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装自动折叠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1149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服装自动折叠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服装自动折叠机,特别涉及一种折叠效果好且适用于流水化生产的服装自动折叠机。
背景技术
中国是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和生产国。近几年中国的服装业有着较大的发展,服装业的发展大大推动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在服装加工企业中,制造出的成衣需要折叠包装,传统的方法采用人工手动进行。其缺点是: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增加了劳动成本;且折叠后一致性较差,影响美观、销售。
发明内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折叠效果好且有利于流水化生产的服装自动折叠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服装自动折叠机,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机架,机架在延伸方向上从前至后依次分为准备工位、第一折叠工位、第二折叠工位和第三折叠工位;输送带,机架的准备工位、第一折叠工位、第二折叠工位和第三折叠工位均设有沿机架延伸方向从前至后 移动且速度一致的输送带,输送带由电机驱动;准备工位与第一折叠工位的输送带幅宽相同,第二折叠工位和第三折叠工位的输送带幅宽相同且小于准备工位与第一折叠工位的输送带幅宽;第一折叠机构,设置在第一折叠工位上,包括第一限位横梁、第一限位条、第一折叠翼和第一折叠驱动机构,两第一限位条沿输送带移动方向水平设置在第一折叠工位输送带的上表面两侧边缘,第一限位条的前端与第一限位横梁连接,且第一限位条与第一折叠工位输送带的上表面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两第一折叠翼分别与第一折叠工位输送带左、右两侧的机架铰接,左、右侧第一折叠翼在初始状态下垂紧贴第一折叠工位机架两侧面,第一折叠翼由第一折叠驱动机构驱动从初始状态向第一折叠工位输送带上表面翻转并随即复位;第二折叠机构,设置在第二折叠工位上,包括第二限位横梁、第二限位条、第二折叠翼和第二折叠驱动机构,两第二限位条沿输送带移动方向水平设置在第二折叠工位输送带的上表面两侧边缘,第二限位条的前端与第二限位横梁连接,且第二限位条与第二折叠工位输送带的上表面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两第二折叠翼分别与第二折叠工位输送带左、右两侧的机架铰接,左右第二折叠翼在初始状态平行且略低于于输送带上表面,第二折叠翼由第二折叠驱动机构驱动从初始状态向第二折叠工位输送带上表面翻转并随即复位;第三折叠机构,设置在第三折叠工位上,包括第三限位气缸、第三限位压紧机构、第三折叠翼、第三折叠驱动机构,第三限位气缸设置在第三折叠工位输送带两侧的机架上,第三限位气缸可驱动其活塞杆沿垂直于输送带移动方向伸入第三折叠工位输送带上表面或缩回,第三限位气缸与机架之间设置有第三限位压紧机构;第三折叠翼与第三折叠工位输送带下方的机架铰接,第三折叠翼为梳齿式结构,第三折叠工位的输送带由若干条形输送带平行设置构成,相邻的条形输送带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梳齿结构刚好位于条形输送带的间隙下方,第三折叠翼在初始状态位于第三折叠工位输送带下方,第三折叠翼的梳齿结构由第三折叠驱动机构驱动从初始位置向第三折叠工位输送带上方翻转并随即复位。进一步的,所述准备工位、第一折叠工位、第二折叠工位和第三折叠工位的输送带均由若干条形输送带平行设置构成;准备工位、第一折叠工位、第二折叠工位和第三折叠工位共用部分条形输送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横梁上安装滑动连接滑块A,滑块A与第一限位条连接固定,滑块A上螺纹连接端部抵住第一限位横梁的锁紧螺栓。进一步的,所述滑块A上沿第一限位横梁延伸方向设置有导槽,第一限位条上设置与导槽滑动配合的小滑块A,滑块A上安装驱动小滑块A沿第一限位横梁延伸方向移动的内缩驱动气缸A。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叠驱动机构包括回转驱动A、回转轴A以及一对摆杆A和一对连杆A,回转轴A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机架上,回转轴A由回转驱动A驱动转动,回转轴A的两端固定有摆杆A,摆杆A的端部通过连杆A与第一折叠翼连接,连杆A两端分别与摆杆A、
