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状体的收容容器和收容体以及板状体的装载装置和运送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27918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板状体的收容容器和收容体以及板状体的装载装置和运送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状体的收 容容器和收容体以及板状体的装载装置和运送车辆,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将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等大型玻璃基板及其制造过程中的中间产品的大型玻璃板以层叠状态收容的收容容器和被收容的收容体、以及装载收容体的装载装置和搭载该装载装置的运送车辆。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显示器用玻璃基板、等离子显示器用玻璃基板等FPD (Flat PanelDisplay :平板显示器)用玻璃基板的大型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称为第10代的玻璃基板是单边超过3000_的大型尺寸。层叠多张该大型玻璃板而收容的收容容器的短边也超过3000_,因此因运送车辆(例如拖车)在公路行进时的道路交通法规的车宽限制,难以在水平状态下运送,因此在运送车辆的放置台上以倾斜规定角度的状态运送。专利文献I公开了倾斜装载面板的装载装置(面板包装用拖车)。专利文献I的图I所示的装载装置由支承台、一对支承框及面板支承部件等构成。上述支承台在台车的前部及后部具有枢轴支承部,该枢轴支承部中,顶部转动自如地被连接的一对支承框的下端部被枢轴支承。并且,在一对支承框的高度方向的中间部,设置向外侧转动自如的中间铰链,利用该铰链,一对支承框在组装时大致山形地立起。并且,在一对支承框上设置面板支承部件,其以靠近挂上表面板的状态支承面板。即,专利文献I的装载装置使面板靠近挂上大致山形地立起的一对支承框并装载。专利文献2公开了倾斜装载玻璃板的装载装置(平板玻璃输送用拖车)。专利文献2的图I所示的装载装置中,在可拆卸上部部件的箱型拖车的内部,设置倾斜的支承部件。在该支承部件上,卡合截面为L字状的玻璃支承部件,在该玻璃支承部件上,多张玻璃板经由沙袋(*> K层叠。在该装载装置中,将装载了玻璃板的玻璃支承部件如专利文献2的图2所示用起重机等吊起设备吊起,收容在小型拖车的内部。并且,为使收容容器中收容的层叠状态的玻璃板不会因运送中的振动等移动从而产生缺口、破裂,需要将玻璃板固定于收容容器中。因此,一般情况下,在层叠状态的玻璃板彼此之间夹持衬垫纸,使玻璃板彼此不直接摩擦。进一步,如图28所示,在将玻璃板G在收容容器I的台座2上层叠为层叠状态而成的板状层叠物3的顶面上放置顶板4,通过由收容容器I的上板5支承的台虎钳方式的推压单元6,将推压力(例如108kg/点)从上方施加到顶板4的4个角部,从而即使在运送过程中,也将层叠的玻璃板不移动地固定于收容容器I中(例如专利文献3)。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国特开2005 — 324815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国特开平4 - 311488号公报
专利文献3 :日本国特开2007 - 1533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第10代大型玻璃板的装载中,使用专利文献I公开的装载装置时,因大型玻璃板的处理不便,组装时在大致山形立起的支承框上靠近挂上大型玻璃板的状态下装载时,需要较大的作业劳力,存在无法高 效进行大型玻璃板的装载作业的问题。并且,支承框相对于铅直线有10度的角度,在该角度下,玻璃基板违反运送车辆的高度限制,因此需要加上约40度的倾斜。并且,专利文献2公开的装载装置需要将装载了大型玻璃板的玻璃支承部件吊起的起重机等吊起设备,因此存在大型玻璃板的装载设备变大的问题。因此,专利文献1、2的装载装置作为装载纵横超过3000_的大型玻璃的装置,存在不实用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I的装载装置中,作为针对拖车等运送车辆产生的运送时的振动、冲击的面板破损防止单元,通过将面板相对于支承框的倾斜角度设定为10°来应对,但作为针对运送时的较大冲击、横摇的破损防止单元而言仍不够充分。并且,专利文献2的装载装置中,作为同样的单元以沙袋来应对,但这作为针对运送时的较大冲击、横摇的破损防止单元而言也不够充分。并且,如专利文献3所示,在用按压单元将玻璃板的层叠物从上方加压并固定于收容容器的方法中,存在无法完全消除运送时的振动、冲击造成的玻璃板的缺口、破裂的问题。尤其是,玻璃板越是大型化,运送中的缺口、破裂的频率越高,在专利文献3的方法中,事实是难以应对玻璃板的大型化。进一步,为防止玻璃板的缺口、破裂,如上所述,在玻璃板彼此之间夹持衬垫纸,但因玻璃板易产生静电,所以因运送过程中的振动等而在玻璃板产生静电,存在用户难以将衬垫纸从玻璃板剥离的问题。这些因运送过程中的振动、冲击造成的玻璃板的缺口、破裂的问题、用户难以将衬垫纸从玻璃板剥离的问题,不限于玻璃板,在易损伤且易产生静电的所有板状体中是共通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状体的收容容器及收容体,即使是大型的板状体,其也可可靠防止运送时的振动、冲击造成的板状体的损伤,并且可简单地将衬垫纸从板状体剥离。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状体的装载装置及其运送车辆,即使是大型的板状体,其也可高效实施装载作业,并可防止运送时的振动、冲击造成的板状体的损伤。本发明的板状体的收容容器为实现上述目的,用于以层叠状态收容多张板状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台座,载置交替层叠上述板状体和衬垫纸而形成的板状层叠物;止动板,支承于上述台座,在形成上述板状层叠物时供该板状层叠物的4个侧面中的I个侧面抵接;一张薄片,覆盖载置在上述台座上的板状层叠物;多个横压部件,支承于上述台座,隔着在上述板状层叠物的侧面垂下的衬垫纸部分和覆盖上述板状层叠物的薄片而夹持上述板状层叠物的侧面,并且借助薄片将上述板状层叠物一体地固定于上述台座。并且,本发明的板状体的收容体为实现上述目的,将多张板状体以层叠状态收容在收容容器中而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板状层叠物,载置在上述收容容器的台座上,由俯视呈矩形的板状体和面积比该板状体大的衬垫纸交替层叠而成;止动板,支承于上述台座,与上述板状层叠物的4个侧面中的I个侧面抵接;一张薄片,覆盖载置在上述台座上的板状层叠物;多个横压部件,支承于上述台座,隔着在上述板状层叠物的侧面垂下的衬垫纸部分和覆盖上述板状层叠物的薄片而夹持上述板状层叠物的侧面,并且借助薄片将上述板状层叠物一体地固定于上述台座。