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纸装置及供纸方法

文档序号:4359211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供纸装置及供纸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供纸装置及供纸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复印机或传真机等图像形成装置、扫描仪等图像读取装置、或者将使用特殊的色调剂进行印字(打印)后的纸张进行消色的消色装置等中,通常使用连续向装置内部供给多页纸张的供纸装置。这种供纸装置,将多张纸张层叠装载在装载部,并从纸张摞的最上层开始依次逐张将纸张送入装置内部。因此,放置于装载部的多张纸张需要以各自逐张分离的状态装载。然而,有时由于用户的失误或者不注意,有可能将利用订书钉、曲别针、胶水等装订了多张纸张而成的纸张摞放置到装载部。如果被装订的纸张摞原封不动地被移送到图像读取装置、消色装置等装置本体内部,则会在这些装置内部发生卡纸或者装置内部的一部分发生损坏等故障。因此,为了不让被装订的纸张摞送入到装置本体内部,采取了各种防止措施。例如,在特开2009-292575号公报所公开的供纸装置中,设置有通过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来检测在供给被装订的纸张摞时产生的纸张摞的“抬起”的“抬起”检测部件。然而,在供纸装置中由于纸张相互摩擦而容易产生纸粉。因此,如果“抬起”检测部件由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构成,则产生的纸粉附着在发光元件、受光元件的表面,可能会降低检测性能。并且,由于配置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的位置在装载纸张的供纸托盘的上部,所以,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通常暴露在装置的外部。因此,受光元件容易受到夕阳、室内灯等外部光线的影响,从而有可能会由于外部光线的原因而引起失灵。因此,迫切需要具备了不受纸粉、外部光线等的影响、可靠性高的“抬起”检测部件的供纸装置。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发明者们进行了鋭意的研究。根据本发明的ー个方面,提供一种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纸托盘,层叠装载多张纸张;供纸辊,设置在所述供纸托盘的供纸方向前方,并将被装载的纸张送入内部;以及抬起检测传感器,是利用可动杆检测在通过所述供纸辊送入供纸方向后方或侧方被装订的纸张摞时发生的所述纸张摞的抬起的抬起检测传感器,并设置在所述纸张摞的宽度方向的侧方、且在所述纸张摞的中央的供纸方向后方的位置。


图I是作为实施方式涉及的供纸装置的一例的消色装置的结构例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供纸部的硬件结构的框图。图3示出了供纸部的结构例的外观立体图。图4示出了供纸部的结构例的外观立体图。图5A示出了说明逐张分离的恰当的纸张的动作的图。图5B示出了说明供给不恰当的、已装订的纸张摞时发生的纸张摞的“抬起”的图。
图6是抬起检测传感器的结构例的示意图。图7是抬起检测传感器的结构例的示意图。图8A及图SB是说明抬起检测传感器的第一、第二可动杆的动作,及根据该动作的反射传感器的开关的变化的图。图9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供纸装置(消色装置)的处理例的流程图。图10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供纸装置(消色装置)的动作例的时序图。图11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供纸装置(消色装置)的处理例的流程图。图12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的供纸装置(消色装置)的动作例的时序图(Timing Chart)。图13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第二实施例)供纸装置(消色装置)的处理例的流程图。图14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例)的供纸装置(消色装置)的动作例的时序图。图15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第三实施例)供纸装置(消色装置)的处理例的流程图。图16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例)的供纸装置(消色装置)的动作例的时序图。