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4115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分配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配器,特别是一种用于分配将被覆在填充负载的托盘上的拉伸薄膜的分配器。



背景技术:

通过邮政服务或其他递送服务递送货物正变得越来越普遍,特别是随着网购的普及。由于货物的吞吐量需要满足不断增加的订单数量要求,这样的业务依赖于高效的仓储配送实施。此外,存货的存储和货物运输至商店楼面必须与经常光顾这种店铺的顾客的需求跟上。

这种商业产品在托盘或其他类似的存储容器上运输,而物品必须牢固地容纳在外部包装内,以使托盘负载物单元化并确保物品的损伤最小。

通常使用拉伸薄膜,或拉伸包裹件,通常是高度可拉伸的塑性薄膜,来包裹货物,从而薄膜的弹性恢复使货物保持紧密束缚,确保增强的捆扎效果被施加到所容纳的产品。使用拉伸薄膜还提供了更有效的单元负载的处理和储存,一定程度的防篡改,以及可以防止偷盗包裹。该薄膜还被认为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防灰、防水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取决于拉伸包裹件的材料)防阳光的保护。

通常还在机场使用这样的拉伸包裹件产品,由此使个人的手提箱被拉伸包裹件所包围,以确保所容之物被保护在其中。

拉伸包裹件分配器是已知的,由此分配器包括用于接收和支撑拉伸包裹件卷的芯的轴。分配器被设计成在所述分配器的顶部和侧部被保持,以使包装被覆到所需的物品上。分配器还可以包括用于提供阻力的制动系统,以便产生薄膜的拉伸。然而,这类分配器已知使用麻烦,因为把手的位置根本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分布。这导致用户的手处于非传统的位置,使他们俯身,这可能导致背部或相关的伤害。此外,把手配置导致用户可能选择不通过把手来握住分配器,这会提供不舒服的用户体验,因为用户不得不握住锋利的金属边缘或因为分配器滑出用户的手。目前可用的分配器也被认为是笨重的并且当它们用传统的材料钢制成时,分配器很沉重。在某些情况下,用新的装填物来复新分配器是困难且费时的。

为了改进移去已用完的薄膜卷的时间,已知的是使用具有间隔开的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的分配器,从而在第一和第二连接器之间提供拉伸包裹件卷。虽然有可能不再需要从轴上移去拉伸包裹件的芯,这样的系统已经被发现在插入更换的拉伸包裹件时很麻烦,因此这样的分配器的再装填仍然被认为是耗时的。薄膜卷是一个标准产品,所以分配器不能被优化,从而使得在薄膜被覆到待被包装的负载上时,薄膜卷可以相对于分配器打滑。

因此,为了加快覆膜过程,并消除在再装填分配器的时间的损失,已知的是用户完全抛弃分配器并用手来覆膜。虽然这通常比使用当前包装分配器更有效,这样无法对薄膜的拉伸提供控制,并且手很疲劳,因为使用这种方式过长时间可导致溃疡或水泡。此外,以这种方式覆膜通常导致在包装托盘使采用不正确的身体位置,而这又可能导致受伤。当拉伸包裹件要被覆到托盘的底部区域时特别是这种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及其实施例旨在解决至少某些上述问题和需求。尤其是,它能够以有效的和人体工程学的方式来应用拉伸包装膜,从而当将包装膜覆到含有负载的托盘时,产生良好的工作实践。这除了提供所述膜的安全防滑保留,薄膜的光滑一致的动作和优化张力控制使用户能有望减少背部和相关的伤害。此外,在使用分配器的同时,用于插入和移去薄膜卷的改进的机构有助于包装托盘及其负载。因此,本发明提供改进的用户体验,分配器以此帮助拉伸包装过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分配包装膜的系统,该设备包括:

分配器,具有第一连接器部和与第一连接器部间隔开的第二连接器部;和

包装膜卷,包括芯,芯具有卷绕在其上的包装膜,包装膜卷被配置成在第一连接器部和第二连接器部之间延伸,其中芯的壁的至少一个端部和/或包装膜的边缘为异形并可与位于第一连接器部或第二连接器部的远端部的互补的互锁构件互锁,以防止包装膜相对于分配器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部的横向移动。

