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容器透视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47478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容器透视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容器透视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在一容器壁上冲孔形成透视窗孔,将一透视窗与所述透视窗孔的周边紧贴,其特征在于冲压所述透视窗孔的周边,形成凸起,将所述透视窗孔的周边向所述容器内方向翻边使所述凸起与其连接的容器壁形成折弯角,所述透视窗的周边设有扣位,将所述透视窗从内往外压进所述透视窗孔,将所述透视窗的扣位与所述透视窗孔对应的折弯角配合扣牢,在所述透视窗的扣位的外沿设有加强圈,使得所述透视窗与所述透视窗孔之间紧密贴合。本发明不需要加热,工艺流程及结构简单,具有操作方便和成本低的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容器透视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容器透视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不需要加热就可以透视窗与透视窗孔的周边紧贴的容器透视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市面上常见的一些容器透视装置及其制作方法,都是通过加热透视窗或透视窗孔的周边,使得透视窗或透视窗孔紧密贴合在一起。这样一方面会导致容器透视装置的结构及其制作方法较为复杂,另一方面会导致容器透视装置制造方法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0003]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加热就可以将透视窗与透视窗孔的周边紧贴的容器透视装置及其制作方法。这样一方面会导致容器透视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另一方面会导致容器透视装置的生产工艺较为方便、成本较低。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容器透视装置制造方法,在一容器壁上冲孔形成透视窗孔,将一透视窗与所述透视窗孔的周边紧贴,其特征在于冲压所述透视窗孔的周边,形成凸起,将所述透视窗孔的周边向所述容器内方向翻边使所述凸起与其连接的容器壁形成折弯角,所述透视窗的周边设有扣位,将所述透视窗从内往外压进所述透视窗孔,将所述透视窗的扣位与所述透视窗孔对应的折弯角配合扣牢,在所述透视窗的扣位的外沿设有加强圈,使得所述透视窗与所述透视窗孔之间紧密贴合。
[0005]作为本发明容器透视装置制造方法的改进,所述的加强圈是一个略小于所述透视窗的带弹性的硅胶圈,将所述硅胶圈套在所述透视窗周边的外面以及与所述容器侧壁之间,这样,使得所述透视窗与所述透视窗孔之间贴合更紧密。
[0006]作为本发明容器透视装置制造方法的改进,向所述透视窗的外沿靠近所述容器侧壁一侧冲压成弧形,所述透视窗的弧形外沿与所述容器侧壁形成一个凹槽圈,将所述硅胶圈套在所述凹槽圈内,这样,一方面使得所述硅胶圈不会从所述透视窗周边的外面滑离,另一方面使得所述透视窗与所述透视窗孔之间贴合更紧密。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容器透视装置,包括一个透视窗与一个透视窗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透视窗孔的周边有折弯角,所述透视窗的周边有扣位,所述透视窗孔的周边的折弯角与所述透视窗的周边的扣位吻合,所述透视窗的扣位的外沿有加强圈,所述透视窗与所述透视窗孔之间紧密贴合。
[0008]作为本发明容器透视装置的改进,所述的加强圈是一个略小于所述透视窗的带弹性的硅胶圈。
[0009]作为本发明容器透视装置的改进,在所述透视窗外沿与所述容器侧壁之间有一个凹槽圈,所述硅胶圈在所述凹槽圈内。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1、该容器透视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0012]2、该容器透视装置的的制作方法较为简单,成本较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发明容器透视装置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发明容器透视装置优选实施方式的组装图。
[0015]图3为本发明容器透视装置优选实施方式的组装图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本发明容器透视装置及其制作方法适用于各种容器透视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0017]参考图1,图2,图3,下文将详细描述本发明容器透视装置及其制作方法优选实施例。
