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滤机泥饼定量直接装袋方法及泥饼装袋装置及压滤机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22585阅读:697来源:国知局
压滤机泥饼定量直接装袋方法及泥饼装袋装置及压滤机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滤机泥饼的处理方法及使用该方法对压滤机泥饼进行处理的压滤机工作部件及包含该部件的压滤机,尤其涉及一种压滤机泥饼定量直接装袋方法及泥饼装袋装置及压滤机。



背景技术:

压滤机是一种常用的固液分离设备,在18世纪初就应用于化工生产,至今仍广泛应用于环保,化工、制药、冶金、染料、食品、酿造、陶瓷以及污水处理等行业。

压滤机对含泥废水进行压滤后会形成大量的泥饼,大部分泥饼恶臭并含有毒性,会对环境产生再次影响,因此,必须对泥饼进行及时的处理,即将泥饼装入装载袋中运送出去进行掩埋处理。在现实常规操作中客户购买压滤机后,为处理泥饼装袋问题,客户会花费成本和精力在压滤机下修建或制作压滤机集泥设施,并且制作各种非标装袋工具,雇佣工人将掉落在压滤机下集泥设施中的泥饼铲到装载袋里绑扎后集中堆放等待装车运走。

虽然客户购买压滤机后投入大量成本解决压滤机泥饼装袋问题,但没法根本改善工作环境,降低工作强度,同时泥饼的泥量大并且掉落位置在压滤机底部,由于压滤机底部空间狭小局促,铲泥装袋十分不方便,同时在装袋时装袋量非常难控制,导致操作工人经常装少,造成装载袋使用效率不高,或装得过多使装载袋无法绑扎,工人只能来回调整,增加工人工作难度和强度,因此即使对一台压滤机进行卸泥装袋,工人都需要在有毒污泥中高强度连续工作数小时,忍受污泥本身散发的刺鼻和毒害性恶臭,忍受有毒污泥飞溅至身上,嘴上,皮肤上等情况,忍受脚踩污泥造成的滑倒等常发性问题, 并且装袋效果不佳,装袋量严重不均匀,造成编制袋浪费,铲泥后遗留在压滤机下的剩余污泥不易处理,在工人认真清理后不可避免会在死角有残余,造成压滤机工作现场长时间发散异味,影响现场环境。

现有压滤机泥饼处理问题几乎给所有压滤机客用户造成了严重困扰,主要有如下几点:

1、压滤机泥饼处理量大,劳动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很多情况下有毒,因此人员招聘困难,年轻人即使高薪不愿来,年纪大的很难胜任这种强体力工作;

2、由于压滤机是水处理关键环节之一,必须及时处理,保证上游水处理系统连续性和高质量,但由于卸泥频繁工作繁重且劳动环境差,过滤后的泥饼含有恶臭和毒性,即使再勤肯的工人都消极怠工,有意减少卸泥次数,致使上游处理出问理,管理人员即使大力催促工人但很难见到效果,增加了压滤机用户管理难度;

3、由于泥饼处理难的问题,现实常常出现工人将泥池中的有毒泥水不经过压滤机直接违规排出以减少压滤机卸泥装袋次数,从而减少工作量,管理人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

4、很多企业因为没有及时卸泥,造成整个水处理系统效果不好,遭受客户投诉,严重的导致环境严重污染遭受环保局重罚

5、由于压滤机卸泥时间长,劳动量大,企业需要为压滤机高薪配备卸泥装袋人员,并配备相应劳保用品,其长年的花费远远高于压滤机本身价值。

由于环保政策越来越严格,压滤机泥饼处理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使企业不得不重视,现有压滤机用户主要通过3个途径解决压滤机泥饼处理现有问题,但存在很多问题,如:

1、普通企业想办法加大投入改善劳动环境,保障劳保用品,提高工人待遇,加强内部管理,但由于压滤机需要频繁卸泥,装袋工作量大,泥饼处理恶臭,有毒,工人积极性不高,效果不明显;

2、高价采用全自动压滤机,以期减少劳动强度,但是减少有限,劳动强度和劳动环境恶劣性主要是在铲泥装袋,铲泥过程中翻动泥饼造成的恶臭,目前全自动压滤机仅仅只是在翻板,卸泥时起到自动化作用,而这些工作仅是只要几分钟就能手动完成的劳动强度很小的工作,对操作工人来说只是举手之劳,而数小时在恶臭环境下铲泥装袋这种强体力工作依然存在,所以工人积极性不高,效果不明显;

3、有实力的企业投入数十万甚至百万增加额外设备,建筑设施和工作场地对压滤后的泥饼进行处理,但却增加了额外设备和场地维护,以及后续成本同时发现效果并不理想,很多企业即使有钱实施这些方案,但考查后发现由于实际效果没有改善,还带来一系列问题,否决实施,返回到过去老办法。

由于环保意识加强,压滤机在各行各业使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人们对工作环境和工作强度要求越来越高,现有压滤机压滤后泥饼处理问题越来越突显,很多企业研究采用新方法新技术处理泥饼问题,但成本高(成本远远超过压滤机本身价值),不实用,新问题很多,很难推广。

现对现有技术进行分析:

申请公布号为CN102772932A,申请公布日为2012年11月14日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压滤机自动污泥输送装置,包括操作平台和污 泥输送装置,所述压滤机安装于所述操作平台上,所述操 作平台具有用于漏泥的漏泥开口,所述漏泥开口与 所述压滤机的卸泥位置相对应,所述操作平台下方安装所述污泥输送装置,所述污泥输送装置的出泥端下方设有装泥装置。

此技术方案弊端如下:

1、需要增加昂贵的额外设备(如传输装置),并且后期维护困难;

