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道输送零件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64704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辊道输送零件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辊道输送定位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辊道输送零件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零件辊道输送定位大都采用行程开关、红外线和机器视觉等方法确定行程位置,在零件宽度方向没有定位,特别是缸体类零件结构复杂,定位要求准确,往往采用机械手抓取零件,有时还要一次抓取两件,采用以上方法就难以完成任务。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辊道输送零件定位装置,它一次可以抓取两个零件,在零件宽度和长度方向地定位准确、可靠,生产效率闻。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辊道输送零件定位装置,辊道包括多根辊子及辊子驱动系统;所述辊子驱动系统包括电机;其特征是,该定位装置包括
行程开关,设置在辊道上,在零件通过时产生一位置信号,传输至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根据该位置信号控制所述电机延时停止;
第一零件定位系统,包括位于辊道上方且可沿所述辊子轴向平移并固定的第一推块,还包括用于驱动并固定第一推块的第一推块驱动装置;第一推块的一端面为与第一零件接触的工作面;还包括设置在辊道上方的第一纵向定位件,在所述辊道的输送方向上所述第一纵向定位件位于第一推块的前方;
第二零件定位系统,包括位于辊道上方且可沿所述辊子轴向平移并固定的第二推块,还包括用于驱动并固定第二推块的第二推块驱动装置;第二推块的一端面为与第二零件接触的工作面;还包括设置在两相邻辊子之间且可升至辊道上方的第二纵向定位件、驱动第二纵向定位件升降的第二纵向定位件驱动装置,在所述辊道的输送方向上所述第二纵向定位件位于第二推块的前方且位于第一推块的后方;
与所述第一推块的工作面、第二推块的工作面相对的,在辊道的另一侧设置固定有横向定位板;
在辊道的输送方向上,所述的第一零件定位系统、第二零件定位系统、行程开关按照由前向后的顺序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推块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在第一气缸固定件上,第一气缸固定件固定在机架上,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辊子平行并连接第一推块。
优选的所述的第二推块驱动装置包括第二气缸、第二气缸固定件;第二气缸固定在第二气缸固定件上,第二气缸固定件固定在机架上,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辊子平行并连接第二推块。
优选的所述的第二纵向定位件驱动装置包括第三气缸,第三气缸固定在机架上,3第三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第二纵向定位件14。
进一步的与所述的第二纵向定位件对应设有前后位置调整机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它一次可以抓取两个零件,且两个零件之间的停靠距离可以调节,在零件宽度和长度方向地定位准确、可靠,生产效率高。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I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图2是图I的俯视图中1、电机;2、减速器;3、第一链传动;4、第二链传动;5、行程开关;6、棍子;7、 轴承座;8、机架;9、横向定位板;10、第二零件;11、第二推块;12、第二气缸固定件;13、第二气缸;14、第二纵向定位件;15、第三气缸;16、第一气缸;17、第一气缸固定件;18、第一推块;19、第一零件;20、第一纵向定位件;21、第一纵向定位件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2所示,输送零件的辊道包括多根辊子6、辊子驱动系统;辊子6两端通过轴承座7安装在机架8上。所述辊子驱动系统包括电机I、减速器2、第一链传动3、第二链传动4 ;电机I通过减速器2驱动第一链传动3和第二链传动4从而驱动辊子6也一起转动。
该辊道输送零件定位装置,主要包括行程开关5、第一零件定位系统、第二零件定位系统。在辊道的输送方向上,所述的第一零件定位系统、第二零件定位系统、行程开关5 按照由前向后的顺序设置。
行程开关5设置在辊道上,在零件通过时产生一位置信号,传输至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根据该位置信号控制所述电机延时停止,零件停在所需位置。
第一零件定位系统包括第一气缸16、第一气缸固定件17、第一推块18、第一零件 19、第一纵向定位件20、第一纵向定位件支架21,第一气缸16固定在第一气缸固定件17 上,第一气缸固定件17固定在机架8上,第一气缸16的活塞杆前端连接第一推块18,第一气缸16推动第一推块18沿辊子轴向移动。第一推块18的外表面为工作面与第一零件19 外表面相接触。沿辊道输送方向,在第一推块18的前方设置第一纵向定位件20,第一纵向定位件20连接在两根第一纵向定位件支架21之间。两根第一纵向定位件支架21固定在机架8上。
第二零件定位系统包括第二推块11、第二气缸固定件12、第二气缸13、第二纵向定位件14、第三气缸15。第二气缸13固定在第二气缸固定件12上,第二气缸固定件12固定在机架8上。第二推块11位于辊道上方,并连接在第二气缸13的活塞杆上。第二推块 11的一端面为与第二零件10接触的工作面。第三气缸15也固定在机架8上,第三气缸15 的活塞杆连接第二纵向定位件14,第二纵向定位件14设置在两相邻辊子之间。第三气缸 15驱动第二纵向定位件14可以升至辊道上方。
