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分类的生活垃圾收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4613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分类的生活垃圾收集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分类的生活垃圾收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生活垃圾分类装置有常见的两种类型:

一类是简单分为可回收垃圾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或者进一步分细,比如废塑料桶、废玻璃桶、废纸桶、电子垃圾桶以及其他垃圾桶等(具体分为哪几类在现实中还有很多版本)。特点是:原来是一个普通垃圾桶盛装混合垃圾,现在多出几个普通桶盛装各种类别的可回收垃圾。

而另一类改进的思路则是开发设计智能分类垃圾桶,涌现出一些智能分类垃圾桶的产品在各试点城市和试点小区运行,主要原理集中在:通过发声提示用户进行分类,或者通过扫描特制分类垃圾袋上的二维码实现分类投放。

然而,无论是上述的何种类型,都严重依赖用户分类意识和分类专业知识的储备。而实际上,现阶段中国大部分公众,对于垃圾分类知识懒得学、不想学,分类的意识十分薄弱;公众分类专业知识十分匮乏,导致在具体实施分类过程中分类标准难把握,错分、误分现象频出,这些痛点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得到解决,直接影响了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进度和实施效果。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分类的生活垃圾收集装置,从而克服公众分类专业知识十分匮乏,导致在具体实施分类过程中分类标准难把握,错分、误分现象频出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分类的生活垃圾收集设备,包括:支架;上箱体,其设于所述支架上,该上箱体设有投料口,所述上箱体的外部设有显示屏、条码扫描器;箱盖,其以能够打开或关闭地设于所述投料口处;第一驱动装置,其用于驱动所述箱盖的打开或关闭;垃圾箱体,多个该垃圾箱体呈圆周地设于所述支架的底部;入料导向筒,其以能够旋转地设于多个所述垃圾箱体的上方,该入料导向筒的导入口与所述投料口相对应,导出口位于多个所述垃圾箱体的上方;第二驱动装置,其用于驱动所述入料导向筒旋转,以使所述导出口能够对应每个所述垃圾箱体的箱口;以及控制系统,其包括:存储模块,其用于存储废弃商品的第一条形码及对应的垃圾分类信息和垃圾分类信息分别对应多个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控制指令;PC控制系统,其分别与所述存储模块、显示屏和条码扫描器连接,用于获取所述条码扫描器扫描的废弃商品的第二条形码,将该第二条形码匹配所述第一条形码以获取对应的控制指令,并将对应的垃圾分类信息通过所述显示屏进行显示;以及下位控制系统,其分别与所述PC控制系统、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连接,用于获取所述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打开所述箱盖和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导出口对准对应的所述垃圾箱体。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存储模块还用于存储注册用户信息及其对应的第一用户条形码,所述PC控制系统根据所述条码扫描器扫描的第二用户条形码匹配第一用户条形码进行登录,并通过所述显示屏显示用户信息。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当用户登陆后,所述PC控制系统还用于对该用户通过所述条码扫描器扫描的各类别的废弃商品的个数和总量进行计数,并通过所述显示屏进行显示。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称重传感器,多个该垃圾箱体通过一个所述称重传感器设于所述支架的底部,所述称重传感器与所述下位控制系统连接以将所述称重传感器获取的重量信息反馈至所述PC控制系统。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PC控制系统还用于根据用户投递的各类废弃商品的个数和重量进行积分。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PC控制系统还用于向云端服务器上传数据供用户在网站或手机APP中查询用户的垃圾投递信息和积分。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架上方的照明系统。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蓄电池连接,所述蓄电池用于为自动分类的生活垃圾收集设备进行供电。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电机。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入料导向筒外部的齿圈和电机,所述电机通过齿轮与所述齿圈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无需用户具有分类知识的,通过设计一套不需要公众有垃圾分类知识、每一个废弃包装材料上的条形码属于什么类别的垃圾其分类标准已内化在本地数据库信息模块中、用户不需要动脑筋直接扫描废弃商品包装材料(例如矿泉水瓶、方便面袋、牙膏盒等)上的固有条形码即可实现自动智能分类的生活垃圾收集装置(每种商品均有条形码,随商品印制上去,每个厂家的同种产品均有唯一条形码),解决当前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工作中公众分类知识缺乏、分类标准难把握的痛点问题。同时分类好的垃圾分别送往各处理终端,在垃圾处理终端完成垃圾的资源化回收再利用,实现了垃圾的资源化和减量化,具有较为理想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同时该装置还会给用户根据每次的投递垃圾行为计算环保积分,用户可通过网站和手机APP查询环保积分和做有价兑换,对于激发用户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和兴趣具有积极的效果。

