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加热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50988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加热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加热容器,其包括一容受器,用于容纳食品和用于容纳一种或多种物质的第一、第二隔层,所述物质通过相对于所述容受器的热交换可以经受一化学或物理变化;和装置,其自动产生所述化学和物理变化,引起所述食品被加热或冷却。
背景技术
长久以来,这种生产食品容器的技术为公众所知在实际容器中将容纳食品或饮料的容受器和混合两种物质的装置结合在一起,所述物质能进行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从而与容受器产生热交换,进而对容受器中的食品进行加热或冷却。
从这个方面上,可以参考1974年申请的专利ES 423862 A(SATO),其描述了一种容器的几个实施例,该容器具有一个容受器来容纳食品例如咖啡、汤、米酒以及类似产品,或者食物例如面条、炖菜等类似物,所述容受器与另外两个互相分隔开的盛有化学剂或化学试剂的隔层分开。所述发明的目的是关于容受器的自加热条件以及使结构简单且易于操作。
就1986年公开的专利FR 2587608 A而言,其涉及一种可以通过两种相邻物质的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来进行自动加热或冷却饮料或食物的贮存器,该专利还公开了一种结构,该结构具有一个将盛有所述物质的两个隔层分开的隔膜,所述隔膜具有易破裂的特性。还公开了各种试剂例如氯化镁/水,硫氰酸钾和硫氰酸钾与氨水中的尿素。
专利US 5255812 A描述了用于罐头或饮料的盖,所述盖包含在一个隔层中,该隔层盛有一种化合物,其与盛在另一隔层的催化剂液体混合时可以释放热量。两个隔层由一个片层分隔开。一个尖锐元件与一个和所述片层相对的凸起柔性壁相连接。施加在所述柔性壁外侧的压力使该尖锐元件移动,从而刺破片层以使催化剂液体流入盛有化合物的隔层。发生化学反应的隔层在罐头内形成了一个凹陷,所以被加热的物品可与所述隔层的外表面部分相接触从而提高了热传递效率。
来自同一公司以及同一申请人的专利ES 2055662A和WO-93/17928公开了一种混合贮存器,一方面包括分别容纳可溶解粉末提取物和水的一容受器和一贮存器,另一方面包括两个容纳进行放热反应的化学试剂的隔层。所述容受器、贮存器和两个隔层都分别由可破裂的片层以及可以从外侧自动破坏各个片层以将所述提取物与水混合的装置分隔开来,从而可获得新鲜保藏的产品,且使所述试剂相接触。用于使该片层破裂的所述装置属于具有一个连在凸起柔性壁上的尖锐元件的类型。容纳该可溶解提取物的贮存器和相应的片层以及破裂装置一起构成了一个子单元,它被扣压(snap)地安装在盛水贮存器的口部,从而当食物混合物形成且被加热后,所述子单元可以被卸掉以使该贮存器可以当作杯子来使用。
专利US 6079405 A描述了一种可将构成一种食品的两种成分在原处混合并加热的容器。对于该食品成分,提供了一种带有开口的水容受器,该开口可以由装有可溶解食物粉末的贮存器封闭。所述容受器和贮存器由一个可破裂的片层隔开。一个尖锐元件与一个直线移动的、波纹密封且带有一个安全环的装置相连,其使得该尖锐元件可以移动并破裂所述片层。该尖锐元件被一个管状件围绕,该管状件也可以刺破片层。在一个实施例中,这个管状件与外部连通且可从中提供获得的食品,在管状件的外端可能附有哺乳瓶奶嘴。在水容受器的下部区域具有容纳相应加热试剂的隔层,其通过一个片层以及破裂该片层的装置来分隔开,该装置包括一个与凸起柔性壁相连的尖锐元件。该水容受器的圆柱形外壁延伸超过该凸起柔性壁,由其边缘确定了一个密封片层的支座,该密封片层为破裂装置的一部分。
在这些现有技术的自加热容器中,关键是要在食品容受器与盛有化学药品的隔层之间有一个连接接缝,以避免可能的渗透或者污染所述食品。防止反应试剂向外泄漏也是很重要的。当该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时,食品容受器与盛有化学药品的隔层之间的接缝必须特别结实,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反应层中的压力可达到大约2到3kg/cm2,温度可上升至140℃。
