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增加的可利用牵引力的提升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20877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背景1.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面涉及一种提升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具有增加的可利用牵引力的提升系统。2.背景信息。提升系统(例如,电梯系统、起重机系统)往往包括第一提升物体(例如,电梯轿厢)、第二提升物体(例如,配重)、连接第一提升物体和第二提升物体的张紧构件(例如,电梯绳索),以及接触张紧构件的一个或多个滑轮。在此类提升系统的操作期间,滑轮中的至少一个可被驱动(例如,由驱动机)来使张紧构件移动,张紧构件继而又可移动第一提升物体和第二提升物体。为了移动张紧构件,可能必需在张紧构件与一个或多个滑轮之间实现所需的牵引力。提升系统通常被设计成使得张紧构件与一个或多个滑轮之间的可利用牵引力超过所需的牵引力。张紧构件与一个或多个滑轮之间的可利用牵引力可为一个或多个变量的函数,所述变量包括例如第一提升物体和第二提升物体的重量、第一提升物体和第二提升物体的速度、第一提升物体和第二提升物体的加速度,以及提升间的高度。此类变量可根据顾客需求而变化。一般来说,较轻提升物体、提升物体较高速度、提升物体的较高加速度和较短的提升间都有助于产生较高所需的牵引力。提升系统设计的趋势是使用重量小于其先前技术的提升物体(例如,以便实现更具有能效的提升系统和/或其他协同效益)。因此,设计具有在所有操作条件下都会大于所需的牵引力的可利用牵引力的提升系统已变得越来越困难。为了克服这个问题,一些提升系统采用本领域已知的“双绕牵引”布置。在双绕牵引布置中,至少两个滑轮接触张紧构件,并且张紧构件以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的方式缠绕于滑轮。双绕牵引布置的使用可增加可利用牵引力;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可利用牵引力的增加是不足够的。可利用牵引力可通过在滑轮中的一个或多个中提供滑轮凹槽来增加,并甚至还可通过增加滑轮凹槽的凹槽底切角来增加。然而,根据提升系统代码(例如,EN81)中提供的计算,提供滑轮凹槽会增加张紧构件和滑轮经受的磨损量,并且增加滑轮凹槽的凹槽底切角甚至会进一步增加该磨损量。如以上所指示,这些问题例如在提升物体以高速度(例如,以等于或大于约两米每秒(2m/s)的速度)移动的提升系统中是特别成问题的。这些问题还会在提升物体在相对短的提升间(例如,具有介于约二十米(20m)与二百五十米(250m)之间的高度的提升间)内移动的提升间系统中是特别成问题的。在具有相对短的提升间的提升间系统中,张紧构件通常较短,并且因此具有比可用于具有相对高的提升间(例如,具有介于四百米(400m)与一千米(1000m)之间的高度的提升间)的提升系统中的张紧构件更小的质量。因此,在具有相对短的提升间的提升间系统中,张紧构件对可利用牵引力的作用相对较小。本发明的方面针对这些和其他问题。本发明的方面的概述根据本发明的方面,提供一种提升系统,所述提升系统包括第一提升物体、第二提升物体、张紧构件、第一滑轮、第二滑轮、驱动机和牵引系统。张紧构件将第一提升物体和第二提升物体连接。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接触张紧构件。驱动机可操作来旋转地驱动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中的一个。牵引系统可操作来增加提升系统的总包角,并且因此可操作来增加提升系统的可利用牵引力。