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4228227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盛装接触镜护理液的塑料瓶,特别是涉及一种能防止接触镜护理 液包装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塑料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角膜接触镜在佩戴过程中常使用接触镜护理液作为日常护理用品,对接触镜进行 清洁、消毒、冲洗和保存。通常未开封的护理液以无菌状态提供。目前市埸使用的接触镜护 理液主要是塑料瓶装形式,使用者通过挤压瓶身使护理液从瓶内往外滴/射出。但当撤消 挤压力时,外界空气便会倒吸入瓶内,反复多次的使用便会使护理液受到空气中的微生物 所污染。更有甚者会因为开封后护理液微生物污染而造成隐形眼镜佩戴者眼部感染。因此, 基于现有技术的特点,国际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均对护理液的开封有效期 作出了规定。为此,护理液生产商应按标准要求并根据护理液配方确定本企业所生产护理 液的开封有效期。企业所确定的护理液开封有效期是在较清洁的环境和规范的使用操作步 骤下进行的,但消费者在实际使用时可能会因为使用贮存环境、使用者的个人卫生依从性 等因素而使得护理液真实的开封有效期短于生产商说明书所规定的开封有效期,从而使护 理液达不到标淮所规定的卫生要求。如图1、2所示,现有的盛装接触镜护理液的塑料瓶包括瓶体、内塞、安全环和外 盖;一般情况,瓶体主体部分直径为60-70mm,瓶体的瓶口直径为9_12mm,瓶体的瓶口设有 内塞,如图1所示,内塞设置在瓶口处,内塞为两个空心的圆柱体连接而成,下端的圆柱体 直径较小,上端的圆柱体直径较大,下端的圆柱体伸入瓶口内,与瓶口内壁紧密连接,上端 的圆柱体凸出瓶口,上端的圆柱体直径为0. 5-0. 8mm,顶部端面密封,顶部端面中间设有盲 孔;外盖和瓶体的瓶口部分螺纹连接,外盖内部中心设有尖锥,用于刺破内塞上的盲孔;瓶 口部分下端设有一安全环,为空心的环状结构,可移出瓶口,移出瓶口后,进一步拧紧瓶盖, 瓶盖内的尖锥刺穿盲孔,用户可以通过刺穿后的盲孔挤出接触镜护理液,供用户使用。现有 的盛装接触镜护理液的塑料瓶的盲孔被刺穿后,挤出接触镜护理液过程中,外界空气会反 复倒吸入瓶内,使护理液受到空气中的微生物所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既可有效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 封后微生物污染,又方便使用的盛装接触镜护理液的容器,保证塑料瓶装护理液开封至所 示抛弃日期间的卫生安生性和实用性。除菌滤膜主要用于溶液的除菌过滤,防止细菌进入容器内的应用还非常少见,针 对接触镜护理液的防菌更是尚未见任何报道;而且除菌滤膜种类较多,接触镜护理液在使 用过程中要求能方便成滴滴出,因此,合适的有效直径、厚度、表面微孔孔径等都要与接触 镜护理液相匹配。本发明针对上述塑料瓶装护理液开封后使用过程出现的卫生问题,在塑 料瓶的内塞中加装一除菌滤膜组合装置,在不影响护理液正常使用的前提下,有效地形成
3防菌物理屏障,从而达到以下目的1)若瓶内护理液在生产过程中受到非预期的微生物污 染,护理液中的微生物经除菌滤膜的拦截后,保证从瓶嘴滴出用于护理镜片的护理液仍能 呈无菌状态;2)防止护理液开封后由于倒吸作用使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瓶内,从而最大程 度上保证产品开封后瓶内护理液仍呈无菌状态;幻保证增设除菌滤膜后接触镜护理液的 方便使用。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容器,包括容器的瓶体和外盖,瓶体分为 瓶体主体部分和瓶口,瓶体主体部分上端为瓶口,瓶体主体部分为空心圆柱体,外盖和瓶口 螺纹连接;该容器还包括带除菌滤膜的内塞,所述带除菌滤膜的内塞包括上下两个空心的 圆柱体、除菌滤膜和圆环,下端圆柱体直径小,上端圆柱体直径大,下端的圆柱体伸入瓶口 内,下端的圆柱体外周与瓶口内壁紧密连接,上端的圆柱体凸出瓶口,除菌滤膜固定在圆环 内,圆环固定在下端圆柱体内部空腔上端或者上端圆柱体内部空腔内,或者是固定在上端 圆柱体上端部顶面;除菌滤膜在圆环内的直径为10-16mm,厚度为0. 