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07290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有两个供给机构及输送路径的成像装置。
现有技术参照


现有的成像装置。图10是现有的成像装置的剖视图,图11是图10中的第一输送路径与第二输送路径的汇合部A的放大图。现有的成像装置中,第一供给单元4仅将叠置在成像装置主体1侧的第一供给口3处的记录片材中的最上部的记录片材分离出来,经第一输送路径7,通过输送导向件9的下面,向成像部5输送。输送到成像部5的记录片材经成像部5在记录片材的纸面上转印图像,定影单元6使图像定影,之后排出成像装置主体1以外。或者,从选择单元2供给的记录片材经第二输送路径8,在成像装置的成像部5之前,与主体的第一输送路径7合流,以下同样地经成像部5在记录片材的纸面上转印图像,定影单元6使图像定影,之后排出成像装置主体1以外。
如图11所示,在第一输送路径7与第二输送路径8的汇合部A处,通过第一输送路径7的记录片材不接触输送导向件9地通过输送导向件9的下面,并被输送到成像部5,输送导向件9将通过第二输送路径8的记录片材的前端输送方向切换到朝向成像部5的方向。
但是,上述现有的成像装置在第二输送路径与第一输送路径的汇合部处设置固定式的输送导向部件,从第一供给口或第二供给口供给的记录片材卡纸时,存在进行卡纸处理时,输送导向件会切断卡住的记录片材的问题。
而且,经第二输送路径输送的记录片材的后端通过第一输送路径与第二输送路径的汇合部时,由于穿过汇合部顶点的瞬间,记录片材的后端与输送导向件发生冲突,因此存在会产生纸张撞击声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像装置,该装置不会损坏卡住的记录片材,可容易地处理,并可减轻记录片材后端穿过输送路径的汇合部时的纸张撞击声。
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具有在记录片材上形成图像的成像机构、用于向前述成像机构输送记录片材的第一输送路径、用于向前述成像机构输送记录片材的第二输送路径、在前述第二输送路径与前述第一输送路径汇合的汇合部处可转动地被支撑,将输送的记录片材导向前述成像机构的导向部件,前述导向部件被从前述第二输送路径输送的记录片材推着转动时,前述导向部件的转动受到前述成像机构的限制。

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说明记录片材在第一输送路径中的输送情况的图。
图3是说明记录片材在第二输送路径中的输送情况的图。
图4是卡纸处理时的概念图。
图5是输送导向件的立体图。
图6是说明记录片材在第二实施例的第一输送路径中的输送情况的图。
图7是说明记录片材在第二输送路径中的输送情况的图。
图8是卡纸处理时的概念图。
图9是说明记录片材在第三实施例的第一输送路径及第二输送路径中的输送情况的图。
图10是现有例子的成像装置的剖视图。
图11是现有例子的输送路径的汇合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图1是本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成像装置由成像装置主体1和可卸下地装在成像装置主体1下部的选装单元2构成。
本实施例具有从第一供给机构向成像部5输送记录片材P的第一输送路径7,和从图中未示出的第二供给机构向成像部5输送记录片材P的第二输送路径8,在两个输送路径7、8所成角度不到90度地构成的汇合部A处,第二输送路径8与第一输送路径7汇合。构成第一输送路径7的一部分的输送导向件10覆盖在第二输送路径8的上方地设置在该汇合部A处。
如图2及图5所示,输送导向件10由板状的主体10a和形成在其后部两端的立片10b构成,立片10b上开设有小孔,该孔构成输送导向件10的旋转中心11。由此,如图2所示,第一输送路径7由上导向件和下导向件形成,但输送导向件10在汇合部A处,构成第一输送路径7的上导向件的一部分。设置该输送导向件10,使得形成在立片10b上的旋转中心11位于记录片材P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以图中未示出的装置主体侧的销子为枢轴地支撑旋转中心11。记录片材P没有在第一输送路径7及第二输送路径8中移动时,输送导向件10由于自重,板状主体10a的前端落在第一输送路径7的下导向件上,关闭第一输送路径7及第二输送路径8(参照图2(a))。
输送导向件10形成以旋转中心11为中心、可120度前后转动的构造。因此,如图2所示,虽然在装有成像部(处理盒)5的状态下,不允许大角度旋转,但是从装置主体上拆下成像部5时,允许导向部件10大角度旋转,从而可打开汇合部A的第一输送路径7。
第一供给机构,即第一供给单元4(分离辊)仅将叠置在成像装置主体1侧的第一供给口3处的记录片材P中最上部的记录片材P分离出来,并由输送辊对21送出。该记录片材P进而通过第一输送路径7,抬起关闭第一输送路径7的导向部件,即输送导向件10,同时通过该输送导向件10的下面,向成像机构,即成像部5输送。输送到成像部5的记录片材P被成像部5的感光鼓5a与转印辊22夹住,由感光鼓5a在记录片材P的纸面上转印图像,经定影单元6使图像定影,之后排出成像装置主体1以外。