2、进行大规模建筑施工(如操作平台,扶梯);

3、压滤机架设很高,操作危险性高;

4、输出端装泥装置在实践中沦为集泥池,很多时候最终仍然采用过去工人铲泥装袋办法;

5、整套方案造价高昂,远远超过压滤机本身价格;

6、需要场地大,管理维护成本高。

授权公告号为CN202802871U,授权公告日为2013年3月20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压滤机用自动储泥卸泥污泥斗装置,压滤机位于承重梁上,地面上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支撑污泥料斗, 所述污泥料斗位于承重梁下方并与压滤机的卸泥位置相对应,所述污泥料斗下端设有阀门。

此技术方案实际应用:

压滤机下方空间下狭小,此设计污泥斗几乎占据了压滤机下方原有的空间 ,因此用户购买此技术方案产品后需要其它配套措施处理泥饼:

实践中用户此种压滤机使用方案举例一:

1、在数台并排安装的此压滤机下安装大型非标传输带;

2、为了装传输带,需要在压滤机下挖地沟(或者加高压滤机同时修建加高操作平台);

3、传输带终端输入大型方便运输的集泥铁箱;

实践中的弊端:

1、施工成本高;

2、附加设备成本高;

3、附加设备出故障频率高,需要机修经常检修;

4、集泥铁箱需要专门液压垃圾自卸车,运费高;

5、需要场地大;

6、无法适用于常用的水嘴式压滤机;

7、压滤机出现压不紧故障时,漏水会对现场造成极大污染;

实践中用户此种压滤机使用方案举例二:

修建二层楼房建筑,压滤机装在二楼,压滤机下方楼面设置漏孔,在一楼压滤机下方位置设置运输车辆通道,车辆停在一楼压滤机下方处,运输车车厢朝向楼面漏孔,打开压滤机漏斗阀门,泥饼通过阀门经楼面漏孔掉入车厢,完成装泥后运输车辆驶往另一台压滤机下,直到装满。

弊端如下:

1、施工成本大;

2、场地大,管理维护困难;

3、运输车辆装泥时,正常情况下是泥饼在漏斗里干透后,这时从漏斗经二楼落入一楼运输车辆中经常出现尘土飞扬,工作环境极差,粉尘含有毒性,刺激味,弥漫整个建筑物,给司机和工人造成极大不便;

4、长时间造成工作环境异味,有毒物质累积,无法清除,对操作工人健康造成损害;

5、泥饼掉入车厢过程中时常掉在车外,给工人造成大量清扫工作;

6、无法适用于常用的水嘴式压滤机;

7、压滤机出现压不紧故障时,漏水会对现场造成极大污染。

授权公告号为CN203971491U,授权公告日为2014年12月3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托泥盘的污泥压滤机,包括机架,机架上方安装有污泥压滤器,在污泥压滤器的下方设有托泥盘,所述托泥盘固定在托泥盘下方的转轴上,转轴两端安装在机架上,托泥盘一侧设有插孔,机架上安有插销与所述插孔对应,在托泥盘上设有排液口。

此技术方案缺点如下:

1、只适用于小型压滤机;

2、需要人工对泥饼装袋,并不能减少装袋工作量;

3、仅仅起到把泥饼导到一边,避开装袋时滤板对装袋操作的阻碍,便于泥饼装袋,但造价偏高,性价比低;

上述几篇专利文献中的压滤机在对泥饼进行装袋时都会存在一些缺陷且造价成本高,实用性不强,不通用。由于以上缺陷,实际压滤机泥饼处理主流方法仍然普遍采用过去老办法雇佣工人将掉落在压滤机下的泥饼铲到编制袋里绑扎后集中堆放等待装车运走。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用户购买压滤机后不得不出资修建聚泥池并长期雇佣工人做此项工作,其每年雇佣工人的使用成本管理成本相当于压滤机本身价值。

综上,如何设计一种压滤机泥饼定量直接装袋方法及泥饼装袋装置及压滤机,使其能对泥饼进行直接装袋,避免泥饼掉到地面上污染地面和工作环境,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装运效率, 实用性强且大大减少用户使用成本,降低用户因为泥饼装袋造成的管理风险,解决卸泥不及时造成的水处理质量问题,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如上所说的现有技术是根据压滤机本身固有结构特征和操作特点认为压滤机滤板下方空间狭小局促且固定,只能使用传输设备将泥饼传出处理,或进行大量施工大规模增大压滤机下部泥饼处理操作空间同时新修筑操作平台来进行泥饼处理,从而大大增加了泥饼处理的施工成本,场地成本,额外设备成本和由此产生的大量额外问题,成本高昂,问题很多,其思路是由于压滤机滤板下方空间狭小局促且固定,故而本发明打破常规思路,实施在压滤机滤板下方空间之外处理泥饼方式。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压滤机泥饼定量直接装袋方法及泥饼装袋装置及压滤机,其能对泥饼进行直接装袋,避免了泥饼掉落到地面上污染地面和工作环境,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装运效率且其造价成本低,实用性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压滤机泥饼定量直接装袋方法,所述压滤机泥饼直接装袋方法是利用压滤机滤板底面到地面之间的空间进行设计,实现泥饼直接落袋的,即在位于多个压滤机滤板的下方位置设置一个托盘,在所述托盘上还开有贯穿孔,在托盘的下方位置设置有装载袋,装载袋的袋口与贯穿孔直接对应设置;当泥饼从多个压滤机滤板中掉落到托盘后,经过托盘上的贯穿孔掉落到装载袋中,从而实现了泥饼的直接装袋。

