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运输车的液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58811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体运输车的液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运输车,尤其是具有多个储液舱的液体运输车的液罐。
背景技术
目前,罐式车辆有时需要运输两种液体,例如两种油品,罐体内部结构需要设计成两舱或多舱,传统的两舱布置为前后布置或左右布置;一般装液体均为顺序装液体,即装满一舱再装另一舱。在装液体过程中,如果是左右布置,即出现轮荷不均;如果是前后布置,即出现轴荷不均;二者均对车辆寿命造成影响,关键是更影响行车安全。因此,在两种液体运输中,需要一种时刻满足车辆质心位置不发生变化的均衡液体运输车的液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均衡液体运输车的液罐设计,使运输两种液体的罐式车辆在装液体、卸液体和运输液体时质心位置不发生变化,避免在装液体、卸液体和运输液体的过程中出现轮荷不均或轴荷不均,从而使整车稳定。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体运输车的液罐,包括罐体、导流槽、隔舱板,左侧舱、中间舱、右侧舱和第一孔,在液罐内沿罐体的主轴中心线左右对称地各设置一个隔舱板,所述隔舱板将罐体内部分隔为左侧舱、中间舱和右侧舱,左侧舱和右侧舱沿罐体的主轴中心线左右对称,左侧舱的形状和尺寸与右侧舱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左侧舱的容积和右侧舱的容积相等;在罐体下部设有与左侧舱和右侧舱连接的第一导流槽,在与第一导流槽相连接的左侧舱下部和右侧舱下部沿罐体的主轴中心线左右对称地在罐体上开有多个第一孔,所述的第一孔与第一导流槽连通,使左侧舱的液体和右侧舱的液体在第一导流槽内贯通。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在罐体上所开的所述第一孔将左侧舱液体和右侧舱液体引入第一导流槽内,实现左侧舱液体和右侧舱液体在第一导流槽汇合,使左侧舱的液体和右侧舱的液体在第一导流槽内贯通,从而左侧舱和右侧舱能装有同一种液体。而且,左侧舱和右侧舱沿罐体的主轴中心线左右对称,左侧舱的形状和尺寸与右侧舱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左侧舱和右侧舱的容积相等,从而实现装液体、卸液体和运输液体时左侧舱和右侧舱都有相同容积的液体,左右轮荷和前后轴荷均衡。在罐体下部设置与中间舱连接的第二导流槽,第二导流槽与第一导流槽设置在罐体的不同位置,在与第二导流槽相连接的中间舱下部在罐体上开有多个第二孔,所述第二孔与第二导流槽连通。因而中间舱的液体与第二导流槽的液体贯通,通过第二导流槽对中间舱装液体和卸液体。中间舱中装的液体可以与左侧舱和右侧舱装的液体不同。液罐由罐体下部的罐座支撑并固定在汽车底盘之上,液罐内设有横向防波板,每个舱中均设有人孔,方便罐体制作和使用中进行罐内检修,左侧舱和右侧舱上部设有通气孔安装呼吸阀、中间舱人孔盖板上设有呼吸阀,用于装液体时排出空气,在卸液体时吸入空气,以防止罐内形成真空。第一导流槽下部设有第一进出液口法兰;第一进出液口法兰与运输车的第一种液体的管路系统相连,进行液罐左侧舱和右侧舱的装液体和卸液体。第二导流槽下部设有第二进出液口法兰,第二进出液口法兰与第二种液体的管路系统相连,进行液罐中间舱的装液体和卸液体。由于左侧舱和右侧舱已经实现了左右轮荷和前后轴荷均衡,而中间舱在液罐中间,因此,这种结构,可以保征,无论罐内左右舱装液体,还是罐内中间舱装液体,甚至罐内左右舱、中间舱同时装液体过程中,罐体质心水平位置不发生变化,轴荷与轮荷满足设计要求,最终达到安全行车。从本质上解决了目前国内外车载双品种液体的罐式车辆,在装、卸、运过程中,轮荷或轴荷比例不均的问题。


