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空中反向滑橇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滑橇式输送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一些需要以悬挂方式输送物体的工作场合,如汽车生产的车底喷涂工序,其中所使用的输送系统大多是链式积放悬挂输送机,也有少部分采用在轨道上行走的自行葫芦。这两种输送方式均采用由中间部分悬挂的吊具实现汽车的载运,因此运行不平稳易晃动,而且链式积放悬挂输送机的链条在运行中需要润滑,油污会从空中滴落到下面的操作人员身上和污染操作环境,并且存在易爬行不适合机器人自动喷涂作业、运行有噪音、运行速度低的缺陷。另外,现有技术还存在不需要润滑油的带式滑橇输送机,如中国专利公告号 CN 201330057Y公开的一种单边积放滑橇输送机,但是此类滑橇输送机是输送物在轨道上方运输的地面滑撬积放式输送机,属于地面滑橇输送装置,不适用于输送物需要悬挂输送的场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行平稳且适于在空中悬挂输送物体的空中反向滑橇输送系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中反向滑橇输送系统,包括多个空中反向滑橇以及在系统的进、出口位置之间对空中反向滑橇进行循环输送的进口转接装置、出口转接装置、 连接于两转接装置之间的两个沿直线并行延伸且输送方向相反的空中反向滑橇输送装置, 所述进、出口转接装置均由实现空中反向滑橇在两并行的空中反向滑橇输送装置之间移行的移行部分和实现空中反向滑橇输送装置与地面滑橇输送机衔接的升降部分构成;所述空中反向滑橇输送装置是由固定在空中钢结构上的输送机机架和固定于机架顶部的滚轮承托面朝上的带式滑橇输送机构和/或滚轮承托面朝上的动力滚床构成;所述空中反向滑橇包括底部的吊具及固连于吊具顶部的成对设置的橇体,两橇体通过一对固连于吊具顶部的悬臂结构的连接架与吊具固连,两连接架的悬臂结构的自由端相向延伸并与橇体固连,两连接架的悬臂结构固定端通过向下弯折的用于避让滚轮的折弯结构与吊具固连。所述空中反向滑橇输送装置是在水平方向上并列分布的作业输送装置和返回输送装置,所述进、出口转接装置均由空中移行机和反向滑橇升降机构成,在同一转接装置中,其中的反向滑橇升降机的用于滑橇进出的一端衔接于一个空中反向滑橇输送装置的输入端或输出端、其中的空中移行机的用于滑橇进出的两端跨设于滑橇升降机的用于滑橇进出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空中反向滑橇输送装置的输入端或输出端之间。所述空中反向滑橇输送装置是在上、下两层布置的返回输送装置和作业输送装置,进、出口转接装置均由反向滑橇升降机构成,反向滑橇升降机的上部升降实现返回输送装置与作业输送装置两层之间的移行,下部升降实现与相应的地面滑撬输送机的转接。所述带式滑橇输送机构包括沿输送方向延伸的支架和分别于支架两侧沿着输送方向设置的随动滚轮、固定有托动滚轮的传动带。所述空中反向滑橇输送装置包括在输送方向上处于中部的带式滑橇输送机构和两端部的动力滚床。本发明的反向滑撬输送系统,全部采用带式和/或滚床输送,运行速度变频可调, 适用现在汽车厂高节拍输送的需要。同时解决了链式的油污和噪声的污染问题。备件与地面滑撬的绝大部分是通用的。
图1是本发明空中反向滑橇输送系统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空中带式反向滑橇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侧视图;图4是图3中的托动滚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空中反向滑橇输送系统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空中反向滑橇输送系统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空中反向滑橇输送系统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的方向滑橇输送装置的上下分布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的空中反向滑橇输送系统的与图1不同的布置方式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的空中反向滑橇输送系统的与图1不同的另一种布置方式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的空中反向滑橇输送系统的实施例1,用于汽车车底喷涂,该系统包括多个空中反向滑橇9以及在系统的进、出口位置之间对空中反向滑橇9进行循环输送的进口转接装置100、出口转接装置200、连接于两转接装置之间的两个沿直线并行延伸且输送方向相反的空中反向滑橇输送装置。两空中反向滑橇输送装置分别为作业输送装置300和返回输送装置400,其中作业输送装置的中部设置于底涂作业区域500内。