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容器,制造内带的方法和用于包装容器的内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2266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装容器,制造内带的方法和用于包装容器的内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开口部的包装容器,例如,流体食品例如果 汁或牛奶可以通过该开口部充入或倒出,还涉及制造用于包装容器的 内带的方法和用于容器的内带。
背景技术
用于收容饮料例如牛奶、果汁或矿泉水的包装纸容器由例如巻材 状层压包装材料制成,所述包装纸容器上面设置有折缝线,还设置有 打印在上面的提供好看外观的设计。例如,层压包装材料具有由热塑性材料例如聚乙烯树脂制成的内 层、铝箔层、纸层和由热塑性材料制成的外层,这些层按照如上所述 的顺序从最内侧至外侧设置。为了制造如上所述的包装纸容器,巻材状层压包装材料通过沿着 纵向方向密封材料而形成管状体,食品被充入该管状包装材料内。然 后,密封管状包装材料,并沿横向方向切断。最后沿横向线折叠管状 包装材料,形成为最终形式。最终形式包括块状形式、八角柱形式、 正四面体等等。用于液体食品的包装容器具有包装容器主体、设置在容器顶部用 于倒出液体食品的开口部、开口装置例如管口、盖或帽以及拉片或吸管。图2显示了用拉片4密封的包装容器的一个例子。该包装容器l具有 主体2和设置在容器顶部用于流体食品的开口部3。在上述例子中,开口部3形成有穿孔,所述穿孔通过在顶部分沖压 用作容器的壁材料的层压包装材料获得。图l是表示开口部和开口部的周围部分的剖视图。为了密封开口部 3,开口部3被拉片4覆盖,并从拉片4上方沿着开口部3的外周3a密封。 此外,开口部3从下面被内带5覆盖,开口部3的外周3a的下表面和拉片 4的内表面彼此熔接结合,以便密封。用来从内侧密封开口部的内带例如通过用粘合剂借助于干式层压 法层压聚乙烯薄膜、聚偏二氯乙烯膜和聚乙烯薄膜制成。拉片形成有铝膜,并在至少一个内表面上涂覆有聚乙烯树脂层。为了倒出液体食品以便饮用,拉起拉片4的未密封部分的片,内带 在开口部的边缘部分附近的部分断开,以撕开拉片4,断开开口部3的密封。已经公开了一种包装容器(参见专利文献l),其中,开口部被拉 片覆盖,通过从内侧用空气压紧内带,粘附拉片,没有任何小孔。 专利文献l:日本公开专利出版物No.2002-321717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设置在顶壁表面上的开口部的包装 容器,所述开口部从下侧被内带紧密地密封,所述开口部还能够提供 极好的边缘面,因为当拆封开口部时,内带在开口部的边缘部分附近 的部分通过开口装置容易断开。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制造内带的方法,通过同时 地共挤压构成内带的层,使之具有极好的性能。本发明的又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极好功能的内带,所述内 带能够从下侧紧密地密封容器的开口部,当拆封开口部时,通过开口 装置的拆封操作,还能够容易地、迅速地在开口部的边缘部分附近的 部分断开。为了解决如上所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容器,具有设置在其顶 部的用于流体食品的开口部、开口部上方的开口装置和用来从下侧并 沿着开口部的外周紧密地密封开口部的下表面的内带。该内带是层压 体,包括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外层,其层厚度范围为1到9微米,更优 选为3到7微米;低密度聚乙烯中间层,其层厚度范围为5到17微米,更 优选为7到15微米;粘合剂层,其层厚度范围为1到8微米,更优选为3 到6微米;乙烯-乙烯醇共聚物阻挡层,其乙烯含量范围为35到49摩尔, 更优选为40到44摩尔,且其层厚度范围为2到9微米,更优选为4到7微 米;粘合剂层,其层厚度范围为1到8微米,更优选为3到6微米;低密 度聚乙烯中间层,其层厚度范围为5到17微米,更优选为7到15微米; 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外层,其层厚度范围为1到9微米,更优选为3到7 微米。这些层按照如上所述的顺序层压。在本发明的优选方面,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使用茂金属催化剂制备。在本发明的优选方面,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范围为0,905到 0.922,更优选为0.911到0.920。在本发明的优选方面,低密度聚乙烯中间层的密度范围为0.915到 0.930,更优选为0.917到0.923。