1-0. 2mm,除菌滤膜1的 孔径为 0. 4-0. 5 μ m。为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除菌滤膜选用聚偏二氟乙烯膜、聚醚砜膜或混 合纤维素酯膜。所述除菌滤膜的孔径优选为0. 45 μ m。所述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微生物污染的塑料瓶还包括安全环,安全环为空心的环状 结构,活动设置在瓶口与瓶体主体部分连接处;带除菌滤膜的内塞的上端圆柱体的端面顶 部没有盲孔,外盖内部中心设有尖锥。所述圆环的圆环部分宽度彡1mm,圆环优选用低密度聚乙烯制备。所述除菌滤膜与圆环通过化学粘合、热合和超声焊接实现的密合连接。所述除菌滤膜通过圆环设置在带除菌滤膜的内塞的上端圆柱体的端面顶部。所述除菌滤膜厚度优选为0. 15mm。所述的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微生物污染的塑料瓶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和工艺条 件(1)除菌滤膜的安装将除菌滤膜裁剪成直径为11 17mm的圆片,然后将除菌滤 膜镶嵌在两片周边宽度大于Imm的圆环中,通过化学粘合、热合或超声焊接方式使其密合, 使除菌滤膜的有效过滤直径为10 16mm ;除菌滤膜厚度为0. 1-0. 2mm,除菌滤膜的孔径为 0. 4-0. 5 μ m(2)带除菌滤膜的内塞的制作通过注塑成型制作内塞,将步骤(1)所述的设有除 菌滤膜的圆环通过超声焊接固定在下端圆柱体内部空腔上端或者上端圆柱体内部空腔内, 或者是固定在上端圆柱体上端部顶面;(3)塑料瓶的制作分别制作瓶体和外盖;(4)将步骤⑵所得的带除菌滤膜内塞和步骤(3)所得的塑料瓶的瓶体进行辐射 灭菌,以使所有接触护理液的初包装呈无菌状态。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能防止护理液开封后由于倒吸作用使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瓶内,从而最大程度 上保证产品开封后瓶内护理液仍呈无菌状态。
2.若瓶内护理液在生产过程中受到非预期的微生物污染,护理液中的微生物经除 菌滤膜的拦截后,保证从瓶嘴滴出用于护理镜片的护理液仍能呈无菌状态。3.用于制作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包装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组合结构的原材料通用 易得,且塑料组件的制备工艺不复杂。


图1是现有的盛装接触镜护理液的塑料瓶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内塞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微生物污染的容器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除菌滤膜和圆环安装示意图。图5是图3中带除菌滤膜内塞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 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示的范围。如图3-5所示,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微生物污染的容器,包括容器的瓶体4、带除菌 滤膜的内塞3、全环6和外盖;瓶体4分为瓶体主体部分和瓶口 5,瓶体主体部分上端为瓶 口 5,瓶体主体部分为空心圆柱体,直径为60-70mm ;瓶口 5直径为9_12mm ;带除菌滤膜的 内塞3包括两个空心的圆柱体、除菌滤膜1和圆环2,下端圆柱体直径较小,上端圆柱体直 径较大,端的圆柱体伸入瓶口内,除菌滤膜1固定在圆环2内,圆环2固定在下端圆柱体内 部空腔上端或者上端圆柱体内部空腔内,下端的圆柱体与瓶口内壁紧密连接,优选为下端 圆柱体通过激光焊接与瓶口内壁紧密连接;上端的圆柱体凸出瓶口,上端的圆柱体直径为 0. 5-0. 8mm,上端的圆柱体顶部端面密封,顶部端面中间设有盲孔7 ;除菌滤膜1在圆环2内 的直径为ll_17mm,厚度为0. 1-0. 2mm,除菌滤膜1厚度优选0. 