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大输液软包装的分盖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29312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大输液软包装的分盖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llr液寿欠包装4页i或,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
大输液软包装的分盖^Ia构。
背景技术
在大输液软包装行业,需要使用一种封口设备将盖子ir与包
装容器12'封合以密封其中的输液产品13'(如图i所示),而其
中还需要有一种整理、分隔盖子的分盖机构,来为封口准备盖子。
目前使用的分盖机构如图2和图3所示。其工作原理是先将 盖子11'倒入振荡斗27',振荡斗工作将盖子(如组合盖)整理 排列于主轨道23'上,伺服电沖几21'通过伺力良4几构22'带动分盖 板24'移动,分盖板24'上设置有多个可携带盖子的槽,槽的个 数和间距与分4九道的个凄欠和间3巨相同,每进一个盖子分盖板24'移 动一个位置(单位距离),当所有的槽内均有盖子后,此时分盖板 24'移至槽与分轨道25'对齐的位置,此时气缸26'前行将盖子 推入分轨道,盖子从分轨道输出后由位于其终端的封口头将其与包 装容器封合。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才支术中至少存在如 下问题现有的分盖机构需要伺服电机通过伺服机构带动分盖板移 动来完成送盖过程,分盖机构的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大输液软包装的分盖机构,能够 解决现有分盖机构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才是供了 一种用于大输液软包装的分
盖机构,包括输入部,具有供大输液软包装的盖子输出的出口; 主轨道,其与输入部的出口连4妄;盖子输出部,其位于主4九道的一 侧;盖子推动部,其位于主轨道的另一侧,并对准盖子输出部。
优选地,在上述的分盖才几构中,输入部为振荡斗,主轨道与4展 荡斗的出口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的分盖机构中,盖子输出部包括多条并排排列 的分轨道,多条分轨道分别与主轨道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的分盖机构中,分轨道的条lt至少为两条。
优选地,在上述的分盖4几构中,分專九道为直线延伸。
优选地,在上述的分盖才几构中,分4九道包括位于首端和末端的 与主l九道垂直的直线延伸萃殳、以及两个直线延伸,殳中间的过渡雀+线 延伸段。
优选地,在上述的分盖机构中,盖子推动部包括多个第一气缸, 各第 一 气釭对准相应的分轨道。
优选地,在上述的分盖机构中,多个第一气缸固定于同一支架上。优选地,在上述的分盖才几构中,各分轨道上设有由第二气缸驱 动的挡块。
因为使主轨道直接穿过盖子输出部和盖子推动部,解决了现有 分盖机构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的问题,从而节省了伺服电机、伺 服机构以及分盖板,简化了分盖机构的结构,且降低了成本。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4正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 它的目的、特^正和伊C点。下面将参照图,只十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的目 的、iHM正和步文果作进一步详细的i兌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是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 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
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组合盖与包装容器的焊合图; 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的分盖机构的结构图; 图3示出了图2所示的分盖机构沿K一K方向的剖^L图; 图4示出了才艮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盖机构的结构图; 图5示出了图4所示的分盖才几构沿M—M方向的剖一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i兌明本实用新型。图4示出了才艮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盖才几构的结构图,图5 示出了图4所示的分盖机构沿M—M方向的剖视图。如图4所示, 该分盖机构包括输入部l,具有供大输液软包装的盖子IO输出的 出口ll;主4九道2,其与專lr入部1的出口 11连4妻;盖子llr出部3, 其位于主轨道2的一侧;盖子推动部4,其位于主4九道2的另一侧, 并对准盖子丰lT出部3。
其中,输入部l为振荡斗,主轨道2与振荡斗的出口连接。
该实施例因为使主轨道直接穿过盖子输出部和盖子推动部,解 决了现有分盖机构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的问题,从而节省了伺服 电机、伺服机构以及分盖板,简化了分盖才几构的结构,且降低了成 本,同时简化了分盖机构的控制过程。