图17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第四实施例)供纸装置(消色装置)的处理例的流程图。图18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第四实施例)的供纸装置(消色装置)的动作例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对于供纸装置及供纸方法的实施方式,參考附图进行说明。根据实施方式的供纸装置,包括供纸托盘,层叠装载有多张纸张;供纸辊,设置在上述供纸托盘的供纸方向前方,井向内部送入所装载的纸张;抬起检测传感器(liftdetection sensor),是使用可动杆检测供纸方向后方或侧方被装订的纸张摞在被上述供纸辊送入时发生的上述纸张摞的“抬起(lift) ”的抬起检测传感器,上述抬起检测传感器设置在上述纸张摞的宽度方向的侧方且上述纸张摞中央的供纸方向后方的位置。
(I)第一实施方式(1-1)结构图I是将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供纸装置应用到消色装置100时的结构例的示意图。消色装置100对利用可消色色调剂、可消色油墨等“可消色色材”形成了图像的纸张实施消除基于可消色色材(以下,称为记录材料)的图像的顔色的“消色处理”。消色装置100具备供纸部200、读取部106、消色部108、第一托盘110、第二托盘112,排出辊114、116、第一传送路径118、第二传送路径120、第三传送路径122、第一分支部件124、第二分支部件126及操作部128。上述构成中,供纸部200具有供纸托盘102、拾取辊104、供纸辊105、分离辊107、控制部201 (參考图2)等。
供纸托盘102装载用于再利用的纸张。供纸托盘102装载A4、A3、B5等各种尺寸的纸张。供纸托盘102所装载的纸张例如是用通过加热到规定温度以上而消色的记录材料形成了图像的纸张。拾取辊104、供纸辊105以及相对供纸辊105对抗地配置的分离辊107将供纸托盘102上的纸张逐张送入消色装置100内部的第一传送路径118。供纸托盘102具有检测供纸托盘102上有无纸张的装载检出传感器103。装载检出传感器103例如可以是微传感器或微致动器(Micro-actuator)等。并且,供纸托盘102设置有控制已装载的纸张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的限制部件140。在限制部件140的内部及其附近设置有抬起检测传感器150。对于抬起检测传感器150的结构及其作用将在后面进行描述。第一传送路径118形成从供纸托盘102向第一托盘110的传送路径。在供纸辊105和分离辊107的供纸方向前方设置有检测纸张的通过的供纸检测传感器130。供纸检测传感器130是例如纸张的前端通过使其开启(0N)、该纸张的后端通过使其关闭(OFF)的传感器。第一传送路径118将被供纸的纸张传送到读取部106或第一托盘110。读取部106被设置在供纸托盘102的纸张传送方向下游、且沿着第一传送路径118。读取部106具有例如CO) (Charge Coupled Device)扫描仪或CMOS传感器等读取单元。读取部106包括沿第一传送路径118且隔着传送路径配置的2个读取単元,并且能双面读取被传送纸张的图像。读取部106的下游具有作为切换部的第一分支部件124。第一分支部件124切換被传送的纸张的传送方向。第一分支部124将在第一传送路径118上传送的纸张传送到第ニ传送路径120或第一托盘110。第二传送路径120在配置有第一分支部件124的分支点从第一传送路径118分支。从分支点分支后的第二传送路径120向消色部108传送纸张。并且,第二传送路径120在纸张传送方向上读取部106的上游的合流点121处合流到第一传送路径118。从而,第二传送路径120可以将从读取部106传送来的纸张经由消色部108再次传送到读取部106。第一传送路径118在第一分支部件124的下游具有第二分支部件126。第二分支部件126将从第一分支部件124传送来的纸张引导向第一托盘110或第三传送路径122。第三传送路径122向第二托盘112传送纸张。消色部108消除被传送纸张的图像的顔色。例如,消色部108在接触到被传送纸张的情况下,通过将纸张加热到规定消色温度,来消除利用记录材料形成在纸张上的图像的顔色。例如,本实施方式的消色装置100的消色部108具有用于消色纸张的第一面和第ニ面的两个消色单元108a、108b。消色单元108a和108b隔着第二传送路径120对抗地配置。消色単元108a从纸张的一面与纸张抵接,并加热。消色単元108b从纸张的另一面与纸张抵接,并加热。即,消色部108利用一次传送消色被传送的纸张双面的图像。消色部108分别具有检测消色単元108a及108b的加热部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09a、109b。温度传感器109a、109b可以是接触式、也可以是非接触式。