根据本发明的板状体的收容容器,在台座上,板状体和衬垫纸交替层叠而成的板状层叠物的I个侧面与止动板抵接地载置,从板状装载物的上方覆盖一张薄片,在张紧状态下覆盖板状层叠物的上表面和4个侧面。并且,通过支承于台座的多个横压部件,隔着在板状层叠物的侧面垂下的衬垫纸部分和覆盖板状层叠物的薄片而夹持板状层叠物的侧面,并且借助张紧状态的薄片将板状层叠物一体地固定于台座。这种情况下,为了将板状层叠物牢固固定于台座,需要拉伸覆盖板状层叠物的薄片的下摆,使薄片形成为张紧状态,然后用横压部件进行固定。由此,形成上述多张板状体以层叠状态收容在收容容器中而构成的收容体。这样形成的收容体的板状层叠物通过张紧状态的薄片一体地固定于台座,因此张紧状态的薄片产生的紧固力平均地施加到板状层叠物。由此,用拖车等运送单元运送收容体时的振动、冲击等产生的应力不会局部地集中到板状层叠物的一部分。即,不会像专利文献3中说明的通过台虎钳方式的推压单元向顶板的4个角部施加推压力这种现有技术一样,运送时的振动产生的应力不会集中到板状层叠物的顶面4个角部。并且,衬垫纸和薄片起到缓冲作用,吸收运送时的振动。因此,即使是大型的板状体,也可可靠防止运送过程中的振动、冲击造成的板状体的损伤。
在本发明的板状体的收容体中优选,上述薄片是去除静电的除静电薄片。如果是除静电薄片,则即使因运送过程中的振动等而在板状体产生静电,也会被去除,所以不再有衬垫纸紧贴到板状体上而用户难以剥离的问题。在本发明的板状体的收容体中优选,上述薄片上形成有在用该薄片覆盖上述板状层叠物时供上述止动板贯通的狭缝孔。由此,将板状层叠物载置到台座时,即使板状层叠物的I个侧面与止动板抵接,也能够以覆盖板状层叠物的上表面和4个侧面的方式美观地使薄片覆盖。并且,容易使覆盖板状层叠物的薄片形成为张紧状态,因此可通过薄片将板状层叠物牢固固定于台座。在本发明的板状体的收容体中优选,上述横压部件装卸自如地支承于上述台座。由此,在将板状体装载到收容容器的台座时,横压部件不会成为障碍。本发明的板状体的装载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用于将多张板状体层叠并收容在收容容器中而构成的收容体装载到运送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台;减震器,配置在上述基台和上述运送车辆的车厢地板面之间;弹性体,配置在上述基台和上述运送车辆的车厢地板面之间且配置在基台的角部,并且抑制基台相对于运送车辆的车厢地板面的横摇量;倾斜台,装载上述收容体且轴支承于上述基台,在载置了上述收容体的状态下,在水平状态和规定的倾斜状态之间倾动;倾动单元,使上述倾斜台倾动;横向偏移限制单元,将装载于上述倾斜台的收容体的一个边缘部向倾斜台的壁部推压,而限制收容体相对于倾斜台的横向偏移;收容体固定单元,能够将装载于上述倾斜台的收容体固定于倾斜台,并且能够解除该固定;倾斜状态保持单元,能够以倾斜状态保持上述倾斜台,并且能够解除该保持。在搭载于运送车辆的装载装置上装载收容体时,首先,通过倾动单元使倾斜台相对于基台倾动而保持于水平状态,在该状态下通过叉车将收容体载置到倾斜台上。由此,即使是大型的板状体,也可容易地将其收容体装载到倾斜台上。接着,通过运送车辆运送倾斜台上载置的收容体时,首先通过横向偏移限制单元限制收容体相对于倾斜台的横向偏移。由此,即使从运送车辆向倾斜台施加振动、冲击,收容体也不会相对于倾斜台横向偏移,因此可防止横向偏移造成的板状体的损伤。之后,通过倾动单元使倾斜台倾动,将其姿态变更为倾斜状态。接着,通过收容体固定单元将收容体固定于倾斜台。接着,通过倾斜状态保持单元以倾斜状态保持倾斜台。在该姿态变更时,收容体通过收容体固定单元固定于倾斜台,因此收容体不会从倾斜台偏离或脱落。因此,可将收容体稳定变更为倾斜姿态。 通过以上动作,完成收容体的运送准备。在该装载装置运送时的方式中,收容体以倾斜状态运送,因此即使是大型的板状体,也可根据现行的道路交通法规通过运送车辆运送。并且,倾斜台通过倾斜状态保持单元以倾斜状态保持,因此即使运送时的振动、横摇传递到基台,倾斜台也不会磕碰基台。因此,可防止起因于上述磕碰的板状体的损伤。并且,运送车辆进行收容体的运送时,从运送车辆传递到装载装置的振动被配置在基台和运送车辆的车厢地板面之间的减震器衰减,不直接传递到装载装置,因此可防止起因于上述振动的板状体的损伤。并且,从运送车辆施加到装载装置的横摇与横向偏移限制单元的横向偏移防止效果相互接合,基台和运送车辆的车厢地板面之间配置的多个弹性部件弹性变形,由此抑制其横摇量,因此可稳定运送收容体,从而可防止因横摇而造成的板状体的损伤。通过以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装载装置,即使是大型的板状体也可高效实施装载作业,并且通过由横向偏移限制单元、减震器及弹性体构成的破损防止单元的作用,能够可靠防止起因于运行时的振动、冲击的板状体的损伤。本发明优选,上述弹性体是碟簧,该碟簧具有在上述基台相对于上述运送车辆的车厢地板面横摇时防止倾斜状态的倾斜台的上端与运送车辆的壁面碰撞的载荷特性。根据本发明,通过碟簧的载荷特性,可防止当装载装置横摇时倾斜状态的倾斜台的上端与运送车辆的壁面碰撞,因此可防止起因于上述碰撞的板状体的损伤。本发明的上述横摇限制单元优选包括垫;垫驱动部,将该垫向装载于上述倾斜台的上述收容体的一个边缘部推压,从而将收容体的另一个边缘部向倾斜台的壁部按压。上述收容体固定单元优选包括钩,移动自如地设置于上述倾斜台,并且与装载于倾斜台的上述收容体的卡合部卡合;钩驱动部,在使该钩与收容体的上述卡合部卡合的位置和解除该卡合的位置之间移动。上述倾动单元优选包括缸,倾动自如地支承于上述基台或上述运送车辆的车厢地板面;杆,相对于该缸伸缩,且该杆的前端部与上述倾斜台连接;杆驱动部,使该杆相对于缸伸缩。上述倾斜状态保持单元优选包括销驱动部,具有固定于上述基台并伸缩的销;卡合部,设置在上述倾斜台上,并且形成有当倾斜台处于倾斜状态时与伸长的上述销卡合的孔。根据本发明的横向偏移限制单元,通过垫驱动部将垫推压到倾斜台上装载的收容体的一个边缘部,将收容体的另一个边缘部推压到倾斜台的壁部。由此,可容易地防止收容体相对于倾斜台的横向偏移。并且,从倾斜台取出收容体时,通过垫驱动部使垫从收容体的另一个边缘部退避移动即可。根据本发明的收容体固定单元,通过倾斜台上设置的钩驱动部使钩与收容体的卡合部卡合。由此,可容易地将收容体固定于倾斜台。并且,从倾斜台取出收容体时,仅通过钩驱动部使钩从相对于上述卡合部的卡合位置移动到解除卡合的位置即可。根据本发明的倾动单元,通过杆驱动部使杆相对于缸伸长,从而可容易地使倾斜台形成为倾斜状态,通过使杆收缩,可容易地使倾斜台形成为水平状态。根据本发明的倾斜状态保持单元,仅通过销驱动部使销伸长而使销与卡合部的孔、卡合,就可容易地将倾斜台保持于倾斜状态。并且,在希望将倾斜台姿态变更为水平状态时,仅通过销驱动部使销收缩而使销从卡合部的孔退避即可。通过使本发明的横向偏移控制单元的垫驱动部、收容体固定单元的钩驱动部、倾动单元的杆驱动部及倾斜状态保持单元的销驱动部分别为动力缸等电动工具,可安全、顺利地进行收容体相对于倾斜台的装载作业、相对于倾斜台的搬出作业。