优选的,贯穿孔在托盘上的具体位置设置方法为:先沿压滤机滤板移动方向将多个压滤机滤板完全打开后,形成整体落泥区域平面, 再将位于多个压滤机滤板下方的整体落泥区域平面分割为N个子落泥区域,N个子落泥区域面积之和等于整体落泥区域面积,再将N个子落泥区域映射到位于压滤机滤板下方的托盘上,在托盘上形成对应子落泥区域的N个接泥区域,在每个接泥区域内均设置有泥饼贯穿孔。

优选的,装载袋是通过装载袋支撑机构设置在托盘的下方位置的,所述装载袋支撑机构包括多个支撑杆、设置在多个支撑杆顶部的支撑圈和设置在多个支撑杆上且靠近多个支撑杆底部的搁板或搁杆;

通过将装载袋的底部从支撑圈中伸入后,再将装载袋的顶部开口翻边套接在多个支撑杆上,再利用紧固件一将翻边套接在多个支撑杆上的装载袋顶部开口锁紧在多个支撑杆上,从而将装载袋设置在装载袋支撑机构上;当装载袋设置好后,装载袋的底部与搁板或搁杆之间留有间隙;

当泥饼填满设置在装载袋支撑机构上的装载袋且泥饼的顶部从托盘的贯穿孔中凸出时,开始对泥饼进行装袋,其步骤如下:

首先沿托盘内底部将泥饼的顶部刮平,此时,要装袋的泥饼包括位于设置在装载袋支撑机构上的装载袋中的泥饼一和位于托盘的贯穿孔内的泥饼二;再将紧固件一松开,使得泥饼一和泥饼二全部掉落到装载袋中,同时装载有泥饼一和泥饼二的装载袋掉落到搁板或搁杆上,完成泥饼的直接装袋。

优选的,装载袋是通过装载袋支撑机构设置在托盘的下方位置的,所述装载袋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底板和设置在支撑底板上的支撑筒体;

通过将装载袋的底部从支撑筒体的顶部开口中伸入后,装载袋顶部开口翻边套接在支撑筒体上,再利用紧固件一将翻边套接在支撑筒体上的装载袋顶部开口锁紧在支撑筒体上,从而将装载袋设置在装载袋支撑机构上;当装载袋设置好后,装载袋的底部与支撑底板之间留有间隙;

当泥饼填满设置在装载袋支撑机构上的装载袋且泥饼的顶部从托盘的贯穿孔中凸出时,开始对泥饼进行装袋,其步骤如下:

首先沿托盘内底部将泥饼的顶部刮平,此时,要装袋的泥饼包括位于设置在装载袋支撑机构上的装载袋中的泥饼一和位于托盘的贯穿孔内的泥饼二;再将紧固件一松开,使得泥饼一和泥饼二全部掉落到装载袋中,同时装载有泥饼一和泥饼二的装载袋掉落到支撑底板上,完成泥饼的直接装袋。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泥饼装袋装置,包括设置在位于多个压滤机滤板的下方位置的托盘、设置在托盘上的贯穿孔和设置在托盘的下方位置的装载袋,装载袋的袋口与贯穿孔直接对应设置,所述托盘包括盘体和侧边,贯穿孔设置在盘体上。

优选的,装载袋是通过装载袋支撑机构设置在托盘的下方位置的,所述装载袋支撑机构包括多个支撑杆、设置在多个支撑杆顶部的支撑圈和设置在多个支撑杆上且靠近多个支撑杆底部的搁板或搁杆。

优选的,贯穿孔为分体结构,贯穿孔包括设置在盘体上的弧形部和设置在装载袋支撑机构的支撑杆上的弧形板,托盘的侧边也是分体结构的,侧边包括设置在盘体上的侧边一和设置在弧形板上的侧边二;装载袋支撑机构能从盘体侧部移动至盘体中,从而使得盘体上的弧形部和支撑杆上弧形板的弧线部组合形成贯穿孔以及使得盘体上的侧边一和弧形板上侧边二组合形成托盘的侧边;弧形板的弧线部与支撑圈之前留有间隙。

优选的,装载袋是直接连接在盘体的贯穿孔上的,在贯穿孔中插入有泥饼贯穿套筒,泥饼贯穿套筒的一端外露于盘体的底面,通过紧固件一将装载袋顶部开口连接在外露于盘体底面的泥饼贯穿套筒一端上。

优选的,装载袋是直接连接在盘体的贯穿孔上的,托盘的侧边包括直侧边和凸出于直侧边的弧形侧边,在盘体上设置有凹槽部,通过盘体的凹槽部和弧形侧边组成贯穿孔且凹槽部的一端和弧形侧边的一端均外露于盘体底面,通过紧固件一将装载袋装载袋顶部开口连接在外露于盘体底面的凹槽部的一端和弧形侧边的一端上。

优选的,弧形侧边的一端和凹槽部的一端朝盘体外侧延伸,从而使得弧形侧边的一端外露于弧形侧边的另外一端。

优选的,凹槽部的一端和弧形侧边的一端所围合形成的开口面积小于凹槽部另外一端和弧形侧边另外一端所围合形成的开口面积。

优选的,所述盘体为平板状或所述盘体包括平板部一、平板部二和设置在平板部一和平板部二之间的倒V型部或所述盘体包括平板部和设置在所述平板部的一侧的斜边部。

优选的,在盘体上开有污水孔。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压滤机,包括带有多个压滤机滤板的压滤机机体,还包括根据如上所述的泥饼装袋装置。