配置在消色装置100本体上部的操作部128具有触摸板式显示部和各种操作键。操作键具有例如数字键、停止键、开始键等。用户通过操作部128指示消色开始或者要消色的纸张的图像读取等消色装置100的功能动作。操作部128显示消色装置100的设定信息、动作状况、历史(log)信息、或者下述的对用户显示的消息等。排出辊114、116向在本体的下部以上下方式配置的第一托盘110、第二托盘112排出纸张。例如,第一托盘110装载纸张上的图像已被消色且可再利用的纸张。第二托盘112装载判断为不能再利用的纸张。以下,将第一托盘110称为再利用托盘110,将第二托盘112称为废弃物托盘112。同吋,再利用托盘110和废弃物托盘112可以相互交換作为收容对象的纸张。各自的托盘装载什么样的纸张的设定即纸张传送目的地的设定可以通过例如操作部128进行。通过该设定,第二分支部件126切换传送路径,将传送来的纸张引导向第一托盘110或第三传送路径122。纸张的传送路径可根据消色装置100实行的处理模式进行适当变更。消色装置100具有多个处理模式。消色装置100具有例如,(I)第一消色模式,不进行图像读取、只进行消色处理;(2)第二消色模式,读取图像后进行消色处理;(3)第三消色模式,不进行消色前的读取处理、消色处理后再实施可否再利用纸张P的分类(分类处理);(4)第四消色模式,读取图像后实施消色处理,还实施分类处理;(5)读取模式,不进行图像消色,但实施图像的读取处理。上述各模式可以用消色装置100的操作部128进行选择。而且,各处理模式的选择不限于消色装置100的操作部128,也可以用外部的终端进行设定。在第一至第四消色模式中,纸张必须向消色部108传送。另ー方面,在读取模式中,消色装置100控制第一分支部件124,纸张不向消色部108传送,而是经由读取部106排出。图2是示出了消色装置100的结构中特别是供纸部200的硬件机构的ー个例子的框图。供纸部200具有控制供纸的开始和停止的控制部201。控制部201具有处理器202、包括ROM 206和RAM 207的存储器205、接ロ 203、204。控制供纸的开始和停止是通过处理器202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05的程序来进行。通过程序和处理器202来实现的软件处理的功能,可以用ASIC等的硬件的处理来实现,也可以将软件处理和硬件的处理适当组合来实现。如上所述,为了将装载在供纸托盘102的纸张逐张送入装置内部,供纸部200具有拾取辊104、供纸辊105以及分离辊107,这些辊分别被拾取马达104a、供纸马达105a以及分离马达107a驱动。拾取马达104a、供纸马达105a以及分离马达107a经由接ロ 204连接到控制部201。并且,上述抬起检测传感器150、供纸检测传感器130以及装载检测传感器103被经由接ロ 203连接到控制部201。
图3及图4示出了供纸部200的结构例的外观立体图,是分别从不同角度观察的视图。供纸部200具有层叠装载有多张纸张的供纸托盘102。并且,供纸托盘102由左右侧壁301a、301b和底板302构成。图3及图4的粗箭头表示装载在供纸托盘102的纸张的供纸方向。底板302的大约中间位置形成有开ロ,并从这个开ロ露出装载检测传感器103的杆的一部分。如果供纸托盘102里装载有纸张,则装载检测传感器103的杆由于纸张的重量而下沉。通过杆的该动作变化,检测出供纸托盘102的装载面(底板302)是否装载有纸张。并且,在供纸部200设置有用于限制被装载纸张在宽度方向(与供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位置的限制部件140a、140b。限制部件140a、140b可以在宽度方向移动。通过使限制部件140a、140b相对于装载在供纸托盘102的纸张移动并按压到纸张的侧面端部以限制纸张的宽度方向。即,在使纸张的宽度方向位置位于供纸托盘102的中央的同时,可以 对齐复数纸张的宽度方向。在供纸托盘102的供纸方向的前方中间设置有拾取辊104。在拾取辊104的供纸方向的更前方具有供纸辊105、分离辊107以及供纸检测传感器130。通过拾取辊104、供纸辊105以及分离辊107,将装载在供纸托盘102的复数的纸张(纸张摞)从上开始依次逐张送入消色装置100的内部。图5A模式地示出了使用拾取辊104、供纸辊105以及分离辊107将恰当的纸张即不装订而每页分开装载的纸张送入装置内部的动作的示意图。如图5A所示,如果供纸开始,则拾取辊104开始转动,同时与纸张摞的上表面抵接,并将纸张摞送入位于供纸方向前方的供纸辊105和分离辊107的夹缝(nip)。供纸辊105的转动方向与拾取辊104相同,并且将纸张摞最上面的一张纸张向供纸方向的更前方送入。相对地,分离辊107的转动方向与供纸辊105相反,分离辊107起到将纸张摞向与供纸方向相反方向推回的作用。其结果,只有纸张摞最上层的纸张分离并被送入装置的内部。另ー方面,图5B示出了随着上述拾取辊104、供纸辊105以及分离辊107的动作而产生的不恰当的纸张的动作的示意图。