根据本发明的运送车辆,为实现上述目的,其特征在于,多台技术方案I、2或3所述的板状体的装载装置以轴支承上述倾斜台的轴的轴方向为行进方向的方式经由连接部件连接并搭载于所述运送车辆。本发明的运送车辆是拖车、拖拉机的拖车及拖车上装载的拖车等车辆。并且,本发明的运送车辆中,多台装载装置经由连接部件连接的状态下搭载于车厢地板面,因此多台装载装置等同于作为I台装置搭载于车厢地板面。由此,多台装载装置的载荷平均地施加到车厢地板面。与之相对,不用连接部件连接地将多台装载装置分别单独搭载于车厢地板面时,偏载荷施加到车厢地板面,因此存在车厢地板面变形为波状的情况。而作为运送车辆,具备运送车辆的侧面及车顶部分以在运送车辆的车顶的中央梁安装的铰链为中心而跳起式地开闭的一对翼的翼式拖车为人所知。该拖车中,因车厢地板面的上述变形,上述中央梁也变形成波状,所以存在翼不能顺利开闭的缺点。与之相对,在本发明中,如上所述,用连接部件连接多台装载装置而作为I台装置搭载于车厢地板面,因此载荷平均地施加到车厢地板面,车厢地板面平均地位移,因此中央梁不变形,从而顺利地进行翼的开闭。本发明的板状体的输送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其特征在于,包括板状体的水平保持工序,将层叠多张至少一边是2800mm以上的板状体而成的板状层叠物保持在装载装置的倾动成水平状态的倾斜台上;板状体的装载工序,使保持上述板状体的倾斜台维持水平状态而将上述装载装置搬运并装载于运送车辆;板状体的倾斜保持工序,在上述运送车辆上,使上述倾斜台倾动而将上述板状层叠物以倾斜状态保持于上述装载装置;板状体的搬运工序,通过上述运送车辆将上述板状层叠物维持倾斜状态而搬运到目的地。根据本发明的板状体的输送方法,将层叠板状体而成的板状层叠物向运送车辆装载时,在装载装置的倒成水平状态的倾斜台上保持并载置板状层叠物,因此即使是大型的板状体也可高效进行向运送车辆的装载作业。并且,将板状层叠物运送到目的地时,使倾斜台倾动,将板状层叠物保持为倾斜状态而运送,因此即使是比运送车辆宽度大的大型板状体,也可收容在运送车辆内,且可防止运送时的振动、冲击造成的板状体的损伤。
并且,作为本发明的板状体的输送方法中使用的装载装置,优选使用技术方案6、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装载装置。发明效果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板状体的收容容器及收容体,即使是大型的板状体也可防止因运送时的振动、冲击造成的板状体的损伤,并且可简单地将衬垫纸从板状体剥离。并且,根据本发明的板状体的装载装置及运送车辆,即使是大型的板状体也可高效实施装载作业,并且可防止运送时的振动、冲击造成的板状体的损伤。


图I是形成本发明的板状体的收容体的第I步骤,是切去一部分而表示玻璃板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形成本发明的板状体的收容体的第2步骤的立体图。图3是说明覆盖板状层叠物的薄片的说明图。图4是表示形成本发明的板状体的收容体的第3步骤的立体图。图5是说明本发明的板状体的收容体中的衬垫纸、薄片和横压部件的关系的说明图。图6是说明横压部件的说明图。图7是说明横压部件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图8是将板状体的收容体在仓库等中以堆积状态保管时的说明图。图9是说明运送板状体的收容体时的姿态的说明图。图10是说明将板状体的收容体装载到装载装置时的姿态的说明图。图11是搭载有装载装置的拖车的左侧视图。图12是在拖车上装载的装载装置中以水平状态保持收容体的装载装置的正视图。图13是在拖车上装载的装载装置中以倾斜状态保持收容体的装载装置的正视图。图14是表示使用了叉车的收容体的装载方法的说明图。图15是说明隔振器和碟簧机构的配置位置的要部放大立体图。图16是表示倾斜姿态的倾斜台的装载装置的概要立体图。图17是表示水平姿态的倾斜台的装载装置的概要立体图。图18是表示横向偏移限制装置的动作的要部立体图。图19是横向偏移限制装置的侧视图。图20是表示通过收容体固定装置将收容体固定在倾斜台的状态的要部侧视图。图21是表示解除收容体相对于倾斜台的固定的状态的要部侧视图。图22是表示通过倾斜状态保持装置将倾斜台保持于倾斜姿态的状态的要部立体图。图23是表示解除倾斜台的倾斜姿态的保持的状态的要部立体图。图24是表示隔振器和碟簧机构的配置位置的基台的俯视图。图25是隔振器的侧视图。
图26是隔振器的纵向剖视图。图27是表示碟簧机构的动作的剖视图。图28是说明将板状层叠物固定于收容容器的现有方法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

本发明涉及的板状体的收容容器和收容体以及板状体的装载装置和运送车辆的优选实施方式。(板状体的收容体) 本发明的板状体的收容体如下构成在本发明的收容容器的台座上,多张、例如f 180张矩形的板状体水平地且在板状体相互之间夹着尺寸比板状体大的矩形的衬垫纸而层叠,将薄片覆盖于该板状层叠物,与台座一体地固定。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板状体,使用如下例子进行说明即Fro用的玻璃板G,尤其是液晶显示器中使用的至少一边为2800 (mm)以上、例如纵横尺寸超过约3000 (mm)的尺寸的母玻璃基板,且板厚为Imm以下。此外,玻璃板G的大小不限于此,但本发明的板状体的收容体及下述的板状体的装载装置适于该大型玻璃板G。图广图4表示至形成本发明涉及的板状体的收容体为止的步骤。如图I的第I步骤所示,首先,在收容容器11的台座12上,俯视呈矩形的玻璃板G和比该玻璃板G面积大的矩形的衬垫纸13以与在台座12的I个侧面垂直立起设置的2 张定位部件(止动板)14抵接的方式交替层叠。由此,形成台座12上载置的板状层叠物15。该情况下,衬垫纸13比玻璃板G面积大,因此衬垫纸13的周围部分下垂到板状层叠物15的侧面。衬垫纸13例如具有平滑度18秒以下(JIS P 8119,1976)的粗糙面。选择接触面积小的纸质,以避免衬垫纸13的树脂成分转印到玻璃板G而在玻璃面上产生纸肌花纹、烧痕、污迹等。进一步,衬垫纸13的树脂成分是O. 05质量%以下(JIS P 8205,1976)。选择不会通过与上述纸面粗糙度的复合效果而对玻璃板G自身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的纸质。并且,收容容器11主要由台座12、定位部件14及下述横压部件16和薄片17构成。台座12是通过组装多个框材20、20......而构成为框状。框材20例如是铝合金制、
