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大输液软包装的分盖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29313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大输液软包装的分盖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输液软包装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 大输液软包装的分盖机构
背景技术
在大输液软包装行业,需要使用一种封口设备将盖子ir与包
装容器12'封合以密封其中的输液产品13'(如图i所示),而其
中还需要有一种整理、分隔盖子的分盖机构,来为封口准备盖子。
图2示出了现有才支术的分盖机构的结构图。该分盖机构的工作 原理是先将盖子11'倒入振荡斗27',振荡斗工作将盖子(如 组合盖)整理排列于输盖轨道23'上,伺服电才几21'通过伺服枳j 构22'带动分盖板24'移动,分盖板24'上设置有多个可携带盖 子的槽,槽的个数和间距与分轨道的个数和间距相同,每进一个盖 子分盖板24'移动一个位置(单位距离),当所有的槽内均有盖子 后,此时分盖板24'移至槽与分轨道25'对齐的位置,此时气缸 26'前行将盖子推入分轨道,盖子从分轨道输出后由位于其终端的 封口头将其与包装容器封合。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 下问题现有的分盖机构由于每进一个盖子分盖板就需要移动一 次,分轨道较多时,送盖的动作次数必然增多,从而导致分盖周期 较长,生产速度较慢。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大输液软包装的分盖机构,能够 解决现有的分盖机构导致的分盖周期较长,生产速度较慢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 一种用于大输液软包装的分
盖机构,包括振荡斗,具有供大输液软包装的盖子输出的第一出 口和第二出口;可移动的分盖板,其上排列多个可携带盖子的槽, 分盖板的一侧设有盖子输出部、另一侧设有盖子推动部,盖子推动 部对准盖子输出部;第一输盖轨道和第二输盖轨道,分别连接至第 一出口和第二出口 ,并且分别具有向分盖板提供盖子的端部。
优选地,在上述的分盖才几构中,第一llr盖4九道的端部和第二输 盖轨道的端部间隔设置。
优选地,在上述的分盖才几构中,盖子输出部包括多条并排排列 的分轨道。
优选地,在上述的分盖机构中,分轨道至少有四条。 优选地,在上述的分盖机构中,盖子输出部包括6条分轨道,
第一丰lr盖4九道的端部和第二ilr盖專九道的端部间隔3条分轨道。
优选地,在上述的分盖机构中,分盖板上的多个槽的个数与盖 子输出部的多条分轨道的个数相同,多个槽的间距与多条分轨道的 间3巨相同。
优选地,在上述的分盖才几构中,盖子推动部包括多个气缸,各 气釭^f准相应的分4九道。
优选地,在上述的分盖机构中,多个气缸固定于同一支架上。优选地,在上述的分盖4几构中,分盖4几构还包括第三条输盖轨道。
优选地,在上述的分盖机构中,分盖板由伺服电机通过伺服机 冲勾马区^7。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采用多条输盖轨道,解决了现有的分盖 机构分盖周期较长,生产速度较慢的问题,从而缩短了分盖周期, 加快了生产速度。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4i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 它的目的、iNN正和〗尤点。下面^1夸参照图,7于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的目 的、特4正和岁支果作进一步详细的"i兌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 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
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组合盖与包装容器的焊合图; 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的分盖^L构的结构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盖机构的结构图; 图4示出了图3所示的分盖才几构沿K一K方向的剖一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i兌明本实用新型。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盖机构的结构图,图4 示出了图3所示的分盖机构沿K—K方向的剖视图。
如图3所示,该分盖才几构包4舌4展荡斗1,具有供大输液软包 装的盖子IO输出的第一出口 11和第二出口 12;可移动的分盖一反3, 其上排列多个可携带盖子10的槽31,分盖板3的一侧设有盖子输 出部4、另 一侧设有盖子推动部5,盖子推动部5对准盖子输出部4; 第一输盖轨道21和第二输盖4九道22,分别连4妄至第一出口 11和第 二出口12,并且分别具有向分盖板3冲是供盖子的端部。
该实施例由于采用两条输盖轨道来替代现有分盖才几构中的一 条输盖轨道,解决了现有的分盖机构分盖周期较长,生产速度较慢 的问题,从而一次可以送两个盖子,大大缩短了分盖周期,加快了 生产速度。
第一输盖4九道21向分盖一反3纟是供盖子的端部和第二输盖4九道 22向分盖板3提供盖子的端部间隔设置。通过将两条输盖轨道向分 盖板-提供盖子的端部间隔设置,可以优化安排两条输盖轨道中的盖 子同时进入分盖才反的槽的位置,/人而可以在一4仑分盖过程中4吏分盖 板移动的总距离减少。
如图3所示,盖子输出部4包括多条并排排列的分轨道41。分 專九道41至少有四条,这样,可以同时llT出至少四个盖子,分4九道 越多,同时输出的盖子就越多,效率就越高。
在图3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盖子输出部4包括6条分轨道, 第一输盖4九道21和第二输盖4九道22向分盖纟反3^是供盖子的端部之 间间隔3条分轨道。这样,每次送入两个盖子,在一l仑分盖过程中 分盖才反移动的总距离减少为3个单位3巨离,与现有的一条输盖4九道 的分盖机构相比,分盖板的移动距离减少了一半。如图3和图4所示,分盖板3上的多个槽31的个数和间距与 盖子输出部4的多条分轨道41的个数和间距一致。盖子推动部5 包括多个气缸51, 一个气缸51对准一条分轨道41。多个气缸51 固定于同一支架上。分盖板3上的槽31对准分轨道41,从而通过 气缸将槽内的盖子推入对应的分轨道。