一般来说,现有技术的自供热容器的一个问题是前述的接缝都相对较脆弱而不能足够保证食品容受器的气密性。该问题主要是由于在构成容器各部分的壁的不同材料之间形成紧密结实的连接有一定的难度。尽管使容器的外壁隔热很方便,隔热是为了当食品由化学物质的反应来加热或冷却时保持最大的热量或冷度,使容器与发生化学反应的隔层所共有的至少一个壁面导热也是很方便的,以便于在反应与食品间传递热量。最终,采用一种塑性的、无毒的、适于食品应用的材料作为容器的外壁隔热材料,而采用一种片层金属材料作为导热材料。
这两种材料不能通过热焊接或者超声波焊接连接到一起,而通常采用的特殊粘合剂不能提供足够牢靠的连接。现有技术还尝试在反应隔层的金属层的外缘旁边,在通过超声波焊接到一起的容器外壁的塑性材料的两个区域之间,挤压或夹封一个带状体。这种连接在冷却过程中相当牢固。然而,在放热反应情况下内侧压力和温度升高时,两种材料的固定基础开始变形并形成泄漏通道,由反应产生的再热蒸汽的压力被释放,更坏的情况是食品容受器被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类型的自加热容器,其在食品容受器的外壁与发生化学反应的隔层壁之间具有一个足够结实且安全的接缝。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通用的、可随意处理的自加热容器,其可被用作一个杯子或者一个奶瓶,其中食品由一种单一的组分或者被使用者混合的两种组分组成,所述组分在使用前以一种气密的方式密封在该容器中。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通用的且部分可再利用的自加热容器,其可被用作一个杯子或者一个奶瓶,其中食物在使用前被保存和/或被使用者加入到容器中。
根据本发明,前述目的通过提供一种自加热容器来实现,该自加热容器包括包括一个用于食品的容受器,和一个容纳一种第一物质的第一隔层,该第一物质可以与容纳在第二隔层内的第二物质反应,或者在暴露于所述第二隔层的环境下发生相变。第一隔层和第二隔层都在其开口处互相背面相接,并由可破裂的片层分隔开,该片层可由刺穿装置从外侧刺破,以使所述第一和第二物质混合并发生化学反应,包括热交换或者所述第一物质带有热交换的相变反应。该容受器和该第一隔层具有至少一个公共的导热壁以便于在其间进行所述的热交换反应。
所述公共导热壁在由食品容受器的隔热壁限定的空间内形成了一个凹陷,从而使所述第一隔层被该容受器环绕且导热壁的外表面与食品相接触。该导热壁其开口靠近周缘附近有一个带状体,该容受器具有与基座件相连的所述隔热壁,该基座件在外周缘附近同样具有一个带状体。如下文具体解释的,所述基座件与隔热壁整体成型,或者具有一个单独的部分通过合适的装置连接到该隔热壁上。在任意一种情况下,隔热壁与所述基座件都使用相同的材料,其可以是塑性材料,例如聚丙烯,可选地带有填充材料例如滑石、硅、木屑或者果壳,而导热壁的材料为金属的层状材料,例如铝合金。
前述导热壁和基座件的外周带状体通过将其背对背放置而相连接,且互相形成折边,从而通过卷边接合形成了一个气密且机械上很牢固的接缝以防止容纳在该容受器中的所述食品被容纳在该第一、第二隔层中的物质污染。为了更安全,在互相背面相接且互为折边的外周带状体之间优选设有一种弹性密封或者粘合胶。对此,该第二隔层具有一个隔热壁,优选用和容受器壁相同的塑性材料制成,其确定了一个外周支座,一个带状体通过例如通过粘合剂或者热焊连接在该支座上靠近该可破片层外周缘的位置处。该第二隔层的隔热壁也具有一个端部周缘,通过焊接(超声波焊接或热焊,例如激光)与连到容受器上的所述基座件的周缘背面相接。可破片层的所述外周带状体搁在该导热壁的外周带状体的一部分上。
因此,容纳第一化学物质的第一隔层与容纳食品的容受器之间的密封由所述折边接缝机械连接来保证,其可选地用弹性密封或者粘合剂材料来进行加强,而第二隔层与外部之间的密封由容受器和第二隔层地隔热壁的所述焊接凸缘来保证。


