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箱堆垛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8733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烟箱堆垛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草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安装在打叶复烤生产线上的烟草堆垛机。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化物流系统在国内各卷烟厂的物料储存、处理和供应上的逐步应用,使烟草企业的物料流动与转移更趋合理。烟草自动化物流涉及打叶复烤、制丝、卷接包生产过程及物料处理、搬运作业、仓
库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目前,国内所有打叶复烤生产线的成品烟叶经打包、捆扎后包装为成品烟箱,然后被送入辊道输送机中,由夹抱车抱下,另行堆放或装车运输。由于夹抱车控制方法落后,在水平和纵向的定位不准确,成品烟箱经夹抱车搬运堆垛之后,原本非常完好的烟箱侧面就会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顶部、底部也会突出,导致纸箱表面出现无法恢复的凹坑、邹折及破损。这些凹坑、邹折及破损会严重影响烟箱外观质量,顶部、底部的突出会导致烟箱堆垛时不稳定,极易倾倒,在实际使用中,尽管发生这种现象的频率不太高,但每次倒塌却造成很大的损失,一方面损坏了成品烟箱,另一方面给库区设备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因此,如何保证成品烟箱在堆垛过程中的完好度,同时确保堆垛的稳定,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烟箱堆垛机。该堆垛机在转运和堆垛过程中可保证烟箱的完好度且堆垛稳定。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烟箱堆垛机,包括短辊道输送机以及能够沿所述短辊道输送机的长度方向移动的外框架;所述外框架跨设于所述短辊道输送机的上方,并在内部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内框架;所述内框架的两侧设有烟箱夹持装置。优选地,所述短辊道输送机的两侧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外框架的导轨,所述外框架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导轨相配合的滚轮,所述滚轮的转轴一端设有行走电机。优选地,所述内框架通过其上的滑槽与所述外框架上的滑轨上下滑动配合。优选地,所述外框架的两侧分别设有通过纵向链条传动连接的上链轮轴和下链轮轴,两侧的上链轮轴或下链轮轴通过横向链条传动连接,其中一侧的上链轮轴或下连轮轴设有升降电机;所述内框架连接于所述纵向链条。优选地,所述烟箱夹持装置包括分别侧立于所述内框架两侧的固定扶板和移动扶板,所述内框架上设有垂直于所述移动扶板的第一气缸,所述移动扶板与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相连接。[0013]优选地,所述烟箱夹持装置进一步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扶板和移动扶板下方的托板,所述内框架上设有平行于所述第一气缸的第二气缸,所述托板与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杆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移动扶板和托板的背部分别设有与之相垂直的滑柱,所述滑柱与固定在所述内框架上的滑套滑动配合。优选地,所述托板在横截面上呈“L”形。优选地,所述固定扶板和移动扶板的前后两边分别向外折弯。优选地,所述短辊道输送机的后部安装有托盘滚道输送机。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夹抱车容易损坏烟箱且堆垛不稳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烟箱堆垛机,包括短辊道输送机和外框架;所述外框架跨设于所述短辊道输送机的上方,并在内部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内框架;所述内框架的两侧设有烟箱夹持装置。上述短辊道输送机用于承接从烟箱输送辊道输出的烟箱,当烟箱运行至短辊道输送机上之后,由烟箱夹持装置将其与内框架相对固定,再由内框架将烟箱向上运至堆垛高度,然后由外框架沿所述短辊道输送机的长度方向移动,将烟箱横向运至堆垛位置,然后夹持装置松开烟箱完成堆垛,所述外框架、内框架和夹持装置复位后重新进行下一次堆垛,烟箱可堆垛在托盘上,由叉车进行转运,由于避免了使用夹抱车,因此在转运和堆垛过程中可保证烟箱的完好度且堆垛稳定。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烟箱夹持装置包括固定扶板、移动扶板和托板,其中移动扶板和托板由气缸驱动。通过板状部件与烟箱面面接触定位,结合气缸的高精度可控性,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对烟箱造成损坏,保证烟箱侧面不会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顶部、底部也不会突出,进一步确保堆垛稳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烟箱堆垛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烟箱堆垛机的短辊道输送机设于烟箱输送辊道和托盘滚道输送机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所示外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所示内框架和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夹持装置的固定扶板、移动扶板、托板与气缸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3所示外框架与图4所示内框的组合示意图;图7是图1所示烟箱堆垛机处于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至图7中1.