在实施例1中的作业输送装置300和返回输送装置400在水平方向上并列分布, 作业输送装置300包括在输送方向上处于中部的空中带式反向滑橇输送机3和处于两端部的空中滚床2,空中带式反向滑橇输送机3是由固定在空中的钢结构31和固定在空中钢结构31下部的带式滑橇输送机构32构成,空中钢结构31设有自顶部向下延伸的挂架311,挂架311的底部与带式滑橇输送机构32的支架321固连,带式滑橇输送机构32与现有的单边带式滑橇输送机的结构相同,包括沿输送方向延伸的支架321和分别于支架321两侧沿着输送方向设置的随动滚轮322、固定有托动滚轮323的传动带324、驱动传动带324的带轮和电机,空中滚床2是由空中钢结构上的滚床机架和固定于滚床机架顶部的动力滚床构成,动力滚床与现有的滑橇输送系统常用的动力滚床相同。返回输送装置400包括在输送方向上处于中部的空中带式反向滑橇积放输送机6 和处于两端部的空中滚床402,空中带式反向滑橇积放输送机6比空中带式反向滑橇输送机3多了一个用于滑橇积放的空中停止器7,还具有积放储存的功能。返回输送装置400与作业输送装置300的结构也可以相同。所述空中反向滑橇9包括底部的吊具91及固连于吊具91顶部的用于与输送系统中各部件上并行设置的滚轮对应配合而成对设置的橇体93,两橇体93通过一对固连于吊具91顶部的悬臂结构的连接架92与吊具91固连,两连接架92的悬臂结构自由端相向延伸并与橇体93固连,两连接架92的悬臂结构固定端通过向下弯折的折弯结构与吊具91固连,该弯折结构用于避让橇体93所对应配合的滚轮。所述进、出口转接装置100、200均由实现空中反向滑橇在两并行的空中反向滑橇输送装置之间移行的移行部分——空中移行机、实现空中反向滑橇输送装置与地面滑橇输送机衔接的升降部分一反向滑橇升降机构成。在实施例1中,进口转接装置100的反向滑橇升降机1衔接设置于作业输送装置300的输入端,进口转接装置100的空中移行机5 跨接设置于返回输送装置400的输出端与反向滑橇升降机1的输入端之间,出口转接装置 200的反向滑橇升降机21衔接设置于作业输送装置300的输出端,出口转接装置200的空中移行机25跨接设置于返回输送装置400的输入端与反向滑橇升降机21的输出端之间。 反向滑橇升降机1 上还设有用于对上到升降机上的空中反向滑橇9锁定或解锁的定位器M24)。其中进口转接装置100的反向滑橇升降机1与本输送系统上游所对应的地面滑橇输送机的输出位置对应,而出口转接装置200的反向滑橇升降机11与本输送系统下游的地面滑橇输送机的输入位置对应。本发明的输送系统的实施例1的工作过程如下进口转接装置100的空中滑撬升降机1携带空中反向滑橇9下降到位,空中定位器4对反向滑撬9进行定位,需要进行底涂工艺的汽车车身由地面滑撬输送机输送到空中滑撬升降机1下面的工位并由定位器4定位,将车身与反向滑撬9锁定后,反向滑橇升降机 1上升到位,定位器4打开,将车身与空中反向滑橇9解锁,并把携带有车身的反向滑撬9快速输送到空中滚床2上,空中滚床2再以与空中工艺带3相同的速度把携带有车身的反向滑撬9输送到空中带式反向滑橇输送机3上,同时反向滑橇升降机1从空中移行机5接受空的反向滑撬9后再下降到低位接送下一个工件。空中带式反向滑橇输送机3以需要的工艺速度运行,使得在底涂作业区域500内完成对车身遮蔽、喷涂等各项作业,直到完成与空中带式反向滑橇输送机3末端的空中滚床2的交接,空中滚床2再以快速将携带有车身的反向滑撬9输送到出口转接装置200的反向滑橇升降机21上,反向滑撬9由空中定位器M定位后反向滑橇升降机21由高位运行到低位,将车身落到已经定位在下面的地面滑撬输送机的滑撬上完成两种输送系统的转接。待车身随滑橇由地面滑撬输送机系统输送离开后,空中滑撬升降机21上升到位,打开定位器对,将空的反向滑撬9输送到出口转接装置200的空中移行机25上,再依次由空中移行机25、空中滚床402、空中带式反向积放滑橇输送机6进行输送。需要储存滑橇时空中停止器7落下阻挡反向滑撬9使之停止。不需要储存时空中停止器7处于抬起状态。再由进口转接装置100的空中移行机5将空的反向滑撬9输送到进口转接装置100的滑橇升降机1上,完成一个循环。上述输送系统实施例1中的作业输送装置300与进口处和出口处的地面滑橇输送机前后处于一条直线上,因此进口转接装置的反向滑橇升降机1需要与上游的地面滑橇输送机的输出位置对应,出口转接装置的反向滑橇升降机11需要与下游的地面滑橇输送机的输入位置对应,使得进、出口转接装置的反向滑橇升降机分别衔接于作业输送装置300 的前后两端,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如图9、图10显示了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反向滑橇升降机和空中移行机的不同的分布方式,如图9所示,图中虚线所示的地面滑橇输送机也可以是与返回输送装置401处于一条直线上,使得进、出口转接装置的反向滑橇升降机31、41分别衔接于返回输送装置401的前后两端,空中移行机35、45则分别横跨于反向滑橇升降机31与作业输送装置301之间、作业输送装置301与反向滑橇升降机41之间。 如图10所示,图中虚线所示的一个地面滑橇输送机与作业输送装置302处于一条直线上、 另一个地面滑橇输送机是与返回输送装置402处于一条直线上,这样各转接装置中的反向滑橇升降机阳、65以及空中移行机51、61则需要相应调整而与返回输送装置402或作业输送装置302相应端衔接如图10所示。总之,在同一转接装置中,其中的反向滑橇升降机的用于滑橇进出的一端衔接于一个空中反向滑橇输送装置的输入端或输出端、其中的空中移行机用于反向滑橇进出的两端跨设于反向滑橇升降机的用于反向滑橇进出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空中反向滑橇输送装置的输入端或输出端之间。