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容器的缓冲构件及用于制造该构件的长条状板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5890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装容器的缓冲构件及用于制造该构件的长条状板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新型涉及一种包装容器及其缓冲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增加承靠面积而强化缓冲和保护效果的包装容器的缓冲构件。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的玻璃基板,无论是基板母材、半成品或者是玻璃基板的成品,在搬运的过程中需要包装容器来承载,以利于搬运作业的进行,同时也避免搬运过程中受到碰撞而损坏。过去的包装容器内部会设置以发泡材料制成的缓冲构件,提供吸震或减震的效果,但发泡材料由于必须到达一定的厚度才具有减震的作用,又因体积庞大且形状固定,将造成仓储的一大负担。后来这类的缓冲构件均采用纸质的长板来制成所需的形状。
图1表示一种公知的用于承载玻璃基板的缓冲构件,由纸质的材料制成。图1所示的缓冲构件10分为主框体20和分隔槽30,其中分隔槽30中设置多个分隔板311。使用时在包装容器4的左右各设置一个缓冲构件10,然后将玻璃基板5插入分隔板311间所形成的卡槽312中。
然而,在这样的结构中,玻璃基板5的下方除了将两端插于卡槽312中而得到承靠外,其余部分均未得到任何承靠,因此缓冲减震的效果较差。
新型内容因此,本新型的目的在于增加玻璃基板承靠于缓冲构件的面积,由此提高缓冲构件对玻璃基板的保护和缓冲效果。
本新型提供一种缓冲构件,包括一主体框架,由一长条纸质的主板折叠形成,包括一第一侧部,大体上呈长方体状,具有一第一外侧面,一第一内侧面,一第一顶面,一第一底面以及多个由该第一顶面切通至该第一内侧面的第一插槽;一第二侧部,大体上呈长方体状,具有一第二外侧面,一第二内侧面,一第二顶面,一第二底面以及多个由该第二顶面切通至该第二内侧面的第二插槽,第一内侧面与第二内侧面彼此相向设置,且第二插槽对准于第一插槽;一连接板,连接上述第一侧部以及第二侧部;以及多个分隔板,两侧边分别嵌合于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
在本新型的缓冲构件中,连接部分别连接第一内侧面以及第二内侧面。
在本新型的缓冲构件中,第一内侧面由一第一侧板与一第二侧板重叠而成,而第二内侧面由一第三侧板与一第四侧板重叠而成,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黏合固定,第三侧板与第四侧板黏合固定。
在本新型的缓冲构件中,主板上设有多条折线,将主板依次分成第一侧板、第一底面、第一外侧面、第一顶面、第二侧板、连接板、第三侧板、第二顶面、第二外侧面、第二底面以及第四侧板,该主板折叠后可形成主体框架。
在本新型的缓冲构件中,该分隔板嵌合于第一、第二插槽时,分隔板的底边相邻于连接板。
在本新型的缓冲构件中,该分隔板具有一缺口部,该缺口部的缺口方向朝上。
在本新型的缓冲构件中,当分隔板嵌合于第一、第二插槽中时,分隔板的顶边与第一、第二顶面齐平。
在本新型的缓冲构件中,该分隔板可由一长条纸质的隔板折叠而形成双层的构造。
在本新型的缓冲构件中,该分隔板可由一单层纸质的隔板形成。
在本新型的缓冲构件中,第一插槽彼此间以等距离设置,由于第二插槽对准于第一插槽,所以第二插槽间也是等距离设置。
本新型的缓冲构件还包括一上盖板,覆盖在主体框架上,该上盖板由一长条纸质盖板折叠而形成扁平的长方体。
本新型还提供一种长条状板材,用于制造本新型所述的主体框架,该长条状板材通过数条折线依次划分成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第四区域、第五区域、第六区域、第七区域、第八区域、第九区域、第十区域以及第十一区域;其中,该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第四区域以及第五区域相对于第六区域分别与第十一区域、第十区域、第九区域、第八区域以及第七区域对称;在第一区域上形成多条第一切槽,同时在第四和第五区域沿第一切槽延伸方向上形成多个第二切槽;在第七区域对应于第一切槽形成多条第三切槽,同时在第八和第十一区域中,对应于第二切槽形成多条第四切槽;其中,将长条状板材在折线处进行折叠,使上述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第四区域、第五区域、第六区域、第七区域、第八区域、第九区域、第十区域以及第十一区域分别形成主体框架的第一侧板、第一底面、第一外侧面、第一顶面、第二侧板、连接板、第三侧板、第二顶面、第二外侧面、第二底面以及第四侧板;将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重叠形成主体框架的第一内侧面,同时将第一、第二切槽重叠形成主体框架的第一插槽;将第三侧面与第四侧面重叠形成主体框架的第二内侧面,同时将第三、第四切槽重叠形成主体框架的第二插槽。