芯是管状的。

分配器包括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主体;

第一连接器部被配置成靠近主体的第一端部;

第二连接器部被配置在主体的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沿公共轴线彼此间隔开,其中包装膜沿公共轴线被设置在第一连接器部和第二连接器部之间。

包装膜的边缘的芯的壁的异形端部的至少一部分可限定可互锁结构的母部分,第一连接器部和/或第二连接器部的互锁构件限定可互锁结构的公部分,由此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是可接合的。

芯的和/或包装膜的异形边缘的至少一部分由位于芯的端部和/或卷绕在芯上的包装膜的边缘的凹口提供。

凹口从芯的边缘延伸至与芯的边缘间隔开的位置,使得凹口大致平行于芯的纵向轴线延伸。

所提供的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定位成彼此径向相对。

第一连接器和/或第二连接器上的互补的互锁构件是可接收在凹口之内的突起。

互锁构件包括第一圆盘部、位于第一圆盘部的中心的管状轮毂以及在第一方向上从轮毂延伸的第一突起和在第二方向上从轮毂延伸的第二突起。因此,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径向相对。

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可以是限定桨状结构的细长突起。

第一连接器部或第二连接器部包括包装膜张力控制器。

张力控制器终止第一连接器部或第二连接器部的上端部。

张力控制器包括可调节部,可调节部是可旋转的并且与配置在张力控制器和薄膜卷的端部之间的可移动部分机械连接,以便提供薄膜的张力控制。

可调节部是可旋转的旋钮,可移动部分是具有夹紧机构的螺栓。

夹紧机构包括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螺母,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在第一配置和第二配置之间配置,在第一配置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设置成彼此接触,使螺母能在第一方向上沿螺栓的螺纹移动,在第二配置中,螺母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被间隔开,以便提供禁止螺母沿螺栓的纵向轴线移动的自由轮转状态。

系统包括用于在自由轮转状态和可移动状态之间配置夹紧机构的快速释放机构。

系统包括用于驱动夹紧机构的可移动状态的驱动器。

驱动器被配置为终止主体的第一端部。

驱动器是按钮开关。

驱动器与夹紧机构机械连接。

系统包括偏置构件,偏置构件与夹紧机构机械连接,并且用于在驱动器驱动的时候使螺母和螺纹之间可以相对移动。

偏置构件被配置成偏置螺母,使得其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移动。

偏置构件是弹簧。

系统包括制动机构,制动机构位于第一连接器部并配置成,当施加制动时,防止薄膜的芯的旋转运动。

制动机构包括位于第一连接器部的底部的橡胶化材料。

第一连接器部由第一互锁构件终止,第二连接器部由第二互锁构件终止。第一异形边缘与第二异形边缘相同。

第一连接器部的第一异形边缘可与薄膜卷的一个端部的异形边缘互锁,第二连接器部的第二异形边缘可与薄膜卷的另一个端部的异形边缘互锁,以防止分配器和薄膜卷之间的相对横向移动。

主体包括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笔直部被定位在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之间。

系统包括位于至少一个弯曲部上的第一把手。

把手位于弯曲部上,弯曲部位于直部上方。

系统包括定位在直部上的第二把手。

第二把手定位在直部的底部。

第一把手和/或第二把手由橡胶制成,使用户能够牢固地抓握系统。

分配器包括底部脚,底部脚被连接到第一连接器部或第二连接器部的底部区域。

底部脚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弯曲的边缘。

异形端部由从包装膜的芯的侧边缘延伸的突起提供。

在第一连接器和/或第二连接器上的互补的互锁轮廓是用于接收突起的凹槽。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上述系统中使用的分配器:

主体,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第一连接器部,配置成靠近主体的第一端部;

第二连接器部,配置在主体的第二端部,第一连接器部和第二连接器部沿公共轴线彼此间隔开;

其中至少第一连接器部由第一互锁装置终止,第一互锁装置可配置为在使用时与设在芯的壁中的和/或卷绕在芯上的包装膜的边缘中的对应的异形边缘配合,以被固定地沿公共轴线设置在第一连接器部和第二连接器部之间,从而防止薄膜卷和分配器之间的相对横向移动。