第一折叠翼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叠驱动机构包括回转驱动A、回转轴A及一对摆杆A,回转轴A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机架上,回转轴A由回转驱动A驱动转动,回转轴A两端与摆杆的末端连接固定,两摆杆A的顶端与第一折叠翼两侧连接;且所述第一折叠翼为弹性织物翼面。进一步的,所述回转驱动A为回转气缸、气缸驱动的齿轮齿条副、气缸驱动的齿轮副或电机驱动的轮传动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折叠机构包括第二限位条防晃装置,第二限位条防晃装置包括防晃横梁,防晃横梁设置在第二限位条靠近第三折叠工位的一端上方,防晃横梁上安装垂直方向的防晃压紧气缸,防晃压紧气缸端部连接压紧条,所述压紧条由防晃压紧气缸驱动压紧或远离第二限位条末端。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限位横梁上安装滑动连接滑块B,滑块B与第二限位条连接固定,滑块B上螺纹连接端部抵住第二限位横梁的锁紧螺栓。进一步的,所述滑块B上沿第二限位横梁延伸方向设置有导槽,第二限位条上设置与导槽滑动配合的小滑块B,滑块B上安装驱动小滑块B沿第二限位横梁延伸方向移动的内缩驱动气缸B。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折叠驱动机构包括回转驱动B、回转轴B以及一对摆杆B和一对连杆B,回转轴B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机架上,回转轴B由回转驱动B驱动转动,回转轴B的两端固定有摆杆B,摆杆B的端部通过连杆B与第二折叠翼连接,连杆B两端分别与摆杆B、
第二折叠翼铰接。进一步的,所述回转驱动B为回转气缸、气缸驱动的齿轮齿条副、气缸驱动的齿轮副或电机驱动的轮传动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折叠驱动机构包括直线气缸B、回转轴B、一对摆杆B和一对连杆B,回转轴B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机架上,回转轴B上固定有一对摆杆B,摆杆B的下端通过连杆B与第二折叠翼连接,连杆B两端分别与摆杆B、第二折叠翼铰接;直线气缸B安装在回转轴B的下方,直线气缸B的缸体上部与固定在机架上的直线气缸支架铰接,直线气缸B的活塞杆与其中一摆杆B下部铰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折叠机构有两个,对称设置在第三折叠工位上,且两第三折叠机构的第三折叠翼相向运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限位压紧机构为限位压紧气缸或带复位弹簧的限位压紧电磁铁。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折叠驱动机构包括回转驱动C、回转轴C,回转轴C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机架上,回转轴C由回转驱动C驱动,回转轴C与第三折叠翼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回转驱动C为回转气缸、气缸驱动的齿轮齿条副、气缸驱动的齿轮副或电机驱动的轮传动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折叠驱动机构包括直线气缸C、回转轴C、一对摆杆C和一对连杆C,回转轴C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机架上,回转轴C上固定有一对摆杆C,摆杆C的下端通过连杆C与第三折叠翼连接,连杆C两端分别与摆杆C、第三折叠翼铰接;直线气缸C安装在回转轴C的下方,直线气缸C的缸体末端与固定在机架上的直线气缸支架铰接,直线气缸C的活塞杆与其中一摆杆C下部铰接。进一步的,第三折叠驱动机构安装在一活动机架上,活动机架与第三折叠工位的机架之间设置沿机架延伸方向设置的水平移动调节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水平移动调节结构为带锁紧螺栓的一对直线导轨。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操作人员只需将服装平摊在准备工位,由输送带带动依次通过第一折叠工位、第二折叠工位和第三折叠工位,在各工位通过相应的折叠机构进行服装的自动折叠。