采用依照本发明的制造内带的方法,制造用来通过从下侧沿着开口部的外周密封开口部的下表面而密封容器的内带,所述容器具有设 置在其顶部的用于流体食品的开口部以及设置在开口部上方的开口装密度范围为0.905到0.922,更优选为0.9H到0.920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密度范围为0.915到0.930,更优选为0.917到0.923的低密度聚乙烯;包 括通过带有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化学结合官能团接枝改性的线性低密 度聚乙烯的粘合剂;乙烯含量范围为35到49摩尔,更优选为40到44摩 尔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阻挡层;包括通过带有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化 学结合官能团接枝改性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粘合剂;密度范围为 0.915到0.930,更优选为0.917到0.923的^f氐密度聚乙烯以及密度范围为 0.905到0.922,更优选为0.911到0.920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所述内带 是层压体,包括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外层,其层厚度范围为1到9微米, 更优选为3到8微米;低密度聚乙烯中间层,其层厚度范围为5到17微米, 更优选为7到15微米;粘合剂层,其层厚度范围为1到8微米,更优选为 3到6微米;乙烯-乙烯醇共聚物阻挡层,其乙烯含量范围为35到49摩尔, 更优选为40到44摩尔,以及,其层厚度范围为2到9微米,更优选为4到 7微米;粘合剂层,其层厚度范围为1到8微米,更优选为3到6微米;低 密度聚乙烯中间层,其层厚度范围为5到17微米,更优选为7到15微米; 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外层,其层厚度范围为1到9微米,更优选为3到7 微米,这些层按照如上所述的顺序层压。依照本发明的内带用作通过从下侧沿着开口部的外周密封开口部 的下表面而密封容器的内带,所述容器具有设置在其顶部的用于流体 食品的开口部以及设置在开口部上方的开口装置,该内带包括线性 低密度聚乙烯外层,其层厚度范围为1到9微米,更优选为3到7微米; 低密度聚乙烯中间层,其层厚度范围为5到17微米,更优选为7到15微 米;粘合剂层,其层厚度范围为1到8微米,更优选为3到6微米;乙烯-乙烯醇共聚物阻挡层,其乙烯含量范围为35到49摩尔,更优选为40到44摩尔,且其层厚度范围为2到9微米,更优选为4到7微米;粘合剂层, 其层厚度范围为1到8微米,更优选为3到6微米;低密度聚乙烯中间层, 其层厚度范围为5到17微米,更优选为7到15微米;和线性低密度聚乙 烯外层,其层厚度范围为1到9微米,更优选为3到7微米,这些层按照 如上所述的顺序层压。如上所述的本发明提供下列效果。依照本发明的包装容器具有设置在顶壁表面上的开口部,开口部 用具有依照本发明的特定七层结构的内带密封,尤其是线性低密度聚 乙烯外层具有特定的最佳层厚度和特定的最佳密度,所以,内带具有极好的密封能力,能够从下侧紧密地密封设置在容器顶壁表面上的开 o部。当拆封被紧密地密封着的开口部时,因为内带具有依照本发明的 特定七层结构,尤其是乙烯-乙烯醇共聚物阻挡层具有特定的最佳层厚 度和特定的最佳乙烯含量以及低密度聚乙烯中间层具有特定的最佳层 厚度和特定的最佳密度,所以,内带具有极好的断开性能,因此,当 剥离拉片时,内带能够在开口部的边缘部分附近的位置容易地、迅速地断开。在依照本发明的制造内带的方法中,通过同时地共挤压内带的构 成层,可以高效地制造具有极好性能的内带。尤其是,粘合剂包括作 为基底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所述粘合剂通过能够与乙烯-乙烯醇共聚 物化学反应的官能团接枝改性。该粘合剂具有能够与在外层中使用的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相容的相容性,经过接枝改性的官能团可以与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化学反应,这样,粘合剂带有阻挡层而具有极好的黏附 性能。依照本发明的内带能够从下侧紧密地密封容器的开口部,并且通 过开口装置拆封开口部的操作,能够容易地、迅速地在开口的边缘部 分附近的位置断开。