如图5所示,本发明空中反向滑橇输送系统的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作业输送装置303全部由空中滚床构成,同步连续空中运行,只是成本较高。作业输送装置303同时也是本发明空中反向滑橇输送装置的实施例2。如图6所示,本发明空中反向滑橇输送系统的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作业输送装置304、返回输送装置404全部由空中滚床构成,同步连续空中运行,只是成本较高。如图7、图8所示,本发明空中反向滑橇输送系统的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作业输送装置305、返回输送装置405分上下两层布置,可以节约车间的空间面积,而且由于两输送装置之间的移行和升降均是在上下方向上发生,这样仅需要在系统的进口、出口分别设置反向滑橇升降机75、85就可以构成输送系统的进、出口转接装置,该反向滑橇升降机75 (85)的上部是实现空中反向滑橇在两并行的空中反向滑橇输送装置之间移行的移行部分,下部是实现与地面滑橇输送机衔接的升降部分。但是该实施例所需要车间的高度较高。另外,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滑橇输送装置中的带式滑橇输送机构也可以是双边驱动的,即在左右两侧均设置带有托动滚轮的传动带,如输送中对输送物的速度要求不高或输送距离较短,反向滑橇输送装置也可以全采用空中带式反向滑橇输送机或空中带式反向滑橇积放输送机而省去空中滚床。
权利要求
1.一种空中反向滑橇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空中反向滑橇以及在系统的进、出口位置之间对空中反向滑橇进行循环输送的进口转接装置、出口转接装置、连接于两转接装置之间的两个沿直线并行延伸且输送方向相反的空中反向滑橇输送装置,所述进、 出口转接装置均由实现空中反向滑橇在两并行的空中反向滑橇输送装置之间移行的移行部分和实现空中反向滑橇输送装置与地面滑橇输送机衔接的升降部分构成;所述空中反向滑橇输送装置是由固定在空中钢结构上的输送机机架和固定于机架顶部的滚轮承托面朝上的带式滑橇输送机构和/或滚轮承托面朝上的动力滚床构成;所述空中反向滑橇包括底部的吊具及固连于吊具顶部的成对设置的橇体,两橇体通过一对固连于吊具顶部的悬臂结构的连接架与吊具固连,两连接架的悬臂结构的自由端相向延伸并与橇体固连,两连接架的悬臂结构固定端通过向下弯折的用于避让滚轮的折弯结构与吊具固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中反向滑橇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中反向滑橇输送装置是在水平方向上并列分布的作业输送装置和返回输送装置,所述进、出口转接装置均由空中移行机和反向滑橇升降机构成,在同一转接装置中,其中的反向滑橇升降机的用于滑橇进出的一端衔接于一个空中反向滑橇输送装置的输入端或输出端、其中的空中移行机的用于滑橇进出的两端跨设于滑橇升降机的用于滑橇进出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空中反向滑橇输送装置的输入端或输出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中反向滑橇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中反向滑橇输送装置是在上、下两层布置的返回输送装置和作业输送装置,进、出口转接装置均由反向滑橇升降机构成,反向滑橇升降机的上部升降实现返回输送装置与作业输送装置两层之间的移行,下部升降实现与相应的地面滑撬输送机的转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中反向滑橇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式滑橇输送机构包括沿输送方向延伸的支架和分别于支架两侧沿着输送方向设置的随动滚轮、固定有托动滚轮的传动带。
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中反向滑橇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中反向滑橇输送装置包括在输送方向上处于中部的带式滑橇输送机构和两端部的动力滚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中反向滑橇输送系统,系统包括多个空中反向滑橇以及在系统的进、出口位置之间对空中反向滑橇进行循环输送的进口转接装置、出口转接装置、连接于两转接装置之间的两个沿直线并行延伸且输送方向相反的空中反向滑橇输送装置,本发明的反向滑撬输送系统,全部采用带式或滚床输送,运行速度变频可调,适用现在汽车厂高节拍输送的需要。同时解决了链式的油污和噪声的污染问题。备件与现有的地面滑撬的绝大部分是通用的。
文档编号B65G17/32GK102502171SQ20111036995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8日
发明者姚德强, 张飞武, 戈北京, 曲晓龙, 李予南, 王新峰, 袁庆勇, 郭辉, 高春生 申请人:中汽昌兴(洛阳)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