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绕线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65800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绕线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绕线架,包括第一支柱、第二支柱、连接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的顶端的第一固定装置以及连接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的末端的第二固定装置,其中,第一支柱的上部设置有朝向上方的第一倒钩,其下部设置有朝向下方的第二倒钩,第二支柱的上部设置有朝向上方的第三倒钩,其下部设置有朝向下方的第四倒钩。使用时,将10kv接地线缠绕在第一倒钩、第二倒钩、第三倒钩和第四倒钩上,第一倒钩、第二倒钩、第三倒钩和第四倒钩能够很好的将10kv接地线缠绕固定住,并且,第一倒钩、第二倒钩、第三倒钩和第四倒钩四者之间均具有一定间距,铜接头的尾部护套层可以在缠绕时归置在间距中,以避免铜接头的尾部护套层的弯折。
【专利说明】一种绕线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绕线架。
【背景技术】
[0002]IOkv接地线的短路线与接地线采用多股优质软铜线绞合而成,并外覆柔软、耐高温的透明绝缘护层,可以防止使用中对接地铜线的磨损,确保作业人员在操作中的安全。将接地软铜线分相上双眼铜鼻子固定在接地棒上的接电夹(接电夹有固定式和活动式)相应位置上,将接地线合相上的单眼铜鼻子固定在接地夹或地针上,构成一套完整的接地线。
[0003]目前,IOkv接地线传统的展收方法一般是将接地线缠绕在绝缘操作棒上,绝缘操作棒仅仅是一根绝缘的棒体,不仅不美观,而且由于成套接地线重量较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单人展收接地线的速度并不快。最为严重的是IOkv接地线传统的展收方式,由于缠绕角度过小,导致其弯折受力过大,对IOkv接地线的铜接头尾部的护套层损伤很大,其中,护套层与铜接头弯折后容易摩擦出现破损,另外,护套层缺乏弹性,在反复的小幅度缠绕紧扎后容易变形老化,而且特别容易引起软铜线断股,造成接地线的使用寿命减短。这样不仅造成了工器具的使用成本增加,更成为施工作业中的安全隐患。IOKV接地线的传统展收方式造成IOkv接地线的铜接头尾部护套层受损率高达47%。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绕线架,以避免铜接头的尾部护套层的弯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绕线架,以避免铜接头的尾部护套层的弯折。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种绕线架,包括第一支柱、第二支柱、连接所述第一支柱和所述第二支柱的顶端的第一固定装置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支柱和所述第二支柱的末端的第二固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柱的上部设置有朝向上方的第一倒钩,其下部设置有朝向下方的第二倒钩,所述第二支柱的上部设置有朝向上方的第三倒钩,其下部设置有朝向下方的第四倒钩。
[0008]优选的,上述第一倒钩、所述第二倒钩、所述第三倒钩和所述第四倒钩均位于所述绕线架的同一侧,所述第一支柱的顶端与所述第二支柱的顶端朝向与其相反的一侧倾斜,所述第二固定装置设置有容纳槽。
[0009]优选的,上述第一支柱的左侧设置有把手。
[0010]优选的,上述第一倒钩、所述第二倒钩、所述第三倒钩和所述第四倒钩均为圆管,且采用钢珠封口。
[0011]优选的,上述第一支柱和所述第二支柱均为空心不锈钢管。
[0012]优选的,上述第一倒钩和所述第二倒钩间距为650mm,所述第三倒钩和所述第四倒钩间距为650_。[0013]优选的,上述的绕线架各部件均采用焊接固定。
[0014]优选的,上述第一支柱的顶端与所述第二支柱的顶端倾斜的角度为15°。
[0015]优选的,上述第一倒钩与所述第三倒钩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倒钩与所述第四倒钩平行设置。