3.用户在每次投递过程中可通过显示屏看到每个废弃商品包装材料属于什么类别垃圾,对于提高用户的分类意识和分类知识具有良好的促进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自动分类的生活垃圾收集设备的外部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自动分类的生活垃圾收集设备的分解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条码扫描器,2-显示屏,3-上箱体,4-箱盖,5-第一驱动装置,6-第二驱动装置,7-入料导向筒,8-齿圈,9-子支架,10-垃圾箱体,11-连接杆,12-称重传感器,13-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图1至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自动分类的生活垃圾收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2所示,自动分类的生活垃圾收集设备包括:支架、上箱体3、箱盖4、第一驱动装置5、垃圾箱体10、入料导向筒7、第二驱动装置6、照明系统、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支架由底座13,通过连接杆11连接于底座13上的子支架9构成,整体呈圆柱空心架状;上箱体3设于支架的上端,上箱体3的上端设有投料口,该上箱体3的外部设有显示屏2、条码扫描器1;箱盖4以能够打开或关闭地设于投料口处;第一驱动装置5用于驱动箱盖4的打开或关闭,第一驱动装置5为电机;多个垃圾箱体10通过一个称重传感器12呈圆周地设于支架的底部,每个垃圾箱体10分别用于装载一类废弃垃圾;入料导向筒7以能够旋转地设于多个垃圾箱体10的上方,该入料导向筒7的导入口与投料口相对应,导出口位于多个垃圾箱体10的上方;第二驱动装置6用于驱动入料导向筒7旋转,以使导出口能够对应每个垃圾箱体10的箱口,在该实施例中,第二驱动装置6优选包括设于入料导向筒外部的齿圈8和电机,电机通过齿轮与齿圈8啮合。

该实施例中,在生活垃圾收集设备上方设有照明系统,用于在夜晚光线不足时方便用户垃圾投递;该照明系统与蓄电池连接由蓄电池或220V市电进行供电。整套装置采用双供电系统,引入了太阳能电池板,该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连接,以使得蓄电池可以通过太阳能或市电进行储备电能。

如图3所示,控制系统包括:存储模块101、PC控制系统100以及下位控制系统200;存储模块101用于存储废弃商品的第一条形码及对应的垃圾分类信息和垃圾分类信息分别对应多个第二驱动装置6的控制指令,其中,该存储模块101可以为单独模块,也可以为PC控制系统100内设的存储模块101;PC控制系统100分别与存储模块101、显示屏2和条码扫描器1连接,其中,PC控制系统100内化有条码扫描器功能模块400(对应条码扫描器1)、数据库信息功能模块300(对应存储模块101)、数据库上传功能模块600以及人机对话动态显示功能模块800(显示屏2)以实现相对应的功能。PC控制系统100在使用时,用于获取条码扫描器1扫描的废弃商品的第二条形码,将该第二条形码匹配第一条形码以获取对应第二驱动装置6的控制指令,并将对应的垃圾分类信息通过显示屏2进行显示,以方便用户对垃圾的分类知识进行学习,对于提高用户的分类意识和分类知识具有良好的促进效果。

下位控制系统200分别与PC控制系统100、称重传感器12、第一驱动装置连接5和第二驱动装置6连接,下位机控制系统200内化有称重功能模块500(对应称重传感器12)和电机控制功能模块700(对应第一和第二驱动装置)以实现对应的功能。下位控制系统200接收到PC控制系统100传送的控制指令后,首先控制第一驱动装置5打开箱盖4,同时控制第二驱动装置6驱动导出口对准对应的垃圾箱体10以使用户将垃圾投进对应的垃圾箱体;同时将称重传感器12获取的重量信息反馈至PC控制系统100以进行统计,若达到一定重量,则通知清洁工人进行更换垃圾箱体等操作。

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为方便管理及对用户进行登记、奖励,还可设置用户登录奖励制度,首先对用户进行注册,在存储模块101存储注册用户信息及其对应的第一用户条形码或者各类验证码,同时随着注册用户的变化而变化,且随着市场上商品的变化而对条形码信息以及垃圾类别匹配信息而更新,所有动态更新的操作主要由管理者完成,也鼓励用户的参与;用户在刷条形码进行登录时,PC控制系统100根据条码扫描器1扫描的第二用户条形码匹配第一用户条形码进行登录,并通过显示屏2显示用户信息。

当用户登陆后进行投递垃圾时,PC控制系统100还根据该用户通过条码扫描器3扫描的各类别的废弃商品的个数和总量进行计数,并通过显示屏2显示每投递一个垃圾对应的属于什么垃圾分类类别信息、投递结束后各类别垃圾的个数与总量汇总统计信息。