15mm,除菌滤膜1的孔径为 0. 4-0. 5 μ m(除菌滤膜的表面上微孔孔径);所述除菌滤膜优选用聚偏二氟乙烯膜、聚醚砜 膜或混合纤维素酯膜。外盖和瓶体4的瓶口 5螺纹连接,外盖内部中心设有尖锥,用于刺破 带除菌滤膜的内塞3上的盲孔;瓶口 5下端设有一安全环6,安全环6为空心的环状结构, 可移出瓶口 5,移出瓶口后,进一步拧紧瓶盖,瓶盖内的尖锥刺穿盲孔,用户可以通过刺穿后 的盲孔挤出接触镜护理液,供用户使用。圆环2的圆环部分宽度> Imm,圆环2优选用低密 度聚乙烯制备;盲孔塑料膜厚度优选为.05 0. 10mm。除菌滤膜1与圆环2的密合可通过 化学粘合、热合和超声焊接实现。瓶体4优选由低密度聚乙烯塑料与高密度聚乙烯塑料按 质量比0 50 50的比例混配。另外一种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微生物污染的容器,主要包括瓶体4、带除菌滤膜的内 塞3和外盖;结构上与上述的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容器基本相同,不同 之处在于外盖内部没有尖锥,没有安全环,在带除菌滤膜的内塞3的上端圆柱体的端面顶 部设有通孔,而不是盲孔。还有一种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微生物污染的容器,结构与上述另外一种防止接触镜 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容器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带除菌滤膜的内塞3的 上端圆柱体的端面顶部没有通孔,而将除菌滤膜1通过圆环2设置在带除菌滤膜的内塞3的上端圆柱体的端面顶部。实施例1上述图3-5所示的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容器的制备方法,包括 如下步骤(1)容器加工成型将低密度聚乙烯粒料和高密度聚乙烯料按质量比70 30充 分混合,然后倒入吹瓶机(业兴SYC-妨)料桶中。按以下吹塑工艺条件进行吹瓶①塑化温 度主机筒一温度控制为168°c,主机筒二和主机筒三的温度控制为172°C ;②模头温度控 制为175°C ;③成型单循环时间为20kc。(2)带低密度聚乙烯周边除菌滤膜的制作将厚度为0. 15mm,除菌滤膜1的孔径 为0.45 μ m聚偏二氟乙烯纤维膜(millipore公司)置于冲床工作平台上,下衬聚氨酯,用 0ll.Omm的合金钢冲针对聚偏二氟乙烯纤维膜进行冲孔,即得0ll.Omm的聚偏二氟乙烯 除菌滤膜。然后将其夹于两片内径为010.0mm,外径为012.Omm厚度为0. 5mm的低密度聚 乙烯塑料环中。再将三者置于超声焊接机(如,一源SD1500)夹具中,通过超声焊接使三者 融合,超声焊接条件为熔接时间四毫秒、廷迟时间17毫秒、硬化时间14毫秒、工作压力 0. 35MPa。本例所得的除菌滤膜过滤直径为10. 0mm。(3)低密度聚乙烯塑料内塞的制作将低密度聚乙烯粒料置于注塑机(如达明 M50)的料桶中,按常规方式进行注塑成型。注塑条件锁模力为50T、注塑温度为230 250°C、注射压力为50 60kPa、保压时间为3 5Sec。(4)带除菌滤膜内塞的制作将步骤( 所述的带低密度聚乙烯周边的除菌滤膜 置于步骤C3)所述的低密度聚乙烯塑料内塞的工位槽中,然后将其固定在超声焊接机(如 一源SD1500)的夹具上,在熔接时间四毫秒、廷迟时间17毫秒、硬化时间14毫秒、工作压 力0. 35MPa条件下进行超声焊接。(5)将步骤⑴所得的低密度聚乙烯容器和步骤⑷所得的带除菌滤膜内塞进行 辐射灭菌处理。辐射源为放射性同位素钴(6tlCo),剂量为15K。(6)按规定的配方工艺配制接触镜护理液并进行除菌过滤,将护理液定量灌装至 无菌低密度聚乙烯容器中。(7)将无菌的带有除菌滤膜的内塞放入盛有护理液的容器瓶口,然后将其固定在 超声焊接机(如一源SD1500)的夹具上,在熔接时间W毫秒、廷迟时间17毫秒、硬化时间 14毫秒、工作压力0. 35MPa条件下进行超声焊接。(8)在容器上套上安全环和外盖,即得到能防止包装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接触镜 护理液。实施例2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容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容器加工成型将低密度聚乙烯粒料和高密度聚乙烯料按质量比70 30充 分混合,然后倒入吹瓶机(业兴SYC-妨)料桶中。