[0016]优选的,上述的绕线架还包括用于固定缠绕线的皮筋。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绕线架,包括第一支柱、第二支柱、连接所述第一支柱和所述第二支柱的顶端的第一固定装置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支柱和所述第二支柱的末端的第二固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柱的上部设置有朝向上方的第一倒钩,其下部设置有朝向下方的第二倒钩,所述第二支柱的上部设置有朝向上方的第三倒钩,其下部设置有朝向下方的第四倒钩。使用时,将IOkv接地线缠绕在第一倒钩、第二倒钩、第三倒钩和第四倒钩上,第一倒钩、第二倒钩、第三倒钩和第四倒钩能够很好的将IOkv接地线缠绕固定住,并且,第一倒钩、第二倒钩、第三倒钩和第四倒钩四者之间均具有一定间距,铜接头的尾部护套层可以在缠绕时归置在间距中,以避免铜接头的尾部护套层的弯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绕线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绕线架的右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1]上图1和图2中:
[0022]第一倒钩1、第二倒钩2、第三倒钩3、第四倒钩4、第一支柱5、第二支柱6、第一固定装置7、第二固定装置8、把手9、托架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绕线架,以避免铜接头的尾部护套层的弯折。
[002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绕线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绕线架的右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绕线架,包括第一支柱5、第二支柱6、连接第一支柱5和第二支柱6的顶端的第一固定装置7以及连接第一支柱5和第二支柱6的末端的第二固定装置8,其中,第一支柱5的上部设置有朝向上方的第一倒钩I,其下部设置有朝向下方的第二倒钩2,第二支柱6的上部设置有朝向上方的第三倒钩3,其下部设置有朝向下方的第四倒钩4。使用时,将IOkv接地线缠绕在第一倒钩1、第二倒钩2、第三倒钩3和第四倒钩4上,第一倒钩1、第二倒钩2、第三倒钩3和第四倒钩4能够很好的将IOkv接地线缠绕固定住,并且,第一倒钩1、第二倒钩2、第三倒钩3和第四倒钩4四者之间均具有一定间距,铜接头的尾部护套层可以在缠绕时归置在间距中,以避免铜接头的尾部护套层的弯折。
[002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绕线架不仅能够有效保护好接地线铜接头的尾部护套层,而且具备了美观、轻便、实用的特点,展收接地线一般情况下在2分半钟内即可完成,展收速度得到了提高。并且由于设计结构简单,制作费用也比较低廉,全部接地线采用绕架缠绕后可以极大减少接地线因频繁使用而造成IOKV接地线的线体的破损,降低工器具的使用成本,提高安全工器具维护水平。
[0028]并且,实际施工时,其他的施工线数量大且重量大,经常会与IOkv接地线混装,容易导致IOkv接地线的线体受压导致损坏,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绕线架由于是一个框架体,那么可以很好的单独悬挂在运输工具的凸出物上,从而避免了 IOkv接地线的线体受压。
[0029]其中,第一倒钩I与第三倒钩3平行设置,第二倒钩2与第四倒钩4平行设置。这样IOkv接地线的线体缠绕时有利于提高缠绕速度,更加便利,手感更好,且比较美观。在缠绕IOkv接地线的线体完成后,绕线架还包括用于固定缠绕线的皮筋,此处的缠绕线指的是IOkv接地线,因为一般缠绕线缠绕后会有一定程度的蓬松,容易松散开,设置用于固定缠绕线的皮筋后能够防止这个问题的出现。
[0030]其中,第一倒钩1、第二倒钩2、第三倒钩3和第四倒钩4均位于绕线架的同一侧,第一支柱5的顶端与第二支柱6的顶端朝向与其相反的一侧倾斜,第二固定装置8设置有容纳槽。在实际缠绕IOkv接地线时,还需要对棒状的接地夹或者地针进行放置,以便更好的实现对IOkv接地线的携带,那么,当IOkv接地线的线体缠绕完成时,由于第一支柱5的顶端与第二支柱6的顶端朝向与绕线架上第一倒钩1、第二倒钩2、第三倒钩3和第四倒钩4相反的一侧倾斜,那么连接第一支柱5和第二支柱6的顶端的第一固定装置7必然与第一倒钩1、第二倒钩2、第三倒钩3和第四倒钩4上缠绕的IOkv接地线有一定的间距,可以将接地夹或者地针自该间距中插入,并插入到连接第一支柱5和第二支柱6的末端的第二固定装置8的容纳槽中,实现接地夹或者地针的固定,更加方便了对IOkv接地线的携带。
[0031]其中,第一支柱5的顶端与第二支柱6的顶端倾斜的角度为15°,以保证能够让开足够的间距供接地夹或者地针穿过,并且不会间距过大导致接地夹或者地针容易晃动。并以第一支柱5的顶端与第二支柱6的顶端的倾斜处距离各自的顶端面为IOcm为宜,避免过多的倾斜影响缠绕线能够盘绕的面积。
[0032]为了进一步方便绕线架的携带,第一支柱5的左侧设置有把手9,以适于手提、肩扛各种携带方式需要,把手尺寸可以为190mmX40mm,也就是形成一个长190mm,高40mm的把手9。