这里所说的“不恰当的纸张”为利用订书钉、曲别针、胶水等装订了多张纸张而成的纸张擦。在消色装置100等供纸装置的供纸托盘102中,原本以装载有逐张分离的纸张作为前提。但是由于用户的不注意等原因,有时可能将装订的纸张装载到供纸托盘102。并且,可能发生被装订的纸张摞混入到其他未被装订的纸张中并被装载的情況。图5B是说明纸张摞的“抬起”现象的图。“抬起”是在纸张摞的后方位置(在供纸方向上,纸张摞的后方部位)由订书钉、曲别针、或者胶水等装订而成的纸张摞被供纸部200送入装置内部时发生。如上所述,供纸辊105以将位于纸张摞的最上面的纸张送入装置内部的方式转动的同时,分离辊107以将位于纸张摞的从上面开始第二张以后的纸张向供纸方向相反方向推回的方式转动。另ー方面,被装订成的纸张摞在其装订部纸张整体被固定。因此,纸张摞在由于供纸辊105和分离辊107的各自相反方向的转动カ而向供纸托盘102的上方弯曲的状态下,表现出抬起动作。该动作称为纸张摞的“抬起”。而且,即使是纸张摞的侧面的一部分被装订的纸张摞,也可能发生这种“抬起”。如上所述,在消色装置100等的供纸装置中,以将纸张逐张被送入装置内部作为前提。因此,如果被装订的纸张摞被送入装置内部,则有可能会发生卡纸或装置内部的一部分发生损坏等问题。所以,在本实施方式的消色装置100(供纸装置)中,用抬起检测传感器150检测在被装订的纸张摞送入装置内部时发生的上述“抬起”,并且在检测出抬起吋,马上停止供纸,从而可以事先防止卡纸的发生或装置的损坏。如图3及图4所述,在纸张摞的宽度方向的侧方即在与供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纸张摞的两侧边缘的附近,左右分别配置ー个抬起检测传感器150。并且,供纸方向的位置被设置在与装载在供纸托盘102的纸张摞的中央的后方的位置。图6及图7是实施方式的抬起检测传感器150的概要结构的示意图。图6左下方示出的抬起检测传感器150被配置在从供纸的上游侧观察时的右側,图7右下方示出的抬 起检测传感器150被配置在从供纸的上游侧观察时的左侧,但任ー个都具有相同的构成和结构。抬起检测传感器150,包括第一可动杆151、第二可动杆152以及反射传感器153。第一、第二可动杆151、152被设置为收容于限制部件(140a、140b),并且随着限制部件140a、140b的宽度方向的移动,第一、第二可动杆151、152也在宽度方向移动。第一可动杆151被固定于第一支点154,并且第一支点154以可以转动的方式被限制部件(140a、140b)支撑。第一可动杆151以第一支点154为中心,具有弯曲为L形状的长臂和短臂。长臂的弯曲部分如图6右上所示,从设置在限制部件(140a、140b)的侧面的开ロ露出,并且在被装订的纸张摞抬起时,与纸张摞的端部接触。因此,将弯曲部分称为接触部156。另ー方面,第二可动杆152被固定于第二支点155,第二支点155也与第一支点154 —样地以可以转动的方式被限制部件(140a、140b)支撑。第二可动杆152以第二支点155为中心,具有短臂和比短臂长的长臂,并且在第二可动杆152的长臂的前端设置有反射板157。并且,第二可动杆的短臂和第一可动杆的短臂,在中间接触部158通过自重抵接。图8A及图SB是说明由于装订后的纸张摞的抬起而引起的第一可动杆151和第二可动杆152的动作、以及由该动作引起的反射传感器的开关的变化的图。图8A和图SB是示出从供纸方向的上游侧观察时位于右侧的抬起检测传感器150和限制部件140a的示意图。图8A示出了装载在供纸托盘102的被装订后的纸张摞SB的供纸开始前的状态。这时,第一可动杆的接触部156从限制部件140a的开ロ向供纸托盘102的内侧凸出。反射传感器153设置在供纸托盘102的下方。更具体为,配置在供纸托盘102的侧壁301a的下方附近,供纸托盘102的装载面是被底板302遮挡的位置。反射传感器153的出射光几乎与供纸托盘102的底板302平行前进。另ー方面,位于第二可动杆152的前端的反射板157,在开始供纸被装订的纸张摞SB前,如图8A所示,向上方抬起。因此,反射传感器153的出射光不被反射板157遮挡地行进,从而使反射传感器153开启(又称导通)的反射光不返回到反射传感器153中。因此,在图8A的状态下,反射传感器153为关闭(又称断开)。另ー方面,如果被装订的纸张摞SB开始供纸,则发生上述“抬起”现象,纸张摞SB的后端侧会上升。这时,纸张摞SB的侧端部与第一可动杆151的接触部156接触。通过该接触,如图8B所示,第一可动杆151围绕第一支点154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如上所示,第二可动杆的短臂和第一可动杆的短臂在中间接触部158因自重而抵接。并且,在第一可动杆151转动期间也维持该接触。因此,如果第一可动杆151围绕第一支点154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则如图SB所示,第二可动杆152围绕第二支点155沿逆时针转动。其结果,位于第二可动杆152前端的反射板157下降,从而将来自反射传感器153的出射光向反射传感器153反射。其结果,反射传感器153变为开启。并且,图8A的情况也适用于装载了逐张分离的恰当的纸张的情況。即,装载在供纸托盘102的纸张全部为逐张分离的纸张时,反射传感器153不为开启,通常是关闭状态。只在开始供给装订的不恰当的纸张摞SB吋,抬起检测传感器150(反射传感器153)变为开