按以下吹塑工艺条件进行吹瓶①塑化温 度主机筒一温度控制为168°c,主机筒二和主机筒三的温度控制为175°C ;②模头温度控 制为175°C ;③成型单循环时间为20kc。(2)带低密度聚乙烯周边除菌滤膜的制作将厚度为0. 15mm,除菌滤膜1的孔径为 0.45 μ m的聚偏二氟乙烯纤维膜(Millipore公司)置于冲床工作平台上,下衬聚氨酯,用0l7mm的合金钢冲针对聚偏二氟乙烯纤维膜进行冲孔,即得017.0mm的0. 45 μ聚偏二氟 乙烯除菌滤膜。然后将其夹于两片内径为0l6mm,外径为018mm厚度为0. 5mm的低密度 聚乙烯塑料环中。涂有然后通过聚乙烯热熔胶将三者固化在低密度聚乙烯密封环中,160°C 固化3Sec.。本例所得的除菌滤膜过滤直径为16mm。(3)聚乙烯塑料(LDPE HDPE = 70 30,质量比)内塞的制作按质量比计,将 70%低密度聚乙烯粒料和30%高密度聚乙烯粒料置于注塑机(如达明M50)的料桶中,按 常规方式进行注塑成型。注塑条件锁模力为50T、注塑温度为250 260°C、注射压力为 50 60kPa、保压时间为5 7Sec。(4)带除菌滤膜内塞的制作将步骤( 所述的带低密度聚乙烯周边的除菌滤 膜置于步骤C3)所述的聚乙烯塑料内塞的工位槽中,然后将其固定在超声焊接机(如一 源SD1500)的夹具上,在熔接时间四毫秒、廷迟时间17毫秒、硬化时间14毫秒、工作压力 0. 35MPa条件下进行超声焊接。(5)将步骤⑴所得的聚乙烯容器和步骤⑷所得的带除菌滤膜内塞进行辐射灭 菌处理。辐射源为放射性同位素钴(6tlCo),剂量为15K。(6)按规定的配方工艺配制接触镜护理液并进行除菌过滤,将护理液定量灌装至 无菌低密度聚乙烯容器中。(7)将无菌的带有除菌滤膜的内塞放入盛有护理液的容器瓶口,然后将其固定在 超声焊接机(如一源SD1500)的夹具上,在熔接时间W毫秒、廷迟时间17毫秒、硬化时间 14毫秒、工作压力0. 35MPa条件下进行超声焊接。(8)在容器上套上安全环和外盖,即得到能防止包装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接触镜 护理液。实施例3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容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容器加工成型将低密度聚乙烯粒料和高密度聚乙烯料按质量比70 30充 分混合,然后倒入吹瓶机(业兴SYC-妨)料桶中。按以下吹塑工艺条件进行吹瓶①塑化温 度主机筒一温度控制为168°c,主机筒二和主机筒三的温度控制为172°C ;②模头温度控 制为175°C ;③成型单循环时间为20kc。(2)带低密度聚乙烯周边除菌滤膜的制作将厚度为0. 15mm,除菌滤膜1的孔径为 0. 45 μ m的聚醚砜(millipore公司)膜置于冲床工作平台上,下衬聚氨酯,用014.Omm的 合金钢冲针对聚醚砜纤维膜进行冲孔,即得014.0mm的0.45 μ聚醚砜纤维除菌滤膜。然 后将其置于一片内径为0l3mm,:外径为015mm厚度为0. 5mm的低密度聚乙烯塑料环上, 再将两者置于特别结构的注塑模具中,通过注塑使三者融合,注塑条件为锁模力为50T、 注塑温度为230 250°C、注射压力为50 60kPa、保压时间为1 3Sec。本例所得的除菌 滤膜过滤直径为13mm。(3)低密度聚乙烯塑料内塞的制作将低密度聚乙烯粒料置于注塑机(如达明 M50)的料桶中,按常规方式进行注塑成型。注塑条件锁模力为50T、注塑温度为230 250°C、注射压力为50 60kPa、保压时间为3 5Sec。(4)带除菌滤膜内塞的制作将步骤( 所述的带低密度聚乙烯周边的除菌滤膜 置于步骤C3)所述的低密度聚乙烯塑料内塞的工位槽中,然后将其固定在超声焊接机(如一源SD1500)的夹具上,在熔接时间四毫秒、廷迟时间17毫秒、硬化时间14毫秒、工作压 力0. 35MPa条件下进行超声焊接。(5)将步骤⑴所得的低密度聚乙烯容器和步骤⑷所得的带除菌滤膜内塞进行 辐射灭菌处理。辐射源为放射性同位素钴(6tlCo),剂量为15K。(6)按规定的配方工艺配制接触镜护理液并进行除菌过滤,将护理液定量灌装至 无菌低密度聚乙烯容器中。(7)将无菌的带有除菌滤膜的内塞放入盛有护理液的容器瓶口,然后将其固定在 超声焊接机(如一源SD1500)的夹具上,在熔接时间W毫秒、廷迟时间17毫秒、硬化时间 14毫秒、工作压力0. 