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51363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分配机构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从上游侧开始依次设置有吸收性物品加工机构、吸收性物品切断及折叠机构、不良品检测及排出机构、以及具有计数器和包装机的单条后处理路径。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按照上述各机构的配置顺序依次进行吸收性物品的制造、吸收性物品的切断及折叠、不良品的检测及排出、吸收性物品的计数及包装。另外,在专利文献I中还公开了一种具有分配装置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该分配装置以摆动中心轴为中心使分配输送机摆动,将分配输送机与对应的接收输送机连接,由此将来自于分配输送机的吸收性物品转移到对应的接收输送机。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平5-178452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以往的具有包括计数器和包装机的单条后处理路径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为了适应高速生产,必须更换现有的计数器和包装机或者过度提高计数器和包装机的能力。在更换现有的计数器和包装机的情况下,将导致成本上升,而在过度提高计数器和包装机的能力的情况下,将导致计数器和包装机的寿命缩短,并且故障次数增加。另外,专利文献I (特开平5-178452)中公开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由于以摆动中心轴为中心使分配输送机摆动,将分配输送机与对应的接收输送机连接,因此,在切换分配输送机与不同的接收输送机的连接时,分配输送机高速地进行摆动,因此不能够维持吸收性物品稳定地保持在分配输送机上的状态,吸收性物品的输送有可能不稳定。另外,在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中,分配输送机的结构复杂,导致制造装置整体的成本上升,另一方面故障率也有可能升高。本实用新型就是鉴于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即使在高速生产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现有的计数器以及包装机进行计数以及包装,而无需过度地提高计数器以及包装机的能力,并且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能够使吸收性物品的输送更加稳定,且结构简单、装置整体的成本低廉。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案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制造装置具有吸收性物品加工机构、吸收性物品切断及折叠机构、不良品检测及排出机构、分配机构、以及分别具有计数器和包装机中的至少一个的多个后处理路径,其中,所述分配机构具有导向装置,该导向装置在与各个后处理路径连通的位置之间变位。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案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在第一方案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设置在吸收性物品的输送路径的两侧,具有从该导向装置的转动轴平行延伸的两个弓I导臂。实用 新型的效果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案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由于具有以下结构,S卩,具有分配机构、以及分别具有计数器和包装机中的至少一个的多个后处理路径,并且分配机构具有导向装置,该导向装置在与各个后处理路径连通的位置之间变位,因此,能够将高速输送来的吸收性物品分配到各个后处理路径。因此,即使在高速生产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现有的计数器以及包装机进行计数以及包装,无需过度提高计数器以及包装机的能力。另外,由于利用导向装置切换分配机构与各个后处理路径的连通,所以无须使输送机摆动,分配机构的结构简单,制造装置整体成本低廉,而且还具有故障率低的优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案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由于导向装置设置在吸收性物品的输送路径的两侧,且具有从导向装置的转动轴平行延伸的两个引导臂,所以能够从吸收性物品的输送路径的两侧同时引导吸收性物品,能够维持由引导臂保持吸收性物品的状态而切换输送方向,可使切换输送方向时的吸收性物品的输送更加稳定。

图I为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的方框图。图2为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的分配机构的概略侧视图。图3为沿着图2中的A-A线的剖视图。符号说明I分配机构;11、12 输送机;13输送路径;2第一后处理路径;3第二后处理路径;4引导装置;41转动轴;42、42 引导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I为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的方框图,图2为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的分配机构的概略侧视图,图3为沿着图2中的A-A线的剖视图。