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线性导向轴磁石自动分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1167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线性导向轴磁石自动分料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线性导向轴磁石自动分料机构。



背景技术:

磁石从生产厂家生产下线后,需要进行集合包装,而此种磁石是电机转动中不可缺少的组件,即电机的定子部分;在组装各类电机产品时,都需要将磁石装入电机机壳中,然而磁石的来料都是整版排布来料的,而在电机定子组立时,需要对磁石的排布从新放置定位,以前各类组装机在入磁石进机壳时,采用的都是手动上料,或者是单列上料,这样设备的效率不高,对人员操作要求高,也存在一定人员的操作安全风险。除安全的议题外,磁石本身也是高单价的零件。现有的分离方法容易造成磁石的破坏,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双线性导向轴磁石自动分料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一种双线性导向轴磁石自动分料机构,该分料机构包括一架体,在该架体上,设置有:搬运机械手、第一电机、重力防倒块、旋转分料腔、第二电机、磁石、第一皮带、第二皮带;

所述架体分三层,第一层框架内部,设置有搬运机械手,并在框架顶层,设置有机械手推送装置,该推送装置为X轴推送机构、Y轴推送机构;

在搬运机械手的正下方、第一层框架内部的板面上,设置有磁石装载盒;

所述重力防倒块顶紧磁石装载盒,所述重力防倒块与第一皮带接触,产生摩擦,所述第一皮带套接于电机上的滚轴上,其磁石输出端设置有旋转分料腔,该旋转分料腔设置在架体的第一层与第二层连接处外侧壁上;该旋转分料腔设置有左腔和右腔;

所述旋转分料腔的侧面设置有感应器,沿旋转分料腔出料方向设置有落料隧道,该落料隧道的末端设置有第二皮带,所述第二皮带套接于第二电机上的滚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X轴推送机构、Y轴推送机构都为气缸推送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皮带末端为磁石收纳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分料腔将磁石通过左腔和右腔分成两列输送至第二皮带上,然后通过第二皮带输送至下一道工序,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的将磁石分离、排列,为下一道工序作出准备,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很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磁石分料机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磁石分料机构正视图。

图3为图2的另一侧示意图。

图4为图2架体上部第一层放大图。

附图中标记:搬运机械手1、第一电机2、重力防倒块3、旋转分料腔4、第二电机5、磁石6、第一皮带7、第二皮带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照附图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线性导向轴磁石自动分料机构,该分料机构包括一架体,在该架体上,设置有:搬运机械手1、第一电机2、重力防倒块3、旋转分料腔4、第二电机5、磁石6、第一皮带7、第二皮带8;

所述架体分三层,第一层框架内部,设置有搬运机械手1,并在框架顶层,设置有机械手推送装置,该推送装置为X轴推送机构、Y轴推送机构;

在搬运机械手1的正下方、第一层框架内部的板面上,设置有磁石装载盒;

所述重力防倒块3顶紧磁石装载盒,所述重力防倒块3与第一皮带7接触,产生摩擦,所述第一皮带7套接于电机2上的滚轴上,其磁石输出端设置有旋转分料腔4,该旋转分料腔4设置在架体的第一层与第二层连接处外侧壁上,该旋转分料腔4设置有左腔和右腔;

所述旋转分料腔4的侧面设置有感应器,沿旋转分料腔4出料方向设置有落料隧道,该落料隧道的末端设置有第二皮带8,所述第二皮带8套接于第二电机5上的滚轴上。

所述X轴推送机构、Y轴推送机构都为气缸推送机构。

所述第二皮带8末端为磁石收纳部。

本实用新型为磁石自动分料机构,为装入电机做好上料前的准备工序,具体工作步骤如下:

1.搬运机械手1将磁石6从盒子里抓出,并放到第一皮带7上;

2.第一皮带7通过第一电机2带动,向旋转分料腔4送料,重力防倒块3与第一皮带7产生摩擦,压住磁石6,向旋转分料腔4传动;

3.当旋转分料腔4的感应传感器感应到磁石6进入左腔,旋转分料腔4旋转分料至左侧;磁石6通过落料隧道掉到第二皮带8上;与此同时,第一皮带7上的磁石6通过第一电机2传动到旋转分料腔4右腔;

4.当旋转分料腔4的感应器感应到磁石6进入右腔,且旋转分料4左腔内磁石6已掉出左腔;旋转分料腔4旋转分料至右侧,磁石6通过落料隧道掉到第二皮带8上,与此同时,第一皮带7上的磁石6通过第一电机2传动到旋转分料腔4左腔。

5.通过旋转分料腔4的左右旋转将第一皮带7上的磁石有序的分成两列;

6.第二电机5带动第二皮带8匀速转动。磁石从旋转分料腔4掉下来后,第二皮带8匀速将左右侧磁石传送到下一道工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