(s),即向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右转;操纵右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和左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1)的桨距相同的减少,它们的总升力减少、总反扭矩减少(都是逆时针转(n)),同时,操纵右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和左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5)的桨距相同的增大,它们的总升力增大、总反扭矩增大(都是顺时针转(s)),这四个变距螺旋桨螺旋桨的总升力不变,逆时针转(n)的总反扭矩小于顺时针转(s)的总反扭矩,集成螺旋桨直升机逆时针转(n),即向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左转。

在航向的操纵过程中,由于右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和左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1)是中心对称,这两个变距螺旋桨的升力相同的增大或减少,不影响俯仰后横滚;操纵右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和左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5)是中心对称,这两个变距螺旋桨的升力相同的增大或减少,不影响俯仰后横滚,实现稳定航向操纵。

一组变距螺旋桨(右边的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45)、右边的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41)、左边的第四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41)和左边的第四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45))专门负责操纵横滚、一组变距螺旋桨(右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1)、左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1)、右边的第二列向前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25)和左边的第二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25))专门负责操纵航向、另一组变距螺旋桨(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负责专门操纵俯仰。

由于横滚、航向和俯仰各自由专门一组变距螺旋桨操纵,所以横滚操纵、航向操纵和俯仰操纵响应都快。

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前俯并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前飞,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后仰并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后飞。

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左横滚并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左侧飞,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右横滚并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右侧飞。

为了减少前飞时前面变距螺旋桨的下洗气流低后面变距螺旋桨的影响,设置后面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的高度大于前面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的高度。

没有参与俯仰、横滚和航向操纵的一对同步反转变距螺旋桨可以用一对相同直径和桨叶的、相同桨距的定距螺旋桨代替。

图13是本发明由两个三角形集成螺旋桨构成的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第七个实施例的斜轴测图。

在图13中,相同的六个变距螺旋桨采用三个桨叶,相邻两个螺旋桨的桨叶初始安装相位角是60°,参见图5的中图,图13的上图是构造图、下图是飞行操纵原理图。

机身(8)顶部右边设置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左边设置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分别对应支承一个三角形集成螺旋桨的。

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右边第一纵梁后端(1110)上,右边的第二列横向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712)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与第一纵梁后端(1110)的连接点的右边,右边的第三列横向第三竖直分轴第三变距螺旋桨(713)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上的右边的第二列横向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712)的右边。

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一纵梁后端(1111)上,左边的第二列横向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722)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与第一纵向向后支撑臂(1111)的连接点的左边,左边的第三列横向轴第三竖直分轴第三变距螺旋桨(723)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上的左边的第二列横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722)的左边。

左边三角形集成螺旋桨和右边三角形集成螺旋桨的变距螺旋桨的位置是镜像安装的。

三角形集成螺旋桨内螺旋桨旋转中心的连线是三角形(664),相邻两个螺旋桨的旋转面部分重叠,相邻对角两个螺旋桨的旋转面不重叠。

发动机(1600)驱动总驱动轴(5),驱动方式参见图1的下图,图4的上图,左右两个三角形集成螺旋桨等速转动,左右两个三角形集成螺旋桨的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转向相反,机身(8)尾部设置水平尾翼(7)辅助高速水平飞行时操纵俯仰,重心(p)在左右三角形集成螺旋桨的横臂连线和机身(8)的纵向线交点略靠后,参见图13的下图,机身(8)下设置轮式起落架(9)。

下面说明这种由两个三角形集成螺旋桨构成的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飞行操纵方式:

参见图13的下图,设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顺时针转(s),则右边的第二列横向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712)逆时针转(n),右边的第三列横向第三竖直分轴第三变距螺旋桨(713)顺时针转(s)。

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逆时针转(n),左边的第二列横向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722)顺时针转(s),左边的第三列横向轴第三竖直分轴第三变距螺旋桨(723)逆时针转(n)。

即左边三角形集成螺旋桨和右边三角形集成螺旋桨的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

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左右两个三角形集成螺旋桨等速转动,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当全部变距螺旋桨的桨距相同时,六个变距螺旋桨的反扭矩相互抵消,六个变距螺旋桨的升力变化不影响航向,当六个变距螺旋桨的升力大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垂直上升。