另外或替代地,本发明可单独地或以各种组合来并入有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提升物体是电梯轿厢,并且第二提升物体是配重;-张紧构件是电梯绳索;-第一滑轮可绕第一滑轮轴旋转,并且第二滑轮可绕第二滑轮轴旋转,并且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各自包括滑轮接触表面,所述滑轮接触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来在相应滑轮绕其相应的滑轮轴旋转时接触张紧构件;-相应滑轮接触表面各自在相应滑轮的第一滑轮面表面与第二滑轮面表面之间轴向延伸,并且相应的滑轮轴各自在大体上垂直于相应第一滑轮面表面和第二滑轮面表面界定的相应平面的方向上延伸;-相应滑轮接触表面相对于相应的滑轮轴环状地延伸,相应滑轮接触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界定环状地延伸的滑轮凹槽,所述滑轮凹槽被配置来在提升系统的操作期间接触张紧构件,并且滑轮凹槽的形状对应于张紧构件的形状;-滑轮凹槽具有凹槽底座部分和凹槽底切部分,所述凹槽底座部分具有由凹槽半径至少部分地界定的弓形横截面形状,并且张紧构件具有由至少基本等于凹槽半径的半径界定的横截面形状;-第一滑轮具有第一直径,第二滑轮具有第二直径,并且第一直径和第二直径基本彼此不同;-第一滑轮可绕第一滑轮轴旋转,并且第二滑轮可绕第二滑轮轴旋转,并且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相对于彼此而定位,使得它们相应的滑轮轴至少彼此基本上平行地延伸-驱动机可操作来旋转地驱动第一滑轮,并且第二滑轮仅由于张紧构件的移动而被旋转地驱动;-牵引系统包括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可操作来将旋转驱动动力从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中的由驱动机旋转地驱动的一个传送至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中的另一个;-传动装置包括连接至第一滑轮的第一链轮、连接至第二滑轮的第二链轮、以及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绕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形成连续环路,并且将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接合以便在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二链轮之间传送旋转驱动动力;-牵引系统包括:第一滑轮制动器,所述第一滑轮制动器可操作来帮助制动第一滑轮;以及第二滑轮制动器,所述第二滑轮制动器可操作来帮助制动第二滑轮;-第一滑轮制动器和第二滑轮制动器被配置来同时制动相应滑轮;-第一滑轮可绕第一滑轮轴旋转,并且第二滑轮可绕第二滑轮轴旋转,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各自包括滑轮接触表面,所述滑轮接触表面相对于相应的滑轮轴环状地延伸,总包角表示相应滑轮接触表面在提升系统的正常操作期间接触张紧构件的量;-张紧构件与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相对于彼此定位成双绕牵引布置;-总包角是第一包角、第二包角、第三包角和第四包角的总和;-第一包角表示第一滑轮的滑轮接触表面邻近于第一接触位置接触张紧构件的量;第二包角表示第二滑轮的滑轮接触表面邻近于第二接触位置接触张紧构件的量;第三包角表示第一滑轮的滑轮接触表面邻近于第三接触位置接触张紧构件的量;并且第四包角表示第二滑轮的滑轮接触表面邻近于第四接触位置接触张紧构件的量;-张紧构件在第一接触位置和第三接触位置处接触第一滑轮,张紧构件在第二接触位置和第四接触位置处接触第二滑轮,张紧构件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在第一提升物体与张紧构件的与第一滑轮的第一接触位置接触的部分之间的方向上延伸,张紧构件包括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在张紧构件的与相应滑轮的第一接触位置和第二接触位置接触的部分之间的方向上延伸,张紧构件包括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在张紧构件的与相应滑轮的第二接触位置和第三接触位置接触的部分之间的方向上延伸,张紧构件包括第四部分,所述第四部分在张紧构件的与相应滑轮的第三接触位置和第四接触位置接触的部分之间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张紧构件包括第五部分,所述第五部分在张紧构件的接触第二滑轮的第四接触位置的部分与第二提升物体之间的