应说明是,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示意地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没有包括本发明的所有可能的实施例。图I是本发明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去掉罐座后的A向视图。图3是图I的侧视图。图4是图I中I部放大图。图中1_罐体,2-横向防波板,3-中间舱人孔,4-左/右侧舱呼吸阀法兰,5-隔舱板,6-横梁加强板,7-罐座,8-第一导流槽,9-第二导流槽,10-纵向加强板,11-左/右侧舱人孔法兰,12-左/右侧舱人孔盖板,13-左/右侧舱人孔补强板,14a-第一进出液口法兰,14b-第二进出液口法兰,15-第一导流槽加强板,16-左侧舱,17-中间舱,18-右侧舱,19-左侧舱和右侧舱人孔,20-第一孔,21-第二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图示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为了叙述方面,本文中所称的“左”、“右”与附图3本身的左、右方向一致,本文中所称的“前”、“后”与附图I中标注的“前” “后”一致,但并不对本发明的结构起限定作用。此外,为了简洁起见,左侧舱和右侧舱的导流槽简称为第一导流槽8 ;中间舱导流槽简称为第二导流槽9,与左侧舱和右侧舱的导流槽连接的进出液口法兰简称为第一进出液口法兰14a,与中间舱导流槽连接的进出液口法兰简称为第二进出液口法兰14b。尽管本申请中使用了词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多个元件或构成部分,这些元件或构成部分不应受这些词语的限制。这些词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元件或构成部分和另一元件或构成部分,而不包含“顺序”。因此,将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或构成部分称为第二元件或构成部分也没有超出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如图I至图4所示,本发明液体运输车的液罐包括罐体、人孔、通气孔、罐座、导流槽、隔舱板、横向防波板。罐体I是液体运输车的储液容器,虽然附图中只示出了罐体I的一种横截面示意图,但是本发明的罐体I的横截面可以为如椭圆形、矩圆形、圆形、近似矩形之类的任何形状。储液容器可以采用例如碳素钢板或不锈钢板焊接而成。液体运输车运输的液体可以是如如油品、液态食品、液化石油气、液态气体、奶等之类的液体。液罐例如可以是油罐等。液罐通过焊接在罐体下部的罐座7支撑并固定在汽车底盘上;在液罐内部沿罐体长度方向设有横向防波板2,以减轻汽车加速和减速时液体的波动;在液罐内部沿罐体的主轴中心线左右对称焊接两块隔舱板5,以将储液罐内部隔为左侧舱16、中间舱17和右侧舱18,左侧舱16和右侧舱18沿罐体的主轴中心线左右对称,左侧舱16的形状和尺寸与右侧舱18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左侧舱16和右侧舱18容积相等。左侧舱16和右侧舱18装储 同一种液体,例如装储同一种油品,中间舱17可以装储另外一种液体,例如装储另外一种油品。然而,在液体运输车只运输一种液体时,中间舱17可以装储与左侧舱16和右侧舱18相同的液体。在罐体I下部前侧设有与左侧舱16和右侧舱18连接的第一导流槽8,第一导流槽8下部焊接第一进出液口法兰14a。在与第一导流槽8相连接的左侧舱下部和右侧舱下部沿罐体的主轴中心线左右对称地各开有多个第一孔20,例如左边三个孔,右边三个孔,孔直径例如可以为120-140mm,例如孔直径为120mm、130mm、140mm等,以实现左侧舱16和右侧舱18液体在第一导流槽8内贯通,也即实现了左侧舱16和右侧舱18液体的贯通,保征了在加液体、卸液体和运输过程中左侧舱和右侧舱都有相同容积的液体,也即保证了整个车辆左右轮荷和前后轴荷均衡相等。第一进出液口法兰14与车辆的第一种液体的管路系统相连,实现液罐左侧舱16和右侧舱18的液体加注和排出。如图I和2所示,在罐体I下部设置与中间舱连接的第二导流槽9,第二导流槽9与第一导流槽设置在罐体的不同位置,例如在第一导流槽8后侧设置第二导流槽9,第二导流槽9下部焊接第二进出液口法兰14b,与第二导流槽9相连接的中间舱下部开有多个第二孔,例如两个孔,孔直径例如为120-140mm,例如孔直径为120mm、130mm、140mm等,实现中间舱液体与第二导流槽液体贯通。第二进出液口法兰14b可以与车辆的第二种液体的管路系统相连,实现液罐中间舱液体加注和排出。罐体I左右两侧在左侧舱16和右侧舱18各开有人孔,人孔直径例如可为500mm,用于罐体组装、焊接,以及日常左侧舱和右侧舱检修;各人孔上分别焊接人孔法兰11、装配人孔盖板12,人孔法兰11与人孔盖板12间维持液体密封,保征液体不会外泄或外溢。罐体I左右两侧上部在左侧舱16和右侧舱18上开孔,焊接左/右侧舱呼吸阀法兰4,左/右侧舱呼吸阀法兰4上安装呼吸阀,用于左侧舱和右侧舱装液体时排出空气、在卸 液时吸入空气以防止罐内形成真空,并排出车辆行驶过程中形成的气体,例如油气。