从下文对仅作为示例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以及参照附图,这些以及其它优点和特征将变得更明显,附图中图1为根据一个基础实施例的、可用作一个可丢弃杯子或茶杯的本发明自加热容器的侧剖图;图2是图1中细节II的放大视图,表示出了不同材料间的一个气密接缝;图3是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本发明自加热容器的一个侧剖图,该实施例包括从两个隔层中保存食物的装置,且其可用作一个可丢弃杯子或茶杯;图4是图3细节的放大视图,表示了刺穿装置是如何起作用的;图5是类似于图3所示的自加热容器的侧剖图,其还可被用作一个可丢弃奶瓶;图6和7是表示了图5容器中奶嘴组件的详细侧视图;图8是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本发明自加热容器的一个侧剖图,该实施例可被用作一个部分再利用的奶瓶或者用作一个可再利用的杯子或茶杯;图9是图8中细节IX的放大视图,表示了在不同材料间的气密接缝以及容器中可再利用部分的可拆卸连接。
具体实施例方式
首先,参照图1,其示出了本发明自加热容器的一个基础实施例。
自加热容器包括一个用于食品例如饮料或者液体基食物的容受器1。在容受器1的下部有一个具有第一物质的第一隔层5,该第一物质可与第二隔层6中的第二物质发生反应,或者在暴露于所述第二隔层6的环境下发生相变,下文将对其进行解释。所述第一隔层5和第二隔层6在其开口处互相背面相接,且由可破裂的片层7(例如可塑性铝)分隔开,片层7可由刺穿装置8从外侧刺破,以使所述第一和第二物质混合并进行化学反应,包括热交换。容受器1和隔层5具有一个公共的导热壁9以便于在其间进行热交换。所述导热壁9在由容受器1的外隔热壁11限定的空间内形成了一个凹陷,从而使第一隔层5被容受器1环绕,并使食品与所述导热壁9相接触,导热壁9在其外缘处具有一个带状体10。所述容受器1的隔热壁11与基座件39相连(还参见图2),该基座件是由同样的隔热材料制成且也在外缘处具有一个带状体12。导热壁9和隔热壁11的这两个前述外周带状体10、12互相背面相接,且互相形成折边,通过这种卷边接合形成了一个气密且机械上很牢固的接缝从而可防止污染所述容受器中的所述食品。
这种接缝是本发明的一个关键特征并且是所有图示实施例所共有的特征。为了进一步增强这种接缝,可选的可采用一种弹性密封与之结合(图中未示),或者在互相背面相接且互为折边的外周带状体10、12之间采用粘合胶。
第二隔层6具有一个隔热壁13,其确定了一个外周支座14,所述可破片层7通过一个靠近其外周缘的带状体附在其上。所述隔热壁13包括一个端部周缘16,通过焊接与所述基座件39的周缘17背面相接,从而与容受器1相连。可破片层7的所述外周带状体的自由面搁在导热壁9外周带状体10的一部分上。尽管由反应产生的在隔层5内的压力可以逸入容纳卷边接缝10、12的环形空间45中,但所述压力还是被焊接凸缘16、17保留住从而没有化学物质外泄。
为了使可破片层7方便地从外侧破裂,设置了常规类型的所述刺穿装置8,其具有一个连在与可破片层7相对的凸起柔性壁19上的刺穿件18。所述凸起柔性壁19尽可能靠近可破片层17延伸。所述凸起柔性壁19可以由外侧压力产生变形,从而移动刺穿件18来刺破所述可破片层7。本发明的一个特征是该刺穿件18的形状类似一个中空管体且具有一个斜的刺穿端47。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隔热壁11与基座件39整体成型且容纳在容受器1内的食品以一种气密的方式密封,例如,通过一个可拆卸的密封片46。当通过刺穿件8刺破可破片层7来使食品被加热或冷却时,且当移走密封片46时,容受器1可以用作一个常规的可丢弃杯子或茶杯。第二隔层6的侧壁13延伸过凸起柔性壁19并形成了一个由片层36例如塑性纸封闭的开口,该片层沿其外周与所述开口边缘相接并充当所述凸起柔性壁19的入口密封装置。
