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07284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板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板盒,尤其是涉及设置在基板盒的基板支承构件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平板显示器等中使用玻璃基板,其制造过程中,为了在工序间搬送、存储玻璃基板等,使用把该玻璃基板以多块积存的状态保持的基板盒。
作为该基板盒,有公开在如下所示的专利文献1等中的构造。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基板盒中采用使从外框架的两侧面向内延伸的长条肋板(基板支承构件)伸出,从基板的两侧支撑基板的结构。
专利文献1特开2001-146295号公报。
但是,由所述的结构形成的基板盒,由于利用长条肋板线状地支承基板,所以为了防止发生玻璃基板的挠曲,而且,避免玻璃基板应力集中化,必须设置多个长条肋板。但是,增加长条肋板的数量,会导致基板盒的重量增加,所以对于希望实现轻量化的基板盒的当前的情况而言,不理想。
另外,在组装由所述结构构成的基板盒时,必须在外框架上一个一个地安装长条肋板。该作业中,因为必须使长条肋板的上下间隔处于一定范围内,所以要有高的安装位置精度。因此,安装基板盒的工序需要很多的时间,成为妨碍削减基板盒的制造成本的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板盒,可以防止基板的挠曲的发生,同时实现基板盒的轻量化,并且可以确保基板支承构件的安装位置的正确性,并可以容易进行组装。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基板盒,是可以从前面侧取放基板,并把所述基板以叠层状态收容的基板盒,其特征在于,具有外框架,和支撑所述基板的、在上下方向以规定的间隔配置多个、并从所述外框架向内延伸设置的基板支承构件,所述基板支承构件由弯曲部件形成,该弯曲构件的一端和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外框架的同一侧。
这样,通过使用弯曲部件作为基板支承构件,可以平面支撑基板。因此,可以消除基板的挠曲变形,同时不需要增加基板支承构件的设置数量,所以不导致基板盒的重量增加,可以稳定地保持基板。
另外,作为所述发明的优选方式,所述外框架具有相向的一对侧部框架,从所述各侧部框架向内设置所述基板支承构件。
根据该构成,在基板向基板盒搬入、搬出方向的侧部侧支撑基板,因而可以开放基板的中央区域。这样可以放入用于搬入、搬出的机械臂等。
另外,作为所述发明的优选方式,所述基板支承构件具有俯视呈大致U形和大致コ形中的任一个形状。通过采用该形状,可以更确实地平面地支撑基板,并且减少对基板的损坏。
另外,作为所述发明的优选方式,在纵方向排列的所述多个基板支承构件由将使用同一部件经过压力加工或者激光加工而冲裁的部件折弯而成的单一的模制品构成。
通过使用经过压力加工或激光加工的弯曲模制品作为基板支承构件,可以得到基于机械加工的加工精度,所以可以很好地维持基板支承构件的上下间尺寸的精度。而且,多个基板支承构件由单一的模制品构成,所以容易安装于外框架,可以大幅度地减少基板盒的组装工时。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基板盒的构成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基板支承构件的结构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基板支承构件的结构的第1放大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基板支承构件的结构的第2放大图。
图中1—基板盒1,101—上框架,102—下框架,104—角部支柱,105a,105b—支撑支柱,106—背面支柱,110—基板支承构件,110A—模制品,118—第1连接框架,119—第2连接框架,111,201—第1支撑框架,112,202—第2支撑框架,113,203—第3支撑框架,114—第1支承板,115—第2支承板,116—第3支承板,117—第4支承板,120,121,122,123—防滑片,140—支撑销,200—基板支承构件,205—固定槽,210—固定板,211—第1开口,212—第2开口,213—固定孔,220—定位槽,222—固定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基板盒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参照图1及图2,对实施方式1中的基板盒1的构成进行说明。而且,图1是表示基板盒1的构成的整体立体图,图2是表示基板支承构件110的结构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基板盒1的构成》首先,参照图1,本实施方式中的基板盒1可以从前面侧进行基板的取放,并以叠层状态收容基板。作为被收容的基板,可举出液晶板中使用的单元基板和其他的平板。