优选的,在压滤机机体上且位于多个压滤机滤板的下方位置设置有托盘支撑杆,托盘放置在托盘支撑杆上。

优选的,在多个压滤机滤板的下方位置设置有支撑座,托盘设置在支撑座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充分利用压滤机滤板与地面之间的空间,设置带有贯穿孔的托盘,在贯穿孔下方设置装载袋,使得泥饼能直接从贯穿孔中掉入装载袋中,从而使得本发明能对泥饼进行直接装袋,避免了泥饼掉落到地面上污染地面和工作环境,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装运效率;按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直接对现有的压滤机进行改造,改造成本低,其整体结构简单,几乎不需要维修保养,其造价成本低,实用性强。本发明采用利用托盘对压滤机落泥区域进行规划分区域处理泥饼的设计方法不但能进一步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还能实现的利用压滤机滤板下表面到地面的空间进行泥饼完全依靠重力直接装袋的功能,使工人从高强度装袋劳动中解脱出来,提高装载效率,改善工作环境。本发明在装袋时,能保证位于装载袋中的泥饼一和位于贯穿孔中的泥饼二全部落入装载袋中,而不会发生因泥饼过多从装载袋中掉落出的现象,另外,只要将紧固件松开,在重力的作用下,泥饼一和泥饼二能自动落入装载袋中,进一步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装运效率。通过在装载袋支撑机构中增设定位部件来限位装载袋顶部开口翻边的长度,从而最终保证了落入装载袋中的泥饼的量是一定的,使得每个装载袋中的泥饼装载量的一致性得以实现,这样既使得每个装载袋都易于绑扎,进一步提高了装运效率,又使得每个装载袋能发挥最大的作用,避免了装载袋的浪费,降低了处理成本。通过对设计各种结构的托盘,使得工人能方便快捷的对装载袋进行拆装,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压滤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对贯穿孔的位置进行设置时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托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装载袋支撑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泥饼直接装袋时位于贯穿孔处且沿贯穿孔轴向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泥饼直接装袋时位于贯穿孔处且沿贯穿孔轴向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位于托盘和压滤机滤板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位于设置在贯穿孔四周的挡水坡处且沿贯穿孔轴向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位于托盘支撑杆一端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位于手柄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装载袋支撑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托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托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5中托盘和装载袋支撑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5中的装载袋支撑机构未装装载袋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5中的装载袋支撑机构装有装载袋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5中的托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6中泥饼贯穿套筒未插入到贯穿孔中时的托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6中泥饼贯穿套筒插入到贯穿孔中后的托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6中位于泥饼贯穿套筒处且沿泥饼贯穿套筒轴向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7中未安装装载袋时的托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7中装有装载袋时的托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8中未安装装载袋时的托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8中泥饼落袋时位于装载袋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实施例9中通过支撑座将托盘设置在压滤机滤板下方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6为本实施例9中通过支撑座将托盘设置在压滤机滤板下方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 压滤机滤板,2. 地面,3. 托盘,311. 盘体,312. 侧边,313. 支撑凹槽,4. 贯穿孔,5. 装载袋,511. 装载袋顶部开口,512. 装载袋的底部,6. 整体落泥区域, 7.子落泥区域,8. 装载袋支撑机构,9. 支撑杆,10. 支撑圈,11. 搁板或搁杆,12. 紧固件一,13. 泥饼,131. 泥饼一,132. 泥饼二,14. 定位部件,15. 调整脚,16. 污水孔,17. 贯穿孔盖,18. 压滤机机体,19. 支撑架一,20. 块体一,21. 支撑架二,22. 块体二,23. 油压装置,24. 压板,25. 横梁,26. 托盘支撑杆,27. 手柄,28. 支撑底板,29. 支撑筒体,30. 平板部一,31. 平板部二,32. 倒V型部,33. 平板部,34. 斜边部,35. 弧形部,36. 弧形板,37. 侧边一,38. 侧边二,39. 间隙,40. 泥饼贯穿套筒,41. 凸缘,42. 绑扎槽,43. 直侧边,44. 弧形侧边,45. 凹槽部,46. 支撑座,461. 支撑座一,462. 支撑座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的阐述。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压滤机泥饼定量直接装袋方法,所述压滤机泥饼直接装袋方法是利用压滤机滤板1底面到地面2之间的空间进行设计,实现泥饼直接落袋的,即在位于多个压滤机滤板1的下方位置设置一个托盘3,在所述托盘3上还开有贯穿孔4,在托盘3的下方位置设置有装载袋5,装载袋5的袋口与贯穿孔4直接对应设置;当泥饼从多个压滤机滤板1中掉落到托盘3后,经过托盘上的贯穿孔4掉落到装载袋5中,从而实现了泥饼的直接装袋。本申请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第一篇专利文献(CN102772932A)中,当污泥落入装泥装置中后,还是需要对污泥进行装袋,而不能使污泥直接落入袋中,另外,增加的污泥输送装置成本较高,设备维修保养起来较为麻烦,占地空间需求较大;在第二篇专利文献(CN202802871U)中的自动储泥卸泥污泥斗装置的造价成本也较高,设备维修保养起来也比较麻烦;在第三篇专利文献(CN203971491U)中,利用托泥盘进行装袋时,比较难操作,污泥很难装入袋中且装载时还是会有一部分污泥掉到地上,不实用,而本实施例充分利用压滤机滤板与地面之间的空间,设置带有贯穿孔的托盘,在贯穿孔下方设置装载袋,使得泥饼能直接从贯穿孔中掉入装载袋中,从而使得本实施例能对泥饼进行直接装袋,避免了泥饼掉落到地面上污染地面和工作环境,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装运效率;按照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直接对现有的压滤机进行改造,改造成本低,其整体结构简单,几乎不需要维修保养,其造价成本低,实用性强。在本实施例中,装载袋采用编织袋。