图3表示本发明容器的另一实施例,其中隔热壁11也可以与基座件39整体成型,尽管此容器还包括一个容纳一种通常为粉末状或者颗粒状组分的贮存器2,该组分可以与容受器1中的食品混合以制成例如咖啡、一种泡制饮料、奶昔或者类似物。所述贮存器2和容受器1互相背面相接且由片层3来分隔开,该片层可由刺穿装置4从外部刺破以使所述可混合组分与食品混合。这些刺穿装置为前述类型,包括一个连在凸起柔性壁24上的刺穿件23,与可破片层3相对,所述刺穿件23尽可能的延伸至可破片层3的附近。还是关于这些刺穿装置4,刺穿件23的形状类似于一种中空管体且具有一个斜的刺穿件25。然而,此刺穿件23的所述中空管体通过凸起柔性壁24与贮存器2的外部相连通,从而其可构成一个管道或导管来供应所述食品与混合组分的混合物。还设置了可卸的盖装置,例如塞子48,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管道的外部开口。刺穿件23的中空管体还在其侧壁上设有纵向开口26,从而为混合组分从贮存器2到容受器1提供一个通道,并为食品与混合组分的混合物从容受器1到刺穿件23的中空管体提供一个通道。图4示出了刺穿装置4的柔性壁24在弯曲位置时的状态,还示出了开口26是如何操作形成混合组分从贮存器2到容受器1的通道的。可破片层3与可破片层7类似,优选由敷金属纸制成。
贮存器2具有一个壁20,其优选由与壁11相同的隔热材料制成,该壁确定了一个圆周支座21,在该支座上靠近所述可破片层3的外周缘处附有一个带状体。因此,贮存器2、可破片层3和刺穿装置4组成了一个由可释放连接装置连接在容受器1上的子单元31。通过这种方式,当所述连接装置连上时,所述子单元31充当了容受器1的一个气密盖,当所述连接装置被释放然后除去子单元31时容受器1在顶部打开以充当一个杯子。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所述可释放连接装置包括互补螺纹32、33,其分别布置在子单元31的圆柱端上和容受器1的隔热壁11上。所述贮存器2的侧壁20延伸超过柔性凸起壁24并确定了一个可由片层37例如塑性纸封闭的开口,该片层沿其外周与所述开口边缘相接且充当所述柔性壁24的一个入口密封装置。
图5所示实施例除了此处所述的刺穿件23的中空管体外,与图3所示实施例完全相同,该中空管体优选为圆柱形,具有一个从凸起柔性壁24上略微伸出的端部27,该端部上,一个环28被扣压地安装(参见图6和图7),其为奶嘴29提供了一个扣环支座,该奶嘴在使用之前位于环28上的一个第一位置,容纳在中空管体内并朝向管体内部,在使用位置时处于环28的一个第二位置(图7),即从中空管体的所述端部27向外伸出。一个可折断安装在环28上的盖30可以密封管体23并将所述奶嘴29在使用之前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上。因此,该容器整体构成一个单独使用的可丢弃的奶瓶。
然而在此,如图3所示实施例,可释放连接装置可以使子单元31从容受器1上分离,因此该容器还可以被用作一个杯子或茶杯。在图5所示实施例中,所述可释放连接装置包括一个撕离条34,该撕离条连在位于容受器1的隔热壁11外周的弱化线15上,靠近容受器1的上边缘。所述撕离条34端部设有一个撕离片22,当向外拉该撕离片时可使所述弱化线15被撕开从而使子单元31从容受器1上分离。显然在各种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结合到一起,例如图5中的可丢弃奶瓶可以使用图3中所示可丢弃杯子中的可释放螺纹连接装置。
图8和图9表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其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它在隔热壁11与基座39之间具有可释放连接装置,使得容受器1可以从由第一、第二隔层5、6以及刺穿装置8和基座件39组成的子单元42上分离。归功于这种布置,容受器1可以被再利用(该示例中为一个奶瓶),而所述子单元42是可丢弃的且可以用一个新的替换,其可被认为是一种消耗品。优选地,如更具体的图9所示,所述可释放连接装置包括互补螺纹40、41,该螺纹分别布置在子单元42的基座件39圆柱端上和容受器1的隔热壁11上。因此,基座件39采用带有所述带状体12的环形件外形,该带状体通过折边连在隔层5壁面9的带状体10上,而凸缘17通过焊接与第二隔层6壁面13的凸缘16相连,所述带有螺纹40的圆柱端可从所述凸缘17上伸出。
在容受器1的另一端,即顶端,螺纹连接有一个盖子43,其具有一个扣环来支撑用来供应食品的奶嘴44。然而,在此实施例中,食品被预先准备好,然后在被加热前由使用者加入容受器1中。其优点在于每个使用者都可以准备她喜欢的适当食品,即婴儿在不同成长阶段所需的各种食品,而无需在每次喂食后扔掉奶瓶。因此,盖43和奶嘴44与容受器1一样都可以被再利用。