与所述第一推块18的工作面、第二推块11的工作面相对的,在辊道的另一侧设置固定有横向定位板9。
本发明辊道输送零件定位装置工作时,启动电机I转动,通过减速器2、第一链传动3、第二链传动4带动一系列辊子6转动,驱动辊子6上的第一零件19向右移动,当第一零件19移动到行程开关5位置,并将行程开关5压下,延时停止电机I转动,第一零件19 移动到与第一纵向定位件20接触并停止移动。第三气缸15启动推动第二纵向定位件14 上升到辊子6的上表面以上,再次启动电机I转动,带动一系列辊子6驱动第二零件10向右移动,当第二零件10移动到行程开关5位置,并将行程开关5压下,再次延时停止电机I 转动,第二零件10移动到升起的第二纵向定位件14接触并停止移动,其间虽然第一零件19 在棍子6上,由于第一纵向定位件20和第一纵向定位件支架21的阻挡,第一零件19与下面的棍子6相摩擦,并不能向右移动。启动第一气缸16、第二气缸13,第一气缸16推动第一推块18、第一类零件19向前移动,直到与横向定位板9接触并固定,第二气缸13推动第二推块11、第二零件10向前移动,直到与横向定位板9接触并固定,这样第一零件19和第二零件10在纵向和横向被定位和固定。机械手同时抓取第一零件19和第二零件10时,第一气缸16和第一推块18、第二气缸13和第二推块11、第三气缸15第二纵向定位件14都退回原处,不影响第一零件19和第二零件10的抓取。
为了调整第一零件19和第二零件10之间的纵向距离,该第三气缸15是通过前后位置调整机构固定在机架8上。这样沿辊道输送方向调整第三气缸15及第二纵向定位件 14的位置即可实现第一零件19和第二零件10之间的纵向距离的调整,该前后位置调整机构,可以是采用滑座及滑轨的方式实现,即在机架上沿辊道输送方向设置滑轨,第三气缸设置在一滑座上,滑座可滑动的与滑轨配合。
作为其他实施方式,第一推块、第二推块、第二纵向定位件可以采用液压方式或电机经传动机构的方式驱动。
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权利要求
1.辊道输送零件定位装置,辊道包括多根辊子及辊子驱动系统;所述辊子驱动系统包括电机;其特征是,该定位装置包括 行程开关,设置在辊道上,在零件通过时产生一位置信号,传输至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根据该位置信号控制所述电机延时停止; 第一零件定位系统,包括位于辊道上方且可沿所述辊子轴向平移并固定的第一推块,还包括用于驱动并固定第一推块的第一推块驱动装置;第一推块的一端面为与第一零件接触的工作面;还包括设置在辊道上方的第一纵向定位件,在所述辊道的输送方向上所述第一纵向定位件位于第一推块的前方; 第二零件定位系统,包括位于辊道上方且可沿所述辊子轴向平移并固定的第二推块,还包括用于驱动并固定第二推块的第二推块驱动装置;第二推块的一端面为与第二零件接触的工作面;还包括设置在两相邻辊子之间且可升至辊道上方的第二纵向定位件、驱动第二纵向定位件升降的第二纵向定位件驱动装置,在所述辊道的输送方向上所述第二纵向定位件位于第二推块的前方且位于第一推块的后方; 与所述第一推块的工作面、第二推块的工作面相对的,在辊道的另一侧设置固定有横向定位板; 在辊道的输送方向上,所述的第一零件定位系统、第二零件定位系统、行程开关按照由前向后的顺序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辊道输送零件定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推块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在第一气缸固定件上,第一气缸固定件固定在机架上,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辊子平行并连接第一推块。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辊道输送零件定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推块驱动装置包括第二气缸、第二气缸固定件;第二气缸固定在第二气缸固定件上,第二气缸固定件固定在机架上,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辊子平行并连接第二推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辊道输送零件定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纵向定位件驱动装置包括第三气缸,第三气缸固定在机架上,第三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第二纵向定位件。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辊道输送零件定位装置,其特征是与所述的第二纵向定位件对应设有前后位置调整机构。
全文摘要
辊道输送零件定位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设置在辊道上控制辊道的驱动电机延时停止的行程开关;第一零件定位系统包括辊道上方的第一推块、第一纵向定位件及第一推块驱动装置;第二零件定位系统包括辊道上方的第二推块及其驱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两相邻辊子之间且可升至辊道上方的第二纵向定位件及第二纵向定位件驱动装置,在辊道输送方向上第二纵向定位件位于第二推块第一推块之间;与第一、第二推块的工作面相对的设置的固定的横向定位板;在辊道的输送方向上,第一零件定位系统、第二零件定位系统、行程开关按照由前向后的顺序设置。它一次可抓取两个零件,在零件宽度和长度方向地定位准确、可靠,生产效率高。
文档编号B65G43/08GK102976069SQ20121055343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8日
发明者上官丽萍, 李长春, 宋广全, 张伟 申请人:济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