本发明是利用托盘对压滤机落泥区域进行分区域处理泥饼的,其贯穿孔在托盘上的具体位置设置步骤为:先沿压滤机滤板1移动方向(即压滤机长度方向)将多个压滤机滤板完全打开,形成整体落泥区域6平面, 根据压滤机整体落泥区域面积和装载袋顶部开口面积,再将位于多个压滤机滤板下方的整体落泥区域6平面分割为N(N≥1)个子落泥区域7,N个子落泥区域7面积之和等于整体落泥区域面积,再将N个子落泥区域7映射到位于压滤机滤板下方的托盘3上,在托盘上形成N个接泥区域8,每个接泥区域8的面积大于对应装载袋5顶部开口面积,且位于每个接泥区域8内均设置有贯穿孔,实现每个接泥区域的泥饼贯穿孔针对相对应的子落泥区域泥饼进行泥饼处理功能,即实现了对压滤机落泥区域进行分区域泥饼处理。贯穿孔的开口面积小于或等于装载袋的顶部开口面积,装载袋根据人力搬运能力选用20kg到30kg容量规格,其宽度规格一般为450mm、500mm或550mm,直径一般为287mm,318mm,350mm,托盘设置在距离压滤机滤板底部150mm至500mm的位置。

上述方法改变了过去技术方案把压滤机落泥区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泥饼处理的思路,采用利用托盘对压滤机落泥区域进行规划分区域处理泥饼的方法,把压滤机落泥区域分割为N个子落泥区域,再针对每个子落泥区域进行泥饼处理的方法. 特别适用于多泥量中大型压滤机.和过去把压滤机落泥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处理相比,不但大大降低了泥饼处理劳动强度,并且大大降低了泥饼处理成本。

其效果显著性表现如下:

1、上述设置方法实现了过去把压滤机落泥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处理的技术方案不能实现的利用压滤机滤板下表面到地面的空间进行泥饼完全依靠重力直接装袋的功能,可以使压滤机全部泥饼在打开滤板后通过重力全部直接掉入装载袋. 使操作工人从繁重的泥饼装袋工作中解脱出来;

原因如下:

经过测试,压滤机泥饼和碳钢以及和塑料摩擦系数在0.5至0.7之间.如果如过去技术方案把压滤机落泥区域作为一个整体操作在中大型压滤机中无法进行泥饼完全依靠重力直接装袋.举例:

a、如专利文献(CN202802871U)中使用的漏斗.

由于中大型压滤机落泥区域面积通常为4-20平方米,而常规用于泥饼装袋的装载袋开口面积小于0.1平方米.根据泥饼和碳钢以及和塑料摩擦系数在0.5至0.7之间这个数据.漏斗倾斜角度必然很大,漏斗最小倾斜角度大于arctanu(u为摩擦系数),很容易根据力学算出当漏斗开口面积小于或等于0.1平方米实现泥饼从漏斗开口依靠重力漏出,漏斗高度必须达到0.6米到2.5米.如果还进行装袋,那么需要压滤机滤板底部到地面的距离大于1米到2.9米.

而中大型压滤机滤板底部到地面的距离通常在0.7米到0.95米之间.(因为常规滤板打开是通过人力站在地面推动支撑臂,为使人方便打开滤板,支撑臂离地面最佳高度为1.2米到1.5米.此高度减去支撑臂到滤板下表面距离后对中大型压滤机而言不会超过0.95米)

显然压滤机下部空间高度满足不了在压滤机滤板下方直接靠重力完成装袋.其根本原因是压滤机落泥区域面积和装载袋开口面积之比过大,而中大型压滤机如果不进行大量施工抬高压滤机情况下不会超过0.95米,并且泥饼摩擦系数达到0.5至0.7等因素造成.

在泥饼摩擦系数无法变动,压滤机下部空间不能增高的情况下只能减小落泥区域面积和装载袋开口面积之比来实现在压滤机下部空间依靠重力直接装袋.

装载袋根据人力搬运能力选用20kg到30kg容量规格,其宽度规格一般为45cm,50cm,55cm因此装载袋开口面积不能随意增大,所以唯一办法是通过对压滤机落泥区域进行分割成N个子落泥区域,再影射到压滤机下方设置的托盘,形成N个接泥区域,对每个接泥区域设置泥饼贯穿孔和装载袋分别处理对应落泥子区域的泥饼,从而实现压滤机子落泥区域面积和对应的装载袋开口面积比例为整体落泥区域面积和装载袋面积比例的几分之一至几十分之,从而使每个接泥区域开的漏斗式泥饼贯穿孔高度只有专利文献(CN202802871U)中使用的漏斗高度的几分之一至几十分之一.从而实现了利用压滤机滤板底面到地面的空间进行泥饼完全依靠重力直接装袋的功能.

2、上述设置方法通过对压滤机落泥区域进行分割成N个子落泥区域,再影射到压滤机下方设置的托盘,形成N个接泥区域,对每个接泥区域设置泥饼贯穿孔和装载袋分别处理对应落泥子区域的泥饼比过去把压滤机落泥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处理的技术方案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

举例:

由于大量现有压滤机采用水嘴在压滤机两侧排水,为了解决排水问题,托盘设计很多时候会采用平板托盘或带有平板部的托盘.

如果还和过去技术方案一样采用把压滤机泥饼落泥区域做为一个整体,在托盘中设立一个泥饼贯穿孔.在大泥量的压滤机中,泥饼一部分通过开口进入贯穿孔,大部分落在贯穿孔周围区域.在中大型压滤机中,由于压滤机泥饼落泥区域面积远大于装载袋顶部开口最大面积,因此绝大多数泥饼落点离开口边距离很远。这些泥饼需要人力推入袋.