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从上游侧开始依次设置有吸收性物品加工机构、吸收性物品切断及折叠机构、不良品检测及排出机构、分配机构、以及第一后处理路径和第二后处理路径,其中,所述吸收性物品加工机构用于加工吸收性物品;所述吸收性物品切断及折叠机构用于对吸收性物品进行切断以及折叠;所述不良品检测及排出机构对吸收性物品进行检测,当检测出吸收性物品为不良品时将该吸收性物品排出,当检测出吸收性物品为正常品时将该吸收性物品向下一个工序输送;所述分配机构用于将吸收性物品分别向后述的第一后处理路径和第二后处理路径进行分配;所述第一后处理路径具有用于对吸收性物品进行计数的第一计数器以及对吸收性物品进行包装的第一包装机;所述第二后处理路径具有用于对吸收性物品进行计数的第二计数器以及对吸收性物品进行包装的第二包装机。下面参照图2对分配机构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分配机构I具有一对输送机11、12以及导向装置4,所述一对输送机11、12在上下方向进行配置,以在其之间形成沿着图示箭头方向输送吸收性物品的输送路径13 ;所述导向装置4以吸收性物品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转动轴41为旋转中心,在与图示右侧的第一后处理路径2连通的位置、和与图示右侧的第二后处理路径3连通的位置之间变位。导向装置4具有从转动轴41平行延伸的两个引导臂42、42,该两个引导臂42、42对吸收性物品的输送方向进行引导。虽然在图2中只表示了设置在跟前侧的导向装置4,但是如图3所示,在隔着输送路径13的另一侧,还设置有同样的导向装置。这两个导向装置同步地进行动作,对吸收性物品M进行引导。下面对分配机构I的动作、具体地说是导向装置4的动作进行说明。当未图示的检测装置检测到从上游侧输送来的一个吸收性物品时,与导向装置4相连的未图示的控制单元向导向装置4发出指令,导向装置4例如变位到与第一后处理路径2连通的位置。此时,输送路径13经由导向装置4的引导臂42、42 (在图2中,由实线表示)与第一后处理路径2连通,从上游侧输送来的吸收性物品通过该连通的路径被转移到第一后处理路径2。由此,完成第一次分配动作。 当未图示的检测装置检测到从上游侧输送来的下一个吸收性物品时,控制单元再次向导向装置4发出指令,导向装置4从与第一后处理路径2连通的位置变位到与第二后处理路径3连通的位置。此时,输送路径13经由导向装置4的引导臂42、42 (在图2中,由点划线表示)与第二后处理路径3连通,从上游侧输送来的吸收性物品通过该连通的路径被转移到第二后处理路径3。由此,完成第二次分配动作。分配机构I通过反复进行上述第一次分配动作和第二次分配动作,将吸收性物品分别分配到第一后处理路径2和第二后处理路径3。在上述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将导向装置4的转动轴41设置在吸收性物品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原因是,在转动轴41位于输送方向上游侧时,导向装置4的引导臂42、42的转动半径比转动轴41位于输送方向下游侧时的转动半径小,因此响应性和高速稳定性更好。但是,根据需要也可以将导向装置4的转动轴41设置在输送方向下游侧。另外,虽然在上述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只设置有两条后处理路径,但是根据需要也可以设置三条以上的后处理路径。另外,虽然在上述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每条后处理路径都分别设置有计数器和包装机,但是根据需要,所有或一部分的后处理路径也可以只设置有计数器和包装机中的任一个。另外,虽然在上述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对于分配机构所进行的吸收性物品的分配,表示了逐个分配的模式,但是实际上可以采用各种模式,例如,也可以以多个为单位进行分配。[0042]以上,根据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和组合。本实用新型包括由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范围内的所有变形例、应用例。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吸收性 物品的制造装置。
权利要求1.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制造装置具有吸收性物品加工机构、吸收性物品切断及折叠机构、不良品检测及排出机构、分配机构(I)、以及分别具有计数器和包装机中的至少一个的多个后处理路径(2、3),其中,所述分配机构(I)具有导向装置(4),该导向装置(4)在与各个后处理路径连通的位置之间变位。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4)设置在吸收性物品的输送路径的两侧,具有从该导向装置(4)的转动轴(41)平行延伸的两个引导臂(42、4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即使在高速生产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现有的计数器以及包装机进行计数以及包装,无需过度提高计数器以及包装机的能力,并且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能够使吸收性物品的输送更加稳定,且结构简单、装置整体的成本低廉。该制造装置设置有吸收性物品加工机构、吸收性物品切断及折叠机构、不良品检测及排出机构、分配机构(1)、以及分别具有计数器和包装机中的至少一个的多个后处理路径(2、3),其中,所述分配机构(1)具有导向装置(4),该导向装置(4)在与各个后处理路径连通的位置之间变位。
文档编号B65H29/60GK202369118SQ20112049035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30日
发明者今井敦志, 冈部贵之 申请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