减少发动机(1600)的油门,六个变距螺旋桨的升力减少,当六个变距螺旋桨的升力等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集成螺旋桨直升机悬停。

继续减少发动机(1600)的油门,六个变距螺旋桨的升力减少,当六个变距螺旋桨的升力小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垂直下降。

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操纵右边的第二列横向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712)和右边的第三列横向第三竖直分轴第三变距螺旋桨(713)的桨距相同的增大,右边的第二列横向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712)和右边的第三列横向第三竖直分轴第三变距螺旋桨(713)的升力相同的增大,同时,操纵左边的第二列横向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722)和左边的第三列横向轴第三竖直分轴第三变距螺旋桨(723)的桨距相同的减少,左边的第二列横向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722)和左边的第三列横向轴第三竖直分轴第三变距螺旋桨(723)的升力相同的减少,这样右边的总升力大于左边的总升力,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左横滚;操纵右边的第二列横向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712)和右边的第三列横向第三竖直分轴第三变距螺旋桨(713)的桨距相同的减少,右边的第二列横向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712)和右边的第三列横向第三竖直分轴第三变距螺旋桨(713)的升力相同的减少,同时,操纵左边的第二列横向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722)和左边的第三列横向轴第三竖直分轴第三变距螺旋桨(723)的桨距相同的增大,左边的第二列横向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722)和左边的第三列横向轴第三竖直分轴第三变距螺旋桨(723)的升力相同的增大,这样右边的总升力小于左边的总升力,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右横滚。

在横滚的操纵过程中,右边的第二列横向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712)和右边的第三列横向第三竖直分轴第三变距螺旋桨(713)同步反转,当桨距相同的增大或减少使升力相同的增大或减少,反扭矩相互抵消,不影响航向;左边的第二列横向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722)和左边的第三列横向轴第三竖直分轴第三变距螺旋桨(723)同步反转,当桨距相同的增大或减少使升力相同的增大或减少,反扭矩相互抵消,不影响航向,实现稳定横滚操纵。

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操纵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桨距相同的增大,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升力相同的增大,这样后边的总升力大于前边的总升力,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前俯;操纵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桨距相同的减少,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升力相同的减少,这样后边的总升力小于前边的总升力,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后仰。

在俯仰的操纵过程中,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同步反转,当桨距相同的增大或减少使升力相同的增大或减少,反扭矩相互抵消,不影响航向,实现稳定俯仰操纵。

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操纵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的桨距增大,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的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同时,操纵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桨距减少,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总升力不变,不影响俯仰,由于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的反扭矩大于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反扭矩,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顺时针转(s),集成螺旋桨直升机逆时针转(n),即向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左转;操纵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的桨距减少,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的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同时,操纵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桨距增大,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总升力不变,不影响俯仰,由于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的反扭矩小于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反扭矩,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逆时针转(n),集成螺旋桨直升机顺时针转(s),即向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右转。

在航向的操纵过程中,由于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升力不相等,产生横滚干扰,通过横滚操纵克服该干扰,实现稳定航向操纵。

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前俯并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前飞,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后仰并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后飞。

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左横滚并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左侧飞,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右横滚并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右侧飞。

图14是本发明由两个较大三角形集成螺旋桨构成的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第八个实施例的斜轴测图。

在图14中,相同的八个变距螺旋桨采用三个桨叶,相邻两个螺旋桨的桨叶初始安装相位角是60°,参见图5的中图,图14的上图是构造图、下图是飞行操纵原理图。

机身(8)顶部右边设置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左边设置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分别对应支承一个较大三角形集成螺旋桨的。

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右边第一纵梁后端(1110)上,右边的第二列横向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712)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与第一纵梁后端(1110)的连接点的右边,右边的第三列横向第三竖直分轴第三变距螺旋桨(713)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上的右边的第二列横向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712)的右边,右边的第四列横向第四竖直分轴第四变距螺旋桨(714)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上的右边的第三列横向第三竖直分轴第三变距螺旋桨(713)的右边。