可对工人推泥饼入开口的劳动强度分析W=umgs(u为泥饼摩擦系数,s为泥饼到贯穿孔边的最短距离)很容易得出在中大型压滤机使用中绝大多数情况下造成其劳动强度大于工人直接从地上铲泥装袋

通过对压滤机落泥区域进行规划分割成N个子落泥区域, 再映射到压滤机下设置的托盘上,形成和子落泥区域对应的接泥区域,对每个接泥区域设置泥饼贯穿孔,装载袋,从而大部分泥饼直接掉入泥饼贯穿孔,一部分泥饼落在贯穿孔边近距离周围,大大减小未入贯穿孔泥饼量,也大大减下了未入孔泥饼离贯穿孔开口边沿的最短距离,由上可知相对于把落泥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处理泥饼,本技术方法大幅度减小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如图1至图5所示,装载袋5是通过装载袋支撑机构8设置在托盘3的下方位置的,所述装载袋支撑机构8包括多个支撑杆9、设置在多个支撑杆9顶部的支撑圈10和设置在多个支撑杆9上且靠近多个支撑杆9底部的搁板或搁杆11;通过将装载袋5的底部从支撑圈10中伸入后,再将装载袋5的顶部开口翻边套接在多个支撑杆9上,再利用紧固件一12将翻边套接在多个支撑杆9上的装载袋顶部开口511锁紧在多个支撑杆9上,从而将装载袋5设置在装载袋支撑机构8上;当装载袋设置好后,装载袋的底部512与搁板或搁杆11之间留有间隙。贯穿孔开有多个,在本实施例中,贯穿孔共开有12个,装载袋支撑机构也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例中,装载袋支撑机构共设置有12个,即每个贯穿孔的下方位置放置一个带有装载袋的装载袋支撑机构,装载袋可采用装载袋等袋子。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设置有三个,设置在靠近多个支撑杆底部的为搁杆。紧固件一可采用绳子或卡箍等。

如图4至图6所示,当泥饼13填满设置在装载袋支撑机构上的装载袋5且泥饼13的顶部从托盘的贯穿孔4中凸出时,开始对泥饼进行装袋,其步骤如下:

首先沿托盘3内底部将泥饼13的顶部刮平,此时,要装袋的泥饼13包括位于设置在装载袋支撑机构上的装载袋中的泥饼一131和位于托盘的贯穿孔内的泥饼二132;再将紧固件一12松开,使得泥饼一131和泥饼二132全部掉落到装载袋5中,同时装载有泥饼一和泥饼二的装载袋5掉落到搁板或搁杆11上,完成泥饼的直接装袋。这样,就能保证泥饼一和泥饼二全部落入装载袋中,而不会发生因泥饼过多从装载袋中掉落出的现象,另外,只要将紧固件松开,在重力的作用下,泥饼一和泥饼二能自动落入装载袋中,进一步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装运效率。当装袋完毕后,将整个装载袋支撑机构从托盘下方移出,再将装载袋的顶部开口绑扎好,然后将装载袋从多个支撑杆之间的间隙中拖出,搬运到车辆上运送出去进行掩埋处理。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泥饼装袋装置,包括设置在位于多个压滤机滤板1的下方位置的托盘3、设置在托盘3上的贯穿孔4和设置在托盘3的下方位置的装载袋5,装载袋5的袋口与贯穿孔4直接对应设置,所述托盘3包括盘体311和设置在盘体311四周的侧边312,贯穿孔4设置在盘体311上。

装载袋是通过装载袋支撑机构设置在托盘的下方位置的,所述装载袋支撑机构8包括多个支撑杆9、设置在多个支撑杆9顶部的支撑圈10和设置在多个支撑杆9上且靠近多个支撑杆9底部的搁板或搁杆11。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支撑杆9上设置有定位部件14,翻边套接的装载袋顶部开口511的顶边与所述定位部件14相接触,用于限位装载袋顶部开口翻边的长度。定位部件14可采用刻在支撑杆上的刻度线或刻在支撑杆上的标记,也可以采用设置在支撑杆上的凸块等。在进行泥饼装袋时,保证每个装载袋中泥饼装载量的一致是十分重要的,在现有技术中,很难保证每个装载袋中的泥饼装载量的一致,有时装多了,有时装少了,全靠人工目测,当装多了时,装载袋的顶部开口难以进行绑扎,需要又从装载袋中铲出一部分泥饼,装少了时,就会造成装载袋的浪费,造成处理成本高。本实施例中,由于采用了定位部件,可以保证落入装载袋中的泥饼一的量是一定的,当泥饼的顶部刮平后,位于贯穿孔内的泥饼二的量也是一定的,从而最终保证了落入装载袋中的泥饼的量是一定的,使得每个装载袋中的泥饼装载量的一致性得以实现,这样既使得每个装载袋都易于绑扎,进一步提高了装运效率,又使得每个装载袋能发挥最大的作用,避免了装载袋的浪费,降低了处理成本。

如图4所示,在多个支撑杆9的底部均设置有用于调整装载袋支撑机构高度的调整脚15,调整脚螺纹连接在支撑杆的底部上。当遇到不同的工况时,能通过拧动调整脚来对调整装载袋支撑机构高度进行调整,进一步增加了本实施例的实用性。