下文将对一些特征进行描述,尽管其在图5中已经被示出了,这些特征可以应用在任意图示实施例中。因此,图5所示的本发明自加热容器包括一个测温装置35,其为扁平的,类似于一个带状体,并连接在容受器1的隔热壁11的外侧上。该测温装置35通过改变其色调来表示温度的变化,从而可以给出容受器1所盛食品的温度的一个简单的标示。另一方面,在第二隔层5的外壁上设有一个安全阀,其由一个特定的弱化区域49组成,当内部压力超过5kg/cm2时该阀可以形成释放通道。这种结构提供了一个安全装置以防止可能的小爆炸,当隔层5和/或隔层6由于在化学物质发生反应期间产生的压力过大而突然破裂时会发生这种小爆炸。
如上文所述,本发明容器可以加热或冷却容纳在容受器1中的食品。
对于加热功能,从经济以及高效的角度考虑,优选的反应过程包括一个盛在第一隔层5中作为第一物质的氧化钙(CaO)和盛在第二隔层6中作为第二物质的水(H2O),其反应放热以产生足够的能量来加热容受器1中的食品。优选地,氧化钙为压实颗粒状,其颗粒尺寸的平均直径约为6至9mm左右,且优选具有一种催化剂混合在其内从而可抑制反应活性。
对于冷却功能,容纳在第一隔层内的所述第一物质是一种低沸点液体例如液态醚,而第二隔层6提供的环境为大约4mm汞柱的低压。当醚暴露在所述环境之下时,醚吸收热量从液态转变为汽相,在这个过程中吸收了足够的热量从而可以冷却容受器1中的食品。优选地,在第二隔层6内侧有一个由吸收性材料例如脱水碳制成的膜(未示),用来吸收醚蒸汽以延迟相变速度。
权利要求
1.自加热容器,其包括一用于食品的容受器(1)、和一容纳第一物质的第一隔层(5),该第一物质可以与容纳在一第二隔层(6)内的第二物质反应,或者在暴露于所述第二隔层(6)的环境下发生相变,其中第一隔层(5)和第二隔层(6)都在其开口处互相背面相接,并由一可破裂的片层(7)分隔开,该片层可由刺穿装置(8)从外侧刺破,以产生具有热交换功能的所述第一和第二物质混合并发生化学反应,或者产生具有热交换功能的所述第一物质的相变,所述容受器(1)和所述第一隔层(5)具有至少一个公共的导热壁(9),以便于在其间进行所述的热交换,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壁(9)在其开口周缘附近具有一个带状体(10),并且所述容受器(1)具有与一基座件(39)相连的一外侧隔热壁(11),所述基座件在外周缘附近同样配有一带状体(12),所述外周带状体(10、12)通过将其背对背放置而相连接,且互相形成折边,从而通过卷边接合形成一个气密的且机械上很牢固的接缝,以防止容纳在所述容受器(1)中的所述食品被容纳在所述第一、第二隔层(5、6)中的物质污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在互相背面相接且互为折边的外周带状体(10、12)之间具有一种弹性密封或者粘合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壁(9)在由所述隔热壁(11)限定的空间内形成一凹陷,从而使所述第一隔层(5)被所述容受器(1)环绕。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层(6)具有一隔热壁(13),其形成一外周支座(14),一带状体连接在所述支座上靠近所述可破片层(7)外周缘的位置处;和一端部周缘(16),其通过焊接与连到所述容受器(1)上的所述基座件(39)的周缘(17)背面相接,使所述可破片层(7)的所述外周带状体搁在所述导热壁(9)的外周带状体(10)的一部分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刺穿装置(8)具有一连在与所述可破片层(7)相对的凸起柔性壁(19)上的刺穿件(18),其中所述刺穿件(18)尽可能地延伸至所述可破片层(17)的附近,所述凸起柔性壁(19)可以由外侧压力产生变形,从而移动所述刺穿件(18)来刺破所述可破片层(7)。