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络筒机均匀控制退绕张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16858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络筒机均匀控制退绕张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涉及用于细络联及大纱库型自动络筒机的退 绕张力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的改进,具体说是一种自动络筒机均勻控制退绕张力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自动络筒机中,不论是纱库型的,还是细络联型的,其退绕控制 和络纱位都是固定的,因此整个管纱退绕过程中,因退绕气圈形状的不同,造成退绕过程中 的退绕张力不勻。容易造成络纱过程张力波动,形成张力不勻,容易造成筒纱张力不勻,菊 花芯等问题,个别品种如纱线强力不够的品种在络纱过程中易断等现象,容易引起质量问 题和降低生产效率。申请号为200810138450. 1的中国专利中,退绕气圈控制器是活动的,但不适用于 细络联自动络筒机,申请号为92110401. 4和200810184902. X的中国专利中,其退绕控制器 是随着管纱纱线退绕量向下降的,这种退绕装置在保证退绕张力均勻方面有一定效果。但 是,其退绕气圈控制器是随管纱上的纱线退绕点一起下降,纱线摩擦段长,退绕阻力较大, 使纱线产生毛羽较多,对纱线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细络联是自动络筒机与细纱机相连,通过输送通道直接将细纱机落下的细纱管送 到自动络筒机的各个单锭,并将单锭络纱后的空管托盘通过输送通道送回细纱机;大纱库 型自动络筒机就是将细纱机落下的管纱倒入大纱箱,然后分批倒入震动筛和震动盆,通过 分离、输送等动作,将纱管放到空托盘上,送到自动络筒机的各个单锭,并将单锭络纱后的 空管托盘通过输送通道送回到插纱位置,插上管纱后继续前面的循环。细络联及大纱库型 自动络筒机其换管装置是相同的,换管装置适应以上所述输送方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动络筒机均勻控制退绕张 力装置,其结构合理,保证整个管纱退绕张力均勻,使纱线退绕阻力减小,有助于管纱轻松 退绕。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种自动络筒机均勻控制退绕张力装置,包括管纱探测传感器、固定退绕气圈控 制器、换管装置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退绕气圈控制器上设置传感器,传感器 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的换管装置中的导向板分为前导向板和后导向板,在前导向板 和后导向板之间的络纱位置设置一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中有一用来固定管纱托盘的固定 座,固定座上设置活动导板,活动导板位于前导向板和后导向板之间,并与前导向板和后导 向板平齐,前导向板、活动导板及后导向板中间设置贯通的换管通道,升降装置中的传动机 构传动所述固定座升降。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升降装置的传动机构包括电机、齿轮、齿条、固定导 轨,所述齿轮安装在电机轴上,电机固定在一支撑板上,齿条上固定所述的固定座,所述齿
3轮与齿条啮合在一起,齿条沿固定导轨上下滑动,在固定轨道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位置可调 的上升降限位装置、下升降限位装置。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固定座上有用来固定管纱托盘在络纱位的 固定凸点。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换管装置中的升降装置与退绕气圈控制器共同作用,在传感器全 程监控下,通过升降装置带动管纱上升,保证纱线导纱点位置相对位置高度不变,使纱线处 于最佳退绕状态,保证退绕过程的退绕张力均勻,从而提供均勻的络纱张力,提高筒纱质量 及外观,减少菊花心等不良成形的发生机率。退绕过程中,升降装置上升,管纱上的纱线退 绕点下降,两者方向相反,纱线摩擦段较短,使纱线退绕阻力减小,有助于管纱轻松退绕,减 少断纱、减少筒纱纱线接头,并且减少纱把的产生。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细络联自动络筒机均勻控制退绕张力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络筒机均勻控制退绕张力装置中部分结构的俯视图。图3本实用新型自动络筒机均勻控制退绕张力装置的传动机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自动络筒机均勻控制退绕张力装置的实施例,在细络 联自动络筒机上实现退绕张力均勻控制。细络联自动络筒机各单锭主要包括支架3、槽筒2、槽筒吸嘴9、清纱器10、管纱吸 嘴6-1、管纱探测传感器12、固定退绕气圈控制器14、换管装置和控制系统。