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固定在容器上的具有插入式套口的分配封口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1184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固定在容器上的具有插入式套口的分配封口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容器、特别是塑料安瓿,具有一个与容器体邻接
的颈部件, 一个第一盖子部分可以拧接到所述颈部件上;并且具有一 个第二盖子部分,该第二盖子部分至少部分在第一盖子部分和颈部件 之间延伸并且设有一个用于开启容器体的、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的开启 装置,其可以借助于第一盖子部分封闭。
背景技术
通过DE 42 32 305 Cl已知一种盖子用于容器、特别是在吹塑成 型方法中由塑料制成的且在模具中灌装和封口的瓶子,也称为安瓿, 具有一个颈部, 一个盖子可以安装在该颈部上,其中盖子与容纳颈部 的部段相邻地具有一个与后者一体连接的部段,该部段构成为点滴体 (Tropfer)。在此所述的专利文献作为已知的方案描述了这种类型的 瓶子,该喷嘴的设有外螺紋的颈部在其自由端部上通过一个与颈部一 体构成的封口件封闭,其中一个拧接在颈部上的盖子在内部设有一个 在中心设置的销钉,封口件可以利用所述销钉刺穿。如果在刺穿封口 件之后取下盖子,而后通过在封口件内构成的开口可以排出位于瓶子 内的液体。在此然而表明,在瓶子颈部件和/或盖子的螺紋未最佳成型 时或销钉未最佳成型时导致,利用销钉刺穿的开口相对于纵向轴线倾 斜地延伸或在取出部分量后并且紧接着拧上盖子后刺穿了第二个开 口 ,这导致液体在一个与纵向轴线偏离的方向上可能在多个位置处流 出,这对于合理的使用溶液是非常干扰的。而提出的专利方案建议, 由于盖子的构成为点滴体的部段,在排出液体的瓶子内装物时定量配 给不是通过由瓶子颈部构成的开口 ,而是借助于盖子的点滴体实现, 这允许无干扰的使用。
通过DE 195 80 104 Tl已知一种同类型的容器方案,具有一个空气密封地封闭的容器,该容器设有一个顶盖,其中一个安装在盖子中 的销钉用于刺穿容器颈部件上的膜片。空心的销钉构成一种形式的顶
部件(Aufsatz),其定义一个排料通路,以便可靠确保调节的液体取 出。为此销钉刺穿膜片并且在移除第一盖子部分之后销钉经由第二盖 子部分保留在膜片中,以便提供用于容器的配给或排出开口。第一盖 子部分而后可以重新用于封闭容器的容器体的配给或排出开口。制造 这种类型的容器至少部分是麻烦的且费钱的。

发明内容
从现有技术出发,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如此进一步改善,使得在 简化制造的情况下改善实际的操作。具有权利要求1的总体特征的容 器实现了上述目的。
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第一盖子部分借助于其拧接过 程这样带动第二盖子部分,使得开启装置启动容器体的开启,在第一 盖子部分的拧开过程之后,第一盖子部分的封口件释放开启装置的开 口,并且第二盖子部分保留在颈部件上,从而通过笫二盖子部分构成 的所谓点滴体与颈部件形锁合地连接并且固定在颈部件上,其中用于 释放容器体上的开口的第一盖子部分可以从容器体上移除、特别是拧 开。
根据相应的使用情况和顾客期望,可以利用仅一个容器实现两个 不同的开启方案。从而一方面存在这样的可能性,提供本发明的具有 所谓的敞开的盖子装置的容器,即第一盖子部分刚开始部分地,例如 以一半的螺紋导程,柠接到容器体的所配备的螺紋上,从而使用者首 先必须将第一盖子部分进一步向下沿着螺紋旋转,以便而后借助于通 常为销钉形状的开启装置开启容器体。第二盖子部分在此保留在颈部 件上,并且将第一盖子部分形式的上部盖子在与以前的转动方向相反 的方向上转动,以便释放开口以从容器中取出存储的介质。另外一方 面,容器可以业已被开启地提供,即第一盖子部分被完全拧接;第二 盖子部分按规定固定在颈部件上并且开启装置(销钉)业已刺穿容器 体的开口以将其释放。容器的使用者仅需再拧开或向外转动上部的第一盖子部分,以便可以使用例如存储的眼药水形式的容器内装物。相 应地仅仅利用一种布置可以与顾客需求相符地实现两种取出可能性。