采用该实施例可以 一次送入多个盖子,克月良了才几器才是速而盖子 供应不上的问题。
如图4所示,盖子输出部3包括多条并排排列的分轨道31,多 条分轨道31分别与主轨道2连接。分轨道31的条数至少为两条。 这样,可以同时输出多个盖子,分4九道越多,可同时输出的盖子就 越多。
其中,分轨道31可以为直线延伸,也可以为图4所示的线^各 形式。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采用后一种线^各设计,如图4所示, 分轨道31包括位于首端和末端的与主轨道2垂直的直线延伸段31A 和31C、以及两个直线4殳延伸革殳31A和31C中间的过渡斜线延伸 段31B。由于分轨道的终端的封口头的间距固定,因此通过改变分 轨道的线路设计,可以使盖子在分轨道的出口处达到所需的间距。盖子推动部4包括多个第一气缸41, 一个第一气缸41对准一 条分轨道31。其中,多个第一气缸41固定于同一支架上。由于盖 子输出部包括多条分轨道,因此盖子推动部需要设置与之对应的气 缸来实现推动作用。这样,可以通过第一气缸41将主轨道2中的 盖子推入与之对准的分轨道31 。
如图5所示,各分轨道31上i殳有由第二气缸51驱动的挡块52。 该挡块可以起到定位主轨道中的盖子的作用。第二气缸51将挡块 52推至下位,盖子不能偏离主轨道2,也不能往上弹起,而是一个 一个紧挨着排列的。
下面结合图4和图5"i兌明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分盖才几构的工作原

先将盖子10 (如组合盖)倒入振荡斗1,振荡斗工作将其内的 盖子整理排列于主轨道2上。由于此时第二气缸51将挡块52推至 下位,盖子不能偏离主轨道2,也不能往上弹起,而是一个一个紧 才矣着4非列的。第二气缸51爿寻挡块52抬起,第一气釭41前4于即可 将主轨道中的盖子推入分轨道31,且通过改变分轨道的线路设计, 使盖子在出口达到需要的间距,盖子从分轨道输出后由位于其终端 的封口头将其与包装容器封合。送盖完成以后,第一气缸41先退
一'hl殳3巨离,4寺第二气缸51将挡块52压下以后,再完全退回。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 如下纟支术效果
因为使主轨道直接穿过盖子输出部和盖子推动部,解决了现有 分盖机构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的问题,从而节省了伺服电机、伺 服机构以及分盖板,简化了分盖机构的结构,且降低了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 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大输液软包装的分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部(1),具有供大输液软包装的盖子(10)输出的出口(11);主轨道(2),其与所述输入部(1)的所述出口(11)连接;盖子输出部(3),其位于所述主轨道(2)的一侧;盖子推动部(4),其位于所述主轨道(2)的另一侧,并对准所述盖子输出部(3)。
2. 4艮据片又利要求1所述的分盖才几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部(1 ) 为振荡斗,所述主轨道(2)与所述振荡斗的出口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输出 部(3)包括多条并排排列的分轨道(31 ),多条所述分轨道(31 ) 分别与所述主轨道(2)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轨道(31 )的条数至少为两条。
5. 才艮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轨道(31 )为直线延伸。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轨道(31)包括位于首端和末端的与所述主4九道(2)垂直的直线 延伸革殳(31A、 31C)、以及两个所述直线延伸l殳(31A、 31C) 中间的过渡杀牛线延伸革殳(31B )。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推动部(4)包括多个第一气缸(41 ),各所述第一气缸(41 )对准 相应的所述分4九道(31 )。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盖机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 气缸(41)固定于同一支架上。
9.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盖机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分轨道(31)上设有由第二气缸(51)驱动的挡块(5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大输液软包装的分盖机构,包括输入部,具有供大输液软包装的盖子输出的出口;主轨道,其与输入部的出口连接;盖子输出部,其位于主轨道的一侧;盖子推动部,其位于主轨道的另一侧,并对准盖子输出部。本实用新型简化了分盖机构的结构,且降低了成本。
文档编号B65G47/26GK201381104SQ20092014791
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31日
发明者黄盛秋 申请人: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