从选择单元2的第二供给机构,即第二供给单元16供给的记录片材P通过第二输送路径8送至成像部5。该记录片材P的前端P1接触输送导向件10的下面,在成像装置的成像部5之前的汇合部A处,输送方向朝向成像部5的方向,与主体的第一输送路径7汇合后,下面同样地由成像部5在记录片材P的纸面上转印图像,经定影单元6使图像定影,之后排出成像装置主体1以外。
图2(a)示出了经第一供给口3供给的记录片材接触到输送导向件10为止的状态,图2(b)示出了通过第一供给口3供给的记录片材使输送导向件10转动的状态。图3(a)示出了通过第二输送路径输送的记录片材接触到输送导向件10为止的状态,图3(b)示出了从第二输送路径输送的记录片材使输送导向件10转动的状态。图2(b)及图3(b)示出了输送导向件10的转动受到成像部5的限制的状态。
如图2、图3所示,设置输送导向件10,使得以成像装置主体1的两端部(参照图5)及设在第一输送路径7上方的旋转中心11为中心地转动。从而,如图2(a)、图3(a)所示,通过第一输送路径7或第二输送路径8输送的记录片材P的前端P1开始顶在输送导向件10上。此时,以旋转中心11为枢轴支撑的输送导向件10在记录片材P的前端P1的冲击作用下,向上方移动,冲击得到缓冲,在输送导向件10移动的空间内,记录片材P形成环形,进而借助于输送导向件10的引导,记录片材P的前端P1被导向成像部5的方向。此后,如图2(b)、图3(b)所示,记录片材的输送力使输送导向件10转动,直到抵住成像部5为止,从而将记录片材向成像部5输送。
当产生图4所示的卡纸时,将形成处理盒的成像部5从成像装置主体1上取下,在输送导向件10的上方形成空间,使输送导向件10以旋转中心11为中心地转动,这样可打开第一输送路径7。由于输送导向件10的移动使汇合部A露出,因此可容易地除去卡住的记录片材P。
这样,由于输送导向件10可转动,所以记录片材发生卡纸时,取出形成处理盒的成像部5,并使输送导向件10转动,较大地打开,可不损坏卡住的记录片材,容易地进行卡纸处理。而且,由于记录片材的前端顶在输送导向件10上,使输送导向件10转动,因此记录片材形成环形,输送导向件10起到简易的校正快门的作用,可提高打印精度(斜向行进等)。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第二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重复的部分用同一符号表示,且不再详细说明。
图6是说明记录片材在第一输送路径中的输送情况的图,图7(a)、(b)是说明记录片材在第二输送路径中的输送情况的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成像装置设有形成第一输送路径7的下导向件的输送导向件12,代替了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形成第一输送路径7的上导向件的输送导向件10。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路径7构成通过导向部件,即输送导向件12上面的路径,设置输送导向件12,使其堵塞第二输送路径8与第一输送路径7的汇合部A。进而,构成输送导向件12,使其以旋转中心13为中心地转动,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图5同样的,旋转中心13设置在最大纸张尺寸的两外侧。
如图7(a)、(b)所示,记录片材顶在输送导向件12上,将输送导向件12向上方抬起,从而通过输送导向件12下面的第二输送路径8输送的记录片材形成环形。由此,记录片材的输送力使输送导向件12以旋转中心13为旋转轴地转动,直到抵住成像部5为止,之后从汇合部A后退,以确保输送路径。
如图8所示,取下形成处理盒的成像部5,使输送导向件12可较大地转动。
如上所述,记录片材通过输送导向件12之上,由于第一输送路径7中没有构成从第一供给口3到成像部5之间的形成卡纸原因的阶梯或裂口,因此可大幅度降低卡纸的发生频率。
即使万一发生卡纸,只要将形成处理盒的成像部5取出,并使输送导向件10转动,即可打开汇合部A,因此可容易地进行卡纸处理。
由于通过设置输送导向件12,使其堵塞第二输送路径8的开口,并使记录片材通过输送导向件12之上,通过第一输送路径7的记录片材不会顶在与第二输送路径8的汇合点A的阶梯部上,因此可防止第一输送路径7中的汇合部A导致的卡纸。
从第二输送路径8输送的记录片材卡纸时,也要取出形成处理盒的成像部5,使输送导向件12转动,并较大地打开,这样不会损坏卡在第二输送路径8中的记录片材,可容易地进行卡纸处理。而且,记录片材的前端顶在输送导向件12上,并使输送导向件12转动时,由于记录片材形成环形,输送导向件12起到简易的校正快门的作用,因此可提高打印精度(斜向行进等)。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第三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重复的部分用同一符号表示,并不再详细说明。
图9(a)是说明记录片材在本实施例的第一输送路径中的输送情况的图,图9(b)是说明记录片材在第二输送路径中的输送情况的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成像装置设有挠性输送导向件14,代替了不能变形的上述第一实施例的输送导向件10。本实施例中,将OHT片材那样的薄的可弹性变形的片状部件用作导向部件,即输送导向件14,将输送导向件14的旋转中心15设置在尽可能靠近第一输送路径7与第二输送路径8的汇合部A的位置上。