由于用于两个操作方案的相应可行的操作布置,尽可能排除了故 障情形并且即使本发明的容器方案可能相对于已知的方案具有多个特
别是两个盖子部分形式的功能部件,其中第二盖子部分是第一盖子部 分的整体组成部分并且在开口的未释放位置被第一盖子部分搭接,所 以总体上本发明的容器可以简单且便宜地制造,其中容器体特别是在 所谓的吹塑成型、灌装及封口方法制造,其在专业领域作为商标
"bottelpack "已知,并且各盖子部分优选在注塑方法中制造。
在本发明的容器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设置成,第一盖子 部分的作用在第二盖子部分上的带动元件启动带动运动并且在第二盖 子部分嵌接在颈部件上之后第一盖子部分在其拧开过程中释放开口。 由此确保功能可能的使用,并且各盖子部分彼此之间的轴向移动段总 是这样设计成实现第二盖子部分与容器体的可靠锁止,从而第一盖子 部分可以无阻碍地释放容器开口。由此此外在此设置成,为了将第二 盖子部分钩合在颈部件上,颈部件具有一个以一个台阶向内缩小的嵌 接区域,第二盖子部分的至少一个优选嵌接夹形式的嵌接部分在经过 所述台阶之后嵌入所述嵌接区域内。
在本发明的容器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形式中设置成,第一盖子 部分具有一个固定件,该固定件使得可以在一个作用方向上实现第一 盖子部分的拧接过程,并且在另外一个作用方向上保留在容器上并且 释放第一盖子部分用于拧开过程,从而这样经由固定件提供与容器体 的各部件的其它规定的连接,这总是帮助阻止外部介质渗入。固定件 允许操作人员功能可靠地使用盖子装置。在此优选设置成,固定件具 有一个环形的固定体,该固定体具有向内伸出的弹性的锁止件,所述 锁止件在所述一个作用方向上扫过容器体上对应的锁止件并且在所述 另外一个作用方向上与所述对应的锁止件钩合。此外优选在此设置成, 第一盖子部分在其自由的、面对容器体的一侧上具有固定件并且经由 一个可轻易分离的分离位置与固定件连接。通过这种方式和方法在容
器开口经由第一盖子部分的释放过程中容器体上的环形的固定件和第 一盖子部分可以利用较小的操作力与固定件分离。
利用本发明的容器方案,利用仅一个结构可以实现两个应用范围, 即设置一个供货形式,其中一个盖子部分的开启装置业已启动容器体 的开启,或设置成另外的供货形式,其中所述开启仍然没有实现。
本发明的容器的其它有利的实施方式是其它从属权利要求的内容。


下面根据附图借助于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发明的容器。附图是示意
的且不按照比例,其中
图1至图3以部分剖视图和部分前视图示出本发明的容器方案在 不同的操作位置;
图4以透视的底视图示出根据图1至图3应用的具有固定件的第 一盖子部分;
图5和图6以透视图示出第二盖子部分的两个不同的实施方式, 一个具有封闭的外壳体, 一个具有设置的通口。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图1中在其上部区域示出的容器应当特别是在吹塑成型方法中 制造并且在模具中灌装和封口。构成为安瓿形式的容器特别是由塑料 材料制成,其中在下面示出的开启装置也可以应用于其它制造的容器 方案。利用10示出的容器体向上邻接一个颈部件12,第一盖子部分 14可拧接在所述颈部件上。所述盖子部分14在图4的透视底视图中 示出。向容器体10中可以存储一种未详细示出的流体,例如眼药水等 形式的医药液体。除了液体外,也可以向容器体内加入糊状物或气态 物质,例如利用开头所述的吹塑方法,其在专业领域作为商标 "bottelpack "已知。