不锈钢制、SS钢制、或SGHC钢板制。制造2台将这些形成为方筒形状的框材20、20……纵横组装成格子状的部件,使这2台组装部件的格子面基本平行地组装,从而构成台座12。在台座12的整个侧面,供叉车210 (参照图9)的一对叉子212插入的开口部22、22 (参照图I)在台座12的一个侧面至少设置2处。在台座12上固定有载置板18,在该载置板18表面设置有树脂等覆盖材料。定位部件14配置在台座12的4个侧面中装载于下述装载装置30时成为收容体10的底面一侧的侧面,通过螺栓19固定于台座12,不能容易地装卸。并且,在定位部件14的下部形成切口 14A,以不堵塞供叉子212插入的台座12的开口部22。接着,如图2的第2步骤所示,一张薄片17以覆盖台座12上载置的板状层叠物15的上表面和4个侧面的方式盖上。向板状层叠物15的4个侧面垂下的薄片部分17A中,位于定位部件14 一侧的部分上,如图3所示,形成有将薄片17覆盖到板状层叠物15时供定位部件14贯通的狭缝孔23。并且,在狭缝孔23的周围,抵接有加强薄片24,进行加强以使狭缝孔23不裂开。由此,使板状层叠物15与定位部件14抵接地层叠到台座12后覆盖薄片17时,可通过薄片17美观地覆盖板状层叠物15的4个侧面。使用的薄片17可以是一般的树脂制薄片,更优选是除静电薄片。如是除静电薄片,则通过具有下述装载装置30的拖车等运送单元运送收容体10时,即使因运送中的振动等在玻璃板G上产生静电,也可将其除去。因此,减轻了用户难以将衬垫纸13从玻璃板G剥离的问题。除静电薄片可使用市售的,例如可使用阿基里斯公司7株式会社)制造的阿基里斯赛腾F ( 77七4 y > F)(厚ο. Γο. 5mm)。此外,只要是具有和阿基里斯公司(7々^株式会社)制造的阿基里斯赛腾F (7々> ^7 > F)同等程度的除静电效果的薄片,则可使用任意的薄片。接着如图4的第3步骤所示,将板状层叠物15上覆盖的薄片17的垂下的薄片部分17A拉伸向台座12 —侧,在使薄片17张紧的状态下,通过多个横压部件16,隔着衬垫纸13和薄片17夹持板状层叠物15的侧面。由此,通过张紧状态的薄片17将板状层叠物15一体地固定于台座12。该情况下,相向配置的横压部件16利用横压部件16彼此夹持板状 层叠物15的侧面。另一方面,与定位部件14相向配置的横压部件16在与定位部件14之间夹持板状层叠物15的侧面。由此,形成多张玻璃板G以层叠状态收容在收容容器11而成的收容体10。图5是通过图6所示的横压部件16隔着衬垫纸13和薄片17夹持板状层叠物15的侧面的剖视图。下垂到板状层叠物15的侧面的衬垫纸部分13A和下垂的薄片部分17A被向板状层叠物15的侧面方向推压。因此,下垂的衬垫纸部分13A的重叠的部分隔着下垂的薄片部件17A被横压部件16推压。该情况下进一步优选下垂的薄片部分17A —直下垂到载置板18的侧面,薄片部分17A被横压部件16和载置板18的侧面夹持。由此,薄片17、横压部件16不与板状层叠物15的侧面直接接触,能够通过衬垫纸13的柔软性保护玻璃板G的同时,可靠推压板状层叠物15的4个侧面、载置板18的侧面。在图4中,在具有定位部件14的板状层叠物15的侧面以外的3个侧面中,在定位部件14的相向侧面配置2个横压部件16,在左右侧面配置3个横压部件16,但不限于该数目。并且,在图5及图6中,示出了在前端部具有水平的水平板16B的横压部件16,但如图7所示,也可以是没有水平板16B、仅有垂直板16A的横压部件16。在本发明中,通过薄片17将板状层叠物15推压向台座12 —侧并固定,因此无需通过横压部件16的水平板16B推压板状层叠物15的上表面。进一步而言,优选使板状层叠物15的上表面和水平板16B的上表面分离而水平板16B不推压板状层叠物15的上表面的状态。并且,优选在横压部件16的板状层叠物一侧粘贴设置橡胶等缓冲部件21。横压部件16优选装卸式地安装到载置板18,以便在台座12上装载玻璃板G时不会成为障碍。装卸机构如图6及图7所示,在与载置板18接触的横压部件16的底板16C上形成的贯通孔16D及载置板18上形成的贯通孔18A中插通蝶形螺栓25。并且,在蝶形螺栓25的前端部,从载置板18 —侧开始依次螺合垫片26、焊接螺母27、蝶形螺母28。另一方面,蝶形螺栓25的头部25A和载置板18之间,隔着垫圈31插通3张碟簧29。由此,当将蝶形螺栓25向紧固方向旋转时,蝶形螺母28靠近载置板18 —侧,因此通过底板16C和焊接螺母27夹持载置板18,并且3张碟簧29弹性变形,向蝶形螺栓25的头部25A和载置板18分离的方向施力。由此,即使横压部件16为装卸式,也能够避免因收容体10的运送过程中的振动等使蝶形螺栓25旋转而产生相对于载置板18的固定不良。如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的板状体的收容体10可起到以下效果。(I)将板状层叠物15通过张紧状态的薄片17 —体地固定于收容容器11的台座12,因此张紧状态的薄片17产生的紧固力平均地施加到板状层叠物15。由此,用拖车等运送单元运送收容体10时的振动、冲击产生的应力不会局部地集中到板状层叠物15的一部分。(2)通过拖车等运送单元运送收容体10的过程中,即使因振动等而板状层叠物15要向上下方向移动,向板状层叠物15的侧面周围下垂的衬垫纸部分13A和覆盖板状层叠物15的张紧状态的薄片17在板状层叠物15和横压部件16之间被把持,经由衬垫纸13和薄片17将板状层叠物15 —体地固定于台座12,因此可抑制板状层叠物15的上下移动。(3)并且,在因运送过程中的振动等而板状层叠物15要横向移动时,经由衬垫纸13和薄片17将板状层叠物15 —体地固定于台座12,因此可抑制板状层叠物15的横向移动。而且,下垂的衬垫纸部分13A和下垂的薄片部分17A在板状层叠物15和横压部件16之间被把持,从而使衬垫纸13和薄片17起到对板状层叠物15的横向移动的缓冲作用。(4)并且,作为薄片17使用除静电薄片,从而即使因运送过程中的振动等而在玻璃板G上产生静电也可将其除去,因此减轻了衬垫纸13紧贴到玻璃板G使用户难以剥离的问题。因此,本发明的板状体的收容体10即使对于大型的玻璃板G,也可防止因运送时的振动、冲击引起的玻璃板G的损伤,并且用户可简单地将衬垫纸13从玻璃板G剥离。实际上,使用作为纵横大小超过约3000 (mm)的大小的母玻璃基板且板厚为Imm以下的玻璃板G形成本发明的板状体的收容体,进使用具有以下说明的装载装置的拖车进行了 350次的输送,但没有一张玻璃板G破损。此外,通过图28所示的台虎钳方式的推压单元将板状层叠物固定于收容容器时,玻璃板G的破损频率较高。然后,如上述形成的板状体的收容体10如图8所示,在仓库内堆积。在此说明堆积收容体10的机构。如图I所示,在台座12的上表面及下表面的4个角部分别形成凹状的嵌合孔33,在该4个嵌合孔33中立起支柱41。支柱41由大径的主体部41A、比该主体部41A细径的前端侧的引导部41B构成,引导部41B的突起端形成为四棱锥形状或圆锥形状。另一方面,台座12的嵌合孔33的上表面侧是可收容主体部41A的形状,底面侧形成为与引导部41B嵌合的形状。由此,在台座12上表面的4个角部的嵌合孔33中分别立起4根支柱41,在4根支柱41的引导部41B嵌合在第2段收容体10的台座12下表面形成的嵌合孔33。由此,收容体10堆积2段,因此以同样的步骤增加堆积段数。图8是堆积了 3段收容体10的图。