为了使本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于理解,下面特举一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为公知用于承载玻璃基板的缓冲构件的立体图;图2为本新型用于承载玻璃基板的缓冲构件的立体图;图3为本新型用于覆盖玻璃基板的盖板的展开图;图4为本新型的缓冲构件中主体框架的展开图;图5为本新型的缓冲构件中分隔板的立体图;图6为本新型的缓冲构件中分隔板的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为本新型的缓冲构件的立体图。本新型的缓冲构件1000包括一主体框架500以及多片分隔板400。主体框架包括第一侧部510、第二侧部520以及连接第一侧部510和第二侧部520的连接板530。第一侧部510为一大体上呈长方体的构造,具有第一外侧面511、第一顶面512、第一内侧面513以及第一底面514;同样地,第二侧部520是与第一侧部510对称的长方体构造,具有第二外侧面521、第二顶面522、第二内侧面523以及第二底面524。上述的连接板530连接第一内侧面513和第二内侧面523。
在第一侧部510上开设多个从第一顶面512切通至第一内侧面513的第一插槽515,同样在第二侧部520上对应于第一插槽515开设多个从第二顶面522切通至第二内侧面523的第二插槽525。上述多个分隔板400插入第一插槽515和第二插槽525中,从而分隔出多个置物槽600以使玻璃基板插入(未图示)。由于上述第一插槽515与第二插槽525以等距离设置,因此这些置物槽600的宽度均相等。在本实施例中,分隔板400插入第一插槽515和第二插槽525后,分隔板400的底端邻接于连接部300,而分隔板400的顶端与第一顶面512和第二顶面522齐平,由此可在主体框架500的上方覆盖一层盖板700,该盖板700可由一板材折叠形成,如图3所示。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主体框架500由一长条形的板材首先以折线划分成第一区域I、第二区域II、第三区域III、第四区域IV、第五区域V、第六区域VI、第七区域VII、第八区域VIII、第九区域IX、第十区域X以及第十一区域XI,然后再折叠形成图2中主体框架500的结构即第一侧板5131、第一底面514、第一外侧面511、第一顶面512、第二侧板5132、连接板530、第三侧板5232、第二顶面522、第二外侧面521、第二底面524以及第四侧板5231。在第一区域I切割出多条第一切槽α,同时在第四及第五区域IV、V沿该第一切槽α延伸方向上切割出多个第二切槽β;在第七区域VII对应于第一切槽切α切割出多条第三切槽γ,同时在该第八和第十一区域VIII、XI中,对应于第二切槽β而切割出多条第四切槽δ;该板材折叠后,第一切槽α与第二切槽β叠合形成第一插槽515,同时第三切槽γ与第四切槽δ叠合形成第二插槽525。此外,第一内侧面513可由第一侧板5131和第二侧板5132重叠黏合构成,第二内侧面523可由第三侧板5232和第四侧板5231重叠黏合构成。
如图5、图6所示,分隔板400也可由一板材折叠成双层的结构,以增加吸震和减震的效果,另外可在分隔板400的顶部边缘开设一缺口410,以利于玻璃基板的抽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是以双层结构为例,然而也可使用单层或多层构造的分隔板。
本新型的效果是通过上述结构,当玻璃基板置于置物槽600中时,玻璃基板在z方向有连接板530进行承载,承载面积增大,可得到比公知构件更佳的缓冲效果。此外在y方向由于分隔板400的设置,同样也增加y方向的承靠面积,玻璃基板如被包覆在置物槽600中,将得到更佳的保护效果。另外在x方向上,由于第一侧部510和第二侧部520在x方向的厚度均较公知构件厚,因此,不仅增加缓冲的效果,也可提高主体框架500整体的强度。
虽然本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示,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出许多变动与润饰,因此本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缓冲构件,用于一包装容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构件包括一主体框架,该主体框架包括一第一侧部,其呈长方体状,具有一第一外侧面、一第一内侧面、一第一顶面、一第一底面以及多个由所述第一顶面切通至所述第一内侧面的第一插槽;一第二侧部,其呈长方体状,具有一第二外侧面、一第二内侧面、一第二顶面、一第二底面以及多个由所述第二顶面切通至所迷第二内侧面的第二插槽,所述第一内侧面与所述第二内侧面彼此相向设置,第二插槽对准第一插槽;和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以及多个分隔板,两侧边分别嵌合于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别连接第一内侧面以及第二内侧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嵌合于第一、第二插槽,分隔板的底边相邻于连接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具有一缺口部,该缺口部的缺口方向朝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缓冲