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夹带式大倾角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7826阅读:6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夹带式大倾角输送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散装物料输送机械类设备,具体为一种新型夹带式大倾角输送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散装物料带式输送机的输送角度一般不超过18度,对于输送有一定高度要就的输送机就必须有一定长度的水平距离,这就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且在距离受限制的条件下不能完成输送高度要求。目前国内大倾角输送机使用带横隔的档边胶带,输送量小,撒料,胶带制作要求工艺很高。所以开发大倾角输送机能弥补以上不足,对整个散装物料输送行业提出了新的课题,研究开发新型夹带式大倾角输送机设备势在必行。

部分欧美发达国家已经采用夹带式大倾角输送机系统,并取得很好的效果,系统出力到达4000吨/小时。随着我国环保意识的提高,散装物料要求封闭储存,采用各种形式的仓式储存会越来越多,采用普通皮带上仓需要占用较大的地面面积,尤其对于老旧料场的改造有时受场地的影响更是无法进行封闭改造,夹带式大倾角输送机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开发研究夹带式大倾角输送机是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散装物料输送角度小,占地面积大,目前国内的大倾角输送机输送量小,且出现撒料的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夹带式大倾角输送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新型夹带式大倾角输送机,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承载胶带机和覆盖胶带机,覆盖胶带机上设置有覆盖胶带,承载胶带机上设置有承载胶带,在输送物料的一侧,覆盖胶带和承载胶带紧贴,承载胶带机呈Z字型布置。

Z字型布置的承载胶带机由设置在机架上的承载托辊和套在承载托辊外侧的承载胶带形成。

承载胶带机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水平段、凸弧形段Ⅰ、倾斜段Ⅰ、凹弧段Ⅰ和下水平段。

覆盖胶带机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凸弧形段Ⅱ、倾斜段Ⅱ和凹弧段Ⅱ,凸弧形段Ⅱ、倾斜段Ⅱ和凹弧段Ⅱ分别与承载胶带机上的凸弧形段Ⅰ、倾斜段Ⅰ和凹弧段Ⅰ配合设置。

在覆盖胶带与承载胶带紧贴的位置处设置有压带装置,压带装置一端设置在机架上,另压带装置包括压在覆盖胶带内侧的弹性压辊,弹性压辊通过连杆与弹簧连接,弹簧设置在机架上。

弹性压辊为四组,两组弹性压辊之间通过连杆一连接,连杆一的中部与连杆二铰接,连杆二的另一端连接到弹簧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采用Z字型布置的承载胶带机,这样大大的提高了承载胶带机的倾斜角度,减少了输送机的占地面积,尤其对于受场地的影响不能改造的料场,有很好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A视图。

其中,1是承载胶带机;2是覆盖胶带机;3是上水平段;4是凸弧形段Ⅰ;5是倾斜段Ⅰ;6是凹弧段Ⅰ;7是下水平段;8是凸弧形段Ⅱ;9是倾斜段Ⅱ;10是凹弧段Ⅱ;11是压带装置;12是弹性压辊;13是连杆一;14是连杆二;15是弹簧;17是覆盖胶带;18是承载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述,新型夹带式大倾角输送机的输送倾角大,最大可达90°,是大倾角输送和垂直提升的理想设备。因此可以节约占地面积,节省设备投资和土建费用,取得良好的综合经济效益。例如,某用户欲将煤炭提升到20m高的料仓顶,如采用挡边机以45°倾角输送,则机长仅需28.3m(水平机长20m);而如果采用垂直输送的挡边机,那么,水平机长可以控制在6m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在普通的带式输送机上增加覆盖胶带,采用一种压带装置11,将物料约束在两条通用胶带(承载胶带与覆盖胶带)之间输送,输送角度可达到90度。采用压带装置11的系统设计可以提供有效的摩擦力。从而保证物料与皮带之间没有相对滑动,也可以保证承载胶带和覆盖胶带压力均匀分布,并满足不同特性的物料性能输送要求。

一种新型夹带式大倾角输送机,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承载胶带机1和覆盖胶带机2,覆盖胶带机2上设置有覆盖胶带17,承载胶带机1上设置有承载胶带18,在输送物料的一侧,覆盖胶带17和承载胶带18紧贴,承载胶带机1呈Z字型布置。承载胶带机1和覆盖胶带机2是独立的两条胶带机,各自有独立的驱动机构。覆盖胶带机2的胶带与承载胶带机1的胶带组成一个密闭的空间,物料在这个空间内运行。

Z字型布置的承载胶带机由设置在机架上的承载托辊和套在承载托辊外侧的承载胶带18形成。在承载胶带18下均匀的分布承载托辊。

承载胶带机1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水平段3、凸弧形段Ⅰ4、倾斜段Ⅰ5、凹弧段Ⅰ6和下水平段7。

覆盖胶带机1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凸弧形段Ⅱ8、倾斜段Ⅱ9和凹弧段Ⅱ10,凸弧形段Ⅱ8、倾斜段Ⅱ9和凹弧段Ⅱ10分别与承载胶带机1上的凸弧形段Ⅰ4、倾斜段Ⅰ5和凹弧段Ⅰ6配合设置。

为了防止倾斜段的物料向下滑落,采用一种压带装置11,通过仿真实验对不同的散装物料的压力进行测试,本发明采用图2中所示的压带装置11。在覆盖胶带17与承载胶带8紧贴的位置处设置有压带装置,压带装置一端设置在机架上,另一端压紧在覆盖胶带17的内侧面上。

压带装置11包括压在覆盖胶带17内侧的弹性压辊12,弹性压辊12通过连杆与弹簧15连接,弹簧设置在机架上。

弹性压辊12为四组,两组弹性压辊12之间通过连杆一13连接,连杆一13的中部与连杆二14铰接,连杆二14的另一端连接到弹簧15上。这样能保证每个弹性压辊12时刻与覆盖胶带17接触。从而压紧承载胶带18,防止倾斜段的物料向下滑落。

具体承载胶带机1为获得较好的受料和卸料条件,本设备采用“Z”形布置形式。即设有上水平段3、下水平段7和倾斜段Ⅰ5,并在下水平段7受料,在上水平段3卸料。上水平段3与倾斜段Ⅰ5之间采用凸弧形段机架连接,下水平段7与倾斜段Ⅰ5之间采用凹弧段机架相连以实现输送带的圆滑过渡。为了防止倾斜段Ⅰ5的物料向下滑落,在倾斜段加覆盖胶带机2。覆盖胶带机2的下胶带与承载胶带机1的胶带组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把物料封闭在这个空间内,使物料顺利的输送到高处。为了覆盖胶带17与承载胶带18更好的结合,在覆盖胶带17上设置压带装置11,这种压带装置11采用四组弹性压辊组12,每两组弹性压辊组12铰接后,在由连杆连接到弹簧支撑上,以保证四组弹性压辊组12不论物料的多少保持压在覆盖胶带17上。承载胶带18和覆盖胶带17运行方向相同且速度相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