并且,主体部41A和引导部41B的边界面上粘贴设置有橡胶等冲击吸收垫45,将收容体10堆积多段时,缓和从上侧的收容体10传递到下侧的收容体10的冲击。如此,通过以水平状态堆积收容体10,和纵向放置收容体10的情况相比,可有效利用仓库的保管空间。用叉车210将收容体10从仓库运到拖车等运送单元时,如图9所示,直接在堆积的状态下将叉车210的叉子212插入到台座12的开口部22,在水平状态下运到拖车。然后,在拖车上搭载的装载装置30上,在以定位部件14为底面的倾斜状态下装载收容体10。接着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板状体的装载装置30。此外,装载装置30上装载的板状体的收容体10不限于上述本发明的板状体的收容体。(板状体的装载装置)图11表示搭载了装载装置30的拖车(运送车辆)200的左侧视图。并且,图12表示拖车200上装载的装载装置30上收容体10被以水平状态保持的装载装置30的正视图,而且,图13表示拖车200上装载的装载装置30上收容体10被以倾斜状态保持的装载装置30的正视图。此外,收容体10在图12所示的水平状态下,通过图14所示的叉车210载置到倾斜台34,并且从倾斜台34搬出。 如图11所示,装载装置30在拖车200的车厢地板面202上以规定间隔在并列设置3台的状态下搭载。具体而言,3台装载装置30、30……以使相对于基台32轴支承倾斜台34的、图12、图13的轴36的轴方向与图11的箭头A所示的拖车200的行进方向一致的方式在车厢地板面202上排成一列搭载。并且,3台装载装置30、30……经由在相邻的装载装置30、30间上下配置的钢材(连接部件)204、204连接,搭载在车厢地板面202上。此外,在图11中,图示了 3台装载装置30、30……,但该装载装置数可以是2台,也可是I台。并且,在图11中,示例了被卡车牵弓I的拖车200,但搭载装载装置30的运送车辆也可是拖车的装载台,或者拖车上搭载的拖车。拖车200中,3台装载装置30、30……在经由钢材204连接的状态下搭载于车厢地板面202,因此3台装载装置30、30……等同于作为I台重量物装置搭载于车厢地板面202。由此,3台装载装置30、30……的载荷平均地施加到车厢地板面202上。与之相对,多台装载装置30、30……不用钢材204连接而分别单独搭载于车厢地板面202时,偏载荷施加到车厢地板面202,因此有时车厢地板面202会变形成波状。实施方式的拖车200如图12、图13所示,是具有侧面及车顶部分以在拖车200的车顶的中央梁206安装的铰链207为中心跳起式开闭的一对翼208、208的翼式拖车。该拖车200中,因车厢地板面202的上述变形,中央梁206也变形成波状,所以存在翼208、208不能顺利开闭的问题。与之相对,在实施方式的拖车200中,将3台装载装置30、30……用钢材204连接,作为I台重量物装置搭载于车厢地板面202,因此载荷平均地施加到车厢地板面202,车厢地板面202平均地向下方位移,因此中央梁206不会变形成波状,因此具有翼208、208的开闭顺利进行的优点。接着说明装载装置30。如图12、图13所示,装载装置30主要由基台32和倾斜台34构成。该基台32及倾斜台34例如以铁、不锈钢为材料构成。基台32如图13所示,经由下述多个隔振器(减震器)38、38、限制装载装置30相对于车厢地板面202的横摇量的图15的碟簧机构(弹性体)40搭载在拖车200的车厢地板面202的中央部设置的台座板214上。并且,通过在车厢地板面202的中央部设置台座板214,台座板214两侧的车厢地板面202的高度以台座板214的高度降低,利用该高度差,如图13所示,倾斜状态的倾斜台34的下部进入到高度低的车厢地板面202。由此,即使是大型的收容体10,也可在根据交通法规限定了车宽和车高的拖车200上倾斜装载。在基台32的上部,如图16所示,设置有倾动自如地轴支承倾斜台34的轴承42、42。轴承42在基台32的上部两侧的2处由螺栓固定,倾斜台34经由轴36转动自如地轴支承于所述轴承42、42。由此,倾斜台34相对于基台32在图16的倾斜姿态和图17所示的水平姿态之间倾动。并且,轴36经由轴承37、37保持于倾斜台34的下部的大致中央部。
如图13所示,倾斜台34上设置有承受板35,当倾斜台34处于倾斜姿态时,该承受板35承受倾斜台34上装载的收容体10的下端面。并且,在倾斜台34的横边缘部上,如图19所示,设置有限制倾斜台34上装载的收容体10的横向偏移的限制板(壁部)39。在下面有说明,通过图18及图19所示的横向偏移限制装置(横向偏移限制单元)46,倾斜台34上装载的收容体10的一个边缘部IOB被推压时,收容体10的另一个边缘部IOA被限制板39推压,可靠防止了收容体10相对于倾斜台34的横向偏移。此外,倾斜台34的横边缘部是相对于图11所示的拖车200的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的边缘部。实施方式的装载装置30除了上述基台32、倾斜台34、隔振器38、碟簧40外,还具有使倾斜台34倾动的螺旋千斤顶(倾动单元)44 ;图18及图19所示的横向偏移限制装置46 ;图20及图21所示的收容体固定装置(收容体固定单元)48 ;图22及图23所示的倾斜状态保持装置(倾斜状态保持单元)50。图24是表示隔振器38和碟簧机构40相对于基台32的配置位置的基台32的概要俯视图。如该图所示,相对于俯视呈矩形的基台32,隔振器38分别配置在基台32的角部,并且在长边方向上等间隔配置4台,在短边方向上配置2台。并且,碟簧机构40在从基台32的角部沿基台32的长边方向延伸设置的托架52上分别配置I台。隔振器38如图25的侧视图及图26的纵向剖视图所示,由3个减震器54、54……、底板56、盖子58构成。减震器54是通过在减震器54的中心轴方向(图25的O方向)上压缩而发挥衰减作用的、形成为圈状的橡胶制部件。这些减震器54、54……插通到底板56上立起设置的轴60,在上下方向层叠。底板56如图15所示形成为矩形,其角部分别通过螺栓62固定在台座板214上。如图26所示,盖子58是上部堵塞、下部开放的大致圆筒状物,其上部覆盖插通到轴60的减震器54。并且,在盖子58的下部外周部,以盖子58的中心轴(与图25的O方向相同的方向)为中心的对称位置上,一对托架64、64在水平方向延伸设置。在这些托架64上形成的孔(未图示)中,插通有底板56上立起设置的螺栓66,通过将螺母68紧固到该螺
栓66,盖子58经由减震器54、54......固定于底板56。并且,盖子58通过螺栓70固定于基
台32的下部。根据该构成,3个减震器54、54……由底板56和盖子58夹持,并且使3个减震器54,54……向减震器54的中心轴方向压缩地紧固螺母68,从而设定成减震器54、54……产生的衰减作用在初始阶段得到发挥。因此,通过这些隔振器38、38……的衰减作用,从拖车200的车厢地板面202传播到装载装置30的基台32的振动被衰减,因此防止了起因于该振动的玻璃板G的损伤。另一方面,如图15、图27所示,碟簧机构40隔着托架52在上下分别具有并列3段配置的碟簧(弹力=IOton) 72、72、72。该碟簧机构40除了碟簧72、72、72外,由螺纹轴74、垫圈76、76……、套筒78、螺母80、80……构成。碟簧72、72、72可直列配置。是直列还是并联配置,根据必要的弹簧的反作用力 决定即可。螺纹轴74如图15所示,在形成为矩形的托板82上立起设置。该托板82的角部由螺栓84固定于台座板214。如图27所示,螺纹轴74上,隔着托架52螺合有下侧的螺母80、80,在该螺母80的上部,下侧的碟簧72、72、72隔着垫圈76插通。并且,在上述碟簧72的上部,隔着垫圈76插通有套筒78。在该状态下,螺纹轴74插通到托架52上形成的孔53。并且,隔着托架52,上侧的3张碟簧72、72、72隔着垫圈76插通到螺纹轴74,在该碟簧72的上部,隔着垫圈76螺合有螺母80、80。