除了第一盖子部分14之外存在一个第二盖子部分16,该第二盖 子部分在容器的轴向的纵向方向18上至少部分在第一盖子部分14和 颈部件12之间延伸。第二盖子部分16在其面对颈部件12的一侧上具
有一个开启装置20,其具有一个通道形的开口 22,该开口在纵向轴线 18的同轴方向上完全贯穿第二盖子部分16并且向外经由漏斗形的加 宽部24通入环境中(见图3)。所述开口22,如根据图l所示,可被 第一盖子部分14封闭,其中一个圆锥形延伸封口栓26,该封口栓与 容器的纵向轴线18同轴设置,在根据图1的封口位置封闭通道形的开 口 22,其中封口栓26嵌入第二盖子部分16的漏斗形的加宽部24内。 通道形的开口 22在其与加宽部24对置的一侧上通入包围腔28,其由 颈部件12的自由端侧30和第二盖子部分16的内壳体面限定。开启装 置20以一个锥形的销钉形式的突起32嵌入包围腔28内。颈部件12 的自由端侧30是一个至少部分凸形成型的球形件34的组成部分,其 特别是向下限定包围腔28,其中球形件34在图1的观察方向上向下 锥形扩展并且进入一个圆锥形的搭接区域36,其以一个台阶向内缩小 地过渡至一个圆柱形的嵌接区域38,该嵌接区域也经由圆锥形扩宽的 连接件朝颈部件12上的螺紋段40的方向延伸。
在根据图l的初始位置,其可能对应于容器方案的一个供货状态 并且示出初次使用之前的容器,具有内螺紋42的第一盖子部分14沿 着螺紋段40至少部分嵌接。所述的螺紋嵌接是这样的,即在图1中示 出的初始位置和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突起32的尖端仍然未与颈部件 12的封闭的端侧30嵌接。所述的容器颈部件12的端侧封口可以通过 容器自身的塑料材料制成或者以一个未详细阐述的封闭膜片形式,其 在此构成容器颈部件12的端侧30。
第一盖子部分14,其特别是在图4中示出,在其对置的端部上延 伸至一个环形的固定件44,该固定件在一作用方向46上(见图4中 的箭头)使得可以实现第一盖子部分14沿着螺紋段40向颈部件12 的外螺紋的拧接过程,并且在另外一个相反的作用方向48上(见图4 中的箭头)锁止地保留在容器体10上,并且第一盖子部分14可以利 用 一个规定的操作力沿着一个线性构成的分离位置50与固定件44分 离。此外在图4中示出,分离位置50由一个回紋线形状的线性结构构 成,固定件44和第一盖子部分14之间邻接的壁厚减小至所述线性结
构。固定件44因此设计成环形的固定体形式,其具有向内伸出的弹性 的锁止件52 (见图4 ),所述锁止件在一个作用方向46上扫过容器体 IO上的对应的锁止件54并且在另外一个作用方向48上与所述对应的 锁止件钩合。为此弹性的锁止件52由位于固定件44的内圆周侧上的 舌状的且能够弹性弯曲的板件构成,并且容器上的相应的锁止件54 自身由筋条状的侧面件构成,所述侧面件在颈部件12上在与容器体 10上侧的过渡区域内伸出。所述对应的锁止件54的数量可以小于锁 止件52的数量,例如以唯——对彼此径向对置的布置(见图1)。
如果在作用方向46上且在顺时针方向上第一盖子部分14被拧上, 那么第一盖子部分进入根据图2的开启位置,其中第一盖子部分14 这样带动第二盖子部分16,使得颈部件12的自由端侧30被销钉形状 的突起32刺穿,从而这样在容器体10的内部和仍然安放的第一盖子 部分14之间提供一个引导流体的路径。在第一盖子部分14的所述柠 接运动中螺紋段40的自由路径被用光并且第一盖子部分14完全拧接 在颈部件12的外螺紋上,并且环形的固定件44根据图2的示意图与 颈部件12上的相应的锁止件54处于全圆周嵌接。
为了所述带动运动,第一盖子部分14具有至少一对彼此径向对置 的带动元件56(见图2),其作用在盖子部分16上所配备的三角形的 凹槽58上并且启动带动运动。每个带动元件56的凸耳形状的凸起以 及相应配备的凹槽58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的轮廓这样选择,使得旋转的 带动运动可以向下用于拧接过程;但是在相反的拧开运动中第一盖子 部分14可以从第二盖子部分16上松开,其中带动元件56可以无阻碍 地由所配备的凹槽58中导出。相应地在拧接方向上的螺紋啮合角比相 邻的螺紋啮合角陡,所述相邻的螺紋啮合角配备给第一盖子部分14 的拧开运动。