启O作为可动杆,使用第一可动杆151和第二可动杆152两个可动杆的理由是用第二可动杆152放大第一可动杆151的动作。即,是因为,即使第一可动杆151的接触部156的位移小,第二可动杆152的反射板157的位移也变大。其结果,反射传感器153能更准确的检测出有没有来自反射板157的反射光。并且,使用第一可动杆151和第二可动杆152两个可动杆不是必需的,也可以构成为使用ー个可动杆。(ト2)动作对于如上所构成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消色装置100 (供纸装置)的动作,使用图9的流程图和图10的时序图进行说明。一旦在供纸托盘102上装载纸张,则如图10的最上段所示,装载检测传感器103变为开启,变为可以接受开始供纸的指示的状态。在图9的动作I中,如果用户指示开始供纸,则驱动拾取辊104、供纸辊105、分离辊107等的各马达开始转动。图10的第二段代表这期间供纸马达的转动状态。装载的纸张是逐张分离的恰当的纸张时,抬起检测传感器150不变为开启(动作2的否)。图10的第三段示出位于供纸辊105前方的供纸检测传感器130的开关状态。供纸逐张分离的恰当的纸张时,纸张前端的通过使其变为开启,该纸张的后端通过使其变为关闭。在动作3中,判定装载检测传感器103的状态。无论是逐张分离的恰当的纸张、或是被装订的不恰当的纸张擦,只要供纸托盘102中装载有纸张,装载检测传感器103就表现为关闭。供纸托盘102中装载的纸张全部为逐张分离的恰当的纸张吋,经过从动作2的否到动作3的是的路径,返回动作2,并且该步骤反复进行直到装载检测传感器103变为关闭为止。一旦装载检测传感器103变为关闭(动作3的否),即纸张的供纸全部结束,则进入到动作4,停止供纸。另ー方面,如果开始供给被装订的不恰当的纸张摞,则只送入位于纸张摞的最上面的纸张,且该纸张的前端被供纸检测传感器130检出,但是纸张摞发生上述“抬起”,并且抬起检测传感器150变为开启(图9的动作2的是,以及图9的第四段)。一旦从抬起检测传感器150接收开启信号,则控制部201通过停止供纸马达等,立即停止供纸(动作4)。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消色装置100(供纸装置),由于可以使用抬起传感器150检测出被装订后的纸张摞的“抬起”,从而停止供给被装订后的纸张擦,因此,可以预防卡纸的发生或装置内部的破损等。并且,使用供纸辊105等引入纸张摞时,一般,从纸张摞的后端侧开始“抬起”。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消色装置100中,抬起检测传感器150设置在纸张摞中央的供纸方向后方的位置。因此,在发生了“抬起”时,不仅可以在早期检出,而且可以在纸张摞被送入装置内部之前停止供纸。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抬起检测传感器150由称为可动杆的力学传感器构成纸张摞抬起检测实体部。而且,使用配置在供纸托盘102的底板302下方的反射传感器153检测可动杆的动作。可动杆不受因纸张的摩擦等而产生的纸粉的影响。并且,由于纸粉被底板 302遮挡,因此,不进入到反射传感器153的位置。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抬起检测传感器150不会因于纸粉而引起检测性能的下降。并且,由于夕阳等外部光线不能到达位于底板302下方的反射传感器153,因此,也不会因外部光线而引起失灵。并且,实施方式的抬起检测传感器150的可动杆被收容在限制部件(140a、140b)的内部,并构成为与限制部件(140a、140b)的运动联动地在纸张的宽度方向移动。因此,即使对于不同宽度的纸张,可动杆也通常被配置在接近纸张摞的侧端部的位置,从而能够确实地检测出纸张摞的抬起。而且,通过使用两个可动杆来构成可动杆,可以放大基于纸张摞的接触的可动杆的动作,并且能够提高抬起检测的准确性。(2)第二实施方式对于装载于供纸托盘102的纸张,存在供纸过程中用户进一歩追加纸张的情況。由于供纸被装载后从纸张的最上层开始取入装置,因此,在追加纸张时,假设用户抬起装载在供纸托盘102的纸张摞,并从纸张摞的下侧插入追加的纸张。这样追加纸张吋,由于用户将纸张摞从供纸托盘102抬起,即使装载的纸张全都是逐张分离的恰当的纸张,抬起检测传感器150也有变为开启。该开启是抬起检测传感器150基于用户操作的检测,不需要停止供纸。以下说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各实施例具有在认为是因用户抬起纸张而导致抬起检测传感器150变为开启时,不停止供纸而继续供纸的単元。