在图3和图4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仅提供了具有两条输盖轨道 的分盖机构的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分盖机构 还可以包括三条输盖轨道、四条输盖轨道甚至更多。例如,在如图 3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将输盖轨道设置为3条,则最优的情况, 可将这三条输盖轨道向分盖板提供盖子的端部之间的间隔设置为2 条分轨道。此时, 一次可同时向分盖板提供3个盖子,且在一專仑分 盖过程中,分盖斧反移动的总距离可以减少为2个单位距离。
如图3所示,分盖板3由伺服电机6通过伺服机构7驱动。这 样,分盖板可以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下移动,从而完成取盖、分盖过程。
结合图3和图4,说明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分盖才几构的工作原理 (以下提到的左右与图中的左右方向一致)
先将盖子10 (如组合盖)倒入振荡斗1,振荡斗工作将其内的 盖子整理分列于第一输盖轨道21和第二输盖轨道22上,其中第一 输盖轨道21向分盖板3提供盖子的端部位置与现有分盖机构中的 输盖轨道的端部位置相同(如图2中的输盖轨道23'),而第二输盖 轨道22向分盖板3提供盖子的端部位置处于盖子输出部4的6条 分轨道41的中间。伺服电机6通过伺服机构7带动分盖板3移动, 分盖才反3上i殳置有6个可携带盖子的槽31, 6个槽31之间的间3巨 与6条分轨道41之间的间距相同。起始时,分盖板3上最右边的槽对准第二输盖轨道22向分盖 板3提供盖子的端部,其左起第3个槽对准第一输盖轨道21向分 盖板3^是供盖子的端部。两条输盖轨道21、 22分别同时送入两个 盖子,每送入两个盖子,分盖板31移动一个单位距离,待分盖板 上的所有槽内均有盖子后,此时分盖板移动到其上的每个槽内的盖 子均与分轨道对准的位置,此时盖子推动部5的6个气缸51同时 前行将槽内的盖子推入对应的分轨道,盖子从分轨道输出后由位于 其终端的封口头将其与包装容器封合。然后,气缸51后退,分盖 才反3移动回起始的位置,依此循环,实现分盖过程。
上述优选实施例中,分盖板停在一个位置时可耳又两个盖子,分 盖板的运动次数减少了,从而大大减少了送盖的动作次H缩短了 分盖周期,加快了生产速度。
/人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 如下纟支术效果
因为釆用两条(或多条)输盖轨道,解决了现有的分盖机构分 盖周期较长,生产速度较慢的问题,从而缩短了分盖周期,加快了 生产速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 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津奇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f壬^T修改、 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大输液软包装的分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振荡斗(1),具有供大输液软包装的盖子(10)输出的第一出口(11)和第二出口(12);可移动的分盖板(3),其上排列多个可携带所述盖子(10)的槽(31),所述分盖板(3)的一侧设有盖子输出部(4)、另一侧设有盖子推动部(5),所述盖子推动部(5)对准所述盖子输出部(4);第一输盖轨道(21)和第二输盖轨道(22),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出口(11)和所述第二出口(12),并且分别具有向所述分盖板(3)提供所述盖子的端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盖 轨道(21 )的所述端部和所述第二输盖轨道(22 )的所述端部 间隔设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输出 部(4)包括多条并排排列的分4九道(41)。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轨道(41 )至少有四条。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输出 部(4)包括6条所述分轨道(41),所述第一输盖轨道(21) 的所述端部和所述第二输盖轨道(22 )的所述端部间隔3条所 述分4九道(41 )。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盖板(3 ) 上的多个所述槽(31)的个数与所述盖子输出部(4)的多条 所述分轨道(41 )的个数相同,多个所述槽(31 )的间距与多 条所述分举九道(41)的间-巨相同。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推动 部(5)包括多个气缸(51 ),各所述气缸(51 )对准相应的所 述分一九道(41 )。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盖机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气缸(51 )固定于同一支架上。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盖机构 还包括第三条输盖轨道。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盖板(3 ) 由4司月l电才几(6)通过4司月良才几才勾(7)马区云力。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大输液软包装的分盖机构,包括振荡斗,具有供大输液软包装的盖子输出的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可移动的分盖板,其上排列多个可携带盖子的槽,分盖板的一侧设有盖子输出部、另一侧设有盖子推动部,盖子推动部对准盖子输出部;第一输盖轨道和第二输盖轨道,分别连接至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并且分别具有向分盖板提供盖子的端部。本实用新型缩短了分盖周期,加快了生产速度。
文档编号B65B7/02GK201381105SQ20092014791
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31日
发明者黄盛秋 申请人: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