无需人工手工折叠,工人劳动强度低,折叠效率高,节约劳动力;折叠后尺寸一致,外观效果好;有利于流 水化生产,提高服装制造的自动化程度。准备工位、第一折叠工位、第二折叠工位和第三折叠工位的输送带由若干条形输送带平行设置构成,并共用部分条形输送带,能够简化输送带系统的结构,并方便调整输送带在各工位的整体幅宽。第一、二限位条可分别通过与第一、二限位横梁滑动配合的滑块A、B进行位置的调整,以便适应不同宽度的服装折叠。第一、二限位条可在完成当前工位的折叠后由内缩驱动气缸A、B驱动沿垂直于输送带移动方向内缩移动,避免第一、二限位条紧贴服装的折叠处,避免服装在沿输送带移动至下一工位时被拉散破坏折叠效果,并且可防止服装与输送带的相对位移,确保折叠效果。第二限位条防晃装置可在第二限位条限位前压住第二限位条的末端,避免第二限位条未连接端晃动而影响折叠效果,确保折叠质量。第三折叠机构有两个,对称设置在第三折叠工位上,且两第三折叠机构的第三折叠翼相向运动,使得第三折叠工位能够对服装进行三开折叠,特别适用于两折长度仍超过包装袋的连衣裙、风衣、裤子等较长服装。根据所折服装的种类。第三折叠机构可以单独使用一个或两个同时使用。

图1为本发明服装自动折叠机主视图。图2为本发明服装自动折叠机俯视图。图3为本发明中输送带结构示意图。[0032]图4为本发明中输送带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带中间歇式窄输送带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沿A-A线剖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折叠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另一种结构的第一折叠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1中沿B-B线剖视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折叠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另一种结构的第二折叠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中沿C-C线剖视图。图13为图1中沿D-D线剖视图。图14为图10中E向视图。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另一种结构的第三折叠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16为第三折叠驱动机构通过活动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服装移动至实用新型服装自动折叠机各工位且该工位的折叠机构对当前服装进行折叠前的状态图。图18为第一折叠工位折 叠示意图(未示出第一折叠驱动机构)。图19为第二折叠工位折叠示意图(未示出第二折叠驱动机构)。图20为第三折叠工位折叠示意图(未示出第三折叠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机架I在延伸方向从前至后依次分为准备工位a、第一折叠工位b、第二折叠工位c和第三折叠工位d,各工位的间距相同。输送带2,在机架I的准备工位a、第一折叠工位b、第二折叠工位c和第三折叠工位d均设有移动方向、速度一致的输送带,输送带由电机驱动间歇性前移,前移距离为各工位的间距。准备工位a与第一折叠工位b的输送带幅宽相同,第二折叠工位c和第三折叠工位d的输送带幅宽相同且小于准备工位a与第一折叠工位b的输送带幅宽。如图3所示,准备工位a、第一折叠工位b、第二折叠工位c和第三折叠工位d的输送带均由若干条形输送带平行设置构成,其中,准备工位a、第一折叠工位b、第二折叠工位c和第三折叠工位d共用部分条形输送带,具体的:输送带分为主输送带21和副输送带22,主输送带21由数根条形输送带贯穿准备工位a、第一折叠工位b、第二折叠工位c和第三折叠工位d构成,主输送带21由机架I后端驱动辊23、机架前端的主传动辊24支承,副输送带22位于准备工位a、第一折叠工位b中主输送带的两侧,由机架前端的主传动辊24和机架中部的副传动辊25支承,通过电机带动驱动辊23,由驱动辊23带动主传动辊24和副传动辊25转动实现主、副输送带的同步移动。当然,本发明中输送带也可分为两部分,如图4所示,准备工位a、第一折叠工位b采用同一输送带,第二折叠工位c和第三折叠工位d由若干条形输送带平行设置构成,相邻条形输送带之间留合适的间隙,以便第三折叠翼顺利动作。