35MPa条件下进行超声焊接。(8)在容器上套上安全环和外盖,即得到能防止包装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接触镜 护理液。实施例4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容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容器加工成型将低密度聚乙烯粒料和高密度聚乙烯料按质量比70 30充 分混合,然后倒入吹瓶机(业兴SYC-妨)料桶中。按以下吹塑工艺条件进行吹瓶①塑化温 度主机筒一温度控制为168°c,主机筒二和主机筒三的温度控制为172°C ;②模头温度控 制为175°C ;③成型单循环时间为20kc。(2)带低密度聚乙烯周边除菌滤膜的制作将厚度为0. 15mm,除菌滤膜1的孔径 为0.45 μ m的混合纤维素酯(millipore公司)膜置于冲床工作平台上,下衬聚氨酯,用 013.0mm的合金钢冲针对混合纤维素酯膜进行冲孔,即得013.Omm的0. 45 μ混合纤维素 酯除菌滤膜。然后将其夹于两片内径为012.0mm,外径为014.0mm厚度为0. 5mm的低密度 聚乙烯塑料环中。再将三者置于超声焊接机(如一源SD1500)夹具中,通过超声焊接使三 者融合,超声焊接条件为熔接时间四毫秒、廷迟时间17毫秒、硬化时间14毫秒、工作压力 0. 35MPa。本例所得的除菌滤膜过滤直径为12mm。(3)聚乙烯塑料(LDPE HDPE = 50 50,质量比)内塞的制作按质量比计,将 50%低密度聚乙烯粒料和50%高密度聚乙烯粒料置于注塑机(如达明M50)的料桶中,按 常规方式进行注塑成型。注塑条件锁模力为50T、注塑温度为245 255°C、注射压力为 50 60kPa、保压时间为4 6kc。(4)带除菌滤膜内塞的制作将步骤( 所述的带低密度聚乙烯周边的除菌滤 膜置于步骤C3)所述的聚乙烯塑料内塞的工位槽中,然后将其固定在超声焊接机(如一 源SD1500)的夹具上,在熔接时间四毫秒、廷迟时间17毫秒、硬化时间14毫秒、工作压力 0. 35MPa条件下进行超声焊接。(5)将步骤⑴所得的低密度聚乙烯容器和步骤⑷所得的带除菌滤膜内塞进行 辐射灭菌处理。辐射源为放射性同位素钴(6tlCo),剂量为15K。(6)按规定的配方工艺配制接触镜护理液并进行除菌过滤,将护理液定量灌装至 无菌低密度聚乙烯容器中。(7)将无菌的带有除菌滤膜的内塞放入盛有护理液的容器瓶口,然后将其固定在 超声焊接机(如一源SD1500)的夹具上,在熔接时间W毫秒、廷迟时间17毫秒、硬化时间 14毫秒、工作压力0. 35MPa条件下进行超声焊接。
(8)在容器上套上安全环和外盖,即得到能防止包装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接触镜 护理液。带除菌滤膜组合结构装置与传统普通塑料包装开封后防微生物污染实验设计在 已灭菌的容器中注入无菌纯水,然后分别封合带除菌滤膜组合结构内塞和传统普通内塞, 开封后模拟正常使用。第7天后对瓶内纯水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第二部附录XI H"无菌检查法"进行无菌检查。检查结果为使用带除菌滤膜组合结构内塞作为密封结构 的样品微生物量为OCFU/ml,而使用传统普通内塞作为密封结构的样品微生物量为86CFU/ ml ο由于除菌滤膜的孔径为0.45 μ m,所以当过滤有一定粘度的接触镜护理液时其从 瓶嘴滴出速度不如不带除菌滤膜装置的护理液。但在上述实施例中当除菌滤膜有效过滤直 径> 12mm时,护理液从瓶嘴滴出的速度与液滴的体积能满足隐形眼镜佩戴者的正常使用。 另外,为减轻使用者使用带除菌滤膜护理液在挤压过程的力度,容器体用材优选低密度聚 乙烯。合适的瓶体材料用材与滤膜直径的组合,可使本发明的护理液滴速满足使用者日常 护理的要求。以上所列举的4个制备实施例及无菌检查结果可以看出,使用带除菌滤膜组合结 构内塞作为接触镜护理液的密封结构,由于除菌滤膜所起到的物理屏障作用,可使产品开 封后使用过程中受外界微生物污染的程度大为降低,从而有效的解决了长期困扰接触镜护 理液开封后内容物的卫生问题。用于制作带除菌滤膜组合结构内塞的材料通用易得,组件 加工过程工艺不复杂。故本发明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本发明各种不同的实例仅仅是作为例证。