短辊道输送机2.外框架2-1.主梁2-2.肋板2_3.纵梁2_4.顶部框架 2-5.下链轮轴2-6.上链轮轴2-7.纵向链条2-8.横向链条2-9.升降电机2-10.滑轨 2-11.导轨2-12.滚轮2-13.行走电机3.内框架3-1.滑块4.烟箱夹持装置4-1.固定扶板4-2.移动扶板4-3.第一气缸4-4.托板4-5.第二气缸4-6.滑柱4-7.滑套5.烟箱输送辊道6.托盘滚道输送机6-1.托盘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在转运和堆垛过程中可保证烟箱的完好度且堆垛稳定的烟箱堆垛机。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烟箱堆垛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烟箱堆垛机主要由短辊道输送机1、 外框架2、内框架3以及烟箱夹持装置4构成,其中短辊道输送机1与烟箱输送辊道5相对接,其后部安装有托盘滚道输送机6,外框架2跨设于短辊道输送机1的上方,能够沿短辊道输送机1的长度方向移动,内框架3能够在外框架2中上下移动,烟箱夹持装置4位于内框架3的两侧。请参考图2,图2是图1所示烟箱堆垛机的短辊道输送机设于烟箱输送辊道和托盘滚道输送机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短辊道输送机1的一端与烟箱输送辊道5对接,另一端与托盘滚道输送机6对接,用于承接从烟箱输送辊道5输送过来的烟箱,然后经由外框架2、内框架3和烟箱夹持装置4的动作将烟箱堆垛在托盘滚道输送机6的托盘6-1上。由于烟箱需停止在短辊道输送机1上才能由烟箱夹持装置4将其定位,因此,短辊道输送机1的辊轴并没有设置驱动电机,其运转从动于烟箱输送辊5道,而且在尺寸上,短辊道输送机1的宽度要小于烟箱输送辊道5和托盘滚道输送机6的宽度。此外,短辊道输送机1的输送平面也低于烟箱输送辊道5和托盘滚道输送机6。请参考图3,图3是图1中所示外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外框架2的底部由两根横梁连接前后延伸的主梁2-1,并在连接处设有加强肋板 2-2,四根纵梁2-3的顶部框架2-4呈“田”字形,主梁2-1的外侧通过轴承和轴承座安装有下链轮轴2-5,顶部框架2-4外侧通过轴承和轴承座安装有上链轮轴2-6,上链轮轴2-6和下链轮轴2-5上分别安装有两只链轮并通过两根纵向链条2-7传动连接,左右两侧的上链轮轴2-6通过横向链条2-8传动连接,其中右侧的下链轮轴2-5设有升降电机2-9,由升降电机2-9驱动四根纵向链条2-7同时运行,纵梁2-3的内侧设有上下延伸的滑轨2-10。请参考图4、图5,图4是图1中所示内框架和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 所示夹持装置的固定扶板、移动扶板、托板与气缸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内框架3呈倒“U”形,其纵梁的前后侧立面上分别固定有上下两个具有滑槽的滑块3-1,与外框架2上的滑轨2-10上下滑动配合。烟箱夹持装置4包括分别侧立于内框架两侧的固定扶板4-1和移动扶板4-2,内框架3上设有垂直于移动扶板4-2的第一气缸4-3,移动扶板4-2与第一气缸4_3的伸缩杆相连接。固定扶板4-1和移动扶板4-2的下方为托板4-4,托板4-4在横截面上呈“L”形, 内框架3上设有平行于第一气缸4-3的第二气缸4-5,托板4-4与第二气缸4_5的伸缩杆相连接。为避免气缸的伸缩杆直接承重,同时也为了提高运行的精确度,移动扶板4-2和托板4-4的背部分别设有与之相垂直的滑柱4-6,滑柱4-6套入固定在内框架3上的滑套 4-7中,两者滑动配合。固定扶板4-1和移动扶板4-2的前后两边分别向外折弯,形成“V”形开口,以便于烟箱顺利进入固定扶板4-1和移动扶板4-2之间。请参考图6,图6是图3所示外框架与图4所示内框的组合示意图。内框架3位于外框架2内部并与纵向链条2-7相连接,外框架2上的滑轨2_10嵌入内框架滑块3-1的滑槽中,升降电机2-9通过纵向链条2-7带动内框架3和烟箱夹持装置4上下移动。外框架2的两侧设有导轨2-11,其主梁2-1两端设有与导轨2_11相配合的滚轮 2-12,左右两侧的滚轮2-12通过转轴传动连接,转轴的一端安装有行走电机2-13,行走电机2-13正向或反向转动时,可驱动外框架2连同其上的内框架3和烟箱夹持装置4在导轨 2-11上前后移动。当然,除了上述机械部件之外,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烟箱堆垛机还包括位置检测装置和电器控制系统,可以进行本地控制和远程控制,操作人员可方便地在现场和总控制室进行操作,由于这部分设备采用现有控制技术即可实现,因此本文不再展开叙述。请参考图7,图7是图1所示烟箱堆垛机处于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烟箱堆垛机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SlOl 烟箱捆扎后被送入辊道输送机送到堆垛机的短辊道输送机1中,每两箱为一组,当第二箱到达工作位置并且被红外传感器探测到后,堆垛机一侧的移动扶板4-2在第一气缸4-3的带动下向里移动,并抵达烟箱一侧,与堆垛机另一侧的固定扶板4-1 一起沿左右方向扶住烟箱,其作用力大小可通过控制气缸供气压力进行调节,以确保即能扶住烟箱,又不会对烟箱造成损伤。S102 在扶住烟箱后,设在固定扶板4-1和移动扶板4-2下部的两个托板4_4在各第二气缸4-5的带动下向里移动,从烟箱下部两侧分别托住烟箱。