方向上延伸;-张紧构件以及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相对于彼此定位成单绕牵引布置;-总包角是第一包角和第二包角的总和;-第一包角表示第一滑轮的滑轮接触表面邻近于第一接触位置接触张紧构件的量,并且第二包角表示第二滑轮的滑轮接触表面邻近于第二接触位置接触张紧构件的量;以及-张紧构件在第一接触位置处接触第一滑轮,张紧构件在第二接触位置处接触第二滑轮,张紧构件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在第一提升物体与张紧构件的与第一滑轮的第一接触位置接触的部分之间的方向上延伸,张紧构件包括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在张紧构件的与相应滑轮的第一接触位置和第二接触位置接触的部分之间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张紧构件包括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在张紧构件的接触第二滑轮的第三接触位置的部分与第二提升物体之间的方向上延伸。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将根据以下提供的附图和详述变得显而易见。附图简述图1为提升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另一提升系统的示意图。图3为另一提升系统的示意图。图4为接触图1的提升系统的第一滑轮的张紧构件的截面图。本发明的方面的详述参考图1至图3,本公开描述了提升系统10的实施方案。本公开参考附图中示出的实施方案来描述本发明的方面;然而,本发明的方面不局限于附图中示出的实施方案。本公开可将一个或多个特征描述为具有相对于x轴延伸的长度、相对于y轴延伸的宽度和/或相对于z轴延伸的高度。附图示出相应轴线。提升系统10包括第一提升物体12、第二提升物体14、张紧构件16、第一滑轮18、第二滑轮20、驱动机22和牵引系统24。张紧构件16将第一提升物体12和第二提升物体14连接。第一滑轮18和第二滑轮20接触张紧构件16。驱动机22可操作来旋转地驱动第一滑轮18和第二滑轮20中的一个,受驱动的滑轮继而又可移动张紧构件16以及第一提升物体12和第二提升物体14。牵引系统24可操作来增加提升系统10的总包角α,并且因此可操作来增加提升系统10的可利用牵引力TR可利用。总包角α和可利用牵引力TR可利用将在下面详细描述。牵引系统24包括传动装置26(见图1)和一对滑轮制动器28、30(见图2和图3)中的一个或两个。第一提升物体12和第二提升物体14可各自具有各种不同结构。在图1至图3中所示实施方案中,第一提升物体12是电梯轿厢,并且第二提升物体14是配重。张紧构件16可具有各种不同结构。在图1至图3中所示实施方案中,张紧构件16是电梯绳索,所述电梯绳索包括以已知方式绞合在一起的多个钢线。第一滑轮18和第二滑轮20各自可绕相应的滑轮轴32、34旋转。第一滑轮18和第二滑轮20各自包括相应滑轮接触表面36、38,所述滑轮接触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来在提升系统10的操作期间相应滑轮18、20绕其相应的滑轮轴32、34旋转时,接触张紧构件16。第一滑轮18和第二滑轮20可具有各种不同配置。在图1至图3中所示实施方案中,相应滑轮接触表面36、38各自在相应滑轮18、20的相应第一滑轮面表面40、42与相应第二滑轮面表面44、46之间轴向延伸。相应的滑轮轴32、34在通常垂直于相应第一滑轮面表面40、42和相应第二滑轮面表面44、46界定的相应平面的横向方向上延伸。相应滑轮接触表面36、38相对于相应的滑轮轴32、34环状地延伸。相应滑轮接触表面36、38相对于相应的滑轮轴32、34是同心的。滑轮接触表面36、38各自界定环状地延伸的滑轮凹槽48(见图4)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环状地延伸的滑轮凹槽被配置来在提升系统10的操作期间接触张紧构件16。在滑轮接触表面36、38各自形成一个或多个滑轮凹槽48的实施方案(诸如在图1至图3中所示一个实施方案)中,滑轮凹槽48的形状可对应于张紧构件16的形状。参考图4,例如,在这个实施方案中,滑轮凹槽48具有凹槽底座部分50和凹槽底切部分52。凹槽底座部分50具有由凹槽半径部分地界定的弓形横截面形状。