图l是表示开口部和开口部的附近部分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包装容器的一个例子的透视图。 符号说明1. 包装容器2. 包装容器主体3. 开口部4. 拉片5. 内带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依照本发明的包装容器具有设置在其顶部的用于流体食品的开口 部,开口部从上侧用拉片保护,此外,包装容器具有从上側通过一起密封开口部的下表面和拉片的内表面而紧密地密封开口部的内带。可以自由地选择和变化包装容器的形式、结构和材料。例如,本 发明适用于山形顶部纸容器、砖形纸容器、四面体纸容器、塑料-纸混 合容器和杯形容器。图2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包装容器的一个例子。包装容器l具有 容器主体2和设置在容器顶部用于流体食品的开口部3。图l是表示开口部和开口部附近的容器部分的剖视图。用来形成顶 部分的层压包装材料的材料包括例如聚乙烯最外层2a、纸基层2b、铝 箔层2d和聚乙烯最内层2c。开口部3被拉片4覆盖,所述拉片4包括铝箔 层和聚乙烯内层,通过沿着外周3a和拉片4的内表面(聚乙烯内层)密 封开口的顶表面,紧密地密封开口部3。开口部3从开口部3的下侧被内 带5覆盖,通过沿着外周3a和拉片4的内表面用内带5密封开口部的下表 面,紧密地密封开口部3。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带是带有七层结构的层压体,包括线性 低密度聚乙烯外层,其层厚度范围为1到9微米,更优选为3到7微米, 且其密度范围优选为0.911到0.917;低密度聚乙烯中间层,其层厚度范 围为5到17微米,更优选为7到15微米,且其密度范围优选为0.917到 0.923;粘合剂层,其层厚度范围为1到8微米,更优选为3到6微米;乙 烯-乙烯醇共聚物阻挡层,其乙烯含量范围为35到49摩尔,更优选为40 到44摩尔,且其层厚度范围为2到9微米,更优选为4到7微米;粘合剂 层,其层厚度范围为1到8微米,更优选为3到6微米;低密度聚乙烯中 间层,其层厚度范围为5到17微米,更优选为7到15微米,且其密度范围优选为0.917到0.923;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外层,其层厚度范围为l 到9微米,更优选为3到7微米,且其密度范围优选为0.911到0.917,这 些层按照如上所述的顺序层压。如上所述的内带具有特定层厚度、七层结构、特定阻挡层、密封 剂层结构,所以可以提供本发明的显著效果。用于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带外层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是具有窄 分子量分布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在优选实施例中,线性低密度聚乙 烯使用茂金属催化剂生成。用来层压如上所述内带的阻挡层和中间层的粘合树脂(粘合剂) 是例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或通过 在乙烯-甲基丙烯酸乙烯系共聚物中用金属离子交联分子制备的含离子 键聚合物(IO),乙烯曱基丙烯酸共聚物(EMAA),乙烯丙烯酸酯 橡胶(EAA),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EVA)和通过改性任一上述聚 合物而获得的聚合物。适用于上述条件的粘合树脂(粘合剂)优选是一种包括通过带有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化学结合官能团接枝改性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 粘合剂。这种粘合树脂具有借助于接枝反应引入的官能团,用作基底的树 脂是低密度聚乙烯,优选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官能团能够与乙烯-乙 烯醇共聚物进行化学反应。通过该粘合树脂层,官能团能够与乙烯-乙 烯醇共聚物进行化学反应,以与阻挡层紧密地结合。另一方面,官能 团能够与毗连基底树脂的中间层中的低密度聚乙烯相容,能够紧密地 与中间层结合。优选地,粘合树脂的MFR范围为3.8至4.2,密度范围为907到910, 维卡软化点范围为72 °C到76 °C 。可采用传统的层压方法来作为制造这种内带的层压结构的方法。 为此可利用的方法包括,例如为此目的的共挤压层压方法,其中构 成层压结构的树脂各自从挤压机被熔化挤压,多个树脂层被层压;热 层压方法,其中用于外层和内层的聚乙烯膜通过粘合剂(包括锚固涂 层剂)热涂覆到阻挡层薄膜上;熔化挤压层压方法,其中用于外层和 内层的聚乙烯膜同时或连续地从挤压机等熔化挤压出来,并涂覆到阻 挡层薄膜上;和夹心层压方法。适用于该实施例的优选制造方法是共挤压层压方法。