如图3、图7和图8所示,托盘的盘体311为平板状,贯穿孔4设置在平板状的盘体311上,在平板状的盘体311上还开有排除污水的污水孔16,污水孔16连接水管连通到外部,在贯穿孔4上还设置有能盖住贯穿孔和从贯穿孔上移开的贯穿孔盖17。当泥饼从压滤机滤板中掉落时,还会有污水掉落到托盘中,另外,当压滤机停止工作后,也会有一些污水继续从压滤机滤板中掉落到托盘中,本实施例设置污水孔能让污水汇集成的水流经污水孔排到外部进行处理,避免了污水从托盘中溢出,掉落到地面上造成污染的现象发生。当压滤机不工作时,利用贯穿孔盖将贯穿孔盖住。在压滤机不工作时,还会有部分污水流出,此时,利用贯穿孔盖将将贯穿孔盖住,能防止污水流到地面上造成污染。

在盘体311上且位于贯穿孔4的周边设置有倾斜的挡水坡18,挡水坡18沿贯穿孔4的周边设置有一整圈。利用挡水坡进行挡水,能进一步防止污水流入到贯穿孔中。

如图1、图3、图9和图10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压滤机,包括带有多个压滤机滤板1的压滤机机体18,还包括根据如上要求所述的泥饼装袋装置。压滤机机体18包括设置在支撑架一19上的块体一20、设置在支撑架二21上的块体二22、设置在块体一20上的油压装置23和设置在块体一20与块体二22之间的压板24,在块体一20和块体二22之间还连接有横梁25,压板24和多个压滤机滤板1均能沿横梁25来回移动,油压装置23的活塞杆与压板24固接,通过油压装置动作,利用压板24挤压多个压滤机滤板1实现压滤工作。

在多个压滤机滤板1的下方位置设置有托盘支撑杆26,托盘3放置在托盘支撑杆26上,托盘支撑杆26的两端可分别连接在支撑架一19和支撑架二21上。对现有的压滤机进行改造时,因本实施例的结构简单,从而能大大降低改造成本,实用性强。

在盘体311的底部开有支撑凹槽313,通过托盘支撑杆26卡入支撑凹槽313中从而使得托盘3放置到托盘支撑杆26上。在本实施例中,托盘支撑杆共设置有两根。

在每个压滤机滤板1的侧部均设置有手柄27。

实施例2:如图11所示,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装载袋支撑机构8包括支撑底板28和设置在支撑底板28上的支撑筒体29;

通过将装载袋的底部512从支撑筒体29的顶部开口中伸入后,装载袋顶部开口511翻边套接在支撑筒体29上,再利用紧固件一12将翻边套接在支撑筒体29上的装载袋顶部开口511锁紧在支撑筒体29上,从而将装载袋设置在装载袋支撑机构上;当装载袋设置好后,装载袋的底部512与支撑底板28之间留有间隙。

当泥饼填满设置在装载袋支撑机构上的装载袋且泥饼的顶部从托盘的贯穿孔中凸出时,开始对泥饼进行装袋,其步骤如下:

首先沿托盘内底部将泥饼的顶部刮平,此时,要装袋的泥饼包括位于设置在装载袋支撑机构上的装载袋中的泥饼一和位于托盘的贯穿孔内的泥饼二;再将紧固件松开,使得泥饼一和泥饼二全部掉落到装载袋中,同时装载有泥饼一和泥饼二的装载袋掉落到支撑底板上,完成泥饼的直接装袋。

在支撑筒体29上设置有定位部件14,翻边套接的装载袋顶部开口511的顶边与所述定位部件14相接触,用于限位装载袋顶部开口翻边的长度。定位部件可采用刻在支撑筒体上的刻度线,也可以采用设置在支撑筒体上的凸块等。定位部件的作用与实施例1中的定位部件作用是一样的,在此不再累述。

在支撑底板28的底部上设置有用于调整装载袋支撑机构高度的调整脚15,调整脚螺纹连接在支撑底板的底部上。

在所述支撑底板28上开有安装凹槽,通过将支撑筒体29的底部卡入安装凹槽中,从而将支撑筒体29设置在支撑底板28上。本实施例将支撑底板和支撑筒体设置成分体式的,当泥饼装袋完成绑扎好后,可直接将支撑筒体从支撑底板上抽出,再将装载袋搬运到车辆上运送走,这样进一步提高了装运效率。

实施例3:如图12所示,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盘体311包括平板部一30、平板部二31和设置在平板部一30和平板部二31之间的倒V型部32,多个贯穿孔4分别设置在平板部一30和平板部二31上。这样设置,当泥饼从压滤机滤板中掉落时,能利用倒V型部的倾斜面与泥饼相配合,使得泥饼更加迅速的掉落到装载袋中。

实施例4:如图13所示,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盘体311包括平板部33和设置在所述平板部33的一侧的斜边部34,多个贯穿孔4设置在盘体的平板部33上。这样设置,当泥饼从压滤机滤板中掉落时,能利用斜边部与泥饼相配合,使得泥饼更加迅速的掉落到装载袋中。

实施例5:如图14至图17所示,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贯穿孔4为分体结构,贯穿孔4包括设置在盘体311上的弧形部35和设置在装载袋支撑机构的支撑杆9上的弧形板36,托盘的侧边312也是分体结构的,侧边312包括设置在盘体311上的侧边一37和设置在弧形板36上的侧边二38;装载袋支撑机构能从盘体311侧部移动至盘体311中,从而使得盘体311上的弧形部35和支撑杆上弧形板36的弧线部35组合形成贯穿孔4以及使得盘体311上的侧边一37和弧形板36上侧边二38组合形成托盘的侧边312;弧形板36的弧线部35与支撑圈10之前留有间隙39,这个间隙的作用是为了能让翻边后的装载袋套的顶部开口穿过此间隙套接在多个支撑杆上。托盘的位置一般比较低,不好进行操作,通过上述结构就使得本实施例能便于操作,非常省力,减小了劳动强度,便于装载袋的放入和取出。盘体上的弧形部设置有多个,弧形板也设置有多个,从而通过多个盘体上的弧形部和多个弧形板相配合形成多个贯穿孔。