张紧构件16具有由至少基本等于凹槽半径的半径界定的横截面形状。滑轮凹槽48可进一步被描述为具有凹槽底切角β,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所述凹槽底切角的意义。第一滑轮18和第二滑轮20的相应大小可变。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例如,第一滑轮18和第二滑轮20的相应直径可小至约十五厘米(15cm),而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第一滑轮18和第二滑轮20的相应直径可大至约一米半(1.5m)。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滑轮18具有第一直径,第二滑轮20具有第二直径,并且第一直径和第二直径彼此基本不同。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例如,第一滑轮18的第一直径的大小大于第二滑轮20的第二直径约百分之十(10%)。第一滑轮18和第二滑轮20的相对定位可变。在一些实施方案(包括附图中示出的实施方案)中,第一滑轮18和第二滑轮20相对于彼此定位成使得它们的相应轴32、34至少彼此基本上平行地延伸。第一滑轮18和第二滑轮20可相对于彼此定位,使得它们相应轴线32、34处于相同高度位置,或使得一定距离在相应轴线32、34之间的高度方向上延伸。张紧构件16与第一滑轮18和第二滑轮20的相对定位可变。张紧构件16与第一滑轮18和第二滑轮20可相对于彼此定位成所谓的“双绕牵引”布置(见图1和图2)、所谓的“单绕牵引”布置(见图3),或另一布置。在图1和图2中所示的双绕牵引布置中,张紧构件16在第一接触位置56和第三接触位置58处接触第一滑轮18,并且张紧构件16在第二接触位置60和第四接触位置62处接触第二滑轮20。第一接触位置56和第三接触位置58由沿宽度方向延伸的距离64(见图1)分开,并且第二接触位置60和第四接触位置62由沿宽度方向延伸的距离66(见图1)分开。张紧构件16具有:第一部分68,所述第一部分在第一提升物体12与张紧构件16的与第一滑轮18的第一接触位置56接触的部分之间的大体高度方向上延伸;第二部分70,所述第二部分在张紧构件16的与相应滑轮18、20的第一接触位置56和第二接触位置58接触的部分之间的大体长度方向上延伸;第三部分72,所述第三部分在张紧构件16的与相应滑轮18、20的第二接触位置60和第三接触位置58接触的部分之间的大体长度方向上延伸;第四部分74,所述第四部分在张紧构件16的与相应滑轮18、20的第三接触位置58和第四接触位置62接触的部分之间的大体长度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五部分76,所述第五部分在张紧构件16的接触第二滑轮20的第四接触位置62的部分与第二提升物体14之间的大体高度方向上延伸。张紧构件16的上述部分中的每一个的长度将随着在提升系统10的操作期间移动第一提升物体12和第二提升物体14而变化。在图3中所示的单绕牵引布置中,张紧构件16在第一接触位置84和第二接触位置86处接触第一滑轮18。张紧构件16具有第一部分88,所述第一部分在第一提升物体12与张紧构件16的与第一滑轮18的第一接触位置84接触的部分之间的大体高度方向上延伸;第二部分90,所述第二部分在张紧构件16的与相应滑轮18、20的第一接触位置84和第二接触位置86接触的部分之间的大体长度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三部分92,所述第三部分在张紧构件16的接触第二滑轮20的第二接触位置86的部分与第二提升物体14之间的大体高度方向上延伸。张紧构件16的上述部分中的每一个的长度将随着在提升系统10的操作期间移动第一提升物体12和第二提升物体14而变化。张紧构件16与第一滑轮18和第二滑轮20的相对定位可表征为一个或多个包角。每个包角以弧度来表示第一滑轮18和第二滑轮20的相应滑轮接触表面36、38在提升系统10的正常操作期间接触张紧构件16的量。在图1和图2中所示的双绕牵引布置中,提升系统10包括:第一包角α1(见图1),所述第一包角表示第一滑轮18的滑轮接触表面36在第一接触位置56处接触张紧构件16的量;第二包角α2(见图1),所述第二包角表示第二滑轮20的滑轮接触表面38在第二接触位置60处接触张紧构件16的量;第三包角α3(见图1),所述第三包角表示第一滑轮18的滑轮接触表面36在第三接触位置58处接触张紧构件16的量;以及第四包角α4(见图1),所述第四包角表示第二滑轮20的滑轮接触表面38在第四接触位置62处接触张紧构件16的量。