该方法包括按照如上所述的顺序共挤压以下成分的步骤密度范 围为0.905到0.922,更优选为0.911到0.920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密度 范围为0.915到0.930,更优选为0.917到0.923的低密度聚乙烯;包括通 过带有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化学结合官能团接枝改性的线性低密度聚 乙烯的粘合剂;乙烯含量范围为35到49摩尔,更优选为40到44摩尔的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阻挡层;包括通过带有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化学结 合官能团接枝改性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粘合剂;密度范围为0.915到 0.930,更优选为0.917到0.923的低密度聚乙烯以及密度范围为0.905到 0.922,更优选为0.911到0.920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在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制造内带的方法中,通过同时地共挤压内 带的构成层,可以高效地制造具有极好性能的内带。 l例子l下面参照几个例子详细描述本发明。 [例子l]制备使用茂金属催化剂生成的茂金属催化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mLLDPE)(密度为0.920)、低密度聚乙烯(LDPE)(密度为0.923 )、 包括接枝改性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粘合剂(Ad) (MFR为4.0,密度 为0.909'维卡软化点为74。C,产品名称Mitsui Chemicals,Inc生产的 ADMER NF559 )以及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 )(乙烯含量为40 摩尔)。加热和炫化如上所述的树脂,熔化的树脂按照mLLDPE/LDPE/Ad/ EVOH/Ad/LDPE/ mLLDPE的顺序充入共挤压模具内,并被模制成薄 膜。模制而成的多层薄膜具有包括mLLDPE (层厚度为5微米)/LDPE (层厚度为l微米)/Ad (层厚度为5微米)/EVOH (层厚度为6微米) /Ad (层厚度为5微米)/LDPE (层厚度为ll微米)/mLLDPE (层厚度 为5微米)的分层结构。[例子2]熔化的树脂按照mLLDPE (密度为0.912) /LDPE (密度为0.917) /Ad/EVOH (乙烯含量为43摩尔)/Ad/LDPE (密度为0.917) /mLLDPE (密度为0.912)的顺序充入共挤压模具内,并被模制成薄膜。获得的多层薄膜具有包括mLLDPE (层厚度为7微米)/LDPE (层厚度为13微米)/Ad (层厚度为5微米)/EVOH (层厚度为6微米)/Ad (层厚度为5微米)/LDPE (层厚度为13微米)/mLLDPE (层厚度为7 微米)的分层结构。例子3熔化的树脂按照mLLDPE (密度为0.907) /LDPE (密度为0.923) /Ad/EVOH (乙烯含量为35摩尔)/Ad/LDPE (密度为0.923) /mLLDPE (密度为0.907)的顺序充入共挤压模具内,并被模制成薄膜。获得的多层薄膜具有包括mLLDPE (层厚度为5微米)/LDPE (层 厚度为ll微米)/Ad (层厚度为5微米)/EVOH (层厚度为6微米)/Ad (层厚度为5微米)/LDPE (层厚度为ll微米)/mLLDPE (层厚度为5 微米)的分层结构。 [例子4熔化的树脂按照mLLDPE (密度为0.912) /LDPE (密度为0.930) /Ad/EVOH (乙烯含量为40摩尔)/Ad/LDPE (密度为0.930) /mLLDPE (密度为0.912)的顺序充入共挤压模具内,并被模制成薄膜。获得的多层薄膜具有包括mLLDPE (层厚度为5微米)/LDPE (层 厚度为ll微米)/Ad (层厚度为5微米)/EVOH (层厚度为6微米)/Ad (层厚度为5微米)/LDPE (层厚度为ll微米)/mLLDPE (层厚度为5 微米)的分层结构。 [比较例l制备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密度为0.920)、包括接枝 改性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粘合剂(Ad) (MFR为4.0,密度为0.909, 维卡软化点为74。C,产品名称由MitsuiChemicals,Inc生产的ADMER NF559)以及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乙烯含量为40摩尔), 没有使用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加热和熔化如上所述的树脂,熔化的树脂按照 mLLDPE/Ad/EVOH/ Ad/mLLDPE的顺序充入共挤压模具内,并被模制 成薄膜。模制而成的多层薄膜具有包括mLLDPE(层厚度为15微米)/Ad(层 厚度为5微米)/EVOH(层厚度为6微米)/Ad(层厚度为5微米)/mLLDPE (层厚度为15微米)的分层结构。[比较例2]
