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起重机的上部主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5446发布日期:2018-06-08 17:28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移动式起重机的上部主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移动式起重机的上部主体。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记载以往的移动式起重机。该文献的说明书摘要中记载“上部回转体通过回转轴承以可绕回转中心轴回转的方式搭载于下部行驶体,该上部回转体包括具备左右侧板(6L、6R)的回转框架(7)和……”。其中,对于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附图标记附上括号。

在以往的移动式起重机中,轴承螺栓的轴向力(轴承螺栓轴向力(axial force))局部性地增大。该问题的详细内容如下。在图17中示意性地示出作用于以往的移动式起重机1001的上部主体1630等的力的流动。移动式起重机1001在作业时或组装时,因吊起物L带来的吊起负荷f1及动臂1021的自重f2而使压缩力f3作用于回转框架1040的前侧X1部分,并在起伏绳索1024上产生张力f5。张力f5使朝向上侧Z1(垂直向上)且前侧X1方向的力f6作用于回转框架1040的后侧X2端部(下部吊具(spreader)1025)。结果导致压缩负荷f21作用于回转轴承1005的前侧X1部分,拉伸负荷f22作用于回转轴承1005的后侧X2部分。该拉伸负荷f22由图18所示的轴承螺栓1006承受。在图18中,仅对多个轴承螺栓1006中的一部分附上了附图标记。轴承螺栓1006是将图17所示的回转轴承1005和轴承座面1050紧固连接的螺栓。如图18所示,从上下方向Z观察时,将回转框架1040的侧板1042和轴承座面1050相交叉的位置设为侧板交叉位置1042a。图19表示轴承螺栓1006的轴向力(轴承螺栓轴向力)和角度θ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轴承螺栓轴向力在侧板交叉位置1042a(参照图18)及其周边(图19所示的例子中为θ≒±45°)局部性地增大。如该例子可知,以往的移动式起重机,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回转框架的侧板与轴承座面相交叉的位置及其周边,局部性地增大轴承螺栓轴向力。

轴承螺栓的强度有时取决于轴承螺栓的轴向力,而移动式起重机的吊起能力及强度有时也取决(被约束)于轴承螺栓的强度。在此情况下,为了提高移动式起重机的吊起能力及强度,需要降低轴承螺栓的轴向力的最大值。

一般而言,通过增加轴承座面的板厚,可以提高轴承座面的刚性,从而轴承座面的负荷分布得以分散(可抑制局部集中),可以降低轴承螺栓轴向力的最大值。但是,当增加轴承座面的板厚时,发生移动式起重机的重量增加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8-110833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起重机的上部主体,不需增加轴承座面的板厚,就能够降低轴承螺栓轴向力的最大值。

基于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移动式起重机的上部主体通过轴承螺栓固定于回转轴承,并通过该回转轴承安装于下部行驶体。所述移动式起重机的上部主体包括:轴承座面,通过所述轴承螺栓被固定于所述回转轴承的上面;回转框架,被固定于所述轴承座面,当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包含与所述轴承座面相交叉的交叉侧板;以及力分散部件,配置于所述回转框架的所述交叉侧板和所述轴承座面之间,用于使从所述交叉侧板向所述轴承座面传递的力分散到多个路径,其中,所述轴承座面具有力分散对象区域,所述力分散对象区域是指,从上下方向观察时所述轴承座面和所述交叉侧板相交叉的侧板交叉位置及该侧板交叉位置的附近,并且比所述回转轴承的回转中心靠向后侧,而且是所述轴承座面之中在所述回转轴承的径向即轴承径向上位于该轴承座面的两端部之间的中央部的位置,所述力分散部件具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纵板,所述至少一个纵板被固定在所述轴承座面之中避开所述力分散对象区域的区域。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机械宽度方向Y观察移动式起重机1的模式图。

图2是从机械宽度方向Y观察图1所示的上部主体30的模式图。

图3是从上侧Z1观察图1所示的上部主体30的模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上部主体30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沿图3所示的F5-F5线的组合切断部的端面图。

图6是图3所示的角度θ和轴承螺栓轴向力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7是第2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5的图。

图8是第3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5的图。

图9是第4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3的图。

图10是第5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3的图。

图11是第6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3的图。

图12是第7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3的图。

图13是第7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2的图。

图14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2所示的力分散部件760等的立体图。

图15是第8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3的图。

图16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5所示的力分散部件860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7是从机械宽度方向Y观察以往的移动式起重机1001的模式图。

图18是从上侧Z1观察图17所示的以往的上部主体1630的模式图。

图19是图18所示的角度θ和轴承螺栓轴向力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20是比较例2的上部主体1730的立体图。

图21是从上侧Z1观察图20所示的上部主体1730的模式图。

图22是第9实施方式的上部主体的立体图。

图23是表示图22所示的上部主体的变形例的图。

图24是第9实施方式的上部主体的侧视图。

图25是第9实施方式的上部主体的俯视图。

图26是图22的XXVI-XXVI剖视图。

图27是动臂自己站立时的起重机的侧视图。

图28是作用于图27的主要部分G的力的说明图。

图29是表示约束条件的模式图。

图30是表示负荷条件的模式图。

图31是不设有肋的样本的扭曲评价的模式图。

图32是分别设有水平肋和垂直肋的样本的扭曲评价的模式图。

图33是设有倾斜肋的样本的扭曲评价的模式图。

图34是第1变形例的上部主体的立体图。

图35是图34的XXXV-XXXV剖视图。

图36是第2变形例的相当于图35的图。

图37是第3变形例的相当于图35的图。

图38是第4变形例的上部主体的立体图。

图39是第10实施方式的上部主体的立体图。

图40是图39的XL-XL剖视图。

图41是第5变形例的相当于图40的图。

图42是第6变形例的相当于图40的图。

图43是第7变形例的相当于图40的图。

图44是第8变形例的相当于图40的图。

图45是第9变形例的相当于图40的图。

图46是第10变形例的相当于图40的图。

图47是从机械宽度方向Y观察移动式起重机1的模式图。

图48是从上侧Z1观察图47所示的上部主体1130的模式图。

图49是从机械宽度方向Y观察图47所示的上部主体1130的模式图。

图50是图47所示的盒状部件60等的立体图。

图51是作用于图49所示的侧板42的力的图。

图52是图49所示的加强结构部件70等的图。

图53是图48所示的角度θ和轴承螺栓轴向力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54是第12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48的图。

图55是第12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49的图。

图56是第13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48的图。

图57是第13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49的图。

图58是第14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48的图。

图59是第14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49的图。

图60是图58及图59所示的箭头F14方向剖面的模式图。

图61是第15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48的图。

图62是第15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49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6,对图1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移动式起重机1的上部主体30进行说明。

移动式起重机1是通过动臂21(将在后面叙述)进行吊起物L的吊起作业等的机械。移动式起重机1具备下部行驶体3、回转轴承5和上部回转体10。下部行驶体3是使移动式起重机1行驶的部分。例如,下部行驶体3采用履带式,也可以采用轮式。其中,将上下方向(垂直方向)设为上下方向Z。将上侧设为上侧Z1,下侧设为下侧Z2。

回转轴承5用于将上部回转体10以自由回转的方式支承于下部行驶体3。回转轴承5配置于下部行驶体3和上部回转体10(后面叙述的上部主体30)之间。回转轴承5呈圆环状。将回转轴承5的径向(后面叙述的轴承座面50的径向)设为“轴承径向”。将回转轴承5的周向(后面叙述的轴承座面50的周向)设为“轴承周向”。如图2所示,回转轴承5具备内圈5i(内环)和外圈5o(外环)。内圈5i固定于下部行驶体3的上部(上侧Z1部分)。外圈5o在轴承径向上配置于内圈5i的外侧。外圈5o通过多个轴承螺栓6紧固连接(固定)于轴承座面50(后面叙述)。外圈5o相对于内圈5i自由回转。将外圈5o相对于内圈5i的回转中心轴(上部回转体10相对于图1所示的下部行驶体3的回转中心轴)设为回转中心5c。

如图2所示,各轴承螺栓6是将外圈5o与轴承座面50(后面叙述)紧固连接的部件。各轴承螺栓6的轴向为上下方向Z。各轴承螺栓6从外圈5o的下侧Z2贯穿外圈5o,紧固连接于轴承座面50。另外,在轴承座面50(后面叙述)的上侧Z1之中没有配置力分散部件60(后面叙述)的位置处,也可以使轴承螺栓6从轴承座面50的上侧Z1贯穿轴承座面50,并紧固连接于外圈5o(图中未示出)。如图3所示,多个轴承螺栓6沿着轴承周向隔开间隔地排列设置。在图3中,只对多个轴承螺栓6中的一部分轴承螺栓6附上附图标记(在其它图中也同样)。

如图1所示,上部回转体10配置(搭载)于下部行驶体3的上侧Z1,可相对于下部行驶体3回转。上部回转体10具备起伏部件20和上部主体30。

在此,将关于上部回转体10的方向(关于上部主体30的方向)定义为如下。即,将上部主体30的前后方向(长边方向)设为机械前后方向X。在机械前后方向X上,将从下部吊具25(后面叙述)朝向动臂21(后面叙述)的末端部的一侧设为前侧X1。在机械前后方向X上,将与前侧X1相反的一侧设为后侧X2。如图3所示,将沿机械前后方向X延伸且经过回转中心5c的直线设为直线Xs。将与机械前后方向X正交且水平的方向设为机械宽度方向(左右方向)Y。机械宽度方向Y包括宽度方向内侧Y1(机械宽度方向内侧)和宽度方向外侧Y2(机械宽度方向外侧)。宽度方向内侧Y1是在机械宽度方向Y上接近直线Xs的一侧。宽度方向外侧Y2是在机械宽度方向Y上离开直线Xs的一侧。将沿机械宽度方向Y延伸且经过回转中心5c的直线设为直线Ys。从上侧Z1观察下侧Z2时,将从回转中心5c向后侧X2延伸的半直线相对于直线Xs形成的角度设为角度θ。

如图1所示,起伏部件20包括动臂21以及用于使动臂21起伏的部件。起伏部件20安装于上部主体30。起伏部件20具备动臂21、牵索(guyline)22、桅杆23、起伏索24和下部吊具25。动臂21通过吊起索将吊起物L吊起。动臂21的末端部(动臂脚)安装于上部主体30的前侧X1端部。牵索22连接于动臂21和桅杆23。桅杆23配置于动臂21的后侧X2,通过牵索22使动臂21起伏。起伏索24挂在桅杆23的顶端部(图中未示出的上部吊具)和下部吊具25之间。通过绞车(图中未示出)对起伏索24进行卷入卷出从而使桅杆23起伏,由此动臂21起伏。下部吊具25配置于上部主体30的后侧X2端部的上面(上侧Z1的面)。

上部主体30(上部主体结构)通过回转轴承5安装于下部行驶体3。如图2所示,通过轴承座面50(后面叙述)将回转轴承5(外圈5o)固定在上部主体30的前侧X1部分(比机械前后方向X的中央靠向前侧X1的部分)。如图3及图2所示,上部主体30具备回转框架40、轴承座面50和力分散部件60。