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壁(11)与所述基座件(39)整体成型;且所述容器包括一用于容纳可与所述食品混合的组分的贮物器(2),其中所述贮物器(2)和所述容受器(1)互相背面相接且由一片层(3)来分隔开,该片层可由刺穿装置(4)从外侧刺破,以使所述可混合组分与食品混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贮物器(2)具有一壁(20),所述壁(20)形成一圆周支座(21),在所述支座上靠近所述可破片层(3)的外周缘处连接有一带状体;和一刺穿件(23),其连在与所述可破片层(3)相对的凸起柔性壁(24)上,其中所述刺穿件(23)尽可能的延伸至所述可破片层(3)的附近,所述凸起柔性壁(24)可以由外侧压力产生变形,从而移动所述刺穿件(23)来刺破所述可破片层(3),所述刺穿件(23)和所述凸起柔性壁(24)构成所述刺穿装置(4)。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刺穿件(23)包括一中空管体和一斜的刺穿端(25)。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刺穿件(23)的中空管体通过所述凸起柔性壁(24)与所述贮存器(2)的外部相连通,从而其可构成一管道来供应所述食品与混合组分的混合物,还为所述管道的外侧开口设置可卸的盖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刺穿件(23)的中空管体还在其侧壁上具有至少一纵向开口(26),从而为混合组分从所述贮存器(2)到所述容受器(1)提供一通道,并为食品与混合组分的混合物从所述容受器(1)到所述中空管体提供一通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刺穿件(23)的所述中空管体为圆柱形且具有一从凸起柔性壁(24)上略微伸出的端部(27),该端部上,一环(28)被扣压地安装,其为一奶嘴(29)提供了一扣环支座,所述奶嘴在使用之前位于所述环(28)上的一第一位置,且容纳在所述中空管体内并朝向所述中空管体内部,在使用位置时,所述奶嘴处于所述环(28)的一第二位置,从所述中空管体的所述端部(27)向外伸出,所述容器整体构成一可单独使用的奶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包括一被扣压安装在所述环(28)上的盖(30),以密封所述中空管体并在使用前在所述第一位置上保持所述奶嘴(29)。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贮存器(2)、所述可破片层(3)和所述剌穿装置(4)组成一个由可释放连接装置连接在所述容受器(1)上的子单元(31),从而当所述连接装置连接上时,所述子单元(31)可充当所述容受器(1)的一密封装置,当所述连接装置被释放并移去所述子单元(31)时,所述容受器(1)在顶部打开,以充当一杯子。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释放连接装置包括互补螺纹(32、33),其分别布置在所述子单元(31)的圆柱端上和所述容受器(1)的隔热壁(11)上,并配有一密封装置。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释放连接装置包括一撕离条(34),所述撕离条连在位于所述容受器(1)的隔热壁(11)外周的弱化线15上,靠近所述容受器(1)的上边缘,其中所述撕离条(34)端部设有一个撕离片(22),当向外拉所述撕离片时可使所述弱化线(15)被撕开从而使所述子单元(31)从所述容受器(1)上分离。