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一纵梁后端(1111)上,左边的第二列横向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722)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与第一纵向向后支撑臂(1111)的连接点的左边,左边的第三列横向轴第三竖直分轴第三变距螺旋桨(723)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上的左边的第二列横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722)的左边,左边的第四列横向轴第四竖直分轴第四变距螺旋桨(724)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上的左边的第三列横向轴第三竖直分轴第三变距螺旋桨(723)的左边。

左边较大三角形集成螺旋桨和右边较大三角形集成螺旋桨的变距螺旋桨的位置是镜像安装的。

较大三角形集成螺旋桨内螺旋桨旋转中心的连线是三角形(664),相邻两个螺旋桨的旋转面部分重叠,相邻对角两个螺旋桨的旋转面不重叠。

发动机(1600)驱动总驱动轴(5),驱动方式参见图1的下图,图4的中图,左右两个较大三角形集成螺旋桨等速转动,左右两个较大三角形集成螺旋桨的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转向相反,机身(8)尾部设置水平尾翼(7)辅助高速水平飞行时操纵俯仰,重心(p)在左右较大三角形集成螺旋桨的横臂连线和机身(8)的纵向线交点略靠后,参见图14的下图,机身(8)下设置轮式起落架(9)。

下面说明这种由两个较大三角形集成螺旋桨构成的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飞行操纵方式:

参见图14的下图,设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顺时针转(s),则右边的第二列横向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712)逆时针转(n),右边的第三列横向第三竖直分轴第三变距螺旋桨(713)顺时针转(s),右边的第四列横向第四竖直分轴第四变距螺旋桨(714)逆时针转(n)。

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逆时针转(n),左边的第二列横向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722)顺时针转(s),左边的第三列横向轴第三竖直分轴第三变距螺旋桨(723)逆时针转(n),左边的第四列横向轴第四竖直分轴第四变距螺旋桨(724)顺时针转(s)。

即左边较大三角形集成螺旋桨和右边较大三角形集成螺旋桨的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

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左右两个较大三角形集成螺旋桨等速转动,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当全部变距螺旋桨的桨距相同时,八个变距螺旋桨的反扭矩相互抵消,八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变化不影响航向,当八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大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垂直上升。

减少发动机(1600)的油门,八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减少,当八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等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集成螺旋桨直升机悬停。

继续减少发动机(1600)的油门,八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减少,当八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小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垂直下降。

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操纵右边的第三列横向第三竖直分轴第三变距螺旋桨(713)和右边的第四列横向第四竖直分轴第四变距螺旋桨(714)的桨距相同的增大,右边的第三列横向第三竖直分轴第三变距螺旋桨(713)和右边的第四列横向第四竖直分轴第四变距螺旋桨(714)的升力相同的增大,同时,操纵左边的第三列横向轴第三竖直分轴第三变距螺旋桨(723)和左边的第四列横向轴第四竖直分轴第四变距螺旋桨(724)的桨距相同的减少,左边的第三列横向轴第三竖直分轴第三变距螺旋桨(723)和左边的第四列横向轴第四竖直分轴第四变距螺旋桨(724)的升力相同的减少,这样右边的总升力大于左边的总升力,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左横滚;操纵右边的第三列横向第三竖直分轴第三变距螺旋桨(713)和右边的第四列横向第四竖直分轴第四变距螺旋桨(714)的桨距相同的减少,右边的第三列横向第三竖直分轴第三变距螺旋桨(713)和右边的第四列横向第四竖直分轴第四变距螺旋桨(714)的升力相同的减少,同时,操纵左边的第三列横向轴第三竖直分轴第三变距螺旋桨(723)和左边的第四列横向轴第四竖直分轴第四变距螺旋桨(724)的桨距相同的增大,左边的第三列横向轴第三竖直分轴第三变距螺旋桨(723)和左边的第四列横向轴第四竖直分轴第四变距螺旋桨(724)的升力相同的增大,这样右边的总升力小于左边的总升力,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右横滚。

在横滚的操纵过程中,右边的第三列横向第三竖直分轴第三变距螺旋桨(713)和右边的第四列横向第四竖直分轴第四变距螺旋桨(714)同步反转,当桨距相同的增大或减少使升力相同的增大或减少,反扭矩相互抵消,不影响航向;左边的第三列横向轴第三竖直分轴第三变距螺旋桨(723)和左边的第四列横向轴第四竖直分轴第四变距螺旋桨(724)同步反转,当桨距相同的增大或减少使升力相同的增大或减少,反扭矩相互抵消,不影响航向,实现稳定横滚操纵。

