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取料机回转支撑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26216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堆取料机回转支撑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用堆取料机转动支撑部位结构,具体为一种堆取料机回 转支撑轮结构。
背景技术
堆取料机是各大煤矿生产企业煤山堆取煤用的主要设备,我厂采用的是MDQ15050 型门式堆取料机,如图1所示意,回转轮3是堆取料机的主要取煤部件。原有的堆取料机回 转支撑轮部位2及其上的回转轮3,具体结构如图2示意,采用固定的中心轴6、外套轴承7 的设计方式,中心轴6和支架8固定连接,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以下缺点1、因轴承受力过大导致轴承经常损坏、支撑轮磨损严重,造成支承轮更换频繁、事 故频发、影响时间过长,严重制约着安全生产,使生产工作处于被动状态。2、每次更换支撑轮不仅耗时长(约需6小时以上),而且需要4名工作人员互相配 合,因涉及起吊作业而该部位无起吊装置,通常采用铲车铲斗的升降功能代替起吊作业,存 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3、因轴承安装在支撑轮内部,设备润滑时通常需要将轴承端盖螺栓拆下后方可进 行,造成工作量大、耗时长、不方便等。4、因轴承内置,作业场所灰尘大,轴承内部因大量积尘造成使用寿命短、磨损严 重、更换频繁(2个/月)以及发生轴承抱死事故影响生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堆取料机回转支撑轮存在的容易磨损,更换维修困难等 问题,而提供了一种堆取料机回转支撑轮结构。本实用新型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堆取料机回转支撑轮结构,包括支座, 所述的中心轴和支座活动连接,中心轴与轴承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结构具有以下特点1、将支撑轮两端原来的支撑架改为布司座,把支撑轮内的轴承外移到布司座内, 使轮和中心轴构成一体实心轮,一方面增强了支撑轮的耐磨性,另一方面轴承受力点由局 部受力转变为均勻受力,减少支撑轮磨损所造成的弊病。2、因布司座上有两个加油孔,实现了外置加油润滑功能,减少了拆端盖加油带的 不便,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3、因布司座密封效果较好,大大减少了灰尘进行轴承内部,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 命,减少了事故发生率和故障影响时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支撑轮改造前,每月至少需更换两个,每次需6小时以上,不仅影响生产,同时 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经过对支撑轮进行改造至今已运行4年之久,未出现过 任何故障,不仅减少了材料消耗,也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同时避免了安全隐患,促进了生产工作。2、经济效益1)按每月更换2个支撑轮、每个5000元计算,改造后每年可节约材 料费用2 X 5000 X 12=12万元。2)按每次更换支撑轮需6个小时、需4人互相配合,每年可 节约工时4X6X2X 12=576小时,按每人每年工资福利3万元(每月20天,每天8小时)计 算,每年可节约人工费用576X (3+ (12X20X8)) 1万元。综合来说,忽略事故影响和不安全因素所带来的其它损失,每年至少可创直接经 济效益约13万元,自支撑轮改造至今四年多以来,共创经济效益达50万元以上。

图1为堆取料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支撑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转载皮带、2-支撑部位、3-回转轮、4-堆取料机、5-煤山、6-固定的中心 轴、7-轴承、8-支架、9-支座、10-轴承、11-中心轴、12-注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意,一种堆取料机回转支撑轮结构,包括支座9,所述的中心轴11和支 座9活动连接,中心轴11与轴承10固定连接。所述的支座9上设有注油孔12。
权利要求1.一种堆取料机回转支撑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9),所述的中心轴(11)和支 座(9 )活动连接,中心轴(11)与轴承(10 )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取料机回转支撑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座(9)上设 有注油孔(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用堆取料机转动支撑部位结构,具体为一种堆取料机回转支撑轮结构。解决现有堆取料机回转支撑轮存在的容易磨损,更换维修困难等问题。一种门式堆取料机回转支撑轮结构,包括支座,所述的中心轴和支座活动连接,中心轴与轴承固定连接。通过改进结构,一方面增强了支撑轮的耐磨性,另一方面轴承受力点由局部受力转变为均匀受力,减少支撑轮磨损所造成的弊病。
文档编号B65G65/28GK201914726SQ20102069369
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1日
发明者李会军, 李国旦, 李静, 段小红, 田利青 申请人: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