第一折叠机构,设置在第一折叠工位b上,如图5所示,包括第一限位横梁31、第一限位条32、第一折叠翼33和第一折叠驱动机构34,第一限位横梁31两端通过第一限位支架横跨在第一折叠工位b的上方,并靠近准备工位a侧,第一限位支架底部与机架的侧部下端连接,使得第一限位支架与机架侧边上部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以便服装的衣袖能够在垂于机架两侧时顺利通过;第一限位条32有两根,其沿输送带2移动方向水平设置在第一折叠工位输送带的上表面两侧边缘,第一限位条32靠近准备工位a的一端与第一限位横梁31连接,且第一限位条32与第一折叠工位输送带的上表面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以便服装在输送带上移动时能够顺利通过。两第一折叠翼33分别与第一折叠工位输送带左、右两侧的机架I铰接,左、右第一折叠翼33初始状态下下垂紧贴第一折叠工位机架两侧面,第一折叠翼33由第一折叠驱动机构34驱动从初始位置向第一折叠工位输送带上表面翻转并随即复位。为适应不同尺码服装的不同折叠宽度,第一限位横梁31上安装滑动连接滑块A311,滑块A311与第一限位条32连接固定,滑块A311上螺纹连接端部抵住第一限位横梁31的锁紧螺栓312。另外,滑块A311上还开沿第一限位横梁31延伸方向设置的导槽,第一限位条32上设置与导槽滑动配合的小滑块A313,滑块A311上安装驱动小滑块A313沿第一限位横梁31延伸方向移动的内缩驱动气缸A314。使得第一限位条32在完成该工位的折叠限位后,由内缩驱动气缸A314驱动内移(可参见图5中水平箭头方向),避免服装在沿输送带移动至下一工位时被拉散破坏折叠效果。第一折叠驱动机构34如图6所示,包括回转驱动A、回转轴A347、摆杆A341和连杆A342,回转轴A347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机架I上,回转轴A347由回转驱动A驱动转动,回转轴A347的两端固定有一对摆杆A341,摆杆A341的端部分别通过连杆A342与各自的第一折叠翼33连接,连杆A342两端分别与摆杆341、第一折叠翼33铰接。回转驱动A为回转气缸、气缸驱动的齿轮齿条副、气缸驱动的齿轮副或电机驱动的摩擦轮传动中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中采用气缸驱动的齿轮齿条副,齿轮343上固定在回转轴A347上,回转轴A347上还固定有摆杆341,摆杆341另一端与连杆342铰连,齿条344水平设置,其齿面与齿轮343啮合,齿条344的背侧面设 限位轮345,齿条344由气缸346驱动。图7示出了另一种结构的第一折叠驱动机构34,包括回转驱动A、回转轴A347及一对摆杆A341,摆杆A341为L形,回转轴A347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机架I上,回转轴A347由回转驱动A驱动转动,回转轴A347两端与摆杆A341的末端连接固定,摆杆A341的顶端与第一折叠翼两侧顶端连接;该结构中,由于结构限制,第一折叠翼的长度在初始位置至传送带上方时长度缩短,因此,第一折叠翼采用弹性织物翼面,回转驱动A为回转气缸、气缸驱动的齿轮齿条副、气缸驱动的齿轮副或电机驱动的摩擦轮传动中的任意一种,这里不再赘述。该种第一折叠驱动机构较图6中第一折叠驱动机构可采用相对较小的驱动力,降低成本。第二折叠机构,设置在第二折叠工位c上,如图8所示,包括第二限位横梁41、第二限位条42、第二折叠翼43和第二折叠驱动机构44,第二限位横梁41通过第二限位支架支承在第二折叠工位c,第二限位条42有两根,其沿输送带移动方向水平设置在第二折叠工位输送带的上表面两侧边缘,第二限位条42长度长于服装的衣长,第二限位条42靠近第二折叠工位c的一端与第二限位横梁41连接,且第二限位条42与第二折叠工位输送带的上表面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以便服装在输送带上移动时能够顺利通过。两第二折叠翼43分别与第二折叠工位输送带左、右两侧的机架铰接,第二折叠翼43由骨架上设置织物构成,第二折叠翼43的初始位置平行且略低于输送带上表面,第二折叠翼43由第二折叠驱动机构44驱动从初始位置向第二折叠工位输送带上表面翻转并随即复位。为方便调节第二限位条42的间距,以便适应不同规格的服装,第二限位横梁41上安装滑动连接滑块B411,滑块B411与第二限位条42连接固定,滑块B411上螺纹连接端部抵住第二限位横梁的锁紧螺栓412。另外,滑块B411上开沿第二限位横梁41延伸方向设置的导槽,第二限位条42上设置与导槽滑动配合的小滑块B413,滑块B411上安装驱动小滑块B413沿第二限位横梁41延伸方向移动的内缩驱动气缸B414(可参见图7中水平箭头方向)。使得第二限位条42在完成该工位的折叠限位后,由内缩驱动气缸B414驱动内移,避免服装在沿输送带移动至下一工位时被拉散破坏折叠效果。第二折叠驱动机构44如图9所示,包括回转驱动B、回转轴B441、摆杆B442和连杆B443,回转轴B441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机架上,回转轴B441由回转驱动B驱动,回转轴B441的两端固定有一对摆杆B442,摆杆B442的端部分别通过连杆B443与第二折叠翼43连接,连杆B443两端分别与摆杆B442、第二折叠翼43铰接。