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子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300797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滚子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滚子自动上料装置,属于滚子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上料槽、气缸、推杆、抓料头、过渡板,上料槽正前方开有略大于滚子直径的小孔,上料槽的侧壁设置有支架,支架上安装有气缸,气缸上安装有推杆,过渡板安装在上料槽尾端,抓料头安装在上料槽侧面下的机床上;该滚子自动上料装置不仅安全稳定可靠,而且调整维护比较方便,由于其动作迅速,一个工作循环仅用4秒,故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滚子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滚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滚子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大多数球面滚子磨床的工作过程为:上料处用挡料块挡住滚子,然后单臂机械手抓料头,轴向伸缩抓料,摆臂,放料完成滚子从进料处到磨削区的输送。这种上料方式使滚子不能每次准确落到同一位置,定位较差,尤其对于较小直径的滚子,由于抓料头与滚子间隙很小,抓料头无法保证套入滚子中,单臂机械手上料时就不能将滚子稳定的送到磁极上磨削,甚至还会撞车。若在挡料处加一块挡块使滚子准确定位,抓料头逃入滚子时就会和挡块干涉,无法抓料,故目前这种上料方式不仅不可靠,而且调整复杂,操作不安全。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滚子自动上料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滚子定位不准及其与挡块相撞的问题,使磨床的稳定性大大提高。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滚子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槽1,气缸2、推杆4、抓料头5、过渡板6,上料槽I正前方开有略大于滚子直径的小孔,上料槽I的侧壁设置有支架,支架上安装有气缸2,气缸2上安装有推杆4,过渡板6安装在上料槽I尾端,抓料头5安装在上料槽I侧面下的机床上。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滚子自动上料装置不仅安全稳定可靠,而且调整维护比较方便,由于其动作迅速,一个工作循环仅用4秒,故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一种滚子自动上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0007]附图标记1.上料槽,2.气缸,3.滚子,4.推杆,5.抓料头,6.过渡板,7.面板,
8.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0009]如附图1所示,一种滚子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槽1,气缸2、推杆4、抓料头5、过渡板6,上料槽I正前方开有略大于滚子直径的小孔,上料槽I的侧壁设置有支架,支架上安装有气缸2,气缸2上安装有推杆4,过渡板6安装在上料槽I尾端,抓料头5安装在上料槽I侧面下的机床上。
[0010]实施例一
[0011]工作时,机械手摆到上料位将滚子从上料槽的一端准确的运动到上料槽上的小孔时,推杆在推料气缸的作用下迅速将滚子经过渡板推进抓料孔内,然后机械手旋转带动抓料头到磨削位置,磨削条件满足后,即可进入磨削循环,磨削结束后,机械手下料,同时机械手又摆到上料位进行下一个循环。
[0012]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权利要求】
1.一种滚子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槽(1),气缸(2)、推杆(4)、抓料头(5)、过渡板(6),上料槽(I)正前方开有略大于滚子直径的小孔,上料槽(I)的侧壁设置有支架,支架上安装有气缸(2),气缸(2)上安装有推杆(4),过渡板(6)安装在上料槽(I)尾端,抓料头(5)安装在上料槽(I)侧面下的机床上。
【文档编号】B65G47/74GK203794187SQ201420202874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4日
【发明者】郭振中, 何保伟, 吴川杰, 孙林 申请人:洛阳市格林滚动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