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实训考核鉴定装置输送带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26065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实训考核鉴定装置输送带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实训考核鉴定装置输送带单兀。
背景技术
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是指从事可编程序控制器(PLC)选型、编程,并对应用系统进行设计、整体集成和维护的人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这一职业的社会需求日益加大。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的培养,理论结合实践尤其重要,但是目前的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的培养,大都重理论,轻实践,采用“只说不做,只看不练”的教学模式,其主要原因是没有专业化的实训考核鉴定装置。目前通用的实训考核鉴定装置的输送带单元大多只有一条输送带,输送带驱动装置为直流电动机或交流电动机,主要考察学员对直流或交流驱动方式的控制,一个输送带单元只能考察一种控制方式,无法让学员采用更多的驱动方式来控制电机的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的培养中,实训考核鉴定装置的输送带单元只包括一条输送带,只能考察一种控制方式的缺陷,提供一种设计科学合理、包括两条输送带,可以考察多种控制方式的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实训考核鉴定装置输送带单元。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即一种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实训考核鉴定装置输送带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条垂直分布的输送带,第一输送带横向设置,第二输送带纵向设置,第二输送带的前端与第一输送带的末端相接,第一输送带前端一侧设有一个交流电动机,另一侧设有与交流电动机同轴的旋转编码器,后端设有一个直线气缸,第二输送带的末端设有一个直流电动机, 一侧设有一个直线气缸。交流电动机是第一输送带的动力装置,旋转编码器,用来对第一输送带上的工件做精确定位,直线气缸用来改变工件的运动方向。输送带单元由交流电动机与直流电动机分别驱动,能够考察学员不同的驱动方式的控制,采用两条输送带的组合,给项目课题的设置提供了更多的方案,克服了以往输送带输送控制的单一控制性。本实用新型在所有机械部件表面进行了多层氧化处理,增强了表面硬度及美观效果,多次重复拆装也不会影响其外观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稳定可靠、操作灵活多样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以往的输送带单元的单一输送带模式,采用交直流两种驱动控制方式,能够考察学员不同的驱动方式的控制,采用两条输送带的组合,给项目课题的设置提供了更多的方案,克服了以往输送带输送控制的单一控制性。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所示1第一输送带;2旋转编码器;3交流电动机;4直线气缸;5直线气缸;6第二输送带;7直流电动机;8托料台;9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做进一步详细论述。如附图所示支架9上设有两条垂直分布的输送带,第一输送带1横向设置,第二输送带6纵向设置,第二输送带6的左侧设有托料台8,第二输送带6的前端与第一输送带 1的末端相接,第一输送带1前端一侧设有一个交流电动机3,另一侧设有与交流电动机3 同轴的旋转编码器2,后端设有一个直线气缸4,第二输送带6的末端设有一个直流电动机 7、一侧设有一个直线气缸5。交流电动机3是第一输送带1的动力装置,旋转编码器2用来对第一输送带1上的工件做精确定位,直线气缸5用来改变工件的运动方向。两条输送带由交流电动机3与直流电动机7分别驱动,能够考察学员不同的驱动方式的控制,采用两条输送带的组合,给项目课题的设置提供了更多的方案,克服了以往输送带输送控制的单一控制性。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当有工件从料仓被取出时,首先启动交流电动机3正转,通过旋转编码器2的精确定位,使工件在直线检测气缸下方停止,进行工件的形体检测,如果检测正确,则工件继续被向前运送,如果检测错误,则会启动交流电动机3反转,把错误的工件剔除。工件在经过形体检测后再经过电感式接近开关进行材质检测,正确继续向前,错误则反向输送剔除,经过材质检测后,到达第一输送带1末端的电容式接近开关处,有检测信号后,工件被直线气缸4推出到第二输送带6上,在第二输送带6上,再经过光电传感器的颜色检测,把颜色错误的工件推出到托料台8上,被旋转机械手取走,正确的工件被输送到第二输送带6末端,有光纤传感器检测信号时,第二输送带停止运行,工件被龙门机械手取走,根据前面的一系列检测放入相应的工位盒中。
权利要求1. 一种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实训考核鉴定装置输送带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条垂直分布的输送带,第一输送带横向设置,第二输送带纵向设置,第二输送带的前端与第一输送带的末端相接,第一输送带前端一侧设有一个交流电动机,另一侧设有与交流电动机同轴的旋转编码器,后端设有一个直线气缸,第二输送带的末端设有一个直流电动机、一侧设有一个直线气缸。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实训考核鉴定装置输送带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条垂直分布的输送带,第一输送带横向设置,第二输送带纵向设置,第二输送带的前端与第一输送带的末端相接,第一输送带前端一侧设有一个交流电动机,另一侧设有与交流电动机同轴的旋转编码器,后端设有一个直线气缸,第二输送带的末端设有一个直流电动机、一侧设有一个直线气缸。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稳定可靠、操作灵活多样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以往的输送带单元的单一输送带模式,采用交直流两种驱动控制方式,能够考察学员不同的驱动方式的控制,给项目课题的设置提供了更多的方案,克服了以往输送带输送控制的单一控制性。
文档编号B65G23/22GK201980716SQ20102068998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0日
发明者冯鹏, 崔智 , 朱建忠, 王伟, 翟辉 申请人:山东莱茵科技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