回转驱动B为回转气缸、气缸驱动的齿轮齿条副或电机驱动的摩擦轮传动中的任意一种。第二折叠驱动机构44的动作原理与第一折叠驱动机构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结构的第二折叠驱动机构,包括直线气缸B444、回转轴B441、一对摆杆B442和一对连杆B443,回转轴B441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机架I上,回转轴B441上固定有一对摆杆B442,摆杆B442的下端通过连杆B443与第二折叠翼43连接,连杆B443两端分别与摆杆B442、第二折叠翼43铰接;直线气缸B444安装在回转轴B的下方,直线气缸B444的缸体上部与固定在机架I上的直线气缸支架445铰接,直线气缸B444的活塞杆与其中一个摆杆B442下部铰接。由于第二限位条42长度长于服装的衣长,而由于工艺动作的限制,第二限位条42靠近第二折叠工位c的 一端与第二限位横梁41连接,使得第二限位条42在限位时易晃动,影响折叠效果,为避免该种情况,第二折叠机构还包括第二限位条防晃装置,如图11所示,第二限位条防晃装置包括防晃横梁45,防晃横梁45设置在第二限位条42靠近第三折叠工位d的一端上方,防晃横梁45上安装垂直方向的防晃压紧气缸46,防晃压紧气缸46端部连接压紧条47,压紧条47由防晃压紧气缸46驱动压紧或松开第二限位条42的末端。第三折叠机构,设置在第三折叠工位d上,如图12所示,包括第三限位气缸51、第三限位压紧机构52、第三折叠翼53、第三折叠驱动机构,第三限位气缸51设置在第三折叠工位输送带两侧的机架I上,第三限位气缸51可驱动其活塞杆沿垂直于输送带移动方向伸入第三折叠工位输送带上表面或缩回,第三限位气缸51与机架I之间设置有第三限位压紧机构52 ;第三折叠翼53与第三折叠工位输送带下方的机架铰接,第三折叠翼53为梳齿式结构,梳齿结构的齿条刚好位于第三折叠工位条形输送带的间隙下方,第三折叠翼53的初始位置位于第三折叠工位输送带下方,第三折叠翼53的齿条由第三折叠驱动机构驱动从初始位置向第三折叠工位输送带上方翻转并随即复位。本发明中,第三折叠机构也可以有两个,对称设置在第三折叠工位d上,且两第三折叠机构的第三折叠翼53相向运动,使得该工位能够进行三开式折叠,适用于衣长较长的连衣裙、风衣、裤子等。当然,也可以进行对开式折叠,即其中一个折叠机构不工作。本实施例中,第三限位压紧机构52为限位压紧气缸,当然,第三限位压紧机构52也可为限位压紧电磁铁等公知技术的结构。第三折叠驱动机构如图12、13所示,包括回转驱动C、回转轴C541,回转轴C541安装在第三折叠工位的机架上,两端通过轴承座支承,回转轴C541由回转驱动C驱动,回转轴C541上安装第三折叠翼53连接。回转驱动C为回转气缸、气缸驱动的齿轮齿条副或电机驱动的摩擦轮传动中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中,回转驱动C为气缸544直接驱动的齿轮齿条畐0,齿轮546安装在回转轴C541端部,齿条547安装在气缸544的活塞杆端部。图1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结构的第三折叠驱动机构结构,包括直线气缸C544、回转轴C541、一对摆杆C542和一对连杆C543,回转轴C541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机架I上,回转轴C544上固定有一对摆杆C542,摆杆C542的下端通过连杆C543与第三折叠翼53连接,连杆C543两端分别与摆杆C542、第三折叠翼53铰接;直线气缸C544安装在回转轴C541的下方,直线气缸C544的缸体末端与固定在机架上的直线气缸支架545铰接,直线气缸C544的活塞杆与其中一摆杆C542下部铰接。另外,如图15所示,第三折叠驱动机构的第三限位气缸51、第三限位压紧机构52、第三折叠翼53、第三折叠驱动机构可整体安装在一活动机架55上,活动机架55与第三折叠工位的机架之间设置带锁紧螺栓的直线导轨56或其他公知的水平移动调节结构,以便让活动机架沿机架延伸方向向前或向后移动,实现不同长度服装的折叠。上述第一、二、三折叠机构可根据安装空间、驱动力大小等实际要求采用相同或不同的折叠驱动机构。工作原理:图16为服装移动至各工位且该工位的折叠机构对当前服装进行折叠前的状态图。准备工位:输送带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下间歇性前移固定的距离,通过操作人员将待折叠的服装6平放在准备工位输送带上的指定位置,服装的衣袖伸出输送带垂于机架的两侧;