如果现在第一盖子部分14在另外的作用方向48上并且相应地在 逆时针方向上在螺紋段40上拧开,那么固定件44在容器颈部12上钩 合并且薄壁的分离位置50发生弯曲,这导致第一盖子部分14可以与 容器完全分离,从而产生根据图3的情形,其中笫二盖子部分16以及
固定件44保留在容器体上并且未详细示出的第一盖子部分14被移除。 为了确保第二盖子部分16保留在颈部件12上,在从图1出发的柠接 过程中根据图2将在第二盖子部分16上安装的嵌接夹60与位于颈部 件12上的直径减小的嵌接位置38嵌接。由于夹子形状的嵌接构造, 这允许第二盖子部分16在其底部区域内一定的弹簧弹性的弯曲性,从 而通过颈部件12在这个区域内的圆锥形加宽,嵌接夹60可以经过颈 部件12上的过渡区域36用于而后的向位于下方的、作为嵌接位置38 的嵌接区域内的嵌接过程。通过拧出第一盖子部分14,而后也将漏斗 形的加宽部24释放并且存储在容器体10内的介质准备好了用于取料 过程。紧接着通过相应地拧接第一盖子部分14重新形成根据图2的状 态,其中容器体10的内部介质密封地封闭。
根据图5和图6的视图,在那儿分别示出第二盖子部分16的不同 的透视图。在根据图5的视图中第二盖子部分16具有一个封闭的外壳 体面并且在底侧可看见各单个嵌接夹60。在根据图6的视图中第二盖 子部分16的外壳体穿孔示出,具有各单个的矩形凹槽62。这具有这 样的优点,即改善了嵌接夹60的嵌接弹性,从而嵌接夹可以利用较小 的操作力在第一盖子部分14的拧接过程中进入嵌接区域38。如进一 步观察图5右侧的视图,突起32具有多个各单个的贯通孔64,其确 保了改善的取出特性。然而优选这种销钉类型的开启装置20具有多个 不在中间设置的孔,其释放容器和排出孔22之间的过道。优选以偏心
的布置在所述嵌接销钉上设置三个这样的孔或开口 ,以便不弱化销钉 的用于开启容器体10的刺穿区域。特别是利用许多贯通孔64可以实 现喷射形式的排出,如果容器可以这样弹性弯曲,使得一个由手施加 的外部压力将存储的介质移动到第二盖子部分16形式的喷射区域上。 为了可以通过手简单地在两个作用方向46、48上启动不同的拧紧过程 并且特别是为了可以利用较小的操作力实现分离位置50的分离,第一 盖子部分14的圆柱形的外圆周具有一个沟紋66形式的手柄(见图4)。 在根据图1的供货形式中仍未嵌入容器内部。原则上也可以考虑 的是,选择根据图2的供货形式,其中第二盖子部分16业已导致容器
的开启过程。由于业已阐述的螺紋行程40以及考虑到固定部分44在 颈部件12和容器体IO之间的凸肩过渡位置上的固定区域实现了相对 于环境的介质密封的分离,从而也考虑到了提高的无菌要求。
权利要求
1.容器、特别是在吹塑成型方法中制造的且在模具中灌装和封口的塑料安瓿,具有一个与容器体(10)邻接的颈部件(12),一个第一盖子部分(14)可以拧接到所述颈部件上;并且具有一个第二盖子部分(16),该第二盖子部分至少部分在第一盖子部分(14)和颈部件(12)之间延伸并且设有一个用于开启容器体(10)的、具有至少一个开口(22)的开启装置(20),其可以借助于第一盖子部分(14)封闭,其特征在于,第一盖子部分(14)借助于其拧接过程这样带动第二盖子部分(16),使得开启装置(20)启动容器体(10)的开启,在第一盖子部分(14)的拧开过程之后,第一盖子部分的封口件(封口栓26)释放开启装置(20)的开口(22),并且第二盖子部分(16)保留在颈部件(12)上。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盖子部分(14) 的作用在第二盖子部分(16)上的带动元件(56)启动带动运动并且 在第二盖子部分(16 )嵌接在颈部件(12 )上之后第一盖子部分(14 ) 在其拧开过程中释放开口 (22)。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为了将第二盖子部分 (16)钩合在颈部件(12)上,颈部件具有一个以一个台阶向内缩小的嵌接区域(38),第二盖子部分(16)的至少一个嵌接部分(60) 在经过所述台阶之后嵌入所述嵌接区域内。