回转框架40(上框架)是用于安装起伏部件20(参照图1)等的结构物。如图2所示,回转框架40具备底部41和一对侧板42。底部41是回转框架40的下侧Z2部分。例如,底部41为板状(底板、机体底板)。底部41是与上下方向Z(含大致上下方向Z)正交的板。底部41也可以具备孔、棒状部件等(图中未示出)。如图3所示,一对侧板42(机体侧板)是配置于回转框架40的宽度方向外侧Y2部分(两个外侧、左右)的板。各侧板42从底部41的宽度方向外侧Y2部分向上侧Z1延伸。各侧板42是与机械宽度方向Y(含大致机械宽度方向Y)正交的板。各侧板42在上下方向Z上与轴承座面50交叉。即,各侧板42构成“交叉侧板”。以下,将其仅称为侧板42。

如图2及图5所示,轴承座面50安装于回转轴承5。轴承座面50通过轴承螺栓6紧固连接(如上所述),被固定于外圈5o的上面(上侧Z1的面)。轴承座面50固定于回转框架40。轴承座面50的上面接合于底部41(通过焊接等直接固定)。如图3及图2所示,轴承座面50的上面通过力分散部件60固定于侧板42(交叉侧板)。轴承座面50呈圆环状(环形状)。轴承座面50呈与上下方向Z正交的板状(厚度方向为上下方向Z的板状)。如图3所示,从上下方向Z观察时,将轴承座面50之中比回转中心5c靠向后侧X2(比直线Ys靠向后侧X2)的部位与侧板42相交叉的位置设为侧板交叉位置42a。如图4所示,轴承座面50具备边缘部51和中央部53。在轴承座面50设有力分散对象区域55。

边缘部51是轴承座面50在轴承径向上的两端部。边缘部51具有内侧边缘部51i和外侧边缘部51o。内侧边缘部51i是轴承座面50的轴承径向内侧的端部。外侧边缘部51o是轴承座面50的轴承径向外侧的端部。例如,内侧边缘部51i在轴承径向上的宽度是相对于轴承座面50在轴承径向上的宽度的20%以下、15%以下、10%以下、5%以下等(外侧边缘部51o的宽度也同样)。

中央部53是位于轴承座面50的上面(上侧Z1的面)且被边缘部51夹住的部分。中央部53是在轴承座面50上的位于内侧边缘部51i和外侧边缘部51o之间的部位。多个轴承螺栓6安装于中央部53。

力分散对象区域55是轴承座面50之中用于分散从侧板42传递到轴承座面50的力的区域。力分散对象区域55形成于比回转轴承5(参照图2)的回转中心5c靠向后侧X2。力分散对象区域55位于中央部53(轴承座面50之中被轴承径向上的两端部夹住的部位)。力分散对象区域55包括从上下方向Z观察时轴承座面50和侧板42相交叉的侧板交叉位置42a、以及侧板交叉位置42a附近的位置(后面叙述)。力分散对象区域55被相对于直线Xs形成在机械宽度方向Y的两侧(位于直线Xs的左右两侧)。下面,就相对于直线Xs位于机械宽度方向Y的一侧(左侧或右侧)的力分散对象区域55进行说明。关于所述“附近的位置”的具体内容为如下。即,图4中示出表示力分散对象区域55的大小的角度α及角度β。角度α越大则力分散对象区域55越大,角度β越大则力分散对象区域55越大。角度α的下限值或上限值例如是10°、15°、20°、25°、30°、35°、40°或45°。角度β的下限值或上限值例如是0°、5°、10°、15°、20°、25°或30°。角度α及角度β的具体内容为如下。即,从上下方向Z观察时,角度α是由下述的线段α1和线段α2形成的角度。线段α1是将侧板交叉位置42a(不考虑侧板42的厚度)的后侧X2端部的位置42a-1和回转中心5c相连接的线段。线段α2是将力分散对象区域55之中角度θ最接近0°的位置和回转中心5c相连接的线段。角度β是由下述的线段β1和线段β2形成的角度。线段β1是将侧板交叉位置42a的前侧X1端部的位置42a-2和回转中心5c相连接的线段。线段β2是将力分散对象区域55之中角度θ最接近90°的位置和回转中心5c相连接的线段。另外,从上下方向Z观察时,当侧板42和直线Ys相交叉的位置处于轴承座面50的上侧Z1(正上方)时(图中未示出),将位置42a-2设于直线Ys上的位置,并设角度β为0°。

如图5所示,力分散部件60被构成为可使从侧板42向轴承座面50传递的力分散到多个路径。力分散部件60是用于增加从侧板42向轴承座面50的负荷传递路径的手段(结构物、部件)。力分散部件60配置于侧板42(交叉侧板)和轴承座面50之间。力分散部件60配置于比侧板42靠向下侧Z2。力分散部件60配置于比轴承座面50靠向上侧Z1。力分散部件60接合于侧板42(通过焊接直接固定)。力分散部件60接合于轴承座面50。如图3所示,力分散部件60(至少)配置于力分散对象区域55的上侧Z1(正上方)。力分散部件60也可以在力分散对象区域55以外的位置固定(接合)于轴承座面50。从上下方向Z观察时,力分散部件60例如呈圆环状,例如也可以呈大致圆环状(后面叙述)。从上下方向Z观察时,力分散部件60以沿着圆环状的轴承座面50的方式配置。以由力分散部件60和轴承座面50形成双重结构的方式配置力分散部件60。另外,在图3等中表示力分散部件60的轴承径向的端部(内周及外周)和轴承座面50的轴承径向的端部(内周及外周)在轴承径向上相互错开的例子,但也可以不让它们错开。如图5所示,力分散部件60呈在力分散部件60的内部设有中空部分的形状(箱形、盒状)。从轴承周向观察的力分散部件60的剖面(以下,仅称为“力分散部件60的剖面”)的形状是多角形或从多角形去除底边的形状(将在后面叙述,参照图7)。所述“多角形”包含四角形、三角形等,所述“四角形”包含矩形、梯形等。图5所示的例子中,力分散部件60的剖面为矩形状。下面,对力分散部件60的剖面为矩形状的情况进行说明。力分散部件60具备底板61、一对纵板63和顶板65。

底板61构成力分散部件60的下侧Z2部分。底板61接合于轴承座面50的上面(上侧Z1的表面、中央部53及边缘部51)。底板61是与上下方向Z正交的板。

各纵板63是沿上下方向Z延伸的板。纵板63包含相对于上下方向Z倾斜的板(将在后面叙述,参照图8),纵板63不包含与上下方向Z正交的板(底板61等)。各纵板63通过底板61固定于轴承座面50。如图4所示,各纵板63以避开力分散对象区域55的方式固定于轴承座面50。各纵板63不配置于力分散对象区域55的上侧Z1(正上方)(从上下方向Z观察,各纵板63不会与力分散对象区域55相重叠)。在力分散对象区域55的外侧,各纵板63也可以配置于轴承座面50的上侧Z1(参照图11)。如图5所示,各纵板63固定于轴承座面50的边缘部51。如图4所示,各纵板63沿着边缘部51固定于轴承座面50。一对纵板63具备内侧纵板63i和外侧纵板63o。

内侧纵板63i构成力分散部件60的轴承径向内侧部分(内周部分)。如图5所示,内侧纵板63i通过底板61固定于内侧边缘部51i。如图4所示,外侧纵板63o构成力分散部件60的轴承径向外侧部分(外周部分)。如图5所示,外侧纵板63o通过底板61固定于外侧边缘部51o。另外,内侧纵板63i也可以配置于比内侧边缘部51i更靠向轴承径向的内侧(将在后面叙述,参照图9)。此外,外侧纵板63o也可以配置于比外侧边缘部51o更靠向轴承径向的外侧(将在后面叙述,参照图9)。

顶板65是构成力分散部件60的上侧Z1部分的板。顶板65是与上下方向Z正交的板。顶板65接合于内侧纵板63i和外侧纵板63o,以将内侧纵板63i和外侧纵板63o的上侧Z1端部之间相连接。顶板65接合于回转框架40的侧板42。另外,力分散部件60接合于图2所示的回转框架40的底部41。底部41例如接合于图5所示的纵板63(图中未示出)。底部41(参照图2)例如也可以接合于底板61或顶板65(图中未示出),例如还可以接合于底板61和轴承座面50之间(图中未示出)。

(产生于移动式起重机1的力)

如图1所示,当移动式起重机1的作业时或组装时,通过如下方式在移动式起重机1上产生力。吊起物L的吊起负荷f1和动臂21的自重f2使压缩力f3作用于回转框架40的前侧X1部分(动臂21的安装位置)。此外,吊起负荷f1和自重f2从动臂21通过牵索22传递到起伏索24,在起伏索24上产生张力f5。张力f5使朝向上侧Z1且前侧X1方向的力f6作用于回转框架40的后侧X2部分(下部吊具25)。力f6使弯曲负荷f11及压缩负荷f12作用于回转框架40的后侧X2部分(比回转中心5c靠向后侧X2的部分)。另外,牵索22的张力、起伏索24的张力f5和桅杆23的自重使压缩力f7作用于回转框架40的前侧X1部分(桅杆23的安装位置)。

(产生于轴承座面50等的力)

在轴承座面50等产生如下所述的力。

[产生于轴承座面50的前侧X1部分的力]在回转框架40的前侧X1部分产生的压缩力f3及压缩力f7使压缩负荷f21(朝向下侧Z2的力)作用于回转轴承5之中比回转中心5c靠向前侧X1的部位。由轴承座面50承受该压缩负荷f21(轴承座面50向下侧Z2方向按压回转轴承5)。另外,根据作业状况(吊起物L的质量、动臂21的起伏角度等),回转轴承5的中立轴的位置(压缩负荷f21和拉伸负荷f22都不作用的位置)会有稍微变化。但是,从机械宽度方向Y观察时,回转轴承5的中立轴的位置和回转中心5c的位置大体一致。

[产生于轴承座面50的后侧X2部分的力]在回转框架40的后侧X2部分产生的弯曲负荷f11使拉伸负荷f22(朝向上侧Z1的力)作用于回转轴承5之中比回转中心5c靠向后侧X2的部位。由轴承螺栓6(参照图2)承受该拉伸负荷f22。更详细而言,由轴承螺栓6(参照图2)承受轴承座面50和回转轴承5沿上下方向Z相互离开的力。由此,在轴承螺栓6上产生轴向力。

(传递到力分散部件60的力)

产生于回转框架40的弯曲负荷f11从侧板42经由力分散部件60传递到轴承座面50。此时,力从图3所示的力分散部件60经由避开了力分散对象区域55的区域(边缘部51)传递到轴承座面50。据此,如后所述,应力在力分散对象区域55及其附近得到分散(抑制应力的局部集中)。

(轴承螺栓的轴向力分布)