分配器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配置成在第一状态中共同施加张力至薄膜卷,而在第二状态中提供薄膜从分配器的快速释放。

控制单元包括具有夹紧机构的螺栓。

夹紧机构包括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螺母,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在第一配置和第二配置之间配置,在第一配置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设置为彼此接触,使螺母能在第一方向上沿螺栓的螺纹移动,在第二配置中,螺母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被间隔开,以便提供禁止螺母沿螺栓的纵向轴线移动的自由轮转状态。

分配器还包括偏置构件,偏置构件与夹紧机构机械连接,并且用于当螺母在第一状态时使螺母和螺纹之间能相对移动。

第二连接器部由第二互锁装置终止,第二互锁装置可配置为在使用时与位于芯的壁中的和/或包装膜的边缘中的对应的异形边缘配合,以被固定地沿公共轴线设置在第一连接器部和第二连接器部之间。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上述的系统中使用的包装膜卷,包装膜卷包括:

主芯,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和

一段长度的包装膜,包装膜配置成绕芯包裹,从而在使用时包装膜可从芯上移去,

其中芯的壁和/或卷绕在芯上的包装膜的边缘包括至少一个异形边缘;

轮廓被成形和配置成使得在使用中异形边缘可接收并且可互锁在分配器的可配合端部中,从而防止薄膜卷和分配器之间的相对横向移动。

异形边缘设在芯的每个端部。

异形边缘包括凹口。

凹口包括位于芯或绕芯包裹的薄膜的边缘中的切口部。

尽管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但任何上文描述的、或者在下文中的描述、附图或权利要求的特征的任何发明性组合都可被扩展到。例如,关于本发明的任何一个方面的所描述的任何特征都被理解为有关于本发明的任何其他方面被公开。

附图说明

本发明现在将仅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参考所附附图进行描述,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分配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分配器的侧视图;

图3是图1的分配器的正视图;

图4是图1的分配器的俯视图;

图5是图1的分配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图1的分配器中使用的快速释放张力控制器机构的立体图;

图6a是处于解锁配置时,图1的分配器中使用的快速释放张力控制器机构的正视剖视图;及

图6b是处于锁定配置时,图1的分配器中使用的快速释放张力控制器机构的正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示出了一种用于分配包装膜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分配器,分配器具有第一连接器部1和从第一连接器部1间隔开的第二连接器部2。包装膜卷包括芯3,芯3具有绕在其上的包装膜,并且包装膜卷被配置为在分配器的第一连接器部1和第二连接器部2之间延伸。包装膜的芯的至少一个端部壁为异形并且可与位于第一连接器部1的远端部的互补的互锁装置互锁,从而防止包装膜相对于分配器的横向移动并防止芯相对于分配器滑动。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部1和2是可旋转的,以允许包装膜的旋转。因此分配器不会与行业中供给的标准薄膜卷一起使用,因为此标准薄膜卷被防止用设在第一连接器部上的互补的互锁装置安装。

分配器包括主体,主体的至少一部分是弧形路径。主体具有第一端部4和第二端部5。第一连接器部1被配置成接近于主体的第一端部4。第一端部4在正常工作使用时以及当在通常的储存位置时被定位在第二端部5的下方。因此,第一连接器部1位于分配器的底部。

第二连接器部2被配置在主体的第二端部5,第二端部5被认为是顶端区域。在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部1和2有效地起到套管的作用,并沿着公共轴线彼此间隔开,使得连接器部的远端部被配置成彼此面对。在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部之间的距离可以,例如,是在350毫米至650毫米之间,比如说在一个具体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为400毫米和500毫米之间,但本发明绝无意在对此进行限制。

参照附图中的图5,包装膜的异形端部的至少一部分限定可互锁结构的母部分(未示出),第一连接器部1的互锁装置限定可互锁结构的公部分7,由此母部分(未示出)和公部分7是可接合的。