在该状态下,将上下的螺母80、80向彼此靠近螺纹轴74的方向紧固,从而使6张碟簧72、72……弹性变形,碟簧机构40发挥规定的载荷特性。碟簧机构40的载荷特性是指,基台32相对于拖车200的车厢地板面202横摇时,可防止图13的倾斜状态的倾斜台34的上端34A与拖车200的翼(壁面)208碰撞的载荷特性。例如,从图27 (A)所示的基台32的水平状态开始,如图27 (B)所示基台32横摇α °时,作为图27 (B)所示的右侧的碟簧机构40的、托架52的上侧的3张碟簧72、72、72接受摆动并弹性变形,同时作为图27 (B)所示的左侧的碟簧机构40的、托架52的下侧的3张碟簧72、72、72接受摆动并弹性变形。此时的弹性变形的6张碟簧72、72……的弹性复原力(载荷特性)设定得比因基台32的横摇产生的力大。因此,基台32横摇时,通过上述弹性复原力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状态,因此不会横摇超过α °。S卩,在实施方式的装载装置30中,将用于防止倾斜状态的倾斜台34的上端34Α与拖车200的翼208碰撞的允许最大摆动角度设定为α °。因此,根据实施方式的装载装置30,通过碟簧机构40的载荷特性,当装载装置30横摇时,可防止倾斜状态的倾斜台34的上端34Α与拖车200的翼208碰撞,因此防止了起因于该碰撞的玻璃板G的损伤。接着,参照图16、图17,说明使倾斜台34倾动的螺旋千斤顶44。螺旋千斤顶44由缸86、螺杆(杆)88及电机(杆驱动部)90构成,使相对于缸86伸缩的螺杆88通过电机90的动力伸缩,从而可将倾斜台34的姿态变更为图16所示的倾斜姿态及图17所示的水平姿态。缸86经由轴94摆动自如地设置在基台32的侧面中央部上安装的托架92上。缸86的摆动方向设定为倾斜台34的倾动方向。螺杆88收容在缸86中,并且相对于缸86伸缩自如地设置。并且,螺杆88的上端部经由轴98转动自如地支承于托架96,该托架96设置在倾斜台34的下表面且在倾斜时成为倾斜台34的上端34Α的位置上。并且,螺杆88经由齿轮箱100内的齿轮(未图示)可传递动力地连接到电机90,电机90的旋转动力经由上述齿轮传递,从而相对于缸86伸缩动作。即,当螺杆88进行伸长动作时,如图16所示,螺杆88推起倾斜台34,从而使倾斜台34变为倾斜姿态,当螺杆88进行收缩动作时,如图17所示,倾斜台34下降,变为水平姿态。追随此时的倾斜台34产生的倾动,缸86以轴94为中心摆动,从而顺利进行螺旋千斤顶44引起的倾斜台34的倾动动作。根据实施方式的螺旋千斤顶44,通过电机90使螺杆88相对于缸86伸长,从而可使倾斜台34容易地变为倾斜状态,通过使螺杆88收缩,可使倾斜台容易地变为水平状态。接着参照图18及图19说明横向偏移限制装置46。横向偏移限制装置46由橡胶或树脂制的圆柱状的垫102及垫驱动部104构成。垫驱动部104由电机106、万向接头108等构成。电机106通过螺栓112固定在倾斜台34的侧面上固定的托架110,万向接头108的输入轴116连接到电机106的旋转轴114。万向接头108的输出轴118上连接有垫支架120的轴122。该轴122转动自如地支承于倾斜台34的侧面上固定的托架124。垫支架120具有与轴122连接的下部支架126,在该下部托架126上安装有加强用的圆柱体128及垫102的各自的下部。圆柱体128和轴122配置在同一轴上,垫102配置 在相对于轴122的中心轴122A其中心轴102A以规定量偏移的位置。并且,圆柱体128及垫102各自的上部通过上部托架130连接。因此,根据该横向偏移限制装置46,当电机106被驱动时,其动力从万向接头108传递到轴122,垫支架120以轴122为中心转动。并且,垫102在移动到图18、图19的实线所示的位置时,垫102推压倾斜台34上装载的收容体10的一个边缘部10B,并设定垫102的安装位置,以使倾斜台34的限制板39按压收容体10的另一个边缘部IOA0因此,根据这样构成的横向偏移限制装置46,通过电机106使垫102移动到图18、图19的实线所示的位置,从而通过垫102将收容体10的一个边缘部IOA推压到倾斜台34的限制板39,因此可通过垫102和限制板39限制收容体10相对于倾斜台34的横向偏移(拖车200的行进方向的偏移)。由此,可容易地防止收容体10相对于倾斜台34的横向偏移,可防止起因于横向偏移的玻璃板G的损伤。并且,从倾斜台34取出收容体10时,通过垫驱动部104使垫102如图18的双点划线所示从收容体10的另一个边缘部IOB退避移动,解除垫102和限制板39造成的横向偏移限制即可。接着参照图20、图21说明收容体固定装置48。收容体固定装置48是将倾斜台34上装载的收容体10固定于倾斜台34并且解除该固定的装置,以钩132及钩驱动部134为主构成。钩132经由导轨136移动自如地支承于倾斜台34,所述导轨136固定在倾斜台34的下表面且在倾斜姿态时(参照图13)成为上端34A的位置的下表面。S卩,钩132大致形成为L字状,在其前端部设置有销138。该销138经由在收容体10的台座12的下部形成的开口部22,与设置在台座12的截面L字状的卡合部140装卸自如地卡合。此时,通过在卡合部140上设置的树脂制的垫141上紧贴销138,倾斜台34不晃动地由钩132推压。另一方面,导轨136在如图20所示使钩132相对于卡合部140的卡合位置及如图21所示使钩132相对于卡合部140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自如地进行支承,形成有圆弧状的槽144,该槽144引导转动自如地设置在钩132的基端部的引导辊142。因此,钩132沿着槽144移动,从而在图20所示的卡合位置和图21所示的退避位置之间往返移动。此外,标号146是转动自如地设置在钩132上的引导辊,通过该引导辊146和引导辊142夹持槽144,从而钩132可稳定地移动。钩驱动部134由具有伸缩的杆148的动力缸150构成。动力缸150通过其基端部经由销154摆动自如地连接到固定在倾斜台34的下表面的托架152,从而相对于倾斜台34向上下方向摆动。并且,在杆148的前端部,经由销156,旋转自如地连接有钩132的引导辊142。因此,根据上述构成的收容体固定装置48,通过动力缸150使杆148伸缩时,引导辊142沿着导轨136的槽144行进,从而使钩132在图20所示的卡合位置和图21所示的退避位置之间往返移动,与该动作联动,而动力缸150以销154为支点摆动。因此,将收容体10固定于倾斜台34时,如图20所示,使杆148收缩,解除该固定时,如图21所示,使杆148伸长。由此,可容易地将收容体10相对于倾斜台34固定及解除固定。接着参照图22及图23说明倾斜状态保持装置50。