如图6所示,对于比较例1(参照图18)、比较例2(参照图20及图21)及本实施方式(参照图3)分别调查了轴承螺栓6(轴承螺栓1006)的轴向力(轴承螺栓轴向力)与角度θ之间的关系。如图18所示,比较例1的上部主体1630不具备力分散部件60(参照图3)。如图20及图21所示,比较例2的上部主体1730具备盒状部件1160。如图21所示,该盒状部件1160的纵板1163在力分散对象区域55的位置固定于轴承座面1050。从上下方向Z观察时,将轴承座面1050和纵板1163相交叉的位置设为纵板交叉位置1163a。另外,在图20及图21中,对比较例2的构成要素之中与比较例1共同的构成要素附上了与比较例1相同的附图标记。

比较结果如下。

[比较例1]如图6的F6-1部分所示,比较例1的轴承轴向力在侧板交叉位置1042a(参照图18)(与图3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侧板交叉位置42a相同的位置)局部性地增大,在侧板交叉位置1042a处成为最大。

[比较例2]如图6的F6-2部分所示,比较例2的轴承螺栓轴向力在纵板交叉位置1163a(参照图21)局部性地增大,在纵板交叉位置1163a成为最大。

[本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与比较例1及比较例2相比,本实施方式的上部主体30(参照图3)的轴承轴向力得以分散。上部主体30的轴承轴向力的最大值小于比较例1及比较例2的各轴承轴向力的最大值。这是因为从图3所示的侧板42向轴承座面50传递的力通过力分散部件60分散而实现的。

(效果1)

对于图1所示的移动式起重机1的上部主体30带来的效果进行说明。上部主体30通过回转轴承5安装于下部行驶体3。如图2所示,上部主体30具备回转框架40、固定于回转轴承5的上面(上侧Z1的面)及回转框架40的轴承座面50和力分散部件60。

[结构1-1]如图5所示,力分散部件60配置于回转框架40的侧板42(交叉侧板)和轴承座面50之间,被构成为可将从侧板42向轴承座面50传递的力分散到多个路径。

[结构1-2]如图4所示,在轴承座面50设有力分散对象区域55。力分散对象区域55是指从上下方向Z观察时轴承座面50和侧板42相交叉的侧板交叉位置42a以及侧板交叉位置42a附近的位置。力分散对象区域55位于比回转轴承5(参照图2)的回转中心5c靠向后侧X2。而且,力分散对象区域55位于轴承座面50之中被轴承径向上的两端部(边缘部51)夹住的中央部53。

[结构1-3]力分散部件60具备沿上下方向Z延伸的一对纵板63(参照图5)。各纵板63固定于轴承座面50之中避开力分散对象区域55的区域。

(效果1-1)

根据所述[结构1-3],各纵板63固定于轴承座面50之中避开力分散对象区域55(参照[结构1-2])的区域。因此,力从侧板42(交叉侧板)经由力分散部件60分散地传递到轴承座面50之中力分散对象区域55的外侧的部位。因而,可以抑制从侧板42传递到轴承座面50的力在力分散对象区域55局部性地增大。因此,在力分散对象区域55中的轴承螺栓6的轴向力得以降低。据此,不需增加轴承座面50的板厚(参照图5),就能够降低轴承螺栓6的轴向力的最大值(参照图6)。在移动式起重机1(参照图1)的吊起能力和强度取决(被约束)于轴承螺栓6的轴向力的情况下,通过降低轴承螺栓6的轴向力的最大值,可以提高移动式起重机1的吊起能力和强度。

(效果1-2)

如图5所示,力分散部件60固定于轴承座面50(参照上述[结构1-1]及[结构1-3])。因而,与力分散部件60不被固定于轴承座面50的情况相比,力分散部件60及轴承座面50的截面二次轴矩增加。由此,图2所示的轴承座面50周边的回转框架40的下侧Z2部分(底部41)的刚性增加,能够减少该部分(底部41)的挠曲。此外,由于该部分的刚性增加,能够提高该部分(底部41)对扭转变形的刚性(扭转刚性)。因此,能够提高回转框架40的扭转刚性。

(效果2)

[结构2]如图3及图5所示,纵板63沿着轴承座面50的边缘部51固定于轴承座面50。

根据所述[结构2],能够可靠地实现将纵板63固定于轴承座面50之中避开力分散对象区域55的区域的结构(所述[结构1-3])。此外,根据所述[结构2],与纵板63配置于离开边缘部51的位置的情况(将在后面叙述,参照图9等)相比,能够更紧凑地构成力分散部件60。

(第2实施方式)

参照图7,对第2实施方式的上部主体230与第1实施方式的区别进行说明。另外,在上部主体230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共同的部分附上了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了说明(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地省略共同部分的说明)。在第1实施方式中,力分散部件60(参照图5)的剖面(从轴承的周向观察的剖面)为矩形状。而在第2实施方式中,力分散部件260的剖面为从矩形状去除底边的形状(C字状)。力分散部件260是从第1实施方式的力分散部件60(参照图5)去除底板61(参照图5)的部件。力分散部件260的各纵板63直接接合于轴承座面50的边缘部51。在力分散部件260不具备底板61的情况下,与具备底板61时相比,可使力分散部件260轻量化。

(第3实施方式)

参照图8,对第3实施方式的上部主体330与第1实施方式的区别进行说明。在第1实施方式中,力分散部件60(参照图5)的剖面为矩形状。而在第3实施方式中,力分散部件360的剖面为反V字状。

力分散部件360具备反V字状部364。力分散部件360整体由反V字状部364构成。力分散部件360也可以具备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底板61(参照图5)(力分散部件360的剖面也可以为三角形状)。从轴承的周向观察的反V字状部364的剖面(以下,仅记载为“反V字状部364的剖面”)是使“V”字上下翻转的形状。反V字状部364包括两张纵板63(内侧纵板63i和外侧纵板63o)。这两张纵板63以相对于上下方向Z倾斜的姿势使各自的上端部相连接。这些纵板63i、63o的各上侧Z1端部固定(例如接合)于回转框架40的侧板42(交叉侧板)。反V字状部364的剖面形状呈左右对称。在反V字状部364的剖面形状呈左右对称的情况下,可以抑制弯曲力(与轴承螺栓6的轴向正交的方向的力)作用于轴承螺栓6。

(效果3)

对图8所示的第3实施方式的上部主体330的效果进行说明。

[结构3]从轴承的周向观察的力分散部件360的剖面具有反V字状部364。反V字状部364的上侧Z1端部固定于回转框架40的侧板42。

根据图5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力分散部件60,侧板42会将顶板65拉向上侧Z1,有可能引起顶板65弯曲。而本实施方式的力分散部件360具有所述[结构3]。因而,力分散部件360无需具备顶板65(例如,不具备顶板65)。因此,在不产生顶板65弯曲的问题的情况下,可以将力从侧板42传递到轴承座面50。

(第4实施方式)

参照图9,对第4实施方式的上部主体430与第1实施方式的区别进行说明。在第1实施方式中,从上下方向Z观察时,力分散部件60(参照图3)为圆环状。而在第4实施方式中,从上下方向Z观察时的力分散部件460的形状不同于第1实施方式。

从上下方向Z观察时,力分散部件460为多角形的环状。从上下方向Z观察时,力分散部件460的内周部分(内侧纵板63i)及外周部分(外侧纵板63o)分别为多角形。该“多角形”例如为八角形。该“多角形”的角数既可以为7个以下,也可以为9个以上。力分散部件460的内周部分和外周部分的该“多角形”的角数相同。力分散部件460的外侧纵板63o以大致沿着外侧边缘部51o的方式配置,具有配置于比外侧边缘部51o更靠向轴承径向的外侧的部分。力分散部件460的内侧纵板63i以大致沿着内侧边缘部51i的方式配置,具有配置于比内侧边缘部51i更靠向轴承径向的内侧的部分。

(第5实施方式)

参照图10,对第5实施方式的上部主体530与第4实施方式(参照图9)的区别进行说明。在第4实施方式中,从上下方向Z观察时,形成在力分散部件460(参照图9)的内周部分(内侧纵板63i)的多角形的角数和形成在外周部分(外侧纵板63o)的多角形的数相同。而在第5实施方式中,形成在力分散部件560的内周部分(内侧纵板63i)的多角形的角数(例如为8个)和形成在外周部分(外侧纵板63o)的多角形的角数(例如为4个)互不相同。例如,形成在力分散部件560的内周部分(内侧纵板63i)的多角形的角数多于(也可以少于)形成在外周部分(外侧纵板63o)的多角形的角数。

(第6实施方式)

参照图11,对第6实施方式的上部主体630与第5实施方式(参照图10)的区别进行说明。在第5实施方式中,从上下方向Z观察时,力分散部件560(参照图10)的内周部分(内侧纵板63i)及外周部分(外侧纵板63o)分别为多角形。而在第6实施方式中,从上下方向Z观察时,力分散部件660大致呈U字状。

力分散部件660被构成为如下。力分散部件660的比回转中心5c靠向后侧X2的部分被构成为与第5实施方式的力分散部件560(参照图10)同样。力分散部件660的比回转中心5c靠向后侧X2的部分也可以被构成为与第1实施方式的力分散部件60(参照图3)或第4实施方式的力分散部件460(参照图9)等同样。力分散部件660的比回转中心5c靠向前侧X1的部分具备一对直线部666。

从上下方向Z观察,各直线部666呈直线状。各直线部666沿着机械前后方向X延伸。一对直线部666包括在机械宽度方向Y上隔开间隔地设置的两个直线部666。各直线部666以沿着侧板42的方式配置。直线部666的后侧X2端部是从上下方向Z观察时轴承座面50和直线Ys相交叉的部分。直线部666的前侧X1端部在机械前后方向X上的位置例如是与轴承座面50的前侧X1端部在机械前后方向X上的位置相同的位置(或其附近)。另外,在轴承座面50的一部分的上侧Z1(正上方)上不配置力分散部件660(即,力分散部件660被中断)。所述“轴承座面50的一部分”例如是指轴承座面50之中比侧板42靠向宽度方向内侧Y1且比回转中心5c靠向前侧X1的部位。

(第7实施方式)

参照图12至图14,对第7实施方式的上部主体730与第1实施方式的区别进行说明。从上下方向Z观察时,第1实施方式的力分散部件60(参照图3)为圆环状。而如图12所示,第7实施方式的上部主体730具备一对力分散部件760。在图14中,用想像线(双点虚线)示出了侧板42。

一对力分散部件760包括在机械宽度方向Y上隔开间隔地设置的两个力分散部件760。一对力分散部件760在轴承座面50的上侧Z1(正上方)上具有在轴承的周向上被中断的部分。一对力分散部件760不配置于轴承座面50在机械宽度方向Y上的中央部分的上侧Z1(正上方)。从上下方向Z观察时,各力分散部件760具备由圆心角不到90°的圆弧以及将该圆弧的两端相连接的弦所包围的形状(比半圆小的大致半圆状)。各力分散部件760的外侧纵板63o(所述“圆弧”的部分)以沿着外侧边缘部51o的方式配置。各力分散部件760的纵板63具备座面内侧纵板763。此外,如图14所示,各力分散部件760具备后侧切口部767a(切口部)和前侧切口部767b。