罐体I上部设有中间舱人孔3,例如二个中间舱人孔3,用于罐体组装、焊接,以及日常中间舱检修;在人孔盖板上装有观测孔和呼吸阀,用于中间舱装液体时排出空气、在卸液体时吸入空气以防止罐内形成真空,并排出车辆行驶过程中形成的气体,例如油气。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这些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液体运输车的液罐,包括罐体、导流槽和隔舱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罐还包括左侧舱,中间舱,右侧舱和第一孔; 在液罐内沿罐体的主轴中心线左右对称地设置一对隔舱板,所述隔舱板将罐体内部分隔为左侧舱、中间舱和右侧舱,左侧舱和右侧舱沿罐体的主轴中心线左右对称,左侧舱的形状和尺寸与右侧舱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左侧舱的容积和右侧舱的容积相等; 在罐体下部设有与左侧舱和右侧舱连接的第一导流槽,在与第一导流槽相连接的左侧舱下部和右侧舱下部沿罐体的主轴中心线左右对称地各开有多个第一孔,所述的第一孔与第一导流槽连通,使左侧舱和右侧舱的液体在第一导流槽内贯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体运输车的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罐还包括第二导流槽和第二孔,在罐体下部设置与中间舱连接的第二导流槽,第二导流槽与第一导流槽设置在罐体的不同位置,在与第二导流槽相连接的中间舱下部开有多个第二孔,所述第二孔与第二导流槽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液体运输车的液罐,第一导流槽下部连接第一进出液口法兰;第一进出液口法兰与运输车的第一种液体的管路系统相连;第二导流槽下部连接第二进出液口法兰,第二进出液口法兰与运输车的第二种液体的管路系统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液体运输车的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罐包括罐座、人孔、通气孔、横向防波板;液罐由罐体下部的罐座支撑并固定在汽车底盘系统之上,液罐内设有横向防波板,在液罐中间舱上部设有人孔,在左侧舱和右侧舱各设有人孔,在左侧舱和右侧舱上部各设有通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液体运输车的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孔为左边三个第一孔和右边三个第一孔,所述第一孔的直径为120-140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运输车的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孔为二个第二孔,所述第二孔的直径为120-140mm。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液体运输车的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舱板为平面金属板或曲面金属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体运输车的液罐,包括罐体、导流槽、隔舱板和设在液罐内的横向防波板。在液罐内部沿罐体的主轴中心线对称地设置隔舱板以将罐体容积隔为左侧舱、中间舱和右侧舱,左侧舱和右侧舱沿罐体的主轴中心线左右对称,左侧舱和右侧舱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在液罐下部设有与左侧舱和右侧舱连接的第一导流槽,在左侧舱和右侧舱的下部沿罐体的主轴中心线左右对称地各开有与第一导流槽连通的多个第一孔,使左侧舱和右侧舱的液体在第一导流槽内贯通;在罐体下部设置与中间舱连接的第二导流槽,分别通过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实现装液体和卸液体,从而实现双液体运输液罐装液体、卸液体、以及运输过程中左右轮荷或前后轴荷均衡。
文档编号B65D90/00GK102700860SQ201210182719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7日
发明者闫成文, 高凤明 申请人:北京三兴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