基于前述描述,本领域专业人员可轻易 的进行各种改变或改进。因此,希望所有的各种改变或改进都包含在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 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容器,包括容器的瓶体和外盖,瓶体分为瓶 体主体部分和瓶口,瓶体主体部分上端为瓶口,瓶体主体部分为空心圆柱体,外盖和瓶口螺 纹连接;其特征在于该容器还包括带除菌滤膜的内塞,所述带除菌滤膜的内塞包括上下 两个空心的圆柱体、除菌滤膜和圆环,下端圆柱体直径小,上端圆柱体直径大,下端的圆柱 体伸入瓶口内,下端的圆柱体外周与瓶口内壁紧密连接,上端的圆柱体凸出瓶口,除菌滤膜 固定在圆环内,圆环固定在下端圆柱体内部空腔上端或者上端圆柱体内部空腔内,或者是 固定在上端圆柱体上端部顶面;除菌滤膜在圆环内的直径为10-16mm,厚度为0. 1-0. 2mm, 除菌滤膜1的孔径为0. 4-0. 5 μ 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菌滤膜选用聚偏二氟乙烯膜、聚醚砜膜或混合纤维素酯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菌滤膜的孔径为0. 45 μ 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塑料瓶还包括安全环,安全环为空心的环状结 构,活动设置在瓶口与瓶体主体部分连接处;带除菌滤膜的内塞的上端圆柱体的端面顶部 没有盲孔,外盖内部中心设有尖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环的圆环部分宽度> 1mm,圆环用低密度聚乙烯制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菌滤膜与圆环通过化学粘合、热合和超声焊接实现的密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菌滤膜通过圆环设置在带除菌滤膜的内塞的上端圆柱体的端面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菌滤膜1厚度为0. 15mm。
9.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容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包括如下步骤和工艺条件(1)除菌滤膜的安装将除菌滤膜裁剪成直径为11 17mm的圆片,然后将除菌滤膜 镶嵌在两片周边宽度大于Imm的圆环中,通过化学粘合、热合或超声焊接方式使其密合,使 除菌滤膜的有效过滤直径为10 16mm ;除菌滤膜厚度为0. 1-0. 2mm,除菌滤膜的孔径为 0. 4-0. 5 μ m(2)带除菌滤膜的内塞的制作通过注塑成型制作内塞,将步骤(1)所述的设有除菌滤 膜的圆环通过超声焊接固定在下端圆柱体内部空腔上端或者上端圆柱体内部空腔内,或者 是固定在上端圆柱体上端部顶面;(3)塑料瓶的制作分别制作瓶体和外盖;(4)将步骤( 所得的带除菌滤膜内塞和步骤( 所得的塑料瓶的瓶体进行辐射灭菌, 以使所有接触护理液的初包装呈无菌状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容器及其制备方法;该容器包括带除菌滤膜的内塞,带除菌滤膜的内塞包括上下两个空心的圆柱体、除菌滤膜和圆环,下端的圆柱体伸入瓶口内,下端的圆柱体外周与瓶口内壁紧密连接,上端的圆柱体凸出瓶口,除菌滤膜固定在圆环内,圆环固定在下端圆柱体内部空腔上端或者上端圆柱体内部空腔内,除菌滤膜在圆环内的直径为10-16mm,厚度为0.1-0.2mm,除菌滤膜1的孔径为0.4-0.5μm。接触镜护理液在开封后本发明能有效防止瓶内护理液使用过程中因与外界接触所产生的微生物污染。应用本发明的容器,样品在开封模拟正常使用后第7天瓶内纯水中微生物为0CFU/ml。
文档编号B65D85/00GK102107747SQ20111002154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9日
发明者林冬青 申请人:广州科甫眼镜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