异形端部包括中断的周缘,其中芯的中断的周缘限定了阶梯状外形。因此,异形端部不仅仅如同所提供的标准包装膜卷那样是线性的。包装膜芯的异形边缘是由位于芯的壁中的凹口或凹槽(如图2)提供的,并且位于芯3的一个端部和/或由芯3支撑的包装膜的边缘。凹槽或凹口(未示出)是,例如,设在包装膜的芯3的壁中的切口部。卷的芯3是端部开放式的,即,芯3的形状是管状的。凹口位于管的壁中并且与管的开口分开并且不同。

第一和第二凹口(部分如图2中所示)包括壁的第一切口部和与第一切口部的壁径向相对的第二切口部。切口部或凹口从芯的侧边缘延伸至与芯的边缘间隔开的位置,使得凹口相对于芯的纵向轴线平行地延伸。

无论凹槽或凹口(未示出)的形状,第一连接器1上的互补的互锁装置是被形成为可接收在凹槽或凹口(未示出)之内的突起7。图2示出由基板构成的第一连接器部,基板具有凸起的轮毂部,凸起的轮毂部可插入到芯的管的开口中,并且从凸起的轮毂部延伸有从圆柱形轮毂延伸至基板的边缘的第一和第二桨状的突起。基板是圆盘状结构。因此,具有边缘平坦的芯的薄膜卷不能够与第一连接器形成无缝接口,因为第一连接器的桨状突起防止芯的边缘与第一连接器部的基板接触。

第二连接器部2以可接收在芯的内部之中的中央圆柱部为终止,以便与第二连接器部的芯的第二端部的顶部边缘互锁,以便固定地将包装膜卷安置在沿公共轴线的第一连接器部1和第二连接器部2之间。

第一互锁装置是被配置为在使用时被定位在包装膜卷的芯的配合端部的凹口(未示出)接收的突起7,以便在芯3的配合端部和第一连接器部1之间实现互锁状态。突起7的第一和第二端部可接收在分别位于包装膜卷的芯的边缘的第一和第二径向相对的切口部(未示出)之内。因此,为了确保所要求的互锁状态,凹槽被成形和配置成紧贴地接收突起7。应当理解,锁定状态是由卷的端部和所述连接器部的端部来实现的,而不是仅仅摩擦配合。其结果是,凹口的芯与分配器的第一连接器部无缝衔接。

参照附图中的图5,第一连接器部1定位成靠近主体的第一端部并且基本上是圆筒状部,圆筒状部具有延伸穿过圆筒状部的孔1a。主体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为穿过第一连接器的孔1a。这确保了主体被连接到第一连接器,并且被定位在主体的第一端部上的驱动器14对于用户的操纵很方便。

参照附图中的图6,分配器包括单个控制单元9,控制单元9提供快速释放和张力控制。

张力控制器10终止了第二连接器部2的大致圆筒状部的上端部。张力控制装置10调整薄膜卷的旋转的速度和程度,以便所要求的张力水平施加至薄膜以使薄膜被拉伸。例如,为确保托盘的内容被紧紧包裹,张力被增大以最小化或甚至防止薄膜卷的旋转。张力控制器包括可旋转旋钮11,旋钮11与具有单程螺纹的螺栓12和位于螺栓12上的夹紧机构机械连接。

参照附图中的图5,为实现可调式张力增益,在第一连接器部1的底部提供一片橡胶化材料22。当旋钮11被转动时,螺栓12的远端部通过第二或上连接器部2在薄膜卷的顶部提供压力。这最终使螺纹的端部与薄膜卷的顶端接触。该压力被向下传递至第一或底连接器部1。这样就有效地在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部之间挤压卷。当更多的压力被施加于旋钮11的进一步驱动上时,位于第二连接器部2的底部的橡胶化复合材料起到制动器的作用。旋钮11和复合材料结构可在第一配置和第二配置之间操作,第一配置如图6a中所示,允许位于分配器上薄膜卷的自由旋转,第二配置如图6b所示,由此防止薄膜卷的旋转。由于旋钮11在第一和第二配置之间被配置,不同的张力点被提供。由于挤压效应,当从薄膜卷的一个端部被防止移动时,薄膜卷的另一个端部也是一样。