[0018]本实施例中一种容器透视装置制造方法,在一容器壁I上冲孔形成透视窗孔2,将一透视窗3与所述透视窗孔2的周边紧贴,其特征在于冲压所述透视窗孔2的周边,形成凸起2.1,将所述透视窗孔2的周边向所述容器内方向翻边使所述凸起2.1与其连接的容器壁形成折弯角2.2,所述透视窗3的周边设有扣位3.1,将所述透视窗3从内往外压进所述透视窗孔2,将所述透视窗3的扣位3.1与所述透视窗孔2对应的折弯角2.2配合扣牢,在所述透视窗3的扣位3.1的外沿设有加强圈4,使得所述透视窗3与所述透视窗孔2之间紧密贴合。
[00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加强圈4是一个略小于所述透视窗3的带弹性的硅胶圈,将所述硅胶圈套4在所述透视窗3周边的外面以及与所述容器侧壁I之间,这样,使得所述透视窗3与所述透视窗孔2之间贴合更紧密。
[0020]在本实施例中,向所述透视窗3的外沿靠近所述容器侧壁I 一侧冲压成弧形,所述透视窗3的弧形外沿与所述容器侧壁形成一个凹槽圈5,将所述硅胶圈4套在所述凹槽圈5内,这样,一方面使得所述硅胶圈4不会从所述透视窗3周边的外面滑离,另一方面使得所述透视窗3与所述透视窗孔2之间贴合更紧密。
[0021]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容器透视装置,包括一个透视窗3与一个透视窗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透视窗孔2的周边有折弯角2.2,所述透视窗3的周边有扣位3.1,所述透视窗孔2的周边的折弯角2.2与所述透视窗3的周边的扣位3.1吻合,所述透视窗3的扣位3.1的外沿有加强圈4,所述透视窗3与所述透视窗孔2之间紧密贴合。
[00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圈4是一个略小于所述透视窗3的带弹性的硅胶圈。
[0023]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透视窗3外沿与所述容器侧壁I之间有一个凹槽圈5,所述硅胶圈4在所述凹槽圈5内。
[0024]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容器透视装置制造方法,在一容器壁上冲孔形成透视窗孔,将一透视窗与所述透视窗孔的周边紧贴,其特征在于冲压所述透视窗孔的周边,形成凸起,将所述透视窗孔的周边向所述容器内方向翻边使所述凸起与其连接的容器壁形成折弯角,所述透视窗的周边设有扣位,将所述透视窗从内往外压进所述透视窗孔,将所述透视窗的扣位与所述透视窗孔对应的折弯角配合扣牢,在所述透视窗的扣位的外沿设有加强圈,使得所述透视窗与所述透视窗孔之间紧密贴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透视装置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圈是一个略小于所述透视窗的带弹性的硅胶圈,将所述硅胶圈套在所述透视窗周边的外面以及与所述容器侧壁之间,这样,使得所述透视窗与所述透视窗孔之间贴合更紧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透视装置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透视窗的外沿靠近所述容器侧壁一侧冲压成弧形,所述透视窗的弧形外沿与所述容器侧壁形成一个凹槽圈,将所述硅胶圈套在所述凹槽圈内,这样,一方面使得所述硅胶圈不会从所述透视窗周边的外面滑离,另一方面使得所述透视窗与所述透视窗孔之间贴合更紧密。
4.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制作而成的容器透视装置,包括一个透视窗与一个透视窗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透视窗孔的周边有折弯角,所述透视窗的周边有扣位,所述透视窗孔的周边的折弯角与所述透视窗的周边的扣位吻合,所述透视窗的扣位的外沿有加强圈,所述透视窗与所述透视窗孔之间紧密贴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透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圈是一个略小于所述透视窗的带弹性的硅胶圈。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容器透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视窗外沿与所述容器侧壁之间有一个凹槽圈,所述硅胶圈在所述凹槽圈内。
【文档编号】B65D25/54GK103662315SQ201210325144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5日
【发明者】李卫忠, 钟业武 申请人:广州市拓璞电器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