在这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包角α1为约一百五十度(150°);第二包角α2为约一百八十度(180°);第三包角α3为约一百八十度(180°);并且第四包角α4为约三十度(30°)。在图3中所示的单绕牵引布置中,提升系统10包括:第一包角α1,所述第一包角表示第一滑轮18的滑轮接触表面36在第一接触位置84处接触张紧构件16的量;以及第二包角α2,所述第二包角表示第二滑轮20的滑轮接触表面38在第二接触位置86处接触张紧构件16的量。在这个实施方案中,第一包角α1为约一百五十度(150°),并且第二包角α2为约三十度(30°)。驱动机22可具有各种不同配置,并且可以各种不同方式来起作用。如以上所指示,驱动机22可操作来旋转地驱动第一滑轮18和第二滑轮20中的一个。在图1中所示实施方案中,例如,驱动机22可操作来旋转地驱动第一滑轮18,并且第二滑轮20由传动装置26旋转地驱动,如下面将详细描述。在图2和图3中所示实施方案中,驱动机22可操作来旋转地驱动第一滑轮18,并且第二滑轮20由于张紧构件16的移动而被旋转地驱动。驱动机22的动力输出可根据一个或多个变量而变化,所述变量包括例如第一提升物体12和第二提升物体14的相应重量。在包括传动装置26(见图1)的实施方案中,传动装置26可操作来将旋转驱动动力从第一滑轮18和第二滑轮20中的由驱动机22旋转地驱动的一个传送至第一滑轮18和第二滑轮20中的另一个。在图1中所示实施方案中,驱动机22可操作来旋转地驱动第一滑轮18,并且传动装置26可操作来将旋转驱动动力从第一滑轮18传送至第二滑轮20。传动装置26可具有各种不同配置,并且可以各种不同方式来起作用。在图1中所示实施方案中,传动装置26包括:第一链轮78,所述第一链轮连接至第一滑轮18的第一滑轮面表面40;第二链轮80,所述第二链轮连接至第二滑轮20的第一滑轮面表面42;以及传送带82,所述传送带绕第一链轮78和第二链轮80形成连续环路。在这个实施方案中,传送带82的内侧包括第一链轮78和第二链轮80接合来在所述第一链轮78与所述第二链轮80之间传送旋转驱动动力的结构(未示出)。在附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案中,可使用一个或多个齿轮和/或可操作来将动力从一个物体传送至另一物体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结构来实施传动装置26。在牵引系统24包括一对滑轮制动器28、30(见图2和图3)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对发热滑轮制动器28、30包括可操作来帮助制动(即,减缓或停止第一滑轮18的旋转)第一滑轮18的第一滑轮制动器28,以及可操作来帮助制动第二滑轮20的第二滑轮制动器30。第一滑轮制动器28和第二滑轮制动器30可具有各种不同配置,并且可以各种不同方式来起作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例如,第一滑轮制动器28和第二滑轮制动器30可各自呈鼓式制动器的形式。在其他实施方案(包括图2和图3中所示实施方案)中,第一滑轮制动器28和第二滑轮制动器30可各自呈盘式制动器的形式。在图2和图3中所示实施方案中,第一滑轮制动器28可操作来通过摩擦接合第一滑轮18的第二滑轮面表面44来帮助制动第一滑轮18,并且第二滑轮制动器30可操作来通过摩擦接合第二滑轮20的第二滑轮面表面46来帮助制动第二滑轮2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滑轮制动器28和第二滑轮制动器30可配置成同时制动相应滑轮18、20;第一滑轮制动器28和第二滑轮制动器30可配置成彼此独立操作;和/或第一滑轮制动器28和第二滑轮制动器30可配置成一起操作。在包括第一滑轮制动器28和第二滑轮制动器30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提升系统10另外包括制动器控制器(未示出),所述制动器控制器可操作来控制第一滑轮制动器28和第二滑轮制动器30。在此类实施方案中,可使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组合来实施制动器控制器的功能。