参照附图中的图6、6a和6b,螺栓12被叠放有可移动承托件21,例如螺母21,其可绕螺纹旋转以便产生沿螺栓12纵向轴线的移动。螺母21还提供了实现止动效果的夹紧机构,因为夹紧机构被分成两个部分,当这两个部分被拉开,会使螺母在螺栓的螺纹上自由轮转。根据旋钮11的转动方向,旋钮11使承托件沿着螺栓12的纵向轴线在第一和第二方向上发生螺旋运动。此螺旋运动仅当螺母21的第一和第二部分被放在一起时发生。螺母21沿着螺栓12的纵向轴线的移动响应于卷的不同张力状态。

为提供快速释放效果,夹紧机构是弹簧加载的,从而当螺母21从自由轮转状态移去时,夹紧机构被偏置以返回到其初始位置,由此施加在卷上的张力处在最低限度。

因此,偏置构件13,例如弹簧,被配置成使得当按钮14被压下并且承托件从止动位置释放时(由螺母的自由轮转产生),偏置构件13使得承托件在第二纵向方向上移动,以释放施加到卷的顶部的张力,并根据需要实现薄膜卷的移去或插入,即,使卷的底部的异形端部6从下连接器部1的互锁装置上移去。这提供了一种快速换卷系统。

驱动器被配置在主体的第一端部的端部,用于驱动快速释放状态,从而驱动器是按钮14的形式。按钮14是弹簧加载的开口销15的外表面,开口销15在其内表面15a上与偏置构件13,例如,弹簧,是机械连接的。压下按钮14迫使销15在水平方向相对于螺栓12滑动,压缩弹簧13,并断开螺母21的两个部分,从而打开销14。这激活了快速释放机构,从而使螺栓12相对于母部分迅速垂直滑动,从而减轻卷或膜的顶部的张力,并允许移去卷或薄膜的插入。释放来自驱动钮14的压力,通过使弹簧13延伸,推动销14部分回到其自然的、封闭的配置,使得螺母21的两个部分重新聚合,解除了快速释放机构,并且使螺母在弹簧的控制下沿螺栓移动。

因此,快速释放机构设有单个按钮14,一旦薄膜用尽,按下按钮使得薄膜卷或卷的芯3被释放。同样地,在装载薄膜时,整个弹簧加载机构以一个单一动作压下以使端部定位薄膜。

一旦薄膜卷位于所需位置,用户可向下推动扭锁旋钮,卷被固定到位。因此,通过一个非常有效地运用的简单的推入匹配动作来安装卷。

参照图1、2和5,第一连接器部1终止主体的第一端部。正常使用中或在储存状态时,此端部可被认为是主体的底部16或下端部。

主部17包括第一弯曲部17a和第二弯曲部17b,笔直部17c位于其之间。第一把手18位于至少一个弯曲部上,例如位于笔直部上方的弯曲部17b。第二把手19也被定位笔直部17c上,例如第二把手位于笔直部17c的底部。

第一把手18和/或第二把手19由橡胶制成,以提供改进的用户抓握。把手还成形为使把手以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方式模铸人手型。

分配器包括底部脚16,底部脚16一个端部被连接到第二连接器部2的底部区域20。底部脚16的另一个端部被连接到主体的下弯曲区域17a,即第二把手下方。当分配器将被存储到一侧或当用户在应用拉伸包装膜时休息期间,底部脚16起到支架的作用。底部脚16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弯曲边缘16,使得支架在当负载的下部分被薄膜包裹,弯曲边缘16a被沿地板拖动或滑动时,起到导轨的作用。因此,分配器的一些重量被转移到地板上,当在这个别扭高度应用时进一步减少分配器的重量。这进一步减少了对人的背部或相关的关节的影响。支架的符合人体工程学的结构也保证了薄膜在离地板适当的距离被应用,确保对负载的下区域的最佳卷绕。这最大限度地减少拉伸包装膜在此区域的浪费。

结合的分配器和薄膜卷形成一种用于将薄膜覆到承载托盘的外部的系统。如上所述,在第一连接器部1上的第一互锁部分(未示出)和对应的异形壁(位于薄膜卷的芯的端部)是可拆卸地可接合的。