该基板盒1具有上框架101,下框架102,连接上框架101和下框架102的设置在四个拐角处的角部支柱104,在两侧面侧中固定后述的基板支承构件110的支撑支柱105a,105b,及设置在背面侧的背面支柱106。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侧面设置4个(共8个)支撑支柱105a,105b,2个支撑支柱105a,105b作为一组使用。由这些框架及支柱构成基板盒1的外框架。而且,作为各框架及支柱的材料,从轻量化的观点出发而使用铝材。其中的一个例是,该基板盒1的外形尺寸为宽约780mm,进深约483mm,高度约800mm左右。
在2个作为一组使用的支撑支柱105a,105b上设置着用于支撑基板的、在上下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被设置多个并从侧部向内延伸的基板支承构件110。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着40层基板支承构件110,可以收容40块基板。而且,支撑支柱105a,105b在基板箱1的进深方向上被设置2组,可以收容大小不同的2种基板。而且,从防止发生基板的弯曲的观点考虑,在背面支柱106上沿着纵方向设置多个朝向前方的支撑销140。
《基板支承构件110》其次,参考图2说明基板支承构件110的详细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四组支撑支柱105a,105b,以在进深方向上构成2组的方式设置支撑支柱105a,105b。在一组支撑支柱105a,105b上安装着在纵方向上排列有40层基板支承构件110的单一模制品110A。
该模制品110A由对同一部件通过压力加工或激光加工进行冲裁后进行弯曲加工形成的弯曲部件构成。作为材料使用与外框架一样的铝部件等(厚度0.5mm~3.0mm左右)。
模制品110A的具体的构成如图2所示,具有由弯曲部件区域形成的基板支承构件110,连接上下设置的多个基板支承构件110的一端的第1连接框架118,及连接基板支承构件110的另一端的第2连接框架119。
基板支承构件110整体弯曲成コ状,具有连续的第1支撑框架111,第2支撑框架112,和第3支撑框架113。而且,在第1支撑框架111上设置着弯曲而形成的第1及第2支承板114,115,第2支撑框架112上设置同样弯曲而形成的第3支承板116,第3支撑框架113上设置同样弯曲而所形成的第4支承板117。
并且,在第1~第4支承板114~117的上表面,粘贴着用于防止基板滑脱的防滑片120~123。该防滑片120~123例如使用氟化橡胶、合成系的橡胶、PEEK等。
另外,在模制品110A的第1连接框架118向支撑支柱105a的固定和第2连接框架119向支撑支柱105b的固定中采用使用螺丝部件,粘接部件,铆钉等的固定方法。而且,将模制品111A和支撑支柱105a树脂成形时,也可以一体成形该两个部件。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基板盒1,使用弯曲成略コ状的弯曲部件作为基板支承构件110,可以平面地支撑基板。由此,可以防止基板的挠曲,不必增加基板支承构件110的设置数量,所以不会导致增加基板盒1的重量,可以稳定地保持基板。
而且,通过从两侧向内设置基板支承构件110,在基板向基板盒1的搬入、搬出方向的侧部侧支撑基板,可以开放基板的中央区域。这样可以放入用于搬入、搬出的机械臂等。
通过使用经过压力加工或激光加工的弯曲模制品110A作为基板支承构件110,可以得到基于机械加工的加工精度,可以很好地维持基板支承构件110的上下间尺寸的精度。而且,多个基板支承构件110由单一的模制品110A构成,所以容易安装于支撑支柱105a,105b,可以大幅度地减少基板盒的组装工时。
(实施方式2)其次,对实施方式2中的基板盒1的构成进行说明。而且,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基板支承构件200的形态及该基板支承构件200向支撑支柱105a,105b的安装结构。因此,由于基板盒1的外框架的构成相同,在以下说明中,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附加相同的符号,不再进行重复的说明。
《基板支承构件200》参考图3及图4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基板支承构件200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而且,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板支承构件200的结构的第1放大图,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板支承构件200的结构的第2放大图。
该基板支承构件200由弯曲成形为コ状的圆棒构成。作为其材料,使用铝、碳、不锈钢(SUS304)部件等。在本实施方式中,不是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由单一的模制品构成设置在纵方向的基板支承构件,而是各个基板支承构件200分别是单一部件。
