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U型钢条槽的运输链用耐磨托辊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0688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U型钢条槽的运输链用耐磨托辊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链的托辊机构,具体涉及带U型钢条槽运输链的耐磨托辊机构。



背景技术:

钢板剪切线上设置有剪切钢板两侧边部的圆盘剪和剪切钢板头尾及定尺的定尺剪,剪切下来废钢小料通过带U型钢条槽皮带输送机(运输链)送入废钢收集坑进行收集外运。

装有带U型钢条槽皮带输送机上的皮带具有扁长循环来实现转动输送功能,皮带输送距离达68米左右,皮带在循环转动时有一定扰度,为此在输送循环皮带上层和下层的皮带下面均按等距设置许多托辊装置,来解决皮带输送的扰度问题。上层皮带下面的托辊装置不易磨损主要是皮带底面橡胶与钢制轮接触,下层皮带下面装上排满U型钢条与用橡胶辊套包在钢的轴套作为托辊装置进行接触,橡胶辊套极易磨损寿命短,并磨坏轴套。

现有的托辊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由橡胶辊套11、轴套一12、轴承13、轴14、端盖一17、螺钉18组成。

该托辊装置由φ120×10mm壁厚橡胶辊套11套在轴套一12两端带凹槽圆环上,轴套一12内穿入轴14并在两侧装上轴承13和端盖一17,拧上螺钉18加以固定。采用橡胶辊套11与废料运输链U型钢条15滚动接触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噪音,在使用过程中橡胶辊套11不耐磨,寿命一般在几周或1个月左右,有时因橡胶辊套11与轴套一12凹槽圆环结合不牢固导致托辊装置被动转动,橡胶辊套11直接被U型钢条槽端部磨断掉,甚至经常也会发生磨损到轴套一12凹槽圆环上的事故,导致轴套一12磨损报废。

另外,U型钢条槽15端部离轴14表面距离为C=10mm,一旦φ120×10mm壁厚的橡胶辊套11上的橡胶磨损掉,那么C<0, U型钢槽条15端部就会对轴14构成磨损,导致断轴的事故发生,一旦出现前述情况,整个托辊装置就会因磨损报废,导致企业备件消耗过快。

现有托辊装置的缺点主要包括:

1)橡胶辊套11不耐磨,寿命短,与轴套一12凹槽圆环结合不牢固,容易磨损断掉。

2)一旦橡胶辊套11厚度磨掉,将会导致对轴套一12凹槽圆环的磨损,同时也因U型钢条槽15端部与轴14之间无间隙而将轴14磨断,进而发生设备事故。

3)托辊装置上橡胶辊套11使用周期短,增加了检修工劳动强度以及增加了备件消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带U型钢条槽的运输链用耐磨托辊机构,减轻磨损,对轴构成有效保护,简化维修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U型钢条槽的运输链用耐磨托辊机构,设置在U型钢条槽下方,包括轴、设置在轴两端的轴承、穿套在所述轴外的轴套,所述轴套外端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通过螺钉固定在轴套外端面,所述轴套两端设置有耐磨组合辊,所述耐磨组合辊直接与U型钢条槽接触传动,耐磨组合辊包括钢套轮和包覆在钢套轮外周的聚氨酯耐磨环。

优选地,所述聚氨酯耐磨环的径向厚度为10mm,U型钢条槽端部距离轴表面的距离为15mm。即使耐磨组合辊10mm厚度的聚氨酯耐磨环磨损,U型钢条槽也只会磨损耐磨组合辊的钢套轮而不会磨损轴套,而且因还有5mm的剩余厚度也不会导致U型钢条槽端部直接对轴表面产生接触磨损。

为了方便耐磨组合辊快速装设到轴套端部或从轴套端部快速拆卸下来,并实现可靠传动,所述轴套端部具有扁圆头轮廓,相应地,套设在轴套端部的所述钢套轮具有匹配的扁圆孔。

较好的设置是,所述端盖的外边缘超过所述轴套的轮廓,超出的外边缘构成对所述钢套轮外侧的止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提供了更耐磨且方便维护更换部件的耐磨托辊机构,采用由钢套轮和聚氨酯耐磨环组成的耐磨组合辊作为轴与U型钢条槽间的传动,不仅自身具有更加的耐磨性能,而且对轴本身构成有效保护,避免U型钢条槽对轴的直接磨损,磨损发生后一般只需要对耐磨组合辊的更换,降低了维护成本,减小了耗材。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托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耐磨托辊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BB剖视图。

图1中:11橡胶辊套、12轴套一、13轴承、14轴、15 U型钢条槽、16橡胶皮带、17端盖一、18螺钉;

图2中:21耐磨组合辊、22轴套、23轴承、24轴、25 U型钢条槽、26橡胶皮带、27端盖、28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耐磨托辊机构,设置在U型钢条槽25下方,包括轴24、设置在轴24两端的轴承23、穿套在所述轴24外的轴套22,轴套外端设置有端盖27,端盖27通过螺钉28固定在轴套22外端面,轴套22两端设置有耐磨组合辊21,耐磨组合辊21直接与U型钢条槽25接触传动,耐磨组合辊21包括钢套轮和包覆在钢套轮外周的聚氨酯耐磨环。轴套22端部具有扁圆头轮廓,相应地,套设在轴套22端部的钢套轮具有匹配的扁圆孔。

耐磨组合辊21外圆直径为φ130mm,聚氨酯耐磨环是采用耐磨聚氨酯一层层包胶在钢套轮外圆上,聚氨酯耐磨环的径向厚度为10mm,U型钢条槽25端部距离轴表面的距离为15mm。即使耐磨组合辊21具有10mm厚度的聚氨酯耐磨环磨损,U型钢条槽25也只会磨损耐磨组合辊21的钢套轮而不会磨损轴套22,而且因还有5mm的剩余厚度也不会导致U型钢条槽端部直接对轴表面产生接触磨损。

再来,端盖27的外边缘超过轴套22的轮廓,超出的外边缘构成对钢套轮外侧的止挡。

上述结构的托辊机构不仅自身具有更加的耐磨性能,而且对轴本身构成有效保护,避免U型钢条槽对轴的直接磨损,磨损发生后一般只需要对耐磨组合辊的更换,降低了维护成本,减小了耗材。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