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输送机连接轴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56791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螺旋输送机连接轴轴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螺旋输送机中连接轴上的轴承。
背景技术
在螺旋输送机中,连接轴用于连接两螺旋轴,连接轴上装有轴承,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轴承频繁断裂,分析其原因,主要如下当螺旋轴旋转产生轴向应力,轴向应力传递到连接轴上的轴承时,由于连接轴上的轴承无法消除这些轴向应力,轴承就会产生弯曲应力,当弯曲应力大于极限弯曲应力时就会发生断裂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不易断裂的螺旋输送机连接轴轴承。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螺旋输送机连接轴轴承,包括第一轴承本体、第二轴承本体、半球形槽和弹性球体;所述第一轴承本体和第二轴承本体的相对面上均开有半球形槽;所述第一轴承本体和第二轴承本体拼接成完整圆环形轴承本体,所述两个半球形槽拼接成球形槽;所述球形槽内设有弹性球体。优选的,所述第一轴承本体和第二轴承本体间设有弹性体。优选的,所述第一轴承本体和第二轴承本体的相对面上均对称开有一组半球形槽。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螺旋输送机连接轴轴承,由于包括第一轴承本体、第二轴承本体、半球形槽和弹性球体,第一轴承本体和第二轴承本体的相对面上均开有半球形槽,第一轴承本体和第二轴承本体拼接成完整圆环形轴承本体,两个半球形槽拼接成球形槽,球形槽内设有弹性球体,当螺旋轴旋转产生轴向应力传递到第一轴承本体后,第一轴承本体挤压弹性球体,弹性球体收缩吸收轴向应力,使其不会传递给第二轴承本体,因此第一轴承本体和第二轴承本体间不会产生弯曲应力,避免了轴承的频繁断裂,不仅降低了停机更换轴承的次数,增加了生产效率,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I为本发明的螺旋输送机连接轴轴承的结构示意附图2为附图I的局部放大附图3为本发明的螺旋输送机连接轴轴承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其中1、第一轴承本体;2、第二轴承本体;3、半球形槽;4、弹性球体;5、弹性体;6、连接轴;7、螺旋轴;8、轴承座。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如附图1、2所示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螺旋输送机连接轴轴承,包括第一轴承本体
I、第二轴承本体2、半球形槽3和弹性球体4 ;所述第一轴承本体I和第二轴承本体2的相对面上均对称开有半球形槽3 ;所述第一轴承本体I和第二轴承本体2拼接成完整圆环形轴承本体,所述两个半球形槽3拼接成球形槽;所述球形槽内设有弹性球体4 ;所述第一轴承本体I和第二轴承本体2间设有弹性体5。如附图3所示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螺旋输送机连接轴轴承,所述连接轴6连接两螺旋轴7,所述第一轴承本体I和第二轴承本体2外安装有轴承座8,当螺旋轴7旋转产生轴向应力传递到第一轴承本体I后,第一轴承本体I挤压弹性球体4,弹性球体4收缩吸收轴向应力,使其不会传递给第二轴承本体2,因此第一轴承本体I和第二轴承本体2间不会产生弯曲应力,避免了轴承的频繁断裂,不仅降低了停机更换轴承的次数,增加了生产效率, 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螺旋输送机连接轴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轴承本体、第二轴承本体、半球形槽和弹性球体;所述第一轴承本体和第二轴承本体的相对面上均开有半球形槽;所述第一轴承本体和第二轴承本体拼接成完整圆环形轴承本体,所述两个半球形槽拼接成球形槽;所述球形槽内设有弹性球体。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螺旋输送机连接轴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本体和第二轴承本体间设有弹性体。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螺旋输送机连接轴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本体和第二轴承本体的相对面上均对称开有一组半球形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旋输送机连接轴轴承,包括第一轴承本体、第二轴承本体、半球形槽和弹性球体;所述第一轴承本体和第二轴承本体的相对面上均开有半球形槽;所述第一轴承本体和第二轴承本体拼接成完整圆环形轴承本体,所述两个半球形槽拼接成球形槽;所述球形槽内设有弹性球体;本发明所述的螺旋输送机连接轴轴承,当螺旋轴旋转产生轴向应力传递到第一轴承本体后,第一轴承本体挤压弹性球体,弹性球体收缩吸收轴向应力,使其不会传递给第二轴承本体,因此第一轴承本体和第二轴承本体间不会产生弯曲应力,避免了轴承的频繁断裂,不仅降低了停机更换轴承的次数,增加了生产效率,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B65G33/32GK102583021SQ201210046699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8日
发明者于祥喜 申请人:苏州麦德尔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