除了不使用利用茂金属催化剂生成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mLLDPE)之外,如上所述的树脂模制成薄膜的方法与例子l一样。
模制而成的多层薄膜具有包括LDPE (层厚度为ll微米)/Ad (层 厚度为5微米)/EVOH (层厚度为6微米)/Ad (层厚度为5微米)/LDPE
(层厚度为ll微米)的分层结构。 各种型式内带的评价
根据上述例子中获得的多层薄膜可获得各种型式的内带。使用这 些各种型式的内带,沿着外周密封用如图2所示的纸容器的拉片密封的 开口部的下表面,从而从下侧密封开口部。
当揭开使用上述例子中的内带的纸容器的拉片以拆封开口部时, 在视觉上观察内带在开口部的边缘部分附近的部分处怎样断开。
观察结果,在使用例子1至4以及比较例2中制造的内带的容器中, 当剥离拉片时,内带被迅速地切断,带子不会在开口部的边缘部分附 近的区域内延伸,带子也没有一部分留下纤维或小块。另一方面,在 使用比较例l中制造的内带的容器中,内带在开口部的边缘部分附近的 部分延伸,内带断开后,内带的一部分留下纤维和小块。
评价使用在每个上述实施例中制造的内带的纸容器的开口部和拉 片是如何密封的。评价结果认为,在使用例子1至4以及比较例1中制造 的内带的容器中提供了极好的密封特性。相反,在使用比较例2中制造 的内带的容器中没有提供极好的密封特性。
应当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如上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在没有背离 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改变和修改。
工业实用性
依照本发明的包装容器可以适用于充填流体食品例如汁或牛奶的 包装纸容器。
权利要求
1.一种包装容器,具有设置在其顶部的用于流体食品的开口部、开口部上方的开口装置和用来从下侧并沿着开口部的外周紧密地密封开口部的下表面的内带,其中,所述内带是层压体,包括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外层,其层厚度范围为1到9微米;低密度聚乙烯中间层,其层厚度范围为5到17微米;粘合剂层,其层厚度范围为1到8微米;乙烯-乙烯醇共聚物阻挡层,其乙烯含量范围为35到49摩尔,且层厚度范围为2到9微米;粘合剂层,其层厚度范围为1到8微米;低密度聚乙烯中间层,其层厚度范围为5到17微米;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外层,其层厚度范围为1到9微米,这些层按照如上所述的顺序层压。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包装容器,其中,所述内带是层压体,包括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外层,其层厚度范围为3到7微米;低密度聚乙烯中 间层,其层厚度范围为7到15微米;粘合剂层,其层厚度范围为3到6微 米;乙烯-乙烯醇共聚物阻挡层,其乙烯含量范围为40到44摩尔,且层 厚度范围为4到7微米;粘合剂层,其层厚度范围为3到6微米;低密度 聚乙烯中间层,其层厚度范围为7到15微米;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外层, 其层厚度范围为3到7微米,这些层按照如上所述的顺序层压,线性低 密度聚乙烯使用茂金属催化剂制备。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包装容器,其中,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 范围为0.905到0.922。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容器,其中,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 范围为0.911到0.920。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包装容器,其中,低密度聚乙烯中间层的密 度范围为0.915到0.930。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容器,其中,低密度聚乙烯中间层的密 度范围为0.917到0.923。