座面内侧纵板763是纵板63中配置于比轴承座面50靠向轴承径向的内侧的部分。如图12所示,座面内侧纵板763配置于从上下方向Z观察的力分散部件760的所述“弦”的一部分。从上下方向Z观察时,座面内侧纵板763是直线状,例如沿机械前后方向X延伸(也可以大致沿着机械前后方向X延伸)。从上下方向Z观察时,将座面内侧纵板763的延长线和比回转中心5c靠向后侧X2的轴承座面50相交叉的位置设为后侧纵板交叉位置763a(纵板交叉位置)。从上下方向Z观察时,将座面内侧纵板763的延长线和轴承座面50之中比回转中心5c靠向前侧X1的部位相交叉的位置设为前侧纵板交叉位置763b。

后侧切口部767a(切口部)(参照图14)配置于后侧纵板交叉位置763a。从上下方向Z观察时,后侧切口部767a和后侧纵板交叉位置763a相重叠。如图14所示,后侧切口部767a与座面内侧纵板763相邻接,配置于座面内侧纵板763的后侧X2。后侧切口部767a与底板61相邻接,配置于底板61的上侧Z1。在力分散部件760不具备底板61的情况下(图中未示出),后侧切口部767a与轴承座面50相邻接,配置于轴承座面50的上侧Z1。后侧切口部767a例如与顶板65相邻接,配置于顶板65的下侧Z2。在后侧切口部767a的下侧Z2不配置有纵板63。在后侧切口部767a的上侧Z1也可以配置有纵板63(图中未示出)。

前侧切口部767b配置于图12所示的前侧纵板交叉位置763b。从上下方向Z观察时,前侧切口部767b和前侧纵板交叉位置763b相重叠。如图14所示,前侧切口部767b和后侧切口部767a相互呈面对称(对称面是与机械前后方向X正交且经过回转中心5c(参照图12)的面)。另外,也可以不设置前侧切口部767b。

(效果4)

对图12所示的第7实施方式的上部主体730的效果进行说明。纵板63具备配置于比轴承座面50靠向轴承径向的内侧的座面内侧纵板763。

[结构4]力分散部件760具备后侧切口部767a(参照图14)。从上下方向Z观察时,后侧切口部767a(参照图14)配置于后侧纵板交叉位置763a,该后侧纵板交叉位置763a是将座面内侧纵板763的延长线和轴承座面50之中比回转中心5c靠向后侧X2的部位相交叉的位置。

通过所述[结构4],能够可靠地实现所述[结构1-3]的“纵板63固定于轴承座面50之中避开力分散对象区域55的区域”的结构。

(第8实施方式)

参照图15至图16,对第8实施方式的上部主体830与第1实施方式的区别进行说明。如图15所示,第8实施方式的力分散部件860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力分散部件60(参照图3)的内部追加了蜂窝部868的部件。

力分散部件860被构成为通过大量的路径将力从侧板42(交叉侧板)传递到力分散对象区域55。力分散部件860具备盒状部60b和蜂窝部868。盒状部60b是与第1实施方式的力分散部件60(参照图3)同样的部分。盒状部60b也可以为与第2至第7实施方式的力分散部件260等(参照图7等)同样的部分。

蜂窝部868配置于盒状部60b的内部。蜂窝部868包括多个(例如,3张以上等)纵板部件163。蜂窝部868至少配置于力分散对象区域55的上侧Z1(正上方)(多个纵板部件163固定于力分散对象区域55上)。蜂窝部868也可以配置(固定)于轴承座面50之中的力分散对象区域55以外的区域。蜂窝部868例如配置于盒状部60b的整个内部。如图16所示,蜂窝部868具有从盒状部60b(各纵板63i、63o)的上侧Z1部分(顶板65)到下侧Z2部分(底板61)连续延伸的形状。蜂窝部868的上侧Z1端部接合于顶板65。蜂窝部868的下侧Z2端部接合于底板61。在盒状部60b不具备底板61的情况下,蜂窝部868的下侧Z2端部接合于图15所示的轴承座面50。蜂窝部868的轴承径向内侧的端部接合于内侧纵板63i,蜂窝部868的轴承径向外侧的端部接合于外侧纵板63o。从上下方向Z观察时,蜂窝部868呈多个中空的多角形剖面。该“多角形”例如为六角形,例如也可以为三角形或四角形等(图中未示出)。

(效果5)

对图15所示的第8实施方式的上部主体830的效果进行说明。

[结构5-1]如图16所示,力分散部件860具备从盒状部60b的上侧Z1部分到下侧Z2部分而设置的蜂窝部868。

[结构5-2]如图15所示,蜂窝部868具备固定于力分散对象区域55的多个纵板部件163。

[结构5-3]从上下方向Z观察时,蜂窝部868呈多个中空的多角形剖面。

(效果5-1)

根据所述[结构5-1]及[结构5-2],力从图15所示的侧板42(交叉侧板)通过多个纵板部件163分散地传递到力分散对象区域55。因而,可以抑制从侧板42传递到轴承座面50的力在侧板交叉位置42a等局部性地增大。据此,不需增加轴承座面50的板厚,就可降低轴承螺栓6的轴向力的最大值。

(效果5-2)

根据所述[结构5-2]及[结构5-3],与不设有蜂窝部868的情况相比较,可以增加在力分散对象区域55中的轴承座面50和力分散部件860之间的固定部分的面积。因此,产生于轴承座面50上的应力进一步分散,可以抑制轴承螺栓6的轴向力局部性地增大。

(其它变形例)

上述各实施方式可有各种变形方式。

例如,也可以将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相组合。例如,也可以将图8所示的第3实施方式中的反V字状部364适用于图3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圆环状的力分散部件60。此外,也可以将图8所示的第3实施方式中的具备反V字状部364的力分散部件360构成为如图9所示的第4实施方式那样的从上下方向Z观察时呈多角形状。此外,如图12所示的第7实施方式那样,也可以使图3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圆环状的力分散部件60在轴承座面50的机械宽度方向Y的中央部位置中断。此外,也可以将如图3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那样使纵板63避开力分散对象区域55而固定于轴承座面50的方式与如图15所示的第8实施方式那样使多个纵板部件163(蜂窝部868)固定于力分散对象区域55的部分相组合。例如,也可以将相对于直线Xs的一侧(例如右侧)构成为第1实施方式,并将另一侧(例如左侧)构成为第8实施方式。

此外,也可以在比回转中心5c(比直线Ys)靠向前侧X1处不设置各实施方式的力分散部件60等(参照图3等)。

(第9实施方式)

参照图22至图38,对第9实施方式的上部主体930与第1实施方式的区别进行说明。在各图中,省略示出力分散部件60。

本实施方式中,在一对侧板42的上端面分别水平地安装有水平凸缘104。侧板42的上端面和水平凸缘104的中央被焊接。另外,水平凸缘104的安装位置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对水平凸缘104的左右端面的任一方和侧板42的上端面进行焊接。另外,在图24、图25中省略示出水平凸缘104。

此外,回转框架40具备一对加强部件105,该一对加强部件105安装于在左右方向Y上相向的一对侧板42的各侧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加强部件105安装于一对侧板42的各内侧面。但是,如图23所示,各加强部件105也可以安装于一对侧板42的各外侧面。以下,对各加强部件105安装于一对侧板42的各内侧面的情况进行说明。如图24所示,这些一对加强部件105从移动式起重机1的前方向后方且从下方向上方倾斜。加强部件105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为40°以上且70°以下。此外,如图25所示,这些一对加强部件105配置于比回转轴承5的回转中心5c靠向后方。

如图22所示,加强部件105在移动式起重机1的上下方向Z,沿着侧板42在上下方向Z的整个幅度予以设置。此外,一对加强部件105的下端焊接(固定连接)于回转框架40的底部41。

如沿着图22的XXVI-XXVI剖视图的图26所示,一对加强部件105是水平剖面为中空的四角形的方材。即,各加强部件105具备沿与侧板42的侧面正交的方向分别配置的一对板材105a、以及将一对板材105a相连接的一对连接板105b。并且,各连接板105b中位于侧板42侧的连接板105b以贴紧侧板42的侧面的状态焊接于侧板42。由于在侧板42的附近配置有图中未示出的发动机、导管等设备组件,因此各加强部件105以不干扰这些设备的方式予以配置。

另外,也可以不设置一对连接板105b中贴紧侧板42的连接板105b。即,从水平方向的剖面观察,也可以为加强部件105和侧板42之间形成有封闭空间的结构。

另外,在图22中,各加强部件105也可以具备平行于侧板42的上端面的顶板及平行于侧板42的下端面的底板之中的至少一方。在各加强部件105具备顶板的情况下,顶板以贴紧水平凸缘104的下面的状态焊接于水平凸缘104。此外,在各加强部件105具备底板的情况下,底板以贴紧回转框架40的底部41的状态焊接于底部41。

在此,如图1所示,在通常的起重机作业时,压缩负荷f21作用于回转轴承5的前侧X1部分,而拉伸负荷f22作用于回转轴承5的后侧X2部分。其结果,导致一对侧板42之中位于回转轴承5的上部的部位容易扭曲。

此外,如作为侧视图的图27所示,在使原与地面接触的动臂21抬起而自己站立时,作用于回转框架40的后侧端部(下部吊具)的朝向上方且前则X1的力f6变大。因此,在安装有下部吊具的部位与回转轴承5的轴承座面50(参照图24)之间,作用于回转框架40的一对侧板42的向前侧X1的压缩力f8变大。其结果导致一对侧板42容易发生扭曲。

如用于说明作用在图27的主要部分G的力的图28所示,朝向上方且前则X1的力f6(参照图27)使向前方的压缩力36和从下方向上方回转的弯曲力37作用于回转轴承5与回转框架40相互固定的部位之中靠后侧的部位。由此,压缩力36和弯曲力37相组合的剪切压缩力作用于回转框架40的后侧。其中,剪切压缩力是通过剪切变形发生的压缩力。

因此,以往在侧板42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水平肋,或者沿垂直方向设置垂直肋,从而抑制侧板42的扭曲。但是,侧板42受到的剪力作用于剪切方向(倾斜方向)。因此,水平肋或垂直肋的加强方向不同于压缩负荷所作用的方向,即剪切方向,通过水平肋或垂直肋提高侧板42的扭曲强度是有限制的。

于是,如图22所示,使分别安装于一对侧板42的侧面的一对加强部件105随着从移动式起重机1的前方向后方逐渐由下方向上方倾斜,并且,将该一对加强部件105配置于比回转轴承5的回转中心5c靠向后方。这样,加强部件105的安装方向与剪切压缩力的作用方向大体一致,能够有效地提高侧板42对剪切压缩力的扭曲强度。

