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模块化圆筒形加热炉炉壳运输工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26066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模块化圆筒形加热炉炉壳运输工夹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装夹具,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模块化圆筒形加热炉炉壳运输
工夹具。
背景技术
加热炉是将物料或工件加热的设备,目前被广泛应用在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热处理、表面处理、建材、电子、材料、轻工、日化、制药等诸多行业领域,众所周知,不同行业领域使用加热炉的高度大小也不同,较低的有Im左右的,较高的有3 5m左右的,甚至有的高度超过10m,针对上述高度较高的加热炉,因炉壳整体大多采用焊接连接而成,这样势必会存在运输不便,运输费用较高以及拆装繁琐的缺点,因此人们设计出模块化加热炉炉壳, 也就是将炉壳分成若干个炉体单体,然后将各个炉体单体密封连接,这样在运输和组装过程中,可以分成若干个炉体单体来运输。但是在运输过程中,若将各个炉体单体直接放置于运输车之上,存在装卸不便、空间利用率低以及固定困难,相邻两个炉体单体极易发生碰撞或摩擦,造成对炉体单体的损坏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模块化圆筒形加热炉炉壳运输工夹具,其具有结构简单、固定安全可靠、装卸方便,空间利用率高以及可有效避免因炉体单体之间发生碰撞或摩擦而形成损坏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模块化圆筒形加热炉炉壳运输工夹具,其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立柱之间自上而下设置有若干个支座,所述支座将框体分割成具有至少两个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的大小对应炉体单体的大小设置。特别地,所述框体立柱与支座的相接处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支撑面设置为斜面,且与弧形炉体单体两侧面紧密贴合。特别地,所述支撑面上开设有定位孔,利用螺栓穿过炉体单体上的螺孔和支撑面上的定位孔将炉体单体牢靠定位于支撑面之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所述新型模块化圆筒形加热炉炉壳运输工夹具根据运输高度的需要自上而下分隔成至少两个的容置空间,将弧形炉体单体拱形向上放置在支撑座之上,不仅结构简单、装卸方便,而且最大限度的利用了运输空间,运输过程中炉体固定安全可靠、不易被损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模块化圆筒形加热炉炉壳运输工夹具的结构示意3[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座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座的支撑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框体;2、立柱;3、支座;4、容置空间;5、支撑座;6、固定螺栓;7、支撑斜面;8、定位孔;9、炉体单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一种新型模块化圆筒形加热炉炉壳运输工夹具,主要应用在分体模块化加热炉炉壳的运输过程中,其包括由槽钢焊接而成的框体1, 所述框体1的立柱2之间自上而下设置有两个支座3,所述支座3将框体1分割成具有三个容置空间4,所述容置空间4的大小对应炉体单体9的大小设置,当然也可根据运输高度的需要,设置更多的支座3,从而形成更多的用于放置炉体单体9的容置空间4。所述支座3与框体1的立柱2的相接处设置有支撑座5,所述支撑座5上设置有支撑斜面7,所述支撑斜面7与弧形炉体单体9两侧面紧密贴合,且所述支撑斜面7上开设有定位孔8,利用固定螺栓6穿过炉体单体9上的螺孔和支撑斜面7上的定位孔8将炉体单体 9牢靠定位于支撑座5之上。上述新型模块化圆筒形加热炉炉壳运输工夹具根据运输高度的需要自上而下分隔成至少两个的容置空间4,再利用固定螺栓6将弧形炉体单体9拱形向上固定于支撑座 5之上,不仅结构简单、装卸方便,而且最大限度的利用了运输空间,运输过程中炉体固定安全可靠、不易被损坏。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模块化圆筒形加热炉炉壳运输工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立柱之间自上而下设置有若干个支座,所述支座将框体分割成具有至少两个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的大小对应炉体单体的大小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模块化圆筒形加热炉炉壳运输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立柱与支座的相接处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支撑面设置为斜面,且与弧形炉体单体两侧面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模块化圆筒形加热炉炉壳运输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上开设有定位孔,利用螺栓穿过炉体单体上的螺孔和支撑面上的定位孔将炉体单体牢靠定位于支撑面之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模块化圆筒形加热炉炉壳运输工夹具,其包括由槽钢焊接而成的框体,所述框体的立柱之间自上而下设置有若干个支座,所述支座将框体分割成具有至少两个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的大小对应炉体单体的大小设置,所述框体立柱与支座的相接处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支撑面与炉体单体两侧面紧密贴合,且所述支撑面上开设有定位孔,利用螺栓穿过炉体单体上的固定孔和支撑面上的定位孔将炉体单体牢靠定位于支撑面之上,所述模块化炉体运输支架不仅结构简单,装卸方便,而且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运输成本低,运输过程中炉体固定安全可靠、不易被损坏。
文档编号B65D85/68GK202006961SQ20102068998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0日
发明者侯军元, 刘素生, 孙业顺, 张玲珑, 李鸿亮, 杨新福, 江书岭, 沈懿桐, 郝作信, 陈华平 申请人:碧海舟(北京)石油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