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操纵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桨距相同的增大,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升力相同的增大,这样后边的总升力大于前边的总升力,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前俯;操纵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桨距相同的减少,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升力相同的减少,这样后边的总升力小于前边的总升力,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后仰。

在俯仰的操纵过程中,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同步反转,当桨距相同的增大或减少使升力相同的增大或减少,反扭矩相互抵消,不影响航向,实现稳定俯仰操纵。

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操纵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的桨距增大,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的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同时,操纵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桨距减少,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总升力不变,不影响俯仰,由于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的反扭矩大于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反扭矩,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顺时针转(s),集成螺旋桨直升机逆时针转(n),即向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左转;操纵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的桨距减少,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的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同时,操纵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桨距增大,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总升力不变,不影响俯仰,由于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的反扭矩小于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反扭矩,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逆时针转(n),集成螺旋桨直升机顺时针转(s),即向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右转。

在航向的操纵过程中,由于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升力不相等,产生横滚干扰,通过横滚操纵克服该干扰,实现稳定航向操纵。

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前俯并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前飞,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后仰并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后飞。

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左横滚并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左侧飞,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右横滚并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右侧飞。

在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横滚、俯仰和航向的过程中,不需要改变右边的第二列横向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712)和左边的第二列横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722)的桨距,所以这两个变距螺旋桨可以采用相同直径和桨叶的、相同桨距的定距螺旋桨代替。

图15是本发明由两个更大三角形集成螺旋桨构成的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第九个实施例的斜轴测图。

在图15中,相同的十个变距螺旋桨采用三个桨叶,相邻两个螺旋桨的桨叶初始安装相位角是60°,参见图5的中图,图15的上图是构造图、下图是飞行操纵原理图。

机身(8)顶部右边设置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左边设置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分别对应支承一个更大三角形集成螺旋桨的。

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的右边第一纵梁后端(1110)上,右边的第二列横向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712)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与第一纵梁后端(1110)的连接点的右边,右边的第三列横向第三竖直分轴第三变距螺旋桨(713)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上的右边的第二列横向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712)的右边,右边的第四列横向第四竖直分轴第四变距螺旋桨(714)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上的右边的第三列横向第三竖直分轴第三变距螺旋桨(713)的右边,右边的第五列横向第五竖直分轴第五变距螺旋桨(715)安装在右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0)上的右边的第四列横向第四竖直分轴第四变距螺旋桨(714)的右边。

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的左边第一纵梁后端(1111)上,左边的第二列横向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722)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与第一纵向向后支撑臂(1111)的连接点的左边,左边的第三列横向轴第三竖直分轴第三变距螺旋桨(723)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上的左边的第二列横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722)的左边,左边的第四列横向轴第四竖直分轴第四变距螺旋桨(724)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上的左边的第三列横向轴第三竖直分轴第三变距螺旋桨(723)的左边,左边的第五列横向轴第五竖直分轴第五变距螺旋桨(725)安装在左边鱼骨形横臂和横梁(1011)上的左边的第四列横向轴第四竖直分轴第四变距螺旋桨(724)的左边。

左边更大三角形集成螺旋桨和右边更大三角形集成螺旋桨的变距螺旋桨的位置是镜像安装的。

更大三角形集成螺旋桨内螺旋桨旋转中心的连线是三角形(664),相邻两个螺旋桨的旋转面部分重叠,相邻对角两个螺旋桨的旋转面不重叠。

发动机(1600)驱动总驱动轴(5),驱动方式参见图1的下图,图4的下图,左右两个更大三角形集成螺旋桨等速转动,左右两个更大三角形集成螺旋桨的横向水平公共驱动轴转向相反,机身(8)尾部设置水平尾翼(7)辅助高速水平飞行时操纵俯仰,重心(p)在左右更大三角形集成螺旋桨的横臂连线和机身(8)的纵向线交点略靠后,参见图15的下图,机头设置拉力螺旋桨(1602),拉力螺旋桨(1602)的旋转面与水平面垂直,设置另一个发动机(1601)驱动拉力螺旋桨(1602),机身(8)下设置轮式起落架(9)。