实施例6:如图18至图20所示,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装载袋是直接连接在盘体的贯穿孔上的,在贯穿孔4中插入有泥饼贯穿套筒40,泥饼贯穿套筒40的一端外露于盘体311的底面,通过紧固件一12将装载袋5顶部开口连接在外露于盘体底面的泥饼贯穿套筒40一端上。在泥饼贯穿套筒40的另外一端外周面上设置有凸缘41,在盘体311上且位于贯穿孔4的四周位置设置有与凸缘相配合的台阶槽,通过将凸缘搭接在台阶槽中,从而将泥饼贯穿套筒插入到贯穿孔中。本实施例这样设置,就不需要支撑架了,避免了因支撑架受到压滤机地面状况的影响而无法放置的现象发生,适用于任何工作环境,另外,可以直接在托盘上拆装装载袋,拆装方便,结构简单。在外露于盘体底面的泥饼贯穿套筒40一端的外周面上还开有绑扎槽,装载袋顶部开口套接在泥饼贯穿套筒一端上后,利用紧固件一紧固在绑扎槽42中,这样能更加方便快捷的对装载袋进行拆装。贯穿孔设置有多个,从而泥饼贯穿套筒也相应的设置有多个。

实施例7:如图21和图22所示,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装载袋是直接连接在盘体的贯穿孔上的,托盘的侧边312包括直侧边43和凸出于直侧边43的弧形侧边44,在盘体311上设置有凹槽部45,通过盘体的凹槽部45和弧形侧边44组成贯穿孔4且凹槽部45的一端和弧形侧边44的一端均外露于盘体311底面,通过紧固件一(图中未示出)将装载袋装载袋顶部开口连接在外露于盘体底面的凹槽部45的一端和弧形侧边44的一端上。这样设置也不需要支撑架了,避免了因支撑架受到压滤机地面状况的影响而无法放置的现象发生,适用于任何工作环境,另外,可以直接在托盘上拆装装载袋,拆装方便,结构简单。

盘体包括平板部一30、平板部二31和设置在平板部一30和平板部二31之间的倒V型部32,贯穿孔4设置在平板部一30和平板部二31上。弧形侧边设置有多个,凹槽部也设置有多个,从而通过多个弧形侧边和多个凹槽部相配合形成多个贯穿孔。为了便于装载袋的拆装,在外露于盘体底面的凹槽部的一端和弧形侧边的一端的外周面上也设置有绑扎槽。在本实施例中,凹槽部为弧形。

实施例8:如图23和图24所示,与实施例7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弧形侧边44的一端和凹槽部45的一端朝盘体311外侧延伸,从而使得弧形侧边44的一端外露于弧形侧边44的另外一端,凹槽部45的一端外露于凹槽部45的另外一端。这样设置能更加便于装载袋的拆装。在本实施例中,凹槽部为矩形状,在这里,也可以设置成弧形。盘体为平板状,多个贯穿孔设置在平板状的盘体上。

凹槽部45的一端和弧形侧边44的一端所围合形成的开口面积S1小于凹槽部45另外一端和弧形侧边44另外一端所围合形成的开口面积S2,这样使得整个贯穿孔形成一个漏斗状,从而使得泥饼更加容易入袋。

实施例9:如图25和图26所示,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在多个压滤机滤板1的下方位置设置有支撑座46,托盘3设置在支撑座46上。其中,图25中的支撑座46设置在压滤机机体的支撑架一19和支撑架二21之间的位置,盘体的底面与支撑座相接触,通过支撑座将托盘设置在多个压滤机滤板的下方位置,图26中的支撑座46包括支撑座一461和支撑座二462,支撑座一461和支撑座二462分别位于托盘3两端位置,通过将托盘3的两端分别放置在支撑座一461和支撑座二462上,从而通过支撑座将托盘设置在多个压滤机滤板的下方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座一461和支撑座二462分别设置在支撑架一19和支撑架二21的下方位置处。

综上,本发明充分利用压滤机滤板与地面之间的空间,设置带有贯穿孔的托盘,在贯穿孔下方设置装载袋,使得泥饼能直接从贯穿孔中掉入装载袋中,从而使得本发明能对泥饼进行直接装袋,避免了泥饼掉落到地面上污染地面和工作环境,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装运效率;按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直接对现有的压滤机进行改造,改造成本低,其整体结构简单,几乎不需要维修保养,其造价成本低,实用性强。本发明采用利用托盘对压滤机落泥区域进行规划分区域处理泥饼的设计方法不但能进一步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还能实现的利用压滤机滤板下表面到地面的空间进行泥饼完全依靠重力直接装袋的功能,使工人从高强度装袋劳动中解脱出来,提高装载效率,改善工作环境。本发明在装袋时,能保证位于装载袋中的泥饼一和位于贯穿孔中的泥饼二全部落入装载袋中,而不会发生因泥饼过多从装载袋中掉落出的现象,另外,只要将紧固件松开,在重力的作用下,泥饼一和泥饼二能自动落入装载袋中,进一步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装运效率。通过在装载袋支撑机构中增设定位部件来限位装载袋顶部开口翻边的长度,从而最终保证了落入装载袋中的泥饼的量是一定的,使得每个装载袋中的泥饼装载量的一致性得以实现,这样既使得每个装载袋都易于绑扎,进一步提高了装运效率,又使得每个装载袋能发挥最大的作用,避免了装载袋的浪费,降低了处理成本。通过对设计各种结构的托盘,使得工人能方便快捷的对装载袋进行拆装,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或变换,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