倾斜状态保持装置50是将倾斜台34保持为倾斜姿态(参照图13)的装置,由以下构成动力缸(销驱动部)160,具有伸缩的销158 ;筒状的卡合部164,形成有与销158卡合的孔162。动力缸160如图12、图13所示固定在基台32上,并且销158与轴36平行地配置。另一方面,卡合部164在倾斜台34的下表面朝下固定,倾斜台34变更为倾斜姿态时,如图23所示,孔162配置在与销158的前端部相向的位置。并且,孔162上配置有垫166,在该垫166的上表面形成有引导销158的插通的V槽168。并且,垫166通过插入到卡合部164内的直列3段的碟簧(弹力467kgf)170的施力,被向堵塞孔162的方向施力,并且通过由长孔172和销174构成的位置限制部件,将堵塞孔162的方向的位置限制在图23的位置。长孔172沿着卡合部164的轴方向形成,销174固定在垫166上,并且与长孔172滑动自如地卡合。因此,碟簧170的施力作用于垫166时,垫166通过该施力被向堵塞孔162的方向推起,但通过销174与长孔172的上边缘抵接,垫166的初始位置被设定于图23的位置。若在该状态下销158通过动力缸160被伸长,则销158从孔162的入口进入,并且,其前端锥形面158A被推压向垫166的V槽168。并且,通过销158的推进力,垫166抵抗碟簧170的施力被推下的同时,销158如图22所示从孔162的出口突出而与孔162卡合。由此,倾斜台34经由倾斜状态保持装置50以倾斜姿态由基台32保持。此时,销158通过碟簧170的施力被向上推起,因此不晃动地与孔162卡合。因此,根据上述构成的倾斜状态保持装置50,仅通过动力缸160使销158伸长并与卡合部164的孔162卡合,就可容易地将倾斜台34保持为倾斜状态。并且,想将倾斜台34的姿态变更为水平状态时,通过动力缸160使销158收缩,将销158从卡合孔164的孔162拔去即可。接着说明如上述构成的装载装置30的作用。此外,螺旋千斤顶44、横向偏移限制装置46、收容体固定装置48及倾斜状态保持装置50的动作如上所述,因此在此简要说明其动作。首先,将收容体10装载到拖车200上搭载的装载装置30时,首先通过螺旋千斤顶44使倾斜台34相对于基台32倾动,保持水平状态,在该状态下如图14所示通过叉车210将收容体10载置到倾斜台34。由此,即使是大型的玻璃板G,也可容易地将其收容体10装载到倾斜台34。接着,通过拖车200运送倾斜台34上载置的收容体10时,首先通过图18、图19所示的横向偏移限制装置46限制收容体10相对于倾斜台34的横向偏移。由此,即使从拖车200向倾斜台34施加振动、冲击,收容体10也不会相对于倾斜台34横向偏移,因此可防止起因于横向偏移的玻璃板G的损伤。之后,通过螺旋千斤顶44使倾斜台34倾动,将其姿态变更为倾斜状态。接着,通过图20、图21所示的收容体固定装置48的钩132,将收容体10固定于倾斜台34。在该姿态变更后,收容体10通过收容体固定装置48的钩132被固定于倾斜台34,因此收容体10不会从倾斜台34偏移或脱落,从而可将收容体10稳定地变更为倾斜姿态。接着,通过图13、图14所示的倾斜状态保持装置50的销158将倾斜台34保持为图13的倾斜状态。通过以上动作完成收容体10的运送准备。在该装载装置30运送时的方式中,收容体10以倾斜状态运送,因此即使是大型的玻璃板G,也可根据现行的道路交通法规用拖车200搬运。并且,倾斜台34通过倾斜状态保持装置50在倾斜状态下被保持,因此即使运送时的振动、横摇传递到基台32,倾斜台34也不会磕碰基台32。因此,可防止上述磕碰造成的玻璃板G的损伤。
并且,使用拖车200运送收容体10时,从拖车200传递到装载装置30的振动通过配置在基台32和拖车200的台座板214之间的隔振器38、38……被衰减,不直接传递到装载装置30,因此可防止上述振动造成的玻璃板G的损伤。并且,从拖车200施加到装载装置30的横摇与横向偏移限制装置46的横向偏移防止效果相结合,在基台32和拖车200的台座板214之间配置的多个碟簧机构40的碟簧72、72……弹性变形,由此抑制其横摇量,因此可稳定地运送收容体10,从而可防止起因于横摇的玻璃板G的损伤。因此,根据实施方式的装载装置30,即使是大型的玻璃板G也可高效实施装载作业,并且通过由横向偏移限制装置46、隔振器38及碟簧机构40构成的破损防止单元的作用,能够可靠防止起因于运送时的振动、冲击的玻璃板G的损伤。另一方面,根据实施方式的拖车200,装载装置30以轴支承倾斜台34的轴36的轴方向成为行进方向的方式被搭载而输送收容体10。通过在该姿态下将装载装置30搭载于拖车200,即使是大型的玻璃板G也可根据现行的道路交通法规进行搬运。对本申请详细地并参照特定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当然可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地进行各种变更、修正。本申请基于2010年I月13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0 - 005069),作为参照采用了其内容。工业实用性作为本发明的使用实例,示例了玻璃板G,但不限于玻璃板G,只要是板状体,也可将本发明的板状体的收容体和板状体的装载装置以及运送车辆适用于树脂板、金属板等板状体,但若考虑到能够稳定、高效、无破损且安全地运送大型、轻薄的板状体,则对于液晶显示器用的第10代母玻璃基板尤其有效。附图标记10收容体11收容容器12 台座13衬垫纸14定位部件15板状层叠物16横压部件
17 薄片18载置板19 螺栓20 框材22 开ロ部23狭缝孔24加强薄片25蝶形螺栓26 垫片27焊接螺母28蝶形螺母29 碟簧30装载装置31 垫圈32 基台33嵌合孔34倾斜台35承受板36 轴37 轴承38隔振器39限制板40碟簧机构41 支柱42 轴承44螺旋千斤顶45冲击吸收垫46横向偏移限制装置48收容体固定装置50倾斜状态保持装置52 支架54减震器56 台座58 盖子60 轴62 螺栓64 支架66 螺栓68 螺母
70 螺栓72 碟簧74螺纹轴76 垫圈78 套管 80 螺母82 托板84 螺栓86 缸88 螺钉90 电机92 支架94 轴96 支架98 轴100齿轮箱102 垫104垫驱动部106 电机108万向接头110 支架112 螺栓114旋转轴116输入轴118输出轴120垫支架122 轴124 支架126下部支架128圆柱体130上部支架132 钩134钩驱动部136 导轨138 销140卡合部142引导辊144 槽146引导辊
148 杆I5O动カ缸152 支架154 销156 销158 销I6O动カ缸162 孑し
164卡合部166 垫168V 槽170 碟簧172 长孔174 销200 拖车202车厢地板面204 钢材206中间梁207 铰链208 翼210 叉车212 叉子214台座板
权利要求
1.一种板状体的收容容器,用于以层叠状态收容多张板状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台座,载置交替层叠上述板状体和衬垫纸而形成的板状层叠物; 止动板,支承于上述台座,在形成上述板状层叠物时供该板状层叠物的4个侧面中的I个侧面抵接; 一张薄片,覆盖载置在上述台座上的板状层叠物; 多个横压部件,支承于上述台座,隔着在上述板状层叠物的侧面垂下的衬垫纸部分和覆盖上述板状层叠物的薄片而夹持上述板状层叠物的侧面,并且借助薄片将上述板状层叠物一体地固定于上述台座。