`[0071]第一折叠工位:输送带前移至第一折叠工位,此时两第一折叠翼处于初始位置,分别位于服装两衣袖的内侧;如图17所示,由左、右侧的第一折叠驱动机构依次先后驱动两第一折叠翼向上翻转,并由第一限位条限制折叠位置,使得服装6的两衣袖以第一限位条的外边缘为折叠缝先后向内折叠,完成第一次折叠后两第一限位条向内收缩,输送带将本工位已完成第一次折叠的服装前移至第二折叠工位;第二折叠工位:此时两第二折叠翼处于初始位置,与输送带表面平行,并略低于输送带表面;防晃压紧气缸驱动压紧条压紧第二限位条的末端,如图18所示,由左、右侧的第二折叠驱动机构依次或同时驱动两第二折叠翼向上翻转,翻转角度大于90°,并由第二限位条限制折叠位置,使得服装6的两侧边以第二限位条的外边缘为折叠缝向内折叠,完成第二次折叠后,压紧条松开,两第二限位条向内收缩,输送带将本工位已完成第二次折叠的服装6前移至第三折叠工位;第三折叠工位:此时第三折叠翼处于初始位置,位于该工位输送带下表面,第三限位气缸的活塞杆从该工位输送带两侧快速伸出,并由第三限位压紧机构下压,待活塞杆压住服装6后,如图19所示,第三折叠驱动机构驱动第三折叠翼向上翻转,梳齿结构的第三折叠翼的齿条穿过条形输送带之间的间隙,将服装6以第三限位气缸的活塞杆为折叠缝对折起来,对折后第三限位压紧机构上抬复位,第三限位气缸的活塞杆快速收回,同时,第三折叠翼复位,以便折叠好的服装6通过输送带移出第三折叠工位;若第三折叠工位的第三折叠机构为两个时,两第三折叠翼则前后依次以各自的第三限位气缸活塞杆为折叠缝进行折叠并复位。·
权利要求1.一种服装自动折叠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机架在延伸方向上从前至后依次分为准备工位、第一折叠工位、第二折叠工位和第三折叠工位; 输送带,机架的准备工位、第一折叠工位、第二折叠工位和第三折叠工位均设有沿机架延伸方向从前至后移动且运动节拍一致的输送带; 第一折叠机构,设置在第一折叠工位上,包括第一限位横梁、第一限位条、第一折叠翼和第一折叠驱动机构,两第一折叠翼的折叠翼轴两端分别与第一折叠工位输送带左、右两侧的机架铰接,第一折叠翼的折叠翼轴与输送带移动方向平行,左、右侧第一折叠翼在初始状态下垂紧贴第一折叠工位机架两侧面,第一折叠翼由第一折叠驱动机构驱动从初始状态向第一折叠工位输送带上表面翻转并随即复位;两第一限位条沿输送带移动方向水平设置在第一折叠工位输送带的上表面两侧边缘,第一限位条的前端与设置在第一折叠工位上方的第一限位横梁连接,且第一限位条与第一折叠工位输送带的上表面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 第二折叠机构,设置在 第二折叠工位上,包括第二限位横梁、第二限位条、第二折叠翼和第二折叠驱动机构,两第二折叠翼的折叠翼轴两端分别与第二折叠工位输送带左、右两侧的机架铰接,第二折叠翼的折叠翼轴与输送带移动方向平行,左、右侧第二折叠翼在初始状态平行且略低于第二折叠工位输送带上表面,第二折叠翼由第二折叠驱动机构驱动从初始状态向第二折叠工位输送带上表面翻转并随即复位;两第二限位条沿输送带移动方向水平设置在第二折叠工位的输送带上表面上并靠近第二折叠翼的折叠翼轴内侧边缘处,第二限位条的前端与设置在第二折叠工位上方的第二限位横梁连接,且第二限位条与第二折叠工位输送带的上表面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 第三折叠机构,设置在第三折叠工位上,包括第三限位气缸、第三限位压紧机构、第三折叠翼、第三折叠驱动机构,第三限位气缸设置在第三折叠工位输送带两侧的机架上,第三限位气缸可驱动其活塞杆沿垂直于输送带移动方向伸入第三折叠工位输送带上表面或缩回,第三限位气缸与机架之间设置有第三限位压紧机构;第三折叠翼的折叠翼轴两端与第三折叠工位输送带下方的机架铰接,第三折叠翼的折叠翼轴与输送带移动方向垂直,第三折叠翼在初始状态低于第三折叠工位输送带上表面,第三折叠翼由第三折叠驱动机构驱动从初始位置向第三折叠工位输送带上方翻转并随即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自动折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准备工位、第一折叠工位、第二折叠工位这三个工位共用一个节状输送带,所述节状输送带由若干个节单元串联构成,单个节单元由一段较窄输送带连接一段两侧带有可折叠侧护翼的较宽输送带构成;第三折叠工位采用间隔式输送带,间隔式输送带由若干条窄输送带平行设置构成,相邻窄输送带之间都留有一定的间隔,第三折叠翼采用与第三折叠工位间隔式输送带配套的梳齿式结构,在第三折叠翼的折叠翼轴上设置若干平行设置的梳齿条,相邻的梳齿条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梳齿条刚好位于第三折叠工位的相邻窄输送带间隔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自动折叠机,其特征在于:另一种输送带形式为:所述准备工位、第一折叠工位、第二折叠工位和第三折叠工位的输