(2-1)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中,对抬起检测传感器150的检测结果的使用时间施加限制。即、开始供给被装载的纸张后,在规定时间内,如果抬起检测传感器150检测到抬起,则停止供纸,相反,在经过了上述规定时间之后,即使检测到了抬起,也不停止供纸。更具体为,包括如下步骤从供纸检测传感器130检测到纸张的前端通过开始、到该纸张的后端通过抬起检测传感器150的位置为止的时间内,如果检测到了抬起,则停止供纸,但在过了该规定时间后,即使检测到抬起,也不停止供纸。图11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图12为其时序图。图11的动作I到动作3及动作4的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在动作2和动作4之间增加了在检测到纸张的前端后,判断是否已经过了规定时间(动作10)。
可以预先求出规定时间长度T,例如,根据供纸检测传感器130和抬起检测传感器150之间的距离D和供纸速度V,预先通过T = D/V来计算。控制部201,基于预先求出的规定时间长度T,在判断检测到纸张的前端后,是否已经过了规定时间。由于被装订后的纸张摞被送入而引起的抬起发生在从检测出纸张摞最上层的纸张的前端后的上述时间T以内。因此,在抬起检测传感器150变为了开启时,如果已经过了上述时间T(动作10的是),则不是因被装订后的纸张摞被送入而发生的抬起,而可以认为是由于用户有意识地从供纸托盘102抬起纸张摞而使抬起检测传感器150变为了开启。因此,这时会返回动作2,并且不停止供纸而继续处理(对应于图12的抬起检测传感器150的第一个检出信号)。相反,在抬起检测传感器150变为了开启时,如果还没经过上述时间T(动作10的否),则可以认为是由于被装订的纸张摞的送入而发生的抬起使得抬起检测传感器150变为了开启。因此,此时,进入动作4,停止供纸(对应于图12的抬起检测传感器150的第二 个检出信号)。(2-2)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为,开始供给装载在供纸托盘102的纸张时,如果抬起检测传感器150已经检测到上述抬起,则不停止供纸而继续供纸。图13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图14为其时序图。图13的动作I到动作3、动作10以及动作4的处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与第一实施理的不同点在于,在动作2和动作10之间增加了在开始供纸时判定抬起检测传感器150是否已经变为了开启(动作20)。由于被装订的纸张摞被送入而发生抬起当然是在供纸开始后发生。因此,在抬起检测传感器150变为了开启的情况中,如果在开始供纸时抬起检测传感器150已经变为了开启(动作20的是),则不是因被装订后的纸张摞被送入而发生的抬起,可以认为是由于用户有意识地从供纸托盘102抬起纸张摞而使抬起检测传感器150变为了开启。因此,此吋,返回到动作2,并不停止供纸而继续处理(也可參考图14)。并且,虽然图13中示出的处理除了第一实施例的动作10之外还增加了动作20的判定,但是也可以替换动作10而只进行动作20。(2-3)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三实施例在第三实施例中,抬起检测传感器150在规定持续时间以内,如果持续检测出抬起(开启),则不停止供纸。图15示出了第三实施例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图16为其时序图。图15的动作I到动作3、动作10以及动作4的处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在动作2和动作10之间增加了判定抬起检测传感器150在规定持续时间内是否持续检测出抬起(开启)(动作30)。由于被装订后的纸张摞被送入而发生抬起,并且由于该抬起使得抬起检测传感器150变为开启的时间为纸张摞的端部由下向上通过(通り抜ける)可动杆151的接触部156的时间,该过程时间不长。例如,抬起检测传感器150持续变为开启的持续时间为I秒左右的短时间。因此,如果超过这个规定持续时间,抬起检测传感器150持续为开启(动作30的是),则可以认为是由于用户有意识地从供纸托盘102抬起纸张摞而使抬起检测传感器150变为了开启。因此,此时,返回动作2,且不停止供纸而继续处理(也可參考图16)。并且,虽然图15中示出的处理除了第一实施例的动作10之外还增加了动作30的判定,但是也可以替换动作10而只进行动作30。(2-4)第二实施方式的第四实施例在第四实施例中,抬起检测传感器150检测出抬起吋,如果装载检测传感器103检测出供纸托盘102的装载面上未装载纸张,即、装载检测传感器103变为了关闭,则不停止供纸。图17示出了第四实施例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图18为其时序图。