此外,通过将一对加强部件105配置于拉伸负荷的作用部位,即配置于比回转轴承5的回转中心5c靠向后方的部位,能够有效地提高侧板42对剪切压缩力的扭曲强度。

由此,在抑制重量增加的情况下,能够抑制侧板42的扭曲发生。

此外,通过使加强部件105的安装方向与剪切压缩力的作用方向大体一致,能够提高侧板42对剪切变形的刚性。由此,能够提高回转框架40对扭转变形的刚性。

此外,通过沿侧板42在上下方向Z的整个幅度设置加强部件105,能够在侧板42的上下方向Z的整个幅度提高侧板42对剪切压缩力的扭曲强度、以及侧板42对剪切变形的刚性。

此外,通过将加强部件105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设为45°以上且60°以下,能够使加强部件105的安装方向与剪切压缩力的作用方向大体一致。由此,能够有效地提高侧板42对剪切压缩力的扭曲强度、以及侧板42对剪切变形的刚性。

此外,如图26所示,通过将加强部件105的水平剖面设为中空,能够在抑制加强部件105带来的重量增加的情况下,提高加强部件105的强度。由此,能够良好地提高侧板42对剪切压缩力的扭曲强度、以及侧板42对剪切变形的刚性。

特别是,在加强部件105上,沿着与侧板42的侧面正交的方向配置板材105a,并调整该板材105a的左右方向Y的宽度,从而能够在抑制加强部件105带来的重量增加的情况下,提高加强部件105的强度。由此,能够良好地提高侧板42对剪切压缩力的扭曲强度、以及侧板42对剪切变形的刚性。

另外,即使省略了一对连接板105b之中贴紧侧板42的连接板105b,通过从水平方向的剖面观察,在加强部件105和侧板42之间形成封闭空间,就能在抑制加强部件105带来的重量增加的情况下提高加强部件105的强度。

此外,如图22所示,通过将加强部件105的下端焊接于底部41,可以使作用于加强部件105的下端的应力分散到底部41。由此,能够提高加强部件105的强度。

(扭曲评价)

下面,在改变作为加强部件105的肋的有无和肋的设置方向的情况下,对于以往的例子及本实施方式进行了扭曲评价。如作为表示约束条件的模式图的图29所示,采用了纵向长度100mm、横向长度100mm、厚度1mm、体积10000mm3的板141作为样本。并且,作为约束条件,约束了板141的左边141a。此外,如作为表示负荷条件的模式图的图30所示,将压缩负荷和弯曲负荷相组合的负荷施加到板141的右边141a(参照图29)。

图31、图32、图33表示样本的模式图。如图31所示,在板141上不设置肋(加强部件)的情况下,一次扭曲特征值为“0.01434”。而如图32所示,在沿着板141的中心线,将以往的例子模型化的水平肋142和垂直肋143作为加强部件分别设置于板141的情况下,一次扭曲特征值为“0.02810”。这与在板141上不设置肋时的一次扭曲特征值相比增加了96.0%。另外,水平肋142及垂直肋143的左右方向Y(与纸面正交的方向)的宽度为5mm,并且,它们的厚度(板厚)为1mm,全长为200mm,体积为1000mm3

此外,如图33所示,在板141上设置将本实施方式模型化的以45°倾斜的倾斜肋144的情况下,一次扭曲特征值为“0.02892”。这与在板141上不设置肋时的一次扭曲特征值相比增加了101.7%。此外,与在板141上分别设置水平肋142和垂直肋143时的一次扭曲特征值相比增加了2.9%。另外,倾斜肋144的左右方向Y(与纸面正交的方向)的宽度为5mm,厚度(板厚)为1.4mm,全长为141.4mm,体积为990mm3,其重量与水平肋142及垂直肋143大致相同(相当于99%重量)。

由上述可知,通过沿剪切压缩力的作用方向倾斜地设置肋(加强部件),能够有效地提高对剪切压缩力的扭曲强度。

(变形例)

下面,对变形例进行说明。在第1变形例中,如图34所示,一对加强部件145的剖面形状为剖面三角形。如作为沿图34中的XXXV-XXXV剖视图的图35所示,一对加强部件145是中空的剖面呈三角形的部件。另外,也可以省略形成三角形的三个板材之中的与侧板42平行的板材。即,从水平方向的剖面观察,也可以为加强部件145和侧板42之间形成有封闭空间的结构。

此外,在第2变形例中,如相当于图35的图36所示,一对加强部件146为中空的剖面呈多角形的部件。该加强部件146具备沿与侧板42的侧面正交的方向配置的一对板材146a。因此,在抑制加强部件146的重量增加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加强部件146的强度。另外,从水平方向的剖面观察,也可以为加强部件146和侧板42之间形成有封闭空间的结构。

此外,在第3变形例中,如相当于图35的图37所示,一对加强部件147为中空的剖面呈半圆形的管。另外,从水平方向的剖面观察,也可以为加强部件147和侧板42之间形成有封闭空间的结构。

此外,在第4变形例中,如图38所示,加强部件105的下端焊接(固定)于安装在回转轴承5上面的环状的轴承座面50的上面。即,回转框架40的底部41设置于轴承座面50的内侧及周围,而轴承座面50的上面被露出。并且,侧板42的下端的一部分焊接于轴承座面50。即,侧板42的一部分在轴承座面50上直立设置。即使采用这种结构,也可以使作用于加强部件105的下端的应力分散到轴承座面50,能够提高加强部件105的强度。

(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上部主体930中,如图22所示,使分别安装于一对侧板42的侧面的一对加强部件105随着从前方向后方逐渐由下方向上方倾斜,并且,将该一对加强部件105配置于比回转轴承5的回转中心5c靠向后方。这样,加强部件105的安装方向与剪切压缩力的作用方向大体一致,能够有效地提高侧板42对剪切压缩力的扭曲强度。此外,通过将一对加强部件105配置于比回转轴承5的回转中心5c靠向后方,能够有效地提高侧板42对剪切压缩力的扭曲强度。由此,在抑制重量增加的情况下,能够抑制侧板42的扭曲发生。此外,通过使加强部件105的安装方向与剪切压缩力的作用方向大体一致,能够提高侧板42对剪切变形的刚性。由此,能够提高回转框架40对扭转变形的刚性。

此外,通过沿侧板42在上下方向Z的整个幅度设置加强部件105,能够在侧板42的上下方向Z的整个幅度提高对剪切压缩力的扭曲强度、以及对剪切变形的刚性。

此外,通过将加强部件105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设为45°以上且60°以下,能够使加强部件105的安装方向与剪切压缩力的作用方向大体一致。由此,能够有效地提高对剪切压缩力的扭曲强度、以及对剪切变形的刚性。

此外,如图26所示,沿着与侧板42的面正交的方向配置板材105a,并调整该板材105a的左右方向Y的宽度,从而能够在抑制加强部件105带来的重量增加的情况下,提高加强部件105的强度。由此,能够良好地提高对剪切压缩力的扭曲强度、以及对剪切变形的刚性。

此外,通过将加强部件105的水平剖面设为中空,能够在抑制加强部件105带来的重量增加的情况下,提高加强部件105的强度。

另外,从水平方向的剖面观察,也可以在加强部件105和侧板42之间形成封闭空间。这样,也可以在抑制加强部件105带来的重量增加的情况下,提高加强部件105的强度。

此外,如图24所示,通过将加强部件105的下端焊接于底部41,可以使作用于加强部件105的下端的应力分散到底部41。由此,能够提高加强部件105的强度。

此外,如图38所示,也可以将加强部件105的下端焊接于轴承座面50。这样,也可以使作用于加强部件105的下端的应力分散到轴承座面50,能够提高加强部件105的强度。

(第10实施方式)

(回转框架的结构)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10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上部主体1030与第9实施方式的区别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上部主体1030相对于第9实施方式的上部主体930的区别在于各加强部件151的形状。如图3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加强部件151具备沿与一对侧板42的侧面正交的方向分别配置的一张板材151a。即,如作为沿图39中XL-XL剖视图的图40所示,加强部件151的水平剖面不是中空,也没有在加强部件151和侧板42之间形成封闭空间。另外,在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各图中,也省略示出力分散部件60。

各加强部件151具备安装于板材151a的内侧端面的凸缘151b。板材151a的内侧端面和凸缘151b的中央被焊接。通过凸缘151b,提高加强部件151的强度。如上所述,在侧板42的附近配置有图中未示出的发动机、导管等设备组件。于是,不将加强部件151的水平剖面设为中空,而且在加强部件151和侧板42之间也不形成封闭空间,从而能够缩小加强部件151所占的空间。由此,能够抑制各加强部件151对设备组件的干扰。

(变形例)

下面,对变形例进行说明。在第5变形例中,如相当于图40的图41所示,加强部件151只用板材151a构成。

此外,在第6变形例中,如相当于图40的图42所示,加强部件151具备与板材151a交叉的板材151c。该板材151c既可以是使板材151a嵌入到板材151c本身设有的狭缝中的板材,也可以是由安装于板材151a的双面的一对凸缘构成的板材。通过板材151c,能够提高加强部件151的强度。

此外,在第7变形例中,如相当于图40的图43所示,加强部件151具备前端被安装于板材151a的内侧端面的凸缘151d。凸缘151d沿着前后方向X设置,并且,板材151a的内侧端面和凸缘151d的前端被焊接。通过凸缘151d,能够提高加强部件151的强度。

此外,在第8变形例中,如相当于图40的图44所示,加强部件151具备前端被安装于板材151a的后侧侧面的中央的凸缘151e。凸缘151e沿着前后方向X设置,并且,板材151a的后侧侧面的中央和凸缘151e的前端被焊接。通过凸缘151e,能够提高加强部件151的强度。

此外,在第9变形例中,如相当于图40的图45所示,加强部件151具备:凸缘151d,其前端被安装于板材151a的内侧端面,并沿前后方向X设置;以及凸缘151f,安装于凸缘151d的后端,沿左右方向Y设置。板材151a的内侧端面和凸缘151d的前端被焊接。凸缘151d的后端和凸缘151f的内侧端面被焊接。通过凸缘151d和凸缘151f,能够提高加强部件151的强度。

此外,在第10变形例中,如相当于图40的图46所示,加强部件151具备:凸缘151d,其前端被安装于板材151a的内侧端面,并沿前后方向X设置;凸缘151f,安装于凸缘151d的后端,沿左右方向Y设置;以及凸缘151e,其前端被安装于板材151a的后侧侧面的中央,并沿前后方向X设置。板材151a的内侧端面和凸缘151d的前端被焊接,凸缘151d的后端和凸缘151f的内侧端面被焊接,凸缘151f的外侧端面和凸缘151e的后端被焊接,而且,板材151a的后侧侧面的中央和凸缘151e的前端被焊接。由此,加强部件151的水平剖面成为中空。据此,可以提高加强部件151的强度。

(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上部主体1030,如图39所示,沿与侧板42的面正交的方向配置板材151a,并且通过调整该板材151a的左右方向Y的宽度,能够在抑制加强部件151的重量增加的情况下,提高加强部件151的强度。由此,能够良好地提高侧板42对剪切压缩力的扭曲强度、以及侧板42对剪切变形的刚性。

