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物料运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17243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自动化物料运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自动化物料运输系统,包括粉碎罐、投料仓、投料罐和混合罐,投料罐设置在混合罐的罐顶,投料仓和投料罐之间设置有真空抽压装置进行传输,粉碎罐与投料仓采用传输轨道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从加料到混料的自动化物料传输系统,既能适用于需粉碎的物料的操作也适用于无须粉碎的物料的操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同时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具有非常好的实用效果。
【专利说明】自动化物料运输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运输系统,具体涉及全程自动化操控的物料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物料运输系统物料经由投料罐进入混料罐中,投料罐中装有计量装置,工人将物料运输进投料罐中,同时计量装置计量投入的物料,控制工人的往投料罐中加料多少。在大工业生产中,由于所需的物料量很多,因此投料罐和混料罐的体积都较大,投料罐设计在混料罐上,高度很高,很不利于工人的操作。并且在地板行业制作木塑地板所需采用的原料通常需要大量粉碎后的木粉和塑料粉料,由于这些原料较蓬,很容易漂浮在空气中,因此工人的加料环境很不好,在加料的过程中工人易吸入大量粉粒,对身体具有很大的损坏。整体的操作费时费力,并且不安全环保,很不利于装置的长期运行。
[0003]因此,上述问题是在物料运输系统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应当予以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自动化物料运输系统。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自动化物料运输系统,包括粉碎罐、投料仓、投料罐和混合罐,所述投料罐设置在所述混合罐的罐顶,所述投料仓和所述投料罐之间设置有真空抽压装置进行传输,所述粉碎罐与所述投料仓采用传输轨道进行连接。
[000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粉碎罐的罐体上开设有加料口,所述粉碎罐的底部设置有第一下料仓,所述传输轨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下料仓的仓口连接。
[000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投料仓的仓体上开设有可随意开闭的输料口和进料口,所述传输轨道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输料口伸入所述投料仓中,所述输料口上还连接有阻挡所述传输轨道运料的仓门,所述投料仓的底部安装有第二下料仓,所述第二下料仓的仓口连接所述真空抽压装置的传输管的一端。
[000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仓门的底部开设有卡合所述传输轨道的开□。
[000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投料罐内设置有计量装置,并且所述投料罐连接所述真空抽压装置的传输管的另一端。
[00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传输轨道的两侧设置有两块挡板,所述挡板紧靠所述传输轨道的两侧设置。
[0011]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物料运输系统,在对需粉碎的物料进行整体输料时,关闭投料仓上的进料口,工人只需在粉碎罐的加料口将物料加入粉碎罐中,物料在粉碎罐中粉碎到规定尺寸的标准后,通过第一下料仓传输到轨道上,传输轨道可选用圆环式循环的皮带轮进行传输。随着轨道的运输将物料通过输料口运送到投料仓中,再经由第二下料仓和真空抽压装置输送到投料罐中,投料罐中的计量装置对被输送的物料的量准确把控,将投料罐中控制量得到的物料借助自身重力落入混料罐中。在无须使用传输轨道的时候,即物料无须采用碎粉罐先粉碎时,关闭投料仓上的输料口,开启投料仓上的进料口,工人将需进入投料仓中的物料经由投料仓上的进料口加入,再采用上述方法,通过真空抽压装置将这些物料也输送到混合罐中。多种物料在混合罐中进行混合操作。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从加料到混料的自动化物料传输系统,物料通过一级一级传输进入到混料罐中,并且此套装置既适用于需粉碎的物料的操作也适用于无须粉碎的物料的操作。在地板的制作过程中,常需添加很多粉料,例如木料,塑料粉等,在操作的过程中,这些原料易蓬,工人吸入的话对工人的身体会产生很大的损伤,因此可将整套装置隔离工人设置,并将粉碎罐的加料口对着外部,工人只需将大块物料运送进粉碎罐的罐体中,由于大块物料不易发蓬,工人的加料环境得到改善,工人不易吸入物料,减少加工环境对工人身体的损害。在粉碎罐和投料仓中间设置有两侧设置有挡板的传输轨道,易于粉碎后原料的运输,同时控制第一下料仓的下料速度和传输轨道的运转速度能起到初步控制物料进入投料仓中量的作用。投料仓和投料罐之间设计有真空抽压装置,在运输无须粉碎的物料时,投料仓位于底面上,其高度方便工人加料。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同时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具有非常好的实用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物料运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4]其中,1-粉碎罐,2-投料仓,3-投料罐,4-混合罐,5-真空抽压装置,6_传输轨道,7-加料口,8-第一下料仓,9-输料口,10-进料口,11-仓门,12-第二下料仓,13-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001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自动化物料运输系统,包括粉碎罐1、投料仓2、投料罐3和混合罐4,所述投料罐3设置在所述混合罐4的罐顶,所述投料仓2和所述投料罐3之间设置有真空抽压装置5进行传输,所述粉碎罐I与所述投料仓2采用传输轨道6进行连接。