送带均为间隔式输送带,它由若干条窄输送带平行设置构成,相邻窄输送带之间都留有一定的间隔;准备工位、第一折叠工位、第二折叠工位的输送带幅宽相同,且第二折叠工位最外侧的窄输送带采用间歇式结构,该间歇式结构为窄输送带上层沿其移动方向分布的若干凹槽,第二折叠翼采用与第二折叠工位最外侧间歇式输送带配套的梳齿式结构,第二折叠翼的折叠翼轴与输送带平行,第二折叠翼的折叠翼轴上设置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梳齿条,相邻的梳齿条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梳齿条刚好位于间歇式窄输送带的凹槽内且略低于输送带上平面;第三折叠翼采用与第三折叠工位间隔式输送带配套的梳齿式结构,在第三折叠翼的折叠翼轴上设置若干均匀平行设置的梳齿条,相邻的梳齿条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梳齿条刚好位于第三折叠工位的相邻窄输送带间隔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自动折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机构的第一限位横梁上安装滑动连接滑块A,滑块A与第一限位条连接固定,滑块A上螺纹连接端部抵住第一限位横梁的锁紧螺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装自动折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A上沿第一限位横梁延伸方向设置有导槽,第一限位条上设置与导槽滑动配合的小滑块A,滑块A上安装驱动小滑块A沿第一限位横梁延伸方向移动的内缩驱动气缸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自动折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驱动机构包括回转驱动A、回转轴A以及一对摆杆A和一对连杆A,回转轴A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机架上,回转轴A由回转驱动A驱动转动,回转轴A的两端固定有摆杆A,摆杆A的端部通过连杆A与第一折叠翼连接,连杆A两端分别与摆杆A、第一折叠翼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自动折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驱动机构包括回转驱动A、回转轴A及一对摆杆A,回转轴A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机架上,回转轴A由回转驱动A驱动转动,回转轴A两端与摆杆的末端连接固定,两摆杆A的顶端与第一折叠翼两侧连接;且所述第一折叠翼为弹性织物翼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 的服装自动折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驱动A为回转气缸、气缸驱动的齿轮齿条副、气缸驱动的齿轮副或电机驱动的轮传动中的任意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自动折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叠机构包括第二限位条防晃装置,第二限位条防晃装置包括防晃横梁,防晃横梁设置在第二限位条靠近第三折叠工位的一端上方,防晃横梁上安装垂直方向的防晃压紧气缸,防晃压紧气缸端部连接压紧条,所述压紧条由防晃压紧气缸驱动压紧或远离第二限位条末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自动折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叠机构的第二限位横梁上安装滑动连接滑块B,滑块B与第二限位条连接固定,滑块B上螺纹连接端部抵住第二限位横梁的锁紧螺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服装自动折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B上沿第二限位横梁延伸方向设置有导槽,第二限位条上设置与导槽滑动配合的小滑块B,滑块B上安装驱动小滑块B沿第二限位横梁延伸方向移动的内缩驱动气缸B。