(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虽然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这些只是具体的例子,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对于具体的结构等也可以适当地加以改变。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作用及效果只是列举了通过本发明产生的最佳的作用及效果,通过本发明可获得的作用及效果并不限定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那些作用及效果。

(第11实施方式)

参照图47至图53,对图47所示的第11实施方式的移动式起重机1的上部主体1130与第1实施方式的区别进行说明。如图48及图4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上部主体1130采用与第7实施方式同样的形状的力分散部件760(参照图14)。进一步,该上部主体1130还具备加强结构部件70。另外,图50表示不具备后侧切口部767a和前侧切口部767b的力分散部件760。

如图48及图49所示,加强结构部件70将回转框架40的侧板42(交叉侧板42)和轴承座面50相连结。加强结构部件70将力从侧板42传递到轴承座面50之中的比侧板42靠向宽度方向内侧Y1的部位。加强结构部件70为板状(板材)。加强结构部件70也可以为盒状或棒状等(将在后面叙述)。以下,对加强结构部件70为板状的情况进行说明。如图49所示,加强结构部件70为三角形状(从板的厚度方向观察呈三角形状)。加强结构部件70呈直角三角形状。该直角三角形,由其底边(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边)和沿上下方向Z延伸的边形成的角为直角。加强结构部件70也可以是大致三角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切除三角形的一部分的形状等(参照后面叙述的第15实施方式(图62))。如图52所示,加强结构部件70具备第1固定部71、第2固定部72、第3固定部73、第4固定部74、倾斜部77和底部连结部79。

第1固定部71是加强结构部件70(倾斜部77)之中固定于轴承座面50的部位。第1固定部71例如直接接合于轴承座面50。第1固定部71例如也可以通过底部41固定于轴承座面50,例如还可以通过部件固定于轴承座面50(参照后面叙述的第15实施方式(图62))。如图48所示,第1固定部71在比回转中心5c靠向后侧X2(比直线Ys靠向后侧X2)的位置固定于轴承座面50。第1固定部71例如在轴承座面50的后侧X2的端部的附近位置固定于轴承座面50。第1固定部71在比侧板42靠向宽度方向内侧Y1的位置固定于轴承座面50。

第2固定部72是加强结构部件70(倾斜部77)之中固定于侧板42的部位。如图52所示,第2固定部72是指加强结构部件70对侧板42的固定部之中的上侧Z1端部(及其附近)。第2固定部72例如直接接合于侧板42。但是,第2固定部72例如也可以通过图中未示出的部件固定于侧板42(后面叙述的第4固定部74也同样)。第2固定部72在比第1固定部71更靠向后侧X2的位置固定于侧板42。第2固定部72在比第1固定部71靠向上侧Z1(比轴承座面50靠向上侧Z1)的位置固定于侧板42。优选的是,第2固定部72在便于承受后面叙述的剪切压缩力f31(参照图51)的位置固定于侧板42。具体而言,第2固定部72越位于上侧Z1(越靠近侧板42的上侧Z1端部)越好。更详细而言,在将从侧板42的下侧Z2端部到第2固定部72的上侧Z1端部的高度(上下方向Z的距离)设为高度h72时,高度h72越大越好。相对于侧板42的高度(上下方向Z的宽度),第2固定部72的高度h72例如为50%以上,例如为60%以上,例如为70%以上,例如为80%以上,例如为90%以上,例如也可以为100%。其中,在第2固定部72的高度h72为侧板42的高度的80%以上的情况下,视为“第2固定部72固定于侧板42的上侧Z1端部”。

第3固定部73是加强结构部件70(底部连结部79)之中固定于底部41的部位。第3固定部73例如直接接合于底部41。但是,第3固定部也可以例如通过图中未示出的部件固定于底部41。第3固定部73在比第1固定部71更靠向后侧X2的位置固定于底部41。第3固定部73,在将第1固定部71之中靠向回转中心5c侧的端部与第2固定部72的上端部相连接的直线(倾斜部77)的下侧Z2(正下方)的位置固定于底部41。

第4固定部74是加强结构部件70(底部连结部79)之中固定于侧板42的部位。第4固定部74在比第2固定部72靠向下侧Z2的位置固定于侧板42。

倾斜部77以沿着将第1固定部71之中靠向回转中心5c侧的端部与第2固定部72的上端部相连接的直线的方式予以配置。在加强结构部件70为直角三角形状的情况下,倾斜部77配置于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部分(及其附近)。倾斜部77是加强结构部件70的上侧Z1的边界(在比倾斜部77靠向上侧Z1的位置不存在加强结构部件70)。换言之,倾斜部77构成加强结构部件70的上侧的边缘部。在此,假设加强结构部件70接合于回转框架40(参照图49)的上侧Z1部分(例如顶板)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加强结构部件70例如为四角形状)。在此情况下,加强结构部件70被回转框架40的上侧Z1部分和底部41压缩,加强结构部件70有可能扭曲。但是,在加强结构部件70不接合于回转框架40的上侧Z1部分(顶板)的情况下(例如,在比倾斜部77靠向上侧Z1的位置不存在加强结构部件70的情况下),不会发生所述扭曲。

如图48所示,该倾斜部77从上下方向Z观察时相对于机械宽度方向Y倾斜(相对于机械前后方向X倾斜)。在此,从上下方向Z观察时,由将第2固定部72与回转中心5c相连接的线段和倾斜部77所形成的角度被设为角度α。优选的是,角度α为便于承受后面叙述的剪切压缩力f31的角度(参照图51)。具体而言,角度α越小越好。角度α例如为30°以下,例如为20°以下,例如为10°以下,例如也可以0°。其中,在角度α为20°以下的情况下,视为“从上下方向Z观察时,倾斜部77以从第2固定部72朝向回转中心5c的方式延伸”。

如图49所示,该倾斜部77从机械宽度方向Y观察时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相对于机械前后方向X倾斜,相对于上下方向Z倾斜)。从机械宽度方向Y观察时,倾斜部77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例如为20°以上,例如为30°以上,例如为40°以上,例如为45°以上。从机械宽度方向Y观察时,倾斜部77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例如为80°以下,例如为70°以下,例如为60°以下,例如为50°以下,例如为45°以下。在此,从机械宽度方向Y观察时,由将回转框架40的下侧Z2端部和回转中心5c之间的交点与第2固定部72的上端部相连接的线段、以及倾斜部77所形成的角度被设为角度β。优选的是,角度β为便于承受后面叙述的剪切压缩力f31的角度(参照图51)。具体而言,角度β越小越好。角度β例如为30°以下,例如为20°以下,例如为10°以下,例如也可以0°。其中,在角度β为20°以下的情况下,视为“从机械宽度方向Y观察时,倾斜部77以从第2固定部72朝向回转中心5c的方式延伸”。

如图52所示,底部连结部79是将回转框架40的底部41与倾斜部77相连结的部分。底部连结部79是将第3固定部73与倾斜部77相连结的部分。底部连结部79配置于倾斜部77的下侧Z2(正下方)。

(产生于加强结构部件70等的力)

图52所示的压缩负荷f41通过如下方式产生。即,如图51所示,在回转框架40(侧板42)上产生压缩负荷f12。据此,侧板42会发生剪切变形(如图51所示,会从矩形变为菱形)。由此,压缩负荷f12使剪切压缩力f31作用于侧板42。在此,如图52所示,在侧板42上固定有加强结构部件70。所以,产生剪切压缩力f31(参照图51)的力的一部分从侧板42传递到加强结构部件70。据此,加强结构部件70的倾斜部77承受剪切压缩力f31。由此,在加强结构部件70的倾斜部77产生压缩负荷f41。

图52所示的拉伸负荷f42通过如下方式产生。如上所述,在回转框架40(侧板42)上产生弯曲负荷f11(参照图47)。在此,在侧板42上固定有加强结构部件70。因此,弯曲负荷f11的一部分从侧板42通过加强结构部件70传递到底部41及轴承座面50。据此,图52所示的加强结构部件70的下侧Z2端部将底部41及轴承座面50拉向上侧Z1。由此,在底部41及轴承座面50上产生拉伸负荷f42。在加强结构部件70的下侧Z2端部(加强结构部件70与底部41及轴承座面50相接触的位置),该拉伸负荷f42从前侧X1向后侧X2逐渐变大。

(轴承螺栓的轴向力分布)

如图53所示,对于所述比较例1(参照图18)、所述比较例2(参照图20及图21)及所述比较例3(参照图48及图50)分别调查了轴承螺栓6(轴承螺栓606)的轴向力(轴承螺栓轴向力)与角度θ之间的关系。其中,比较例3是将本实施方式的力分散部件760(参照图14)置换成图21及图50所示的力分散部件760(不具备后侧切口部767a及前侧切口部767b的部件)的实施方式。实际上,本实施方式的上部主体1130具备图14所示的力分散部件760,而不具备图21及图50所示的力分散部件760,但是为了确认在比较例2上追加了加强结构部件70时的效果,在这里将利用图21及图50所示的力分散部件760来代替本实施方式的力分散部件760的实施方式作为比较例3。如图18所示,比较例1的上部主体1630不具备力分散部件760(参照图48),也不具备加强结构部件70(参照图48)。如图20及图21所示,比较例2的上部主体1730具备盒状部件1160,但不具备加强结构部件70(参照图48)。另外,在图20及图21中,对比较例2的构成要素之中与比较例1共同的构成要素附上了与比较例1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53表示比较结果。

[比较例1]如图53的F7-1部分所示,比较例1的轴承轴向力在侧板交叉位置1042a(参照图18)(与图48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侧板交叉位置42a相同的位置)成为最大。而如图53的F7-3部分所示,在比侧板交叉位置1042a(参照图18)靠向宽度方向内侧Y1的部分的轴承轴向力小于侧板交叉位置1042a的轴承轴向力。

[比较例2]如图53的F7-2部分所示,比较例2的轴承螺栓轴向力在纵板交叉位置1163a(参照图21)(与图48所示的纵板交叉位置763a相同的位置)成为最大。而如图53的F7-3部分所示,在比纵板交叉位置1163a(参照图21)靠向宽度方向内侧Y1的部分的轴承轴向力小于纵板交叉位置1163a的轴承轴向力。

[比较例3]如图53所示,比较例3(参照图21及图50)的轴承轴向力在纵板交叉位置763a(θ≒±45°)局部性地增大。但是比较例3的轴承轴向力的最大值小于比较例1及比较例2的各轴承轴向力的最大值。另外,比较例3(参照图21及图50)的轴承轴向力在第1固定部71的位置(参照图48,图53所示的例子中为θ≒±20°)局部性地增大。但是,在第1固定部71的位置(参照图48,θ≒±20°)的轴承轴向力的峰值小于纵板交叉位置763a(θ≒±45°)的轴承轴向力的峰值。由此可推测,在上部主体1130具备图48所示的力分散部件760(其具备后侧切口部767a和前侧切口部767b)的情况下,纵板交叉位置763a的轴承轴向力的最大值会更小于比较例3所示的值。

(效果14)