图17的动作I到动作3、动作10以及动作4的处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在动作 2和动作10之间增加了抬起检测传感器150检测到抬起时判定装载检测传感器103是否变为了关闭(动作40)。抬起检测传感器150检测到抬起吋,如果装载检测传感器103变为关闭,则可以认为是由于用户有意识地从供纸托盘102抬起纸张摞而使抬起检测传感器150变为了开启。因此,此时,返回动作2,不停止供纸而继续处理(也可參考图18)。并且,虽然图17中示出的处理,除了第一实施例的动作10之外还增加了动作40的判定,但是也可以替换动作10而只进行动作40。根据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至第四实施例,如果可能认为是用户为了追加纸张等原因有意识地从供纸托盘102抬起纸张摞,其结果使抬起检测传感器150变为了开启,则不停止供纸而继续供纸。即,在不需要停止供纸的情况下,即使抬起检测传感器150变为开启,也继续供纸,从而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停止。尽管已经描述了部分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作为例子呈现,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事实上,本文描述的新的实施方式可以表现为其他各种形式;此外,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对本文描述的实施方式进行各种省略、替代和变化。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范围包括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内的所述各种形式或改进。
权利要求
1.一种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纸托盘,层叠装载多张纸张; 供纸辊,设置在所述供纸托盘的供纸方向前方,并将被装载的纸张送入内部;以及抬起检测传感器,是利用可动杆检测在通过所述供纸辊送入供纸方向后方或侧方被装订的纸张摞时发生的所述纸张摞的抬起的抬起检测传感器,并设置在所述纸张摞的宽度方向的侧方、且在所述纸张摞的中央的供纸方向后方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抬起检测传感器被分别设置在所述纸张摞的宽度方向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限制部件,限制被装载的纸张的宽度方向的位置,并能够在所述纸张的宽度方向移动,所述抬起检测传感器的所述可动杆被设置于所述限制部件,井随着所述限制部件在所述纸张的宽度方向的移动而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可动杆能够以固定于所述限制部件的支点为中心进行转动,所述可动杆的ー个端部设置有与抬起的所述纸张摞接触的接触部,所述可动杆的另一个端部设置有反射板, 所述抬起检测传感器被构成为具有所述可动杆、和检测来自所述可动杆的所述反射板的反射光的反射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可动杆被构成为包括 第一可动杆,设置有与所述纸张摞接触的接触部;以及 第二可动杆,经由中间抵接部与所述第一可动杆接触,并放大所述第一可动杆的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第一可动杆和所述第二可动杆能够分别以固定于所述限制部件的第一支点及第ニ支点为中心进行转动, 所述第一可动杆的一个端部设置有与已抬起的所述纸张摞接触的接触部,所述第一可动杆的另ー个端部在所述中间抵接部与第二可动杆的ー个端部抵接,所述第二可动杆的另ー个端部设置有所述反射板。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反射传感器和所述反射板被配置在所述供纸托盘的纸张装载面的下方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反射传感器和所述反射板被配置在所述供纸托盘的纸张装载面的下方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部,控制装载在所述供纸托盘的纸张的供纸开始和供纸停止, 所述控制部在已开始供给被装载的所述纸张后,在规定时间的期间所述抬起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抬起,则停止供纸,在过了所述规定时间后,即使检测到所述抬起,也不停止供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供纸检测传感器,配置在所述供纸辊的供纸方向前方, 所述规定时间是指,从所述供纸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纸张的前端通过开始到该纸张的后端通过所述抬起检测传感器的位置为止的时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干, 在开始供给被装载的所述纸张时所述抬起检测传感器已经检测到所述抬起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不停止供纸。