下面说明这种由两个更大三角形集成螺旋桨构成的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飞行操纵方式:

参见图15的下图,设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顺时针转(s),则右边的第二列横向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712)逆时针转(n),右边的第三列横向第三竖直分轴第三变距螺旋桨(713)顺时针转(s),右边的第四列横向第四竖直分轴第四变距螺旋桨(714)逆时针转(n),右边的第五列横向第五竖直分轴第五变距螺旋桨(715)顺时针转(s)。

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逆时针转(n),左边的第二列横向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722)顺时针转(s),左边的第三列横向轴第三竖直分轴第三变距螺旋桨(723)逆时针转(n),左边的第四列横向轴第四竖直分轴第四变距螺旋桨(724)顺时针转(s),左边的第五列横向轴第五竖直分轴第五变距螺旋桨(725)逆时针转(n)。

即左边更大三角形集成螺旋桨和右边更大三角形集成螺旋桨的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

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左右两个更大三角形集成螺旋桨等速转动,任意相邻两个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当全部变距螺旋桨的桨距相同时,十个变距螺旋桨的反扭矩相互抵消,十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变化不影响航向,当十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大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垂直上升。

减少发动机(1600)的油门,十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减少,当十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等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集成螺旋桨直升机悬停。

继续减少发动机(1600)的油门,十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减少,当十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小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垂直下降。

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右边的第四列横向第四竖直分轴第四变距螺旋桨(714)和右边的第五列横向第五竖直分轴第五变距螺旋桨(715)的桨距相同的增大,右边的第四列横向第四竖直分轴第四变距螺旋桨(714)和右边的第五列横向第五竖直分轴第五变距螺旋桨(715)的升力相同的增大,同时,左边的第四列横向轴第四竖直分轴第四变距螺旋桨(724)和左边的第五列横向轴第五竖直分轴第五变距螺旋桨(725)的桨距相同的减少,左边的第四列横向轴第四竖直分轴第四变距螺旋桨(724)和左边的第五列横向轴第五竖直分轴第五变距螺旋桨(725)的升力相同的减少,这样右边的总升力大于左边的总升力,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左横滚;操纵右边的第四列横向第四竖直分轴第四变距螺旋桨(714)和右边的第五列横向第五竖直分轴第五变距螺旋桨(715)的桨距相同的减少,右边的第四列横向第四竖直分轴第四变距螺旋桨(714)和右边的第五列横向第五竖直分轴第五变距螺旋桨(715)的升力相同的减少,同时,左边的第四列横向轴第四竖直分轴第四变距螺旋桨(724)和左边的第五列横向轴第五竖直分轴第五变距螺旋桨(725)的桨距相同的增大,左边的第四列横向轴第四竖直分轴第四变距螺旋桨(724)和左边的第五列横向轴第五竖直分轴第五变距螺旋桨(725)的升力相同的增大,这样右边的总升力小于左边的总升力,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右横滚。

在横滚的操纵过程中,右边的第四列横向第四竖直分轴第四变距螺旋桨(714)和右边的第五列横向第五竖直分轴第五变距螺旋桨(715)同步反转,当桨距相同的增大或减少使升力相同的增大或减少,反扭矩相互抵消,不影响航向;左边的第四列横向轴第四竖直分轴第四变距螺旋桨(724)和左边的第五列横向轴第五竖直分轴第五变距螺旋桨(725)同步反转,当桨距相同的增大或减少使升力相同的增大或减少,反扭矩相互抵消,不影响航向,实现稳定横滚操纵。

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操纵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桨距相同的增大,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升力相同的增大,这样后边的总升力大于前边的总升力,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前俯;操纵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桨距相同的减少,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升力相同的减少,这样后边的总升力小于前边的总升力,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后仰。

在俯仰的操纵过程中,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同步反转,当桨距相同的增大或减少使升力相同的增大或减少,反扭矩相互抵消,不影响航向,实现稳定俯仰操纵。