对图47所示的上部主体1130的效果进行说明。上部主体1130具备回转框架40、轴承座面50和加强结构部件70。如图48及图49所示,加强结构部件70将回转框架40的侧板42和轴承座面50相连结。如图52所示,加强结构部件70具备第1固定部71和第2固定部72。

[结构14-1]第1固定部71是固定于轴承座面50的部位。

[结构14-2]第2固定部72是固定于侧板42的部位。

[结构14-3]如图48所示,第1固定部71在比回转轴承5的回转中心5c靠向后侧X2的位置固定于轴承座面50。

[结构14-4]第1固定部71在比侧板42靠向宽度方向内侧Y1的位置固定于轴承座面50。

[结构14-5]如图49所示,第2固定部72在比第1固定部71靠向后侧X2且上侧Z1的位置固定于侧板42(交叉侧板)。

上部主体1130具有所述[结构14-1]、[结构14-2]和[结构14-4]。因此,力从图48所示的侧板42传递到轴承座面50之中比侧板42靠向宽度方向内侧Y1的部位(即,远离侧板42的部位)。因而,由第1固定部71周边的轴承螺栓6承受从侧板42传递到轴承座面50的力的一部分。所以,能够降低由侧板交叉位置42a及其附近的轴承螺栓6承受的负荷。据此,不需增加轴承座面50的板厚,就可降低轴承螺栓6的轴向力的最大值(参照图53)。在移动式起重机1(参照图47)的吊起能力或强度取决(被约束)于轴承螺栓6的轴向力的情况下,通过降低轴承螺栓6的轴向力的最大值,可以消除或抑制轴承螺栓6的强度对移动式起重机1的吊起能力或强度带来的影响。

上部主体1130具有所述[结构14-1]、[结构14-4]和[结构14-5]。因此,如图48及图49所示,将第1固定部71之中靠向回转中心5c侧的端部与第2固定部72的上端部相连接的线段(具体而言是用于配置倾斜部77的部分)相对于机械前后方向X倾斜,并且相对于机械宽度方向Y倾斜。因而,与所述线段(倾斜部77)平行于机械前后方向X或机械宽度方向Y的情况相比,力能可靠地从第2固定部72(侧板42)传递到第1固定部71(轴承座面50)。由此,能够可靠地降低轴承螺栓6的轴向力的最大值。

(效果15)

[结构15-1]如图48所示,加强结构部件70具备倾斜部77,该倾斜部77以沿着将第1固定部71之中靠向回转中心5c侧的端部与第2固定部72的上端部相连接的直线的方式予以配置。

[结构15-2]倾斜部77构成加强结构部件70的上侧Z1的边缘部。

通过所述[结构15-1]及[结构15-2],即使加强结构部件70在回转框架40的上侧Z1部分和底部41之间被压缩,也能够抑制该加强结构部件70上发生扭曲。

(效果16)

[结构16]从上下方向Z观察时,倾斜部77以从第2固定部72朝向回转中心5c的方式延伸(具体而言,角度α为20°以下)。

根据所述[结构16],力能可靠地从侧板42(第2固定部72)通过倾斜部77传递到轴承座面50之中比侧板42靠向机械宽度方向Y内侧的部位(第1固定部71)。由此,能够更可靠地降低轴承螺栓6的轴向力的最大值。

(效果17)

[结构17]从机械宽度方向(左右方向)Y观察时,倾斜部77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为20°以上且80°以下。

根据所述[结构17],力能可靠地从侧板42(第2固定部72)通过倾斜部77传递到轴承座面50之中比第2固定部72靠向下侧Z2的部位(第1固定部71)。由此,能够更可靠地降低轴承螺栓6的轴向力的最大值。

(效果18)

[结构18]第2固定部72固定于侧板(交叉侧板)42的上侧Z1端部(具体而言,如图52所示,其固定于使从底部41到第2固定部72的上侧Z1端部为止的高度h72成为侧板42的高度的80%以上的部位)。

根据所述[结构18],力从图49所示的侧板42的上侧Z1端部通过加强结构部件70传递到轴承座面50(第1固定部71)。因此,与力只从侧板42的比上侧Z1端部靠向下侧Z2的部位传递到第1固定部71的情况相比,更可靠地使力从侧板42(第2固定部72)传递到第1固定部71。由此,能够更可靠地降低轴承螺栓6的轴向力的最大值。

(效果19)

[结构19]加强结构部件70具备固定于回转框架40的底部41的加强结构部件70的第3固定部73。

(效果19-1)

根据所述[结构19],力不仅从侧板42(第1固定部71)通过加强结构部件70传递到轴承座面50(第2固定部72),还传递到底部41(第3固定部73)。因此,从侧板42传递到轴承座面50的力得以减少。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轴承螺栓6的轴向力的最大值。

(效果19-2)

在所述[结构19],加强结构部件70将侧板42和底部41相连结。因此,能够提高回转框架40对扭转变形的刚性(扭转刚性)。具体而言,由于回转框架40的剖面(从机械宽度方向Y和机械前后方向X观察的剖面)为矩形,因此当回转框架40接受扭转负荷(以机械宽度方向Y或机械前后方向X为轴线的扭转负荷)时,回转框架40的剖面变为菱形。但是,根据所述[结构19],能够抑制该回转框架40的剖面变为菱形。另外,回转框架40的剖面也可以不是矩形。

(第12实施方式)

参照图54至图55,对第12实施方式的上部主体1230与第11实施方式的区别进行说明。在第11实施方式中,加强结构部件70(参照图49)为三角形状的板状,但是图54及图55所示的第12实施方式的加强结构部件270为棒状。

加强结构部件270呈沿着将第1固定部71之中靠向回转中心5c侧的端部与第2固定部72的上端部相连接的直线的棒状。加强结构部件270构成倾斜部77。加强结构部件270不具备第11实施方式的底部连结部79(参照图49)。加强结构部件270例如是中空的棒状(管状),也可以是中实的棒状。从长边方向观察的加强结构部件270的剖面形状例如为圆形,例如也可以为多角形(三角形,四角形等)等。

(第13实施方式)

参照图56至图57,对第13实施方式的上部主体1330与第11实施方式的区别进行说明。在第11实施方式中,加强结构部件70(参照图49)是三角形状的板状。而图56及图57所示的第13实施方式的加强结构部件370具备盒状部377。

盒状部377具有中空部分。盒状部377例如是大致三棱柱形状的盒状。盒状部377的形状例如是指,在厚度方向上增加第11实施方式的板状的加强结构部件70(参照图49)的厚度,并将内部设为中空的形状。例如,加强结构部件370整体为盒状部377。加强结构部件370也可以是其一部分为盒状部377。在盒状部377的内部也可以设置结构物(例如参照将在后面叙述的第14实施方式)。另外,在第12实施方式的加强结构部件270(参照图54)为中空的情况下,该中空的加强结构部件270被包含在盒状部377。

(效果20)

通过图56及图57所示的第13实施方式的上部主体1330可获得的效果如下。

[结构20]加强结构部件370具备设有中空部分的盒状部377。

根据所述[结构20],与加强结构部件370不具备盒状部377的情况(板状等时)相比,能够提高加强结构部件370的强度。此外,由于盒状部377为中空,可以实现加强结构部件370的轻量化。

(第14实施方式)

参照图58至图60,对第14实施方式的上部主体1430与第13实施方式的区别进行说明。如图58及图59所示,第14实施方式的加强结构部件470是对第13实施方式的加强结构部件370(参照图57)的盒状部377的内部追加了蜂窝部478的部件。

如图59所示,蜂窝部478从第1固定部71(连续地)设置到第2固定部72。蜂窝部478设置于整个倾斜部77。蜂窝部478从第4固定部74设置到第3固定部73。蜂窝部478设置于整个底部连结部79。从将第1固定部71和第2固定部72相连接的方向观察时,如图60所示,蜂窝部478呈多个中空的多角形剖面。构成该多角形剖面的多角形例如为六角形,也可以为三角形、四角形等(图中未示出)。另外,图58及图59所示的蜂窝部478内的虚线方向表示蜂窝部478的轴线方向(多角形剖面的连续方向)。

(效果21)

通过第14实施方式的上部主体1430可获得的效果如下。

[结构21-1]加强结构部件470具备从第1固定部71设置到第2固定部72的蜂窝部478。

[结构21-2]从第1固定部71和第2固定部72相连接的方向观察时,如图60所示,蜂窝部478呈多个中空的多角形剖面。

根据所述[结构21-1],借助配置于第1固定部71的蜂窝部478,相应地增加了加强结构部件470与轴承座面50在第1固定部71的固定部分的面积。由此,第1固定部71及其周边的轴承座面50的应力得以分散。因此,能够使第1固定部71及其周边的轴承螺栓6的轴向力分散。

根据所述[结构21-2],针对第1固定部71和第2固定部72相连接的方向的力,能够提高加强结构部件470的强度。

(其它效果)

[结构21-3]蜂窝部478设置于第3固定部73。

根据所述[结构21-3],与蜂窝部478相应地增加了加强结构部件470和底部41在第3固定部73的固定部分的面积。因此,力更容易地从侧板42(第2固定部72、第4固定部74)传递到底部41(第3固定部73)。由此,从侧板42传递到轴承座面50的力减少。据此,能够进一步降低轴承螺栓6的轴向力。

(第15实施方式)

参照图61至图62,对第15实施方式的上部主体1530与第11实施方式的区别进行说明。第11实施方式的盒状部件760(参照图49)不设置于第1固定部71与轴承座面50的连接部。但是,第15实施方式的盒状部件580还配置于第1固定部71与轴承座面50的连接部。此外,第15实施方式的加强结构部件570的结构不同于第11实施方式的加强结构部件70(参照图49)的结构。

加强结构部件570通过盒状部件580固定于轴承座面50。加强结构部件570的第1固定部71固定于盒状部件580。具体而言,如图62所示,加强结构部件570的第1固定部71固定于盒状部件580的上面(上侧Z1的面)。第1固定部71配置于比底部41(比第3固定部73)靠向上侧Z1。加强结构部件570的下侧Z2端部被设置成相对于底部41沿着盒状部件580的高度差(上下方向Z的高度差)而形成。例如,加强结构部件570具有将板状的三角形状的一个角的周边切除的形状。

如图61所示,盒状部件580从上下方向Z观察呈圆环状。盒状部件580以沿着轴承座面50的方式予以配置。另外,在图61中,为了避免各线相互重叠,将盒状部件580的外周及内周与轴承座面50的外周及内周错开描绘,但也可以不使它们错开(也可以错开)。盒状部件580配置于轴承座面50的上侧Z1。第11实施方式的盒状部件760(参照图49)不配置于轴承座面50的后侧X2端部和轴承座面50的前侧X1端部。而第15实施方式的盒状部件580配置于轴承座面50的后侧X2端部和轴承座面50的前侧X1端部。

(变形例)

上述各实施方式可有各种变形方式。例如,也可以将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相组合。例如,也可以在具备图49所示的第11实施方式的三角形状的板状加强结构部件70的上部主体1130上,进一步追加图55所示的第12实施方式的棒状加强结构部件270。此外,也可以将图62所示的加强结构部件570设为如图57所示的第13实施方式的加强结构部件370那样的盒状。