在固定退绕气 圈控制器14(或附近的支撑板28)上设置传感器5,传感器5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换管装置中的导向板分为前导向板20-1和后导向板20,在各单锭的前导向板 20-1和后导向板20之间设置一升降装置13,在升降装置13上设置一络纱位21,升降装置 13中有一用来固定管纱托盘的固定座18,在固定座18上有用来固定管纱托盘在络纱位21 的两到三个固定凸点22-1。固定座18上设置活动导板22,活动导板22位于前导向板20_1 和后导向板20之间,并与前导向板20-1和后导向板20平齐,前导向板20-1、活动导板22 及后导向板20中间设置贯通的换管通道19。固定座18上的活动导板22与前、后导向板 20-1,20配合,保证管纱托盘顺利被引入络纱位21,空管托盘顺利移到空管输送带17上。托 盘通过气缸推动或通过皮带进行输送。所述升降装置13通过传动机构传动所述固定座18升降。升降装置13的传动机 构包括电机26、齿轮25、齿条27、固定导轨24,所述齿轮25安装在电机26轴上,电机26固 定在一支撑板28上,齿条27上固定所述的固定座18。所述齿轮25与齿条27啮合在一起, 齿条27可沿固定导轨24上下滑动,在固定轨道24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位置可调的上升降 限位装置4、下升降限位装置7,用于限制齿条27上升和下降的极限位置。络纱位21上的管纱15在退绕过程中,传感器5 —旦感应不到管纱15上的纱线 11,就向络纱位置的升降装置13发出上升的指令,直到达到预定的位置,齿条27触动升降 限位装置4后停止上升;当管纱15上的纱线11络完后,由管纱探测传感器12发出无管纱指令,升降装置13下降至初始位置,齿条27触动升降限位装置7后停止下降,进行换管动 作,将带空管16的托盘经过换管通道19移到空管输送带上17,并将满管输送带8上的装有 满管管纱6的托盘经过换管通道19换到络纱位21。当电机26转动时,带动齿轮25进行旋转,齿轮25带动相啮合的齿条27在导轨24 上进行滑动,带动升降装置13按照要求进行升降。电机26要求正反转;电机26的转速与 纱管退绕速度规律相配合,并根据纱管退绕规律进行设定。本实用新型就是通过络纱位置上的升降装置13与固定退绕气圈控制器14共同作 用,在升降装置上升过程中,保证纱线导纱点位置相对于纱管上纱线退绕位置高度A不变。 使管纱退绕的整个过程的退绕张力均勻,无张力突变,从而达到络纱张力均勻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同样也适用于纱库型的自动络筒机。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 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 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自动络筒机均匀控制退绕张力装置,包括管纱探测传感器、固定退绕气圈控制器、换管装置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退绕气圈控制器上设置传感器,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的换管装置中的导向板分为前导向板和后导向板,在前导向板和后导向板之间的络纱位置设置一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中有一用来固定管纱托盘的固定座,固定座上设置活动导板,活动导板位于前导向板和后导向板之间,并与前导向板和后导向板平齐,前导向板、活动导板及后导向板中间设置贯通的换管通道,升降装置中的传动机构传动所述固定座升降。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络筒机均勻控制退绕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 装置的传动机构包括电机、齿轮、齿条、固定导轨,所述齿轮安装在电机轴上,电机固定在一 支撑板上,齿条上固定所述的固定座,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在一起,齿条沿固定导轨上下滑 动,在固定轨道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位置可调的上升降限位装置、下升降限位装置。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络筒机均勻控制退绕张力装置,所述的固定座上有 用来固定管纱托盘在络纱位的固定凸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络筒机均匀控制退绕张力装置,其特点是在固定退绕气圈控制器上设置传感器,传感器与控制系统连接,换管装置中的导向板分为前导向板和后导向板,在前导向板和后导向板之间的络纱位置设置一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中有一用来固定管纱托盘的固定座,固定座上设置活动导板,活动导板位于前导向板和后导向板之间,并与前导向板和后导向板平齐,前导向板、活动导板及后导向板中间设置贯通的换管通道,升降装置中的传动机构传动所述固定座升降。通过升降装置带动管纱上升,保证纱线导纱点位置相对于纱管上纱线退绕位置高度不变,使纱线处于最佳退绕状态,保证整个管纱退绕张力均匀,使纱线退绕阻力减小,管纱轻松退绕。
文档编号B65H57/22GK201737526SQ201020282780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5日
发明者王 华, 车社海 申请人: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