1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在一隔热壁(11)与一基座件(39)之间具有所述可释放连接装置,使得所述容受器(1)可以被再利用,而所述第一、第二隔层(5、6)、刺穿装置(8)和基座件(39)组成的子单元(42)可以单独使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释放连接装置包括互补螺纹(40、41),所述螺纹分别布置在所述子单元(42)的基座件(39)的圆柱端上和所述容受器(1)的隔热壁(11)上。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包括一螺纹连接在所述容受器(1)顶端的盖子(43),所述盖子(43)配有一奶嘴(44)用的扣环支座,所述奶嘴(44)用于供应食品,其中食品被使用者预先加入所述容受器(1)中,通过所述奶嘴(44),所述盖(43)和奶嘴(44)也可以被再利用。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包括一平直的测温装置(35),类似于一条带,其连接在所述容受器(1)的隔热壁(11)的外侧上,所述测温装置(35)通过改变其色调来表示温度的变化。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层(6)的外壁包括一安全阀,其由一特定的弱化区域(49)构成,当内部压力超过5kg/cm2时,所述安全阀可以形成释放通道。
2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层(6)的侧壁延伸过凸起柔性壁(19)并形成一个由一片层(36)例如塑化纸封闭的开口,所述片层沿其外周与所述开口边缘相接并充当所述凸起柔性壁(19)的入口密封装置。
2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贮存器(2)的侧壁延伸超过所述柔性凸起壁(24)并形成一可由一片层(37)例如塑性纸封闭的开口,所述片层沿其外周与所述开口边缘相接且充当所述柔性壁(24)的一入口密封装置。
2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刺穿件(18)包括一中空管体且和一斜的刺穿端(47)。
24.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破片层(3、7)由敷金属纸制成。
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质是氧化钙(CaO),而所述第二物质是水(H2O),其反应放热以加热所述容受器(1)中的食品。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钙由粉状物质以颗粒形式压实,或者通过研磨得到,其颗粒尺寸的平均直径为大约6mm到大约9mm以抑制反应活性。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实颗粒还具有一种催化剂混合在其内。
2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质是一种低沸点液体,而第二隔层(6)提供的环境为大约4mm汞柱的低压,当醚暴露在所述环境之下时,醚吸收热量从液态转变为汽相,从而冷却容受器(1)中的食品。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在第二隔层(6)内侧有一由吸收性材料例如脱水碳制成的膜,用来吸收醚蒸汽以延迟相变速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加热容器,包括一个用于食品的容受器(1),和一个容纳一种第一物质的第一隔层(5),该第一物质可以与容纳在第二隔层(6)内的第二物质反应,或者在暴露于所述第二隔层(6)的环境下发生相变。上述两个隔层(5、6)通过其口部互相邻接,并由一个片层(7)装置分隔开,该片层可由刺穿装置(8)从外侧剌破。容受器(1)和第一隔层(5)共用至少一个导热壁(9)。此外,所述导热壁(9)在其开口附近具有一个带状体(10),容受器(1)具有一个与基座件(39)相连的外侧隔热壁(11),该基座件在外周缘附近具有一个带状体(12)。前述外周折边带状体(10、12)互相邻接,从而通过卷边构成一个密封的、牢固的接缝。
文档编号B65D81/32GK1622905SQ02828628
公开日2005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28日
发明者伊西德罗·赫内斯卡·罗梅乌 申请人:伊西德罗·赫内斯卡·罗梅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