4. 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盖子 部分(14)具有一个固定件(44),该固定件使得可以在一个作用方 向(46)上实现第一盖子部分(14)的柠接过程,并且在另外一个作 用方向(48)上保留在容器上并且释放第一盖子部分(14)用于拧开 过程。
5. 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固定件(44 ) 具有一个环形的固定体,该固定体具有向内伸出的弹性的锁止件(52 ), 所述锁止件在所述一个作用方向上扫过容器体上对应的锁止件(54 ) 并且在所述另外一个作用方向(48)上与所述对应的锁止件钩合。
6. 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盖子 部分(14)在其自由的、面对容器体(10)的一侧上具有固定件(44) 并且经由一个可轻易分离的分离位置(50)与固定件(44)连接。
7. 如权利要求1至6之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颈部件(12 ) 可以借助于开启装置(20)从其自由的端部(30)开启,并且在所述 自由的端部(30)和颈部件(12)上的螺紋段(40)之间存在用于嵌 接第二盖子部分(16)的部件的嵌接位置(38)。
8. 如权利要求1至7之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在供货状 态下开启装置(20)业已是有效的或无效的,并且第一盖子部分(14) 业已完全拧接或部分柠接。
9. 如权利要求1至8之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第二盖子 部分(16)就其外部轮廓而言基本上圆锥形延伸地构成,并且沿着其 外圆周具有封闭的或设有凹槽(62)的外壳。
10. 如权利要求1至9之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开启装 置(20)具有一个销钉形状的突起(32),该突起被至少两个贯通孔(64)穿透。
11. 如权利要求1至IO之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盖 子部分(14)沿其外圆周至少部分设有一个优选为沟紋(66)形式的 手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容器、特别是在吹塑成型方法中制造的且在模具中灌装和封口的塑料安瓿,具有一个与容器体(10)邻接的颈部件(12),一个第一盖子部分(14)可以拧接到所述颈部件上;并且具有一个第二盖子部分(16),该第二盖子部分至少部分在第一盖子部分(14)和颈部件(12)之间延伸并且设有一个用于开启容器体(10)的、具有至少一个开口(22)的开启装置(20),所述开口可以借助于第一盖子部分(14)封闭,其中第一盖子部分(14)借助于其拧接过程这样带动第二盖子部分(16),使得开启装置(20)启动容器体(10)的开启,在第一盖子部分(14)的拧开过程之后,第一盖子部分的封口件(封口栓26)释放开启装置(20)的开口(22),并且第二盖子部分(16)保留在颈部件(12)上。
文档编号B65D51/22GK101189171SQ200680019775
公开日2008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4日
发明者贝恩德·汉森 申请人:贝恩德·汉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