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式集装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29217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折叠式集装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折叠式集装箱结构,属于储运容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如美国专利6811048,是在传统集装箱的底板结构上的改进,其结构为底板包括骨 骼框架,骨骼框架主要包括一对横向间隔开、纵向地被配置的左、右空心长方形管,左、右空 心长方形管与一对纵向地间隔、横向地被配置的空心长方形管垂直相交。美国专利6811048 的上述描述为集装箱的底板结构。起到承重作用的是上述的底板结构。 美国专利4177907,是在传统集装箱的结构上的改进,其底板结构为"底壁带有在 它的四个角落中的每一个角度块,刚性连接一基础直立部分。当集装箱是被架设的延伸立 杆来到基础直立部分的上端,基础直立部分在横截形状与侧面墙相似并与侧面墙成一体", 底壁10的基础直立部分为矩形,设置在底壁10的四个角上,与延伸立杆32连接的铰链在 其中部,基础直立部分没有承重的作用。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结构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折叠式集装箱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折叠式集装箱结构,包
括底座梁、左侧板、右侧板、左侧板支撑、右侧板支撑、后端板、前门板和顶板构成, 在底座梁上安装有铰链连接后端板、前门板;或在底座梁上焊接支撑,支撑的宽度
和长度与后端板底端、前门板底端的厚度和长度相同,支撑上安装有铰链连接后端板、前门
板; 有左侧板支撑固定连接若干只并间隔放置的底座梁的一端、右侧板支撑固定连接 若干只所述底座梁的另一端, 左侧板支撑的高度大于后端板、前门板的厚度;右侧板支撑的高度大于左侧板支 撑的高度与左侧板的厚度之和。 本实用新型不同于传统的集装箱底盘结构,有若干只底座梁,可选择3只以上,若
干只底座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侧板支撑梁,组成本实用新型的底盘结构,侧板支撑梁有
不同高度的高侧板支撑梁、中高侧板支撑梁和次高侧板支撑梁,侧板支撑梁不同的高度对
应于立在侧板支撑梁之上的侧板折叠后的侧板的高度之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 集装箱各墙体板均可折叠于底座上,顶板盖于折叠后的墙体板上,整个集装箱的 体积仅是一般固定式集装箱体积的五分之一; 由于集装箱体积减小,可大大降低运输费用和减少仓储占地面积和空间; 该集装箱采用铰链连接,折叠和安装操作简便,省工省时。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底板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板B向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板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C向侧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底板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A向侧截面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底板截面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底板截面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底板截面示意图;图中t为左侧板、右侧板、后端板、前门板和顶板的厚度。L和Ll为本实用新型的
长度;L小于Ll ;S和S2为为本实用新型的宽度。[0024]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如图1、2、3、4所示,一种可折叠式集装箱结构,包括底座梁1、2、3、4、5、 6,左侧板26、右侧板25、左侧板支撑8、右侧板支撑9、后端板23、前门板24和顶板27构成, 前门板24和后端板23翻转重叠后组成的长度在小于左侧板26或右侧板25的长度。 在底座梁6上固定连接有后侧板支撑梁70,后侧板支撑梁70的内侧上端安装铰链 28连接后端板23 ; 在底座梁1上固定连接有前侧板支撑梁30,前侧板支撑梁30的内侧上端安装铰链 29连接前门板24 ;前侧板支撑梁30的高度大于后侧板支撑梁70的高度和后端板23的厚 度之和; 有右侧板支撑9固定连接间隔放置的底座梁1、2、3、4、5、6的一端、左侧板支撑8 固定连接所述底座梁1、2、3、4、5、6的另一端; 右侧板支撑9的内侧上端安装铰链22连接右侧板25 ;右侧板支撑9的高度大于 前侧板支撑梁30的高度和前门板24的厚度之和; 左侧板支撑8的内侧上端安装铰链21连接左侧板26 ;左侧板支撑8的高度大于 右侧板支撑9的高度和右侧板25的厚度之和。顶板27安装在前门板24和后端板23和右 侧板25和左侧板26的顶端。 实施例2 :如图5、6、7、8所示,一种可折叠式集装箱结构,包括底座梁41、42、43、 44、45、46、47、10、11,左侧板15、右侧板14、右侧板支撑66、左侧板支撑12、后端板13、前门 板52和顶板18构成,前门板52和后端板13翻转后,前门板52的底侧和后端板13的底侧 组成的长度小于左侧板26或右侧板25的长度。 有左侧板支撑12固定连接间隔放置的底座梁41 、42、43、44、45、46、47、 10、 11的一
丄山