基板支承构件200的具体的构成如图3所示,整体被弯曲成コ状,而且具有连续的第1支撑框架201、第2支撑框架202、及第3支撑框架203。
如图4所示,在第1支撑框架201及第3支撑框架203的端部,在整个圆周上设置着固定槽205,该固定槽205用于后面说明的基板支承构件200向支撑支柱105a,105b上的固定。
另一方面,在各支撑支柱105a,105b上,在上下方向上按规定的间隔设置着使第1支撑框架201和第3支撑框架203贯通的固定孔222。而且,在支撑支柱105a,105b的背面,沿着支撑支柱105a,105b的上下方向设置着定位固定板210(后述)的定位槽220。
固定板210设置着由使第1支撑框架201和第3支撑框架203贯通的第1开口211和只嵌入固定槽205中的第2开口212所构成的固定槽213。该固定板210基本上相对于一个支撑支柱设置1个,而且设置着多个(本实施方式中40个)固定孔213。而且,在支撑支柱较长时,也可以把固定板210分割成多个。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基板盒1可以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基板盒1大致一样的效果。而且,如图3所示,在支撑支柱105a,105b上固定基板支承构件200时,通过把全部的基板支承构件200安装于支撑支柱105a,105b,之后使固定板210沿着定位槽220滑动,每个第2开口212嵌合到各框架的固定槽205中,可以容易地进行多个支撑框架的固定。
而且,所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基板支承构件110,200的平面形状采用了弯曲成コ字形状的构件,但如果是U字形状、梯形形状等其它可以平面支承基板的形状,则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形状。
另外,虽然基板支承构件110的剖面是矩形形状,基板支承构件200的剖面是圆形形状,但也可以采用椭圆形状、多边形形状等。
另外,虽然说明了使用经过压力加工或激光加工的弯曲模制品、棒状部件的弯曲模制品作为基板支承构件的情况,但也可以使用由具有与所述各实施方式同等功能的树脂模制品构成的基板支承构件。
因此,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仅仅由上述的实施方式解释,而是根据权利要求范围的记载划定。另外,包含与权利要求范围等同的含意和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根据本发明的基板盒,可以防止发生基板的挠曲,同时可以使基板盒轻量化,而且,可以确保基板支承构件的安装位置的正确性,并可以容易地进行组装。
权利要求
1.一种基板盒,是可以从前面侧取放基板,并且把所述基板以叠层状态收容的基板盒,其特征在于,具有外框架(101,102,103,104,105a,105b),和基板支承构件(110),用于支撑所述基板,在上下方向上按规定的间隔配置多个,并从所述外框架向内延伸设置;其中所述基板支承构件(110)由弯曲部件构成,该弯曲部件的一端和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外框架(101,102,103,104,105a,105b)的同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具有相向的一对侧部框架(105a,105b),从各个所述侧部框架(105a,105b)向内设置所述基板支承构件(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支承构件(110)具有俯视呈大致U形状和大致コ形状中的任一个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盒,其特征在于,在纵方向排列的所述多个基板支承构件(110)由将使用同一部件经过压力加工或者激光加工而冲裁的部件折弯而成的单一模制品(110A)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盒,其特征在于,在纵方向排列的所述多个基板支承构件(110)由将棒状部件折弯而成的模制品(200)构成,所述多个模制品(200)利用共同的固定部件(210)固定在所述外框框架(105a,105b)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板盒,在进深方向上设置着2组支撑支柱(105a,105b)。在一组支撑支柱(105a,105b)上安装着在纵方向上排列有40层的基板支承构件(110)的单一模制品(110A)。该模制品(110A)由对同一部件通过压力加工进行冲裁后实施弯曲加工而形成的弯曲部件构成。这样,可以防止发生基板的挠曲,同时使基板盒轻量化,而且,确保基板支承构件的安装位置的正确性,并可以容易地进行安装。
文档编号B65D85/86GK1572672SQ20041005933
公开日2005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18日
发明者吉田俊雄, 福本广伸, 山本敏, 山中昭浩 申请人:淀川惠德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