7. —种制造内带的方法,所述内带用于通过从下侧沿着开口部的 外周密封开口部的下表面而密封容器,所述容器具有设置在其顶部的 用于流体食品的开口部以及设置在开口部上方的开口装置,所述方法 包括下列步骤按照如下所述的顺序共挤压以下成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其密 度范围为0.91 l到0.920;低密度聚乙烯,其密度范围为0.917到0.923;粘合剂,包括通过带有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化学结合官能团接枝改性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其乙烯含量范围为35到49 摩尔;粘合剂,包括通过带有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化学结合官能团接 枝改性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其密度范围为0.917到 0.923;以及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其密度范围为0.911到0.920;以及获得内带,所述内带是层压体,包括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外层, 其层厚度范围为1到9微米;低密度聚乙烯中间层,其层厚度范围为5到 17微米;粘合剂层,其层厚度范围为1到8微米;乙烯-乙烯醇共聚物阻 挡层,其层厚度范围为2到9微米;粘合剂层,其层厚度范围为1到8微 米;低密度聚乙烯中间层,其层厚度范围为5到17微米;和线性低密度 聚乙烯外层,其层厚度范围为1到9微米,这些层按照如上所述的顺序 层压。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内带的方法,其中,乙烯-乙烯醇共聚 物阻挡层的乙烯含量范围为40到44摩尔。
9. 一种内带,用来通过从下侧沿着开口部的外周密封开口部的下 表面而密封容器,所述容器具有设置在其顶部的用于流体食品的开口 部以及设置在开口部上方的开口装置,所述内带是层压体,包括线 性低密度聚乙烯外层,其层厚度范围为3到7微米;低密度聚乙烯中间 层,其层厚度范围为7到15微米;粘合剂层,其层厚度范围为3到6微米;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阻挡层,其乙烯含量范围为40到44摩尔,且层厚度 范围为4到7微米;粘合剂层,其层厚度范围为1到8微米;低密度聚乙 烯中间层,其层厚度范围为5到17微米;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外层,其 层厚度范围为1到9微米,这些层按照如上所述的顺序层压。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带,其中,所述粘合剂层由粘合剂制成, 所述粘合剂包括通过带有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化学结合官能团接枝改 性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设置有内带的包装容器,所述内带可以从下侧可靠地密封在容器顶部形成的开口部,当剥离拉片时,能够容易地、快速地在开口边缘附近断开所述内带;本发明还提供了制造内带的方法和用于容器的内带。包装容器在顶部具有用于流体食品的开口部,所述开口部通过拉片从上侧保护,所述包装容器设置有内带,所述内带熔合到开口部周边的背表面以及拉片的内表面上,以从下侧密封开口部,其中内带包括厚度为3-7μm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外层、厚度为7-15μm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间层、厚度为3-6μm的粘合剂层、乙烯含量为40-44摩尔且厚度为4-7μm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阻挡层、厚度为3-6μm的另一粘合剂层、厚度为7-15μm的另一低密度聚乙烯中间层和厚度为3-7μm的另一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外层。
文档编号B65D17/50GK101223083SQ20068002559
公开日2008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4日
发明者池之谷正克 申请人:利乐拉瓦尔集团及财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