在此,将上述实施方式加以概括。

基于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移动式起重机的上部主体通过轴承螺栓固定于回转轴承,并通过该回转轴承被安装于下部行驶体,并包括:轴承座面,通过所述轴承螺栓被固定于所述回转轴承的上面;回转框架,被固定于所述轴承座面,当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包含与所述轴承座面相交叉的交叉侧板;以及力分散部件,配置于所述回转框架的所述交叉侧板和所述轴承座面之间,用于使从所述交叉侧板向所述轴承座面传递的力分散到多个路径。所述轴承座面具有力分散对象区域。所述力分散对象区域是指,从上下方向观察时所述轴承座面和所述交叉侧板相交叉的侧板交叉位置及该侧板交叉位置的附近,并且比所述回转轴承的回转中心靠向后侧,而且是所述轴承座面之中在所述回转轴承的径向即轴承径向上位于该轴承座面的两端部之间的中央部的位置。所述力分散部件具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纵板。所述至少一个纵板被固定在所述轴承座面之中避开所述力分散对象区域的区域。

对于所述上部主体而言,由于纵板被固定于轴承座面之中避开了力分散对象区域的区域,因此力从交叉侧板通过力分散部件分散地传递到轴承座面之中力分散对象区域的外侧的部位。因而,可以抑制从交叉侧板传递到轴承座面的力在力分散对象区域局部性地增大。因此,在力分散对象区域中的轴承螺栓的轴向力得以降低。据此,不需增加轴承座面的板厚,就能够降低轴承螺栓的轴向力的最大值。在移动式起重机的吊起能力和强度取决(被约束)于轴承螺栓的轴向力的情况下,通过降低轴承螺栓的轴向力的最大值,可以提高移动式起重机的吊起能力和强度。

此外,由于力分散部件固定于轴承座面,因此,与力分散部件不被固定于轴承座面的情况相比,增加了力分散部件及轴承座面的截面二次轴矩。由此,轴承座面周边的回转框架的下侧部分的刚性增加,能够减少该部分的挠曲。此外,由于该部分的刚性增加,能够提高该部分对扭转变形的刚性(扭转刚性)。因此,能够提高回转框架的扭转刚性。

具体而言,优选的是,所述纵板被沿着所述轴承座面的边缘部固定于所述轴承座面。

这样,能够可靠地实现在轴承座面之中避开了力分散对象区域的区域固定纵板的结构。此外,与将纵板配置于离开边缘部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更紧凑地构成力分散部件。

此外,优选的是,所述至少一个纵板包含配置于所述轴承径向的内侧的内侧纵板以及配置于所述轴承径向的外侧的外侧纵板,所述内侧纵板及所述外侧纵板以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的姿势使该内侧纵板及该外侧纵板的上端部相连接,所述内侧纵板及所述外侧纵板的各自的上端部被固定于所述回转框架的所述交叉侧板。

这样,力分散部件能够在不会发生顶板弯曲的问题的情况下,使力从交叉侧板传递到轴承座面。

此外,优选的是,所述纵板包括配置于比所述轴承座面靠向所述轴承径向的内侧的座面内侧纵板,所述座面内侧纵板具备切口部,所述切口部被形成在所述座面内侧纵板之中的以下位置,即,从上下方向观察时,所述座面内侧纵板的延长线和所述轴承座面的比所述回转中心靠向后侧的部位相交叉的纵板交叉位置。

这样,能够可靠地将纵板固定于轴承座面之中避开了力分散对象区域的区域。

此外,优选的是,所述力分散部件还具备包含多个纵板部件的蜂窝部,该多个纵板部件分别具有从所述纵板的上侧部分向下侧部分延伸的形状,所述蜂窝部被固定于所述力分散对象区域,并且,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呈多个中空的多角形剖面。

这样,力从交叉侧板通过多个纵板部件分散地传递到力分散对象区域。因而,可以抑制从交叉侧板传递到轴承座面的力在侧板交叉位置等局部性地增大。据此,不需增加轴承座面的板厚,就能够降低轴承螺栓的轴向力的最大值。

此外,与不设有蜂窝部的情况相比,在力分散对象区域中的轴承座面与力分散部件的固定部分的面积增加。因此,产生于轴承座面上的应力进一步分散,可以抑制轴承螺栓的轴向力局部性地增大。

此外,优选的是,所述回转框架具备:底部,水平地设置于所述回转轴承上;一对侧板,沿所述移动式起重机的左右方向隔开规定的间隔地分别直立设置于所述底部上,该一对侧板分别与所述移动式起重机的前后方向平行地配置;以及一对加强部件,安装于在所述左右方向上相向的各侧板的侧面,其中,所述一对侧板的至少一方是所述交叉侧板,各加强部件从所述移动式起重机的前方向后方且从下方向上方倾斜,并且,该各加强部件配置于比所述回转轴承的回转中心靠向后方。

这样,加强部件的安装方向与剪切压缩力的作用方向大体一致,能够有效地提高交叉侧板对剪切压缩力的扭曲强度。此外,通过将一对加强部件配置于比回转轴承的回转中心靠向后方,能够有效地提高交叉侧板对剪切压缩力的扭曲强度。由此,在抑制重量增加的情况下,能够抑制交叉侧板的扭曲发生。此外,通过使加强部件的安装方向与剪切压缩力的作用方向大体一致,能够提高交叉侧板对剪切变形的刚性。由此,能够提高回转框架对扭转变形的刚性。

此外,优选的是,各加强部件在所述移动式起重机的上下方向上,沿着各侧板在所述上下方向的整个幅度予以设置。

这样,能够在各侧板的上下方向的整个幅度,提高针对剪切压缩力的扭曲强度以及针对剪切变形的刚性。

此外,各加强部件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为45°以上且60°以下。

这样,能够使加强部件的安装方向与剪切压缩力的作用方向大体一致。由此,能够有效地提高对剪切压缩力的扭曲强度、以及对剪切变形的刚性。

此外,优选的是,各加强部件具备沿与各侧板的侧面正交的方向配置的板材。

这样,通过调整板材的左右方向的宽度,能够在抑制加强部件的重量增加的情况下,提高加强部件的强度。由此,能够良好地提高对剪切压缩力的扭曲强度、以及对剪切变形的刚性。

此外,优选的是,从水平方向的剖面观察,在各加强部件和各侧板之间分别形成有封闭空间;或者,各加强部件的水平剖面为中空。

这样,在抑制加强部件的重量增加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加强部件的强度。

此外,各加强部件的下端也可以被固定连接于所述底部。

这样,能够使作用于加强部件的下端的应力分散到底部。由此,能够提高加强部件的强度。

或者,也可以将所述底部设置于所述轴承座面的周围,并将各加强部件的下端被固定连接于所述轴承座面。

这样,能够使作用于加强部件的下端的应力分散到底部。由此,能够提高加强部件的强度。

此外,优选的是,加强结构部件,将所述回转框架的所述交叉侧板和所述轴承座面相连结,所述加强结构部件具备:第1固定部,固定于所述轴承座面;以及第2固定部,固定于所述交叉侧板,其中,所述第1固定部,在比所述回转轴承的回转中心靠向后侧且比所述交叉侧板靠向左右方向的内侧的位置被固定于所述轴承座面,所述第2固定部,在比所述第1固定部靠向后侧且上侧的位置被固定于所述交叉侧板。

这样,力从交叉侧板传递到轴承座面之中比交叉侧板靠向左右方向的内侧的部位。因而,由第1固定部周边的轴承螺栓承受从交叉侧板传递到轴承座面的力的一部分。所以,能够降低由侧板交叉位置及其附近的轴承螺栓承受的负荷。据此,不需增加轴承座面的板厚,就能够降低轴承螺栓的轴向力的最大值。

此外,将第1固定部之中靠向回转中心侧的端部与第2固定部的上端部相连接的线段相对于机械前后方向倾斜,并且,相对于左右方向倾斜。因而,与所述线段平行于机械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的情况相比,力能可靠地从第2固定部(交叉侧板)传递到第1固定部(轴承座面)。由此,能够可靠地降低轴承螺栓的轴向力的最大值。

此外,所述加强结构部件具备倾斜部,该倾斜部以沿着将所述第1固定部之中靠向所述回转中心侧的端部与所述第2固定部的上端部相连接的直线的方式予以配置,该倾斜部构成所述加强结构部件的上侧的边缘部。

这样,即使加强结构部件在回转框架的上侧部分和底部之间被压缩,也能抑制该加强结构部件的扭曲的发生。

此外,从上下方向观察时,所述倾斜部以从所述第2固定部朝向所述回转中心的方式延伸。

这样,力能可靠地从交叉侧板(第2固定部)通过倾斜部传递到轴承座面之中比交叉侧板靠向左右方向的内侧的部位(第1固定部)。由此,能够更可靠地降低轴承螺栓的轴向力的最大值。

此外,从左右方向观察时,所述倾斜部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为20°以上且80°以下。

这样,力能可靠地从交叉侧板(第2固定部)通过倾斜部传递到轴承座面之中比第2固定部靠向下侧的部位(第1固定部)。由此,能够更可靠地降低轴承螺栓的轴向力的最大值。

此外,优选的是,所述第2固定部固被定于所述交叉侧板的上侧端部。

这样,力从交叉侧板的上侧端部通过加强结构部件传递到轴承座面(第1固定部)。因此,与力只从交叉侧板的比上侧端部靠向下侧的部位传递到第1固定部的情况相比,更可靠地使力从交叉侧板(第2固定部)传递到第1固定部。由此,能够更可靠地降低轴承螺栓的轴向力的最大值。

此外,优选的是,所述加强结构部件还具备被固定于所述回转框架的底部的第3固定部。

这样,力不仅从交叉侧板(第1固定部)通过加强结构部件传递到轴承座面(第2固定部),还传递到底部(第3固定部)。因此,从交叉侧板传递到轴承座面的力得以减少。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轴承螺栓的轴向力的最大值。

此外,加强结构部件70将交叉侧板和底部相连结,因此能够提高回转框架对扭转变形的刚性(扭转刚性)。

此外,优选的是,所述加强结构部件具备设有中空部分的盒状部。

这样,与加强结构部件不具备盒状部的情况(板状等时)相比,能够提高加强结构部件的强度。此外,由于盒状部为中空,可以实现加强结构部件的轻量化。

此外,优选的是,所述加强结构部件具备从所述第1固定部设置到所述第2固定部的蜂窝部,当从将所述第1固定部和所述第2固定部相连接的方向观察时,所述蜂窝部呈多个中空的多角形剖面。

这样,借助配置于第1固定部的蜂窝部,相应地增加了加强结构部件与轴承座面在第1固定部处的固定部分的面积。由此,第1固定部及其周边的轴承座面的应力得以分散。因此,能够使第1固定部及其周边的轴承螺栓的轴向力得以分散。此外,针对第1固定部和第2固定部相连接的方向的力,能够提高加强结构部件的强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