[0033]其中,第一倒钩1、第二倒钩2、第三倒钩3和第四倒钩4均为圆管,且采用钢珠封口。具体的可以是裁取Φ19Χ70πιπι圆管8节制作4个绕线勾,即第一倒钩1、第二倒钩2、第三倒钩3和第四倒钩4,第一倒钩I和第二倒钩2间距为650mm,第三倒钩3和第四倒钩4间距为650mm,以保证足够的间隙,同时可以选用Φ 20不锈钢圆珠封口增加美观度,并起到一定的固线作用。
[0034]为了进一步便于携带,应当尽量减少绕线架的重量,一般IOkv接地线本身的重量已经很大,因此,应当将绕线架的重量控制在I千克以下,其中,第一支柱5和第二支柱6均为空心不锈钢管,第一固定装置7也可以为空心不锈钢管,具体的,第一支柱5和第二支柱6采用Φ 19 X 1200mm的空心不锈钢管,第一固定装置7采用Φ 19 X 130mm的空心不锈钢管,而第二固定装置8因为要设置一个容纳槽,因此,可以选用30X30X 180mm不锈钢方管,在不锈钢方管上可以直接开设出容纳槽,并且节省了成本。
[0035]为了便于绕线架的放置,可以采用空心不锈钢管在绕线架的末端设置一个托架10,托架10的高度与绕线架倾斜出来的顶端齐平,将绕线架倾斜出来的顶端也作为一个托架使用,能够降低成本,同时,托架10还具有增强绕线架结构强度的作用,具体的,选取10 X 25 X 180mm扁管I根,Φ 19 X 180mm圆管I根,Φ 19 X 40mm圆管2根进行焊接。
[0036]绕线架的各个部件,包括第一倒钩1、第二倒钩2、第三倒钩3和第四倒钩4、第一固定装置7和第二固定装置8,均采用焊接固定且均为0.6mm厚度,那么实际绕线架的总重量为0.55千克,重量非常小,满足要求,并且将成本降低到了一个绕线架150元人民币,成本非常低,当然,为了进一步降低重量,也可以采用铝合金为制作材料。
[0037]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绕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柱(5)、第二支柱(6)、连接所述第一支柱(5)和所述第二支柱(6)的顶端的第一固定装置(7)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支柱(5)和所述第二支柱(6)的末端的第二固定装置(8), 其中,所述第一支柱(5)的上部设置有朝向上方的第一倒钩(1),其下部设置有朝向下方的第二倒钩(2), 所述第二支柱(6)的上部设置有朝向上方的第三倒钩(3),其下部设置有朝向下方的第四倒钩(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倒钩(I)、所述第二倒钩(2)、所述第三倒钩(3)和所述第四倒钩(4)均位于所述绕线架的同一侧,所述第一支柱(5)的顶端与所述第二支柱(6)的顶端朝向与其相反的一侧倾斜,所述第二固定装置(8)设置有容纳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柱(5)的左侧设置有把手(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倒钩(I)、所述第二倒钩(2)、所述第三倒钩(3)和所述第四倒钩(4)均为圆管,且采用钢珠封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柱(5)和所述第二支柱(6)均为空心不锈钢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倒钩(I)和所述第二倒钩(2)间距为650mm,所述第三倒钩(3)和所述第四倒钩(4)间距为65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架,其特征在于,各部件均采用焊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柱(5)的顶端与所述第二支柱(6)的顶端倾斜的角度为1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倒钩(I)与所述第三倒钩(3)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倒钩(2)与所述第四倒钩(4)平行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固定缠绕线的皮筋。
【文档编号】B65H75/04GK203474109SQ201320555021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6日
【发明者】朱奕君, 胡良安, 杨世访, 俞国荣, 杨光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浙江仙居县供电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