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为矩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嵌合于第一、第二插槽中,分隔板的顶边与第一、第二顶面齐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由一长条纸质的隔板折叠而形成双层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由一单层纸质的隔板形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槽彼此之间以等距离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上盖板,覆盖在主体框架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缓冲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由一长条纸质盖板折叠而形成扁平的长方体。
12.一种长条状板材,用于制造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状板材由多条折线依次划分成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第四区域、第五区域、第六区域、第七区域、第八区域、第九区域、第十区域以及第十一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第四区域以及第五区域相对于第六区域分别与第十一区域、第十区域、第九区域、第八区域以及第七区域对称;在所述第一区域上形成多条第一切槽,同时在所述第四和第五区域沿第一切槽延伸方向上形成多个第二切槽;在所述第七区域对应于第一切槽形成多条第三切槽,同时在所述第八和第十一区域中,对应于第二切槽形成多条第四切槽;其中将所述长条状板材在折线处进行折叠,所述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第四区域、第五区域、第六区域、第七区域、第八区域、第九区域、第十区域以及第十一区域分别形成所述主体框架的第一侧板、第一底面、第一外侧面、第一顶面、第二侧板、连接板、第三侧板、第二顶面、第二外侧面、第二底面以及第四侧板;将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重叠形成所述主体框架的第一内侧面,同时将第一、第二切槽重叠形成主体框架的第一插槽;将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第四侧面重叠形成所述主体框架的第二内侧面,同时将第三、第四切槽重叠形成主体框架的第二插槽。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长条状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宽度与第三区域的宽度相等。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长条状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宽度与第四区域的宽度相等。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长条状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黏合固定。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长条状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板与第四侧板黏合固定。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长条状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切槽以等距离形成。
18.一种长条状板材,其特征在于,对折后形成两侧边分别嵌合于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的分隔板。
专利摘要一种包装容器的缓冲构件。该缓冲构件包括一主体框架以及多个分隔板。主体框架由长条纸质的主板折叠形成,其包括第一侧部、第二侧部以及连接板。第一侧部大体上呈长方体状,具有第一外侧面、第一内侧面、第一顶面、第一底面以及多个由第一顶面切通至第一内侧面的第一插槽;第二侧部大体上也呈长方体状,具有第二外侧面、第二内侧面、第二顶面、第二底面以及多个由第二顶面切通至第二内侧面的第二插槽。第一内侧面与第二内侧面彼此相向设置,第二插槽对准第一插槽。连接板连接第一侧部以及第二侧部。分隔板两侧边分别嵌合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
文档编号B65D85/30GK2680609SQ20042000385
公开日2005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19日
发明者陈秋君, 周柏奇, 张文元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