2.一种板状体的收容体,将多张板状体以层叠状态收容在收容容器中而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板状层叠物,载置在上述收容容器的台座上,由俯视呈矩形的板状体和面积比该板状体大的衬垫纸交替层叠而成; 止动板,支承于上述台座,与上述板状层叠物的4个侧面中的I个侧面抵接; 一张薄片,覆盖载置在上述台座上的板状层叠物; 多个横压部件,支承于上述台座,隔着在上述板状层叠物的侧面垂下的衬垫纸部分和覆盖上述板状层叠物的薄片而夹持上述板状层叠物的侧面,并且借助薄片将上述板状层叠物一体地固定于上述台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状体的收容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薄片是去除静电的除静电薄片。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板状体的收容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薄片上形成有在用该薄片覆盖上述板状层叠物时供上述止动板贯通的狭缝孔。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板状体的收容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横压部件装卸自如地支承于上述台座。
6.一种板状体的装载装置,用于将多张板状体层叠并收容在收容容器中而构成的收容 体装载到运送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台; 减震器,配置在上述基台和上述运送车辆的车厢地板面之间; 弹性体,配置在上述基台和上述运送车辆的车厢地板面之间且配置在基台的角部,并且抑制基台相对于运送车辆的车厢地板面的横摇量; 倾斜台,装载上述收容体且轴支承于上述基台,在载置了上述收容体的状态下,在水平状态和规定的倾斜状态之间倾动; 倾动单元,使上述倾斜台倾动; 横向偏移限制单元,将装载于上述倾斜台的收容体的一个边缘部向倾斜台的壁部推压,而限制收容体相对于倾斜台的横向偏移; 收容体固定单元,能够将装载于上述倾斜台的收容体固定于倾斜台,并且能够解除该固定; 倾斜状态保持单元,能够以倾斜状态保持上述倾斜台,并且能够解除该保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状体的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体是碟簧,该碟簧具有在上述基台相对于上述运送车辆的车厢地板面横摇时防止倾斜状态的倾斜台的上端与运送车辆的壁面碰撞的载荷特性。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板状体的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横向偏移限制单元包括垫;垫驱动部,将该垫向装载于上述倾斜台的上述收容体的另一个边缘部推压,从而将收容体的一个边缘部向倾斜台的壁部推压, 上述收容体固定单元包括钩,移动自如地设置于上述倾斜台,并且与装载于倾斜台的上述收容体的卡合部卡合;钩驱动部,在使该钩与收容体的上述卡合部卡合的位置和解除该卡合的位置之间移动, 上述倾动单元包括缸,倾动自如地支承于上述基台或上述运送车辆的车厢地板面;杆,相对于该缸伸缩,且该杆的前端部与上述倾斜台连接;杆驱动部,使该杆相对于缸伸缩, 上述倾斜状态保持单元包括销驱动部,具有固定于上述基台并伸缩的销;卡合部,设置在上述倾斜台上,并且形成有当倾斜台处于倾斜状态时与伸长的上述销卡合的孔。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板状体的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倾斜台上以使板状体的收容体中的止动板位于下侧的方式装载所述收容体,其中,所述收容体将多张板状体以层叠状态收容在收容容器中而成,包括板状层叠物,载置在上述收容容器的台座上,由俯视呈矩形的板状体和面积比该板状体大的衬垫纸交替层叠而成;所述止动板,支承于上述台座,与上述板状层叠物的4个侧面中的I个侧面抵接;一张薄片,覆盖载置在上述台座上的板状层叠物;多个横压部件,支承于上述台座,隔着在上述板状层叠物的侧面垂下的衬垫纸部分和覆盖上述板状层叠物的薄片而夹持上述板状层叠 物的侧面,并且借助薄片将上述板状层叠物一体地固定于上述台座。
10.一种运送车辆,其特征在于, 多台权利要求6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板状体的装载装置以轴支承上述倾斜台的轴的轴方向为行进方向的方式经由连接部件连接并搭载于所述运送车辆。
11.一种板状体的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板状体的水平保持工序,将层叠多张至少一边是2800mm以上的板状体而成的板状层叠物保持在装载装置的倾动成水平状态的倾斜台上; 板状体的装载工序,使保持上述板状体的倾斜台维持水平状态而将上述装载装置搬运并装载于运送车辆; 板状体的倾斜保持工序,在上述运送车辆上,使上述倾斜台倾动而将上述板状层叠物以倾斜状态保持于上述装载装置; 板状体的搬运工序,通过上述运送车辆将上述板状层叠物维持倾斜状态而搬运到目的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板状体的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装载装置是用于将多张板状体层叠并收容在收容容器中而构成的收容体装载到运送车辆的板状体的装载装置,包括基台;减震器,配置在上述基台和上述运送车辆的车厢地板面之间;弹性体,配置在上述基台和上述运送车辆的车厢地板面之间且配置在基台的角部,并且抑制基台相对于运送车辆的车厢地板面的横摇量;倾斜台,装载上述收容体且轴支承于上述基台,在载置了上述收容体的状态下在水平状态和规定的倾斜状态之间倾动;倾动单元,使上述倾斜台倾动;横向偏移限制单元,将装载于上述倾斜台的收容体的一个边缘部向倾斜台的壁部推压而限制收容体相对于倾斜台的横向偏移;收容体固定单元,能够将装载于上述倾斜台的收容体固定于倾斜台,并且能够解除该固定;倾斜状态保持单 元,能够以倾斜状态保持上述倾斜台,并且能够解除该保持。
全文摘要
一种多张板状体以层叠状态收容在收容容器中而构成的收容体,板状体(G)的收容体(10)包括板状层叠物(15),载置在收容容器(11)的台座(12)上,由俯视呈矩形的板状体(G)和面积比板状体(G)大的衬垫纸(13)交替层叠而成;止动板(14),支承于台座(12),与板状层叠物(15)的4个侧面中的1个侧面抵接;一张薄片(17),覆盖装载在台座(12)上的板状层叠物;多个横压部件(16),支承于台座(12),隔着在板状层叠物(15)的侧面垂下的衬垫纸部分(13A)和覆盖板状层叠物(15)的薄片(17)而夹持板状层叠物(15)的侧面,并且借助薄片(17)将板状层叠物(15)一体地固定于台座(12)。
文档编号B65D85/86GK102712414SQ20108006147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3日
发明者久保岳, 青木每祖 申请人:旭硝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