S103 烟箱提升装置在得到前面两道工序完成后,在升降电机2-9的带动下开始将烟箱向上提升到设定高度。S104 烟箱被提升到设定高度后,行走电机2-13带动机器向前移动,当堆垛机移动到托盘滚道输送机6的托盘上方后,堆垛机停止移动,然后烟箱提升装置向下移动将烟箱放到托盘6-1上。S105 固定扶板4-1和移动扶板4-2下部的托板4-4在各自气缸的带动下向外移动,从烟箱下部两侧分别撤离烟箱。S106 在两侧的托板4-4撤离烟箱到位后,移动扶板4_2向外移动离开烟箱。S107 在移动扶板4-2向外撤离到位后,堆垛机行走电机带动整套设备向后移动, 回到原始位置,等待后序烟箱进入堆垛机工作位置,到此堆垛机完成第一个工作循环。S108:当后面两个烟箱进入到堆垛机工作位置后并且被红外传感器探测到后,堆垛机开始重复第一个循环工作,所不同的是第二批烟箱被提升放置到第一批烟箱上部。S109:依次类推,堆垛机可根据电脑事先设定程序,完成一个、两个、三个烟箱高度的堆垛工作,即一个托盘可堆放两箱、四箱、六箱烟。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烟箱堆垛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烟箱堆垛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短辊道输送机以及能够沿所述短辊道输送机的长度方向移动的外框架;所述外框架跨设于所述短辊道输送机的上方,并在内部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内框架;所述内框架设有烟箱夹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箱堆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辊道输送机的两侧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外框架的导轨,所述外框架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导轨相配合的滚轮,所述滚轮的转轴一端设有行走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箱堆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架通过其上的滑槽与所述外框架上的滑轨上下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箱堆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的两侧分别设有通过纵向链条传动连接的上链轮轴和下链轮轴,两侧的上链轮轴或下链轮轴通过横向链条传动连接,其中一侧的上链轮轴或下连轮轴设有升降电机;所述内框架连接于所述纵向链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箱堆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烟箱夹持装置包括分别侧立于所述内框架两侧的固定扶板和移动扶板,所述内框架上设有垂直于所述移动扶板的第一气缸,所述移动扶板与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烟箱堆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烟箱夹持装置进一步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扶板和移动扶板下方的托板,所述内框架上设有平行于所述第一气缸的第二气缸,所述托板与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杆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烟箱堆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扶板和托板的背部分别设有与之相垂直的滑柱,所述滑柱与固定在所述内框架上的滑套滑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烟箱堆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在横截面上呈“L”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烟箱堆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扶板和移动扶板的前后两边分别向外折弯。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烟箱堆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辊道输送机的后部安装有托盘滚道输送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箱堆垛机,包括短辊道输送机以及能够沿所述短辊道输送机的长度方向移动的外框架;所述外框架跨设于所述短辊道输送机的上方,并在内部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内框架;所述内框架的两侧设有烟箱夹持装置,所述短辊道输送机的两侧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外框架的导轨,所述外框架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导轨相配合的滚轮,所述滚轮的转轴一端设有行走电机。该堆垛机在转运和堆垛过程中可保证烟箱的完好度且堆垛稳定。
文档编号B65G57/20GK202030329SQ20112007002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6日
发明者范建明, 范萍萍 申请人:蚌埠市环球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