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例如,制动器控制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可编程处理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能够修改(例如,编程)控制器来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而不需要过度实验。在提升系统10的运行条件下,驱动机22旋转地驱动第一滑轮18和第二滑轮20中的一个或两个,受驱动的滑轮继而又使张紧构件16移动。在运行条件下,可利用牵引力TR可利用应大于或等于提升系统10的所需的牵引力TR所需。所需的牵引力TR所需可使用以下等式来确定:(等式1)在等式1中,T1是表示张紧构件16的从第一提升物体12延伸的部分(例如,图1中的张紧构件16的第一部分68,或图3中的张紧构件16的第一部分88)的拉力的变量,并且T2是表示张紧构件16的从第二提升物体14延伸的部分(例如,图1中的张紧构件16的第五部分76,或图3中的张紧构件16的第三部分92)的拉力的变量。在这个实施方案中,可利用牵引力TR可利用可使用以下等式来确定:(等式2)TR可利用=ef·α在等式2中,e是作为自然对数的底数的数学常数,f是张紧构件16与第一滑轮18和第二滑轮20之间的摩擦因子,并且α表示提升系统10的总包角。总包角α是提升系统10的一个或多个包角的总和,如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在等式2中,可使用各种不同等式来确定摩擦因子f。用于确定摩擦因子f的具体等式将至少部分地取决于第一滑轮18和第二滑轮20的相应滑轮接触表面36、38的形状。在图1中所示实施方案中,第一滑轮18和第二滑轮20的相应滑轮接触表面36、38各自包括多个滑轮凹槽48,所述滑轮凹槽各自具有图4中所示的横截面形状。在这个实施方案中,摩擦因子f可使用以下等式来确定:(等式3)在等式3中,μ是摩擦系数,β是上述凹槽底切角β,并且π是作为圆的周长与其直径的比值的数学常数。如以上所论述,牵引系统24可操作来增加提升系统10的总包角α,并且因此可操作来增加提升系统10的可利用牵引力TR可利用。在牵引系统24包括传动装置26(见图1)的实施方案中,传动装置26将旋转驱动动力从第一滑轮18传送至第二滑轮20,这具有增加加入总包角α中的包角的数目的效果。在图1中所示实施方案中,总包角α等于第一包角α1、第二包角α2、第三包角α3和第四包角α4的总和。因此,在这个实施方案中,总包角α为约五百四十度(540°)。如果从这个实施方案中排除传动装置26,第二包角α2和第四包角α4将不加入总包角α中,并且因此总包角α为约三百三十度(330°)。在包括第一滑轮制动器28和第二滑轮制动器30(见图2和图3)的实施方案中,第一滑轮制动器28和第二滑轮制动器30同时制动相应第一滑轮18和第二滑轮20,这具有增加加入总包角α中的包角的数目的效果。在图2中所示实施方案中,总包角α等于第一包角α1、第二包角α2、第三包角α3和第四包角α4的总和。因此,在这个实施方案中,总包角α为约五百四十度(540°)。如果从这个实施方案中排除传动装置26,第二包角α2和第四包角α4将不加入总包角α中,并且因此总包角α为约三百三十度(330°)。在图3中所示实施方案中,总包角α等于第一包角α1和第二包角α2的总和。因此,在这个实施方案中,总包角α为约一百八十度(180°)。如果从这个实施方案中排除传动装置26,第二包角α2将不加入总包角α中,并且因此总包角α将为约一百三十度(130°)。虽然已公开了若干实施方案,但是将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的方面包括更多的实施方案和实现方案。因此,本发明的方面仅受随附权利要求书和其等效物限制。还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真实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变化和修改。例如,在一些情况下,结合一个实施方案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可单独地使用或与一个或多个其他实施方案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结合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