分配器配置成与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端部的主芯3的非标准薄膜卷使用,一段长度的包装膜绕芯包裹,使得包装膜在使用时可从所述芯3上移去或不可包裹。芯3的壁和或由芯3支撑的包装膜的边缘具有至少一个异形端部或边缘6。异形端部6被成形和配置成使得异形端部6在使用时可与位于分配器的端部的互锁装置配合,以防止当薄膜卷和分配器互相连接时它们之间的相对横向移动。

虽然仅一个芯3的端部需要应用切口6以使得它与分配器的第一或下连接器相配合,薄膜卷的芯3在任一个端部设有凹口,使得薄膜卷可在分配器中以不论何种方式被应用,以便在必要时以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进行操作。

包装膜的芯3可以,例如,具有25毫米的直径,并且在端部的芯3的侧壁中包括凹口或凹槽。

分配器由铝和塑料构成,然而,其它重量轻且耐冲击材料也可以使用,例如,合适的复合材料,比如玻璃纤维。

薄膜的芯3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如卡纸板或塑性材料,而拉伸包装膜或薄膜本身可以由例如PVC或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塑性材料制成。

本领域技术人员会联想到上述原理的各种修改。例如,凹口和可配合的突起的横截面不需要是矩形的,并且可以具有替代的横截面形状,例如圆形或三角形。

第一连接器上可以设置多于两个的突起,但是这将要求芯的端部有相应数量的凹口,以确保在两者之间产生无缝接口。

分配器的各个连接器的第一和第二互锁装置不必是相同的,并且取而代之地,第一连接器可以包括凹口,而第二连接器可以包括突起。

可以在包装膜和分配器的两个端部都设置互锁机构。

薄膜的芯可以在其端部具有突起,该突起可与位于分配器的相应的连接构件上的凹槽配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替代实施例中,参照附图中的图1,当薄膜卷的芯3沿公共轴线被定位在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部1和2之间,芯3由分配器的连接器部的可伸缩突起(未示出)保持在位,该可伸缩突起被接收在芯3的相应的凹槽内。因此,为了安装或移除薄膜卷,突起(未示出)的远端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突起从第一连接器1的远端部延伸。在第二位置,突起(未示出)的远端部和第一连接器1的远端部之间的距离减小,例如,使得突起(未示出)的远端部与第一连接器部1的远端部水平,以使薄膜卷能被插入或移去。当薄膜卷插入时,一旦卷沿着公共轴线设置,使得芯3的端部被设置在第一和第二连接器之间时,突起(未示出)返回到其完全伸展状态。

突起可以是可伸缩的销并且芯可设有位于管的壁内的并与管状芯的边缘间隔开的对应的孔。要使用芯,销被缩回并且一旦缩回的销与芯中的孔对准时就返回到伸展状态。

驱动器被配置在主体的第一端部,用于驱动可伸缩突起,即,用于使突起能在第一伸展状态和第二缩回状态之间移动。驱动器是按钮的形式。按钮与偏置构件,例如弹簧,机械连接,使得当按钮处于“未按下”状态时,偏置构件确保了突起被定位在伸展状态下,即,使得偏置构件从第一连接器部延伸。一旦按钮被按下时,突起缩回以使薄膜卷根据需要被插入或移去。因此,设有快速释放机构,一旦薄膜用尽,按下单个按钮使得薄膜卷或卷的芯被释放。同样地,在装载薄膜时,整个弹簧加载机构以一个单一动作压下以定位薄膜。

在替代实施例中,由于沿螺纹设置的预定的止动区域的存在,承托件被配置成保持在离散位置。因此,张力最终通过转动棘轮螺纹到薄膜芯的端部上而被施加到薄膜卷。这使得承托件仅在第一纵向方向上移动,并借助于一系列止动构件防止承托件在与第一纵向方向相对的第二纵向方向上移动。

可替代地,包装膜的芯3的端部可以密封,而凹槽(未示出)可以被提供作为位于密封端部中的缩进。

从以上描述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对所描述的实施例做出修改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