顺; 有右侧板支撑66固定连接所述底座梁41、42、43、44、45、46、47、10、11的另一端; 在底座梁41上固定连接有侧板支撑梁48,侧板支撑梁48的内侧上端安装铰链50 连接后端板13 ;[0035] 在底座梁11上固定连接有侧板支撑梁49,侧板支撑梁49的内侧上端安装铰链51 连接前门板52 ;侧板支撑梁48与侧板支撑梁49的高度相同。 右侧板支撑66的内侧上端安装铰链17连接右侧板14,右侧板支撑66的高度大于 侧板支撑梁48的高度和后端板13的厚度之和; 左侧板支撑12的内侧上端安装铰链16连接左侧板15,左侧板支撑12的高度大于 右侧板支撑66的高度和右侧板14的厚度之和; 顶板18安装在前门板52和后端板13和右侧板14和左侧板15的顶端。 实施例3 :—种可折叠式集装箱结构,包括底座梁、左侧板、右侧板、左侧板支撑、右
侧板支撑、后端板、前门板和顶板构成, 在底座梁上安装有铰链连接后端板、前门板;或在底座梁上焊接支撑,支撑的宽度 和长度与后端板底端、前门板底端的厚度和长度相同,支撑上安装有铰链连接后端板或前 门板; 如图9所示,或底座梁61的结构为L型,在竖起的顶端内侧安装有铰链60连接后 端板62、或前门板。底座梁61替换实施例1中的底座梁1或底座梁6。或底座梁61替换 实施例2中的底座梁41或底座梁11。 其它结构同于实施例1或实施例2。 实施例1和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中,上述的铰链包括活动销铰链、合页。部件之间 连接的上述的铰链为2只或2只以上。上述的固定连接为焊接或螺栓连接方式。 或底座梁为3只以上,铰链为2只或2只以上。 或后侧板支撑梁的内侧上端安装铰链连接后端板;前侧板支撑梁的内侧上端安 装铰链连接前门板;前、后侧板支撑梁的高度相同; 左侧板支撑的内侧上端安装铰链连接左侧板,左侧板支撑的高度大于后侧板支撑 梁的高度和后端板的厚度之和; 右侧板支撑的内侧上端安装铰链连接右侧板,右侧板支撑的高度大于左侧板支撑 的高度和左侧板的厚度之和。 为了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描述了上述具体实施例。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 的其他变化和修改对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公开内容的真正实质和基本原则范围内的任何\所有 修改、变化或等效变换,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可折叠式集装箱结构,包括底座梁、左侧板、右侧板、左侧板支撑、右侧板支撑、后端板、前门板和顶板构成,其特征是在底座梁上安装有铰链连接后端板、前门板;或在底座梁上焊接支撑,支撑的宽度和长度与后端板底端、前门板底端的厚度和长度相同,支撑上安装有铰链连接后端板、前门板;有左侧板支撑固定连接若干只并间隔放置的底座梁的一端、右侧板支撑固定连接若干只所述底座梁的另一端,左侧板支撑的高度大于后端板、前门板的厚度;右侧板支撑的高度大于左侧板支撑的高度与左侧板的厚度之和。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式集装箱结构,其特征是在底座梁上固定连接有后侧板支撑梁,后侧板支撑梁的内侧上端安装铰链连接后端板;在底座梁上固定连接有前侧板支撑梁,前侧板支撑梁的内侧上端安装铰链连接前门 板;前侧板支撑梁的高度大于后侧板支撑梁的高度和后端板的厚度之和;右侧板支撑的内侧上端安装铰链连接右侧板;右侧板支撑的高度大于前侧板支撑梁的 高度和前门板的厚度之和;左侧板支撑的内侧上端安装铰链连接左侧板;左侧板支撑的高度大于右侧板支撑的高 度和右侧板的厚度之和。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式集装箱结构,其特征是后侧板支撑梁的 内侧上端安装铰链连接后端板;前侧板支撑梁的内侧上端安装铰链连接前门板;前、后侧 板支撑梁的高度相同;左侧板支撑的内侧上端安装铰链连接左侧板,左侧板支撑的高度大于后侧板支撑梁的 高度和后端板的厚度之和;右侧板支撑的内侧上端安装铰链连接右侧板,右侧板支撑的高度大于左侧板支撑的高 度和左侧板的厚度之和。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式集装箱结构,其特征是底座梁的结构为L型, 在竖起的顶端内侧安装有铰链连接后端板、或前门板。
5. 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式集装箱结构,其特征是底座梁为3只 以上,铰链为2只或2只以上。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式集装箱结构,其特征是底座梁为3只以上,铰 链为2只或2只以上。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式集装箱结构,其特征是前门板的底侧和后端 板的底侧组成的长度小于左侧板或右侧板的长度。
专利摘要一种可折叠式集装箱结构,包括底座梁、左侧板、右侧板、左侧板支撑、右侧板支撑、后端板、前门板和顶板构成,支撑上安装有铰链连接后端板或前门板;有左侧板支撑固定连接若干只并间隔放置的底座梁的一端、右侧板支撑固定连接若干只所述底座梁的另一端,左侧板支撑的高度大于后端板、前门板的厚度;右侧板支撑的高度大于左侧板支撑的高度与左侧板的厚度之和。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集装箱各墙体板均可折叠于底座上,顶板盖于折叠后的墙体板上,整个集装箱的体积仅是一般固定式集装箱体积的五分之一;由于集装箱体积减小,可大大降低运输费用和减少仓储占地面积和空间;该集装箱采用铰链连接,折叠和安装操作简便,省工省时。
文档编号B65D88/52GK201437453SQ20092014489
公开日2010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3日
发明者张家敏, 毛昭宁 申请人:毛昭宁;张家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