PC控制系统100还可根据用户投递的各类废弃商品的个数和重量进行积分。给用户根据每次的投递垃圾行为计算环保积分,同时用户还可用环保积分做有价兑换,对于激发用户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和兴趣具有积极的效果。

最后,PC控制系统100可通过内化的数据库上传功能模块600向云端服务器上传数据供用户在网站浏览器或手机APP中查询用户的垃圾投递信息和积分,需要PC控制系统100与网络相连,与网络相连的方式可以是通过网线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PC控制系统的USB无线网卡连接附近Wifi,连接好网络后,数据库上传功能模块600上传的实时数据主要有:

1.每次投递垃圾的用户信息、投递时间、投递的垃圾站地理定位信息、每次投递的是什么废弃商品包装材料以及对应获得的环保积分;

2.当前垃圾站的状态信息,包括:分类垃圾箱体内垃圾总的计数个数和垃圾箱体的总重量信息、每次用户垃圾投递行为投递的垃圾净重,以及垃圾箱的满溢状态。

上述详细介绍了本实施例设备的结构以及具体部件的作用,下面,具体介绍本实例设备的原理及工作流程:

如图3所示,用户需扫描身份信息进入:每位注册用户将会有指示其身份的唯一条码,使用时,用户首先把代表其身份的条码牌照靠近条码扫描器1,条码扫描器功能模块400获取并把用户身份信息传递给PC控制系统100,PC控制系统100把身份信息传递给数据库信息功能模块300查询该人员信息,数据库信息功能模块300返回查询结果给PC控制系统100,PC控制系统100把身份信息通过人机对话动态显示功能模块800传递到显示屏2,显示屏2显示该用户进入系统,然后进入扫描垃圾环节。

扫描垃圾环节的具体过程如下:用户把垃圾(实际上是废弃包装材料)的条码靠近条码扫描器1(含红外感应头),红外感应头感应到垃圾靠近,通过条码扫描器功能模块400控制条码扫描器1扫描并读取得到垃圾上的条形码,条码扫描器功能模块400把读取得到的条形码传递到PC控制系统100,PC控制系统100再把条形码信息传递给数据库信息功能模块300查询该条码商品包装材料对应哪一类型垃圾,数据库信息功能模块300返回垃圾分类信息查询结果给PC控制系统100,PC控制系统100把垃圾分类信息对应的控制指令输出到下位机控制系统200,下位机控制系统200通过电机控制功能模块700控制第一驱动装置5驱动箱盖4打开,同时控制第二驱动装置6驱动导出口对准对应的垃圾箱体10,待用户投放垃圾后箱盖自动关闭,称重功能模块500获取当前垃圾桶的总重量信息和净变化信息并把信息传递到下位机控制系统200,下位机控制系统200将重量信息传回给PC控制系统100。PC控制系统100同时也把垃圾分类信息查询结果以及重量信息计量结果通过人机对话动态显示功能模块800传递到显示屏2,显示屏2显示垃圾分类结果信息、垃圾重量信息、垃圾计数信息供用户当场查阅。

用户扫描身份条码信息退出完成垃圾投递:用户再次把代表其身份的条码牌照靠近条码扫码器1扫取用户身份信息,退出该系统。

如图3所示,用户退出系统后PC控制系统100上传数据到云端服务器操作流程:用户退出系统后,PC控制系统100仍在后台自动运行,主要是通过数据库上传功能模块600将垃圾桶的地理信息、垃圾桶满溢的状态、用户信息、该用户投递垃圾的各种类垃圾的个数、重量以及自动计算获得的积分,上传到云端服务器的数据库,供用户通过电脑浏览器或者手机APP登陆查询积分的动态。

借此,本发明无需用户具有分类知识的,通过设计一套不需要公众有垃圾分类知识、每一个废弃包装材料上的条形码属于什么类别的垃圾其分类标准已内化在本地数据库信息模块中、用户不需要动脑筋直接扫描废弃商品包装材料(例如矿泉水瓶、方便面袋、牙膏盒等)上的固有条形码即可实现自动智能分类的生活垃圾收集装置(每种商品均有条形码,随商品印制上去,每个厂家的同种产品均有唯一条形码),解决当前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工作中公众分类知识缺乏、分类标准难把握的痛点问题。同时分类好的垃圾分别送往各处理终端,在垃圾处理终端完成垃圾的资源化回收再利用,实现了垃圾的资源化和减量化,具有较为理想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