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罐脱水自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40285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罐脱水自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罐脱水技术,具体说属于油罐实现二次脱水的自动控制装置。目前一般油品储存在油罐中,油品中含有一定的水份,经一定的时间,水份沉殿于油罐下部,一般采用人工方法排除油罐中的水份,在排水过程中,常带部分油品流失,一定程度上造成能源损耗,对环境带来污染。同时人工脱水工作量大,如不及时脱水,又影响油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罐实现二次脱水,并实施自动控制,保障油品质量,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污染的一种油罐脱水自动控制装置。
为完成该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将储油罐的底部通过手动阀,金属软管,过滤器连接二次脱水罐的上部,二次脱水罐的上部内设置水、油分离板,下部设伴热管和排污口,在二次脱水罐的中部设一浮球,配重块及限位调节板。浮球的一侧设一连杆,该连杆的一端置一磁钢。脱水罐的外侧设一响应杆,响应杆中部设一磁钢。二块磁钢极性相互之间相吸,在响应杆上、下摆动的两终端设二个接近开关。接近开关连接继电器与电磁阀,二次脱水罐底部设一常闭式气动阀门与电磁阀配套。并连一只手动阀,出口处安装一只油水检测器。
本实用新型可及时脱水,增加油罐储存量,确保油品质量。自动控制减小操作者的工作量,减少油品以往由于操作原因而引起一定程度的流失,为节约能源提供良好设备,同时对环境保护起到极大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根据
图1所示,储油罐的底部通过手动阀2,软管3、过滤器4连接二次脱水罐5上部,二次脱水罐5内上部设置一个水油分离板6,油品进入二次脱水罐5,由于水油分离板6的作用,进入的油水混合物由二次脱水罐5四周边壁进入,油品自然上浮,便于油品回流。二次脱水罐5中间由连杆12悬浮装一浮球10,浮球的一端设配重块9,以调整各种油品的密度差。连杆12中部置一限位调节板11。浮球浮在油、水界面之间,当水位提高时,浮球10由于水的密度也相应上升。与浮球10连接的连杆12的另一端设一磁钢13,二次脱水罐5外侧设另一磁钢15,并安装在响应杆17上。二块磁钢13及15极性相同并互相相吸。致使二次脱不罐内的磁钢13由于浮球10上下动作而吸引二次脱水罐外侧的磁钢15及响应杆作相应的动作。响应杆17的一端上、下摆动死点安装二只接近开关14、18、接近开关14、18的电信号通过继电器连接电磁阀20及常闭式气动阀21,常闭式气动阀21并连一只手动阀16。常闭式气动阀21的一端置一只手动阀19,并与二次脱水罐5连接。另一端通过一只油水检测器22至出口23。上述的接近开关14、18主要是通过电磁阀20来控制常闭式气动21开或关。油水检测器22在排水过程中或在常闭气动阀关闭时检测出水口排液是水或是油。如检测排水口排液含有一定比例的油的成分时,该检测器即发出极警并自动关闭常闭气动阀21,上述的二次脱水罐5下部设伴热管7和排污堵头8,其中伴热管7为冬季低温时加温保热用。而排污堵头8用于清洗时排污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储油罐、软管、过滤器、浮球以及阀门组成的油罐脱水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储油罐(1)的底部通过手动阀(2)、软管(3)、过滤器(4)连接二次脱水罐(5)上部,二次脱水罐(5)上部设置水油分离板(6),下部设伴热管(7)和排污口(8),脱水罐(5)中部设一浮球(10)、配重块(9)及限位设节板(11),浮球(10)一侧设连杆(12),连杆(12)的一端置磁钢(13),脱水罐(5),的外侧设响应杆(17),响应杆(17)中部设磁钢(15),二块磁钢(13)和(15)极性相互相吸,在响应杆(17)上下摆动的两终端设二个接近开关(14)和(18),接近开关(14)和(18)连接继电器、电磁阀(20)、常闭式气动阀(21),阀(21)并连接手动阀(16),气动阀(21)的一端置手动阀(19),并与二次脱水罐(5)连接,另一端通过油水检测器(22)通出水口(23)。
专利摘要一种油罐脱水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储油罐底部与二次脱水罐上部连接,二次脱水罐上部设水油分离板,下部设伴热管,排水控制阀中部设浮球,配重块及限位板,浮球一端是连杆及磁钢,二次脱水罐的外侧设同一极性磁钢。由磁性作用,使浮球的动作通过磁钢使响应杆及接近开关发出相应的讯号控制液位排水过程,油水检测器是在脱水自动控制过程中如排液中含有一定油成份时予以报警及自动控制的双重保护。
文档编号B65D88/74GK2403733SQ0021615
公开日2000年11月1日 申请日期2000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0年1月14日
发明者刘加真, 张珊贤 申请人:乐清市银河特种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