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操纵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的桨距增大,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的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同时,操纵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桨距减少,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总升力不变,不影响俯仰,由于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的反扭矩大于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反扭矩,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顺时针转(s),集成螺旋桨直升机逆时针转(n),即向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左转;操纵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的桨距减少,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的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同时,操纵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桨距增大,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总升力不变,不影响俯仰,由于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的反扭矩小于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反扭矩,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逆时针转(n),集成螺旋桨直升机顺时针转(s),即向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右转。

在航向的操纵过程中,由于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和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升力不相等,产生横滚干扰,通过横滚操纵克服该干扰,实现稳定航向操纵。

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前俯并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前飞,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后仰并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后飞。

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左横滚并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左侧飞,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右横滚并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右侧飞。

在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横滚、俯仰和航向的过程中,不需要改变右边的第二列横向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712)和左边的第二列横向轴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722)的桨距,所以这两个变距螺旋桨可以采用相同直径和桨叶的、相同桨距(如桨距9)的定距螺旋桨代替。

在操纵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横滚、俯仰和航向的过程中,不需要改变右边的第三列横向第三竖直分轴第三变距螺旋桨(713)和左边的第三列横向轴第三竖直分轴第三变距螺旋桨(723)的桨距,所以这两个变距螺旋桨可以采用相同直径和桨叶的、相同桨距(如桨距8)的定距螺旋桨代替。

这种有拉力螺旋桨(1602)的集成螺旋桨直升机有多种飞行方式:

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开启驱动拉力螺旋桨(1602)的发动机(1601)并加大发动机(1601)的油门,拉力螺旋桨(1602)拉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前飞。

由于水平气流流过转动的旋转面水平的螺旋桨的升力会增加,所以,拉力螺旋桨(1602)拉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前飞时,转速不变的集成螺旋桨产生更多的升力,使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上向前飞行,当达到正常的飞行高度时,为了水平向前飞行,可以减少驱动集成螺旋桨发动机(1600)的油门,使总升力等于集成螺旋桨的重量,拉力螺旋桨(1602)拉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水平向前飞行,减少驱动集成螺旋桨发动机(1600)的功率,驱动集成螺旋桨发动机(1600)在小功率工作状态,节省了能源。

这种有拉力螺旋桨(1602)的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可以象固定翼飞机一样采用滑跑起飞,比垂直起飞减少驱动集成螺旋桨发动机(1600)的功率,节省了能源:

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在跑道,加大发动机(1600)的油门,左右两个更大三角形集成螺旋桨等速转动,十个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增大,但总升力小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在原地不动,驱动集成螺旋桨发动机(1600)在小功率工作状态,开启驱动拉力螺旋桨(1602)的发动机(1601)并加大发动机(1601)的油门,拉力螺旋桨(1602)拉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向前滑跑,由于水平气流流过转动的旋转面水平的螺旋桨的升力会增加,左右两个更大三角形集成螺旋桨的升力增加,继续加大拉力螺旋桨(1602)的发动机(1601)的油门,集成螺旋桨直升机加速向前滑跑,左右两个更大三角形集成螺旋桨的升力继续增加,当总升力大于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集成螺旋桨直升机离开地面,完成起飞。

为了减少前飞时前面变距螺旋桨的下洗气流低后面变距螺旋桨的影响,设置后面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的高度大于前面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的高度。

设置右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511)的旋转面的高度大于右边的第二列横向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712)的旋转面的高度。

设置左边的第一列向后纵向轴第一竖直分轴第一变距螺旋桨(1515)的旋转面的高度大于左边的第二列横向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722)的旋转面的高度。

设置右边的第二列横向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712)、右边的第三列横向第三竖直分轴第三变距螺旋桨(713)、右边的第四列横向第四竖直分轴第四变距螺旋桨(714),右边的第五列横向第五竖直分轴第五变距螺旋桨(715)的旋转面的高度相同,或者,设置右边的第二列横向第二竖直分轴第二变距螺旋桨(712)的旋转面的高度大于右边的第三列横向第三竖直分轴第三变距螺旋桨(713)的旋转面的高度大于右边的第四列横向第四竖直分轴第四变距螺旋桨(714)的旋转面的高度大于右边的第五列横向第五竖直分轴第五变距螺旋桨(715)的旋转面的高度。以减少集成螺旋桨直升机侧飞时螺旋桨下洗气流的相互影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