所述粉碎罐I的罐体上开设有加料口 7,所述粉碎罐I的底部设置有第一下料仓8,所述传输轨道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下料仓8的仓口连接。所述投料仓2的仓体上开设有可随意开闭的输料口 9和进料口 10,所述传输轨道6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输料口 9伸入所述投料仓2中,所述输料口 9上还连接有阻挡所述传输轨道6运料的仓门11,所述投料仓2的底部安装有第二下料仓12,所述第二下料仓12的仓口连接所述真空抽压装置5的传输管的一端。所述仓门11的底部开设有卡合所述传输轨道6的开口。所述投料罐3内设置有计量装置,并且所述投料罐3连接所述真空抽压装置5的传输管的另一端。所述传输轨道6的两侧设置有两块挡板13,所述挡板13紧靠所述传输轨道6的两侧设置。
[0017]本实施例自动化物料运输系统,在对需粉碎的物料进行整体输料时,关闭投料仓2上的进料口 10,工人只需在粉碎罐I的加料口 7将物料加入粉碎罐I中,物料在粉碎罐I中粉碎到规定尺寸的标准后,通过第一下料仓8传输到传输轨道6上,传输轨道6可选用圆环式循环的皮带轮进行传输。随着传输轨道6的运输将物料通过输料口 9运送到投料仓2中,再经由第二下料仓12和真空抽压装置5输送到投料罐3中,投料罐3中的计量装置对被输送的物料的量准确把控,将投料罐3中控制量得到的物料借助自身重力落入混合罐4中。在无须使用传输轨道6的时候,即物料无须采用碎粉罐先粉碎时,关闭投料仓2上的输料口 9,开启投料仓2上的进料口 10,工人将需进入投料仓2中的物料经由投料仓2上的进料口 10加入,再采用上述方法,通过真空抽压装置5将这些物料也输送到混合罐4中。多种物料在混合罐4中进行混合操作。
[0018]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从加料到混料的自动化物料传输系统,物料通过一级一级传输进入到混料罐中,并且此套装置既适用于需粉碎的物料的操作也适用于无须粉碎的物料的操作。在地板的制作过程中,常需添加很多粉料,例如木料,塑料粉等,在操作的过程中,这些原料易蓬,工人吸入的话对工人的身体会产生很大的损伤,因此可将整套装置隔离工人设置,并将粉碎罐的加料口对着外部,工人只需将大块物料运送进粉碎罐的罐体中,由于大块物料不易发蓬,工人的加料环境得到改善,工人不易吸入物料,减少加工环境对工人身体的损害。在粉碎罐和投料仓中间设置有两侧设置有挡板的传输轨道,易于粉碎后原料的运输,同时控制第一下料仓的下料速度和传输轨道的运转速度能起到初步控制物料进入投料仓中量的作用。投料仓和投料罐之间设计有真空抽压装置,在运输无须粉碎的物料时,投料仓位于底面上,其高度方便工人加料。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同时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具有非常好的实用效果。
【权利要求】
1.自动化物料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粉碎罐(1)、投料仓(2)、投料罐(3)和混合罐(4 ),所述投料罐(3 )设置在所述混合罐(4 )的罐顶,所述投料仓(2 )和所述投料罐(3 )之间设置有真空抽压装置(5 )进行传输,所述粉碎罐(1)与所述投料仓(2 )采用传输轨道(6 )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物料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罐(1)的罐体上开设有加料口( 7 ),所述粉碎罐(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下料仓(8 ),所述传输轨道(6 )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下料仓(8)的仓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物料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仓(2)的仓体上开设有可随意开闭的输料口(9)和进料口(10),所述传输轨道(6)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输料口(9)伸入所述投料仓(2)中,所述输料口(9)上还连接有阻挡所述传输轨道(6)运料的仓门(11),所述投料仓(2)的底部安装有第二下料仓(12),所述第二下料仓(12)的仓口连接所述真空抽压装置(5)的传输管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化物料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仓门(11)的底部开设有卡合所述传输轨道(6)的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物料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罐(3)内设置有计量装置,并且所述投料罐(3 )连接所述真空抽压装置(5 )的传输管的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物料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轨道(6)的两侧设置有两块挡板(13),所述挡板(13)紧靠所述传输轨道(6)的两侧设置。
【文档编号】B65G43/08GK204078726SQ201420525714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5日
【发明者】郦海星 申请人:江苏锐升新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