通过第一输送路径7的记录片材与上述第二实施例同样地通过输送导向件14的上面。而且,通过第二输送路径8的记录片材一边抬起输送导向件14,一边输送。由于此时的输送导向件14由前述挠性的可变形的片材部件构成,因此输送导向件14如图9(b)所示地那样,前端抵住成像部5而弯曲变形,形成非常平滑的圆弧状输送路径。因此,通过第二输送路径8的记录片材P沿着弯曲的输送导向件14也弯曲,形成环形。
取出成像部5时的情况图中未示出,但是输送导向件14可与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例同样地较大地在供给口侧打开。
如上所述,记录片材通过输送导向件14的上面,由于第一输送路径7中没有构成从第一供给口3到成像部5之间的形成卡纸原因的阶梯或裂口,因此可大幅度降低卡纸的发生频率。即使万一发生卡纸,只要将形成处理盒的成像部5取出,即可容易地进行卡纸处理。
从第二输送路径8输送的记录片材卡纸时,也要取出形成处理盒的成像部5,使输送导向件14转动,并较大地打开,这样不会损坏卡住的记录片材,可容易地进行卡纸处理。
而且,将OHT片材那样的薄的可弹性变形的片材部件用作输送导向件14,由于输送路径形成连续平滑的圆弧状,因此可减轻记录片材的后端穿过第一输送路径7与第二输送路径8的汇合部A时的纸张撞击声。由于输送导向件14是由片材等轻材质制成的,因此通过第二输送路径8的输送过程中,由于顶在输送导向件14上而引起的卡纸的可能性大幅度降低。
权利要求
1.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在记录片材上形成图像的成像机构、,用于向前述成像机构输送记录片材的第一输送路径,用于向前述成像机构输送记录片材的第二输送路径,在前述第二输送路径与前述第一输送路径汇合的汇合部可转动地被支撑、将输送的记录片材导向前述成像机构的导向部件;前述导向部件被从前述第二输送路径输送的记录片材推着转动时,前述导向部件的转动受到前述成像机构的限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导向部件堵塞前述第一输送路径及前述第二输送路径,从前述第一输送路径及前述第二输送路径输送的记录片材使前述导向部件转动而向成像机构输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记录片材在前述第一输送路径被输送时,前述导向部件在前述汇合部处堵塞前述第二输送路径,将前述导向部件的上面用作第一输送路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导向部件由薄的具有弹性的片材形成,从前述第二输送路径输送的记录片材使前述导向部件转动,该导向部件由于接触前述成像机构而弯曲,形成平滑的输送路径。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成像机构可装卸地设在装置主体上,取下前述成像机构时,前述导向部件可转动而露出前述汇合部。
6.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可自由装卸地设在装置主体上的处理盒、第一供给单元、将前述第一供给单元与处理盒连接的第一输送路径、第二供给单元、连接前述第二供给单元与处理盒的第二输送路径、可转动的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被配置成在前述第一输送路径与前述第二输送路径汇合的汇合部处堵塞住前述第二输送路径;前述导向部件被在前述第二输送路径输送的记录片材推着转动而接触前述处理盒。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导向部件被设置成也堵塞前述第一输送路径,被在前述第一输送路径输送的记录片材推着转动而接触前述处理盒。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导向部件由薄的具有弹性的片材形成,被从前述第二输送路径输送的记录片材推着转动,该导向部件由于接触前述成像机构而弯曲,形成平滑的输送路径。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像装置,该装置不会损坏卡住的记录片材,可容易地处理,并可减轻记录片材后端穿过输送路径的汇合部时的纸张撞击声。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代表性结构如下该成像装置带有供给记录片材的第一供给单元(4)、可装卸地设在成像装置主体(1)下方的第二供给单元(16)、在记录片材上形成图像的成像部(5)、用于从第一供给单元(4)向成像部(5)输送记录片材的第一输送路径(7)、用于从第二供给单元(16)向成像部(5)输送记录片材的第二输送路径(8)、在前述第二输送路径与前述第一输送路径汇合的汇合部,将输送的记录片材导向前述成像机构的导向部件,其特征在于,前述导向部件被枢轴支撑在记录片材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从前述第二输送路径输送的记录片材的接触可使该导向部件转动。
文档编号B65H5/36GK1541924SQ20041005952
公开日2004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27日
发明者根本晶夫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