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自动折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叠驱动机构包括回转驱动B、回转轴B以及一对摆杆B和一对连杆B,回转轴B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机架上,回转轴B由回转驱动B驱动转动,回转轴B的两端固定有摆杆B,摆杆B的端部通过连杆B与第二折叠翼连接,连杆B两端分别与摆杆B、第二折叠翼铰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服装自动折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驱动B为回转气缸、气缸驱动的齿轮齿条副、气缸驱动的齿轮副或电机驱动的轮传动中的任意一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自动折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叠驱动机构包括直线气缸B、回转轴B、一对摆杆B和一对连杆B,回转轴B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机架上,回转轴B上固定有一对摆杆B,摆杆B的下端通过连杆B与第二折叠翼连接,连杆B两端分别与摆杆B、第二折叠翼铰接;直线气缸B安装在回转轴B的下方,直线气缸B的缸体上部与固定在机架上的直线气缸支架铰接,直线气缸B的活塞杆与其中一摆杆B下部铰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自动折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折叠机构有两个,对称设置在第三折叠工位上,且两第三折叠机构的第三折叠翼相向运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15所述的服装自动折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压紧机构为限位压紧气缸或带复位弹簧的限位压紧电磁铁。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自动折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折叠驱动机构为回转气缸、气缸驱动的齿轮齿条副、气缸驱动的齿轮副或电机驱动的轮传动中的任意一种。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自动折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折叠驱动机构包括直线气缸C、回转轴C、一对摆杆C和一对连杆C,回转轴C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机架上,回转轴C上固定有一对摆杆C,摆杆C的下端通过连杆C与第三折叠翼连接,连杆C两端分别与摆杆C、第三折叠翼铰接;直线气缸C安装在回转轴C的下方,直线气缸C的缸体末端与固定在机架上的直线气缸支架铰接,直线气缸C的活塞杆与其中一摆杆C下部铰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17或18所述的服装自动折叠机,其特征在于:第三折叠驱动机构安装在一活动机架上,活动机架与第三折叠工位的机架之间设置沿机架延伸方向设置的水平移动调节结 构。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服装自动折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调节结构为带锁紧螺栓的一对 直线导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服装自动折叠机,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机架,在机架延伸方向依次分为准备工位、第一折叠工位、第二折叠工位和第三折叠工位;输送带,机架的准备工位、第一折叠工位、第二折叠工位和第三折叠工位均设有移动方向、速度一致的输送带;第一折叠工位、第二折叠工位和第三折叠工位上分别设置第一折叠机构、第二折叠机构和第三折叠机构。操作人员只需将服装平摊在准备工位,由输送带带动依次通过第一折叠工位、第二折叠工位和第三折叠工位,在各工位通过相应的折叠机构进行服装的自动折叠。无需人工手工折叠,工人劳动强度低,折叠效率高,节约劳动力;折叠后尺寸一致,外观效果好;有利于流水化生产,提高服装制造的自动化程度。
文档编号B65B63/04GK203094575SQ20122055860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8日
发明者邱德强 申请人:邱德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