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抬起检测传感器在规定的持续时间的期间持续检测到所述抬起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不停止供纸。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装载检测传感器,检测所述供纸托盘的装载面是否装有所述纸张, 所述抬起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抬起时所述装载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所述装载面未装载纸张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不停止供纸。
14.一种供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多张纸张层叠装载在供纸托盘; 将被装载的纸张通过设置在所述供纸托盘的供纸方向前方的供纸辊送入装置内部; 通过设置在纸张摞的宽度方向的侧方且在所述纸张摞的中央的供纸方向后方的位置的、具备可动杆的抬起检测传感器来检测在通过所述供纸辊送入供纸方向后方或侧方被装订的所述纸张摞时发生的所述纸张摞的抬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供纸方法,其特征在干, 在已开始供给被装载的所述纸张后,在规定时间的期间所述抬起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抬起,则停止供纸,在过了所述规定时间后,即使检测到所述抬起,也不停止供纸。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供纸方法,其特征在干, 所述规定时间是指,从配置在所述供纸辊的供纸方向前方的供纸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纸张的前端通过开始到该纸张的后端通过所述抬起检测传感器的位置为止的时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供纸方法,其特征在干, 在开始供给被装载的所述纸张时所述抬起检测传感器已检测到所述抬起的情况下,不停止供纸。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供纸方法,其特征在干, 所述抬起检测传感器在规定持续时间的期间持续检测到所述抬起的情况下,不停止供纸。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供纸方法,其特征在干, 所述抬起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抬起时检测所述供纸托盘的装载面是否装载有所述纸张的装载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所述装载面未装载有纸张的情况下,不停止供纸。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供纸装置及供纸方法。该供纸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供纸托盘,层叠装载多张纸张;供纸辊,设置在所述供纸托盘的供纸方向前方,并将被装载的纸张送入内部;以及抬起检测传感器,是利用可动杆检测在通过所述供纸辊送入供纸方向后方或侧方被装订的纸张摞时发生的所述纸张摞的抬起的抬起检测传感器,并设置在所述纸张摞的宽度方向的侧方、且在所述纸张摞的中央的供纸方向后方的位置。
文档编号B65H5/06GK102837979SQ20121020912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0日
发明者大城敏明, 井口健, 八幡伊佐雄, 水谷企久夫, 泷裕之, 饭塚千秋, 横地秀俊, 杉崎芳晃, 川口贵弘, 土桥宏行, 波津裕之, 山口阳一, 杉山博之, 齐藤裕一, 石井润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